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金融学融资

金融学融资范文精选

金融学融资

金融学融资范文第1篇

关键词:行为金融学;有限套利;羊群行为

行为金融学(BehavioralFinance)是金融学的最新研究前沿,它突破了传统金融学“理性人”、完全套利和EMH的假设,从投资者的实际决策心理出发,重新审视主宰金融市场的人的因素对市场的影响,使研究更接近实际。该理论在上世纪80至90年代得到迅速的发展。行为金融学家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Kahneman获得2002年度的诺贝尔经济学奖,从而使得这一理论受到全球金融界的关注。

国外行为金融学的发展,引起我国学者的高度重视,1999年北京大学刘力教授在《经济科学》第三期发表的《行为金融理论对效率市场假说的挑战》一文,是我国最早系统介绍行为金融理论的文章。2002年行为金融学被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肯定后,国内掀起了行为金融学介绍和研究的热潮。2003年11月29日,在南京大学举办了全国首次行为金融学与资本市场学术研讨会,将国内行为金融学的研究推向了高潮。

1对投资者的心理研究

金晓斌、唐利民(2000)统计分析显示,在影响股市异常波动的因素中政策性因素是最重要的因素,其影响远大于市场因素、扩容因素、消息因素和其他因素。孙培源、施东晖(2002)通过对1992-2002年初上海股市52次异常波动的分析表明,由政策性因素引起的异常波动达30次之多,而且当月出台的政策对该月的股价波动具有显著的影响,直接影响投资者入市的意愿和交投的活跃程度,中国个体证券投资者存在政策依赖性偏差。利好政策的颁布导致在相当长的交易周期内投资者交易频率明显上升,加剧了投资者的过度自信倾向,而利空政策出台却导致在较长的交易周期内投资者的交易频率大幅度下降,表现出较强的过度恐惧心理。这种强烈的“政策依赖”倾向是中国证券市场有中国特色的一种现象。张华庆(2003)认为中国证券投资者的行为有明显的过度反应的倾向,而深层次的根源是投资者的种种心理偏差,其结果将导致市场会对信息或政策的反应超过应有的幅度,加剧了市场的波动性,导致市场风险的放大。这些心理偏差包括过度自信、过度乐观、心理、暴富心理、从众心理以及过度恐惧心理。

2对投资者有限套利行为的研究

现代金融理论普遍认为,当金融资产的价格存在误定时,众多的“理性套利者”就会在相应低估的资产上“做多”,而在高估的资产上“做空”,不但可以最终消除价格误定,而且可以获得无风险利润,从而使市场保持有效性。应该说套利机制是金融市场的重要机制,套利行为的存在具有“价值发现”的功能,它推动着资产价格向基本价值的回归。但是,中国的证券市场有以下特征:信息的获得是有成本的;信息的传递存在时间与空间上的差异,交易者并不能同时获取信息;交易者的行为是存在着差异的,并非都是理性的;交易者所持有的信息是不对称的。因此,机构投资者凭借优势,往往扮演着理性套利者的角色,而个人投资者却因先天不足沦为噪声交易者。张华庆(2003)认为,在中国证券市场中,当理性套利者进行套利时,不仅要面对基础性因素变动的风险,还要面对噪声交易者非理性预期变动的风险。在噪声交易者的影响下,不但理性套利者的收益将受到影响,甚至会导致越来越多的基金经理放弃原来奉行的成长型或价值型投资理念,在某种程度上蜕化为“追逐热点、短线运作”的投资方式。

3对投资者羊群行为的研究

“羊群行为”(HerdingBehavior)是信息连锁反应导致的一种行为方式,当个体依据其它行为主体的行为而选择采取类似的行为时就会产生“羊群行为”。换而言之,当“羊群行为”产生时,个体趋向于一致行动,即所谓的“赶潮流(Bandwagon)”,这时个人往往放弃自己所掌握的信息和信号而附和他人的行为,虽然他们所掌握的信息和信号,按理性分析可能显示他们应采取另外一种完全不同的行为。宋军、吴冲锋(2001)使用个股收益率的分散度指标,使用市场公开的价格数据,对于我国证券市场的羊群行为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我国证券市场的羊群行为程度高于美国证券市场的羊群行为程度,在市场收益率极低时的羊群行为程度远远高于在市场收益率极高时的羊群行为程度,这个结果可以用期望理论中决策者对于损失、收益的不同态度来解释。孙培源、施东晖(2002)根据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建立了较为灵敏的检验羊群行为的回归模型,并据此对我国股市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在政策干预频繁和信息不对称的严重的市场环境下,我国股市存在一定程度的羊群行为,并导致系统风险在总风险中占有较大比例。从投资运作层面来看,羊群行为将削弱组合投资分散风险的效果,特别是在市场发生大幅度涨跌时,通过多元化投资分散风险的效果将极为有限。就政策层面而言,羊群行为意味着投资者的买卖决策并非基于理性的决策过程,因此股价极有可能偏离其均衡价值,从而破坏了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和资源配置功能。常志平(2002)采用横截面收益绝对差(CrossSectionalAbsoluteDeviationofReturns,CSAD)方法,对我国股票市场是否存在“羊群行为”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在上涨行情中,我国深圳证券市场与上海证券市场均不存在“羊群行为”;但在下跌行情中,深圳证券市场与上海证券市场均存在“羊群行为”。并且深圳证券市场比上海证券市场具有更多的“羊群行为”。张华庆(2003)指出“羊群行为”对中国证券价格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由于“羊群行为”者往往抛弃自己的私人信息追随别人,这会导致市场信息传递链的中断;如果“羊群行为”超过某一限度,将诱发另一个重要的市场现象——过度反应的出现,使中国证券市场的稳定性下降;所有“羊群行为”的发生基础都是信息的不完全性,因此,一旦市场的信息状态发生变化,如新信息的到来,“羊群行为”就会瓦解,这意味着“羊群行为”具有不稳定性和脆弱性。

4行为金融学在我国的应用性研究展望

4.1对实证研究结果的应用

从以上可以看出证券市场的参与者存在一定的非理性,而且市场也不是完全有效的。如何克服这些非理性,使投资者能在并非完全有效的市场生存,是市场参与者最想解决的问题之一。

4.2对参与者的心理学实证研究

从以上可以看出针对市场参与者的心理学实证研究,一般还是基于行为金融学的旧有框架中的心理学理论,今后的研究应该更多地结合中国文化、国情或者利用更多心理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只有这样的研究才更适合中国的现实。

4.3在金融产品的设计和销售上的应用研究

随着我国的金融改革进一步深入,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金融产品。金融产品的开发和销售变得也越来越重要。其实,人们对于经济学和心理学相结合的研究最早就是从消费者心理学开始的,隶属于市场营销学中的消费者行为学是一门理论系统完整的科学。其中对消费者的调查、研究方法完全可以借鉴与行为金融学的实证方法相结合用以来研究金融产品的购买者的行为,根据投资者的不同偏好来设计金融产品,制定营销战略,从而为金融产品的开发和销售打出一片新天地。

参考文献

[1]金晓斌,唐利民.政策与股票投资者博弈分析[J].海通证券研究报告,2000.

