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技术管理

技术管理范文精选

技术管理

技术管理范文第1篇

关键词:系统观技术技术系统

管理现代技术日益沿着综合化的方向发展。系统思维对现代技术管理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在系统论的视角下对现代技术管理加以简要解析。

1、技术的系统观

1.1系统观的基本内容系统观要求根据系统概念、系统的性质、关系、结构,把对象有机地组织起来研究系统的功能和行为。系统观着重从整体上去揭示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以及系统与外部环境间的多种多样的联系、关系、结构与功能。

系统观认为由各要素组成的整体,具有不同于各要素功能简单相加的新功能,即认为系统具有非加和的性质——系统性。这对于理解和处理组织性、复杂性、不确定性问题非常重要,非此不能认识和把握对象的整体性能,更不能正确地处理问题。人们认识系统就在于找出这种系统性质,构造一个新系统的目的就在于利用这种非加和性来实现某种新功能。

系统观强调系统思维。所谓系统思维指的是,人们必须把研究和处理的对象看作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并辩证地对待它的整体与部分、部分与部分、系统与环境等的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以求达到对问题做出最佳处理的一种思维方式。

1.2技术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有学者认为:“技术是人类解决社会和自然实际问题的一种手段,”“是人类利用、控制与改造自然、社会、思维的方法的集合,是关于怎样做的知识体系,即实践性的知识体系。”按照这种观点,将技术理解为人类解决社会和自然实际问题的手段和方法,那就是说技术不但是存在于自然的领域里的方法,而且也更是存在于人类社会中的一种体系。

我们有理由相信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论证技术,都可以得到这样一个结论,那就是不能片面地将技术理解为单一的工具,而要将技术的复杂性、系统性考虑进去,技术是一个与自然、社会和人类有着紧密联系的复杂系统。应该从整体的、系统的角度来认识和理解技术。不仅仅将技术当成一种帮助人们的工具,更应看到他是一种主体与客体相统一的系统。

从技术哲学的角度来分析,技术系统由主体要素、客体要素组成。主体要素主要指参与技术活动的主体,人是技术活动的主体,是技术系统的运动核心。

第一,通过主体的活动,可以不断地利用客体要素、创造客体要素。

第二,主体要素具有知识、经验技能等方面的知识,并非以具体的物质形态表现出来,而是以一种潜在方式于主体要素中发挥作用,形成潜在的、主体性的技术。客体要素是指技术系统中的以实体形态出现的物化要素。天然自然和人工自然均包含于客体要素之中。在这里物质可以作为劳动工具、劳动手段、劳动对象等作为客体要素的实体因素而出现,客体要素可以为生产提供方法、手段和产品。

第三,工艺要素。它是表征主体要素和客体要素的结合方式和运作状态,是结构性技术要素。技术系统的三个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一种新技术的发明既需要工具、机器、设备等客体要素,又需要知识、经验、技能等主体要素,以及把主、客体要素相结合的过程和方法(即工艺)。三者缺少任何一个方面,都不能称其为技术。只有三者的密切配合,才能构成了不可分割的有机体,在技术活动表现出有机的整体功能。

结构是要素在系统内部恒定的分布和排列,并形成一定的相互关系。技术系统中,各个要素通过结构而组成技术系统整体,技术系统也通过结构而支配各个要素。同时,在研究技术系统的要素关系的时候,经常会有很多学者将技术系统观主次化,即主体要素与客体要素谁为主要的、决定性的作用。很多学者充分地论证了在主体要素与客体要素之间,即人与物之间,人掌握了技能,设计并控制了工具、机器,人的要素决定了物的要素;但是相反的观点则是,人的知识、手段是借助物而产生和形成的,没有物质手段的人是无用的。

陈昌曙、远德玉两位教授在《论技术》一书中,从现代系统论思想的角度对技术进行了论证和分析,指出了技术乃是一个由诸要素构成的、有内在联系的系统,而且是一个动态系统,是作为过程的技术。技术系统的基本功能就在于实现从输入到输出的转变。因此,技术是变化的过程,它的功能就是系统所发挥的作用,可以理解成系统把输入转化成输出的本领。技术系统各要素间的相互作用决定了技术系统的功能。功能作为系统所具有的能力,必须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才能表现出来。这种能力,体现着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物质、能量、信息的输入和输出的一种转换关系。

1.3技术系统的复杂性技术系统的复杂性是指技术系统作为具有多种要素构成的复杂系统,各个要素之间存在非线性相互作用,形成技术系统多层次的复杂结构。技术系统与环境的联系也是复杂的多样的。技术系统演化发展涉及多学科,多领域,决定了它发展的综合性、复杂性。“技术问题的多学科性和类似系统的关联,需要……社会科学学者和专门人员的跨学科合作……也需要工程学中的专家、系统分析者等的介入。”技术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SST(TheSocialShapingofTechnology)的研究表明:“技术是社会的产物。”技术系统的发展不能离开地域、环境等外界因素,只有在一定的时空、环境下对技术系统加以理解,才可以更加清晰地了解技术发展,从而实现技术创新与革新。技术的发展是在环境的影响和选择下才得以发展;反过来,社会因素、外部环境等条件也受到技术的作用。技术的发展改变了外部环境及自然的面貌,推动了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进步。

技术系统是有机的系统整体,具有其组成要素在各自孤立状态下不具有的新质。技术系统组成要素之间存在着复杂的非线性关系。因此,必须以整合的思维方式去考察技术系统的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技术系统的整体行为决不是所有局部行为的简单相加,必须从整体上去把握系统的发展趋势和特点,不能简单地从局部的个别行为的细节去判断。

2、系统思维下的现代技术管理在面对现代技术快速发展,高新技术层出不穷的条件下,需要从系统思维中获得新理论和新方法。

系统思维对当代的技术管理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系统思维下的技术管理注重以下几个方面:2.1贯彻技术应用上的综合化思想系统思维下的技术管理要求综合应用多种技术,形成新技术综合体。综合的方法是从系统的总目标出发,合理恰当地综合运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社会科学中的有关思想、理论和技术方法,使各种技术相互配合达到整体系统的优化。通常,技术的综合运用将会创造出新的技术综合体。

2.2从组合技术管理向全面技术管理转变技术系统的复杂性证明了技术管理也是一个复杂的领域。目前人们已经广泛的认识到技术系统的复杂性。知识经济时代企业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用户需求的日益多样化、个性化挑战的必然选择,必须认识到全面技术管理对于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作用。用于现实实践活动的技术同样是主观要素和客观要素的有机结合,是共同起作用的技术系统。因此在技术管理中,也要实现对技术系统的综合管理,既要重视主观要素,也要重视客观要素,不能顾此失彼。从某种意义上讲,以系统观审视全局,对于企业的发展无疑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2.3立足于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强调技术管理工作的系统性系统管理对于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提高效率和和利用资源等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复杂性工程的整体化和综合化要求技术管理工作的系统化与现代化。

