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师德建设文化管理路向研究

师德建设文化管理路向研究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没有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就没有高水平的教育现代化。在教师的综合素质构件中,教师的道德发展水平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基础性因子,教师职业道德能力的提升和道德影响的辐射,是教育现代化的基础性动力。教育现代化是师德建设的价值诉求,师德的现代性建构是教育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和现实反映。然而,随着社会向现代化的转型、多元价值对学校的渗透以及教师本人对教师职业和教育事业理解的偏差,师德的现代性建构面临诸多困境,这些困境本质上是师德现代性发展过程中内在的文化焦虑、冲突和张力。对于学校的管理者和教师而言,亟待从更深层面理解和把握文化如何推动师德的现代性建构,实现师德建设的管理转型。

一、师德建设的旨归和困境:现代性的“两面性”

(一)师德建设的现代性特质

师德是教师在长期教育教学过程所形成的职业道德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的综合体现,是教师个人魅力和实践智慧的结晶,对于教师个人持续成长和学生的完整发展具有较强的激励和引领作用。在现代性语境下,师德建设就是从内外在层面加深和完善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使之更具有现代性特质的过程。“现代性”(Modernity)是指“现代时期的社会生活及其事物所具有的性质、状态”。其基本特征“,第一是对现代意识的觉悟。第二,现代性造就一个不断理性化、祛魅的过程。第三,个人主义的兴起被认为是现代性最大的成就。一方面,个人主义带来了个人的解放;另一方面,个人主义凭借理性、通过自主自律的观念倡导一种理性的、更为自我负责的生活方式。第四,除了理性和个人主义,进步的观念也是现代性主流的意识形态”。在我国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现代性是一把“双刃剑”,沿着两种不同轨迹延伸,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发展出理性、人本、民主、开放、包容、文明、进步和创新等特质,这些特质是现代文明的基本要素;另一方面,受到市场经济的推动、多元价值的渗透以及体制机制的制约和缺失的影响,在这些特质下衍生出“现代性的后果”:经济利益至上和绩效主义导致了人们对实利的追逐和对人主体价值的漠视;多元价值的渗透会引发主流价值信仰的危机;现代性转型时期的制度滞后性和监管体制不完善将诱发信任风险和危机。这些“后果”深刻地制约了现代文明的可持续发展。现代性的这些特质对学校组织和个人的现代精神的涵养与现代行为的引导具有重要导向意义。反映在师德建设上,师德的现代性建构就是不断地赋予师德以现代性的特质,并通过制度完善、文化引领及增强教师对师德现代性特质的自觉内化,凸显师德建设的现代性。简言之,体现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和专业精神融合和均衡的师德应是师德建设的现代性特质。

(二)师德建设的现代性困境

1.科学精神的远离

首先是学校中的行政化、官本位思想浓厚。学校本质上是一个学术组织,行政化和官本位管理模式导致学术科学性与行政服务性的分离。行政化和官本位思想的强化势必会导致学校稀缺的教育资源和福利资源分配权力向行政集团的倾斜,将打击教师有志于学术的信心和热情,“甚至改弦更张地变倾心于学术为热衷于行政,何谈学术追求?”其次是制度设计的不完善与滞后性。部分高校多以量化标准评估教师的师德建设水平,导致部分教师执着于追求各种业绩数量而忽视质量,只教书、不育人。师德建设常常被学校上下一致地认为很重要,但是往往被边缘化和实利化,让位于实际有利可图的决策。师德建设尚未深入制度设计和制度执行的核心。

2.人文精神的缺失

首先是学术功利化、实用化思想增强。部分教师没有深刻认识到学术的公共伦理价值,仅仅将学术研究和教学作为应对考评、晋升和实现经济利益的途径;部分教师以商品经济的规则作为自身价值定位的原则,致使教师职业趋于平庸化、商业化,无法安心从事学术研究和教学,表现出较强的急功近利、学术浮躁。其次是人际关系世俗化、冷漠化思想增强。在世俗化、冷漠化的冲击下,原本纯洁高尚的师生关系变得畸形:教师常常认为现在的学生不尊重教师,学生也常常认为教师不关心学生。这种影响也充斥在教师的同事关系上,教师同事间协作意识淡薄、学术派系意识浓烈“、文人相轻”等已是不争的事实。

