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社会文化下英美文学经典重译探讨

社会文化下英美文学经典重译探讨

[摘要]对于出版引导机制而言,英美文学经典重译出版既要揭示出文化历史性,将语境异同及译者历时发展列入考察视野;又要与国家出版政策主张保持高度一致,服务国家意识形态和国家民族文学构建,参与汉语规范统一和文艺大众化。

[关键词]社会文化语境;英美文学;经典重译;出版

改革开放之初,一批英美文学经典引入国内,构建起了这些作品在当代中国的最初译本形态,此后的30余年间,又经不断重译,很多作品都派生出了多个不同译本。近年来,乘国家“一带一路”政策之东风,东西方文化交往愈见频繁,国内出版业迎来了读者群体对于英美文学作品需求量的第二次高速增长,然而与这种日益旺盛的需求量不相符的是,当前英美文学经典的重译质量良莠不齐,图书市场上存在着相当一部分的低水平译本,严重影响了读者对英美文学经典的审美接受,也与国家新近提出的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的文艺工作指导意见不相贴切。因此,提高英美文学经典的重译质量已是当务之急。出版行业作为英美文学经典重译最有效的传播平台,应当结合新的社会文化语境下重译过程中译者与语境相互关系的不断变化,积极发挥引导作用,力争将更多更优秀的重译作品呈现于世,实现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共荣共生。

一、英美文学经典重译与出版持续升温

文学经典在异国的重新译介是各国出版界的一个重要现象,“名著每过三十年到四十年总有新译本出现,这是西方翻译、出版界通行做法”。我国每年所译域外文学经典颇多,而其中英美文学始终占有着极大的体量,例如近年来《雪莱诗集》《傲慢与偏见》《老人与海》……许多经典名著的中译读本不胜枚举,处于一种持续升温态势。据不完全统计,仅简•奥斯丁的《爱玛》就有王勋、孙致礼等10余个不同译本,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有王富民、石伟、赵宇等20多个不同译本,马克•吐温的《哈克贝利•芬恩历险记》有贾文浩、牟扬等近20个译本,菲兹•杰拉德的《了不起的盖茨比》有范岳、王晋华、吴然等24个版本的译作,而且平均每两年就有一个新的译本出现,英美文学经典重译与出版热潮可见一斑。当前学界关于经典重译原因虽是众说纷纭,但普遍来讲,原作的经典特质及跨地域、跨时空的生命力构成对于不同时代不同读者强大的吸引力,被认为是第一因素。

除此之外,语言本身的演进,经济模式的转型,文学观念的更迭,意识形态的变迁,译本质量与读者期待视野的提升,译者理解历时与共时的更新等等,也都是形成当代英美文学经典重译现象的重要原因。具体来说,一方面,随着社会文化发展,语言演变进程加速,旧有的译本无法适应新时期审美理解,语言老化、翻译不准确、理解偏差等问题使重译成为客观必须。另一方面,原文文本与译文文本在版权时限上超出法定时限,进入公共版权领域,使得重译与出版具有了现实可能。此外,出版社市场行为推动重译并出版进入公共知识产权领域的英美文学作品,也是出版社占领市场实现逐利重要路向。

二、英美文学经典重译出版引导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文学领域的出版引导是指通过出版行业的影响来指引文学生产走在合理的发展路向之上,英美文学经典重译尽管是一种文学现象,但如果完全任由其自由发展,难免会产生失于偏颇之处,这就需要一定的干预措施,而由于传播媒介在文学生产中的重要作用,出版业是英美经典译作最主要的传播媒介,因此,通过出版业引导当前的英美文学经典重译十分必要且现实可行。

1.出版引导的必要性

当代的图书供给往往是既有精品力作出现,也会有大量残次作品生成,英美文学翻译出版同样遵循此种规律,倘若缺乏合理而有效的引导,势必会出现作品数量与质量失衡发展的局面,基于此种考量,加强英美文学经典重译作品出版引导,是外来文艺作品再生产的重要理论贡献,也是确保艺术生产意识形态指引,保证作品思想性、艺术性与科学性的重要实践举措,更是符合当前文学出版实践的必然选择。经典出版属于文艺再创作的基本范畴,社会历史语境的变化势必影响文艺再创作的供给、消费与批评逻辑。同时,英美文学经典翻译也是一种主体性行为,存在着主观能动作用,翻译者在经典重译过程中难免出现思想观念、情感要求、语言特色全新差异。