2.4提高技术管理的灵活性与机动性技术是发展的过程。在这个变化的环境中,技术也会改变,技术应用的领域也是不断变化的。也就是说在对技术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的理解中,要注意把握企业中每个要素、每个环节的改变。企业结构的改变会带动功能的变化,针对不同的条件、不同的环境,以发展的角度适时调整企业的技术管理方法和手段是必要的。

2.5注重各种资源的整合与利用,保持社会可持续发展经济全球化、IT技术、网络经济和电子商务带来的对技术创新与技术管理的挑战和新机遇,产生了对新的技术管理理念、手段、工具的需求。技术发展的系统性表明,技术及其活动是一个复杂系统,技术的发展与环境相互作用,不可避免地带来诸如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人与环境的问题。这些问题可以通过技术管理来调节和控制,将维护人类和自然协调发展渗透进技术管理的理念中,达到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田鹏颖,陈凡。社会技术哲学引论[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3

2、秦书生,陈凡。复杂性视野中技术[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2(2)

3、HansLenk,GunterRopohl.TowardanInterdisciplinaryandPragmaticPhilosophyofTechnology:TechnologyasafocusforInterdisciplinaryphilosophy&SystemsResearch[J],inP.T.Durbin(ed):Researchinphilosophy&Technology,1979

技术管理范文第2篇

[关键词]RFID技术瓶颈技术标准应对策略

一、RFID技术简介

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technology,RFIDtechnology)是一种非接触的自动识别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射频信号和空间耦合(电感或电磁耦合)传输特性,实现对被识别物体的自动识别。RFID系统一般由四个部分组成,即电子标签(Tag)和阅读器(Reader)、RFID中间件和RFID应用系统软件。

在RFID系统的应用中,标签附着在被识别的物体上(表面或内部),一旦带有电子标签的被识别物体进入读写器可识读范围时,读写器以自动无接触的方式将约定的信息从标签中读取出来,从而完成自动识别物品或者自动收集物品标志信息的功能。

阅读器与电子标签之间的信息交换具有以下特点:可以非接触识别;无需“视线”所及,可以穿过水、油漆、木材甚至人体进行识别;可以识别快速移动物品;可同时识别多个物品等。采用RFID技术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对企业的业务处理过程进行可视化管理,以有效地降低成本。

二、瓶颈分析

尽管RFID技术有着这样那样的优势,能够给企业带来诸多利益,然而,RFID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并是想象的那样顺利,成本、技术标准、市场需求、专业人才等都可能成为RFID技术的关键性制约因素和应用瓶颈。

1.成本

这是制约RFID的发展的最主要因素之一。RFID的成本不仅包括标签、阅读器和中间件等,而且还包括管理软件的升级费用等。

RFID标签想要到广泛的应用普及就要降低成本,降低成本不仅有利于RFID标签的普及还有利于开拓新的RFID应领领域。一般认为价格在50元以上的标签,主要为应用于军事、生物科技和医疗方面的有源标签;0.7元~7元左右的常为用于运输、仓储、包装、文件等的无源标签;消费应用如零售品的标签在0.35元~0.7元。标签价格将直接影响RFID的市场规模。

2.技术标准

业界公认,当前制约RFID发展的最大障碍之一是技术标准。

首先,电子标签标准全球互通的基础并不牢靠。这主要体现在编码不一致。日本有UID、欧美有EPC体系,中国有自己的GBl8937-2003(NPC)。编码系统本身呈现三足鼎立的态势。

其次,RFID五大标准组织也存在利益之争。RFID标准争夺的核心主要在RFID标签的数据内容编码标准这一领域。目前,形成了五大标准组织,分别代表了国际上不同团体或者国家的利益。EPC是由北美UCC产品统一编码组织和欧洲EAN产品标准组织联合成立,在全球拥有上百家成员,得到了零售巨头沃尔玛,制造业巨头强生、宝洁等跨国公司的支持,实力相对占上风。而AIM全球自动识别组织、ISO、UID则分别代表了欧美国家和日本。IP-X标准组织则以非洲、大洋洲、亚洲等国家为主。

再次,全球现有117个针对数据交换的RFID协议标准。协议过多过滥,导致术语不统一,限制了标准在实践中的完善。更重要的是,目前缺乏全球共同遵守的权威统一的标准。

3.市场需求

我国企业应用RFID不积极的主要原因是看不到应用后的效益。从成本价格层面讲,相较条码成本过大、价格过高,严重制约了RFID的普及,正所谓“心有余而力不足”;从技术层面讲,RFID还存在许多问题。比如RFID产品设计还处于初级阶段,加工工艺还比较粗糙,其功能、式样、体积、重量、色泽、手感、安装等有待优化,读取识别率低等等。这些都导致了对RFID的现实需求不旺的局面,进而阻碍了RFID技术对现代物流和供应链管理等诸多领域的促进作用。

4.专业RFID技术及应用人才匮乏

RFID有关的技术开发、系统设计品工艺、实验测试、项目实施、销售推广等人才匮乏,急需通过各种途径来培养。

RFID是一个设计多学科、多组织、多部门,并与社会相关机构密切相关的高度综合性和高度专业性的高科技行业,无论是从提供者的角度还是从使用者的角度,对RFID技术应用的培训都是必要的。特别是当客户准备实施RFID项目时,必须理解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可能选择,需要了解如何正确实施RFID应用项目的相关知识,确定所采用的RFID系统能够满足未来的业务需求。通过培训,客户可以了解真实的RFID的世界,掌握在企业实施RFID应用系统时所需的技能和专业知识。

三、应对策略

针对以上所分析的RFID技术应用中的一些瓶颈问题,可以考虑如下对策:

1.成本对策

一是要认识到RFID技术和条码技术的应用将会长期共存。条码的低成本应用已被广泛推广,特别是低值消费品,射频标签的成本目前还不适合低值消费品的单品使用。从成本来看,RFID标签的成本已经明显降低,并且还会继续降低,更何况市场是可以细分的,在一些高价值的产品市场中,成本看来并不是主要问题,可以先用起来。

二是勿以成本忽略RFID技术的价值。若将RFID技术应用在汽车生产线中,执行相关流程的控管效率提升,如此一来,即使每个RFID标签价格稍贵,对企业来说仍有其导入价值,成本并非技术导入的关键因素,重点则在于其应用的价值。

2.标准与技术对策

(1)正确处理标准与应用的关系

标准与应用的关系有些像鸡与蛋的关系,应用需要标准,反过来,标准也需要应用,因为标准的形成就是成熟技术的概括和总结,没有应用哪里会有技术的成熟?所以在实践中,一定会是应用与标准经过一个互相促进的过程:在二者的关系中以应用为本,标准依赖应用的成熟度逐步完善起来,逐步形成体系。从应用的角度来看其中有些标准可以先启动,例如频率标准,具体的一些操作标准例如对于识别距离、速度、数量的误差标准等。

