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基金市场论文

基金市场论文范文精选

基金市场论文

基金市场论文范文第1篇

1.个人客户对于开放式基金了解非常有限

虽然经过3年的发展,投资者对开放式基金的了解程度在日益深入,但是在已经投资了基金的实际投资者中还有一半以上对于基金的了解不足,只有四成的投资者比较了解开放式基金,其中有7%的受访者对开放式基金十分了解,33%比较了解开放式基金。典型表现是调查中不少实际投资者区分不清基金产品和基金公司,不少受访者知道自己购买的基金产品名称,但是不知道是哪家公司发行的。

个人投资者对于开放式基金不了解,盲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基金公司知名度普遍偏低

作为开放式基金的发起者、管理者,基金公司的知名度对于基金的销售、客户的巩固具有重要作用。在国内数十家基金公司中,只有为数不多的几家拥有一定的知名度,给投资者留下了一定印象。排在前列分别是南方(47%)、华夏(46%)、招商(35%)、国泰(31%)、中信(26%)、博时(22%)、长城(16%)、易方达(13%)。最高的知名度都不超过50%,说明基金公司的品牌还没有树立,与其他行业相比,竞争的层次还没有提升到品牌竞争的层次,还有相当的提升空间,需要提高基金公司的知名度。

(2)个别基金与业绩实力不匹配

基金公司知名度与基金公司旗下的基金业绩之间的关系并不成正相关。例如:业绩遥遥领先的博时基金公司在投资者中的知名度要远远落后于南方、华夏等基金公司。所谓墙内开花墙外没有香,也说明基金市场的市场营销也还处于一个初级阶段。

2.投资者的短期投资心态

自2001年第一只开放式基金发行以来,基金公司、商业银行等各相关方都通过不同途径和方式对投资者进行教育,基金作为一种长期投资工具被介绍推荐给储蓄用户。在过去几年里,已经有为数众多的投资者选择了开放式基金。但是,他们选择基金的初衷与基金公司的期望并不一致。数字一百的调查结果发现,多数投资者还没有树立长期投资的投资理念,与开放式基金的产品特点不符合。约65%的个人客户投资开放式基金的目的是为了获得短期收益(两年以内),16%的客户会根据自己的需要随时赎回开放式基金,将开放式基金作为银行储蓄的替代产品,只有不到20%的客户会持有开放式基金2年以上,基本树立了长期投资的理念。特别是,个人基金投资的中坚力量,位于30-39、40-49岁之间的投资者多数倾向于在短期内投资(一般是2年之内)。

如何让投资人建立对于长期投资的信心,是基金公司努力的方向。目前的短期心态除了投资人的不成熟外,也与基金市场本身的不成熟有关,基金还没有在投资人中建立自己的强势品牌和与品牌所带来的保证或者信心。对于投资人来说,信息的充分透明,理性心态,长期稳定的业绩有助于长期投资观念的形成。这段时间的基金市场的低迷在某种程度上是好事,因为它帮助投资人建立了基金也会赔的理念,打破了只赚不赔的不合实际的幻想,让投资人学会更加理性分析了。对于基金公司来说,不必迎合投资人短期的心态,利用短时间的低迷时期,关注自身的长期竞争力的培养,让基金市场更加规范,以保证长期业绩为目标,才是根本。

3.基金市场竞争力分析中,储蓄、债券将是最有可能的替代者

第一,目前基金的资金来源以储蓄为主,81%的投资人是将储蓄存款转化为基金的,基金对于储蓄存款的分流作用比较明显。

第二,基金投资占现金资产的比重较高,23%的投资人在基金中的投资占到现金资产的一半以上。

以上两点说明,目前的投资者是稳健偏保守型投资者。

第三,他们多是短期预期的投资心态,因此,一旦基金市场打破了他们对于基金的稳健预期,资金可能回流储蓄或者债券,而不是股市。这也验证了为何近期的国债如此之火的原因。如果基金不能恢复士气的话,债券市场将被看好。

4.低收益低风险设计原则更符合普遍需求,稳健型产品适合现有市场。

投资者对开放式基金的收益预期比较合理,21%的投资者希望投资开放式基金的收益只要比同期银行定期存款利率高就可以,19%的投资者希望比同期国债收益高就可以,有31%的投资者希望获得5%-10%的收益,还有19%的投资者希望获得10%-15%中等偏上的收益。只有一成的客户希望获得15%以上的收益。充分说明,投资者对于开放式基金的收益预期还是比较合理的。

与合理的收益预期相对应,投资者对开放式基金可能遭受的损失的承受程度也是比较低的。将近9成的投资者希望投资开放式基金后可能的损失在10%之内,56.7%的投资者希望损失在5%之内。因此,符合大多数投资人预期的产品将是低收益低风险的基本金产品。比如保本基金或者保最低底线基金。进一步,从市场细分的角度来看,本科以上学历者,收入较高的人,他们期望的收益更高,风险的承受却和其他投资人差异不大,这可能与他们有更多的理财知识及投渠道有关。40-49岁的投资者对于风险的承受能力最弱,是保本基金的忠实人群。今年国内的证券投资基金特别是开放式基金业务发展迅速,基金公司面临的市场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

第一,开放式基金的销售数量越来越多,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市场同时发行数只基金的情况屡见不鲜;

第二,开放式基金的产品创新也层出不穷,基金公司纷纷推出货币市场基金、指数基金、行业基金、保本基金、小盘基金等等众多创新品种。

第三,开放式基金的客户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个人客户在认购数量和客户总数上占到大多数,而个人客户分散、投资心态和行为都十分复杂。由此,对基金公司而言,市场所孕育的不确定性也在悄然提高,因此,相应的对于个人投资者的市场研究就更有必要。

基金市场论文范文第2篇

(一)农村金融业务供求的非均衡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经济也得到了快速的增长,农民收入显著提高,手中的余款也多了。由于当前农村的投资渠道有限,人们期望得到更多的理财服务,以使其存款得到合理的投资,比如投资凭证式国债,国库券,收益型基金等。同时,农民还希望有相应的金融机构能够为其提供农业生产、家禽养殖、农产品销售、花草果树种植等信息服务,期望他们能在增加收入的前提下获得比较多的金融服务。但从显示情况来看,农村金融机构所能提供的业务种类比较少。从当前为农村发展提供大力支持的农村信用社来看,其经营的业务仍以存贷为主,其他业务方面还较为匮乏。同时,一些在大城市才有的新兴金融业务,在进入农村市场的过程中,也举步维艰。