例如,英国简•奥斯汀的长篇小说《傲慢与偏见》,关于其旧译本的认识主要表现为人性与婚姻在金钱面前的异化,而对近年来的新译本,则又有了来自于女性主义价值体系的解读声音。然而,多元解读不能等于随意解读,重新译介不流于无序译介,当前文艺创作要求坚持以人民为导向的大众化取向,这就要求英美经典文学作品在价值观念方面有必要进行相应调整,以适应时代生活创新与艺术个性创新。因此,出版业界建立起相应的引导机制,是符合经典重译艺术规律与出版事业发展规律的必要之策。除了大众化引导的必要性以外,引导英美文学经典重译与民族文学规范相契合,同样是当前出版业发展的应有之义。对于英美文学的出版再生产而言,其旨归在译者所处民族语言文化语境中,借由此种语境也就产生了民族文学规范要求。我国近现代翻译出版史上的成功作品几乎皆是如此。如莎士比亚作品在中国的译本早已有之,最早可溯至林纾和魏易合译的《吟边燕语》,到卞之琳时已属重译,但是他将英文句式用“顿”的方式移植到汉语体系中,符合了民族文学的审美习惯,从而带来了较好的接受效果,在一定程度上超越旧译本,这就是经典重译的成功事例,由此可见,引导以民族文学规范英美文学经典重译是必要的。

2.出版引导的可行性

经典重译不仅是一种文本再翻译的文学活动,它是综合了媒介传播、读者接受等众多因素在内的复杂存在,其中出版商与读者、译者的关系呈现出互动化、功利化等特征,而且囿于旧译本与原文本、旧语境与新语境、旧译者与新译者制衡抗衡、冲突对话,重译参与因素、翻译过程与出版之间而具有了耦合性,这些都使得出版业来引导英美文学经典重译具有了现实可行性。首先,出版业可以通过影响整体的社会文化语境来作用于译者,进而引导英美经典重译。作品的译介毕竟是要由行为主体,即译者来完成,在经典重译的过程中,社会文化语境无时无刻不影响着译者的具体判断、选择与决策。一般来说,社会文化语境的形成有赖于知识话语的传播,而出版业对于知识话语的传播过程又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良好的出版业发展态势可以形成积极的社会文化语境,英美经典的译者会自觉地将经引导优化的文化语境与文学观念的影响落实到自身重译过程中,从而译制出更优秀的重译作品。

其次,出版业还可以通过影响文化语境来影响读者群体文学观念的形成,由此来引导英美经典重译。特定文化语境的形成有赖于与此种文化相关的话语或者信息的传播,这就涉及了媒体传播属性的影响力问题,而出版业作为当代最具影响力的媒体形态之一,对于特定文化语境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出版业所传达的思维意识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所处时代文化语境的精神实质。在出版引导机制视域下,经典重译不仅要考虑原作者的基本身份与现实意图,切实理解原作品的基本意义,做出相对合理的阐释,也要考量原作与译作在语境、译者对于读者理解层面的归化与异化尝试,以便实现最大层面上的契合。以傅雷重译《珍妮姑娘》出版为例。原译作与重译作相隔达24年,跨越了我国几个重要的历史时期,时代变化带来的读者审美口味的变化深刻影响了译者自身抉择。与原译作相比,傅雷后期译作更多地是表现为以读者为导向的主张,二者在读者的阅读期待与自身抉择中寻得译作理解上的均衡。因此,受出版业影响的读者群体的文学消费观念直接影响着译者的重译工作,这也成为出版引导英美文学经典重译的有效途径之一。

三、完善经典重译的出版引导机制

出版重译作品是一项系统工程,既体现了译者翻译作品水平,更体现了我国文化出版与传播能力,此项工作必须整合各方力量,坚持顶层设计、通盘考量、长远规划。具体来说,就是从价值把关机制、评价示范机制、创新推进机制等层面入手,引导并加强英美文学作品再创作的生产引导。

1.制定经典重译规划,增强出版系统性和科学性

制定经典重译规划是建立和完善英美文学经典重译出版引导机制的重要举措,具体来说就是出版业应当主动对英美文学经典重译工作制定一个宏观的布局,根据整体发展状况作出正确的分析与调控,实现有的放矢,面对适合于新译本补充市场的领域要勇于投入资源,避免非理性的重复出版。例如有一部分英美文学经典已存在极高水准译本,而且现有的译者又暂时难以超越于此,此类文学作品若是再投入图书市场,一方面在书籍质量上难有突破,另一方面市场反应很可能低迷,因此出版业对这样的经典作品在整体上应有一个审慎的态度,须在充分权衡市场、考察评估译作质量的基础上作出是否出版的决定,规避资源无效集中。外研社于2015年7月开始陆续出版的《莎士比亚全集•英汉双语本》就是近年来经细致规划而成的重译佳作,此前莎士比亚文学作品译本虽然书目庞杂,但系统性较差,且水准参差不齐,读者深感选择之困惑,外研社察觉到了这一市场机遇,主动调配多方力量专攻于此,该作一经面世即获好评,在文化界影响极大,读者反应也十分热烈,成为了莎翁系列译作的当代经典。实现了“叫好”与“叫座”的双赢。

