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地方菜籽油期货问题研讨

地方菜籽油期货问题研讨

油菜种植的主要影响因素。一方面,天气因素对油菜籽生长的整个周期影响较大,在种植面积不变的情况下,当年气候变化会影响油菜籽的成活率,自然灾害的出现也会影响油菜籽的正常收割,最终对油菜籽单产产生较大影响;另一方面,农户对未来油菜籽价格的预期是影响油菜种植的主观因素,农户通过上年度油菜籽种植单位收益的高低和当年国家农业政策优惠与否进行油菜籽种植面积的判断。

菜籽油加工情况1.生产和加工能力较弱。青海省现有油脂加工厂(油坊)600多家,年生产加工能力在5万吨以上的企业有7家,300吨以上可实现规模经济的企业则从去年的15家增长到16家,以合作社形式组建的100~200吨的小型企业有77家,其余为年产30~50吨的作坊式小企业。虽然规模化生产的企业在省内油脂压榨行业中的比重有所增加,但从整体看,菜籽油加工企业规模小、工艺落后,收购资金缺乏,缺乏知名品牌,市场占有率低,油料、菜籽油储存能力不足,很多企业靠卖原料和初级加工产品勉强维持。2.农民、合作社、企业等主体的融合较好。近年来,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代表,部分油脂加工企业通过“公司+农户”、“企业+基地+农户”或“公司+基地+协会+农户”等多种模式,带动农户10万余户,建立的集中连片生产基地总面积达3.5万亩,年产菜籽油18.5万吨,占全省菜籽油产量的51%。油菜籽主产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企业的协调配合,保证了企业自身原材料供应,提高了当地农户收入,实现了资源的整合利用,取得了多赢效果。

市场情况1.价格波动较大。受当地菜籽油加工企业生产能力的限制,青海油菜籽主要销往四川等地进行深加工,造成青海油菜籽价格随行就市波动幅度较大的现状。随着1993年我国全面放开油料购销价格和经营之后,菜籽油价格市场化程度日益提高。而近年来,受气候、产量、进出口量、政策等因素影响,油菜籽年内价格波幅在10%~30%左右。2.市场潜力较大。具有双低特征的优质杂交油菜籽在国内市场很受欢迎。首先,体现在青海油菜籽成为全国菜籽油产区种源基地,目前,国内春油菜籽播种面积约为1100万亩,其中80%左右的种植面积的品种是在青海培育的。其次,体现在油菜籽的收购价格上,青海油菜籽收获季节为内地菜籽油生产原料的空档期,再加上油菜籽品质好、平均出油率高的特点,油菜籽市场价格维持在每公斤2元以上,比冬油菜籽高出每公斤0.2元。最后青海油菜籽及其产品远销甘肃、宁夏、内蒙、广州等内地市场,但省外销售量仅为6万吨,占全省油料产量的17%,青海油菜籽产品的市场潜力还较大。

青海省菜籽油期货发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一)必要性分析1.促进农民增收。菜籽油期货对提高农民种植积极性、稳定和扩大油菜播种面积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菜籽油期货上市后,期货价格始终引领现货价格走向,为农民种植意向提供指引。由于有了远期价格,企业可以提前进行生产规划并套期保值。在预计期货走高的情况下,企业在播种之前,就利用期货市场做卖出保值,锁定未来加工利润,因而敢以较高的价格和农民签订订单,由此带动了农户种植油菜的积极性,保证农民增收。2.推动农业发展。菜籽油期货市场功能正逐渐增强,目前以湖北奥星公司、安徽大平集团为代表的国内相当一部分加工企业或是利用期货市场套期保值,规避轮储风险,锁定销售价格;或是在贸易中使用期货价格作为合同价格,稳定产销关系。企业利用菜籽油期货的模式不断完善和成熟,期货价格逐渐成为市场变化的风向标,降低了油脂企业的经营风险,提升了油脂企业的经营和竞争能力,促进了农业产业化发展。