(2)积极应对技术的变化

加强应用测试从现在就开始对RFID技术进行研究和应用,不过可以在小范围内计划实行,这样,一旦时机成熟,就可以直接进入大规模应用阶段。只是一味地等待观望会使自己在竞争中落后。时刻保持在该项技术发展的最前沿,并对其改变适时做出战略调整。

(3)加强RFID应用测试

虽然RFID在理论上和技术上已经越来越趋于成熟,并且已在物流领域投入实际应用,但是,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大量的技术问题。例如,多个物品堆积时,由于相互干扰而造成识别率低所带来的防碰撞问题;多阅读器多通道同时读取时,物品群的去重问题;RFID在安全架构方面的问题(如防止标签的复制问题和标签自毁问题);由于电子标签所附物品的介质不同对无线信号的干扰造成的性能下降;液态媒介对电磁波的吸收问题、金属媒介对电磁波的反射所造成的RFID阅读失效问题等。这些问题都需要在实际应用前、应用中不断进行测试。

3.市场需求对策

总的来看,物流领域的用户对于RFID的发展是很关注的,但是也很务实,需求需要培养。但是要注意的是,RFID的优势是建立在信息共享机制之上的,信息共享的链条越长,RFID就越有用武之地。而信息共享的背后是利益的共享,即供应链机制。因此,可以说培养RFID的市场是一个培养供应链的过程,也就是我国产业的集约化过程。这也说明RFID的应用应该在那些集约化程度较高的产业首先突破,在那些供应链基础较好的领域先用起来。

4.人才培养对策

可以通过企业内部培训、社会培训、院校培养等途径培养RFID技术的专业人才。另外,为保证专业人才的质量,可以结合我国现有的职业资格认证制度,着手开发RFID技术职业资格标准,并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凡从业人员上岗,必须持有此证。随着RFID技术的广泛应用,相信这样的人才将成为市场的重点关注对象。

参考文献:

[1]刘斌平锐孟德良:RFID潜在问题初探[J].中国无线电,2006(1)

[2]周文豪:浅谈中国RFID的现实问题和发展策略[J].中国防伪报道,2007,(04)

技术管理范文第3篇

一、分析性复核

1、分析性复核的重要性

分析性复核是指注册会计师分析被审计公司重要的比率或趋势,包括调查这些比率或趋势的异常变动及其与预期数额和相关信息的差异。

在进行分析性复核之后,注册会计师的职业怀疑有所增加,舞弊疑点很可能被发现,从而避免“只见树,不见林”。当注册会计师怀疑存在舞弊时,分析性复核显得更加重要。会增加发现虚假财务报告的可能性。

分析性复核可以在审计计划或实施阶段进行,如果通过分析性复核发现重大差异应进一步调查。值得注意的是,分析本身不是证据,只是表明进一步调查的方向,还需要实施其他细节测试对分析性复核得出的结果加以印证。

注册会计师应当但不限于作以下方面的分析:将现时的财务或业务信息与可比较的前期信息、预算或预测以及行业或其他可比的标准进行对比;识别本期和前期资料的变动趋势;识别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之间的关系,如重要雇员的更替,法规的变化,或新的计算机系统的安装等。

2、一种新的分析工具—利润操纵预警指标体系

会计教授WSteveAlbrecht指出:“财务报告说明公司的财务状况,这种财务状况应该是有意义的。如果没有意义,则很可能这种财务状况是虚构的。”财务报告中的数字本身并不会“说谎”,不合常理的比率可能暗藏风险。

MessodD.Beneish设计了一套利润操纵预警指标体系。(1)对注册会计师运用分析性复核而言,这是一种崭新的分析工具。

(1)销售收入应收账款比率

销售收入应收账款比率是指两年间应收账款销售收入比值之间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

销售收入应收账款比率=(年末应收账款余额t/年销售收入t)/(年末应收账款余额t-1/年销售收入t-1)

(注:脚标“t”和“t-1”分别表示第t年和第t-1年。下同。)

该指标揭示销售收入和应收账款之间的平衡关系。如果该指标显著上升,则可能表明应收账款是虚构的。在MessodD.Beneish的研究案例中,未进行利润操纵的公司该指标平均值是1.031,而进行利润操纵的公司该指标平均值是1.465,上升幅度达42%.

(2)销售毛利比率

销售毛利比率是指两年间销售毛利率的比值,其计算公式为:

销售毛利比率=销售毛利率t-1/销售毛利率t

其中:销售毛利率=(年销售收入-年销售成本)/年销售收入

该指标反映公司销售毛利率的变动。在MessodD.Beneish的研究案例中,未进行利润操纵的公司该指标平均值是1.014,而进行利润操纵的公司该指标平均值是1.193,上升幅度达18%.应用该指标时,可能出现两种相反的情况:若该指标值偏高,表明公司的销售毛利率有所下降,提醒注册会计师注意公司有操纵利润的动机;若该指标值偏低,则可能意味着公司实际已通过舞弊虚调了销售毛利率。

(3)资产质量比率

资产质量比率=(1-资产质量比值t)/(1-资产质量比值t-1)

其中:资产质量比值=(年末流动资产+年末固定资产净值)/年末总资产

该指标反映公司资产质量的变化。在MessodD.Beneish的研究案例中,未进行利润操纵的公司该指标平均值是1.039,而进行利润操纵的公司该指标平均值是1.254,上升幅度达21%.该指标的显著上升暗示公司可能有利润操纵行为。

(4)销售收入增长比率

销售收入增长比率=年销售收入t/年销售收入t-1

该指标反映销售收入的增长幅度,用于测定销售收入增长时是否有舞弊的可能。在MessodD.Beneish的研究案例中,未进行利润操纵的公司该指标平均值是1.134,而进行利润操纵的公司该指标平均值是1.607,上升幅度达42%.该指标的显著上升暗示公司可能有利润操纵行为。

(5)资产增值率

资产增值率=(△营运资本-△现金-△应付税金-资产减值和费用摊销)/总资产

如果一个会计期间的资产增值率比前一会计期间显著提高,则可能暗含管理当局对利润的操纵。在MessodD.Beneish的研究案例中,未进行利润操纵的公司该指标平均值是0.018,而进行利润操纵的公司该平均值是0.031,上升幅度达72%.

