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高校信息媒介素养教育

高校信息媒介素养教育

在当代信息化社会,大众传媒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媒介行为,特别是对大学生的行为造成重磅冲击。地方性高校在办学资源相对贫乏的条件下,信息化建设落后,学校应该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迎接大众媒介的正面影响,引导学生更好地认识媒介,避免大众传媒的负面影响。除此还必须加强学生自身的媒介素养,从源头防疫负面侵袭。

一、信息爆炸时代的来临,强化发展传媒的大众化。

当前,以信息为主要标志的第三次革命浪潮正方兴未艾,信息产业作为急先锋、桥头堡引领着当代科技潮流。信息,这个一夜之间家喻户晓的名词正以史无前例的速度和强度入主人类生活。20世纪90年代,伴随着美国“全国信息高速公路”(即NII)、“全球信息高速公路”(即GII)两计划强势的推行下,全球刮起了一股强大的信息热,各国加紧研发、构架信息产业,犹如进行新一轮军备竞赛一般。这种势头,使得信息化进程突飞猛进,直到21世纪还依然昌盛不衰,深刻地渗透和影响着社会生活。高度信息化也成为后工业社会一个显著的特点。美国社会学家和未来学家D·贝尔在《后现代社会》一书中说:“后现代社会最重要的因素不是体力劳动或能源,而是信息。”①

信息,这个制造后现代社会奇迹的圣手,已经被学者们提到与物质、能量齐驱并驾的高度。②物质、能量、信息三者位列三甲,共同推动着现代文明的不断生成、巩固和发展。

信息的无限膨胀和全面蔓延,呼吁着乘载这位巨人的文明列车的到来。大众传媒因其直接面对大众,具有信息产品大量生产和大量复制的能力而成为首选。而事实上,它也是信息发展的必然产物。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人类传播的迫切需求构成了大众传媒合理生存的绵长生命线,大众传媒从一产生就表现出极强的生命力。

大众传播(masscommunication),按传播学的观点,是指特定的社会集团通过文字(报纸、杂志、书籍),电波(广播、电视),电影等大众传播媒介,以图像、符号等形式,向不特定的多数人表达和传递信息的过程。③简单地说,就是大规模的媒介组织向大范围的受众传递大批量的信息的过程。在现代社会,它是人们获得外界信息的主要渠道,是社会文化和娱乐的提供者。它对社会的影响之普遍,作用之强大,使得它成为现代社会中最重要的信息系统。从文化的视角来看,它在促成文化体系的一致化和标准化,影响人们的社会心理趋向和价值取向,尤其是强化主流意识形态和文化表现有着非常突出的作用。它发出的信息能够形成一种道德的文化力量,使人们在不知不觉中按照媒介所提供的“参考构架”去解释社会现象和事实,逐渐形成自己的观点和主张。也就是说,大众传媒有选择的提供一些信息,或突出某些问题,使受众知道什么是社会上赞同或认可的价值、规范和信仰,于是受众就自觉地被迫接受这一套“定义”或“解释”的约束和指导,尽量随大流,采取被整个社会文化所认可的行为方式。这也正是大众媒介的力量所在。④

二.“议程设置功能”和“沉默的螺旋”理论制约着大众传播的社会宏观效果,在当代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的影响下,大众传媒导向偏向媚俗化。

美国社会学家兼大众传播学家德弗勒告诉我们,新闻媒体提供给公众的不是世界的本来面目,而是新闻媒介的议程——是对世界上发生的事情有选择的报道。这就是“议程设置”。⑤大众传媒能够人为的安排议程,确定什么是重点,什么是非重点。与此同时,德国社会学家伊丽莎白·内尔—纽曼则告诉我们:当一种观点得到大众媒介持续不断地宣传,从而成为所谓支配性意见时,持有相反观点即所谓异常意见者便逐渐陷入沉默,而放弃已见去追随公众看法者会不断扩展。于是,形成这么一种螺旋趋势:就是一种观点一旦得势便越来越走红吃香,越来越为世人所接纳。⑥“议程设置功能”和“沉默的螺旋”这两种理论形成了一种传播的内在机制:逢公众喜欢的新闻产品哪怕是低俗的也一样有市场。当前,我国大众传媒在走向市场化运作的过程中,媒介责任与经济效益之间出现了一种严重的失衡状态,产生了一些丧失人文精神和职业操守的现象,媚俗化和妖魔化的报道成为一种危险的趋势。为一味的满足人们低俗的需求和非常态的欲望,大众传媒不是善意的引导和果断的杜绝,相反,为保持高收视率、高收听率和高点击率,他们以需求为挡箭牌,不断地制造所谓的大众文化。大众媒介的传者由于单纯以商业的角度介入社会,缺乏必要社会责任感;而受者在接受信息的过程中由于偏向于娱乐,对媒介所传递的信息没有进行过滤,也缺乏一定的媒介认知常识,随大流。有的受者甚至将这种感性的娱乐文化当作精神养料加以吸收。传者和受者的本质发生异化,媚俗的信息有读者市场。在市场化的运作中,作为传者和受者的渠道,大众传媒的导向逐步媚俗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大众媒介的信息充斥着凶杀、暴力、色情。这些满足受众的信息,是一种“低下的满足”,对提高文化品位毫无作用,甚至会带来现代文化干涸的危机。这种

