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校内工作经验总结

校内工作经验总结

校内工作经验总结

校内工作经验总结范文第1篇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原则

(一)指导思想:以邓--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正确评估五年来的工作成效,总结经验、巩固成果,查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推动“五五”普法《规划》和《决议》的全面贯彻落实,为促进教育和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推进依法治县进程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

(二)工作原则:“五五”法制宣传教育总结验收工作要坚持以下原则:

1、坚持统一领导。在局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各学校要密切配合,共同做好检查验收工作。

2、注重突出重点。在全面总结验收的基础上,突出重点考核项目,对重点对象的宣传教育工作要进行全面系统地总结,提出加强改进工作的对策和措施。

3、坚持求真务实。要认真查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推动普法依法治教工作深入开展。

二、验收内容

(一)“五五”普法《规划》和《决议》的执行情况,宪法等国家基本法律、与经济社会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及民生密切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情况(组织机构、队伍建设、工作制度、普法经费、档案资料、调查研究等);

(二)重点普法对象的学法用法情况(领导干部、教师、学生、学生家长等);

(三)“法律六进”活动开展情况,专兼职普法队伍及法制宣传形式和载体(档案资料、基地建设、宣传形式等);

(四)推进学校依法治校工作情况;

(五)普法工作社会成效(普法文件、资料整理归档、信息反馈及开展理论调研情况);

三、验收办法

(一)教育局对各学校的验收考核工作采取学校自查测评与县检查考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在各学校自查测评的基础上听取汇报。

(二)教育局按照“县行业系统“五五”普法验收内容和标准进行自查。由县依法治县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各校自查情况,与教育局协调确定抽查学校,进行重点检查。

四、验收步骤

总结验收工作从3月份开始,共分四阶段进行。

(一)自查阶段(3-4月中旬)。各学校要结合本校工作实际,制定总结验收的具体方案,采用听取工作汇报、试卷测评、问卷调查、召开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开展自查工作,总结经验和成绩,树立典型,查找问题和不足。自查报告于4月18日前以书面和电子文件形式报教育局办公室。

(二)检查交流阶段(4月下旬)。教育局根据各校自查情况,对各校进行重点抽查。要求校长亲自汇报,各类档案资料要规范齐全。

(三)接受县检查阶段(5月上旬)。在自查验收的基础上,全面总结“五五”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迎接市、县法制宣传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的检查验收。

(四)总结表彰阶段(6月—2010年底)。在全县总结验收考核的基础上,根据考评结果及推荐意见,评选出“五五”法制宣传教育先进集体、先进个人,为启动“六五”普法打好坚实的基础。新晨

五、相关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检查验收工作是“五五”普法《规划》的重要内容,是保障“五五”普法工作善始善终、保质保量的重要环节,各学校要高度重视,及时成立验收工作领导小组,校长负总责,分管法制宣传教育工作领导具体抓,切实把“五五”普法验收工作摆上议事日程,专题研究,落实责任。

(二)实事求是,保证质量。各学校要坚持从实际出发,认真总结工作成绩和经验,及时总结推广先进典型。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扎实工作,务求实效,坚决防止形式主义。要按照“五五”普法《规划》和《决议》确定的目标要求,严格按照检查验收标准,深入细致地开展检查验收,保质保量地完成检查验收任务。

校内工作经验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示范性;高职院校;辐射带动能力

一、示范性高职院校辐射带动能力的内涵

示范性高职院校的辐射带动能力是指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在其改革探索过程中取得的管理改革的成功经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突出成果和雄厚的专业教学资源等,对其他职业院校示范、推广和服务的能力。它一方面体现在示范性高职院校本身具有的雄厚的办学实力、深刻的内涵和丰富的改革成果,另一方面体现在对于其内涵成果的总结、迁移和推广能力。入选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的基本条件即办学定位准确、产学结合紧密、改革成绩突出、制度环境良好、辐射能力较强。因此作为示范性高职院校,不仅应具有较强的办学实力和内涵成果,还应认真总结重点建设的成绩和经验,更重要的是将其成果经验向其他职业院校进行推广,通过示范建设,提高自身的办学实力,强化辐射意识,加强成果的总结、转化,提升辐射能力。

