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低年级识字效率教学基础教育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低年级识字效率教学基础教育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低年级识字效率教学基础教育

儿童的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据心理学家研究的成果:儿童在0至8岁期间,对于各种能力和知识信息的获得是一生中最敏感的时期,也是学习新生事物的最有效时期,若错过了这个要害时期,相关的学习就得花几倍甚至几十倍的努力才能弥补,甚至永远无法弥补。

六七岁的学龄儿童,口头语言已经比较丰富,思维能力已达至相称水平,他们从生活中多种渠道获得的常识也已有一定基础。非凡重要的是,此年龄段的孩子求知愿望强烈,对周围的一切有不计其数的“为什么”。所以,我们说,这些学龄儿童需要用书面语言打开他们的知识之窗。但是,由于识字量的限制,直接制约了智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

识字,不仅是孩子阅读的基础,也是他们写字的基础。阅读可以打开其知识视野,写作可以让其毫无阻碍地表达他们对世界的认识和感触。“有关专家统计,在一般中文报刊中,常用字只有3650个,而认识其中的2009个就可读懂报刊文章的97.4%,认识2500个字则能读懂报刊文章的98.8%。由此可知,我国儿童假如能认识、书写常用的2500个汉字,就具备阅读和写作的基本能力了。”[1]我们传统的识字教学,教师每教一个字,都要让学生达到“四会”的要求,即会读、会讲、会写、会用。学生为了正确记住字形,需要重复书写,耽误了多少大量的识字时间。识字问题已成为当前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瓶颈”,学生识字晚、速度慢、要求高、数量少,严峻阻碍了阅读,也远远不能满足学生自身智能发展的需要,也与信息社会的发展需求不相适应。

为此,近几年教导界兴起了几种识字教学方法,其中最为闻名的,也是得到专家称道的是:“注音识字,提前读写”和“集中识字,大量阅读,分步习作”两种实验。“注音识字、提前读写”实验的详细作法是:儿童入学先用7周左右时间教学汉语拼音,培养直呼音节的能力,使汉语拼音成为读写工具。然后,学生先阅读拼音课文,再阅读汉字注音课文,进而阅读汉字难字注重课文,做到提前阅读。在把握汉字不多的情况下(一年级后把握350个字)先利用汉语拼音写话,再用拼音夹汉字写话,最后用汉字作文,做到提前作文。“集中识字,大量阅读,分步习作”实验以基本字带字的为主要方式的集中识字教学法发展起来的。其根据声旁标音,形旁表义的构字规律设计的,采用一字带出一串字的方法来识字。以上两种方法都是发挥汉语拼音的多功能作用来迅速发展小学生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但是,由于汉语拼音不能解决汉字同音多义、多体同音、一字多义等问题,使学生在识字形、不解字义、认字与识义间缺乏联系,阻碍了小学生语言发展。非凡在学生把握汉字间架结构、偏旁部首与笔划笔顺,规范地书写汉字,正确地理解与运用汉字等方面都产生了一定影响。因此,改革当前的识字教学,使识写分流,大量识、少量写是解决能读会写的要害。借助现代教导技术激发学生识字爱好,改进识字方法是提高低年级识字效率的有效途径。

一、借助信息技术,激发学生识字爱好

心理学研究证实,六至七岁年龄段的孩子共同的心理特征是:好动、爱玩,不能长时间专注某一事物,喜欢接触形象的详细的有趣的东西,记忆力比较强,但易记也易忘……即使是那些“神童”,也同样是通过与他们的心理特征相适应的内容和方法而获得知识,产生爱好的。爱因斯坦说过:“对于一切来说,只有爱好,才是最好的老师。”《语文课程标准》也把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列入教学的第一目标。可见,识字教学的最根本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识字爱好。识字爱好是学生积极识字的先决条件,是提高学生识字的心理保证,它能使学生变“要我识字”为“我要识字”,从而使其个性特长得到充分发挥,在轻松、主动而富有创意中学习。久而久之,便会形成一种稳固的识字爱好。因此,作为教师一定要在起步阶段通过多种途径来营造识字教学的良好氛围,充分调动起儿童识字的爱好,不断激发学生去体验识字的乐趣。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乐于识字,主动识字。

(一)利用孩子认识的儿歌识字

在低年级,让儿童去学一个个单字,十分困难而且枯燥乏味,不容易记住。另一方面,学生在家庭和幼儿园已经背过唱过大量的儿歌,这些知识背景正是学生识字的基础。将这些儿童认识的歌词编成识字教材,在儿童能轻松阅读的基础上,再将其中的单字抽出认读,识字效率很高。当一个字不认识时,儿童只要背背儿歌,就能解决字音。儿童在学拼音之前,正是利用字在认识的儿歌中的位置来“注音”的。当学生读熟课文,认熟生字以后,教师制作课件将生字单独摆在一旁,学生可一边读课文,一边找到相应的生字用鼠标边玩边读,拖拉到对应的位置。在这样的语境中,学生爱好盎然,体验了儿歌识字的乐趣,而且又重温了儿歌的情境。在儿歌识字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大胆猜想、想象,给儿童以遐想的空间,拓展了学生思维,发展了学生想象力,也充分张扬了学生个性。