[2]宋军,吴冲锋.基于分散度的金融市场的羊群行为研究[J].经济研究,2001,(11).

金融学融资范文第2篇

[关键词]非理性投资;行为金融学;认知偏差

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带来了金融市场端的成熟,易于投资者理解和接受的金融工具逐渐增加,以投资作为理财、融资工具的意识影响范围不断扩大,让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投资市场当中。截至2020年我国仅证券投资者数达到1.63亿人,较2015年底大幅增长64.65%[1]。然而近年来受全球经济波动影响,投资市场状态频频反复。特别是2020年肺炎疫情带来了极大的冲击,2020年3月MSCI全球股市指数最低跌破400点[2],平台纷纷暴雷、基金频频跳水……投资者面临着极为复杂的交易环境,尽管传统的金融学理论认为投资者是理性的,可以利用各种信息作出有效决策,但在现实交易环境中,投资者受限于时间与认知资源,往往会受到各种认知偏差和错误信念的影响,从而产生非理性投资行为。因此随着全球经济逐步复苏,投资者如何在动荡的投资市场中擦亮双眼,规避非理性投资行为,成为当下的热点问题。基于此,本文从行为金融学角度出发,分析投资者非理性行为投资的原因及后果,并为此提出建议。

1.概念界定

美国金融学家理查德•泰勒在行为金融学理论中提出,当个人面对风险时,人们的各种行为认知偏差和错误信念会使投资者无法做出适当的权衡,从而导致非理性投资行为的产生[3]。这些认知偏差与错误信念可以归纳为:过度期望、认知偏差与先入为主。1.1过度期望:过度自信(overconfidence)与乐观主义(optimism)人们对自身以往知识的过度自信和乐观主义造成了对其他信息的认识不足,从而产生过度期望。过度自信是指人们普遍对于自己的认知与评价存在偏差,尤其是在投资过程中常常会高估自身的投资能力,受到乐观主义的影响,投资者会在主观上夸大成功的几率。

1.2认知偏差:代表性偏差(representativeness)与易得性偏差(availabilitybias)

投资者在遇到问题时常常会依照直觉和以往的经验来进行决策,这往往会引起一些错误的认知偏差。认知偏差主要包括代表性偏差和易得性偏差。代表性偏差指的是投资者习惯运用他们熟悉的知识和固有的框架来认识和理解投资状况;易得性偏差指的是投资者往往会过度依赖那些快速得到、最先想到的信息作为判断的依据。

1.3先入为主:保守主义(conservatism)与锚定效应(anchoring)一旦形成某种观念,投资者通常会存在一种先入为主的思维惰性,主要包括保守主义和锚定效应。保守主义指投资者往往难以改变对既定事物的认知以及旧有的信念,形成思维定势;锚定效应是指投资者在决策过程中,会将某些特定的数值作为参考点,也称“锚定点”。在应对新的信息时,投资者不能给予足够的重视,不愿意根据实际情况做出改变。

2.非理性投资行为分析

2.1过度期望分析过度期望使得投资者认为自身掌握的信息比实际的准确性更高,并且会倾向于搜集那些支持其信念的信息。如果投资者主观上期盼事件发生,会在一定程度上放大其发生的可能性,产生一系列的错误判断。过度自信的投资者往往会过度高估自己的预测能力。如果市场走向与预测基本吻合,投资者会偏好将结果归功于主观推断;如果市场走向与预测背道而驰,投资者则会认为是受其他客观因素制约。乐观主义驱使着投资者在决策过程中盲目专注于与自己相符的情况,同时刻意忽视与现实不符的内容。例如,一些投资者对于他们手中盈利的股票会变得越来越乐观,热衷于追涨,造成过度交易与市场膨胀。在2004年后的三年时间内,股票指数大幅度上涨,上海、深圳两市新增开户数不断激增,其中个人账户占总数的90%以上[4]。期间投资者受到过度期望影响,高估自己的预测能力,认为能够获得高出行业水平的收益率,导致了投资市场过热,产生过量冲动交易。同时个体投资者的过度自信使其容易低估风险,倾向于持有高风险资产组合。

2.2认知偏差分析

受代表性偏差影响,投资者容易将样本特征夸大为整体特征,而忽视其他潜在的可能性。其混淆了人们对结果概率的看法,会出现代表性启发式偏差,认为两个相似的事物或事件比实际存在的关联更紧密。在金融市场中,投资者自动假设业务运行良好的公司进行了高质量的投资,或者盲目追从专家基于历史数据研究得出的投资结论,都是代表性偏差的典型代表。受易得性偏差影响,投资者不是致力于挖掘全部信息或是多种可能性,他们习惯认为那些他们容易想起来的事件更常见,不自觉的高估容易联想到的事件概率,低估那些不易联想到的事件概率,以偏概全形成非理性投资行为。投资中的可用性偏差的一个简单示例是,投资者根据做广告最多的人选择共同基金。由于这些信息随时可用,因此某些投资者可能倾向于投资他们最常听到的消息,无论该基金是否良好或是否符合其目标。实际上,有许多高质量的基金没有做广告,但可以通过独立研究找到。

2.3先入为主分析受保守主义影响,一旦对市场做出预测,投资者在之后的过程中便很难跳出自身的判断圈,遇到风险会根据以往的经验来解决问题。当存在锚定效应时,投资者会围绕“锚定点”做出对应变化的调整。若锚定点有误,那么以此作为参考的估测便会产生偏差。锚定效应让投资者过分强调过往经验和初始数据,忽视后续的调整。在证券市场中,投资者往往会把注意力放在股票近期的表现上,而忽视长远的走势,导致非理性投资行为。2006年10月,工商银行首次发行A股股票,引发股指飙升[5]。股指在次月增长14%,12月猛增28%;股价也从发行时的3.12元涨至5元。先入为主的错误信念使投资者受限于基始数据,然而,股票价格持续走高,我国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与实际价值却无法与之匹配。次年我国上市公司均ROE仅为6.94%,低于国际市场上的合理水平10%,由此导致了2006至2007年我国股票市场泡沫的产生[6]。

