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校内心理教育模式分析

校内心理教育模式分析

一、教育辅导式

学生的心理问题有很强的相对性,没有唯一确定的答案,问题的性质决定解决方法,很多问题不是在学校环境里就可以解决的,因此,心理咨询加治疗并不等于心理健康教育。那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应当采取什么样的模式呢?我们认为正确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应当是教育辅导模式,遵循人本主义思想,关注学生生存的环境,给学生潜能的发挥创造条件。要建立这种模式需要澄清几个问题。

1.活动课程化与全面渗透。课程化是指将心理健康教育看作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如同数学、语文一样开设专门的活动课程,也就是将心理健康教育学科化。这样,专职的心理教师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者。但是,心理健康教育学科化,很有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一方面在心理教育课上教师教给学生如何健康发展,另一方面在其它学科教育中,由于科任教师缺乏有关学生心理健康的知识而继续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不良影响,不利于学生健康发展的环境得不到改变,使得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难以完全实现。

2.传授知识与创设环境。目前学校开设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主要内容大多是以科普化后的普通心理学知识或变态心理学知识为主要体系的,向学生讲授知觉、动机、焦虑症、抑郁症等等,而对学生在学校生活中表现出来的方方面面的问题以及种种需要却难以顾及。我们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关注的是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学生的很多素质都需要通过活动、实践、训练才能获得。因此,在实施心理教育时,在适当传授相关知识的同时要注重创设利于学生成长的环境。成长环境应该包括宽松、和谐的心理环境和灵活多样、切实具体的物质环境。

3.整体原则与局部原则。这实质上是关于如何处理学生的心理问题的问题。中医医理强调医疗对象的完整性,注重对整体的调节,主张“有症无病”,是一种整体性原则。而西医则是以一种分析性的局部原则,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注重的是症状的消除。我们在处理学生的心理问题时,要借鉴中医学的观点,看到学生是一个完整的、具有社会性的人,要把学生的问题放在一定的背景中去考虑,以学生的长期的健康发展为目标,遵循整体性原则。而不是西医式地将学生独立于环境,满足于表面症状的消失。如出现问题时,只是单方面从学生入手,通过改变学生来解决问题,而不去考虑学生所处的环境是否存在与学生发展不相宜的地方,那么一方面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另一方面也抹杀了学生的个性,抑制了其主体性的发挥,给学生的发展带来更大的障碍。

二、全员参与式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应当以实施全员、全科、全过程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为基础,建立一个分层次确定重点的多层教育体系。这个教育体系,按专业化程度从低到高,可以分为三级队伍:第一级队伍是广大学校教师,以从心理健康角度教育辅导学生为主要任务;第二级队伍是学校心理专任教师,以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诊断、咨询为主要任务;第三级队伍是专业心理医生,以心理治疗为主要任务。其中广大教师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力军,教师要承担起“充当学生心理保健医生”。每位教师、每个学科都要担负起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而且要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的全过程,这就要求:

1.丰富教师的心理学与教育学知识。丰富学生身心发展的知识是全面了解学生的前提,教师的心理学知识水平越高,对学生心理特征的把握越好,但是目前中小学教师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的掌握状况并不令人满意。心理专业教师缺,教非所学。教师的学历提高了,专业化降低了。要完善教师的知识结构,一方面需要革新教师教育的课程设置,另一方面也需要教师自身要有自我完善和自我提高的意识,加强知识储备。

2.增进教师对学生心理与行为的了解。教师只有全面了解学生的心理行为特点,才能有针对性地给予学生辅导和帮助。但是,目前教师对学生的一些心理和行为的了解还不够准确,对学生表现出来的心理行为问题的认识也只停留在表面水平,是一些个人经验式的、非科学性的认识。一些小学教师对学生是否存在注意问题把握得并不准确。比如对真正有“多动症”倾向的学生,教师又多归因为“父母教育不当”。教师对学生的心理与行为的了解程度不够,直接影响着教师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

3.提高教师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策略水平。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策略可以分为六种类型:言语疏导型、责任转移型、惩罚约束型、行为疏导型、拒绝忽视型和情感关爱型。这些策略都是教师们工作过程中经常采用的,是在其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内隐理论的认知水平上提出的,具有生活化、具体化、常规化等特点。但是教师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判断还不到位,所以在解决问题时并未自觉地从心理健康角度去考虑,受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的指导还不足,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教师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策略水平还亟待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