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幼儿教师必备职业品质刍议

幼儿教师必备职业品质刍议

幼儿教师是指在幼儿教育机构中对3~6岁儿童施加教育影响的专职工作人员。幼儿教师是幼儿教育双边活动的一方,是整个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影响极大。随着幼儿公共教育的普及,幼儿教师对幼儿的影响面越来越大,在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一、幼儿教师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幼儿教师角色问题的实质就是幼儿教师在幼儿保育和教育中作什么样人,做什么样的工作的问题。教师本人的角色观直接影响其与幼儿之间的关系,也影响着其所从事的教育工作,幼儿教师的角色观与幼儿观相辅相成,与教育观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1.幼儿教师必是合格的教育者

幼儿教师是物质环境的提供者和组织者。幼儿教师是幼儿的细心观察者和记录员,幼儿都有自己的独特个性和丰富的内心世界,他们不善于表达自己思想愿望,为了更好的“因材施教”就必须细心观察,通过自己的一双慧眼去发现孩子的点滴进步和不良倾向,给孩子及时的引导教育。幼儿教师是幼儿榜样和示范者。幼儿好奇心强,接受能力强,善于和喜欢模仿,也容易受到别人的暗示和感染,因此,幼儿教师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要为人师表,做幼儿的榜样。幼儿教师还是问题的设计者和探索者。在幼儿教育活动中,幼儿教师必须善于设计问题,用问题引导孩子的活动和思维,而且应参与各种问题的探索活动,与孩子一起提出问题,假设并提出验证问题,使幼儿活动成为有意的探索过程和经验累积过程,唯有如此,幼儿的智慧才能得以成长,心灵才能得以丰富。

2.幼儿教师是幼儿知心朋友和游戏的伙伴

尽管幼儿是幼稚的个体,但也有丰富的内心世界,随着社会性得到初步的发展,也会产生交友的愿望,这时幼儿教师可以和孩子交朋友,以心换心,与幼儿建立亲密的师幼关系。当幼儿教师把自己当做幼儿的知心朋友时,幼儿就是与教师平等的一员,教育过程就会更重视师生的平等交流。游戏活动是幼儿的主要活动,也是幼儿教育的主要方法,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将课程内容融合在孩子自主探索活动中,孩子在游戏活动中主动的捕捉其中的文化信息并产生相应的情感体验。幼儿教师不仅要为游戏提供材料准备,情节设计和充当游戏中矛盾的协调人,更应该参与游戏中并扮演游戏中的角色。在与幼儿一起游戏的同时,使幼儿不知不觉的接受指导。

二、幼儿教师对学前儿童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1.对心理的影响在幼儿园里对幼儿影响最大的是幼儿教师,幼儿教师的心理和行为对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幼儿教师的教育对象是天真、幼稚、可塑性极大的幼儿,幼儿每周的大部分时间生活在幼儿园这个环境中,与教师朝夕相处,他们的游戏、学习、生活都由教师指导、管理和培养,教师不仅是幼儿知识、智慧的启蒙者,更是幼儿情感、意志、个性的塑造者,在幼儿眼中,教师是无所不能的权威。而儿童时期的心里是否健康,对孩子一生的健康和幸福有着深远的意义。幼儿教师对学前儿童心里的影响分为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如以孩子日常发言来说吧,幼师如果对孩子表现持关注,支持和认可的态度,并给与积极地回应,就能激起孩子更强的表达愿望,能使他们更想说、更爱说,当然也能更乐于说和更能说。反之,如果幼师对孩子不闻不问,否认缄默的态度则会大大影响他们的表达的积极性,久而久之会产生消极的自我意识,渐渐地对语言表达失去兴趣变得不想说、不爱说,这一定程度上阻碍儿童的心里健康发展。

2.对认知能力的影响

认知是学前儿童发展的中心任务,幼儿认知发展的主要特点是具体形象性和不随意性占主导地位,抽象逻辑性和随意性初步发展。教育的任务在于积极引导幼儿认知从具体形象性到抽象逻辑性过渡。学前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直接决定着自我概念的发展水平。其认知能力的发展处于具体的形象思维阶段,好奇好问是学前儿童的天性,是学习动机产生的源泉,也是获得良好效果的保证,所以,保持学前儿童的好奇心、激发其学习和探索的兴趣是教师的职责之一。除了学习材料、学习环境等客观因素能够影响学前儿童的认知能力外,幼儿教师无疑是另一重要影响因素。