3.建议与展望

3.1从投资者角度面对过度期望

,投资者要深入学习,提升个人应变、把控风险和对市场的判断能力,充分了解自身的弱点,并在以后的投资过程中及时修正。对自身风险承受能力有准确的估量,保持冷静的态度,不能只关注对自身决策有利的信息而忽视不利信息。面对认知偏差,投资者要将自身能力与市场环境紧密结合,根据自身的能力规范交易行为,控制资金比例,强化风险意识,灵活运用各种工具和资源,制定正确且适合自己的投资策略。充分掌握投资信息,及时更新信息,防止由于自身对信息反应过度或不足而造成损失。面对先入为主,投资者要加强资金管理,学会分散投资,适时进行仓位控制,使自己能够抓住市场的良好机遇。用长远的眼光考虑投资策略,充分考虑到随机事件的影响,对于过往存在的问题和失误案例,及时记录并分析原因,不将过往发生的事件作为今后的必然。

3.2从上市公司和中介平台角度上市公司要严格遵循其准入标准和监管部门颁布的相关法律法规;要建立健全信息披露制度,及时准确公布公司的基本信息和财务报告;加强内部管理,提高公司自身实力和自身业绩水平,为投资者带来回报。中介平台要为投资者提供优质的服务,建立高效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了解客户心理、风险承受能力和操作水平,结合市场行情,根据多方面信息和客户要求,设计出更适合投资者的投资组合方案。要获取全方位信息,并在第一时间提供给投资者产品类型、收益率等关键信息。以多种方式保持与投资者的紧密联系,适时提出建议。向投资者充分提示和说明风险,在交易的过程中持续对投资者提供风险预警。诚信是中介平台的立身之本,对自身的言行承担责任,而不应以绝对利益为上,进行内幕交易、违规操作,应自觉抵制非法交易活动。

3.3监管者角度

监管者制定的政策应具有前瞻性、稳定性、透明性的特点,避免过分干涉投资市场,充分尊重投资市场的“看不见的”调节规律。同时要加强对投资者的教育,引导其形成正确的投资观念,理性投资,推动我国投资交易市场的和谐稳定发展,引导降低非理性投资行为发生的概率。监管部门还应严格规范公司融资行为、健全公司信息披露的政策制度、加强对上市公司的资质及经营情况的审查。对于业绩长期处于亏损状态,提供虚假信息,存在违法记录等不良情况的上市公司,责令其整改或退市,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净化市场风气,营造理性投资氛围,为公平有效的投资市场夯实基础。

4.结语

投资市场的有序协调发展需要投资者、上市公司和中介平台、监管者多方共同努力,才能保证市场健康运作。否则一方出现行为偏差,就会“牵一发而动全身”,造成整个市场的动荡。分析投资者非理性投资行为的成因、对投资者、上市公司及中介平台、监管者的职能进行规范并提出合理建议,从而全方面正确引导投资者的行为,减少非理性投资行为的产生,对完善投资市场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2020年全球证券市场行业交易规模及行业发展趋势.[EB/OL].

[2]MSCI指数.2020年3月MSCI全球股市指数[EB/OL].

[3]RichardH.Thaler.Anomalies:TheWinner’sCurse[J].TheJournalofEconomicPerspectives,1988,2(1).191-202.

[4]陈耿宣.行为金融理论视角下的过度自信行为剖析.商业时代[J],2010(21):78-79.

[5]金融界.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A股股票上市公告书[EB/OL].

金融学融资范文第3篇

关键词:金融学;课程思政;资源挖掘

长期以来,在我国高校课程体系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由公共课承担,在公共课中思政课承担着主体责任,各门专业课则负责讲授专业知识,训练专业技能。这一体系安排虽已运行多年,但其存在的问题也越来越显现,集中体现为思政课育人效果并不显著,专业课程的德育功能未能得到体现,不能适应新时代大学教育立德树人的新要求。这种情况从2016年起有了改变。2016年12月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拉开了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改革的大幕,这次会议后国内高校开启了新一轮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探索,而“课程思政”是其中的重要内容。所谓课程思政就是在大学专业课(非思政课)教学中,充分挖掘各类课程中蕴含的科学精神、价值观念、人文情怀以及高尚品质等德育资源,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课程当中,激活专业课程的育人功能,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同步推进[1]。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史上的一次跳跃,它为破解多年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孤岛困境”提供了全新解决方案,为高校实现“立德树人”这一根本目标提供了有力抓手。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有望构建一种崭新的、全域化思想政治教育样态。探索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有效路径,成为近年来高等教育界关注的重大议题。

一、金融学专业德育教育的特殊重要性

高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面向所有专业课程,但由于学科之间的巨大差异,对各门课程的思政教学改革显然不宜做具体要求,而应该“突出个性”“因课制宜”。就金融学科而言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具有特殊重要性。

(一)过度关注技术训练而忽视价值引领的传统信条已背离金融发展实践

在高校人文社会学科里,经济学可能是对数理要求最高,也最多使用量化分析工具的学科,而经济学的所有分支中金融学又是最富于实证色彩的一个领域。主要探讨金融资源跨时期配置中的资产定价和风险管理。金融理论研究往往需要精确的模型构建和数据分析;金融业务实践则要根据市场规律做细致的量本利考察。这导致传统上很多人认为金融学不需要价值判断。然而金融学不作价值判断的传统信条在现实中很容易碰到挑战。例如宏观层面上,判断政府的货币政策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是否适当考虑社会承受能力;财税金融体制改革是否兼顾效率和公平;股票发行上市注册制改革的步骤安排是否在促进市场发展和投资者保护之间取得平衡。微观层面上,金融企业开展业务在给富人“锦上添花”的同时,是否也能够为穷人“雪中送炭”;一项并购决策是否具有恶意,是否有益于整体的社会福利增进;一笔贷款投放在符合经济利益考量的同时,是否符合社会效益。显然上述问题仅用实证主义的金融理论是不够的,需要引入伦理分析和价值判断。这意味着忽视价值判断的金融学教育需要做出改变。

