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思考

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思考

摘要:

信贷风险管理是银行竞争的核心内容,新常态下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难度不断加大。因此,本文主要探讨新常态下的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

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信贷风险

一、新常态下的金融形势

进入2015年以来,我国金融便步入了新常态,市场内外环境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增长因素,而且市场内外环境错综复杂。相比于2015年以来,2016年进口以及出口增速均出现下降趋势,而且投资增长出现小幅下降。总体来看,新常态下的金融形势具体表现如下:(1)受我国数次降息降准货币政策以及房地产放宽政策的影响,我国房地产销售逐步回暖,但仍存在明显的区域优势,三线以下的城市房地产销售仍不容乐观;(2)受有限地方政府债务融资以及产能过剩的影响,制造行业投资仍显不足,我国基础建设投资速度较慢。但由于我国出台了中小企业发展基金、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等一系列投资政策,对投资增长起到了有效的促进作用;(3)新常态下,我国物价水平以及货币政策在整体上基本维持平稳。但由于在互联网金融、汇率改革、人民币国际化以及利率市场化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下,我国金融行业依旧面临巨大挑战。

二、新常态下的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策略

1.建立与经济发展特点相符的风险防控理念

新常态下,我国银行也逐步由以往的被动防御逐步转变为主动经营风险。因此,应积极优化信贷资产结构,有效提高银行信贷资产盈利能力。同时,也应将具体风险管理责任落实到个人,并提高风险管控能力。此外,还应根据银行信贷风险特点来合理制定发展策略,并合理预测银行风险容忍度以及限额,不断健全与改进银行风险管理的体制、方法以及工具,以有效提升银行风险精细化管理水平。

2.健全银行风险管理运行体制

在银行日常信贷风险管理过程中,应融入风险流程管理理念,并建立与新常态特点相符的框架结构以及工作模式,将以往的与信贷相关的管理模式进行转变与整合,有效落实资产负债综合管理,并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方式,确保其能和主动风险管理模式相匹配。其次,应开展针对性的培训工作,提升银行各个岗位工作人员的风险管理意识和能力。同时,也应合理分析授信流程,根据不同地方的银行以及经济状况,合理制定授信管理流程,实行独立审查人制度。此外,应建立独立的风险评估报告,确保报告具有一定的准确性和针对性,并实行风险与信贷平行操作的模式。最后,加强信贷后的管理,落实贷款后有关负责人的考核,并在后续信贷管理中加入责任管理。

3.对目标客户实行“有进有退”的名单制管理

首先,应科学研究核心战略客户名单,并指派专门的工作人员负责营销、维护与回访。其次,应指派专门的工作人员来管理银行所确定的核心战略客户,实行“一户一策”营销与维护方案,确保营销与维护工作具有较强的目的性与针对性。最后,应对名单中的客户进行有效的动态管理,并酌情予以其适当的优惠政策。

4.实行风险量化管理技术

在科技不断发展的今天,实行风险量化管理是银行发展的必然趋势。新常态下,只有实行风险量化管理技术,才能有效提高银行风险管理的有效性,并能在最大限度上规避风险。所以,银行应在评估客户信用风险管理中融入定性分析方法,彻底转变以往利用财务平息来对贷款客户进行评估的方式。在具体工作过程中,银行可以建立风险计量模型,并根据模型科学评估贷款客户的信用风险等级,并把所得到的结果来应用到客户准入、信用定价、贷款审批以及交叉销售等工作中。这样不但有利于有效防范信贷风险,而且还能有效维持风险和收益的平衡。

5.创新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方式

要创新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方式,以确保能与金融新常态发展相适应。首先,在创新授信产品前,必须将信贷风险放在首要考虑位置。其次,应坚持收益和风险配比原则,在定价授信产品时,应当应用定价模型来进行。最后,应积极采用搜索引擎、云计算以及大数据等技术来进行信息的搜集、分类、评估、预警以及处置,提高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有效性与科学性。

6.加强银行信贷风险动态管理

银行必须要加强对信贷风险的动态管理。首先,应确保信贷风险管理人员和银行业务发展规模相适应,在增加业务的同时,也应合理增加相关工作人员的人数。其次,应确保信贷风险管理的投入和业务发展规模相适应。在增加银行业务的同时,也应合理增加相关信贷风险管理的投入,以确保银行业务发展与信贷风险管理相匹配。

三、结语

新常态下,银行应结合金融形势来采取有效的信贷风险管理策略,以不断提高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科学性与有效性,从而有效提高银行的信贷风险管控质量,将信贷风险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李昕明,徐晓善.新形势下银行信贷风险管理问题的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5(19).

[2]许家威,王昱睿.金融危机给我国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带来的思考[J].信息化建设,2015(3).

作者:孙雪峰 单位: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沈阳浑南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