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心理健康教育与大学生健全人格培养

心理健康教育与大学生健全人格培养

大学是培养人格的重要阶段,健全的人格是衡量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标准,更是展现大学生底蕴素养的基础,所以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成为了许多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课题。如果说中学生处在向成人转变的初期,则大学生的行为与心理都处在向成人转变的关键时期,想要大学生的人格逐步提升与完善,高校就要长期举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以达到培养大学生健全人格的目的。

一、大学生健全人格与心理健康的概念区分

(一)人格与健全人格的概述

人格与健全人格有着许多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健全人格是人格的升华,人格是指人的整体状态,可以理解为人的认知、行为、思想等一些方面的和谐统一,而健全人格综合了人格的优秀部分,不仅是指对个人良好品质的追求,更是一种极致的人生境界。对于人们来说,衡量大学生是否有健全人格的标准有很多,例如自控能力、沟通协调能力、自我认识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等等。健全的人格不仅是拥有健康心理的前提,更是大学生以后幸福生活的基础,所以无论面对多少艰难险阻,大学生必须合理利用时间,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在追求全面发展的同时,也要使身心都处在健康的状态。大学是自由的,大学生的思想更是千奇百怪的,大学是人生的转折点,也是完美生活的起点。大学生处在青春迸发的年纪,身处轻松自由的环境中,他们的态度和思想很容易随着周遭环境的改变而改变,在没有正确的指引下很容易形成错误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但是高校没有高度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使得具有不健康人格的学生,不能及时的改变自己做事的态度和目标,最终走向堕落的深渊。由此可见,大学生的健全人格会影响未来的发展与人生的道路。

(二)心理健康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辨别

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心智健全、身体健康;有良好地适应环境的能力;遇到事情可以保持平和心态;在工作学习中可以发挥出自己的才能;每时每刻都感到愉快、幸福。而由于大学生群体面临着生活的分岔路口,身处在一生的转折点,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相对细致、特殊,其标准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第一是拥有符合大学生年龄段的正常智力,能以高效的状态工作和学习;第二是保持乐观向上的积极态度,合理调动多种情绪;第三是思想与行为上的一致,拥有正确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举止;四是做到内外和谐发展,个性鲜明,具有明辨是非的能力;五是具有良好的适应环境能力与人际交往能力;五是心理活动符合正常年龄阶段的标准。大学生在高校的学习生活中,因为人际交往的不顺、就业压力的增加、男女相处的困惑等,使得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产生自我怀疑,心理压力剧增,最终诱发心理健康问题,让自己与家人都陷入不幸福的生活情景下[1]。

二、心理健康教育与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关系表述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健全人

人格不仅能反映出一个人的精神面貌,而且能体现出一个人的心理状态,而健全的人格更能把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体现得淋漓尽致。人格的健全与不健全,会将一个人处理事情的结果推向两个极端,拥有健康人格的人不管是工作还是生活,都可以做到遇事不慌张,用自己正确的思想观念来判断事态发展的方向,并用积极乐观的态度解决问题,胜不骄、败不馁,只求得内心的满足与自由,不仅可以使自己处在身心愉悦的状态,也会使周围的人在他的影响下,努力的工作、认真的生活;而拥有不健全人格的人很容易使自己的心理防线崩塌,从而做事偏激、遇事消极,不能以良好的心态面对大事小情,会将快乐遗忘、放大悲伤,如果一个人长期以此种状态面对人生,不管是身体还是心理一定都会出现健康问题。而大学生处在人格培养的关键时期,对一些人或事的态度都比较模糊,思想意识也极度薄弱,所以高校必须把握时机,负起责任,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为大学生人格的培养用一份心、尽一份力。

(二)健全大学生人格的有效途径是心理健康教育

不论学生处在学习的哪一阶段,心理健康教育永远都是学校不能忽略的部分,中学时期是改变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黄金时期,在高考迫在眉睫的中学时代,在紧张、急躁的氛围下,学生的心理健康就已经出现了不良征兆,但教师和家长将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学生的学习状况上,在固定的观念里,分数是学生与家长之间的谈资,而学生的心理变化及心理健康被严重忽略,这就为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带来了压力与挑战,高校必须在大学生还未受到社会的洗礼前,积极地为大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避免出现不良的心理健康状况,从而影响今后的学习与生活[3]。而心理健康教育更可以培养健全的大学生人格,对于未来的人生来说,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使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得到改善,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比一味地让大学生追求学习上的更大进步要重要得多,因此,高校必须明确教育的目标,是要向社会输送综合素质水平高、人格健全的人才,是在为每个大学生未来的人生保驾护航,更是为了为社会的和谐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三、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路径分析

