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中等教育中人文教育

中等教育中人文教育

一、当前中等教育中人文教育的负面审视

21世纪,人类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全球一体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国际竞争日愈加剧,发展压倒一切,科学技术地位日益巩固和加深,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知识越来越为全球共享。这些影响强烈地向教育渗透,使教育的政治、经济功能大大加强,并一度成为教育关注的重心,科学技术教育在教育中的地位有增无减,人文教育则每况愈下,教育的民族性逐渐削弱。但是,社会的发展需要人来推动,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前提与中等。

(一)功利的高扬,导致教育目标不当

功利的高扬,是现代社会的突出特征。现代教育作为现代社会的产物一开始就置于现代功利的关照之下。社会赋予教育以发展的使命,教育把政治功能、经济功能置于首位,湮没了教育内在的育人的功能,更多关注的是个体如何获得品德、知识、技能、体格,以适应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需要,放弃或者说遗忘了人文教育以谋求个体心灵的“畅适自足”的内在目的。这样,就导致在教育目标上不当,其表现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教育目标华而不实。从小学(甚至幼儿园),我们就提出了与高中、大学一样的目标。要求学生的理想非常崇高,道德非常高尚,行为非常规范,把一些成年人都还难以理解和实践的概念灌输给幼小的学生。二是概念不清。如果我们对某种品质的概念是模糊的,把它作为教育目标时,即使仅仅在认知范围,它的效果也决不会好。所以,任何品质都有“度”和在什么情况下如何行为的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观念已发生了变化,在中等教育的目标确立时,不要用过去的旧知识教未来的人。三是教育目标不符合学生成长规律。如历来是人文教育的重要目标和主要内容的德育,无视学生的心理特点、年龄实际而盲目确定德育要求,把学生当作被动接受道德灌输的对象,否认学生的主体作用;德育过程偏重道德认知,轻视情、意发展,强调行为规范形成而又远离学生生活实际;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在人格上的不平等,导致道德教育成为主体与客体间的权威服从关系,根本否定了学生和教师同为道德主体这个重要事实。脱离受教育者实际(年龄特征、认知水平、道德中等等),必然导致德育显得高远抽象而收效甚微。同时是把外铄作为德育的基本方式,即表现为“外部灌输”为主的道德教育模式,它把儿童的品德看作是“一袋美德”,在内容上选择特定社会中公认的道德戒律或美德条目;在方法上,把学生心理看作是等待填充的“道德之洞”(杜威语)或“美德之袋”(科尔伯格语),这种模式强调道德灌输,其缺陷是泯灭了学生的主观性,将学生置于被动、服从接受的位置上,在一定程度上禁锢了学生思想,窒息了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也不可能让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由于德育与学生生活相脱离,往往偏重于学生的道德认知,忽视学生的道德情意和行为发展,忽视受教育者在最广泛的生活实际中的道德行为养成,这就造成德育过程中的道德灌输和形式主义。许多学生能背诵不少行为规范条文,但最起码的规范也不履行。而师生之间是教育权威与被动接受教育的关系,必然产生行为上的居高临下,人格上的不平等,久而久之,师生缺少思想沟通,情感交流,心理距离远了,客观上造成德育过程中的心理障碍,可能导致教育行为的失当及教育效果的失效。

(二)人文关怀的缺损与教育意义的迷失

如果要简单概括中等教育的特征,那就是“忙”。决策部门忙于各种计划的修订、大纲的制定、检查评估督促;出版部门忙于出版各种教学参考书、学习资料、天才教育方案;实际教育活动中的师生忙于应付各种计划、大纲、教参、教材、学习资料、考试、评估、竞赛。他们的思想与活动几乎被这一切塞满,失却人文教育中有时应有的悠闲与从容自如,失却了思维的清晰、宁静与自由。我们实际上面向计划、大纲、要求那一系列外来因素而对人施教,却很少或者说根本没有真正面向人施教,由此而使教育中的疏离普遍发生,教育的人文关怀缺损。关注人对社会发展的适应,以社会适应性作为教育的根本尺度,在这一点上中等教育有所成功。与此同时,却忽视了人的心灵完善与人文精神的完整建构,中等教育所关注的人是不完整的人,学生心理疾病的大量蔓延是这种不完整性教育的必然结果与典型表现。虽然中等教育成功地赋予了人们更多的知识积累,但知识的积累带给人的却并非总是人的个性的更好、更充分的实现。许多情况下,人的创造性、热情、活力并非随着受教育程度的提高而提高,甚至有下降之势。知识积累本应成为促进个性更好地完善与彰显的因素,却反而成了遮蔽个性的因素,中等教育并不关注知识对人的意义,也没有引导学生去关注知识的意义,学生并不知道他不断地致知跟他的个性发展与人生有什么必然的联系。从单纯传授知识到教学生“学会学习”,自己去获取知识的跃进,表面上看是质的转变,但“质”却并没有变,改善的只是致知的方式,却没有改善致知本身的意义。中等教育由于它过分强调统一性、规范性,所以个性发展实际上被置于知识能力教学之外,把个性发展与知识教学割裂开来,并没有把个性培育渗透在整个教育过程之中。对知识教学的强调使个性发展降格为发展人的专长,而非活生生的真实的内在本质的充分占有与实现。人文关怀的缺损带来的直接后果是教育价值的迷茫与教育意义的丧失。在教育中,人的知识技能与适应社会的能力在稳定地增长,但人的支配这些知识技能与能力运用的内在精神与人生智慧却并没有同步增长。