“在工业社会中产生,以都市大众为消费对象,通过现代传播媒介传播的、按照市场规律批量生产的、集中满足人们的感性娱乐的文化。”正在位移人类的灿烂文明,大众媒介的两面性越来越明显,如何在过载的信息内容中吸取人类的文明成果和先进的精神养料是时代的重大课题。

三.高校是参与信息转化的智囊和开展教育的集中地,面对信息化高度发展的现代社会,地方性高校必须加快信息化建设。

随着麦克卢汉在四十年前第一次喊出“地球村”,我们就逐渐走进了一个媒介全球化的世界。媒介的全球化催发了一场信息革命,消除了因信息不确定性和不对称性而带来的不稳定因素。然而,在我国,信息产业正在市场的轨迹中缓慢运行,信息产业在我国还是一个新鲜的词儿,还正在探索着前进,难免偏离原有设计的运行轨道。大众媒介出现媚俗化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高校作为社会的高层次知识区域,是信息论转化为产业的交换地,在这场革命的地位非同一般。

(一)高校信息化是当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信息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人类缔造的文明成果,它不仅仅在信息领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教育领域,它也在信息的流通和共享等方面积极促成科学化、系统化和高速化。比如它为远程教育提供了技术保障,坐在电脑旁就能通过数字化的服务展开教学。这克服了地域和时差带来的障碍,减低了教育的成本;同时,信息化的普及更使教育的资源得到整合,为学生提供超容量、高质量的信息服务和文化享受;拓宽了学界的视野,也为素质的教育插上了飞翔的翅膀,使得学生的学习更为便捷、便利和有效,从而提高了教育的质量。

(二)一般高校尤其是地方性高校资源有限,资金紧张,信息建设困难重重。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都极为有限,在这场信息浪潮的形势更为严峻。

地方性高校具有办学经费地方性和地理位置的偏远性。⑦从行政上看,地方性大学一般都是地方政府的附属机构,其办学资金大部分都来源于当地政府和企业的支持。所以受地方的经济影响比较大,投入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以我学校为例,并没有用于信息建设的专项资金。而地理位置的偏远性,不利于信息渠道的畅通,不利于人才的引进,也不利于信息资源的流通。虽然学校已注意到问题的严重性,努力地改善,但还无法满足信息化的需求。

(三)高校的扩招形势使得入学规模扩大,但信息资源增长跟不上步伐。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太小、高级人才严重匮乏的“瓶颈”已经成为制约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最大障碍。在扩招之前,由于高等教育规模受到限制,我国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占适龄青年比重一直在5%%左右徘徊。这意味着当时高等教育只是少数人可以享受的精英教育。1999年开始扩招以后,精英教育逐步走上大众化轨迹。

据统计,从1999年~2004年间,我国高校招生以20%%的幅度增长;2005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504万人,是1998年的4.7倍,高校毛入学率已达21%%;在校生由1998年的643万人上升到2300万人。我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第一“教育大国”。⑧

然而,短时期内高校扩招速度过快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十分明显。首先,导致了高校资源的全面紧张。招生数量快速增加,但高等教育的投入增长跟不上规模发展,许多高校办学条件不足,尤其是地方性高校,跟着教育趋势扩招,资源却极为有限。而信息资源作为重要的办学资源,尽管学校做了很大的工夫,但还是满足不了学生的需要。

以我校为例,2005—2006年比2003—2004年在校学生增长了18.6%,1921人;而虽然公共电脑增加了320台,但还是无法满足同学的信息需求。以2005—2006年来算,没有电脑的同学有5898人,根据学校公共电脑的开放时间8:30分—21:30分,有13个钟头。在这13个钟头中,假如没有电脑的同学都去上网,那他(她)们使用的时间才13*740/5898=1.63小时,即这些没有电脑的同学利用公共电脑一天只能享用97.8分钟。这远远低于我校大学生平均每天使用电脑上网的时间(128.3分钟):