(二)理想信念缺失导致金融腐败行为,对国民经济发展造成重大影响

一批金融机构高管先后“落马”,一些监管部门的高级别官员被“双开”。从金融领域查处的腐败问题情况看,有的严重违背党中央关于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决策部署,有的利用审批职权为他人谋取不当利益,还有的违背中央金融工作方针政策盲目扩张、无序经营[2]。金融是国之重器,是国民经济的血脉。金融领域的违纪违法行为破坏了金融的资源配置规律,对金融安全造成极大威胁。相对于政府官员腐败,金融腐败对国民经济的影响更为隐蔽,但影响更大,也更为深远。以收受贿赂违规发放贷款为例,这一行为一方面扰乱了金融机构的资源配置功能,导致了货币资源错配,降低了整体社会福利;另一方面破坏了货币的发行和回笼机制,使货币总供求失衡,进而扰乱社会总供求的平衡,容易引发系统性风险,甚至会诱发金融和经济危机。金融领域腐败风险还往往与市场风险、政治风险交织,腐蚀党的执政基础。由于金融工作具有较强的专业性,这些“问题官员”大多在青年时期受到专业的经济学和金融学训练,具有亮眼的学历背景。金融腐败现象固然受多种因素影响,但根本原因还在于理想信念缺失和价值观迷失。这或许与学校的德育教育缺失有关,没有在人生的“拔节孕穗期”为其补足价值观的精神之钙。

(三)青年大学生迫切需要通过价值观引领和理想信念教育来进行行为纠偏

当前我国高校金融学专业人才教育大多以培养应用型金融人才为目标,重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忽视学生人格塑造和价值观引领,教书和育人呈割裂状态。部分学生的价值观甚至在大学期间已经出现问题。如近年来大学生信用消费问题引起大众关注。有些学生追求享乐,通过电商平台、消费金融公司、银行校园产品、蚂蚁花呗、京东白条等多种途径透支个人信用,购买高档手机和衣服。“E租宝”“校园贷”等不良P2P事件层出不穷。其结果是部分学生出现还款逾期或违约,影响了个人征信,为职业发展埋下了隐患。有的学生甚至因为在校期间的高利贷借款行为而出现极端事件,遭受财产损失与身心伤害。这一现象被网络媒体报道,抹黑了当代大学生的群体形象。过渡透支信用和炫耀性消费不仅反映出大学生金融素养的缺失,也反映出大学德育教育的缺失。需要我们充分利用专业课程和课堂教学的德育功能,通过价值观引领和理想信念教育来纠偏,引导学生将主要精力用到学习知识和增长才干上,同时提高警惕,提升金融风险防范意识。

二、金融学课程思政资源挖掘———基于中国金融“四个自信”视角

识别并挖掘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思政教育资源是开展课程思政的前提。金融学课程蕴含了丰富的德育资源,如爱国主义、诚实信用、生态道德、工匠精神以及社会责任感等丰富素材,体现在不同的课程模块中。这里我们尝试从“四个自信”视角来挖掘德育价值。2016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提出“四个自信”。在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中,中国金融亦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之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四个自信”也为我们挖掘金融学课程的德育价值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视角。

(一)中国金融道路自信

道路自信是对发展方向和未来命运的自信。新中国70年的金融改革历经了曲折发展过程,无论是改革取向、结构变迁,还是监管模式转化等方面都发生了深刻变革。经过不断探索和试验,我们走出了一条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和适应自身发展要求的对内改革之路。充分发挥社会主义体制的独特优势,金融制度和监管体制改革审慎推进,不承诺时间表,不规划路线图,最大限度地保持政策独立性,有效规避了多次国际性金融危机可能会造成的影响。金融稳定为我国经济长期持续健康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我们走出了一条独立自主、审慎稳健的对外开放之路。通过QDII、QFII、沪港通、深港通等制度安排,逐步拓宽国内外资金流动渠道。逐步放开境外金融机构、评级机构在华开展投资理财、评级服务、养老金管理、货币经纪等业务。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走出了一条独立自主的、符合自身经济转型特点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金融发展道路。向世界贡献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金融发展智慧和经验,为其他类似国家提供了参照。

(二)中国金融理论自信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这四十年,也是西方国家金融理论和实践创新的加速发展时期,西方的经验和理论似乎成了世界范围内金融改革成功与否的标杆。然而中国的金融发展打破了对西方经典理论的路径依赖,形成多个“中国之谜”。如在部分西方学者(AllenandGale,2000)眼中,中国的金融体系是一个失败的系统[3],但实际上正是这个不断改革迭代的金融体系,助推中国取得了超过世界上任何国家的长期和持续经济增长;如中国在多年货币高增长率基础上却保持着较低的通货膨胀水平。“中国之谜”一度成为全球金融理论研究的热点。实际上,中国金融发展并没有完全遵循西方经典理论指导,中国的金融改革具有“摸着石头过河”的明显试验特征。政府能够在坚持社会主义和现代化强国建设的目标导向下,秉持着“鼓励创新”“允许试错”的指导原则推动金融改革[4]。政府为金融改革提供了较大的缓冲区间,从而为金融改革提供必要底线保障。在以政府为主导的金融改革中,通过金融体制的优化调整,引导金融资源优化配置,中国金融较好地兼顾和平衡了“改革—稳定—增长”的“不可能三角”。在渐进式改革探索中,中国金融在若干领域已经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理论体系。如党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银行体系与资本市场的制度非对称性安排、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多层级金融机构和市场体系构建、双支柱调控模式的顶层设计等。中国金融理论创新指导中国金融改革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对西方传统金融发展理论形成重大挑战。这需要我们对理论创新进行系统总结,也是金融专业大学生思政教育的绝好素材。