(二)金融工具供求的非均衡伴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人口就业结构的变化,金融需求主体结构及其对金融服务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人们不仅需要现金,还需要长期的资本,不仅需要信贷服务,还需要汇兑、转账等服务。因此,金融机构要适应这些变化,有针对性地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主体的金融需求,真正做到支持新农村建设。为了应对当前金融市场广阔的前景,满足大家的各项金融需求,从而相应地需要多样化的金融工具,以实现农村经济快速有效的增长。目前,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中,无论是在金融工具品种上,还是数量上都比较少。现有的金融工具只有银行存单、股票、企业债券等金融工具,而国债尤其是记帐式国债在农村很少发行。诸如汽车、房屋等非生活必需消费品的贷款业务在农村市场十分稀缺,以至于保险、投资理财、信息咨询等业务几乎就为零。据资料显示,2010年,我国农业保险的全部收入为144.6亿元,占保险业总收入的1.18%,投保的农民只有将近1.45亿户,同时农业保险的险种也相对单一,不能满足农民的需求。通过这些现实的数据可以看出,我国农村保险市场还处在原地踏步的阶段。

二、农村金融非均衡的体制和机制分析

就我国目前农村金融市场的非均衡性产生的原因而言,可以从农村经济体制的变迁、金融机制的内在特点等方面窥见一斑。

(一)农村经济体制的变迁与农村金融的非均衡虽然近年来,针对我国农村经济的状况进行了不少改革,大体上推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其相对于城市经济的发展而言,农村经济的发展还是不完善的,其中存在着各种形态。目前,我国农村居民的生产经营活动几乎已经摆脱了小农自然经济状况,农村经济结构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农村经济结构的变化使得金融需求主体呈现多元化的特点。多元化的金融需求主体不仅对筹资提出不同的的要求,而且在金融服务,金融工具等业务上也有了更多的需求。与我国农村经济形式的改革相比,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步伐明显慢了很多,农村金融体系只是在很小的范围内适应了农村经济发展需求,仍有很多方面需要改进和创新

(二)政府宏观调控滞后与农村金融的非均衡从建国以来,虽然我国农村金融体制历经多次调整,但每一次的调整都只是局部的微调,并为对农村金融进行全方位的改革,以至于农村金融体系供给相对单一。长期以来,由于缺乏对农村经济的实地考察,以及对农村经济的形式和农村金融需求的变化不了解,政府在农村和城市实行了同样的金融管理方法。这种管理方法,主观上以为国有金融机构能为农村经济和金融的大力发展提供帮助,但客观上并非如此,国有金融机构在市场利益旳驱使大幅减小了农业贷款的规模。以中国农业银行为例,随着商业化转型的完成,农行要么是撤走了在乡镇的不少机构网点,要么是收回了贷款权限。从而导致在广大农村地区只剩下像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等业务简单的金融机构,有的贫困地区,甚至没有金融机构。然而,农村信用社在多次改革后,也逐渐失去了其支农惠农的功能,为了摆脱其长时间亏损的窘境,他们也实行了规模效益化的经营方针,大量撤走基层机构和网点。到2000年底,广大农村地区的农村信用社数量比1990年减少将近40%左右,农村信用社的大范围撤销,使得农村信用社更加远离农村金融市场。这样不仅减少了其自身吸收农村存款的量,还减少了与农民交流。另外,农村信用社为了实现其高收益,也将信贷资金投向与农业不相关等领域。由于农信社等金融机构远离“三农”领域,造成了农村地区严重的金融匮乏现象,使农民及其他农村金融需求主体的金融需求无法得以实现。同时,农村信用社在个人存款业务上服务比较单一;在放贷模式上,仍以质押、担保为条件,而且信贷额度也十分有限;支农惠农的信贷资金没有被真正投入到需要的领域去。

(三)金融管制落后与农村金融的非均衡由于我国仍处在发展中国家的阶段,于是在金融领域也像其他发展中国家一样实行了严格的管制制度,但是我国的金融管制存在着两极分化的现象,农村的金融管制比城市更加苛刻严格。这种严格的金融管制制度阻碍了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农村经济主体在资金需求上遇到困难时,若得不到正规金融组织的帮助,它们就只能依靠高利贷来解决问题。早在2012年,中央政府部门就对我国民间金融有了一个明晰的表态。同志曾经说过要用法律武器来保障民间借贷的公平性,可以让民间资金投入到农村金融市场,同时维护其正常有序的运营,鼓励他们大力发展的同时也要加强监督与管理。鉴于温州民间金融发展的相关教训,中央政府及金融监管部门已经做出了对民间金融改革的相关方案,并付诸实施。各级政府部门及相应机构应大力支持和监督民间金融,特别是农村地区的民间金融的健康发展。

(四)资本流动机制的稀缺与农村金融的非均衡在金融机构对支农资金供给不足的情况下,各级政府部门应积极采取措施,想法设法为百姓谋福利。通过采取各种措施让社会资本有效的注入农村金融市场,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增添活力,以此来解决农村金融需求不足的困境。社会资本进入农村金融市场是对金融机构的一个有效互补,然而由于政府部门对社会资本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忽略了它在发展农村经济上的支撑作用,使得相关的配套优惠政策措施十分短缺,严重堵塞了社会资本进入农村金融市场的渠道,没能充分利用社会资本来补充农村资金短缺的需要。

(五)农村保险市场的不成熟与农村金融非均衡随着农业经济的发展,保险对农民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不但可以帮助农民消除很多后顾之忧,如农业保险、财产保险、人身保险、医疗保险等;还可以分散和降低农村金融风险,如农业保险。但到目前为止,关于农业保险只在《保险法》中有所提及,而没有一部完整的农业保险法。虽然农业保险与农业生产的关连性很大,但是农业生产中各种风险相比于其他商业保险而言更,于是几乎所有的商业保险公司对农村保险市场都望而却步。目前只有中国人民保险还在办理农业保险等业务,但其业务范围也相当狭窄,并不能满足当前农村经济迅猛发展对农业保险的迫切需求。

三、农村金融非均衡的调整路径

由于我国当前的农村金融体系不能完全有效地适应农村各种各样的金融需求,加之农村金融改革的步伐相对较慢,因此,有必要在健全我国农村金融组织机构上下功夫,以增加我国农村金融供给,缓解农村金融的迫切需求。