我校大学生每天接触大众传媒时间分布:

备注此次调查为抽样调查,共发出550份问卷,男生54.7%,女生45.3%,回收534份,有效卷533份,有效率96.88%;其中有私人电脑的占了72.4%。

赋值:3小时以上=210分钟;2—3小时=150分钟;1—2小时=90分钟;31—60分钟=45分钟;30分钟下=15分钟;基本没有=0分钟。⑨

(四).在信息爆炸时代的影响下,大学生的媒介观媚俗化的趋向逐渐明显。

在当今的信息爆炸时代,人们不得不面对这样的事实:全球每天出版一千本书籍,印刷品总量每五年就会翻一番,《纽约时报》每周日的信息量超过17世纪一个普通英国人一辈子的信息量,人类近三十年来拥有的信息超过了过去5000年的历史积累,而互联网的海量信息足以让人感到窒息。据2006年7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公布的最新数据,大专及以上学历的网民占了84.8%,18—24岁的网民占了29.4%,可见大学生已经成为网络信息消费的主力。而网络信息消费却集中在娱乐新闻上,并且占了一半以上。

注: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550份,回收534份;其中有效卷533份,有效率96.88%。接受调查者的组成为:男生54.7%,女生45.3%;大一23.5%,大二44.6%,大三21.4%,大四10.5%。

人们对娱乐化信息的热衷是大众媒介与市场对接过程中衍化出来的潮流,伴随着媒介市场的发展和成熟,娱乐的功能得到大大的开发,而对传播信息,监测环境和文化继承等基本功能则被有意地弱化甚至取代。著名的媒介批评学者尼尔·波兹曼著有两本书:《娱乐至死》和《童年的消逝》。在这两本书中,波兹曼说,当代媒体最为主要的特点,或者说是唯一的特点,就是娱乐。娱乐主宰一切。在娱乐或享乐原则面前,人们成为一种日益肤浅、浮躁的消费主义者,不仅丧失了消费自主能力和批判鉴赏能力,而且容易丧失植根于文明传统最深层的羞耻心。媒介经营者极端化的产业意识和经营理念为娱乐业劈开了较为宽泛的生存空间,极度促进了娱乐业的繁荣和昌盛。信息产业和娱乐业构成巨大的产业链,紧紧地利用和压挤人们包括大学生的业余时间。大学生在这种背景之下,接触到的信息也是以娱乐为主。世界著名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指出:“文化技能不可能仅仅来自教科书或培训班。具备这些技能的一个前提条件是,要熟悉自己所住街道以外的世界是如何运作的,这类知识日益来自于传媒环境。”可是媒介环境的娱乐化、媚俗化使得我们在接受信息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被染上了这种娱乐的色彩,更重要的是,大众媒介在引导我们消费时向受众传递了消费的意识和暗示,淋漓满目的消费品和豪华时髦的生活方式引诱着我们掏腰包。这些消费观消解了价值,消解了意义,追逐平面化、零散化和享乐化。这更加剧了传者和受者身份的差异性。美国媒介史专家保罗·利文森曾告诫世人:“那些掌握并支配着某些信息的人,换言之是更令人印象深刻的说法是信息处理者通常能拥有更大的权利。而那些对媒介权力一无所有的人却有如置身于悬崖峭壁。”这也印证了英国媒介专家凯丽·巴查尔格特所说的:“传播者和消费者之间出现了重大的失衡以及权力转换的变化。”