二、示范院校辐射带动能力建设的现状分析

(1)目标不够清晰。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其目的不仅仅是通过“高强度的重点扶持”,培养出100所左右的示范院校,重点建设是基础,但其最终目的是要让这些院校为全国众多高等职业院校树立示范,让它们发挥好服务引领的职能,带动全国高等职业院校共同来做示范事业。(2)观念不够明确。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实施以来,不少示范院校的建设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不仅学院自身的办学条件等硬件设施,而且在示范院校的内涵建设上,都取得了实质性的突破。有的示范院校在观念上产生了示范建设已经结束了的想法,因此,观念不够明确成了有些示范院校验收后的主要问题。(3)行动力不强。行动是达成目标的基础,拥有正确的观念和明确的目标后,示范性高职院校应该积极行动起来,不应该坐以待毙,被动的发展。认真总结自身的建设经验和成果,与其他示范性高职院校进行交流对话,并推广于其他职业院校,提高整个示范院校的辐射带动能力,带动整个职业教育健康有序的发展。

三、示范院校辐射带动能力建设的思考

(1)提升内涵建设,加强示范和带动作用。首先人才培养模式是关键,强调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等各方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并在这种人才培养模式下构建新的课程体系,在加强实验实训条件的建设的基础上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并形成相应的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梯队。加强社会服务功能,要努力形成较强的社会服务能力,提高高职院校的社会认可度。(2)做好经验总结,提升辐射带动能力。首先对示范性院校自身的成果及经验总结,在创新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师资队伍建设、专业建设等各方面所取得的成果要进行深刻反思、研究,形成创新的理论研究成果,并对行政管理改革、教学管理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改革等方面的改革成果,要进行认真总结、提炼。示范性院校还要建好专题网站,及时展示建设经验和成果。(3)强化政府、示范性院校和非示范性院校多方作用,加大辐射力度。在示范性院校的示范工作中,政府、示范性院校,以及非示范性院校,都是示范工作的主体,都要积极参与以发挥主体性作用。首先,教育部、财政部要发挥上级的组织领导作用,加强示范工作的指挥、统筹、协调、指导和监督检查。各示范性院校更是要不断提高辐射带动能力,积极探索辐射带动的措施。非示范性院校也是示范工作的主体,应该主动学习、虚心学习和善于学习,不要照搬照套,要在学习他人基础上勇于创新,敢于超越。同时,政府及行业组织应采取多种形式来组织示范工作。(4)搭建示范辐射平台,强化机制。对于示范院校来讲,创建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搭建示范院校与其他高职院校的对接平台是关键。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要把示范建设的成果,主要是专业建设方面的成果和经验,创建成可供共享的专业教学资源库及其开放平台。通过这个平台,示范院校优秀专业点可以对非示范院校同类专业点进行援助建设,最终从整体上提高全国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各地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加强区域内与区域间、跨行业之间的教育合作,从而建立一个广泛、连续且具有梯度的合作平台。

参 考 文 献

校内工作经验总结范文第3篇

工作经验交流会总结一

班主任是学校管理机构的重要一环,是班级工作的领导者和组织者,抓好班主任工作是学校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为了加强对班主任工作的研究,推广先进经验,进一步提高班主任工作能力、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主动性和实效性,xx学校于12月6日在致远楼召开了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

有5位班主任代表,徐瑞丽、李文、顾雯、马福刚等,他们结合自己的管理经验作了精彩深入、热情洋溢的发言。他们一方面总结了自己从事班主任工作的切身感受,工作中的酸甜苦辣,成败得失;深刻剖析了班主任老师的责任、作用和影响,同时,就“怎样加强班主任与学生的交流”、“怎样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怎样提高班级做事和学习的”等问题作了精彩发言。交流会上,班主任老师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认真反思总结,每一位与会者都深有感触,收获甚大。各位老师从不同的角度作了经验介绍,大家积极畅谈把一些宝贵的经验以交流的形式互相沟涌,传递学习,彼此受益匪浅。

此次交流会,达到了相互交流、学习共享管理的好方法、好经验的目的,诠释了新时期现代教师的教育智慧。陈启平校长对此次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亲自作了重要总结,并提出了教师间要相互积极学习各自的优秀经验,取长补短,努力做好班主任工作,并对今后的工作提出了新的希望。

工作经验交流会总结二

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力量,是一个班级的“家长”。为了加强我校班主任队伍建设,推广优秀班主任的管理经验,共同分享班级管理的好方法,好经验。20xx年11月10日下午,我校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在五年级一班举行。邀请了水泉教育管理中心张主任及郝副主任参加了会议,各班班主任在会上作了交流发言。

校内工作经验总结范文第4篇

一、抓实课题研究,提高教科研水平

课题研究是学校教科研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开展扎实有效的教育科研,有利于提升学校的教科研能力和水平,为学校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提供科研保证。因此本学期教科研工作的重点在于抓实课题研究,努力推广科研经验,服务于学校教学。