(二)可行性分析1.银行信贷支持力度逐步增强。一是传统粮油收购贷款保持稳步增长态势。为认真落实国家和地方粮食储备政策,及时足额提供政策性收购资金,确保中央、地方粮油储备增储、轮换和粮油临时收储计划顺利实施,农发行青海省分行认真开展油料收购贷款业务和油脂加工企业贷款业务,2011年共发放油料收购贷款10.8亿元,占全年贷款总额的7.8%。二是支农性商业贷款有效助推油菜产业发展。仅2011年,全省7家油菜籽加工能力在5万吨以上的企业先后得到了农发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青海银行等多家金融机构的信贷支持,共计8.6亿元,为企业扩大资产规模、引进先进生产线、提高技术科研投入提供了有力金融支持。2、政策性农业保险效果显现。从2003年国家提出“探索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以来,我国农业保险的承保险种明显增多,业务规模不断增大。2008年青海的“油农”也成为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准受益对象,当年青海省成为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省,同年油菜作为新增品种加入了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农作物。2011年,全省有39.5万亩油菜参保,占全省油菜种植面积的40%,较2009年增加了34万亩,占比增加34个百分点。农业保险有效防范了油菜产业高自然风险的现状,改变了参保农民靠天吃饭的被动局面。3、财政及产业扶持力度不断加大。一是财政扶持。一方面,通过油菜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农户获得稳定扶持。另一方面,农业综合开发投入不断加大。按照国家批复,2011年我省农业综合开发总投资12.6亿元,其中近30%的投资额直接与油菜种植、加工、收购及产业化发展相关。二是产业扶持。2008年4月,省政府出台《关于推进农牧业产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青政〔2008〕38号),提出重点培育形成油菜等10大特色优势产业基地;同年9月,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扶持重点菜籽油加工企业扩大生产保障市场供应的意见》(青政办[2008]147号)。在政府推动下,省级农牧业产业化发展专项资金开始运作,各级政府因地制宜的农牧业产业化财政投入机制也积极促进了油菜产业的发展壮大。4.油菜期货市场雏形初现。2010年开始,油脂企业派专职人员参加期货知识培训,为期货业务开展提供软实力。截至目前,全省共有4家油脂企业在省内外期货公司开户,累计为10万吨左右油菜籽进行套期保值。此外,省金融办、证监局等机构正在合力推动建立全省第一家菜籽油交割仓库,如若建成,将成为西北五省大力发展期货业务的有力助推器。

青海油菜籽油期货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一)区位制约一是远离主产区。我国油菜籽种植区域分为冬油菜和春油菜两大产区,冬油菜面积和产量均占90%以上,主要集中于长江流域。春油菜集中于东北内蒙古海拉尔地区和西北青海、甘肃等地。青海虽然是春油菜的主要产区,但是其种植规模和产量与占主体的冬油菜相差甚远。二是远离期货交割库。借助油菜主产区优势,菜籽油期货的发展和壮大也迅速体现在了长江流域,菜籽油期货交易中介机构及交割库也主要分布于冬油菜主产地。据郑交所《菜籽油指定交割仓库一览表》,离我省最近的菜籽油期货交割库是远在800公里以外的西安油脂公司油脂仓库,其运输费用让有意参与期货市场的油脂企业望而却步。(二)信息制约一是获取信息的意识不强。对于地处欠发达地区的油菜籽种植农户和油脂生产企业来说,“等、靠、要”的被动接受式生产经营方式成为常态化,农户依照当年的作物价格和产量决定下一年度生产投入;企业根据国家收购价格的走势启动产能。我省油菜产业各主体在怎样寻找科学的农作物价格,如何有效防范潜在风险等主动寻求信息与出路的意识不强。二是信息渠道不多。限于油菜产量小、产业化程度不高等因素,全省菜籽油产业利用期货工具进行套期保值、防范风险的业务不多,政府等相关部门在有关方面的宣传和推动力度还不够。(三)技术制约在套期保值过程中影响套期保值效果的因素相当复杂,套期保值者在进行套期保值时,要随时注意存在的套期保值风险。因此,参与期货市场的企业不仅需要有专业型期货操作能手,还要根据操作经验和市场变化灵活调整期货方案,为做到有效控制还要建立严密的风险管理体系。目前,从全省油脂企业发展状况看,一是缺乏专业的期货人才;二是虽然有个别人员参加了期货公司开展的培训,培训内容大多停留在对基础知识和典型案例的讲解层面,无法使培训人员达到积累操作经验和灵活制定期货方案的水平;三是风险管理体系尚未建立。(四)品种制约菜籽油是油菜籽的下游产品,每吨油菜籽可以压榨出大约0.38吨的菜籽油和0.6吨的菜粕。与菜籽油相比,菜粕的产量相对更大,而目前油菜籽、菜粕都不在期货交易品种之列,企业只能选择菜籽油做套期保值,套保的品种比较单一。