笔者认为,舞弊本身是易于隐藏、难以察觉的,但通过上述五个利润操纵预警指标的计算,能帮助注册会计师探查和识别财务报告中的舞弊。值得注意的是,不能孤立地看某一个指标的变化趋势,而应将几个指标结合起来分析;亦不能仅依靠指标值作出绝对化的判断,而应将对被审计公司的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

二、函证

1、函证是对付舞弊的锐利武器

所谓函证,是指注册会计师为印证被审计公司会计记录所载事项,防止被审计公司弄虚作假,以被审计单位名义向第三者发函询证的方法。注册会计师通常应对银行存款、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已购买尚未交割的投资、银行借款、应付账款和预收账款及或有事项、重大或异常的交易等项目实施函证。通过函证,特别是对应收账款和银行存款的函证,注册会计师可以获取重要的外部证据,这是对付舞弊的锐利武器。如在银广夏案件中,注册会计师如果坚持专业准则,认真实施函证程序,包括向德国的商、出口收款银行、税务机关和供货商征询,是能够揭露其收入舞弊的。

2、注册会计师应控制实施函证的整个程序

在审计实务中,注册会计师实施函证不能只是机械地“发函”“收函”,而应控制函证的整个程序,遵循重要外部证据亲自获取原则。

(1)如果被审计公司管理当局要求不实施函证,注册会计师应当保持应有的职业怀疑,并考虑管理当局是否诚信,是否有发生舞弊的可能;

(2)抽取的样本要从充分性和适当性上足以代表总体,抽样比例不能过低;

(3)应当由注册会计师依靠职业判断确定函证的对象、范围和方式,而不能听任客户的摆布;

(4)询证函的寄发一定要由注册会计师亲自进行;

(5)无论实施函证时采取什么方法提高效率,如先电话确认、以传真或电子邮件等先发出回函,都必须保证注册会计师与被询证者的直接沟通,同时应当保证收集到被询证者回函的原件;

(6)当注册会计师通过其他程序发现相关问题时,一定要重新考虑函证的适当性,追加审计程序予以证实或消除;

(7)如果函证结果表明存在差异,注册会计师应当对函证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查明差异原因,并追加审计程序予以证实或消除。

(8)如果有迹象表明收回的询证函不可靠,注册会计师应当实施适当的审计程序予以证实或消除疑虑。

(9)如果实施函证和替代审计程序都不能获取会计报表有关认定的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注册会计师应当实施追加审计程序。

三、存货监盘

1、存货监盘应格外小心

所谓存货监盘,是指注册会计师现场监督被审计公司存货的盘点,并进行适当的抽查。在舞弊中,为了配合收入、利润的舞弊,往往要同时进行存货数量的舞弊。特别是那些有利润压力的上市公司,利用虚构存货来调节利润,已成为惯用手法。因此,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外勤工作中,对存货的监盘应格外小心。

尽管所有的注册会计师都认识到存货监盘是一道非常重要的审计程序,但在执行这一重要程序并保证其效果方面,却缺乏应有的重视。对注册会计师而言,比起检查会计资料来,监盘存货可能是一件艰苦的体力工作。但有时从一个细小环节可以发现舞弊的线索。对此不可掉以轻心。

2、注册会计师进行存货监盘时应注意的事项

(1)存货监盘小组应由熟悉客户营运的有经验的注册会计师负责。对于欠缺经验的助理人员或“新手”,应给予适当的督导,并鼓励他们遇到疑点时及时告知督导其工作的注册会计师;

(2)不要事先或太早告诉被审计公司将要监盘的地点,以防公司作存货调换转移来掩盖存货不实;

(3)注册会计师应当现场监督被审计公司的存货盘点,进行必要的抽查,并形成相应的工作底稿;

(4)盘点审核时抽查的焦点应置于高价值的项目;

(5)抽查时,注册会计师应当从存货盘点记录选取一些项目追查至存货,同时从存货中选取一些项目追查至存货盘点记录;

技术管理范文第4篇

网络技术是20世纪最重要的科技进展之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是信息技术发展的一个集中体现,丰富的信息资源使人留恋,但人们对只能坐在办公室或家里通过固定网络上网是不满足的,对能够在移动之中随时随地上网、收发E-mail、查阅信息充满着幻想和希望。如何选择新的技术,使现有移动通信技术和设备得以充分利用和升级换代,就成为大家所关心的问题。

1GPRS技术

从第2代移动通信向第3代移动通信过渡有许多技术可供选择,而GPRS(通用分组无线电业务)则是其中最引人瞩目的一种。GPRS是利用分封交换的概念所发展出的一套无线传输方式。因此,GPRS技术可以令手机上网省时、省力、省花费,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用户对信息的要求,让用户在手机上也能够尽情地享受上网冲浪。

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正在改变我们的社会,移动通信的迅猛增长和瓦联网的普及是信息领域最重要的两件大事,将两者结合到一起是人们的梦想,有着广阔动人的市场前景。而GSM等为主的数字蜂窝移动通信和以Internet为主的分组数据通信是目前信息领域增长最为迅猛的两大产业,正呈现出相互融合的趋势,而GPRS可以看做移动通信和分组数据通信融合的第1步。原来GSM的拨号方式是电路交换数据传送方式,GPRS是分组交换技术,由于使用了分组技术,用户上网可以免受断线的困扰。此外,GPRS中较为优越的是下载资料和通话可以同时进行。从技术上来说,声音的传送(即通话)继续使用GSM,而数据的传送便可使用GPRS,这样就把移动电话的应用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而且发展GPRS技术也十分经济,因为在原GSM网络基础_卜增加一系列功能实体来完成分组数据功能,新增功能实体组成GSM-GPRS网络,作为独立的网络实体对GSM数据进行旁路,完成GPRS业务,原GSM网络则完成话音功能,尽量减少对GSM网络的改动。相对于GSM的9.6kbit/s的访问速度而言,GPRS拥有171.2.kbit/s的访问速度;在连接建立时间方面,GSM需要10s~30s,而GPRS只需要极短的时间就可以访问到相关请求;就费用而言,GSM是按连接时间计费的,而GPRS只需要按数据流量计费;GPRS对于网络资源的利用率相对远远高于GSM,可以说CPRS是GSM网络演进的必由之路。

GPRS主要的应用领域可以是:E-mail、WWW浏览、WAP业务、电子商务、信息查询、远程监控等。

2基于GPRS技术实现移动互联网

GPRS分为MS(移动台)、BSS(基站子系统),包括BTS(基站收发信台)和BSC(基站控制器)、CSS(电路交换子系统)和PSS(分组交换子系统),包括SGSN(业务GPRS支持节点)和GGsN(网关GPRS支持节点)、MSC(移动交换中心)4部分。其中:MS可以看做是MT(移动终端)和TE(终端设备)功能的集成实体,物理上可以是一个实体,也可以是两个实体(TE+MT);SGSN是GPRS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负责MS的接人控制、移动性管理、会话管理、记录MS当前的位置等功能。通过SGSN建立MS的PDP(分组数据协议)上下文,为MS提供接入外部Internet的通道;GGSN主要是起网关作用,负责提供GPRSPLMN(公用陆地移动通信网)与外部分组数据网的接口,可与多种不同的数据网连接,并提供必要的网问安全机制(如防火墙);BG(边界网关)用于PLMN间GPRS骨干网的互连,它应具有基本的安全功能,此外,还可以根据运营商之间的漫游协定增加相关功能;DNS(域名服务器)在GPRS网络中存在两种域名服务器,一种是GGSN与外部网之间的DNS,主要功能是对外部网的域名进行解析,其作用完全等同于固定Internet网络上的普通DNS,另一种是GPRS骨干网上的DNS,其作用主要有两点,一是在PDP上下文激活过程中根据确定的APN(接入点名称)解析出GGSN的IP地址,二是在SGSN间的路由区更新过程中,根据旧的路由区号码,解析出旧的SGSN的IP地址。该功能实体并非GPRS所专有的设备实体。