(一)建立多样化的金融组织机构

1.降低农村金融市场监管的限制,让社会资本进入农村市场。建成各种各样的金融机构,特别是发展各地经济所需要的各种民营金融机构,以此来满足农村民营经济发展的需求。大力开发与拓展农村资本市场,推动农村金融市场良性竞争,满足形式各异的农村金融的需要,通过增加金融供给来支持“三农”经济的发展。

2.建立健全农村保险体系。由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地区不仅需要农业保险、财产保险,还需要人身保险、医疗健康保险等各种各样的保险,因此需要大力发展农村保险市场,使农村保险机构得到有效的完善,增加保险业务迫在眉睫。主要从两方面入手。第一,组建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使金融机构的贷款无后顾之忧。政策性保险机构的设立应由国家集资建成,在相应的乡镇有营业网点。第二,实行再保险,中央和地方应该相应地从各自的财政预算中拿出一部分资金给予在农村地区的各大保险公司一定的补贴,并赋予其某些方面的优惠政策,使其挑起我国农业保险的重担。

(二)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

1.要明确支农的政策性银行主体,使其真正落实支农政策任务。随着农村经济结构的变化,要重新定位农业发展银行的政策性业务,并且相应地扩大其目前的业务范围与职能;加强对农业发展银行资金使用的督查。同时可以让农村信用合作社办理相应的支农惠农业务,在某些方面给予农信社一定的优惠,以此来弥补其支农业务的亏损。

2.应大力改造农村信用社,加快对其产权制度的改革。根据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村信用社自身经济实力,确定其可能的发展模式,使之真正成为支农的主力军。中国人民银行应该根据农业的生产时间段的不同,相应延长对农信社的支农再贷款时间,使农业生产时间与贷款的期限相匹配,农村经济得到真正的改善。

3.要尽快出台一系列支农惠农的相关政策。让一些盈利性的金融机构的分支点遍布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同时保证支农资金被切实的投向农业产业经济的发展中去,改变现在农村金融市场供给不足的现状。

4.加快农业银行农村网点的建设步伐。农业银行作为四大国有商业性银行之一,拥有资金优势、网点优势、队伍优势和技术优势,同时它也是我国重要的支农银行,理应挥其在农经济发展中的领头羊作用。为此,农业银行应加强县以下机构和网点建设,扩大其业务范围和种类。

(三)建立农村资金回流机制

1.政府部门应通过一系列政策的调节,加大对农村金融机构的扶持力度,政策上给予鼓励和支持。同时规范各金融机构设在农村的金融服务功能,进一步取消对农村经济发展不利的业务,在支农惠农贷款方面的利息收入给予金融机构税收优惠。

2.整顿农村邮政储蓄银行的业务,使其为农村以及农业的发展服务,同时建立健全农村资金回流机制,让邮政储蓄银行从农村吸收的存款以支农贷款的形式为农村经济建设所用。降低农业贷款的利率,大力促进农村信用社改革,避免农村资金分流。

基金市场论文范文第3篇

论文摘要:美国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为了稳定全球金融市场,各国政府、中央银行纷纷采取了一系列紧急措施。同时,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也是不能低估的。文章通过对当前金融危机性质的探讨,分析全球各国救市的情况,阐述该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积极探索我国应采取的措施。包括银监会的设立,应该把重点放在功能界定上,应该放在如何利用原有机构的监管设施、信息、人才及企业文化等来为银监会的功能服务上等观点。

当前美国次货危机正向实体经济蔓延,整个全球经济增长减缓,不仅仅是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实体经济持续衰退,而且包括“金砖四国”在内的新兴市场经济国家也面临着资本抽逃和外需减缓的艰难处境,全球金融市场动荡加剧,国际经济环境中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多。在这种形势下,正确判断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发展趋势,弄清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研究维护我国国家安全及我国的应对策略,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金融危机的性质探讨

当前的这场金融危机是一场席卷全球的通货紧缩危机。它的性质主要为:

(一)从时间上看是一次短期性的经济危机

我国领导人在参加的APEC首脑会议中预言这次危机时间为18个月,要到明后年才能见底,亦即需要一年半的过程。从经济危机的划分上看,持续期10年以上的才是长期性的危机,10年以下的为短期危机。因此,从时间上看,这次经济危机还是一个短期危机。

(二)从增长上看是一次伴随经济增长的经济危机

这次危机是在我国经济形势趋热的情况下突然来临的,在它发生作用的同时,我国的经济受到惯性的作用,还在不断地增长,虽然增长的速度有所下降,但是比起世界其他国家,其速度仍然不低。从长远来看,这次危机也不可能抑制我国的经济发展。

(三)从需求来看是一次需求抑制型的经济危机

这次危机是由美国房贷引发的金融危机引起的,由于它的突然发生,使美国和世界的需求受到很大的抑制,进而影响到我国经济。它的表现是物价的持续下降与工资水平的持续下降,工资下降是因,物价下降是果,从而在总体上导致需求不足。

(四)从后果来看是一次危害型的经济危机

因技术进步等原因引起的经济危机称为无害型的经济危机,而这次危机是一次后果严重的经济危机。它的主要表现是生产能力过剩,需求不足,导致实际产出和潜在产出之间的缺口越来越大。

二、全球各国的救市情况分析

美国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为了稳定全球金融市场,各国政府、中央银行纷纷采取了一系列紧急措施:9月16日,日本、美国、欧盟等六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央银行宣布,为了稳定国际金融市场,各国向银行系统注入大量流动性;日本中央银行在9月16日、17日、18日连续三个交易日,分五次向短期金融市场紧急注资近8万亿日元;美国政府紧急推出了救援金融体系的措施,成立政府专门机构接管金融机构7千亿美元的不良资产,为3.4万亿美元的货币市场基金提供担保,暂时停止对799只金融股的卖空;欧洲中央银行在16日、17日先后向市场注资1千亿欧元;英格兰银行向市场紧急注入资金250亿英镑。