政策建议

(一)期货发展定位1.套期保值,严禁投机。期货是一种零和游戏,有人赚钱必有人亏钱,而且经过杠杆效应将亏损无限放大。在缺乏实物支撑的期货交易中,许多投机者不断满仓操作的时候,可能会输得血本无归。期货的套期保值功能是指在现货市场上买进或卖出一定数量现货商品同时,在期货市场上卖出或买进与现货品种相同、数量相当、但方向相反的期货商品,以一个市场的盈利来弥补另一个市场的亏损,达到规避价格风险的目的。因此,要加强期货交易制度建设,引导油脂企业明确套期保值、严禁投机的原则。2.稳定价格,增产增收。一是要激励种植农户有效利用期货工具,避免蛛网困境。深入宣传,让农户了解期货价格的真实性和前瞻性,以期货价格决定种植结构,从而避免陷入“蛛网困境”的被动局面。二是加强期货工具在油脂企业购、产、销环节的调节作用。对于油脂企业,可推荐其进行以菜籽油期货价格为基础的库存调节,以期货套保方案为基础的产量和销售计划等,做到未雨绸缪、抢占先机。三是政府相关部门要利用农产品期货工具及时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农产品期货市场是供求信息最集中的地方,汇聚各方投资和预测的专家,这使得农产品期货价格成为未来市场最具代表性的价格,通过期货价格制定和调整农作物种植结构有利于农牧民和第一产业增产增收。

(二)培育市场主体1.切实加大油菜期货的教育培训,提高应用意识。一是要通过广泛的期货知识教育培训,让服务对象了解期货、期权的基本知识和期货市场的运作原理,使涉农企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民对期货市场有充分而客观的认知。二是要通过期货信息传播硬件、软件建设,让服务对象学会利用期货信息特别是价格信息作为生产经营决策参考,农民学会把它作为其决定下一年种植意向的参考。涉农企业、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可以作为其选择收购或者出售农产品时机的参考。2.重点扶持,逐步推进,提高应用能力。一是分批选择重点油脂企业、专业合作社等主体,通过期货交易操作能力定点扶持,使服务对象能适度、恰当地运用期货市场工具管理价格风险,包括农产品流通加工企业能够适时、适度地使用期货工具对产品出售或原材料采购进行套期保值,能够寻找合适的机会进行期现套利操作,专业协会、合作社能组织农民为其产品出售进行套期保值,规模较大、信息通畅、经营管理能力强的种植大户能够直接参与期货市场为其产品出售进行套期保值。二是政府及有关部门要通过加强沟通、搭建平台、创新模式,帮助涉农企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民与银行等信贷机构、期货中介机构构建“银、期、农”三方合作与监督模式,在有效利用期货工具套期保值的同时,防范投机风险。3.创新期货农业模式,大力开展“定单+期货”的运营模式。在菜籽油价格波动比较大的现状下“,订单+期货”模式既保证油脂企业能收购充足的原材料,又确保农户收入的增加。与公司签订了保值订单的农户,可以把油菜籽存到公司后,到三个月后再进行结算,结算价格为三个月中的最高市场价格。这样可以使企业减少资金占用量并节省了三个月的银行利息,同时掌握了生产资源。在此期间粮价上涨给企业造成的风险,则由企业通过期货经营在期货市场上规避,如果利润较大还可二次返利。这种运营模式打破了传统的订单签订模式中履约困难较大和容易引起纠纷的缺点,而通过期货操作,订单等于为种植农户买了“保险”,期市不但为订单和企业经营买了“保险”,同时又增加了增值赢利的空间和机会。4.期货公司积极参与培育是双赢选择。目前,期货公司的绝大多数收入来源为收取交易手续费,因此期货交易的活跃度直接影响其收入来源。2011年青海省委提出“把青海省建成油料商品基地”,油菜产业在政府的指导下正在蓬勃发展。因此,期货公司积极参与期货服务农业经济活动的培训与指导活动中,将给予培育对象规避风险新选择,也给自己收入渠道开辟新客户。