2.加强资金与媒体扶持,引导出版正向连锁效应

完善英美文学经典重译出版引导机制还需要有资金及整个媒体行业的支持,首先,要不断发挥国有大型出版集团以及基金项目支撑的资金辐射与引领作用,加大国家新闻出版有关部门的资金扶持力度,有重点的选择重大选题,动员协调相关职能部门积极配合。积极探索政府与社会资本共同参与模式,引导社会资金有序进入、合理参与到相关项目的推进中。其次,在做到资金到位的同时,出版项目推进过程中还必须要进行相关的跟踪服务与质量监管,以保证经典重译的思想性、艺术性得到最大程度的保障。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与项目推进单位要定期召开相应地调度会议,督促相关的创作进度,及时解决项目推进中的问题,激发译者与项目单位的动力、潜能与责任心,提高重译作品的成功率。再次,完善英美文学经典重译的出版引导机制还应当充分利用其他传媒手段,整合除了出版业之外的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传播功能,强化网络与移动互联终端的激励与交流机制,充分利用微信、微博与移动客户端和自媒体平台等新生媒体形态,确保出版业对英美文学经典重译的引导效果。

3.强化出版翻译交流,完善经典重译人才培养模式

要夯实英美文学经典重译的人才基础,首先须加强本土译者与外国文学界、文化界的交流。通过设立翻译与出版专项基金,引导、资助、鼓励、帮扶英美作家到中国来游学,鼓励国内译者与出版机构人员进入英美文学经典作品所处的文化语境中寻找作品翻译与出版的灵感,解决经典重译过程中的难题与问题。通过设立翻译基地,解决英美文学经典翻译中遇到的问题,实现异域文化在文学、文化等层面互通有无。立足当下数字化时代,英美经典作品的重译研究要充分利用新媒介作用,加强国内学术研究机构与海外传媒的交流,充分发挥海外华侨、华人群体文化传播力量,借助现代网络与科技出版进行英美文学经典重译的有益尝试。其次,要完善英美文学经典重译工作培养模式,教育与出版机构要努力培养高层次英美文学经典翻译团队,强化经典重译的双语性和双向性,从体制机制上保障双语型、复合型语言人才多元培养模式,使其不仅具有扎实的欧美文化理论,同时掌握完备翻译技巧与策略,能够站在全局、思想与观念的层面审视翻译工作,创造经典重译与出版工作持续健康发展的有效机制。

4.充分对接市场机制,妥善解决版权和收益问题

市场经济体制下,要引导好英美文学经典重译工作,首先,出版业应当平衡经济与社会利益,杜绝以次充好,防止劣质译本投放市场,坚持出版底线,对于重译作品安排具有相应知识结构的编辑审稿,确保重译作品的思想性与文学性。其次,要充分重视版权与译者收益问题,实施相对优厚的稿酬,用经济手段调动起译者的积极性,以便向市场投放更多的重译精品力作。再次,要建立健全译者的版权意识,译者要遵循学术道德底线,在知识产权法律规定内对于他人的劳动成果进行借鉴。对于英美文学经典作品的翻译要在充分理解原作、吃透内涵基础上,自己通译一遍。可以借鉴对比其他译作的翻译,取长补短,切不可直接挪用他人翻译,胡乱拼凑。

四、结语

英美文学经典重译是我国文化出版事业不断深化发展的重要路径,尤其是,对于公共版权领域作品如何通过重译活动让作品思想性与艺术性变得更有价值,是一个颇值得思考的命题。站在出版引导机制角度,既要规范译者的行为避免粗制滥造,又要强化出版实践的市场机制与社会效益,促进经典重译出版实践活动不断改进发展。需要指出的是,基于英美经典重译出版的实践活动,究竟如何将理论有效转变为机制、实践,又在实践中确保译作的信度与效度,是今后研究应当探索的路向。

参考文献:

[1]孟昭毅,李载道主编.中国翻译文学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26

[2]徐永凡.全球竞争场域中我国出版产业规模经济构建与实现[J].中国出版,2014(10)

[3]朱建平.翻译:跨文化解释——哲学诠释学与接受美学模式[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140

[4]李冰梅.论居于民族文学与外国文学之间的翻译文学[J].黑龙江社会科学,2011(5)

[5]“光明读书会”探讨重译莎士比亚全集的意义[N].光明日报,2015.11.27

作者:董岩,胡丽玲 单位: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公共外语教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