美国通过7千亿美元救市究竟能不能缓解这场危机?我们看到,美国的一些政府高官已经承认美国面临的是整个货币金融体系崩溃的危机,这就直接点明了美国这场金融危机的性质和严重程度。但是,国内经济学界的很多观点跟不上危机的迅速升级,甚至有些观点还重复着美国自己已经放弃的盲目乐观论调。我国有些金融界人士面对美国的严重金融危机,仍然坚称美国的金融体系是最权威、最发达的,中国面对全球危机应加快金融自由化改革步伐等,继续重复美国人自己都不愿重弹的老调,完全跟不上形势的发展。倘若抱着这样一种态度来应对这场危机,就会置国家的经济金融安全于危险的境地。1998年美国长期资本管理基金面临崩溃,当时美国政府花费了几十亿美元救市,第二年老虎基金濒临破产,美国政府救市的代价一下增加了七八倍,花费了几百亿美元。现在看美国政府救市的规模,动不动就是几百亿、几千亿美元,打个水漂就没有了。2000年美国濒临网络经济泡沫破灭的边缘,为了挽救网络泡沫经济的破灭,一是靠吹起更大的次贷泡沫,一是靠打伊拉克战争的军事凯恩斯主义。美国这种挽救危机的办法治标不治本,虽然能取得暂时掩盖矛盾和稳定金融市场的作用,但是最终会促使掩盖的矛盾以更加猛烈的方式爆发。这种救市方式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是被反复验证了的,美国自己也非常清楚。总之,这种救市对世界确实存在着巨大的危险。

三、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目前看,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是不确定性。从表面上看,这次危机对中国经济影响不大,主要是对中国金融体系的直接冲击不大。但是,从实际上看间接影响还是非常大的,特别是随着危机的蔓延和向实体经济的渗透,危机的影响还会加大加深。因为:

1.危机已经对中国银行业的资产质量、流动性、资本充足率、利润等方面产生了影响。

2.危机对中国资本市场的影响正在加剧。

3.危机的持续加深使中国各类金融投资机构的损失正逐渐暴露出来,总的损失目前还难以最终核算。

4.我国拥有近2万亿的外汇储备开始“缩水”。10月25日,美元指数涨至86.95点,两年来的最高值,疲软了6年之久的美元开始反弹。7月以来,仅用3个月美元就上涨了22%。除人民币、日元外,其他欧美货币纷纷贬值,尤其是澳元贬值严重,那些押美元走软而购买海外衍生产品合约的进口商损失惨重,仅中信泰富就损失了20亿美元。

5.危机使我国出口锐减及其对实体经济造成冲击,进而对GDP、财政收入、就业以及市场信心等将产生较大程度的影响。因此,总体上看,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是不能低估的。

四、我国面对当前金融危机的对策

(一)调整产业结构,扩大内需,保经济增长

由于危机的影响,引起了我国的国际经济环境发生巨大的变化,为此,我们应正确处理对内经济平衡与对外经济平衡的关系,把国内经济平衡放在首位,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扩大内需,力保中国经济增长。中国经济能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就是对当前国际社会抵御金融危机最大的贡献。

(二)加强金融监管

银监会的诞生不仅标志中国境内银行业顺应了“银行监管职能从中央银行分离出来的”的世界性潮流,而且也意味着国内金融改革的新的序幕揭开了。因为,随着银监会的成立,不仅使得银行业的格局会发生大的变化,而且银行业与证券业、保险业等方面的关系也会出现调整。实行“三驾马车”并驾齐驱,分别对证券业、保险业和银行业实施监管。为避免走以往机构改革的老路,保证银监会要有效运作,要做的事情很多。首先,必须对现有的《银行法》进行全面的修订。用新的法律框架清楚地界定银监会的权力与义务。否则,或是由于来自种种干扰而让银监会根本无法有效的履行自己的职责,或是银监会滥用其权力为己图利。应尽量减少分立成本与协调成本。因此,银监会的设立,应该把重点放在功能界定上,应该放在如何利用原有机构的监管设施、信息、人才及企业文化等来为银监会的功能服务上。

(三)审慎推进金融开放,建立有效金融预警体系

国际社会在信息革命的推动下,经济一体化的步伐正在加快,在此背景下为经济发展提供支撑的金融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潮流。金融全球化不可避免地要求一国实行金融开放与自由化,但应该看到历史上,频繁爆发的金融危机有多次是与金融开放的程度以及金融自由化的进程过快有关。同时,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历次的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金融系统的冲击都相对较小,这与中国政府审慎对待金融开放,以及金融自由化,尤其是资本与金融账户下的人民币不可自由兑换等政策密可分。随着经济金球化与金融自由化的不断推进,金融体系固有的风险还会进一步暴露,新的金融风险也将会形成,金融危机的易发性、联动性与破坏性也越来越明显。因此,金融风险的管理仅限于危机爆发后的补救是远远不够的,应该着力于构建有效的金融危机预警管理系统,预测金融危机发生的可能性,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逐步化解金融风险,从源头上防止金融风险的日益累积,最终导致金融危机的爆发。超级秘书网

(四)深化财税管理

财税制度要作根本性改革,改变政府激励,从保证经济增长的投资财政体制彻底转型,尽快实现向公共财政的转换。不是哪个地方投资多、哪个地方政府财政收入才多,而是哪个地方民生好,人民财富增加,政府的税基才丰厚。政府激励变了,从GDP导向转向民生服务导向,政府才会真正从经济事务中解脱出来,才会把配置资源的权力重新交给市场。

基金市场论文范文第4篇

会计准则“经济后果观”的出现始于20世纪70年代,是一门讨论利益各方进退的学说。目前被广泛引用的会计准则经济后果含义来自于美国学者StephenA.Zeff。1978年,Zeff在其《“经济后果”学说的兴起》一文中指出,从20世纪60年代起,美国会计界开始意识到会计信息的经济影响。所谓经济后果,按照Zeff的理解,是指“会计报告对企业、政府、工会、投资人和债权人决策行为的影响。这些个体或团体行为的后果被认为可能影响其他团体的利益。”此外,美国其他学者如WilliamR.Scott(2000)将经济后果定义为“经济后果是指无论有效证券市场的理论含义如何,会计政策的选择会影响公司的价值。”

WilliamH.Beaver(1981)指出,财务呈报有许多潜在的经济后果,并将其归纳为:财务分配、所招致的累计风险与风险分布、累计消费和累计生产、资源配置、公开提供信息的资源、民间搜集信息的资源。

