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广场舞在特殊教育中的应用

广场舞在特殊教育中的应用

[摘要]

广场舞是近来流行的群众舞蹈,它融观赏、锻炼身体和娱乐为一体。广场舞参与者多为中老年人,在公园和广场所积聚在一起以跳舞,以锻炼身体为目的,其中又以女性居多,是属于广大人民群众的舞蹈。广场舞是中国人民创造的舞蹈,中国人民是喜欢唱歌跳舞的,只要有音乐的地方就会有舞蹈。因为地方的不同、习惯的不同、气候的不同、民族的不同,所以广场舞的舞蹈形式也不同。

[关键词]

广场舞;特校体育

特校学生是智障儿童,其中大部分是脑部发育不全,有些是大脑发育不全,有些是小脑发育不全。由于脑部问题,导致躯体产生问题,有些智力低下,有些儿童走路摇摆,有些协调性差,手脚僵硬。而广场舞有以下健身作用,对智障儿童的身心发展和康复有巨大的疗效作用!

一、广场舞的健身作用

第一,健身。广场舞具有很好的体育锻炼的价值,天天去跳广场舞,全身各器官随着音乐协调配合,有节奏地舞动起来,使身体各部位器官都能得到有效活动,增强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在欢快的音乐中,心情愉快地得到锻炼,增进脑部发育,促进肢体康复,从而达到增进健康,增强体质,达到强身健体的作用。第二,健心。人的心理活动在专心做一件事,特别是做愉快的事时,能心情愉快心情放松。也就是说,智障儿童在跳广场舞,在优美的音乐中翩翩起舞的过程中,身心愉快,并随着音乐节奏将心里感觉表现在舞姿上,就能使身体的机能得到调整和充分休息,促进智障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第三,健美。广场舞的锻炼是在节奏明快优美的音乐中,通过肢体运动,把音乐中的情感以优美的舞蹈动作形象地表现出来,塑造出各种形体动作,全身上下协调配合,全身肌肉器官得到锻炼,给人健美的身材!

二、广场舞的分类

1.原生态的广场舞蹈

原生态的广场舞蹈在广场舞中比重比较大,包括少数民族的广场舞和汉民族的广场舞。这种广场舞表演形式一般都在节假日时出现,组织群众集体表演为主。汉民族人口众多,地域宽广,舞蹈形式多种多样,所以汉族舞蹈是我国广场舞的主体。

2.加工整理的广场舞蹈

这种广场舞蹈是在各种原生态舞蹈的程度上,经过广大人民群众经过艺术加工,结合时代气息、时代的发展而创作的广场舞蹈。跳这种广场舞,有悠久的历史,但这种广场舞蹈赋予了舞蹈新的时代感又保留了原来舞蹈的东西,能与社会发展和物质发展同步,成为广大人们易学易练的舞蹈。这也是广场舞蹈中最不好编排的广场舞,因为要在原有舞蹈上再创作提高,旧的舞蹈和新的舞蹈要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又要与时代气息结合在一起,但全国各地也编排出很多很好的舞蹈作品。而智障儿童要学的广场舞,又要适合智障儿童,节奏要慢、动作简单,所以特校体育老师要结合智障儿童的身体特点,自己编排广场舞教特校的智障儿童。

3.创作的新广场舞蹈

利用民间故事传说等创作一个新的广场舞蹈。创作新的广场舞比较容易,因为不用受各种条件束缚,根据特校智障儿童的身体特点可以自由发挥,可以自由想象,但音乐和动作要适合智障儿童的身体特点,又有广场舞蹈本身的特点。但创作广场舞蹈需要创作者有较高的艺术造诣扎实的舞蹈功底,需要特校体育老师去学习舞蹈动作和音乐知识,不断提高体育老师的艺术修养,从而提高编排广场舞的能力。因为智障儿童没有舞蹈的基础,全靠体育老师的眼光和创作功力。

4.踏歌广场舞蹈

这种广场舞是最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广大人民群众喜爱的广场舞。随着快慢节奏音乐高低而跳出优美的舞步,大家动作步伐一致,队伍整齐,看起来使人赏心悦目、激情澎湃,这种广场舞也很适合特校的智障儿童学习。

三、广场舞的练习方法

第一,分节练习法。即各节分开展开练习。就是把动作一节节分开来教智障儿童,一节学会了再教下一节。第二,分段练习法。将舞蹈动作分成几段,每次先熟悉练会一个动作,熟练每个动作后,最后将各个动作连贯起来练习成套动作。第三,连续练习法。即整套动作从头到尾反复地连续练习,周而复始的连续反复练习的方法,从而使学生记住舞蹈动作。第四,断连练习法。即在全套动作连贯学习过程中,其中的某些比较难的动作学不会,那就停下来专学这动作,学会了这动作再学下一节动作,然后全套动作再连贯起来练习,直到学生学会整套动作。第五,重复练习法。即每套动作从头到尾进行练习,老师发现错误时指正,然后接着重复练习整套舞蹈动作,直到学生完全学会和记住整套动作。第六,对称练习法。即每个动作,按左右前后部位,在动作左右部位、上下方向等方面对称地练习。常在动作学会后,为提高舞蹈动作的难度和学生的配合能力而采用。

四、结束语

广场舞音乐节奏明快,歌词好记,舞蹈动作简单易学,很适合特校的学生来学。学校体育教学课程也要与时俱进,只要对智障儿童智力和肢体发展有益的项目就可开展起来。所以特校体育课要多开展广场舞,还可以把广场舞当作课间操,天天让学生做,使特校的学生的肢体得到康复,身心得到发展!

作者:熊传振 单位: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特殊教育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