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城建档案电子化异地备份探索

城建档案电子化异地备份探索

摘要:城建档案是一个地区、一个城市的历史沿革代名词,也是本地区或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最好证明,是档案管理的重要分支,其特点非常鲜明,具有不可再生性,极易损害,且不可复制,因此城建档案管理最重要的基础就是安全,尤其是在信息化、互联网时代,众多档案管理部门均实现了数字化管理,可一旦系统出现故障或遭到自然灾害的破坏,业务随之就会受到影响,使城建档案馆受到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在新时期下,城建档案的异地保存和异地备份就成为应对突发事件及自然灾害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互联网+”;大数据;异地备份

何为异地备份?异地备份指的是在除本地外的其他偏远地区,设立两套或其多套与本身系统一致的管理系统,每套系统之间无任何门槛进行巡查和监督、复制,当本地城建档案系统因自然灾害等意外情况突然出现问题而停止工作后,所有的业务工作随之转移至异地备份系统,可以让工作正常进行而不受影响。

一、城建档案异地备份的原因及必要性

我国地域辽阔,地质构造复杂、气候差异巨大,横亘多条地震带,近十年来,各地区城市化发展迅速,城乡人口逐年增多,城市建筑密度也越来越大,一旦遭受自然灾害侵袭或者其他意外,城市将成为灾害的主要承受体,城建档案也不能保证“幸免于难”,一旦本地城建档案损毁,后期的抢险救灾、抢修市政基础设施、房屋损毁鉴定、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及实施等工作提供详实的资料和依据将无从谈起,因此启动城建档案异地备份刻不容缓。城建档案异地备份工作最受重视是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以后,这次地震从一种特殊的角度推进了城建档案异地备份工作的深入探讨、研究以及落实。大地震夺去了数万群众的生命,摧毁了城市,也严重地破坏了灾区的档案资源,这其中也包括城建档案。据统计,灾区众多档案馆倒塌损毁,大批珍贵历史档案被毁,大量电子文件丢失,北川县档案馆在地震中垮塌,全部档案(约85000卷)被楼房废墟和后山泥石掩埋。广元市档案馆库房顶部垮塌,消防供水管道破裂,5万余卷档案被水浸湿。剑阁县档案馆3万余卷档案被水浸湿。绵阳市全市13076平方米的档案馆舍中受损面积达7204平方米,874168卷档案中受损和处于危房中的有259443卷,离震中较远的成都市约10万卷档案处于危房中,约1560卷档案被雨水浸湿。所以,在2009年的全国档案馆工作会议上,国家档案局根据我国各省、市的管理现状提出要求:为确保国家档案安全,各级国家档案馆要通过建立异地备份库等形式,对本级重要档案及电子文件实行异地备份,对重要的电子文件还要实行异质备份,确保电子文件的长期可读,确保档案信息资源的绝对安全。

二、“互联网+”大数据时代下城建档案异地备份的优势

城建档案异地备份极大地增加了城建档案保管的安全系数,规避了因仅有一套城建档案带来的灾难及风险,进而提升了城建档案的风险防范机制,尤其是使用现有5G网络传输技术备份效率高、灵活性强,其速度更是之前几代传输技术不可比拟的,从源头上解决了城建档案在本地唯一地点存放产生的安全隐患,缓解了城建档案管理人员因突发灾害对馆藏档案损毁的精神压力。城建档案异地备份,有利于进一步开展本地和异地的城建档案工作,在异地树立本地城建档案馆形象,提升城建档案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民生、服务大局的目的,也有利于落后地区城建档案管理者发现自身问题和困难,积极与先进地区的城建档案安全管理理念接轨。随着“互联网+”技术和5G移动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尤其是云终端技术的实施,为大量甚至是无限制存储大容量数据提供了可能,还有5G通信网络和光宽带技术的不断更新也为大量数据备份恢复提供了传导传送基础,可以说用“秒备”形容也不为过。因此,“互联网+”和5G通信技术应用和发展为城建档案的异地备份提供了极速便捷、安全可靠的基础条件,对比以往那种较为传统的扫描或复印备份,优势极为明显。一是投资建设成本迅速降低。随着租用机房服务或者租用服务器服务的开展,城建档案管理人员作为用户提出的超大海量存储单元成为了可能,成本也极低。二是电子化档案数据备份恢复的自动化程度的提高,用户可以随时根据不同的条件进行数据备份和恢复,使管理实现智能多边,人为因素减少,简化了档案管理过程中的纷繁复杂的流程,降低了人工成本,减少了人为的安全隐患,使之变得更加可靠。三是电子数据可靠性进一步加强。异地备份的电子化数据,对实时数据在本地和异地之间进行互为备份,互相保障安全,可以达到绝对的永久安全。四是超强的扩展能力被提升。利用已经成熟的“互联网+”技术和云备份等技术,城建档案异地备份大容量存储可以根据不同用户的需要扩展升级,以满足未来长时间的数据增长需求。五是可以实现不同地区对城建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对于异地存储方而言,想获取其相关城建档案资料作为借鉴在过去是非常不易的,随着异地备份的启动,数据之间的整合和共享成为了可能,可以补给双方短板,提升彼此的竞争力。

