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农村小学德育研究

农村小学德育研究

一、农村小学德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德育内容空洞、课时挪做他用与教学方法落后、考核评价制度不合理。

(1)教材与实际生活脱离。德育教材所讲的内容存在着一些空洞的说理性,虽然也有一些生活常识,但是与农村学生的实际生活差距比较大,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之农村小学德育老师大部分为半路出家,德育课授课往往又是采用“顺手牵羊”的方式来授课。大部分老师对德育教材不熟悉,对德育新课标的要求也把握不准,不能有效地将教材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进行教学。

(2)正常课时确保不了,教学方法滞后。学校按规定把德育课的课时安排得很足,但却不能保证实际上课时间。在教育教学中普遍存在教学方法陈旧,学生体会不到德育课的乐趣,甚至产生对德育课的厌烦。大部分老师教学方法单一,讲授法“一管到底”。

(3)考核评价制度不合理。小学品德课的考核一般采取期末统考的方式,评判的形式比较单一,没有明确的评价标准,通常是结合学生的卷面成绩和平时的表现情况确定学生的德育最终成绩。

2.德育师资匮乏,教育者自身素质达不到要求,体现不出教学理念

师资力量是教育发展的根本,教师个人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学水平的高低。农村学校受到经济条件和环境等各方面的限制,很难配备专门的德育老师,大部分德育老师是由语文老师兼职担任的。大部分教师因为没有受过专门的德育课学习或培训,难以明确表现出德育课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

二、农村小学德育努力的方向

1.摆正德育的位置,把德育落到实处。

(1)摆正德育的位置,充分认识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小学阶段是学生道德品质形成的初级阶段,对小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生是祖国和民族的未来,小学阶段要重视加强小学生的道德意识培养。为此,学校应改变重智轻德的传统,重视德育教育,认清德育教育的目的、意义、作用,德育和其他教育的关系以及德育在智育、体育、美育中的重要性和地位。要坚持德育智育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思想,加强对小学生道德意识的培养。

(2)理清德育机构的职责,加强德育工作建设。学校德育工作的领导机构一定要加强自身的领导力和执行力。要按照上级文件规定对德育的日常工作定期进行检查,确保日常的上课率、听课率、备课率。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德育工作队伍,这是提高德育工作水平的前提和保障。针对目前的德育工作者没有专职化,负责德育工作的老师都是身兼数职,德育队伍的不稳定,德育工作的时效性低等问题,要坚持选拔一批有较高理论修养和业务素养的、有志于从事学生德育工作的人充实德育队伍。德育领导机构要不断加强德育重要性的宣传工作,调动全校老师参与德育工作的热情,鼓励人人参与德育建设,人人乐于德育工作。对积极参与德育的老师进行物质或精神方面的鼓励,改变德育只是班主任的工作的错误认识。

2.注重对德育教材的开发利用,使教材更贴近生活

由于《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材文本比较简约,给教和学都留下了较大的开发空间。所以,教师在教的过程中要不断挖掘教材的“空白点”,寻找教材的“生长点”。伟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提倡“生活即教育”,教师要善于从学生、家长、社会等实际生活中捕捉各种有利的德育资源,把这些资源进行合理的加工引入德育课堂,使德育内容更加贴近生活。教师还要不断根据当地实际拓展校本课程。例如,可以利用地方的名人畅谈人生、漫画家乡的变化,甚至可以教学生一些简单的种植养殖技术等,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感情,缩短小学德育教材与实际农村生活的距离。

3.改变传统的德育教学方法,增强德育的趣味性和实践性

(1)改变传统的德育教学方法,贴近学生生活。“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学生作为德育的直接对象和主体,是开展德育的基本前提和最终归宿点。因此,高度关注和深入研究学生,制定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德育目标的实现。在教学中应避免“一讲到底”的做法,克服道德的说教和德育工作的“假、大、空”现象,在增强德育趣味性的同时要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符合小学生的爱好和学习。例如,农村学校有亲近大自然的优势,而大自然在赋予孩子灵性、陶冶孩子情操方面是很有作用的,农民纯朴、自然的生活方式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有很大的影响。学校老师可以组织学生去欣赏农村的自然风光让孩子感受家园的美丽,让热爱故乡家园的情感在学生的内心中自然升华。

(2)课内课外相结合,增强德育的趣味性和实践性。一方面,在课堂上德育教师可以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违背道德的现象,组织学生展开讨论。讨论时,教师重点引导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允许他们在相互的争论中剖析现象的背景、原因,了解正面作用、负面影响,从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他们对道德规范的认识和操作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从而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这样,不仅增加了德育内容的生动性、趣味性和新鲜感,也使传统的德育方法更注重与现实相结合。同时,既不会让学生感到迷茫,又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掌握解决现实道德问题的方法。例如,希望学生学会原谅别人,就可以假设:假如有一天,你的好朋友借了你最喜欢的公主裙去穿,可是不小心却在上面弄了一个小洞,当她把裙子还给你时,你会怎么办?通过这样的小例子,可以改变德育课的枯燥性,而且加深学生对德育的理解。另一方面,充分利用课外时间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组织学生参与各种德育教育实践活动。德育的目的是用于实践,实践在道德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选择合适的实践锻炼方式,并且持之以恒,开展经常性的活动,创建实践的活动基地,为学生的实践锻炼创造条件,使学生在实践中形成优良的道德品质。例如,可以借助少先队的力量定期组织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德育活动。如借助雷锋日、清明节等各种特殊的节日给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同时针对一些寄宿制的学生,也可以利用课余饭后,把餐桌、把宿舍当作德育的课堂。总之,要利用一切条件使德育之花处处开放。

4.加强德育的师资建设,提升教师师德水平

调查得之,目前农村小学德育老师的师资情况令人担忧,存在兼职老师多、综合知识匮乏、业务水平不高等问题。因此,想保证德育的质量就必须先从教师抓起,尽量减少兼职德育教师的数量,加强教师的师德建设,保证德育教师的质量和德育教学的效果。俗话说:“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师担任着育人的神圣使命。教师应该增强对职业的敬畏意识,坚持奉献精神以及为人师表、言传身教的观念。鉴于小学生年龄小、知识少、阅历浅,缺乏社会生活经验,是非观念模糊,对人对事缺乏明辨能力,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极大的模仿性等特点,小学德育教师更应注意自身的道德行为素质,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由于社会的不断发展,现在的小学生接触到的新鲜东西很多,思想变化也很快。小学德育教师只有不断地学习专业知识和其他各类知识,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接触新的事物,缩短自己与学生的差距,才能跟上快速发展的社会脚步,和学生一起成长。学校不能只把对德育教师的重视放在口头上,要把对德育教师的培训和继续学习工作落到实处。要组建德育教研小组,经常组织德育教师上公开课。有条件的学校还要尽力给德育教师提供“走出去”的机会,开阔德育教师的视野。

作者:魏新凯单位: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社会科学教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