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高中技术课程建设

高中技术课程建设

对技术概念的误读是技术课程实施有效性得不到保障的重要因素,对技术概念的哲学分析有助于我们把握技术的本质。高中技术课程应该突出技术思维的发展、突出技术领域的内在整体性,在一个学习者主动建构的过程中展开。

2006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关于组织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1,提出了“到2020年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战略发展目标。

决议指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核心――

①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

②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

③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

2006年2月国务院颁行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2对能源、环境、农业、制造业、交通运输业、信息与现代服务业、人口与健康与国防等行业的发展提出详尽的发展目标与行动规划。《规划纲要》在其第十部分“人才队伍建设”中指出要“充分发挥教育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加强职业教育、继续教育与培训,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各类实用技术专业人才。要深化中小学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科学文化素养”。我们可以这样说: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中心环节,而自主创新能力发展的关键之一是人材的培养。

2006年2月国务院还颁行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3,针对公民科学素质水平低下,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问题,提出了宏观发展目标与行动方略。加上2005年9月国务院颁行的《关于大力加强职业教育的决定》4,半年之内,国家连续做出如此重大的战略决策,我们思考课程改革的社会政治背景发生了明确的根本性变化,尤其是中小学科学课程、高中理化生课程、高中技术课程、职业高中相关专业基础课程应该如何建设与实施,需要我们进一步的深入思考。

本文的讨论不追求“新”,而是为了理清思路、认清本质、行动有效来辨析基本概念,为下一步的实践探索打下必要的基础,可以视为对我国国家技术课程标准的学习理解过程之一。

一、什么是技术?

对于技术课程的建设与实施,技术的概念都是一个最为重要的研究前提。基于不同的技术概念,就会有不同的课程目标、内容、评价方式等课程要素的组合。

在《美国国家技术教育标准》中,关于技术,是这样定义的:“‘技术’,这个词包含有很多种意义和内涵。它可以指人类发明的产品和人工制品――盒式磁带录像机是一项技术,杀虫剂也是一项技术。它可以表示创造这种产品所需的知识体系。它还可以表示技术知识的产生过程以及技术产品的开发过程。有时,人们非常广义地使用技术这个词,表示的是包括产品、知识、人员、组织、规章制度和社会结构在内的整个系统,比如,谈到电力技术或因特网技术时便是这种广义的含义5”。这个定义是一个描述性的定义,在日常生活较为便利我们一般的理解,但是在这里技术这个概念既表示工具、制品,也表示符号所表示的知识意义体系,以及系统的工程活动等社会活动,这类混用是造成我们对技术这个概念的本质属性认识不清的原因之一。

在另一份重要的科学教育改革文献,美国的2061计划的核心文献《面向全体美国人的科学》中,将技术的本质描述为:“总的来看,技术是发展人类文明的强大动力,特别是技术与科学的紧密联系。技术与语言、宗教、社会准则、商业和艺术一样,是人类文化系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并且,它还塑造和反映了这个系统的价值。在当今世界,技术变成了一项复杂的社会事业,不仅包括研究、设计和技巧,还涉及财政、制造、管理、劳动力、营销和维修6”。这个定义突出反应了技术的文化属性、技术与价值观的关联、技术活动的综合性,技术这个概念从一个总类层面来进行定义。

在我国的《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7》中,技术定义笼统地表述为“技术是人类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但是从我国技术课程标准后续内容来看,关于技术的理解和上述前两个定义基本一致,反应了技术与科学的联系与区别、反应了技术是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反应了技术与其他社会生活之间的密切关系。“技术”在这里同第二个定义一样是从一个总类层面来进行定义。

整体性的方法论已经成为目前重要的科学思维范式,对科学课程相关基本概念需要从科学哲学的层面进行总体认识,对新型的技术课程相关基本概念的认识则需要从技术哲学的高度展开我们的视角。

对于技术,在生活中人们往往和器械、工具联系在一起,技术是用来服务于使用者目的的纯粹“工具”,技术是中性的,服务于社会生活的其他方面。这是对技术的工具主义理解。这类工具主义的认识容易在实践中产生对技术盲目的乐观、忽视技术与环境的协调、忽视人的主体地位。若加上机械论的倾向,那么技术的概念容易等同于工具的操作、物品的制造,“技能=技术”;这类观点其实是我国公众生活中对技术的普遍看法。