(三)中国金融制度自信

制度自信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制度优势的自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中国金融在与国际接轨的同时,也保持了鲜明的自身特色,体现为在若干领域逐渐建立起适应中国国情的特色金融制度安排。如在金融制度体系建设上,中国逐渐建立起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尊重大国国情,在统一主权国家内实施了“一国多币”制度,有效维护了港澳台地区经济和社会稳定。在监管制度上,中国逐步形成以“一行两会一委”为中心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金融监管机构体系,建立起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成为第一个以官方文件将宏观审慎政策提升为与货币政策并列的“政策支柱”的国家。改革开放以来成功抵御了亚洲金融危机、美国次贷危机等引发的多次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有力支撑了宏观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在金融对外开放的制度安排上,中国亦逐渐寻找到适合国情的路径。当前人民币国际化正在加速推进,一国货币的国际化是其综合实力得到国际社会认可的象征,人民币逐步国际化从金融角度展示着中国金融的“制度自信”。当前具有高度适应性、竞争力和普惠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金融体系建设正在加快推进。在构建现代金融体系的理论指导下,中国在金融机构改革、资本市场建设、普惠金融发展、绿色金融体系构建、金融调控架构体系完善以及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渠道拓展等多方面取得显著成效。近年来我国银行业总资产规模、外汇储备余额持续位居全球第一,已成为全球第二大债券市场、股票市场和保险市场,金融业发展的活力和韧性不断增强。这为我们总结归纳中国金融制度自信提供了鲜活的时代新素材。

(四)中国金融文化自信

中国金融发展史源远流长。漫长的金融发展史上有丰富的德育素材可挖掘。在货币发展史上,中国是世界上使用货币最早的国家之一。中国古代货币制度在秦汉时期就已基本形成,领先于欧洲国家。北宋时期出现于四川地区的交子是中国最早的纸币,也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的纸币。这种纸币最早由商人发行,代替铜钱流通,开创了民间金融的先河。交子实际上具备了现代纸币的基本要素,并逐步实现从商业信用凭证到官方法定货币的转换,将还处在黑暗的中世纪的欧洲远远抛在后面。不同时代的货币在反映王朝兴衰见证历史变迁的同时,也塑造了独特的货币文化。如从货币形制上看,我国曾长期铸造使用“方孔圆形”铜钱,这一形制既有铸造效率的考量,也体现了中国人“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天圆地方”为代表的东方货币文化对日本、越南、朝鲜等周边国家产生了深远影响。这些国家或地区不但大量流通中国铜钱,甚至仿照中国货币形制,铸造钱文为汉字的圆形方孔铜钱[5]。中国古代钱币的跨国流通不但为我们研究古代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提供了重要史料,而且对深入理解当今人民币的跨境流通,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等问题也有重要启发。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写到“渊深而鱼生之,山深而兽住之,人富而仁义附焉”。在漫长的金融发展史中,中国人逐渐形成“一诺千金”“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有借有还,再借不难”的朴素金钱观,还有很多流传于民间的关于金钱的寓言小故事,他们共同构成中国金融文化的组成部分,为金融文化自信教育提供了丰富素材。

三、金融学课程思政教学实施要点

挖掘提炼金融学课程体系中的德育元素,只是课程思政的第一步,还要解决如何将价值引领与课程知识有机结合,并润物无声地传导给学生,让学生产生理论认同和情感共鸣。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是金融学课程思政取得成功的关键。

(一)精心做好课程设计

课堂是教书育人的第一场域,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是开展课程思政的关键,做好课程设计是开展课程思政的首要步骤。要针对金融学不同专业课程的定位、性质以及其中思政教育资源的分布情况,做好课程设计。课程目标上,在传统的能力、知识和素质三位向度基础上,要引入思政教育目标。课程内容上,要给课程思政留有空间,将思政引领融入具体子模块中。课程进度安排上,在尊重课程知识体系讲授规律的同时对思政内容做统筹考虑。遵循学生认知规律设计课程内容,体现不同学段特点,注意课程思政导入的节奏。课程考核中,要增加课程思政的内容,创新考核形式对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进行检验。课程设计的组织管理上,要突出教研组(室)和课程负责人的作用,组织教研力量深入挖掘课程思政资源,建设课程思政资源库。若条件成熟,可在教改试验基础上编写导入思政教育的金融学教材,将思政教育融入学科体系、专业体系和教材体系。

(二)注重对中国情境的运用

由于金融的技术主义倾向和纯市场经济产物的惯性认知,一直以来我们的金融学课堂主要专注于知识传授。很多人认为金融学教育只是西方金融教育的中国化问题。这一认识显然是不正确的。金融运行的一般规律是无国界的,但金融所处的环境和服务的对象却是有国界的。就金融而论金融,是危险的。中国的金融必须服务于中国的经济体系,服务于中国的国家战略。因此金融学的课程思政要注意中国情境的导入。例如在讲中国金融对外开放时,可通过讲“亚投行”的诞生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亚投行”的成立在世界范围内引起极大反响,它意味着中国主动参与到国际金融治理中,在国际规则制定上有了更大的金融话语权。在讲授金融风险管理时,介绍国家对于“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所做出的努力。通过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深入分析风险防范不及时或防范不当可能会给国家金融安全带来的严重后果,增强理论与现实的结合度。在讲授货币史与货币制度时,图文并茂地向学生展示我国丰富而厚重的金融文化遗产,展示中国金融在人类文化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让学生们铭记这些引以为自豪的历史,树立大国金融自信,增强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金融强国的使命感。在讲授网络金融电子支付操作时,通过让学生体验“支付宝”中的“蚂蚁森林”项目,感受个人金融行为如何助力绿色发展。

(三)思政导入要潜移默化润物无声

课程思政不是新开课程,而是把价值引领融入现有课程,实现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如前述分析,金融学专业知识本身具有价值倾向和家国情怀,课程思政的关键在于“渗透性”,让立德树人“润物无声”。由于金融学具有较强的数理分析和逻辑推理特征,思政导入不能干扰原有知识逻辑,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之中。思政内容的导入不能让学生感到唐突,思政内容的展开不能让学生有被“说教感”。这对授课教师提出了很高要求。做好这几方面工作对专业课教师可能是必要的。一是掌握学生思想动态。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专业课教师除了与学生沟通,也要多和思政专职教师、班主任、辅导员等学工系统教师交流,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在关键问题上解决其思想困惑。二是积累思政素材。授课教师平时要从学生所思所想、社会发展热点、热门专业话题等多角度积累素材。只有素材丰富,思政导入时才有可能实现即兴发挥和巧妙融合,课程与思政才有可能无缝衔接。三是提升趣味性和亲和力。通过图片、视频、漫画等多种方式丰富课程内容表达形式,活跃课堂气氛。用严谨的金融知识解读鲜活的社会生活,如用期权理论分析青年人的婚恋和择业,增强金融理论的亲和力和时代感。四是注重启发教育。教师在思政引导中可适当留白以启发学生思考。如解读中国应对历次金融危机的成功经验,展现中国金融监管的制度自信时,教师不宜生硬地给出自信的结论,可通过中西对比,由远及近、由表及里地启发学生理解中国金融制度的历史性变革和取得的巨大成就,从而油然生发自豪感。