3GPRS业务特点及应用

GPRS包含丰富的数据业务,包括PTP点对点数据业务、PTM-M点对多点广播数据业务、PTM-G点对多点群呼数据业务、IP-M广播业务等。这些业务已具有了一定的调度功能,再加上GSM-phase2+(GSM第1阶段提供的9.6kbit/s以下数据业务及Phase2+阶段提出的HSCSD都属于电路型数据业务。Phase2+阶段提出的GPRS,则属于分组型数据业务)中定义的话音广播及话音组呼业务,GPRS已能完成一些调度功能。GPRS提供应用业务的特点如下:

a)适用不连续的非周期性(突发)的数据传送,突发出现的时间间隔远大于突发数据的平均传输时延。

b)适用小于500字节小数据量事务处理业务,允许每分钟出现几次,可以频繁传送。

c)适用几千字节大数据量事务处理业务,允许每小时出现几次,可以频繁传送。

上述GPRS应用业务特点表明:GPRS非常适合突发数据应用业务,能高效利用信道资源,但对大数据量应用业务GPRS网络要加以限制。主要原因是:

a)数据业务量较小。GPRS网络依附于原有的GSM网络之上。但在目前,GSM网络还主要提供电话业务,电话用户密度高、业务量大,而GPRS数据用户密度低。在一个小区内不可能有更多的信道用于GPRS业务。

b)无线信道的数据速率较低。

c)当采用静态分配业务信道方式时,初期一个小区一般考虑分配一个频道(载波)即8个信道(时隙)用于分组数据业务。例如某家公司的第1代GPRSBSS多时隙工作能力为:上下行各5个时隙(PDCH)用于全双工MS。一个小区仅能提供上下行最高数据速率小于67kbit/s(CS-2编码)。当下行4个时隙(PDCH)和上行2个时隙(PDCH)用于半双工MS工作,一个小区仅提供下行最高数据速率小于53.6kbit/s(CS-2编码)和上行最高数据速率小于26.8kbit/s(CS-2编码)。多时隙信道一般用于Web浏览业务(数据库查询)和FTP(文件传送协议)文件传送业务等。由于多时隙信道数量有限,因此GPRS网络要对大数据量应用业务加以限制,允许每小时出现几次。d)当GPRS业务和GSM业务共享信道,采用动态分配信道方式时,电话有较高的优先级。可利用任何一个信道的两次通话间隙传送GPRS分组数据业务,如果某个信道用于GPRS业务,一个分组数据信道(PDCH)可以实现多个GPRSMS用户共享(即多个逻辑信道可以复用到一个物理信道),因此,GPRS特别适用突发数据的应用,大大地提高了信道利用率。

4网络发展展望

技术管理范文第5篇

一、管理会计技术方法的起源:纺织、铁路、钢铁业对成本会计的应用

管理会计的起源可追溯到19世纪早期企业管理层对内部计量的运用。当时的纺织厂、兵工厂等企业为了衡量内部生产过程的效率,在市场交易信息之外,开始对企业内部特定管理信息提出要求。1855年,新英格兰的利曼(Lyman)纺织厂以复式簿记为基础,首创了一套成本会计制度,它所提供的成本会计信息,能反映产品成本、工厂布置变化影响和对原棉收发的控制情况。19世纪中期,铁路业的出现和迅速成长为成本会计的发展提供了巨大动力。由于铁路公司在当时规模最大、组织最为复杂且营业跨越广阔的地理区域,这必然对成本会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颖的会计管理技术方法开始得以发展,这对于以后帮助企业进入更有效的成本规划和控制,具有很大的推进作用。

铁路公司代表性的成本会计方法,主要包括记录和汇总现金交易,编制汇总成本财务报告,进行营业统计等。19世纪80年代起,铁路公司的成本会计方法被更大规模的销售企业、钢铁公司等所采用并加以发展。销售企业按部门和地理区域统计关于销售周转的明细情况,并编报类似于后来收入中心所用的业绩报告。而钢铁公司对协调、控制所需的统计数据进行了发展,将铁路业早已采用的会计凭单制度(Vouchersystemofaccounting)加以引进,并将成本报表作为控制工具,如卡耐基(AndrewCarnegie)钢铁公司将成本报表用于业绩评价、质量检查、副产品决策、销售定价等方面。但这时的成本控制还只集中于直接人工和材料,很少注意到间接制造费和资本成本(如折旧和利息费用等)。

二、成本会计的大发展:科学管理运动创造的契机

科学管理运动为成本会计实务及技术方法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契机。泰罗(FrederickTaylor)等工程师进行了工作分析和时间、动作研究,建立起特定单位产出所需的人工和材料的科学标准,开创了将间接制造费分配给产品成本的实务。并形成了费用预算、标准成本法和差异分析为主的,具有科学管理特性的会计管理技术方法。

另一方面,学术界展开了对成本会计概念及其应用的深入研究。举其要者,成本帐户被放进企业复式记帐会计体系(Garcke&fells,1887);损益两平图被用来描述成本随产出的变化;将所有间接制造费按直接人工成本进行分配的实务受到质疑(Church,1908);针对间接制造费的性质及其在管理决策上的考虑,“不同目的,不同成本”的观念出现,可避免和不可避免间接制造费、沉入成本、增量或差别成本等成本概念的形成;“机会成本”这一名词从经济学中引入进来;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的相关期间进行区分,成本性态估计的时间序列和横截面统计分析的可能性及其相对于判断分析的优劣性得到认识等等,成本会计信息独立于财务会计系统的重要性受到强调(Clark,1923)。

总结这一时期的成本会计理论和实务发展情况,我们还可进一步发现:当时的成本会计系统与资本会计系统、财务会计系统相互独立,其设计和运行归制造部门负责,其提供的成本信息被制造部门用来评价营业效率、进行定价决策、控制和激励工人业绩,而不是定位于企业整体的商业成功,也不是以编制对外财务报告为目的。