另外一种对技术认识的实体理论认为:技术构成了一种新的文化体系,这种新的文化体系将整个社会重新构造成一种控制的对象。这个体系具有扩张的活力,最终塑造社会生活的整体。人类社会的工具化不可避免,只有回归传统、简朴才能够替代对技术进步的盲目崇拜。这类观点指出了技术的文化属性,但是在解决技术与人、技术与环境的冲突时不免流于悲观和消极。另外对技术的认识不容易超越机械论的“控制”概念。

现象学、技术批判理论89则认为技术――

①技术的本质是人主观世界对客观世界的主动构造,这种构造导致了我们使用工具;

②普通人是技术过程的内在参与者,技术是一类普通人与客观世界的互动手段与互动途径(现代科学通过技术来影响普通人,现代科学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相对技术更为专业化);

③技术是一类社会实践的结构,通过将实践情境化具体化,积极地达成人与自然、社会和谐的整体性。

这个对技术的界定,明确了技术的本质,清晰地表述了技术与科学的差异、技术对于人类的作用,并且积极地指出技术的社会文化含义、价值评判的尺度。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思考技术课程的目标、内容与基本学习方式。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明确地得出这样的结论:全民科学素养的提升与基础教育阶段技术教育的实施有着密切的关联。

二、教什么?怎样教?

1.课程的目标

明确了技术的概念,那么对于技术课程“教什么”的问题就可以给出相应的答案了。

当把技术等同于工具操作技能,极易产生注重工具操作技能,忽视技术的内在逻辑与技术思维的误区。这类“技术=工具操作技能”的误读就是普通高中技术课程与职业技术教育技术课程实施中各类误区产生的主要认识根源之一。工具的操作是技术的一个组成部分但不是技术的全部与核心,时勘在上世纪90年代初就在他的实证研究中发现新手与技术能手的关键差异是技术心智技能,指出我国技术教育中“对技术能力结构中操作成分与心智成分主从关系认识不明10”,在确定教学实施方案的时候或主次不分、或本末倒置。目前在信息技术学科教学领域内的“非技术性信息技术课11”也是一类对“重操作技能轻技术思维”技术教育误区的纠正。

若认为技术是人主观世界对客观世界的主动构造,那么技术领域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设计、工艺(工具选用的策略),就会自然成为主要的课程目标

芬兰Jyväskylä大学教师教育系的AkiRasinen对澳大利亚、英国、法国、荷兰、瑞典、美国的技术课程进行了系统比较12。发现六国的技术课程没有互相矛盾抵触之处,在技术学习所强调的重点上也无显著差别,都认为“男女儿童都应当学习技术”、“要学习技术对社会影响的重要”、要“学会规划、制作和评价”;形成技术素养是普遍的目的,“首要的目标包括理解社会中科学和技术的作用,技术和环境的平衡,技术素养的形成发展,以及诸如规划、制作、评价、社会/道德/伦理思考、创新、意识、灵活性以及身份感等技能的形成发展。突出的方法着眼于那些使学生从事规划、分析、创造、创新、制作和评价的经验。最重要的内容包括技术的系统和结构、技术和工业中的职业、安全的实践、生物工程学、设计、技巧建构、评价实践、技术发展的任务和历史、问题解决策略以及评价社会和自然间的关系”。

我国的《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中对课程目标是这样表述的:“立足9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以基础的、宽泛的、于学生日常生活联系密切的的技术内容为载体,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负有个性的发展为目标”,配合具体的内容目标,应该说这样的表述与上述六国的课程目标基本一致。我们可以看出技术思维的发展是技术课程的核心目标。

2.课程的内容与实现方式

那么具体的内容上,究竟分成哪些类别,课程需要开设怎样的模块?我们在厘定这些具体内容目标、设定这些模块的时候,依据是什么?这是目前我国技术课程建设中尚未得到明确阐述的问题(到目前为止,在我们查阅过的相关技术课程建设研究文献中尚未看到相关表述)。

对于上述问题的求解,需要从科学发展史中寻找相关线索。J.D.贝尔纳在对科学事业全面组织的研究13中,归纳了科学、技术研究的组织体系,这个组织体系框架的基础是各研究领域之间的相互关系。

图1.科学与技术研究组织体系图(原图J.D.贝尔纳《科学的社会功能》)