1.切实做好“轻负高效”课题总结,及时推广科研经验。

根据期初工作安排,我校在12月中旬举行昆山市科技项目《新课程改革中“轻负高效”的实践与研究》的结题验收活动。为了使我校这一研究了近两年的课题取得更好的成果,并使之能更好地服务于教师、服务于学校,教科室主要做了这样几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编辑《二中教育》,促进科研经验的推广。为了更好地总结“轻负高效”课题的研究成果,教科室从两年来的教师科研论文中精心选择了对教育教学有较好指导作用的四十多篇论文进行汇编,及时总结广大教师在课题研究中取得的一些经验。另外,教科室还在《二中教育》中增添了“精品教案”“教育随笔”两个栏目,编辑教师的一些优秀教案和心得体会供广大教师学习借鉴。《二中教育》从内容到形式都比较贴近我校的课题研究,为“轻负高效”课题的结题提供了一本理论和实践兼容、图文并茂的一手资料。

第二,开展教科研活动,深化“轻负高效”教学特色。本学期,学校教科研工作继续走科研与教研相结合的道路,与教导处积极合作,先后开展多次科研活动。例如,以教研组为单位,讨论并总结本教研组在“轻负高效”课题研究过程中所取得的点滴经验;组织“轻负高效”的论文、教案与具体案例的评比;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轻负高效”课堂教学的研讨活动,积极磨课,开设公开课,相互学习提高;精心组织教师上好课题结题的示范课,以此来推动广大教师对“轻负高效”课题研究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扩大本课题对教师教育理念和教学行为方面的影响,使“轻负高效”的理念能够扎根于教师的心灵,使教师能立足于课堂教学的实践进行科研。这些教科研活动为促进我校“轻负高效”的教学特色鲜明化作出了较大的贡献。

第三,开展问卷调查,了解课题研究的成效。为了弄清“轻负高效”课题研究在教学中的实际情况,进一步促进这一课题的深入研究,教科室分别设计了“昆山市第二中学‘轻负高效’课题研究教师调查问卷”和“昆山市第二中学‘轻负高效’课题研究学生调查问卷”,先后发放170份教师调查问卷和300份学生调查问卷了解课题研究情况。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到“轻负高效”的教育理念已经成为广大教师的统一认识,并且广大师生对“轻负高效”的认识正确,75%的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能够用“轻负高效”的理念来指导教学实践,教学效率也比较高。

第四,及时总结推广,促进特色的形成。12月中旬,我校举行了《新课程改革中“轻负高效”的实践与研究》的结题验收活动,教科室认真做好课题的总结工作,从课题的申报到课题结题的资料汇总,从课题研究的制度管理到过程管理的原始资料的搜集,从问卷调查到反映课题成果的《二中教育》的汇编,资料详实,获得了到场专家和领导的好评,课题研究的成果极其意义也得到了专家的认可,课题顺利通过结题验证。本课题的阶段性总结,有力地促进了我校“轻负高效”教学特色的鲜明化,为我校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2.着手“十一五”课题,落实部署有条不紊。

本学期我校顺利通过了苏州市“十一五”期间教育科研立项课题的申报,并着手进行课题的开题论证、部署等工作。为了推动我校“轻负高效”教学特色的鲜明化,“十一五”期间,我校将对“中学课堂有效教学”作深入研究,拟在课堂教学的模式方法、分层教育的策略方法和校本作业的设计等方面作具体研究,为我校教师的教育教学提供经验指导,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再作新的贡献。本学期着重撰写了课题的研究方案,举行了课题的开题论证和申报汇总工作,规范课题申报手续,抓好中青年教科研队伍,鼓励老年教师积极参与,这样就使广大教师都有了研究的目标和方向,为这一课题的深入研究提供了一支扎实的教科研队伍。

3.稳步推进“聆听”课题,拓展聆听渠道

本学期在积极做好教育科研各项工作的同时,还积极参与“新教育实验”——聆听窗外声音的研究。学校结合德育工作的实际情况先后组织武警中队官兵、检察院领导、退休老教师、上海苏州心理专家来校开展多方面的讲座,为学生带来了许多窗外的声音,拓宽了学生的认识领域和知识面。还通过开通网上家长学校、家校路路通,加强学校与社区、街道、派出所、检察院的联系等活动,丰富学生聆听的内涵;同时还通过参观、访问、观看录象等形式组织教师学习模范教师、模范共产党员的先进事迹,努力提高教师的师德修养。这些活动不但丰富了我校师生聆听的内涵,更拓展了聆听的渠道,使我校师生拓展了眼界,开阔了思维,获得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为我校师生的共同发展提供了理论思想上的保证。

