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环境陶艺设计

环境陶艺设计范文精选

环境陶艺设计

环境陶艺设计范文第1篇

环境陶艺的艺术特性公共艺术的核心概念是公共性,公共性首先是指场所的开放性,以公众需要为目的,这使得环境陶艺必须位于公共空间中,其艺术性在于它的广泛性和渗透性,以自然、生命、人性、生态等主题为主,使人们在环境陶艺的欣赏中产生默契以及情感上的认同。环境陶艺作为公共环境空间中的艺术,实现的是欣赏者与环境陶艺作品的互动,因此作品就要充分突出该城市的历史文化内涵和个性,建构与欣赏者共同的情感交流互动,升华城市的历史文化价值和艺术欣赏价值,并在公共环境中发生作用时直接体现,以满足人们对自身环境艺术质量不断需求。如我们经常在公园里看到的《思想者》陶艺作品,当我们坐在座椅上望着它时,不仅会产生某种联想,这就实现了欣赏者才能实现与环境陶艺之间的互动,使陶艺作品展现出其独特的艺术魅力。环境陶艺具有开放的艺术特性,环境陶艺从它诞生之日起就是环境的一部分,具有恒久性。这源于陶艺所处的公共空间环境,它要求设计师在进行设计时必须考虑其形体和视觉上的开放性,能使人们对其理解、接纳,让人们不自觉的接受到自觉欣赏,是与城市、民众共同生活的艺术,获得不同层面的艺术感受。

关于环境陶艺的设计制作

1设计制作艺术过程

好的公共艺术项目在制作设计之前必须对它的艺术前景进行全面分析,考察项目的公共环境状况,对设计者的思维灵感进行有效的启发,从艺术角度设计造型风格、形式、材料、色彩,做出独特的、有文化精神和象征意味的设计方案,根据环境确定作品的造型风格,注重环境陶艺的整体性环境,提高对环境陶艺设计整体上的认识,尤其要注重环境陶艺的风格和基本形式,尺度和空间范围的定位,环境陶艺概念性设计艺术。公共艺术作品要融入周围的环境,将“设计意念”转化为“形式语言”把设计者脑中的朦胧想法具体化。通过效果图和模型小样来体现设计者的创意和构思。如在城市某广场设计一标志性陶艺作品时,可以采用如水粉、水彩、喷绘、麦克笔等制作体现其特色的小样,模型小样要进行很多艺术处理,要注意环境陶艺作品清晰度,要把雕塑亮度提高,要能够预见放大后的效果,如注意标志性陶艺作品的立体效果及影响等,要能使受众接受并产生审美感受。另外,创意和设计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要考虑到公共艺术的一般性问题,要充分激发创作者的热情与灵感,采用象征性的寓意手法来表现雕塑形式,以更好地体现设计者的艺术精神。

2环境陶艺设计应考虑的艺术因素

在设计环境陶艺艺术作品时,要考虑满足当前大众审美,放眼将来它的存在艺术价值,弘扬环保,形成人、资源与环境艺术的和谐,使环境陶艺与环境彼此吻合,考虑到环境整体的和谐性,使得市民或者是外来的观光游客置身艺术审美中,实现艺术家原有的自我表达,公共艺术作品要融入周围的环境,从而美化环境。如作品本身与环境的互融性所表现的:山脉、森林、海洋等单纯、空旷背景为基本设置,基地背景是良好的条件,而最好不使用高楼大厦、高架桥等杂乱物象为背景,这样才能彰显环境陶艺雕塑的艺术美感。再如,我们选择植栽、墙面、水的环境作为衬景,利用或树或叶来增加空间的美化以突出环境陶艺的审美性。美感与知识是不一样的,所以在公共艺术设计中必须熟悉当地的民俗风情,一定要符合民族传统伦理、道德的东西。如在纽约的唐人街有座孔子的雕像,西方社会放置孔子像似乎不协调,但因为这个地方与中国人的渊源极深,是中国人集中的地区,因此,反而显得极有新意,另人而目一新,后来这座雕像的附近一座大厦竟取名为孔子大厦。再如,中国北京有名的“鸟巢”,其设计意境充满着诗情画意,它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棂花窗、冰裂纹瓷器、镂空玉器、陶制器皿等的民族网状图案,充满着深厚的民族性艺术特征,引起我们一种归根的意识。艺术创作是为了人的一种活动,公共艺术是个艺术大舞台,公共艺术环境陶艺要考虑大众的参与性,要与整个人文景观环境相互配合,要实现实用性与艺术性的结合,深化场所与人的亲和力。力图让公共艺术设计关联到每个人,考虑不同观赏者的性别、年龄、职业的艺术感受,使艺术品通过人的参与产生心灵审美变化,如在儿童乐园里,就要考虑使用儿童比较喜欢的颜色。而这里的休息椅子设计要符合孩子和家长共同适用,进而实现公众最亲近的艺术形式,达到某种感念和思想来满足人们精神的需求,得到它与时代空间互动的关系,深入人性的审美艺术基底。