从表面上看,会计所生产、提供的只是一些不同数字和文字的排列与组合,从而会计准则似乎是一种纯粹的技术规范。但深入到数字的背后,它还代表了一定的经济利益,表现为会计信息体现并调整着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利益关系,不同的会计信息将对各利益集团产生不同的影响。由于会计信息是根据会计准则生产与提供的,不同的准则规定会使会计信息的内容有所不同,从而进一步影响到各利益集团的利益分配格局,因此会计准则是有经济后果的。因此,在经济后果观看来,会计准则不再是一种纯粹的技术规范,而是财富分配的游戏规则,它界定了财富分配的金额和流向。有鉴于此,各利益集团必将极力利用其影响力纷纷介入会计准则的制定和修改,从而使得会计准则的制定和修改类似于国家的其他法规、政策的制定一样,成为一个政治过程,讨价还价与强势集团将对最终的准则有着相当程度的影响。最终颁布的会计准则既要遵循会计本身的基本原则,又要考虑经济后果,最终出台的会计准则将是各方力量博弈的结果。

二、金融危机下的公允价值会计准则经济后果

1.公允价值的内涵及其特点

20世纪70年代开始,源于历史成本、权责发生制和实现原则的传统财务会计难以为投资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从而备受怀疑。20世纪80年代美国发生的储蓄和贷款危机更加深了人们对历史成本会计的指责。与此同时,随着金融衍生工具产品的大量产生以及随之而来的金融风险,西方特别是美国会计界开始在历史成本之外探讨其他的计量属性,由此公允价值会计在学术界和实务界都得到了迅速发展,已逐步成为经济发达国家一种重要的会计计量模式。

公允价值计量具有显著的“顺周期”效应。

与历史成本计量相比较,公允价值计量面向现在和未来,更加注重会计要素价值的动态变化过程,公允价值变化反映了经济情况发生变化对资产或负债价值的影响。因此,当金融市场运行比较平稳时,采用公允价值计量不仅能真实、公允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充分揭示金融机构面临的风险,而且还不会引起资产及收益等账面价值的大幅波动。因此在本次金融危机爆发以前,公允价值计量得到了广泛应用甚至青睐。然而当市场处于极端情况时,公允价值的“顺周期”效应却会把问题严重放大,尤其是对银行业来说将使其账面数字螺旋式地减少,企业资产严重缩水,从而损害其利益。因此,公允价值会计准则被认为是此次金融危机的“帮凶”而成为银行业等相关利益集团指责的对象,公允价值存在与否成为各方争论的焦点。会计准则经济后果在本次金融危机中得到了强有力的体现和验证。

2.美国公允价值会计准则经济后果

从美国来看,首先对公允价值进行指责的是在危机中遭受重创的美国金融业。以美国投资银行等大型金融机构为代表的金融界,将批评的矛头直指美国会计准则,认为FASB在2007年11月实施的157号准则《公允价值计量》(以下简称SFAS157)是导致金融危机进一步深化和无法控制的根本原因。

美国银行家协会认为,在市场大跌和市场定价功能缺失的情况下,按照SFAS157对金融产品计量将导致金融机构过分对资产按市价减计,造成亏损和资本充足率下降,进而促使金融机构加大资产抛售力度,从而使市场陷入交易价格下跌———资产减计———核减资本金———恐慌性抛售———价格进一步下跌的恶性循环之中,对加重金融危机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前主席威廉·伊萨克公开宣称,正是由于公允价值会计准则导致众多银行不得不过多地和不合理地减计资产,从而压缩了银行的放贷,进一步使经济震动。为此,他们曾先后致信相关管理层要求修改公允价值会计准则。其次,金融危机爆发后,平时并不关心会计专业问题的美国政治家们也开始纷纷表达对会计准则的观点,其中众议院共和党领袖约翰·博波纳的声明尤其具有代表性:“对那些没有市场价值的金融资产而言,繁重的公允价值计量规则已经恶化了信贷危机,改变这些规则已经成为众议院共和党的首要任务。”2008年9月26日,在美国众议院否决国会提出的救助法案后,对会计准则的指责达到了顶点。由60多名议员组成的两党联立团体在9月下旬写信给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敦促暂停公允价值会计准则。2008年10月3日,在美国众议院通过的救助法案最终稿中,专门有两条针对会计准则,其中第132条授权美国证监会可以在其认为必要的情况下,有权停止执行SFAS157号准则等规则;第133号要求证监会调查SFAS157号准则中提出的公允价值计量对美国金融机构的影响以及修改该准则的可行性,并要求证监会在法案生效90日内向国会提交研究报告。

美国财政部、联邦储备委员会和一些经济界人士指出,资产价值背离它们的真实市场价格将导致公司财务状况“健康”的人为假象,最终会导致储蓄和贷款市场的崩溃,并将像日本20世纪90年代一样出现长达十多年的经济衰退。许多业内人士也撰文指出,抵押资产估值方面的问题不是导致危机的原因,通过放松会计计量的规则而“创造”的利益是一种幻觉,只能延迟问题的解决;改变公允价值会计准则,将会剥夺投资者在最需要关键财务信息的时候获取这些信息的权利。美国消费者组织对此也持反对态度。他们认为,允许企业欺骗投资者又欺骗自己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这本身就是一个问题。这会让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按幻想定价”,肆意虚定高价。

不过,面对来自美国国会和金融界的巨大压力,会计界虽仍然继续坚持公允价值计量规则,却也不得不改变一向强硬的不妥协立场。2008年9月30日,美国证监会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针对非活跃与非理性市场情况下采用公允价值的会计处理方式了指导意见。该指导意见仍然坚持第157号准则的原则,并未暂停公允价值的使用,但是允许企业在为资产确定其公允价值时,如果该类资产缺乏活跃的公开市场交易,管理层可以采用自己的金融模型和判断进行计量。

显然,这一指导意见是多方妥协的结果,在没有放弃公允价值计量目标的同时,也满足了银行家和一些政治家的要求。2009年4月2日,FASB以3票赞成、2票反对的方式正式通过了极具争议的放松对公允价值运用和资产减值准备的要求。

根据新的规定,对于缺乏活跃市场的特定金融产品(如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如果金融机构管理层认为市价不能代表其真实价值,可采用内部模型,即通过折现现金流量对这些金融产品进行估值和计价。这一规定与SFAS157要求优先运用市场参数确定公允价值的做法相去甚远,为金融机构管理层利用主观判断调节利润大开了方便之门。