二、抓好教科研论文的评选工作,为教师服务

本学期继续积极做好教师的教科研优秀论文的送评工作,鼓励教师平撰写教学反思,先后组织三十多篇教科研论文参加全国、省、市的各类论文评选;根据反馈的获奖信息,我校有十多篇论文获奖,成绩喜人。另外,还根据教师的实际情况,积极寻求途径帮助教师发表文章。这些工作一方面为我校教师晋升高一级职称提供了帮助,更重要的是促进教师把感性的教学事例转化成理性的经验总结,促进了教师教科研水平的提高。

三、教科研成果显著,促进我校教科研水平的提升

校内工作经验总结范文第5篇

研究开发适合县域内的校本课程,并与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有效结合,对推进县域内校本课程的实施,使得全县中小学在校本课程开发顺利进行有着重要的意义。1、理论意义。深化县域内中小学对校本课程开发相关概念及意义的理解,并进一步丰富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校本课程开发的相关理论。2、实践意义。在校本课程研发的阶段,对与内容相关的、符合学段学生特点的活动进行整合性分析,在课程实施阶段使不同学段的学生能在此课程学习的过程中对所学知识、个人情感意识以及行为进行全方位的理解和体验。

一、明确目标,研究出行之有效的整合模式。

为使经济落后的县域,实现三级课程可以开足开全,又不会造成学校负担,以“教材统一―活动各异”的形式来实现校本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整合,为达到这样的研究效果,本阶段特制定以下目标:1、加强县域内各中小学教师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意识。2、以点调动所在学校教师课程开发的积极性,培养教师课程研究的能力。3、熟悉课程开发的各个环节,配合县域内各方面的特色进行材料收集工作。

二、明确研究内容与方法,确保研究的顺利进行。

通过对全县校本课程开发的调查与研究确定了以下内容:1、收集县域内的文化背景、经济基础、人文地理等资料。2、利用县域特点研究和开发校本课程。3、校本课程的开发阶段中研究“如何与不同形式的活动进行整合”。4、课程开发过程中的不足与适当调整。

研究的方法多种多样,经过多次会议与整改决定运用:1、查找文献法。查阅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研究的指导性文件,课程专家对该种课程开发的解读和实施指导意见或建议。2、走访调查法。调查县域内校本课程开发研究的各方面信息,总结实施经验。3、个案研究法。确定以尚义县风土人情,家乡特点比较浓郁的内容为校本课程的内容涉及方向,以尚义县档案局撰写的《尚义志》蓝本编写符合各中小学通用的校本课程教材。4、行动研究法。边制定课题研究方向边走访各学校,通过座谈、调查的形式不断完善课题研究计划及实施方案。5、经验总结法。总结课题整个研究过程的实践经验,探索课程研究的原则、路径和基本模式。

三、研究工作顺利进行,取得硕果累累。

课题研究筹备工作开始以来,先期进行了一部分调研,作为县级教研部门,对通过对学校课程设置和课程开发两个方面的调研,解决过程中不断研究整改,取得了很大的收获。

1、前期调研,制定整合模式。

如何能解决全县中小学在校本课程开发和研究工作中的种种问题,经过总结以上问题决定制定一种以“教材统一―活动各异”为模式的课程形式,即:制定一套全县各中小学通用的校本课程教材,而学校可以根据教材内容(选择性的)制定适合自己学校实际的实践活动,这样既减轻了学校课程开发时多种不便,又不影响学校课程实施中体现办学特色,更可以做到教育均衡发展。

2、确定内容,制定课程标准。

作为课程,要想让每个学校进行实施必须具备实施的准则――《课程标准》,结合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两门课程的课程标准进行研究,制定出《坝上一隅,灵秀尚义》校本课程标准低年级版、高年级版,为下一阶段实验校进行课程实施有章可循。

3、针对课程,筛选课程内容。

通过多种研究方式:走访法、查阅资料法、观察法等多种形式,对尚义县的历史、文化、经济等方面的内容进行收集。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将收集到的比较枯燥的文字进行润色,配合小故事、小神话等多种文体以求达到小学生的认知水平。

4、以点带面,提高教师研究水平。

县域内各小学的教师在课程研究与评价方面有很大欠缺,教师对这方面的工作积极性不高,态度不端正。经过研究与实验校的合作调研,部分实验校的教师已经对这项工作的态度有所改观。在组织教师收集材料时,所有教师都积极主动地与成员们合作讨论,并有效地删减内容,对研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四、研究中的问题与困惑

1、理论指导不到位,研究容易进入误区

因为课题组成员都是一线教师,对课程开发的流程不熟悉,导致在研究过程中走弯路。研究初期成员及实验校的的教师没有系统的接受关于校本课程培训,研究出现了停滞不前的现象。课题组出现这些问题后,及时组织成员进行培训,包括:课程研究方面、校本课程相关知识方面、研究方法方面等等。使成员更快的进入课程研究工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