三、管理会计控制方法应用:控制实务的兴起

在这方面,杜邦公司和通用汽车公司对管理控制方法的创新最有价值。20世纪早期,纵向一体化的多元经营活动公司出现,为了协调和控制其多样化活动,管理控制实务技术方法的需求应运而生。

在开发管理控制系统以协助多元活动及纵向一体化企业的成长方面。最成功最具代表性的是杜邦公司(DuPontPowderCompany)。作为最早的纵向一体化多元经营活动公司之一,它要决定的不再仅是经营单一产品的营业规模大小,还要决定应拓展的营业活动类型。于是,杜邦公司开创了许多管理控制技术方法,到1910年为止,当今大公司进行管理控制所用的差不多所有基本技术方法在杜邦公司都已得到使用。在这些基本技术方法中,最主要、影响最持久的则是投资净利率(Return-on-investment,ROI)指标的运用。该指标最早被杜邦公司的PierreduPont用作衡量各个营业部门的效率和整个公司财务业绩的指标,而当时广为使用的销售净利率、成本净利率指标在杜邦公司则受到冷落。1912年,杜邦公司的财务经理DonaldsonBrown进一步将ROI指标分解为产品销售周转率和营业销售净利率两大指标。这样,既可以让各部门知悉其业绩如何影响产品销售周转率或营业销售净利率并进而影响公司总的投资净利率,又可以让管理者解释在特定期间内ROI的实际数为何偏离预算数。PierreduPont和DonaldsonBrown将ROI指标应用于部门层面上,这也是现代多数公司所用的利润中心和投资中心的起源。另外,杜邦公司还为审批营业预算和资本预算专门建立了资本配置程序和系统。无疑,在当时,杜邦公司成为管理会计控制方法应用的先驱者。

1920年,通用汽车公司(GeneralMotors,GM)成为杜邦公司的子公司后,PierreduPont,DonaldsonBrown和AlfredSloan又在20年代早期在GM进行了管理控制系统的革新。实际上,多数现代企业的组织形式和报告评价体系都是从GM演进过来的。GM的目标是着眼于整个商业周期获取满意的ROI,而不强求盈余逐年增长,把企业管理控制系统的目标定位在整体管理水平的最高,而不仅仅是利润的增长。我们可以从中看出现代行为管理思想的缩影。DonaldsonBrown独创性地设计了一套定价模式,在生产量和销售量为正常、标准量(生产能力的80%)的条件下,来决定能达到期望ROI水平的目标价格,这套定价模式使高层管理的财务策略与部门的短期营业计划保持紧密的沟通和连动。PierreduPont和AlfredSloan为公司的高层经理设计了程式化的激励和利润分享计划,其利润观念是公司利润而非部门利润。后者还采用了市场基础的内部转移价格制度。这些管理会计控制技术方法的应用,不但大大促进了企业管理会计的发展,并使其管理控制系统更趋完善。

管理会计技术方法的创新,不但使经理层见到实际效果,而更富有价值的是其务实的态度。在整个创新过程中,企业家与工程师之间有着广泛的交流,因而使得管理会计出现的创新方法很快在可信和实用的基础上得以传播。

四、管理会计学术方法创新:管理会计实务革新的相对停滞

大致从20世纪30年代初到70年代末,在近半个世纪中,管理会计实务性技术方法革新较少,没有突破性的进展,这主要与财务会计在社会和法律上的主导地位有关。由于企业财务会计报告要求按照规定的核算方法和程序提供有关会计信息,再加之早期企业的产品品种比较单一,按财务会计报告规定的程序,对产品实际成本的扭曲程度很低,而追求准确和相关成本数据所付出的信息收集、处理和报告代价又很高,所以企业倾向于使用与对外报告相同的成本信息来进行内部营业管理。

然而,这是一个管理会计学术方法创新的阶段。我们研究发现,这一阶段出现了:资本预算的折现的现金流量分析方法(Discountedcashflowapproach),利润和投资中心的剩余利润(Residualin-come)考核方法,内部转移价格制订的机会成本法,规划和控制问题的定量分析方法,以及信息经济学理论、理论、交易成本理论的引入等。这虽然使管理会计的学术研究确实得以大大丰富,但对实务操作影响较少。

第一,折现的现金流量法虽然在理论上优于非折现的投资回收期法和会计收益率法等传统方法,但对于许多投资而言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在企业如何实施仍是难以解决的问题,更何况未来的现金流量本身就很难确定,实务上更多的是采用非折现的投资回收期法。

第二,剩余利润指标由通用电气公司(GeneralElectricCorporation)首创,用来鼓励部门经理进行低于本部门平均ROI指标,而收益超过其资本成本并有利于公司总的ROI增长的投资。但也许是商业文化传统的影响,剩余利润指标没有能在实务上广泛使用,即使是通用电气公司后来也弃用剩余利润指标,重新使用ROI指标作为投资中心财务业绩评价的基本标准。

第三,企业在制订内部转移价格时,实务运用的订价基础包括全部成本、标准成本、市场价格、协议价格。而在中间产品没有市场或处在非完全竞争市场情况下,新出现的具有微观经济学基础的机会成本订价方法却很少为内部销售部门所采用。

第四,成本会计定量分析的使用始于科学管理时代,不过本阶段又新发展了许多定量分析的技术工具。定量模型开始应用于各种成本会计问题,所用的分析技术包括线性规划、非线性规划、概率论、回归分析、假设检验、决策论等。虽然这些模型的应用面较广,但对大多数企业来讲,能保持其稳定和连续的企业却不多。

第五,信息经济学理论、理论、交易成本理论引入到管理会计领域。按信息经济学理论,管理会计人员要在不确定环境中选择一套能帮助企业决策的信息系统(如管理会计系统)。它的有用性取决于是否能提供信号给决策者并影响其期望效用大小。

理论则将信息经济学方法用于单人决策的情形发展到用于多人决策的情形,将会计信息视为委托人、人之间订约的基础;将企业不再视为单一的组织机构,转而认同与企业签约的人有不同利益、信息和理念。管理会计信息系统通过提供信号(如实际后果、不同状态发生的可能性、人的行动和努力程度)服务于委托人和人。但目前理论还只能应用于相当简单的组织环境(由于计算均衡结果的复杂和困难),其人不愿劳动和不努力的假设,至少对经理人而言是不公正的,因为经理人并非厌恶劳动或更愿意损害企业利益,这种静态技术的假设忽略了知识和革新对企业价值增值的作用。

与理论平行发展的是交易成本理论。交易成本理论不同于理论的是其不总是借助正式合约来分析所有交易,认为企业是为了应付复杂的、不确定的环境而建立的合作组织,交易改在企业内部完成并由管理过程控制,可以弥补具有一定成本和效率损失的市场交易的局限。交易成本理论应用的缺陷在于交易成本环境难于准确定义,仅以有限方式在实际组织中进行了检验,多数结论缺乏缜密的分析,管理会计中心问题即分权经营单位的业绩评价的手段没有得到相应的发展。