教育即培养人,以人为本是教育的根本,所以教育应从根本上关注人。人的基本性格特征是整体性、完整性、个体性,故关注人应充分关注人的整体性、完整性和每一个个体的特殊性。现代中等教育从根本上强调人对社会的适应,强调人的面向社会的发展,却忽视了人的生存本身,忽视了教育对灵魂、精神的深入关照。中等教育教人以现代生活的技能技巧,却没有教人以相当的蕴涵生活技能的生活智慧与生活精神,这意味着中等教育对教育之完整性的背离。中等教育开设了各种各样的教育,相信每一样“教育”都会对人发生相应的教育影响,全面影响的结合就会塑造出一个完整的现代人,但现实中并没有提供一种有效的

整合机制。中等教育把人视为接受教育的机器,忽视了人的贯穿始终的整体性。中等教育以统一的课程、统一的要求、统一的组织形式、统一的教学程度来制造出统一的教育成品,人的独特性被局限在十分有限的范围内,个体性从根本上受到忽视。强调知识,却没有引导知识以应有的人文关怀;强调师生民主平等,事实却是束缚师生的自由;强调人的主体性的发挥,却大量地占住了人的思想与活动空间,使主体性得不到充分的发扬,这样的教育不仅失去了自我反思与批判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失去了反思与自我批判的意识,实际背离了教育本身。

(三)应试教育的影响,造成对人文教育的忽视

这些年来,我们对“应试教育”的批判可以说是非常尖锐,甚至把教育中所有的弊端表现和根源都归结到“应试教育”上来。应试教育既与我国古代传统教育思想和体制相关,也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教育的片面认识有密切关系。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教育的战略地位和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思想成为人们的共识,但在着重教育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同时,过多地突出了教育的经济功能,片面强调了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了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因而,应试教育成为了一种传统教育典型,严重阻碍了我国教育观念、教育模式的更新。可以说,“应试教育”是一种背离时展和人的发展需求,以片面追求升学率为核心的陈旧教育模式。从而影响了人文教育的发展。主要表现在:(1)教育价值观错位。中等教育紧密围绕升学而进行,学校不择手段地加重学生学习负担,家长不顾效果地强化学生学习,并由此形成恶性循环。(2)教育主体偏离。应试教育将教学的主动权掌握在教师手中,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地位,没有自主和自由,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被扼杀。在教学过程中颠倒了师生之间的关系,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突出教师的权威性,使学生处于从属地位,过分重视教师教的过程,忽视学生学的过程,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能力培养和智力开发,抑制了学生的创造性。(3)教育方法单一。由于片面追求升学率,忽视大多数学生的发展,只重视少数升学有望的“尖子生”,贬损了教育的功能;“应试教育”使中等教育中“树人”的根本职能严重错位。它是选拔少数尖子,淘汰多数的“精英教育”。在过度激烈的升学率竞争中,“成人”的教育被忽略了,而“成材”的教育,也因为过度重视以“笔试”的结果来衡量学生的成就而受到很大的伤害。可以说,我国当前应试教育倾向的教育体制,难以实施人文教育,对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具有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4)教育目标短视。应试教育由于只重视考试内容的教学,削弱了德育和法制教育,使得一些青少年学生缺乏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是非观。在教育中未能做到德、智、体三育并进,相反是把“德、智、体”都毁了。也就是说在升学主义挂帅的制度下,我们不再好好“教育”学生,只是努力“训练”他们成为只会解决考卷上的问题的“技工”。由于教育目标的短视,以书本知识的考试和分类作为评价教育质量的标准,轻视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中等教育中实施人文教育的对策

温故而知新,当我们力求透视整个中等教育中人文教育发展的负面时,发现人文教育思想对中等教育的启发意义是多方面的,应当怎样实践,这是一个值得认真而长期探讨的问题,不可能一蹴而就。

(一)要优化整个社会的人文环境

人文教育与教育一样,需要社会重视并提供良好的条件和环境,才能得到发展。我们生活其中的世界是由自然世界、社会世界和人文世界所组成。人文世界是在社会世界中等上所建立起来的一个世界,是由一系列对社会价值规范及其实践的总体性反思活动所构成。简而言之,是由价值和意义所构成。但是现代人文世界支离破碎,日益萎缩,其结果是,我们所经历的社会可能是一个走向富裕却无论如何却不能使人感到幸福的社会,我们所过的是一种整天忙碌却不知道为何忙碌的生活,我们所获得的是越来越多的自主、自由的权利但却从内心里懒于应用它们,我们所体验的是一种越来越孤独,越来越寂寞却因此越来越冒险甚至疯狂的感觉。当意义失落的时候,人们如何为自己的价值与价值生活提供依据?面对人文世界的危机我们应该拿出儒家“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实践勇气和现实主义精神,加强科学研究,以中等教育为依托,彰显教育的人文性。要优化整个社会的人文环境,建立人文世界,需要国家在宏观政策、制度、组织、宣传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完善相关政策。从教育的角度来看,目前应该特别注意舆论宣传环境、文化事业发展的规范和引导,特别是一些消极的广告,因为它们是直接作用于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文化、宣传部门同教育部门一样,应该成为社会的良知,应该把追求社会效益的工作作为首要目标。

………………………………………

参考文献:

[1]邓小平选集,第3卷,第120页,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2]邓小平选集,第2卷,第108页,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3]杨岚,张维真著.中国当代人文精神的构建[M].人民出版社,2002.6

[4]张祖春,王祖琴主编.中等教育课程改革简明读本[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5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中等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