(四)注重来自实践的反馈

金融学既有深厚的学理性又时刻关照着丰富的发展实践,理论知识各模块在金融发展实践中均能发现“用武之地”。金融专业的课程思政若能将理论讲授的价值引领和业务发展的实践反馈结合起来,将是十分有益的。两者结合有两条可行路径。一是案例教学。授课教师挖掘教学案例中育人元素,探索通过案例教学开展课程思政,如在并购决策、金融财税改革等模块的经典金融案例分析中引入价值判断,通过案例分析拓展金融课程思政的运用边界。二是经理人进课堂。金融学有很强的实践性,有条件的院校要与所在区域金融机构建立常态化业务联系,聘请一批政治觉悟高、业务能力强并有一定管理能力的从业人员为兼职教师。在讲授投资银行、衍生工具等具有较强金融实战性模块时邀请实务教师分享职业经验,讲授自己做过的案例。邀请投资银行机构人力资源负责人介绍投资银行所需要的人才[6]。让学生们知道金融行业除了要求有坚实的理论基础,还要有创新的意识和开放的思维;除了要有健康的体魄外,还需要有坚强的意志和敬业精神。金融业是凭借信誉生存的行业,对员工的道德操守有极高要求。引导学生从日常行为做起,不断修炼自己的道德修养和慎独的意识。三是发挥第二课堂的育人作用。如在讲授金融行业绿色发展时,指导学生积极参与绿色金融实践项目,提升其生态道德素质。引导学生将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人生启迪,汲取精神力量。

(五)授课教师持续提高德育工作素养和能力

金融学融资范文第4篇

关键词:行为金融学;保守主义;隔离效应;反应过度;反应不足;自我归因;非理性波动

一、行为金融学简介

西方行为金融学(BehavioralFinance)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行为金融学之前的经济学和金融学的理论多假设:个体在决策过程中会全面考虑所能得到的信息并理性地进行投资决策。然而,研究者们在投资领域中发现了大量非理性的投资行为。西方的许多经济学家在研究投资活动过程中发现,金融学的许多数学模型,不能很好地解释和预测现实中的投资活动,对投资活动中人的行为与心理的研究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行为金融学就是试图去解释投资者在决策过程中,情绪和认知错误是如何对其投资产生作用的一门学科。著名的行为金融学理论包括背景依赖(ContextDependence)、保守主义(Conservation)、隔离效应(DisjunctionEffect)、反应过度(Over-reaction)、反应不足(Under-reaction)等。

二、资产价格非理性波动与非理性人假设

传统的经济学和金融学的理论均假设:个体在投资决策过程中会全面考虑所能得到的信息并理性地进行投资决策。但通过大量的实证研究发现在投资领域中存在大量非理性的投资行为,个体和群体的决策往往并不会以理性利益最优化来决定其行事的策略。行为金融学是在传统金融理论出现一些异常现象时候发展起来的。行为金融学认为人类具有一定的理性,但人类的行为却不尽是理性的,行为金融学在对人类行为进行了有限理性,有限控制力的基本预设假定之后,把人类的感情因素和心理活动等融入投资决策过程之中并加以分析,认为这些因素都在人类的决策过程当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行为金融学有两个重要的理论基础:

有限套利(limitstoarbitrage)和投资者心态分析(inverstorsentiment)。有限套利就是基于人的非理性假设,在噪声交易和市场交易规则限制的影响下,再完美的套利也只能部分发挥作用。投资者心态分析就是解释投资者在决策过程中,情绪和认知错误是如何对其投资产生作用的。对心理学的研究能对金融市场的许多现象解释带来很大的帮助,也能解释很多股票市场的异常现象,比如市场泡沫和崩盘现象。行为金融学的观点认为人类的许多弱点是一致的,可在一定程度上预测的,可以被利用在市场上获取利润的。“行为金融学首先并不完全肯定人类理性的普遍性。而认为人类行为当中有其理性的一面,同时也存在着许多非理性的因素。”

决定股价的短期波动或者说直接影响股价的因素是所有参与的投资者的心理因素的综合,包括理性和非理性的心理因素。购买股票的每一分钱背后都有个活生生的人,而决定其是否购买股票的直接因素就是其当下的心理状态。所有的外部的因素诸如最新的公开信息,历史的走势,某人打听到的小道消息等等都只是影响其心理的多种因素之一罢了。进而,一个股票乃至一个证券市场的趋势就是有所有的投资者的心理预期及其发展而决定和推动的。因而进一步的可以认定证券市场和其他市场上往往存在着情绪周期,《洛杉矶时报》曾载文将其总结为轻视、谨慎、自信、深信、安心、关注和投降7个过程。这7个过程构成了一轮资产价格的完整波动过程。

股价是对股市总体心理状态的客观反应,任何一个时点上的股价走势发展,向上或是向下,都是由过去发生的事件和将要发生的事件共同造成的。过去的事件谱写出了过去的K线走势,过去的K走势或者说是过去发生的事件决定了某一时刻市场参与者的总体心理和财务状态。而这决定了未来基本面和消息面发生变化时参与者的反映,每个投资者的反应总合则决定了未来股市的走势。因此,同一事件发生在不同的时间,在不同的市场,面对市场中投资者的不同原有心理状态时,结果会完全不同的。比如提升存款准备金,在牛市疯狂时,存款准备金率的提升会被认为是利空兑现,股市会更加的上扬,这在2007年的中国股市屡次可见。

三、非理性在股市上升中的表现

非理性因素发生在股市波动的每一个阶段,具体来说,在一个周期的开始,股市在经历一段长期的调整之后,股票价格的处于历史低位,而此时经济基本面开始好转,股价开始处于上升的初级阶段,显然此时股价合理甚至是低估,基本面开始向好的方面发展,至少是最坏的情形已经过去,此时从长期而言应该是很好的购入股票的时机,但大多数的投资者在熊市的惨跌中已经心有余悸,根据卡尼曼的回忆效用理论,此时投资者对于上一资产价格周期期末的暴跌经历具有强烈的回忆效应,恐惧造成了投资者的悲观情绪,难以对当前的市场有准确客观的分析,当利好的趋势不断显现之时,股价反而波澜不惊,多以小的震荡为主,这可以用行为金融学中的“反应不足”和“隔离效应”来解释,“反应不足”又可称为“保守主义”其表现形式有两点:一是人们习惯于对不确定的事物先设定一个初值,然后根据信息的反馈对这一初值进行修正,而前期的下跌走势就在此形成了一个悲观的初值;二是人们总有对信息进行筛选的本能,对新信息进行选择性识别,对有利于保持原有观点的信息加以重点确认。以上两点使得当基本面开始改变时人们的反应滞后。