环境陶艺与公共环境艺术

公共艺术是以大众需求为目的的艺术创作,它改变了传统艺术与公众发生关系的方式,陶艺从室内走向室外,介入公共艺术是陶艺发展的重要方向。而公共环境艺术有着丰富的社会内涵,具体通过自然环境、建筑环境和人文环境来表现。环境陶艺应与公共空间环境的要素相协调,进行环境陶艺审美的定位。

1城市公共环境艺术与环境陶艺关系

环境陶艺是公共艺术创作的本土媒介,在公共环境艺术的表现形式上,环境陶艺凝聚了原始自然的质地,对公共环境艺术有着协调与和谐的作用。可以调节空间内部和外部的环境气氛,它充分考虑环境陶艺与环境的协调性、整体性,不断地融入公共环境艺术设计中,成为公共环境艺术的构成要素之一,是对环境的装饰,从而营造出一种“天人合一”的环境氛围。美的环境又会更好地衬托陶艺作品的艺术美,是陶艺、环境和社会共同进步的产物。如陶艺家黄焕义创作的《聚焦》,被放置于景德镇陶瓷学院的校园休闲广场,设计者利用环境中整个地面的圆形,将5根方柱围绕在周围,柱子主颜色为绿灰色,然后进行深色向浅色的渐变,并在中间用其他颜色进行点缀,通过顶部方块体形成不同组合,方圆之间比例协调,为校园环境增添了很多灵气。环境陶艺作为一门公共艺术,发挥着表现形式多样性和功能合理性,具备环境艺术公共性原则,并与整体环境的效果相协调,显现出陶瓷艺术本身所独有的特征。换句话说,通过其外部形式和内涵来体现艺术魅力,这源于它包含了更多社会、人文和大众内容,符合人们的审美需求。如深圳东部华侨城巨石岩画广场,结合人的行为与心理特征来设计,镂空石灯阵,茶园壁画,根据特定的位置条件,以强烈的空间控制能力表达出宏大、开阔、深远气势,以合理的尺度,优美的造型,突出其古朴、充实、厚重的内在之美,呈现出内在的文化思想内涵与人文理念,以及典雅、雄壮与浑然的风范。

2环境陶艺融入公共环境艺术的表现

随着人们艺术意识的提高,环境陶艺对建筑环境正在产生着积极作用,陶艺家在建筑和环境领域开始施展才华。如西班牙的米罗充分利用陶瓷材质,通过别具一格的创意,本着从人、自然、环境的主题,注重作品的环境性要求特征,为联合国教科文总部设计了太阳墙,对于世界公共艺术领域都有非常大的影响。公共艺术是城市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陶艺是一个城市历史、文化、经济的产物,它可以增加城市的记忆,反映人们城市文化的归属感,展示城市的友善表情,释放文化能量,镌刻城市历史,缔造着一座城市的形象和气质,反映出一个城市的物质、精神和文化特征。环境陶艺通过城市特定历史文化反映城市文化特色,如唐小禾、程犁陶艺作品《楚乐》通过楚文化题材设计环境陶艺壁画,运用极富有民族艺术特色的舞蹈和乐器编钟表达历史生活场景,传扬人文历史,巧妙地为城市记载和反映了民族历史信息,将现代陶艺的发展推到一个全新的领域。

结语

环境陶艺设计范文第2篇

1.形式多样的陶艺尺度纵观陶艺历史,其中存有大量令人惊叹的大型陶艺作品,例如中国的秦始皇兵马俑,俄裔法国艺术家夏加尔为美国芝加哥市的迭尔波恩街制作的名为《四季》的陶艺景观,新巴比伦的彩釉砖动物浮雕墙等等。陶艺作品在现实空间中所占有的体积、数量、面积、长度和宽度等方面的属性而在欣赏者的脑海中形成的一种印象就是陶艺的尺度。采用分段烧制后再组合的方式可以有效地解决巨型陶艺烧制的不便的难题,后来又发明了一种新方式,即是马赛克拼贴法,在混凝土的坯体外表采用大量的瓷片进行拼贴。如此一来,就有效地突破了陶艺尺度的限制,形成了陶艺的全新形式。进而给陶艺进入环境景观设计创造了最适当的方法。