3.对行为的影响

幼儿期是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期,孩子在这段时期行为习惯有着很强的可塑性和模仿性。孩子的良好行为规范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幼儿教师的影响,他们尚不能在思维和语言水平上直接理解道德,而只是在感觉和行动上理解道德。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直接对幼儿起着影响和教育作用。

4.对情感的影响

通过普通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的学习,知道幼儿期是情感教育的最佳时期。幼儿园当仁不让地成为幼儿情感教育的前哨阵地。幼儿教师作为幼儿的直接教导者,与家长一起,承担着幼儿情感教育的重任。幼儿期儿童的情感发展还很不成熟,积极情绪的开发和情绪、情感能力的调动需要依赖教师的鼓励和引导。幼儿教师应该敏锐地捕捉孩子们给我们提供的信息,在孩子需要的时候提供帮助。我们要使班上的每个孩子快乐成长,用教师的爱心关照每个孩子,尤其是那些需要特殊关爱的孩子。这样班中每个孩子才不会感到排斥。通常幼儿教师不经意的一句赞扬,可能使某位孩子以后的表现更棒。幼儿教师师给儿童恰当的赞扬和鼓励安慰,会使他们感受到被尊重和关爱、被理解和接纳从而产生安全感。反之,则会影响学前儿童的自尊、自信,继而容易使他们产生抵触情绪,不利于其情绪,情感的正常发展。

三、提高幼儿教师职业品质的策略

1.规范管理

需要在幼儿园教学工作中加强对幼儿教师的遵守规则和纪律要求,促使他们自觉遵守规则,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换句话就是说通过幼儿园的规章制度进行管理,让规章制度成为制约教师行为和加强工作效益的指挥机制。

2.加强对幼师的培训

优化幼儿园的培训方式,多途径提升幼儿教师专业素质。园本培训是幼儿园较多使用的一种职后培训方式,但是,对于许多非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来说,这样的培训不能解决他们的知识结构和专业技能、职业理想等问题,所以,多途径的培训方式,比如,学历教育、短期脱产进修、专家讲座等,是解决当前幼儿教师专业知识结构、专业能力不高的一个较为有效的办法。

3.建立奖励和竞赛机制

通过激励机制和竞赛机制,促进幼儿教师的素质和能力提升。建立激励和奖惩机制,对幼儿教师的行为进行规范,我们可以通过正面激励和反面批评对幼儿教师的行为进行规范。通过竞赛措施,使教师有机会展示自己的素质并且是提高教师素质的重要途径。如以学期为单位举行教师的艺术能力竞赛,可以使教师主动加强艺术素质的训练,以提高自己的水平,并争取在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以学年为单位,可以组织一些教学技能竞赛和幼教科研能力竞赛,这种竞赛活动对提高教师的整体业务素质作用十分明显。还可以结合教师的素质竞赛活动适当辅以奖励措施,这样效果会更好。

四、幼儿教师应注重自身不断地发展

1.热爱幼儿

幼儿教师应热爱我们的幼儿,把他们当做自己的孩子来看待。幼儿教师对幼儿的爱应是一种博大的、理智的、社会的爱,是一种责任,因此,幼儿教师没有任何理由偏爱孩子,也没有任何理由歧视、侮辱、甚至虐待孩子。

2.不断学习

幼儿教师应把把自我的持续发展当做一种过程和必须,不再满足现状,力求突破,善于开拓进取,提高自身技能。不断地充电再学习,弥补自身的不足,发扬长处,更好的为幼儿的发展服务。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

3.完善身心健康

生理上,幼儿教师应更加注重自身的健康,健康的身体是工作的基础。教师可以平时多锻炼身体,多运动等,保证自己身体处在良好的状态;心理上,在这个浮躁的社会,作为幼儿教师,要学会自我心理调节和护理好自己的心里健康,健全自己的人格,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更得注重自我心理和人格的健全发展。

作者:冉威 单位:恩施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