“隔离效应”,即人们总愿意等待直到信息披露或预期彻底实现时再做出决策的倾向,也使得一轮资产价格上升行情在初期总是缓慢而犹豫,唯有在经过较长一段时间的徘徊后,人们才能从“轻视”和“谨慎”转变为“自信”的状态,慢慢地才会有越来越多的投资人进入市场,股市成交量不断增加。

当资产价格上升波段发展到后期,此时资产的价格已远没有原先那么有吸引力了,甚至已经远远高于其价值,但上升的趋势,使得“过度自信”现象很容易发生。人们经常高估自己成功的机会,将成功归因于自己的能力,而低估运气和机会在其中的作用。当行情发展到高潮阶段,市场上总是乐观的情绪蔓延,长期的上涨行情使得参与者的自信不断得到正强化,因而操作上更加的主观和激进。同时长期高扬的股价会让人产生价格偏移,产生对当前股价的认同的倾向。信息窜流和“羊群效应”现象使得在一轮行情末期的投资者总体的乐观情绪很难被扭转,人们通过相互间的循环反应刺激,情绪逐渐高涨。于是人们很难想象股价会突然的暴跌,即使有所下跌,由于见过更高的价格,而认为其实也在历史高位的价格很便宜,而大举买入,当有很多人这么做时,群体的非理性就产生了,这就是股价在达到通常的估值上限后还会波浪式上升的原因。

四、非理性在股市下跌中的表现

当一个周期进入下跌阶段时基本面开始变化,人们过于乐观的预期被突然打破,股市开始下跌,同样的由于之前股市上涨时期,许多利空的因素出现以后并未改变股市上扬的趋势,人们产生了侥幸心理,在“保守主义”配合下,往往不会去考虑量变到质变的可能。在经过长期的牛市行情后人们会产生“资金效应”,资金效应是指在产生收益效应后,人们倾向于接受以前不接受的,再次的后失败所产生的痛苦往往较小,因为损失被前期的收益缓冲了。因此继续投资的冲动不会立即消除。对于新近的头寸带来的损失,也会因为“后悔厌恶”而不会随基本面的改变而轻易卖出。以上种种人们心理上产生的作用使得总会产生这样的一种情形,即虽然股价已脱离价值,趋势似乎也已转变,但在股市的一波大回调之后总会有一波有规模的反弹,几乎每次的股市逆转的形态总是以M头出现。

伴随着股市下行的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市场绝非原先认为的那么乐观,阻碍经济发展中的负面因素开始不断出现。当到了在下跌的后期,长期的下跌使得人们产生了趋势持续的预期,使得即使股价在下跌之后突显出了价值,但场外资金依然不敢进入,同时筹码持有者由于巨大的账面亏损,对股价的定位产生巨大的改变,用惊弓之鸟来形容比较贴切,当股价由于抄底资金的介入而有所回升时,成本较低的投资者倾向于在略有亏损时出局,而不会在意此时股价是否匹配股票的价值,长期的下跌同样的改变了人们的思维定式,“保守主义”在此再次发挥效应,随着股价的上升,不断有接近其成本区的投资者选择抛售,反弹很快就被无法控制的抛盘镇压下去了。这也是下跌时会出现波浪式下跌,高点越来越低,低点也越来越低的原因。

在下跌的趋势之中,慢慢地人们开始认为下跌时常态而上涨只是偶然,市场的总体悲观情绪又会通过“羊群效应”在群体中的投资者间进一步加强,这就造成了严重的惜买现象,造成资产价格启稳的困难。此时绝大多数的人都开始从“安心”,“关注”转变为“投降”。

市场的大底是由长线的价值投资者造就的,唯有当有较大的一批资金开始不在乎短期的波动而进入股市时才可能结束绵绵的下跌趋势。一个特定市场中坚定地价值投资者的数量是不确定的和难以估计的,并且只有这批价值观相同的人在较集中的时点上共同进入股市,才能对趋势产生作用,这就造成了大盘暴跌时的下跌幅度和节奏难以估计。在一个趋势投资盛行的市场,在长期下跌之后,很少有人会脱离“羊群”敢于逆势而为,其结果就是股市往往会下跌到一个离谱的点位。如格雷厄姆1929年美国股市泡沫破灭后在1931年抄底,结果破产。费雪已经预见29年股市泡沫破灭,但是还是买入自认为是便宜的股票,结果几天之中损失了几百万美元。股神巴菲特也曾在买入股票后账面损失达到50%。他们都是著名的投资家,但在非理性面前,任何理性分析都难以预测非理性造成的冲击和波动。

五、结论

非理性是人类难以克服的弱点,个体的非理性的累加造成了整体市场的非理性波动,贪婪与恐惧的存在使得价格和价值会产生巨大的偏差,而具体时代背景,人文环境等的不同造成了市场总体心理状态的不同,故而对于即便相似的基本面市场总体的反映也不尽相同。流行的技术分析就其根本是对过去发生事件的统计总结,并试图通过概率指导投资。但参与者在不断变化,参与者的数量和市场中交易的股票也在不断变化,此外不同股票可能吸引不同的具有特定行为特征的投资者,这使得在另一个股票上的数据分析变得钝化。资本市场是由无数投资者和投机者共同构成的博弈场所,因而对于资本市场脱离基本面因素的非理性波动唯有从行为金融学的角度来研究和审视。行为金融学无法精确地为投资预测价格的波动和走势,但却可以在分析投资者心理和大众预期的基础上来研判资产价格波动的发展阶段。从投资的战略角度来把握一轮行情的发展,发现机会,规避风险。

参考资料:

金融学融资范文第5篇

关键词:行为金融学;投资策略;股票投资策略

1文献综述

一般认为,行为金融学的产生以1951年Burrel教授发表《投资战略的实验方法的可能性研究》一文为标志,该文首次将行为心理学结合在经济学中来解释金融现象。1972年,Slovic教授和Bauman教授合写了《人类决策的心理学研究》,为行为金融学理论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1979年DanielKahneman教授和AmosTversky教授发表了《预期理论:风险决策分析》,正是提出了行为金融学中的预期理论。

