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新课改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形式探讨

新课改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形式探讨

摘要:随着我国初中新课程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入,初中语文课堂的教学形式也不断的进行深入改革,初中语文课程在教学形式上深入教学的基本理念,将教学方式和学生主体有机的结合,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从传统的教学理念上来看是一个新的突破。而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上来看,教师在课堂上往往扮演“一言堂”的角色,学生学习被动,课堂气氛死气沉沉,学生的学习效果往往不高,因此,本文笔者则针对新课改下的初衷语文课堂教学形式进行分析,简单介绍几种方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语文;新课改;课堂;教学方法

前言:

新课程改革下,《语文课程标准》将很多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融入其中,例如:自助、合作、探究等方式,这几种方式的合理有机结合能够给学生的学习主体提高到一个新的认识水平上。根据新课程改革的依托标准,课堂教学的实践性和综合性就成为课程改革的必经之路。这就需要再教学方法上要求教师进行不断的创新,通过灵活多样的课堂教学来打破传统的独霸讲台的教学习惯,让学生在课堂中充分发挥他们的学习热情,达到共同进步,实现教学目标的目的。

1巧妙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语文课程中的情境教学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很大的调动作用,在开始课程之前,教师可以巧妙的创造一个引入课程的教学情境,将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步引入到学习内容上来,巧妙的设计情境有利于沟通师生之间的学习情感,更有利于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而情境的设计中,教师就称为学生的主持人,让学生在学习中巧妙的置身与教师设计的情境中,逐步发展他们的个性,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通常情况下,意境的创设可以从开头即兴导入,例如:在《芦花荡》一文中,可以逐步引入导语:在战火纷飞的抗日战场时期,会发生很多英雄事迹,一位60多岁的老人应是养老的年龄,可由于战争的爆发和他的一颗爱国情怀,让他投入到抗日战争中,数次穿越日本侵略者的封锁线为部队供应物资,有效的志愿了抗日军民的战斗力,而他手无寸铁却能够把日本侵略者打的头破血流,这是一个地道、富有传奇色彩的英雄人物,现在就让我们去感受一下这个具有传奇色彩的故事吧。这种方式的导入能够给学生一个带有好奇心的意境,自然学生随着教师的引入就会逐步对课文中的内容产生兴趣,会以自助、合作的形式去争先恐后的了解文章的详细内容。

2打破传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自主选择语段学习

在很多语文教学中,语文课本一直都是通过前后顺序性进行教学和讲授的,这种传统的讲授方法会造成很多弊病。例如,学生会受到顺序性的影响,事先就将自己画在一个设计好的圈子内,欲出不能,学生的思维受到了局限,学习能力受到了束缚。这种学习方法与新课程改革要求的教学方法背道而驰。还有很多教学中教师由于受到自身多年教学习惯的影响,在学生的学习思维引导上墨守成规,对学生的思维拓展考虑很少,导致很多学生对于学习中新领地的开拓出现问题。例如在《孔乙己》一文中,对于开头的咸亨酒店大谢特谢,在那个时代中的酒店学习是空中楼阁,比较朦胧。若让学生从乏味的不理解的学习中去学,那就成为了强扭的瓜。而让学生从自己喜欢的语段来学习,很多学生都是首先选择在断腿后的孔乙己中最后到酒店的场景来学习,这也就是本文中的高潮和核心部分,这样学生通过全文中最精彩的部分进行学习,就会让学生很认真的去自己探究,也会很轻松的将各个情节连贯起来。

3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养成自主探究的能力

通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探究,教师可以根据需要让学生从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上进行导航:(1)意见分歧处点拨,引导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难免对有些问题产生分歧,我们不要简单的充当裁判的角色直接判定谁是谁非,而要从课文的内容、情感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巧妙的点拨,使学生自己悟出结论。(2)我们提倡阅读过程中的多元化理解,但我们不能一味的强调学生的独特体验,而置教学内容本身的价值取向于不顾,这样不利于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必然会削弱教学内容在提高学生精神境界、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等方面的熏陶感染作用,教师在教学中既要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又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在学生多元化理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从正确的价值取向上进行理解。(3)朗读课文是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主要活动之一,在学生的朗读不能很好的表情达意时,教师可进行适时的范读以帮助学生正确体会把握文章的情感,以推进学生的自主探究。

4通过师生提问方式来共同解答课堂教学问题

教师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与能力,而不是一味的传授知识,也就是授之于“渔”,而不是给予“鱼”。例如,在学习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时,师生先共同对“柳树”这个传统意象进行了分析:“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柳谐音是“留”,是中国文化中传统的别离意象,古人早就有了折柳送别以表依恋与牵挂的习俗。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提出:这里的“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这样一个生动的比喻还有没有其它的意蕴?学生在充分诵读和讨论的基础了,做出了个性化的理解有的认为那在风中舒展的纤细的枝条,让他回想起那些偎依在她的身边,宛若红袖添香伴读书的往昔。长长的柳枝所牵动的,不只是一种心绪,还是一串故事。更有学生如此理解:西斜的夕阳给湖畔的柳枝镀上了一层灿烂的金黄色,轻风徐来,柳条也舒展着自己柔美修长的双臂,那娉娉袅袅的样子,真如一位艳美绝伦的新娘子一般。

5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课程教学任务任重而道远,在新课程改革刚刚开始时,教师都是摸索着进行前进,而这需要全体教师努力的同时更需要不断总结经验和教学方法,做到教学相长,更好的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型和学习独立性,在打破传统的教学形式下,更应深刻唤醒和激发学生的潜能,将他们的天资充分释放出来,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时间能力,特别是长期以来对语文学习枯燥乏味的兴趣爱好,只有这样才能够从教学形式上进行改变,为学生今后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张青民.课改十年:初中语文教师专业发展调查报告[J].教育实践与研究(B).2011(02).

[2]邹林花.如何让初中语文课程绽放活力[J].文学教育(中).2011(04).

[3]蒋义清.初中语文积累之我见[J].新西部(下旬.理论版).2011(03).

作者:艾前辉 单位:桓仁县东山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