2.多姿多彩的陶艺颜色在任何艺术作品的形态构成中最引人注意的就是颜色这一设计元素,颜色能够有效地提高陶艺作品在环境景观设计中的艺术感染力,寄托创作者的艺术情感,因此,陶艺的色彩在整个环境景观设计中具有举重如轻的地位。陶艺的色彩主要体现在不同色釉的表现,而且丰富的色釉是陶艺高品质的标志。釉色由于采用火的制作工艺,因而具有其他材质艺术作品所难以具有的特色属性,使陶艺作品的美感表现不同于其他。釉色为陶艺作品增加了许多另外的信息含义,使陶艺作品更富有生动的活力气息,打破环境景观设计中一向色彩寡淡的束缚,给陶艺作品提供了多姿多彩的色彩。同时也要注意保持陶艺作品与其他周围建筑设施在环境景观设计中的和谐一致,在此基础之上,通过釉色提高陶艺作品的变现力,使欣赏者感受到愉快和放松。

3.丰富的陶艺肌理陶艺的肌理就是陶艺作品的语言,是其泥釉和其烧制后所呈现出来的特点。陶艺肌理的表达效果表现是陶艺作品形态美的重要考察方面。人类使用泥土的可塑性强的特点对陶艺进行艺术性的创作,最后采用火的制作工艺使泥土产生质的变化。陶艺作品主要是凭借泥土的泥性与可塑性的属性作为创作设计基础的,在火烧制成之前对湿坯土进行压印、刻划、雕刻手捏等方法创造各种肌理效果是陶艺艺术者通用的基本手法。陶艺肌理具有独特的韵律,连接、重叠、大小、粗细、浓疏、交错的美感,以及由它而所导致的缓急、轻重、软硬的质地遐想以及空间联想,都是陶艺工作者以作陶艺品和环境的共同需要采用材质语言特征与可变性的创造结果。依靠不同的烧制方式,火在陶艺作品上保留下的印迹已经成为陶艺作品肌理的又一特征,并且为环境平添一份自然的韵味。其不可预测性、偶然性、随机性以及自然而成的肌理效果会环境陶艺景观具有独特感染力和神奇的美感。

二、环境景观设计中陶艺的运用

1.在建筑设计中运用陶艺在人类建筑与建筑装饰中使用最早的材料之一就是陶瓷。经过长时间的发展,,陶艺的多种独特用处逐渐展示出来。当前,陶艺在环境景观设计中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在建筑设计中叶大量存在。目前,陶艺在建筑设计中所呈现出的形式更加具有多样化,并且在所要表达的内容和形式上都呈现出良好发展的态势。例如,日本的设计师冈本太郎为建筑大师丹下健三设计的东京旧市政厅创作的陶艺壁画《日之壁》和《月之壁》,美国设计师罗斯伯格为费城儿童活动中心创作的名为《动物乐园》的陶艺壁画,美籍华裔的贝幸铭为台湾东海大学所设计的侧立面均由菱形黄色瓦砖所拼贴覆盖的路易斯教堂等等,都对建筑环境起到了极好的美化和装饰的作用。

2.在广场景观设计中运用陶艺广场是城市里可以连接建筑与建筑,建筑与道路之间的一种比较宽畅广阔的公共空间。通常是城市市民生活的中心,给当地市民的娱乐休闲活动提供了一个场地,对于提高市民的生活水平,生活幸福感有所意义。广场会使一个城市更加有情趣更加美丽。虽然在现实的广场尽管设计中使用陶艺的比例不大,但是陶艺已经在整个广场景观设计中崭露头角,充分施展,引人注意了。例如,我国的瓷器之乡景德镇就充分利用本地丰富的陶瓷资源,将陶艺融入到整体的环境景观设计中,把陶艺的多种形式在广场景观中去表现,创造了具有鲜明地域特征的城市广场景观。

环境陶艺设计范文第3篇

关键词:现代陶艺;环境设计;陶艺雕塑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势头迅猛,促使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同时也使我国的环境设计行业开始繁荣起来,推动了环境设计行业的发展,各大高校也纷纷设立了环境设计专业。在这一时期也涌现出许多比较知名的环境设计师,产生了一些比较优秀的设计案例。但是在环境设计行业蓬勃发展的同时,设计方案缺乏创新点、材料环保性及地域特色雷同等问题越来越突出。我国陶瓷艺术历史悠久,一直以来都极具实用及欣赏价值。而现代陶瓷因其装饰价值高等优点频繁出现在设计师的方案构思当中。现代陶艺注重人的精神情感真实传递,追求个性,是一门独特的艺术,是介于雕塑、绘画和建筑之间的一种新文化表达方式,是传统陶艺的延伸、扩展和蜕变[1]。相对于“传统陶艺”而言,现代陶艺又是一个较为笼统的概念。将现代陶艺融入整体环境设计之中,对于烘托当地人文环境,打造地域特色,提升整体城市文化氛围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目前阶段,如何把现代陶艺与室内外的环境更融洽的结合,如何设计出具有灵感、创意的设计方案成为目前陶艺应用于环境设计的重要问题。