四.提高媒介素养,加快媒介素养教育的步伐,是培养和发育媒介免疫力的重要手段。

媒介素养,英文是Medicalliteracy,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着不同的说法,正如美国学者霍布斯所说的,它是一个有着一千个名字的孩子。但概括起来主要是指人们面对大众传播媒介的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制作能力以及思辨性能力。它是人类读写能力的延伸,是人们在具备读书写字能力的同时掌握读解媒介信息的能力。它起源于英国。1933年英国学者ER·利维斯和他的学生丹尼斯·桑普森发表了文化批评论著《文化和环境:培养批判意识》。他们认为,新兴的大众传媒在商业动机的刺激下所普及的流行文化,往往被推销一种“低水平的满足”,这种低水平的满足将误导社会成员的精神追求,尤其是会对青少年的成长产生负面的影响。作为媒介教育的先导,两位学者提出了“文化素养(cultureliteracy)”的概念。20世纪80年代后,由于各国政府和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介入,媒介素养教育迅速发展,成为规模,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的媒介素养已经发展成为一门健全的学科。在我国,直到1997年中国社科院副研究员卜卫发表了《论媒介教育的意义、内容和方法》一文后,(1997年《现代传媒》第一期)该课题才开始得到国内专家和高校的广泛重视,2004年还被列入新闻传播学界10大热门论题之一。现在国内对它的研究还处于理论阐述的层次,只有极少的学校开展该项教育。如2002年中国传媒大学正式成立媒介素养教育研究中心,2004年高等教育研究所设立媒介素养教育专业硕士点,同年9月,上海交通大学在本科生中首次开设媒介素养公选课,同年10月1日,复旦大学媒介素养小组创建并开通了中国大陆第一个媒介素养专业网站(),2006年6月23日,复旦大学媒介素质研究中心(FudanMediaLiteracyResearchCenter)正式成立。然而一般高校由于师资、技术、设备等条件的制约,却无法同步发展。就我校而言,新闻系于2005年创立,师资不足。

媒介素养实施条件的困难和极限,导致我校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薄弱和忽视。媒介素养教育,按现在通行的说法,是指指导人们正确理解、建设性享用大众传播资源的教育,通过这种教育,培养人们具有健康的媒介批评能力,使其能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发展。在我的调查中,90%以上的同学没听过“媒介素养”这个词,更不知道媒介素养到底是什么。而开展媒介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首先,它是信息时代大学生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前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在关于“努力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讲话时指出:“大学的优势在于多学科的结合,应该让学生在一个学科综合,学术水平较高,充满团结合作精神和’百花齐放’的氛围中接受熏陶和影响。学生除了专业知识之外,还应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人文素养。”媒介素养教育是综合性学科,其研究领域跨越新闻传播学、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范畴。通过媒介素养教育,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其次,它也是大学生媒介行为重构的重要举措。大学生媒介行为的失衡反映在:1媒介行为的偏离——对媒介的误用;2媒介行为的失范——对媒介的乱用;3媒介依存过度。媒介素养教育是从训练内在素质来弱化污染信息的影响,这就象预防肝炎疾病一样,回避或限制接触污染信息的密度充其量象打预防针,是一项短期解决问题的“防疫性”的外化举措,其效果是有限的,而提升媒介素养就像培植自己体内的抗体是一项提高自身免疫力的内化的、根本的和长效的举措。

五.合理安排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和创新实施教育的路径,多层次、多角度和多方式全面展开。

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众多学者都做了分析,大同小异,归纳起来主要有:1.是认识媒介、学会理性地辨别信息,对信息做批判性的思考;2.是提高媒介的有效利用率,懂得运用媒介完善自我,服务自我。具体的可以分为微观认知、中观认知、宏观认知和超越媒介。⑩

在我校,由于受资金、师资的限制,在实施媒介素养教育的过程中,应把好钢用在刀刃上,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和机动的教育体系。主要有:1.开设名称为“媒介素养教育”的公选课或专业课。课程的教育强调大众化,对媒介的内容可浅尝辄止,但要生动活泼;2.就地取才,外聘人才,进行现场教育。社会媒体的从业人员具有扎实传媒经验,请他们现场授课、这种现身说法的方式有利于同学们较好的掌握大众媒介的知识;3.利用校园媒介资源,在校园网、校报、广播开设媒介素养专栏。该栏目应该是经常性长设栏目,以便于持续教育。校园媒体具有地缘性、接近性、开发成本低、运作方式简单等重要特征,对普及教育是一种可行又便捷、实惠的途径。4.用好新闻系的媒介研究主阵地,拟成立媒介素养教育研究中心,对大学生各种媒介行为进行研究,突出高校研究的特色。

参考文献:

1.《传播学引论》李彬新华出版社1993年第1版

2.《传播学教程》郭庆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11月第1版

3.《媒介素养教育论集》邱沛篁等主编四川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第1版

4.《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解析》柳萍等《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6年1月第28卷第1期第150—154页

5.《加快我国高校媒介素养教育学科建设的几点思考》秦学智《兰州学刊》2005年第5期总第146期第335—337页。

6.《媒介素养:一种正在兴起的教育实践》田中初《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第29卷总第130期第62—66页

7.《媒介素养教育:当代高等教育的新课题》张国民《黑龙江高等教育》2005年第5期总第133期第150—15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