3.专业精神的弱化

首先是职业理想茫然,学术信仰淡化。部分教师不是以教书育人为志业而仅仅将其视为谋生的手段,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敷衍了事,教育教学方式生硬、创新能力不足,缺乏敬业奉献和积极示范的精神,在教育的终极价值实现上缺乏执着追求和信仰意识。其次是学术诚信和学术自律缺失。部分教师学术道德败坏,论文剽窃、抄袭,谎报业绩甚至是占用他人学术成果,缺乏对学术精神的敬畏之心。教师在教学科研中学术不端、学术造假等现象正逐渐侵蚀大学精神的根基。

二、文化管理:作为师德的现代性建构方式

(一)文化管理的核心理念和精神实质与师德建设的现代性要求具有契合性

从理论演进上看,文化管理是在批判和继承经验管理、科学管理的基础上出现的现代管理理念和模式,是应现代经济社会治理和组织创新要求而产生的一种新型的管理学思想。文化管理的核心理念和精神实质是个人和组织实现现代化的要求和反映,与师德的现代性价值具有高度的契合性。首先,从价值目标上看,文化管理的逻辑起点和落脚点是“人或人的发展”,它高度重视教师的内在文化情感和主体需求,注重将大学文化中的积极因子内化为教师品质的有机成分,通过激发文化的多重功能,增强文化在师德培育和发展中的内驱力和牵引力,从而实现教师个人完整地发展。这与师德建设在于实现教师现代性完整发展的终极目标是一致的。其次,从方式方法上看,文化管理的主线和价值取向是以人为本,尊重和实现人的主体价值,追求实现人的价值与组织价值的高度融合和共生。文化管理以大学精神文化为引领,以实现人的主体价值为核心,通过文化的激励、凝聚、协调和导向手段,增强文化在沟通情感、消除冲突、凝聚共识中的功能,使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逐步增强对学校核心价值的体认及内化,建构共同的价值伦理观和共享的教育精神,进而形成一种群体的向心力和凝聚力。通过制度文化的建构及教师团体的专业实践和交流,促使教师对科学、人文、专业精神的自觉整合及践行,从而为师德的现代性建构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二)文化管理策略与师德的现代性建构方式具有共通性

从管理策略上看,文化管理策略在于从文化的高度审视学校整体规划,重视学校核心价值观的建立和分享,通过建构民主、对话的协商机制,实现权力分享。这与师德现代性内涵和建构方式具有共通性。首先,文化管理注重以整体性和系统性的视角剖析文化在大学和个人发展中的阻力和推力,强化文化价值对整个大学规划发展的辐射作用,对师德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当前,师德建设陷入现代性困境的重要原因是没有将师德建设真正融入大学整体决策和规划程序之中,师德建设尚未与教师队伍建设、学生培育质量、大学制度、大学文化、大学履行责任等作整体性和系统性的内在链接。文化管理路向通过精神、制度、群体和外在环境等四个不同维度的文化联结,可以将师德建设置于整体的文化发展脉络中加以剖析和完善,增强师德建设的内在机制整合和优化,从而增强师德建设的实效性和长效性。其次,文化管理致力于整合刚性管理和柔性管理的价值,在实际操作中注重采用民主、对话的协商机制开展整体系统的制度设计和科学规划,有助于推动科学决策和人文关怀的价值融合,这是师德现代性特质的本质体现。

三、现代性语境下师德建设的路径:文化管理的维度

(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师德建设

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认为,“管理的任务就在于使个人的价值观念和渴望的目标转化为组织的动力和绩效”。核心价值的选择和培育是文化管理的第一个维度。文化管理的重要任务就是确立共同的价值观,增进教师对代表主流取向的核心价值的理解、认同和内化,引导教师的个人价值与学校和社会价值的融合,促进教师、学校与社会的共同发展。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调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当前“,倡导和践行体现社会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伦理精神,是师德建设和师德治理的重大道德资源”,应作为师德建设的精神引领和价值指向。首先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作为师德建设的价值指引和实践内容。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为指导,坚定教师的道德信仰;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教师共识,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以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提升教师觉悟,形成高尚的育人境界;以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教师行为,形成高品位的教师风范。其次是应从国家、社会和个人层面增强教师对社会价值观的认知和践行。国家、社会(包括高校)层面要通过法制建设、提高制度执行力、树立师德典型、维护社会公平公正等规范教师的职业行为,展示教师的道德模范,惩治教师的违法违规行为。个人层面上,师德本身是教师自我实践和内化的过程。教师要树立职业理想,将促进学生成才与发展作为自己实现人生价值和职业理想的追求;教师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做学校道德大厦的奠基者、建构者;在平时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自身的品性修养,坚决杜绝学术不端,以高尚的人格和渊博学识感召他人、引领风尚。