3.国际会计准则公允价值经济后果

同样,国际公允价值会计准则在金融危机中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在欧洲,2008年9月,法国总统萨科奇首先对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提出质疑,指责IASB不允许对金融资产重新分类从而导致欧盟银行处于不利的竞争地位。之后,在法国财政部的牵头下,欧盟的财政部长们也纷纷向IASB提出最后通牒,声称IASB在2008年10月底前如果不允许对金融资产重新分类,欧盟将宣布不再遵循IASB的与金融资产和公允价值相关的财务报告准则。迫于欧盟的巨大政治压力,IASB在没有遵循允当程序的情况下,于2008年10月13日对第39号国际准则《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和第七号国际财务报告准则《金融工具:

披露》进行修改,允许某些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FVTPL)和可供出售(AFS)的金融资产在特定情况下可以重新分类。具体修订要点包括:在极少数情况下,允许将FVTPL的金融资产重新划分至其他类别的金融资产;预计未来仍将持有且有能力持有的AFS金融资产可重新分类至贷款及应收款;已经计入损益表的金融资产不得再转回。IASB允许将按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重新分类为按摊余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可以说正是会计技术性让步于政治现实性的无奈之举,它迎合了金融机构管理层的机会主义倾向,为后者进行盈余管理提供了更大的自由裁量权。例如,德意志银行通过将按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重新分类为按摊余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该行2008年第三季度报告一举扭亏为盈。而这种通过改变会计准则而实现的虚盈实亏手段使德意志银行的股价在季报公布当天猛升了17.5%。

三、金融危机的根源和公允价值会计修订的影响

1.金融危机的根源大多数学者认为,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根本原因是投资银行等机构对金融产品的过度创新和监管机构的疏于监管。

首先,金融危机起源于克林顿时期的低利率政策,使得大规模借贷资金进入房市。银行为了追求更高的利润,不顾风险控制,向信用不良或资金不足的贷款人提供住房贷款,然后将次级抵押贷款以及次债衍生产品以债券形式打包予以出售,风险由此被转移给市场上的投资者。同时,再加上美国投资银行的过度营销,金融工程师的“大胆创新”以及信用评级机构的推波助澜,创造出更长链条的各种形式的金融衍生产品,并向全世界出售。但随之而来的利率变动导致美国房价急剧下跌,买房者大量违约,使银行的房屋次级贷款质量急速下降,而以次贷衍生出的各类债券也就无一能幸免。这是美国金融危机的完整链条,在这个链条中,公允价值并没有充当任何“帮凶”的角色,它只是忠实地记录和反映了危机中各类金融资产价格的真实变化。德勤亚太地区金融服务领导人菲利普·哥特认为,金融危机原则上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不是会计问题。

其次,美国当前对金融市场的监管机制导致监管不利。此次金融危机爆发前,美国对金融市场的监管机制采用的是“双重多头”的伞形监管体制,“双重”是指联邦和各州均有金融监管的权力;“多头”是指有多个部门负有监管职责,如美联储(FRB)、财政部(OCC)、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等近十个机构。由于不同机构监管标准不统一,不协调,一些风险极高的金融衍生产品得以绕开所有监管而成为漏网之鱼,例如,像CDO(债务担保证券)、CDS(信用违约掉期)这样的金融衍生产品,到底该由美联储、储管局,还是证监会来监管没有明确,以至于谁都没去监管。与此同时,这种监管机制为了加强监管准确性而以牺牲监管效率为代价,以致于没有任何一个机构能够得到足够的法律授权来负责整个金融市场和金融体系的风险,导致对市场的反应速度愈来愈慢,很多时候因需要多方协调而错过了最佳监管时机。

危机过后,美国现任和前任金融监管机构领导人在美国众议院监管委员会举行的听证会上,都对金融监管发表了看法。其中,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主席克里斯托弗·考克斯指出:“没有授权任何机构和人员监督投资银行而任其放任自流是一个致命的错误。我们的教训是,依赖金融机构自律是行不通的。”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也不得不承认:“我原来想当然地认为银行和金融机构的自利性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保护股东利益和公司资产安全。现在看来错了,必须加强政府对金融体系的统一监管力度。”

2.公允价值会计修订带来的影响FASB和IASB对公允价值会计准则都进行了修订,这既是在压力的制约下做出的决定,也是基于各方利益妥协的结果。修订后的准则给市场带来的影响有利有弊。

(1)正面影响首先,允许银行在处理不良资产问题上保留更大的灵活性,有助于银行平滑当期业绩。由于允许金融机构在证明市场失灵导致价格不正常的情况下,可以用其他合理价格估算资产价格,这对于那些有价无市甚至是无价无市的金融资产来说,使得这部分资产不至于因为估价模型导致的价格偏低而造成过多的资产减记。这必将对银行的当期损益产生直接影响,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账面数据将得到加强,而投资者对这些机构业绩的预测也将随之发生改变。

其次,有助于对金融公司不良资产的收购。

美国财政部长盖纳特之前提出了一项公私合营计划来收购金融公司的不良资产,而会计准则的修订使得金融公司可以对持有的证券重新评估,以获得更好的交易价格。这样金融公司很可能并不需要财政部的资金支持就会有交易者愿意以相对公平的价格来获得这些资产。

(2)负面影响首先,降低了会计信息的透明度。在当前各类财务报告的计量基础中,公允价值是惟一能提高金融机构财务报告透明度的计量基础。全面有效的公允价值会计可以透明地反映金融机构的内在经济情况,降低市场信息的不对称性,便于投资者正确评价管理层的管理水平和经营业绩。许多投资者都指出,他们不会使用排斥公允价值的金融机构财务报告,公允价值会计能提供最透明的投资工具财务信息(SEC,2008)。

如前所述,面对来自政界和产业界的巨大压力,不管是美国会计界还是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都做出了一定的让步,但这无形中却必然削弱了财务会计信息的透明度。在FASB对SFAS157的修订中,最重要的一条修订就是允许金融机构在证明市场不流动,价格不正常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其他合理的模型估价方法。但是,就如何证明某个市场是不流动的以及价格是不正常的,判断的标准是不一样的,同时每个模型的假设也是不一样的。这样,在缺乏统一标准的情况下,金融机构必然会选择对自己有利的估值模型对其金融资产进行估值,这样不仅大大削减了同行业间财务信息的可比性,而且也大大增强了金融机构利润操纵的空间。此外,这次修订会造成以后市场定价体系的标准不一。同样一个产品,可能任何一家公司的定价都不相同,而这些价格又都是被会计准则认可的。对于投资者来说,究竟选择哪家公司的定价比较适合将变得难以判断,财务会计信息的透明度由此将大为下降。