(一)引导大学生自我健全人格

高校对大学生合理的引导,是培养大学生塑造、完善健全人格的关键,所谓先成人、后成才,只有切实做到思想品格的端正,才可做到学有所成,高校在紧抓大学生学习的同时,也要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引导学生自主了解心理方面的相关知识,用所见所感约束自己、完善自己,正面认识到自身的心理健康状况,努力摸索出塑造大学生健全人格的策略[4]。第一,乐观向上的面对生活,积极的态度就是人心中的太阳,它会把人生的黑暗全部照亮,指引大学生走向散发光芒的未来,获取生活中的夺目光彩,良好的心态就是人生的养料;第二,准确定位自我,时刻了解自己思想与行为上的变化,无需刻意隐藏,更不必扬长避短,而是要走进自己的内心,接纳并改变自身的缺陷,这是拥有健全人格的大学生需要具备的能力,不断向完美的自己进发,取得最终的胜利;第三,具备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聪明的人会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学习他人的长处,改正和他人一样的缺点,想要获取幸福的相处模式,就必须在不适中寻找最适合的相处状态,接纳他人的相处模式与生活理念,正视他人的缺点与不足,在不断交流发展的过程中,体会人际相处快乐与轻松;第四,具备自我掌控能力,成功的人都拥有很强的自制力,大学生也要学会合理管控自己的情绪,控制好自己的欲望,先约束行动再约束思想,不断地向健全的人格靠拢;第五,把挫折当作走向成功的垫脚石,人的一生会充满困苦与失败,而这正是磨练自己品格的好时机,大学生应正确看待挫折的降临,将它看作是美好的开始,保持平稳心态,这将会使大学生一生受益,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一帆风顺,只不过是积极面对人生的人可以自我消化负面情绪罢了;第六,了解自己的心理状况,在很大程度上,自己本身比他人更了解自我的内心,积极地去参加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掌握心理方面的相关知识,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以最客观的角度,分析并认识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完善自我的人格。

(二)重视大学生的人格教育

社会需要的是工作能力强、思想境界高、心理素质棒的人才,而大学生正处在可以担负起社会重任的年龄阶段,所以大学生必须具有顽强拼搏的精神、全面发展的能力,更要具备面对挫折与挑战从容冷静的心理素养,以此顺利度过人生的各种艰难险阻。人格的教育是培养大学生自我认知、自我评奖能力的关键,只有正确定位自己的思想状态,才可以取得各方面的成就,高校必须将大学生的人格教育结合到日常的课程中去,学习教育与心理教育双管齐下,让大学生在学习进步的同时拥有健康的心理状况[5]。

(三)丰富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

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很大程度上与所处的周遭环境有关,高校的教育理念、教师的教学氛围、学生的生活状态,这些客观因素都可以影响大学生的主观意识,不知不觉中悄悄改变大学生的品格,因此,高校要全方位营造良好学术氛围、完善校园基础设施、建设文明发展校园,尽最大限度为大学生创建优质的环境,以此塑造大学生的健全人格。高校可以多开展形式多种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这不仅可以使大学生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更可以让大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改变固有的对人对事的态度,以自信阳光的状态面对生活,达到健全人格的标准[6]。

四、结束语

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刚需,完美的人格魅力,会使今后的学习生活顺畅、幸福,高校目前意识到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深刻领悟了大学生健全人格对人生的影响,明确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向,在大学时代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活中,通过大学生自己的心智与追求,以及高校的正确引导、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积极开展,一定会使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更加进步与完善。

参考文献:

[1]杨金铭.论心理健康教育与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030(001):62-63.

[2]王文娟.心理健康教育与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07):202-203.

[3]王彬,于剑瑞,曹佳.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大学生健全人格创新培养研究[J].科技展望,2016,26(16):34-35.

[4]伊影秋,许良.谈心理健康教育对大学生人格培养的重要作用[J].时代经贸(理论版),2006(S4):104.

[5]王云玲.浅析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健全人格的培养[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012):235.

[6]赵剑平.论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方略[J].教育与职业,2013(003):53-54.

作者:杨梅 单位:武汉工程科技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