(二)建构现代学校制度规范师德建设

文化管理的第二个维度就是通过祛除体制机制的惰性,强化制度执行力度,增强制度的引导、激励和凝聚功能,使教师自觉内化制度精神。首先要科学设计制度,增强制度的系统性和执行性。要建立和完善师德培育—发展—评议—申诉制度,对不同“成师”时期的师德建设应有不同的制度规范,确保相关制度的内在联系,又要保证制度的独立性,防止“制度过密”造成师德建设无所适从。其次,强化动态式的监督机制,对违反师德的行为采取“零容忍”制度,对遵守师德规范的典型要及时加以奖励和表彰。再次,建构倡导性、支持性机制,赋予教师基层较强的学术自治和学术自由,探索教师自觉加强师德修养的评估和反馈机制。

(三)创设教师学习共同体引导师德建设

文化管理的第三个维度在于激发教师的群体意识,增强教师的群体交流和职业归属,推动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建构。学习共同体“营造一种共享的、富有激励性的氛围和场景,把教师与整个团队为了共同的追求而聚集起来,形成一个相互支持、相互激励、共同创设的共同体”。学习共同体的核心要素是分享、合作和平等,本质上是一个实践共同体,为教师提供分享共同的实践、信念和理解的平台,能促进教师间交流差异、优势互补、情感体验、整合知识、形成愿景,增强职业归属感和形成团队精神与凝聚力。它源于教师基层的情感需求和归属期待,是师德建设的重要推动力。首先要发展信任的同事关系。信任是共同体的基石。学校要赋予教师适当的决策知情权和参与权,要支持教师专业化发展和道德修养的提升;教师间要加强联系,及时沟通情感、分享经验;通过新老结对方式,遴选具有高尚师德修养的教师帮助新教师尽快实现角色转变,传承师德风尚。其次要构筑共享愿景。愿景是共同体的导航。教师学习共同体的愿景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并最终推动学生成才发展。通过愿景的建构与实现,推动教师自觉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加强道德学习和增强师德师风的示范。再次要完善学习机制。学习是共同体的存在方式,也是增进核心价值认知和实践的方式。要利用教研室/组、专业沙龙等实体共同体,发展新媒体、新技术、网络学习共同体等推动教师常态化的师德交流和反思。

(四)营造气质高雅的物质环境支撑师德建设

文化管理的第四个维度是增强文化价值对外在环境的辐射和渗透,通过营造气质高雅、鲜明特色和人文关怀的外部环境,体现大学的核心价值取向。师德建设是学校的一项中心工作,需要协调与系统的支持性条件,包括师德建设的领导分工机制、经费支持、学科设置、政策跟进、资源配置,甚至是校园空间布局、校训标语等“物理和结构性因素”。这些支持性条件必须体现学校的核心价值,为实现核心价值服务,为师德建设提供支撑。其中,校园环境布局的价值取向和学校标志物所蕴含的“物语”对师德建设的影响最有效。首先,校园环境的布局要优化,教学科研与活动设施要充分体现人文气息,突出人性的真善美,凸显浓郁的学术氛围。校园环境所蕴含的精神气息对生活于其中的教师的品格塑造和熏陶最为直接,它们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教师的审美观、价值观的变化,进而激发教师的自我完善。其次,要做好学校标志物(如校徽、校歌、校训、校旗等)的规划管理,通过媒体宣传和解读,融入教学科研活动和日常生活等,使这些“默默诉说”学校核心价值的物质载体所蕴含的“物语”在教师中产生高度认同,从而增强教师的爱校情感和职业自豪感。另外,设立师德建设的专项经费,增强师德建设的资金投入,积极改善和提高教师的生活待遇、福利保障,提高教师的经济地位和政治地位,关心教师的身心健康发展等,将师德建设推向纵深,是师德现代性建构必要的物质条件。

作者:刘奕涛 单位:嘉应学院学生工作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