由于本阶段的学术创新缺乏对企业管理会计技术方法的跟踪和借鉴,知识、技术和革新这些对于当代企业生存至关重要的因素,没有受到管理会计学术机构应有的重视。特别在管理会计学术研究大量地引用经济学理论,却又很少能为企业实际发展所验证,因此它对管理会计实务带来的影响也就非常有限。

五、管理会计技术观念的更新:新制造环境带来的挑战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企业的制造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企业的生产控制系统开始采用适时制(Just-in-timescheduling),追求零缺陷、零库存,并开始采用合作、弹性的管理政策。另一方面,企业的生产制造过程普遍采用计算机控制技术,出现了电脑整合制造的趋势。在此新制造环境下,传统管理会计技术方法由于未能捕捉公司在朝着世界级制造业发展的进程中所取得的进展,未能提供相对准确的成本信息,未能考虑战略决策的需要而面临严峻的挑战,管理会计实务的发展在停滞几十年后重现生机。

在新制造环境下,要求企业管理会计的技术方法以系统理论的观念,综合考虑生产、经营、市场、政策和竞争对手等诸多因素,来实施对企业产品、生产、经营和市场的全面控制和管理。企业将整个经营活动细分为一系列作业活动,并引进了成本作业和成本动因概念,从某种意义上推翻了传统成本性态的认识,而将成本按作业量分别划分和根据成本动因加以确认,这标志着管理会计的技术方法朝着更加有效和务实的方向演进。更由于电脑时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企业各部门处于随时的信息沟通之中并共享信息库资源,为管理会计新技术方法的运用提供了技术上的保证。从而更有利于管理会计能随时根据环境的变化,而迅速作出整体性的调整和策略。

本阶段管理会计技术方法发展侧重于新的成本管理控制系统的建立,并以新的观念和技术提供有用的成本信息。举其要者,与全面质量管理观念相适应,企业采用了质量成本制度,通过质量成本的计算、报告和分析,期望达到零缺陷的质量管理最高境界;与适时制观念相适应,日、美等国企业采用了改善成本法或倒推成本法;与作业管理观念相适应,企业采用作业成本制度,以作业为成本库,通过作业将成本分配给产品负担,提供更为准确的产品成本信息;与战略管理观念相适应,企业采用战略管理会计,通过产品生命周期法、成本动因分析和价值链分析等方法,进行战略规划和管理业绩评价。

六、当代管理会计技术方法的发展方向:艰难的使命

从理论研究方面看,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前,管理会计的理论研究主要属于规范研究。不同成本服务于不同目的这一指导思想和新古典经济学(如信息经济学、理论、交易成本理论)的引人,为规范研究的迅速发展提供了广阔领域。七十年代以来,一大批学者使用经验分析和模拟方法对简单和复杂的管理会计技术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发现简单的管理会计技术方法,有时可能是对信息成本效益的最佳反应,从而证实了管理会计实务使用常规技术方法的合理性(如投资回收期法在企业投资决策中使用最为广泛,而折现的现金流量法使用却不多)。这导致了管理会计研究人员开始注重解释观察到的管理会计实践,管理会计实证研究的倾向开始抬头。

当代管理会计研究人员使用作业研究、概率论、统计、经济学理论中的定量技术作为分析工具,主要在简化的生产环境申研究复杂的信息和订约问题,而对真实的生产环境中管理的信息需要的研究则不多。在新制造环境下,管理现代化的实践和发展,早已领先于管理会计理论研究的发展。由于企业对环境变迁的反应除了引进新的组织形式和产品生产技术之外,也可能引进新的管理会计系统;管理会计研究人员还应深入企业组织现场进行实地研究来归纳和总结这些新的管理会计技术方法。实地研究的倡导者针对实际作业或过程,通过直接观察和访谈等方法,获取研究数据,从而能够得到真实和精确的研究结果。正是由于实地研究的直接目的在于弥补理论和实践的间距,保证理论的创造性和指导实践的生命力,这种研究方法已成为当代管理会计理论研究的最新动向。

从实务改进方向来看,新制造环境下,企业侧重于建立新的成本管理控制系统,并以新观念和技术弥补传统技术方法之不足。发展和完善这种新观念和技术,正是成本管理会计今后改进的方向。然而,目前大部分企业的成本管理控制系统,仍然沿袭二十世纪早期以投资报酬率(R0I)指标为基础的管理控制系统,偏重短期财务业绩,而忽视长期和非财务量度的业绩表示。这种管理控制系统对经理人采取有效行为以增加企业实际的经济价值的激励能力,较之早期下降很多,甚至还会反向地激励经理人采取牺牲企业长远竞争能力的行为。我们注意到,由于全球范围内激烈的竞争,短期财务业绩的更大压力,机会主义行为的更大空间,职业经理在企业间的频繁更迭,以会计数字为基础的红利计划的广泛使用,导致企业经理进行财务、会计方面的盈余管理的情形十分普遍。靠非生产性、非增值性活动进行盈余管理的一个最具破坏性的后果,可能就是影响企业的长期竞争地位。如减少产品和流程开发、质量改善、顾客联系、人力资源、技术更新等方面的支出后,企业从长期来看将处于不利的地位。而通货膨胀对ROI计量的扭曲,更使以ROI为基础的管理控制系统对增加企业经济价值的相关和有用性受到质疑。

我们认为,没有理由一定要将看似客观和准确却易受操纵的财务业绩计量作为主要控制手段,不必要将利润作为唯一的财务业绩计量对象。企业不应将利润数字本身视为目的,而应将其作为事情做得更好后的自然附产品。而且,管理会计本身必须服务于企业的具体战略目标,它也不可能仅仅通过以ROI为基础的管理控制系统,来成功地服务于所有企业。我们建议,管理控制系统的改进,一方面要完善短期财务业绩计量,如增加对营业现金流量的考虑;另一方面要采用长期、非财务业绩计量,如创新和质量、生产率、工作能力的提高、市场占有率、人力资源水平的改善及存货占用总成本的减少等,都是可供选择的非财务计量指标。尽管我们可能会发现,某些非财务计量所得的利益与其成本相比并不合算,但多种计量手段的结合使用,制定雄心勃勃但不一定十分精确的业绩评价制度,理应成为管理控制系统所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法,也是未来发展的必然方向。

七、管理会计技术方法演进与管理会计研究

管理会计研究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焦点,并且无不受到其技术方法演革的影响。它大致经历了如下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强调成本确认,主要注重成本核算的真实和精确;第二阶段强调成本相关性,主要注重不同目的的不同成本信息要求;第三阶段强调成本决策分析功能,主要强调成本管理的战略价值;第四阶段强调成本的行为面,主要强调多人决策情形下各行为层面的激励和考评。

