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人生境界与法律基础论文

人生境界与法律基础论文

一、人生境界与《基础》课教学内容的层次性

人生境界的实现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既可以表现为某一行为所属范畴的高度,也表现为人在其生命过程中获得感悟和认知。无论是纵向还是横向,人生境界都呈现出程度和层次的差别,冯友兰先生根据人的觉解程度将人生境界分为自然、功利、道德和天地四种,克尔凯郭尔则把人生境界分为审美、伦理和宗教三个阶段。人生境界呈现出层级的动态递进,既表现在认识上也表现在人生实践过程中。人生境界的划分和区别对待可以赋予人生更多的存在方式,并给予主体更多选择的自由和空间。《基础》课的教学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应该在教学中根据学生自身特点和情况赋予不同的要求,通过运用层层推进的引导方式,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认识和理解转化为境界觉悟的提升。例如第二章第一节的“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就呈现出四种不同的境界。首先,大学生的乡土情节比较浓厚,对祖国的大好河山也充满着向往与热爱,祖国大好河山作为客观存在的自然对象,在学生的内心世界中形成了审美的对象和境界。对祖国大好河山之爱是一种自然情感的流露,对骨肉同胞之爱则将对象转换为有着血肉联系的人,强调了国人之间的情感联系和需要,彰显出个体对类的归属和责任意识,从而构建出自身的生命境界和伦理境界。再通过从具体走向抽象,对祖国灿烂文化之爱将对象转换为历史和文明的成果,借助时空的转换可以使主体激发出文化的认同感、尊严感和自豪感,促进大学生正确思考和认识自身的历史使命,并形成拼搏奋发的责任意识和精神境界。爱国主义是人生境界的重要内容和形成基础,通过对祖国大好河山、骨肉同胞和祖国灿烂文化上升到对国家的爱与责任,这一系列认识的变化就是自身境界不断提升的过程。爱国主义的情感通过对象的转换从具体上升到整体,在不同的层次提出不同的要求,随着对国家情感状态的层层推进,不仅帮助大学生在人生实践中定位人生,还帮助大学生不断提高认识并明确自身的价值与责任。通过在《基础》课教学中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对于具有整体性高度的概念都可以尝试运用境界的划分方式转化为主体可以选择的层次和过程。例如在道德境界的问题上,根据道德实践的不同角度可以划分为追求个人正当利益的道德境界、先公后私的社会主义道德境界和大公无私的共产主义道德境界,既结合当前的实际也为更高的境界追求指明了方向。还有从个人理想上升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再建立起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也是一个人生境界不断提升和认识转换的问题。在《基础》课教材的具体章节中,很多概念如果能根据学生接受和理解的程度及层次进行分解,而不是作为简单的并列告诉学生,将有助学生结合自身实际开展思考。比如职业道德中具体内容的递进要求,比如公共生活中道德规范的排序,比如从法律基本内容到法律观念和精神领会过程,比如对道德修养方法的渐进式解读。运用先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再走出来的沟通方式,引导学生逐步建立对《基础》课教学内容的理解和信任,并对自身目前所处状态进行反思,有助于学生对自身要求的提高。根据学生理解的程度分层次地对教学内容进行处理,通过情感导向培养大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并在面临人生选择时拥有自觉而坚定的立场和态度正是《基础》课教学效果的体现。

二、人生境界与《基础》课教学效果的持续性

《基础》课在大学阶段只是人生境界培养的一个新起点,教材中的很多内容都需要大学生在未来的人生中去体验和感悟。《基础》课教学所赋予学生的不是一种会与不会、能与不能的知识或能力,而是能否在日后漫漫人生中保持并不断提升的“知、情、意、行”的统一体。把教学内容转化为学生内在生命的一部分,形成稳定的并伴随其一生的人生境界,将是《基础》课给予当代大学生最宝贵的精神财富。首先,人生境界的形成将有助于保持《基础》课教学效果的稳定。人生境界总是指向人的内心世界,是外部认知和人生实践内化后的沉淀与呈现,表现为内化在主体之中的稳定精神状态。虽然在现实世界中人们总是遇到各种新的问题和现象,但是人生境界的形成通过给主体坚定的信仰和确定的标准,使人们能够从纷乱的现象中进行识别和选择,靠自己的内心世界摆脱困惑和迷茫。人生境界在个人精神层面常表现为对具体事务的超越,往往通过追求高尚的人生目标给有限的人生中注入无限的意义,使人不局限于现实世界和眼前的利益,从而拥有一种具有超越态度的内在稳定性。其次,大学生人生境界的形成将有助于验证《基础》课教学效果的正确性。人生境界彰显了人性的光辉,包含着人类对真、善、美的追求与向往,但是人生境界所包含的美好需要时间的印证。大学生作为社会人总要与社会建立种种具体的现实的联系,人生境界的形成也始终伴随人生实践的展开。当大学生离开和教学有关的一切,并真正处在错综复杂的现实中,《基础》课教学效果终极的真实考验才真正到来,真实独立地面对困惑和选择最能让大学生体验并坚定所学的内容。学生在真实的人生历程中对自己遇到的问题进行思考和回答,并在内心世界中完成自我与自我的对话,形成发自内心的认识和情感体验,形成积极且坚定的追求和精神境界就是《基础》课教学效果最好的体现。最后,大学生人生境界的形成将有助于促进《基础》课教学效果的发展。人生境界是一个动态的积累过程,会随着主体时空境遇的转换不断提升自我的境界和层次,人生境界的稳定不是人生状态的停滞,而是期待着在原有基础上保持着对现有层次的超越。超越的方式就是人生的实践,在实践中印证原有精神境界的内容会给人生带来满足和快乐,为人生境界的提升储备认识和积蓄能量。人生境界的提升可以帮助大学生从个体生命走向更高的层次,尤其是马克思主义信仰下的人生境界更会超越个体的孤独感悟,指引大学生去追求和实现更高的社会理想和责任。

马克思主义人生境界的不断追求就是要从个人道德素质上升为社会使命,从个体道德自觉地努力走向为社会理想图景的奋斗。《基础》课教学基本涵盖了大学生未来的生活内容,大学生最终会在各自的人生实践中来展现课程教学的效果。但教学效果不仅仅是知与行的统一,只有经过人生实践把教学内容内化为自己的生命,在认识上摆脱原则规范意识的束缚,在行为上潜移默化地得到自由的引导,在内心深处把责任和使命与自我融合在一起,不仅能体现出《基础》课教学效果的持续性,更能体验到人生境界的实现与快乐。

作者:侯宾单位: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