(三)加大政策扶持力度1.政府主动与郑商所加强联系争取支持。为了尽快发挥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和套期保值的功能,让青海省相关企业更多的了解如何通过期货市场规避风险,增加收入,更好的服务“三农”,政府应主动联系郑商所,建立适合省情的期货发展环境,争取郑商所的全方位支持。一是应尽快推进湟中弘大农副食品公司油库成为全省第一个菜籽油交割库,为利用期货工具进行实物交割提供便利性。二是邀请郑商所专家为青海省油脂龙头企业、金融机构等相关部门讲解期货工具的操作细则、成功案例和注意事项,顺利推进青海省期货工具应用。2.建立油菜籽种植和加工业产业基金。期货交易是以可观商品产量和优质质量为前提的,因此,政府应建立油菜籽种植和加工业产业基金,加大对油菜种植农户和生产基地的扶持力度,保证原材料供应,给予加工企业技术指导,提高出油率及菜籽油品质。3.开拓可利用土地,提高油菜籽产量。据调查,目前青海总耕地面积907万亩,仅占全省土地面积的0.84%;而未利用面积为3.7亿亩,占全省土地面积的34.56%。有关专家估计,未利用面积中超过4000万亩左右可以发展油菜籽种植,其面积是目前青海春油菜籽种植面积的13.9倍。通过大力发展优质油菜籽种植,不但可以增加食用油总量,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也有利于菜籽油相关产业的发展。

(四)银证保协调配合1.配合方式。银行信贷支持是推动利用期货市场服务“三农”的重要保障。据期货工具应用较早的油脂企业反映,虽然有做套期保值的意愿,却贷不到款。农业发展银行各地分行对期货市场缺乏足够的了解,发放农业贷款时并不鼓励企业进行套期保值。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场外衍生品市场饱受诟病,国内期货市场也受到牵连,农发行部分分行甚至禁止企业使用贷款资金进行期货交易,极大地打击了企业参与套保的热情。建议相关金融机构开展银行信贷支持企业套期保值试点,依托龙头企业、试点银行,建立套保信贷支持合作平台,逐步理顺金融支持期货发展模式。2.风险分担。一是有效利用产业基金。在银行信贷支持企业套期保值试点的同时,要积极利用产业基金,将基金作为套保企业向银行提供信贷担保,还可提取部分作为贷款贴息资金,鼓励油脂企业积极利用期货工具。二是建立有效的期货业务监管机制,有效防范套保业务的投机风险。各金融机构,尤其金融监管机构和商业银行应积极协调制定相关期货业务风险预警和监督管理机制,从而降低期货操作的风险,确保套期保值效果的实现。

单位:中国人民银行海北州中心支行课题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