第一阶段主要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管理会计的研究焦点是成本确认。成本会计系统围绕全部成本的认定而展开,其主要任务是尽可能得到精确而又真实的成本。在高级成本会计中,还专门研究如何在复杂的生产环境中归集成本的问题。为了得到精确而又真实的成本,成本会计人员便用的是一种财务特性很强计量方法,而衡量这种计量方法的基本条件,是它必须能提供特定的、明确的、可以适用于所有目的的历史成本信息,只有这样它才能被接受。而使用者只要根据自己的期望来调整这种绝对真实的成本信息就可以了。

第二阶段则主要在二战以后,人们逐渐认识到会计信息应当满足使用者,尤其是管理层的需要。从而,为计划和控制提供信息的管理会计得以发展起来,其技术方法也不断丰富。与强调全部成本的确认相比,这一阶段的特点是强调相关成本。为了得到相关成本,管理会计强调“不同目的不同成本”这一指导思想,强调潜在用户的决策需要,强调演绎推理的方法。从这种意义上讲,相关成本要反映的是有条件的真实(conditionaltruth)或有意境的真实(contextualtruth)。而这一阶段的管理会计技术方法也充分体现了这一特征。

第三阶段主要是在六十年代末期至七十年代初期。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初,对管理会计系统应为决策提供信息开始得到认同,使决策分析成为管理会计新的研究焦点。先是新古典经济学派的框架被管理会计研究人员广泛运用于决策分析。新古典经济学派分析问题的基本方法是边际分析法,其基本理论假设是信息完整充实、不需要任何成本便可取得信息,其重要概念包括边际成本、边际收入、增量现金流量等。在上述方法论、理论假设和概念的基础上,用严格的数学方法分析管理会计决策问题成为可能,管理会计的研究向着精密的数量化技术方法的方向发展。本量利分析、成本估算、投入产出法,线性规划、学习曲线、存货控制和方差分析等计划决策模型在这一时期发展起来。在以后的时期里,管理会计研究人员将不确定性引入决策过程,但管理会计信息本身是一种有成本的经济商品,应按成本效益原则进行生产。这里有一种形象的说法,管理会计有关信息、模型、专家的“市场”需要受成本效益原则这只看不见的手操纵(Horngren,1975)。于是,信息经济学的成本效益分析的技术方法,被广泛用于不确定环境的决策分析。成本效益分析方法还通过对信息系统选择与信息系统设计分离出来,大大简化了决策模型的复杂度。

第四阶段,在信息经济学的发展下,又产生了理论、交易成本理论等。这些理论则试图进一步解决多人决策(multi-persondecision)问题。不同于传统的单人决策(single-persondecision)方法,多人决策方法更多地关注管理会计的行为层面,被用于解决最佳激励方式和业绩考核方案的选择等行为问题。但目前多人决策方法所能解决的还只限于明确问题,要想在复杂的多人决策情形下,建立具有针对性的管理会计技术方法,并要求管理会计控制系统能提供明确和切实的指导,还存有较大的困难。

这里特别要一提的是管理会计技术方法的演进与一定时期社会管理技术的发展有紧密联系。我们认为,管理会计应该在企业管理过程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特别是成本管理与业绩考评在未来企业管理中将变得越来越重要,企业长短期战略的制定,将会越来越依赖管理会计提供的有效信息。但鉴于管理会计信息并不是企业加强内部管理所需信息的唯一来源,许多情况下甚至还不是主要来源,管理会计通常是起到支持和监督作用,并不能取代成本管理与业绩考评等企业管理活动本身。另外,当我们跨入知识经济和信息年代,管理会计控制系统的自动化、管理会计功能分散化将是不可逆转的趋势。这将会降低对特定管理会计技术方法所提供信息需求的必要性,因为届时管理会计人员通常只是帮助设计和改进管理会计控制系统,而大量的管理会计具体工作将会变得微不足道。因此管理会计的研究重点将会侧重于管理会计人员行为影响的研究。这是因为,管理会计人员以往的优势在于收集、计量、汇总并传递管理控制信息,而对非财务信息的提供和使用则感到不熟悉、不确定、不适应,而对于采用怎样的行为观点来处理各类财务和非财务的控制信息,就显得迷惑和无所适从,这决定了管理会计人员的职业前途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可以断言,只有部分高度敏锐、知识结构完备相适应能力很强的管理会计人员才能顺应管理会计的上述变动趋势,而管理会计研究应该在这方面提供必要的帮助。

八、管理会计技术方法演进研究的启示

(一)企业环境的审视与经济、管理理论的借鉴。

综观管理会计的发展史,我们发现,管理会计技术方法的演进,一方面归因于企业环境变迁带来的现实需求,另一方面则归因于对相关经济、管理理论的借鉴。企业环境的变迁可能会影响管理会计研究焦点的转移,或对原先适用的管理会计技术方法提出挑战,这也就产生了管理会计技术方法创新的现实需求。换个角度看,具体企业面临的环境各异,我们应该用权变思想去考虑每一企业所选用的管理会计控制系统。由于环境变量决定服务于特定目的的组织设计,因此管理会计有效技术方法的应用,应该促使组织效率的提高,所以不同的环境下最优的管理会计控制系统也就不可能千篇一律。例如,邯钢经验在邯钢显示出管理会计的成本控制系统对其组织效率提高的良好作用,但照搬于环境不同的其他企业,则不一定能显示威力。

再从历史角度看,管理会计技术方法的创新主要曾受两种基本理论的影响:一是经济理论,二是管理理论。以经济理论为基础,管理会计强调数量方法与分析技术的运用;以管理理论为基础,管理会计又不断吸收各种管理学派的专门方法和技术,从而使其具有更加广泛的实际应用价值和更强的适应能力。我们认为,管理会计应继续发挥其作为边缘科学兼容并蓄的传统优势,借鉴其他领域的研究成果以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

(二)控制过程与注重结果并重。

管理会计技术方法的演变也可以分为以下两个基本阶段:第一阶段强调结果的有效,第二阶段强调过程的控制。在第一阶段,管理会计研究一般为规范研究以及用模拟模型检验和解释实务的实证研究,这些都强调预测和决策的结果与规划和控制应达成的目标,其缺点在于缺乏一定的可操作性。现在,管理会计越来越多地采用实地研究,强调过程对结果的根本作用,其缺点在于缺乏一定的目标性与前瞻性。我们认为,控制过程应与注重结果并重,使管理会计技术方法既有一定的目标性与前瞻性,又有一定的可操作性。也就是说,我们既要演绎推理式的规范研究,也要解释预测式的实证研究,还要归纳总结式的实地研究,三管齐下来推动管理会计朝着控制过程与注重结果有机结合的方向发展。

(三)与财务会计系统适当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