三、“互联网+”大数据时代城建档案异地备份面临的问题

(一)对档案异地备份的重要性认知不足。整个社会层面对档案异地备份的重要性认知还不足,侥幸心理非常大,总认为天灾人祸与本地区没太大关系。城建档案的异地备份需要对本地区的档案进行复制、数字化处理、数据加工等,与档案管理的每一个职位都息息相关,需要本地和异地同时投入较多的人员,工作强度大,资金投入多。一些管理者极端地认为档案异地备份就如同汽车上保险一样,最终每年都不一定用上,但还得进行投资,因此不想投入精力和资金,将这项工作变成了推一步走一步的境地。

(二)国家和地方的统一设计和规划滞后。虽然笔者所在的辽宁省朝阳市已经与湖南省永州市建立档案异地备份,但是缺乏全局高瞻远瞩的考虑,各地区各部门之间、不同的档案馆类型等都缺乏统一的规划和设计,针对城建档案的异地备份工作的国家标准尚未出台,异地备份的相关要求只是在行业主管部门的一些文件中有所提及,异地备份的开展方式、执行标准、存储的技术要求、载体的运输及保管等都缺乏统一的标准,基本上都是基层档案管理人员摸着石头过河。

(三)异地备份地区是否都能符合标准承担备份工作。《档案馆防灾减灾规范》明确要求:为确保档案安全,档案备份基地的选择要求两地相距300公里以上,且不在同一流域或同一地震带上,对于电子档案备份还应不在同一电网。可是目前城建档案异地备份还是建立在自愿的基础上,没有进行强制,尤其是现在陈旧的档案馆无法满足异地备份工作的实际要求,建设后也许会出现二次投资建设的情况。

(四)利用新技术、新科技方面水平参差不齐。城建档案异地备份要在异地对本地档案进行存储,尤其是对使用何种方式存储、利用何种技术和设备,这方面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以辽宁省朝阳市为例,电子档案备份及其相关的工作基本上规定是由自己负责,在“互联网+”时代大数据量的情况下如何对异地数据进行复查,尚存在数据迁移时间长、数量大等问题。

四、利用先进技术建立异地备份的建议和对策

(一)建章立制。法制和政策先行,规章与制度同做,这是任何行业发展下去的根本。档案异地备份工作也是一样,没有一套完整有序的行业标准,利用先进技术建立异地备份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各个档案馆各行其是,自行建设,最终导致一是不惜成本的建设最终没有实现有效交流,二是保密安全放任自流,不加密地将数据随意传输会带来巨大的安全隐患。因此,要呼吁行业行政主管部门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让异地备份工作有法可依。

(二)提高认识。进入“互联网+”和5G时代,技术突飞猛进,可依旧有很多从业人员对互联网的安全及稳定性等心怀疑虑,认为传统的离线方式是最安全、最合适的。诚然,互联网和5G的开放性很大,速度不可比拟,给异地备份极易造成安全隐患,可这是一把双刃剑,只要使用合理合法、技术到位、措施保障到位就可以保证其安全性。像以前有人抵触的网上银行等,可经过发展,已经证明网络安全是可靠的。因此,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利用现有技术条件,在此基础上做好异地备份工作。

(三)人才建设必不可少。21世纪最重要的资源是人才,在“互联网+”和5G技术蓬勃发展的今天,异地备份工作的关键依旧是人才。传统人才对新事物有抵触情绪,安于现状,因此要在档案管理中引入计算机、通信技术等方面的优秀人才充实到日常工作中,造就一支技术熟练、专业强、业务精的复合型人才队伍。

作者:童丽娜 单位:朝阳市城市建设发展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