中南大学的饶育蕾和刘达锋著的《行为金融学》是我国第一本系统阐述行为金融学理论的著作。吴世农、俞乔、王庆石和刘颖等早在中国证券市场初建时就对中国股市调查并进行取样分析,得出中国市场为非有效市场,其主要论文有:吴世农、韦绍永的《上海股市投资组合规模和风险关系的实证研究》,陈旭、刘勇的《对我国股票市场有效性的实证分析及队策建议》。国内对这一理论的研究相对不足,对投资策略的涉足更是有限。

本文主要是借鉴了两位美国学者的思路进行论证。美国学者彼得L•伯恩斯坦和阿斯瓦斯达摩达兰著的《投资管理》总结了美国比较有影响力的观点,对行为金融学理论在投资领域的应用进行了发展,对投资行为进行了全面剖析,其对投资策略的研究更具有独到之处,这种在行为金融学下投资策略的研究对我国证券业的发展将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罗伯特•泰戈特著《投资管理-保证有效投资的25歌法则》以其简单而明了的笔法描绘了行为金融学下投资方法的选择应具备的条件和原则,指导我们的实践。BrighamEhrharot著的《财务管理理论与实务》中也不乏对行为金融学的应用,比如:选择权的应用等。

2行为金融学概述

行为金融学是将行为学、心理学和认知学成果运用到金融市场上产生的一种新理论,是基于心理学实验结果提出投资者决策时的心理特征假设来研究投资者实际投资决策行为的一门学科。

行为金融学有两个研究主题:一是市场并非有效,主要探讨金融噪声理论;二是投资者并非是理性的,主要探讨投资者会发生的各种认知和行为偏差问题。

主要理论:

证券市场是不完全有效的即市场定价不能完全反映一切信息,存在噪声交易者风险即金融噪声理论。投资者构筑的投资组合具有金字塔型层状特征即行为组合理论。

投资者有限理性。行为金融学总结的投资者行为偏差有:决策参考点决定行为者对风险的态度;投资者存在心理帐户;投资者还存在过度自信心理和从众心理。

3行为金融学在实务中的应用

实际上,各种积极管理模式都假定市场定价失真或无效。他们认为通过投资于定价失真的市场或资产可以获得增值。然而所有的人都知道这种无效性是转瞬即逝的,这样,这些无效性可能会为有耐心的投资者提供收益。“耐心”是一个好的投资策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行为金融学理论可以很好地解释诸如阿莱悖论、日历效应股权溢价、期权微笑、封闭式基金之谜、小盘股效应等等金融学难题。还提出了成本平均策略、选择策略参考点来判断预期的损益、动量交易策略等投资策略。一些金融实践者已经开始运用行为金融学的这些投资策略来指导他们的投资活动。

成本平均策略。成本平均策略是在股市价格下跌时,分批买进股票以摊低成本的策略。采用这一策略不是追求效用最大化,而是降低投资活动。

行为金融学认为,人们在进行决策的时候,往往会选择一个决策参考点来判断预期的损益,而非着眼于最终的财富状况。在心理预期的过程中,人们会把决策分成不同的心理帐户来考虑,常常拥有自信情节,高估已经拥有的商品或服务,并且倾向于增加这里物品或服务的使用次数。还对预期的损失过于敏感,把同样价值的损失计算成远高于同样价值的收益,而对已经形成损失的东西却表现出一种“处置效果”,由于期待机会收回成本而继续经受可能的损失。因此在行为金融学中的“心理”帐户和“认知偏差”这两个概念,应该在日常理财中关注。运用动量交易策略。即预先对股票收益和交易量设定过滤准则,当股票收益或股票收益与交易量同时满足过滤准则时就买入或卖出股票的投资策略。当处置效应在证券市场上比较严重时,其带来的股票基本价值与市场价格之间的差幅就会更大;当价格向价值回归时,可利用动量交易策略,通过差幅获利。

市场无效性本质上是一种套利机会,如果足够多的资金追求同一种市场无效性,它肯定会消失。对于许多定量投资者来说,永远感到困惑的是,一旦某种市场无效性在学术刊物上得到详细论述,它就奇怪地消失了。实际上,如果昨天的无效性已广为人知,并吸引了大量的投资资本,再设想它明天仍然存在是非常危险的。资本市场同样如此。因此,不要屈从或迷恋“权威”的信息,应该努力追求有个性的投资策略。

在职业资金管理游戏中获胜的资金管理者一般都是最少犯错误的人,但其中的许多错误都可以归因于人类本性——追求安稳、相信潮流、失败后希望改换风格和指导思想。投资组合管理中的一些错误源于资金管理者不了解自己的客户,不了解自己的投资市场,一些错误源于资金管理者走“受托人的钢丝绳”的游戏,一方面要获得高额收益,另一方面还不能超越客户的风险承受性。

4股票投资策略

4.1具备股票投资取胜的素质

对于我们来说,在股票业取得成功的素质应该包括:忍耐、自立、简单明了、能忍受痛苦、心胸开阔、有独立判断能力、百折不挠、谦让、灵活、愿做独立的研究工作、勇于承认错误,还有对普通的商业恐慌不屑一顾。这些素质的具备与巴菲特的忠告是一致的,与行为金融学是相符的,市场可能是无效的,积极管理者也有增加价值的潜力,但这些无效性既不简单,也不是静态的,利用起来代价也不低。换言之,市场无效性的一个特点就是容易消失。这就意味着市场无效性一旦被隔离出来,并广为人知,越来越多的资金追逐这一无效性时,这个特点就消失了。问题不在于投资者和他们的顾问很愚昧或麻木不仁,在于当信息收到之时情况可能已经发生变化。当乐观的金融信息广泛传播时,大多数投资人认为这个经济形势在近期内还会进一步高涨时,经济走势实际上已经向衰退迈进。头脑清醒的投资者可以在信息不完全、不理想的情况下做出正确决策,那种需要各种资料的“科学头脑”是不科学的。

4.2逆潮流而动

风险观念的根源在人类感情中可以找到。我们都是社会性生物,渴望与别人协调一致,达成共识。以常规方式失败经常比非常规性失败痛苦较少。相应地,投资者更愿意冒以常规方式失败的较大风险,而不愿意冒可能以非常规方式失败的较小风险。许多投资者并不一定像他们以为的那样对风险有多少耐心。

参考文献

[1]曹凤岐,刘力,姚长辉.证券投资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