(二)利用字谜,教孩子识字

从学生呀呀学语时,有的父母就常常出题:长耳朵、红眼睛、三瓣嘴、短尾巴,宝宝知道是什么吗?孩子思索后回答“兔子”,父母举起大拇指表扬,孩子欣喜万分。最近几年在学生中还流行了“脑筋急转弯”的游戏活动,学生乐此不疲,高兴之余也学到了许多。甚至有报道:天天有成千上万的美国人手里拿着削尖的和擦字橡皮,翻开报纸的某一页,沉浸在眼前的纵横字谜里,写了又擦,擦了又写,时而兴高采烈,时而垂头丧气,原来他们在解字谜。将汉字编成字谜,让学生猜,是学生最感爱好的事情。

教师设计趣味猜字谜的游戏,借助电脑稚趣的图像、清晰的音响、鲜艳的色彩,让学生仔细观察、积极动脑。如“太阳升上地面”(谜底:旦)屏幕上随着伴音,红艳艳的太阳冉冉升上地面。孩子们的情绪调动起来了,思维被激活了,展开想象,努力寻找相关联的字。猜谜活动只是一种手段,其目的是激发孩子们的识字爱好,并让他们在做游戏中发现猜字谜、编字谜也是识字的好办法。教师要引导学生把这个活动迁移到课外活动中,使他们爱猜、乐猜,并能用自编字谜语的方法来识记大量课本外的生字。学生编得字谜五花八门,令人忍俊不禁。有:“春”字编出三人同日去春游;日月交朋友就是“明”;上面小下面大就是“尖”等。如此简朴而有趣味的活动,大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生字的爱好和积极性。

(三)利用游戏,教孩子识字

游戏是孩子的天性,将枯燥的识字编为游戏,在游戏中识字,能大大激发儿童识字的爱好。例如,同桌二人,将字卡反放,由一人翻字卡,谁先读出谁得字卡,最后数数谁得的字卡多谁就是优胜者。这个游戏考验的是儿童对字的认识程度。开火车(分小组进行):其他孩子学发火车开动的“呜———咔嚓、咔嚓”的声音,教师出示生字,让一组学生按顺序读字音、组词或分析字形。谁说错了,火车停下,选其他组的修理员修理(重读字音),修理好了继承开(读错的学生在车上表演读儿歌)。穿衣戴帽:写出一个不完整的字,让学生把笔画补充完整。补完之后,学生也记住了这些汉字的不同。这种方法还可以用于由两个熟字组成的生字。请学生练习合字,如:“日”和“木”合成“果”。

借助信息技术玩游戏,也是学生的一大乐趣。利用“金山画王笔”给学生创设识字氛围,学生边画画边学字,其乐融融。给画面添上一只熊,粘贴上画板后,可调动大小。更妙的是点击“喇叭”按钮,它会发出正确的读音,同时画板上出现汉字与拼音。这样的识字方式对学生来说非常新鲜,生动的画面和艳丽的色彩同时强烈地刺激着他们的感官。一节课下来,学生还可亲手绘制自己感爱好的卡通图画,从中也认识了不少汉字。这种识字记忆方式虽多为无意识记忆,学生反而记得牢固,回生率低。另外,还可以自编电脑识字游戏,在此举两种方式。1、猜认生字:教师先将课文内容呈现在屏幕上,制作课件设置一个每两秒移动一次的“树叶”或“放大镜”,让树叶随机“纷飞”或放大镜随机“运动”停在生字上,让本课的所有生字逐一变色放大,学生聚精会神地见字认字,实现快速认读。在紧张激烈的气氛中,孩子的注重力高度集中,神经高度兴奋,效果很好。2、组合生字:将生字中的合体字各部分分离,课件通过动画的形式,独体字或者偏旁部首运动组合在一起,让学生快速认读所见的偏旁或汉字,如“木”和“兆”组成“桃”,“扁”和“羽”组成“翩”,“雷”去掉“田”加上“包”组成“雹”“氵”加“可”组成“河”等等。二、教给学生识字方法,让学生学会自主识字汉字那么多,假如每一个字都手把手地教给学生,时间不答应,也是不现实的。因此,教给学生一些识字方法,让学生学会自主识字。

