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信息物流管理中的系统化设计

信息物流管理中的系统化设计

中高职衔接既可以满足社会对职浅谈信息物流管理中的系统化设计文/张伦业能力不断提高的要求,又可以满足学生对学历层次的追求,还有利于中高职两个层次职业教育的共同发展。

“3+2”衔接模式

目前,我国的中高等职业衔接主要有三种模式:五年一贯制模式、单考单招模式、“3+2”衔接模式[1]。其中,“3+2”衔接模式是由具有相同或相似专业的中职学校和高职学院在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与评价过程、教育管理及学制衔接等方面共同协商,整体设计后分段实施的一种衔接模式。学生前三年纳入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籍管理,完成三年中职课程,可发中职毕业证书。后两年纳入高等职业学院学籍管理,毕业时获得高职(大专)文凭。相对于前两种模式,“3+2”衔接模式可以发挥中高职各自优势,提高教育资源利用率,满足社会需求。这种模式的关键在于如何做好由中职到高职融会贯通的系统化设计。

信息物流管理专业“3+2”系统化设计

物流业是融合运输业、仓储业、货代业和信息业等的复合型服务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领域广,吸纳就业人数多,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增强国民经济竞争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2]。近几年,物流业发展水平显著提高。一些企业开始采用现代物流管理理念、方法和技术,提升物流业从业人员的综合能力迫在眉睫。中职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经过高职的学习可以扩展职业技能,提升综合素质,拓宽就业范围,提高学历水平。在我国同一地区,中职和高职物流管理专业都有具备较好办学基础的院校,按照优势互补的原则,实施“3+2”中高职衔接具有得天独厚的先决条件。实施中高职衔接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系统化设计。

1培养目标的衔接

培养目标的衔接,是中高职衔接的基础。中、高等职业教育在培养目标上有许多共性,例如,两者都具有职业性、实用性、技能性等特点。在制定培养目标时本着科学定位、团结协作、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分段分目标的原则,本着基于未来岗位、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在中高职衔接的“3”年阶段,重点培养一线操作的应用技能,达到物流企业一线员工——仓管员、分拣员、叉车驾驶员、客户服务员等的岗位能力要求,在“2”年阶段重点培养项目组织管理、信息化管理能力的高端技能,达到仓储项目管理、运输配送项目管理等基层管理人员的能力要求。因中高职衔接的最终目标是让绝大多数学生获取高职(大专)文凭。培养目标的确定应以高职为依据。按照“有爱心、讲诚信,负责任”的物流特色人才培养要求,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熟练操作现代物流设备,掌握现代物流基础理论,具备现代物流业务操作技能、具有物流信息化管理和项目组织管理能力的,会操作、懂管理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2培训信息物流管理的实践能力

信息物流管理本着服务于当地经济的发展状况,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职业技能、岗位业务知识、较强的技术能力为根本。充分考虑不同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基本知识素质以及职业技能形成的过程,从易到难。应既便于宏观管理,又利于学校微观管理;既要体现学校教育的规范性,又能呈现较强的灵活性。在“3”年阶段课程设置注重基础,强调动手能力的培养,初步建立职业概念,实现“会操作”的目标。在“2”年阶段课程设置强调必要的理论知识,重实践,强创新,鼓励学生在真实或模拟的工作场景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实践性,实现“会管理”的目标。整体课程体系结构如图1所示。各类课程在各阶段的建议大致比例如表一。

3合理运用“3+2”模式

信息物流管理应共同确定科学合理的教学顺序和实施路线,要避免课程内容的重复、遗漏、断档,真正实现衔接的连续性、逻辑性和整合性,循序渐进的拓宽和加深课程内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例如,在安排公共基础课中的英语课时,打破原有中职阶段和高职阶段的界限,从学生入学第一学期起至第八学期、从普通英语到专业英语逐步提高,不间断学习,以便满足学生取证、就业、终身学习的需求,提升综合素质。在安排专业课时,依据物流行业未来就业岗位,统筹规划课程。以仓储业岗位方向为例,教学内容的设置如图2所示。

实习实训的衔接

在确定实习实训的内容与环境上要能体现循序渐进,连贯统一,资源共享,要能与岗位需求相结合。在“3”年阶段的实训内容和环境强调能熟练操作某单项技能、注重操作的规范与高效,注重培养一线岗位的操作能力。在第六学期作为对三年学习的总结与提升,安排综合实训。在“2”年阶段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强调在模拟工作情景下的综合应用,强调信息技术等先进手段的应用,注重设计规划与统筹管理能力的培养。在第九、十学期安排顶岗实习,为就业奠定基础。

职业资格证书的衔接

在选取职业资格证书上应依据国家政策、学生未来岗位需求、职业资格证书的社会认可度、学生的职业素养、未来职业发展、学习深造等方面综合考虑。在中高职充分协商的前提下尽量选用同一认证体系,分别获取由低级到高级的职业资格证书,体现清晰的职业能力成长轨迹。例如,在“3”年阶段学生可以考取商品保管员、物流员、仓储工等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在“2”年阶段学生可以考取助理物流师等中、高级职业资格证书。

加强交流合作

师资团队的衔接是中高职衔接的基本保障。中高职衔接期间,双方院校的教师应定期交流,尤其是在“3”年阶段,沟通教学实施情况、学生学习情况、与企业合作情况等等。依据当地对物流人才的需求,在明确学生未来的岗位群方向后,中高职师资队伍也应分别在这些方向对接,像接力跑中传递接力棒一样,实现无缝衔接,优势互补。

其他

除上述内容外,相关部门在招生、学籍管理等方面也需要做好必要的衔接。建立和完善学校、行业、企业、研究机构和其他社会组织共同参与的质量评价机制,将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企业满意度、创业成效等作为衡量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

作者:张伦单位:北京财贸职业学院信息物流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