其次,对银行改善实际盈利能力可能并没有帮助。准则修订后,金融机构可以合理合法地隐藏自己已经浮亏的资产品,等待两年到期之后再结算,使银行的账面盈利能力增加。但是如果未来没有买家,市场价格就不能根据购买的净资产来折算,其市场价格为零,这对于它们未来的现金流就没有任何影响,对其改善实际盈利能力也就没有任何意义。超级秘书网

四、结论和启示

基金市场论文范文第5篇

离岸金融市场最早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末的伦敦,初期曾称欧洲美元市场,后来称欧洲货币市场、境外金融市场,是指非居民之间以离岸货币进行各种金融交易的国际金融市场。离岸货币是指在货币发行国国境之外的该国货币。离岸金融市场使国际金融活动在时空上提高了自由度,极大促进了全球范围内低成本、高速度资金流动体系的形成,一经产生便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起来。

一、离岸金融市场对国际经济的影响

(一)离岸金融市场对国际经济的积极作用随着离岸金融市场的发展,它在国际经济与国际金融市场中的重要性和影响力越来越大,为全球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资金来源①,在推动世界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1.促进金融市场的全球一体化,优化资金资源配置。离岸金融市场打破了过去国际金融市场之间相互隔绝的封闭状态,消除了地方和部门对金融资本的垄断,使各国金融中心相互联系起来,国际融资渠道更加畅通,促进了国际资金流动和国际金融市场的一体化。这种一体化又促进了全球信息的对称性和一致性,提高了金融市场的效率和公平,为各国之间充分利用闲置资金和筹集经济发展所需资金提供了有效场所和条件,优化了世界范围内资金资源的有效配置。

2.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离岸金融市场的存在使国际银行业可以24小时连续营业,缩小了时空距离,形成了国际借贷资金高速运转的全球流动体系;离岸金融市场的低税或免税等优惠措施以及批量交易,降低了全球资金交易成本;跨国银行的不断对外扩张有助于加强全球金融市场的竞争。国际资本在竞争状态下以低成本、高速度流动,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

3.缓和国际收支失衡。世界各国的经常项目逆差中有很大比例是通过离岸金融市场筹资来解决的。例如,在数次世界石油价格暴涨过程中,离岸金融市场都很好地扮演了产油国及其他顺差国盈余资金向非产油国融通的角色,成为石油进口国经常项目逆差赤字弥补的重要资金来源,缓和了国际收支的严重失调。

4.推动跨国公司国际投资的发展。离岸金融市场的资金成本低、快捷方便、提供的资金量大,自然成为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的重要融资场所。而跨国公司规模大、实力雄厚、信誉较高、贷款风险相对小等优势使得离岸金融市场愿意对它们放款。离岸金融市场提供的大量资金为跨国公司在世界范围内进行大规模的投资、收购和兼并创造了有利条件。还有一些跨国公司也有意利用避税港型的离岸市场避税,以攫取更高的利润。

5.培育金融创新。由于离岸金融市场管制松、竞争激烈、风险大,为金融业的持续创新提供了较好的环境,同时又刺激了大量国际清算和风险防范创新工具的产生,如货币互换、远期利率协定、浮动利率债券等。

(二)离岸金融市场对国际经济的消极作用

1.增加了国际金融市场的脆弱性。离岸金融市场由于管制松弛,自由度高,资金调拨容易,对国际政治经济动态反应异常敏感,在当今普遍的浮动汇率制度下,各国汇价波动频繁,汇率起伏较大,引起巨额国际游资到处流窜,迂回在汇市、股市、房市间,加大了金融市场的风险,影响了国际金融市场的稳定和世界经济的发展。另外,离岸金融市场借贷业务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存款一般是短期而贷款趋向长期,存在着存贷资金期限结构上的不合理。这个市场不设存款准备金,缺乏最后贷款人作为最后融资的支持者,加上其内在的信用扩张能力,一旦出现较为集中的客户提款,就可能造成银行资金不足而出现银行倒闭的危险,严重的可能引起连锁反应,引发国际性金融风波。对离岸金融监管的不力,也可能导致离岸金融市场成为非法资金逃税、犯罪分子洗钱、恐怖分子筹集活动资金的场所。

2.影响各国推行货币政策的效果。整理提供当一国为反通胀或抑制经济过热而采取诸如提高利率、发行大量国债或票据、限制资金投放等紧缩银根的措施时,国内机构却很容易从离岸金融市场借入低成本资金,这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本国紧缩政策的效力;当一国为刺激经济实行宽松政策时,国内工商企业或银行又可能将资金调往离岸金融市场去追逐较高的利息,使政府的扩张目的难以实现。因此,离岸金融市场的存在增加了内货币政策实施的难度,往往会使效果偏离预定目标。

二、离岸金融市场对市场所在国或地区的影响

(一)正面影响

1.提高本地金融业的经营水平。离岸金融市场要求开办地拥有较好的基础设施以及较高水平的从业人员,这有利于提高本国金融专业人员的素质和技术水平,提高金融业的综合竞争力,促进本国银行业的发展;

2.促进本地金融业融入国际市场。离岸金融市场的带动作用有利于东道国金融体制的改革,缩小本国金融市场与发达国际金融市场之间的距离,是一条较好的实现本国金融业国际化的过渡性发展途径;

3.东道国可以通过离岸金融市场直接吸引境外资金来弥补本国外汇资金的不足,还可以从税收和本国离岸银行业利润以及其他费用收入中获得相当的外汇收入;

4.有利于本国政府加强对本币的掌控。开辟离岸金融市场可以回流相当数量的境外本币,从而便于东道国加强对境外本币的监控,减少这部分本币可能给金融市场带来的冲击,进而增强金融风险防范能力,保证本国货币政策的有效实施;

5.促进本地生产和就业,树立形象与声誉。通过提供为市场配套的设施和服务业可以刺激当地经济的增长,增加当地的收入和就业。同时提升所在国和地区在世界经济和国际金融市场的地位和影响,树立良好的形象和声誉。