(一)利用联想识字

针对低年龄段学生善于想象的特点,在课堂中引导他们回忆生活情景联想识字、熟记字形。如在生字“聪”的教学时,引导学生回忆本班成绩最优秀同学上课时的表现,根据同学们的回答教师进行总结:要想成为一个成绩优秀的孩子,就必须做到耳听、眼看、口说、心记相互配合,缺一不可。这样的教学字形的识记效果非常理想,同时也进行了潜移默化的行为指导。

小学生有出乎成人意料的想象力,在识字教学中,适当地回忆生活情景进行联想,不仅可以激发爱好,提高识字效率,而且还可以帮助学生把握书本中要求学会的汉字。如教学生字“山”时,请学生回忆生活情景说出口语中含有该字的常用词,口头组词后老师选择“高山、山谷、山林、爬山”这几个使用频率较高、笔画较少、词义浅显的词以“一字开花”的形式在黑板上出示。然后,先指着字领读,课堂小结时进行抽查,还可以出示一些相关的反映生活情景的图片帮助理解意思。这样不仅利用学生的生活记忆提高了识字效率,而且能明显地增加识字量,促使他们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

(二)比较联系,避免孤立识字

在学习生字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不要让学生单独去认识本课中的字,而是把带有同一母体字的一组字一并出现,学生通过比较分析,举一反三把握字形。如学习“睛”这个字时,要和“清、请、晴”这一组字区别,让学生通过比较,明白偏旁表示的意义,以免混淆。再如学习“娃”字,让学生换偏旁,说字义。这样,在学一个生字的同时,既复习了部分旧字,也学会了一串新字。汉字的特点是音形义结合紧密。在教学汉字过程中,应非凡注重联系实际,进行趣味识字。例如,学习“鸟”有一点,是小鸟的眼睛,去掉一点就是“乌”,小鸟没有了眼睛就乌黑一片。“兔”中的“勹”多像小白兔的两只长耳朵啊!“口”是它的身子,“儿”就像两条长腿。那一点是小白兔的短尾巴,小白兔没有短尾巴就不可爱了。孩子们兴致勃勃,在快乐的笑声中记住了生字,更增添了学习爱好。教师在课堂上渗透了这种做法后,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发现、自己想象。

(三)通过课外阅读,提高识字效率

语文是最容易与社会发生联系也是最开放的学科。识字教学假如局限在课堂上仅靠几册课本远远不够。所以,必须向课外延伸,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导资源,拓宽学生独立识字的渠道,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识字、运用。况且小学生识字学得快,忘得也快。假如学过的生字不及时复习巩固,就很容易回生。儿童把握字词,也不是一次性完成的。所以,在课外阅读中的多练习、多应用,既可以扩大和加深对字词的认识,又可以锻炼学生逻辑思维的正确性和灵活性,是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充分练习和运用识字效果的最好机会。

关于课外阅读,根据笔者的实践有如下建议:首先是亲子阅读。孩子都有读书的需求,学龄前儿童都有睡前让家长读书听的爱好。随着孩子识字量的逐步扩大,策略要逐步改变。一开始,家长读孩子听;然后家长与孩子一起读,可挑出一定的语句,让孩子自己读;最后,孩子读家长听和独立阅读。在阅读中巩固识字效果,并认识新生字。天天的读书感触,可以在家长的指导下,发表在自己的班级网站上,与老师和同学一起交流。其次,制作自己的“识字本”。只要走在大街上,就会看到各种招牌、广告、警示。孩子们天天都要从街上经过,他们的眼睛会好奇地看着窗外的世界,他们也会看到那些东西。可是,他们并不在意,也不知道那些字说的是什么。我们可以建议学生把这些招牌广告,甚至是物品名称的字都剪贴下来,或在家长的指导下写出来、打出来,甚至是画出来,这样日积月累,建成自己的“识字本”。这样保持下去,孩子们会发现语文课堂不是一副冷冰冰的面孔,只知道读、写、抄,原来它还可以写、画,而且这就是自己的生活!

再次,开展各种语文实践活动。教师从儿童的生活实际出发,从儿童的爱好出发,开展实践活动。采取模仿、创设情境的办法让儿童识字。如可以举办“娃娃超市”、“动物运动会”、“秋天的田野”、“我当小导游”、“逛商店”、“网络虚拟旅行”等活动。活动是儿童生活的一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就要注重和社会生活相沟通,使儿童尽快从“我”的世界跨人更广阔的周围环境,以吸收各种信息,扩展想象和思维空间。因此,当学生把握了识字方法,乐于识字、善于识字后,教师就要有意识地让学生在生活中识字。

识字教学的方法多种多样,只要教师心中时刻树立“学生能行”的信念,遵循“识写分流”的理念,把握住这个阶段学生的特点和这个时代的特色,借助信息技术的支持,学生就一定会在低年级完成识字任务,扫清阅读的障碍,从而使学生提前进入读写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