我们简化上图得到下列关联图,这张关系图简要说明了科学各学科与技术各领域之间的相关关系。在这里“社会管理”作为一类软技术也列在其中。

图2.科学学科与技术领域关联图

古代技术的发展与哲学、科学的发展不存在密切的相互关系。技术这一概念为公众熟悉,是和18世纪的英国产业革命联系在一起,纺织机、蒸汽机等发明,使得机器取代了人力,技术与科学开设密切关联;经过19世纪科学的技术化社会化、到20世纪高科技时代,技术与科学形成了密切的相互关系14;可以说现代技术概念的形成与制造技术的发展关联在一起,其他技术领域的发展也部分依赖制造技术的发展。另外从人的日常生活经验来看,制造技术和工具的发展直接关联,所以制造技术在各技术领域中有着基础性的地位,基础教育中的技术课程学习内容往往以制造技术为主要内容之一。

从技术教育的实施来看,常见两类方式,一类是融入到人文社会、数学科学、手工艺学科等学科中实施,一类是开设独立的技术课程。在小学、初中学段常见融入其他学科的方式,在高中阶段主要是独立的学科课程形态。这和人类对主客观世界的认识经历着泛化→精细化→整体化的发展历程基本一致。

在基础教育范畴内,技术教育的实施从科学学科、技术领域的关联关系角度来看,农业技术、化工技术等常融合在生物课程(包括自然课程)、化学课程里面;而制造技术往往出现在独立的技术课程中(也有部分出现在物理课程中)。这是一类技术领域与科学学科关联关系特征的体现。

至此,我们不难推断出高中学段技术课程主要内容应是:设计方法(工业设计基础、结构设计简要常识、产品评价),技术交流符号体系基础(投影法与制图),建筑在经典物理学之上的基础制造技术工艺与常见工具使用,技术与自然、社会相互关系的法理学探究(澄清价值)。我国的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做出了类似的规定。

职业高中的技术教育其专业性远高于普通高中的技术课程,职业高中的各专业的技术课程群建设可能更需要从技术领域与科学学科关联关系特征出发来选择课程组合方式。化工类,农业养殖类、服务类等专业,可能需要选择相关的理化生等科学学科、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社会学科作为必要的基础课程核心课程,直接指向职业行为的技能课程则处于课程群的最末端。机械制造类专业课程群,则需要在机械基础、制图、金加工工艺等课程实施教学的同时,开设与高中学段技术课程类似的课程《技术思维课》,将其作为该专业课程群的核心课程之一,突出设计方法这类技术思维的发展,强调技术与自然、社会相互关系的法理学探究。

在各国课程建设中,长期存在着广度对深度的争论,在现实中前者比后者更为流行12。技术课程没有悠久的历史,在技术课程的建设中各类争议更为突出。目前我们看到的欧美六国与我国的技术课程标准中,“广度”相对更为突出一些。但是专家与新手的区别在于心智能力、在于对相关领域本质的把握与整体性认识15。在我们看到的国内相关教材中,广度有了,但是真正的系统性尚不能够有力地说服我们。社会的发展需要我们通过一个艰苦的过程建设体现技术整体性、揭示技术本质的教材或者教学活动方案序列作为目前课程实施的有效支持。

3.相应的教与学方法

从技术的本质来说,技术课程的学习应该是学习者逐步走向主动行为的过程,技术实践的情境化具体化则要求学习建立在解决真实问题的基础上,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展开。

从现代学习理论15来看――

●理解知识整体比了解事实性知识更为重要。学习是为了理解,这意味着获得知识可以应用新的方式。

●学习者的知识是通过修正和提炼已有的概念,以及通过在已掌握的知识基础上形成的新概念来组织的。

●学习是在学习者和他人相互影响的社会环境下进行的。

●有效的学习需要形成学习者能自己控制和监测学习过程的评价机制

●学习者新的情况下应用知识的能力,即知识迁移能力的形成,有赖于学生理解的程度。

这要求我们从学习者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以探究学习为主,辅以主动接受学习、操作技能训练。突出技术思维的方法、技术知识的结构、技术知识领域内的核心概念,学习的过程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的过程。

4.学习环境设计

技术是一类社会实践的结构,通过将实践情境化具体化,积极地达成人与自然、社会和谐的整体性。这意味着技术课程的学习环境应该是一类学习生态系统,既不只是教师说学生听的讲堂,也不仅仅是技能的训练场所。强调源于真实生活的问题,并不仅仅只是选择学习者已经存在的问题,也需要选择能够将学习者“引入”的真实问题与问题存在的情境脉络,教师作为专家在现场对学习者的认知活动进行指导和示范16。

这类学习生态环境的软组成设计16――

●要求学习者积极开展技术领域相关的实践活动;

●强调思维发展的指导和建模;

●通过过程中伴随着的形成性评价促进学习者反思学习活动;

●学习者面临的问题困境应该是复杂而不确定的,学习问题不宜简化;