(二)负面影响

1.在一定程度上冲击国内宏观经济的稳定和货币政策的效果。离岸账户与国内账户的分离只是相对的,二者之间可能发生资金转移,渗透型离岸金融市场明确允许资金在一定限度内进出,在一定程度上对国内宏观经济和货币政策产生不利影响。大量外资进入会给东道国带来输入性通货膨胀的压力,大量资金在政治、经济波动时的抽逃会加剧金融市场的震荡。

2.加大了金融管理当局的监管难度。由于离岸金融市场监管的多头性和松散性,加上没有设立存款保险制度,没有设立准备金,没有最后贷款人,潜在的安全隐患很多,离岸金融市场面临的不确定因素多又增加了监管的难度。而且离岸金融享受的优惠就是非离岸金融的劣势,发展离岸金融不可避免地会与国内金融产生各种联系,离岸金融市场的风险可能增加国内银行体系的系统性风险,整体上加大了金融管理当局对金融业的监管难度。

三、我国发展离岸金融市场的战略意义

1.有助于积极合理地引进和利用外资。虽然目前我国的经济前景对外资具有吸引力,但由于国家的政策环境不甚完善,诸如投资审批程序繁琐、金融制度离国际惯例尚有差距等问题,使某些外国投资者踌躇不前。而当前政策的改进还面临一个较长的过程,在这种条件下,建立离岸金融市场不失为一种过渡性选择,既可以在较大程度上满足外国投资者对投资环境的要求,又可以避免对国内现行的政策体系形成不必要的冲击,从而达到既积极合理引进外又防止外资流入干扰宏观调控的目的。

2.有助于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加强对境外人民币的掌控。一个国家货币的国际化与离岸金融的发展关系密切,离岸金融市场的发展实际上是开放本币自由流动的缓冲区,是对本币国际化的支持。日元国际化的经验就是个很好的借鉴。日本离岸市场创立初期,交易中的外币部分占到总数的80%左右,随着日元管制政策的放宽,日元逐渐成为市场的主要结算货币,离岸市场账户中欧洲日元交易蓬勃发展,日元比重迅速窜升至交易总额的2/3左右,显然,离岸金融市场对推动日元成为国际货币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可以借鉴日本经验,通过建立离岸市场实现人民币的离岸化经营,从而推动人民币的国际化。另外,开辟离岸金融市场可以回流在周边国家流通的相当数量的境外人民币,从而便于我国加强对境外本币的监控,减少这部分本币对金融市场可能带来的冲击,进一步增强对金融风险防范能力,保证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实施。

3.为我国巨额的外汇储备资金提供出路。我国近年来一直保持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双顺差,持续的顺差转化为巨额的外汇储备资产,并呈现快速增长趋势。2006年末,我国外汇储备余额突破了一万亿美元大关,为10663亿美元,2007年6月底达13326.25亿美元,同比增长41.6%①,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外汇储备最多的国家。但目前我国还缺少一个消化外汇储备资产的有效渠道,这不仅给人民币造成很大的升值压力,也使巨额外汇储备面临汇率风险。为缓解外汇储备增长势头,在一定程度上化解流动性过剩的矛盾,2007年6月27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8次会议审议通过了财政部发行1.55万亿元特别国债用于购买2000亿美元外汇以及调整2007年国债余额限额的议案,这可以说是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内部消化方式。离岸金融市场的建立可以进一步发挥离岸业务在维持国际收支平衡方面的潜力,使外汇储备资金得到更有效的利用。

4.有利于形成我国合理的经济全面发展的战略布局。我国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两个高度开放的地区依靠改革开放政策先后得到了迅速发展,而以京津冀、辽东半岛、山东半岛为主的环渤海地区20多年的发展与其形成明显差距,造成了我国南北经济金融发展的不均衡。为此,我国应选择多元经济中心带动整体经济的发展布局。构建离岸金融市场时,在我国濒临南海、东海和渤海的地区各选一个城市———上海、天津、深圳,以上海为中心,天津、深圳分居南北,分别对拉动中国经济发展的三个增长极经济圈———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经济圈,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复式多层次离岸金融市场,构建中国离岸金融市场的“磁极”战略,通过这些城市的辐射效应与先导作用带动相邻地区乃至整个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5.有利于促进我国金融体制的改革,提高我国金融业的经营水平。

创立离岸金融市场有利于缩小我国金融市场与发达国际金融市场之间的距离,是一条较好的实现我国金融业国际化的过渡性发展途径。离岸金融市场要求开办地拥有较好的基础设施以及较高水平的从业人员,这有利于提升当地金融生态环境及金融专业人员的素质和技术水平;离岸业务的开展将使东道国与国际市场接轨,中资金融机构可以在家门口学习和借鉴外资金融机构的先进管理经验,培养熟悉国际金融业务的专门人才;通过与外资银行的竞争,可以锻炼队伍,转变机制,提高整体管理水平,有助于本地银行业的发展,进而促进我国金融体制改革,提高我国金融业的整体经营水平。超级秘书网

6.有利于带动我国贸易、生产和就业的增长。一方面,开办离岸金融业务和建立离岸金融市场,能确保外商来华投资利润不必直接汇回母国,也便于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自由调度资金的需要。另一方面,通过离岸金融功能的创新可望为出口加工业解决外汇瓶颈。通过提供为市场配套的设施和服务可以刺激当地经济的增长,增加当地的收入和就业,带动当地经济发展。金融业的活跃无疑会对会计、律师、保险、航运、证券、旅游以及生活服务等行业的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国内的离岸金融市场还可以从主要金融中心如日本东京离岸金融市场和香港离岸金融市场争取到后勤服务业务,如清算、股票登记、信用卡制作及其他金融劳动密集型的活动,从而为市场所在地及周边地区增加就业机会。此外,我国可以从税收和市场服务中获得相当的外汇收入。

7.有利于提升我国城市在世界经济和国际金融市场中的地位和影响。以天津为例,历史上天津曾是我国第一家证券交易所的创建地和我国北方的经济金融中心。目前,天津不仅初步形成了覆盖银行、保险、证券等行业的监管机构和市场体系,而且外资银行纷纷抢滩进驻,国外跨国公司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天津北方金融中心地位已经开始进入恢复阶段。建立天津离岸金融市场将增强该区金融的国际化功能,提高天津的国际影响力,进而扩大我国北方地区与世界的经济贸易联系。

参考文献:

[1]曹龙骐.金融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