●在一个社会环境中展开学习活动,强调合作、强调学习产品的社会价值;

●学习的情境脉络具有激励性,不能够让学习者只是探索自己生活中的问题,而是要将学习者引入共同体探索的问题中。

上述原则可能是我们在进行具体教学设计需要关注的问题。同时,就学习生态环境的硬组成设计来说,普通高中的技术课程固然需要发展学习者工具使用的技能,但是更需要暂时突破金属制品加工的成本和工具环境条件限制,着重技术思维的发展。仅仅装备了台钳等工具远远不够,这仅仅是支持个别工具操作技能的硬组成成份;仅仅装备了机器人活动的学具,也不能够很好符合技术课程学习的要求,机器人仅仅是技术领域中一个后续的领域分支,而不是技术课程的基础与核心。

这类学习生态环境的硬组成设计方案假设――

●支持合作学习的教室平面分布

●组合式机械学具组件(可以突破金属制品加工的成本和工具环境条件限制,现实支持技术思维的发展)

●互联网接入与必要的PC终端(不超过每小组一个终端的配备要求)

●可选择配备必要的金属加工工具(支持工具使用技能联系,更支持深度学习时的需求,一般每专用环境一套。专项的技能训练,一般可借助职业高中的场所)

三、怎样应对实践的挑战?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教育提出极高的要求,最基本教育模式中,学习者、教师、学习素材和各要素之间的互动是基本的构成因素,其中学习者和教师是关键的能动主体;任何理想课程、法定课程实施的有效性与教育从业人员对课程的实际理解程度相关。这意味着教育从业人员的专业性需要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下文着重讨论关键的人的要素条件。

我们应该看到:应然的课程目标与社会公众、学校教师理解的实然课程目标之间有着较大的差距。这个差距就是我们技术课程实施中需要逐步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根据笔者10余年职业教育机械类课程、8年高中技术课程的的教学经验,从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学研究的视角提出如下解决方案假设,期待引发更多更深入的探讨。

1.中长期方案假想

①在职教师专业发展

在职专职教师需要通过历时3年的发展计划(主要是非学历的)进行必要的专业发展。主要通过下三个途径:

●学科领域准备

☆科学技术基础――科学技术史,科学哲学、技术哲学与科学方法论通俗讲座或专业研读

☆学科方向――机械基础、自动控制、Robolab类型的可视化编程、工业设计讲座,美术史、建筑

史、环境与人类等通俗讲座等

●教学能力发展

☆教学技能――教学模式与策略、课堂管理等通俗讲座或专业研读

☆心理基础――学习心理学、脑科学与教学等通俗讲座或专业研读

●专项教学研究

围绕科学与技术学校课程教学实施中的具体问题,申报一个为期1年的校级科研课题,按照科学

研究的规范开展实践研究。

②教师配置

可选用学校专任教师与短期聘任的兼职技能教师组合的方式,配置技术课程教师队伍。

③新师资来源

在政府加大教师薪酬投入的基础上,吸引机械工程专业背景的工科院校本科毕业生。

2.可能的近期过渡方法

①组织核心教师团队,围绕国家新课程标准,集体研发高中技术课程教学实施课时方案。将研发的过程作为骨干教师团队深入学习国家课程标准的过程,并将学习的成果用系列课时方案的方式呈现。

②鼓励学校在校本的基础上,发展个性化的系统实施方案(而非校本教材),通过多样的个性化实践有利于发现更多的课程实施问题,以便启迪我们寻求更为合适的课程实施方案。

③强化区、校两级教研活动,通过系统研讨如何执行已有系列课时方案的途径,尽量提升现有的高中技术课程教学效益。

④开设系列讲座,短期内普及相关背景知识。

我们正处在社会剧烈变更的年代,社会发展对我们职业活动提出前所未有的挑战,在这些挑战面前单纯的热情、或是抱怨都无助于困难的克服、问题的解决,更无助于我们自身的职业生涯;惟有运用我们的理性认清问题的本质、把握事物的本源,退而结网,建构有效的解决方案,才是有效的因应之道。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5.国际技术教育协会:《美国国家技术教育标准》,黄军英等译,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一版

6.美国科学促进协会:《面向全体美国人的科学》,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2001年第一版

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一版

8.吴国盛:《反思科学》,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4年第一版

9.安德鲁•芬伯格:《技术批判理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一版

10.时勘:《心理模拟教学的原理与方法》,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0年第一版

11.武健:《非技术性信息技术课》,2006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