一、现代陶艺在环境设计中的发展与应用

(一)现代陶艺的发展

与我国相比,国外的现代陶艺很早之前就开始发展起来了,比较具有代表性的、知名的前卫陶艺艺术家在20世纪40年代就开始出现了。例如日本的八木一夫、美国的彼得·沃克斯等,推动了陶艺设计从简单的实用价值向审美价值的转换,并引领了人们对于陶艺作品审美价值的精神层面的追求。在日本,以八木一夫为代表的现代陶艺家成立了著名团体“走泥社”,开创了无实用价值、纯粹审美陶艺的先河。随后,一批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具有影响力的优秀现代陶艺设计师开始出现在了其他国家,并产生了许多优秀的现代陶艺作品,这些作品在景观设计、建筑小品及室外其他公共环境中都有应用,体现了陶瓷作为一种新的艺术形态的独特表达方式。时至今日,国外的现代陶艺已日渐发展成熟,并在大众中普及,积极广泛地应用在了环境设计的各个领域[2]。我国的现代陶艺与国外相比起步较晚,在20世纪80年代初才开始出现,并缓慢发展。后来,随着国内外交流日益增多,我国逐渐受到国外观念的冲击,一些新的思想观念在我国开始传播开来。我国陶艺设计思想不再禁锢于传统思想,更有一批优秀的陶艺设计师把传统陶瓷与新思想相结合,设计出了极具实用、观赏价值的陶艺作品,此时的陶艺作品也开始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局面。现代陶艺经过多年的摸索与试验,逐渐走上趋于稳定的发展阶段,形成一个健康的文化氛围。以陶艺为主的景观小品、壁画及雕塑普遍出现在当今的环境设计之中。以景德镇陶瓷学院黄焕义老师为代表的一批现代陶艺大师创作出了极具个人特色及思想的现代陶艺作品。现阶段,我国许多陶艺者们开始探索融入传统文化与制作工艺,把现代陶艺引向新的领域[3]。

(二)现代陶艺在环境设计中应用的背景

随着时代的进步及人们生活水平、质量的提升,人们对于自身生活的环境有了更高层次的要求,人们也越来越重视自身生活的周围环境。对于生活与艺术的关系这个问题,现代艺术给出了重要的阐述,现代艺术认为这两者之间不应该有明显的界限,艺术与生活本身就应该融合在一起,达到“艺术生活化的”境界[4]。而作为传播艺术的媒介,现代陶艺在艺术与生活之间起着极其重要的传达作用,也理应顺其自然地承担起提高人们生活环境和生活水平的重担。我们在讨论陶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时,“现代陶艺”与“环境设计”在发展空间上理应是一种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把现代陶艺运用到环境设计当中,为当代的环境设计师们呈现自己的设计灵感和设计效果提供了更多的表达形式,也满足了现代人精神层面多元化的审美需求。从现代陶艺的角度来看,环境设计这一平台推动了现代陶艺的发展,现代陶艺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三)现代陶艺在环境设计中应用的表现形式

环境设计一词是一个统称,它包括的范围很广,概括地讲它包括两个方面:室内设计和室外设计,既指室内装饰设计、装修设计,又指室内外设计、建筑装饰设计及装饰装潢设计等。而现代陶艺具有自身独特的表现形式及鲜明特点,使其在融入环境设计的过程中,在不同的空间中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在室内环境中,现代陶艺主要以陈设、装饰的形式出现在人们面前,不仅要求其具有一定的物质使用功能,还要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例如伦敦艺术家RachelDein的“浮雕”作品植物化石,运用在梅菲尔的新餐厅和酒吧的室内墙面上,具有典型的艺术特征。现代陶艺作为室内环境的一个组成部分,以其大胆的想象力,丰富奇特的制作方式,独特的材质肌理,灵活多变的展示手法渗入室内环境的设计当中。在室内外的环境设计中适当地融入现代陶艺元素,可以带给人们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感觉,也避免了设计元素的单一,缺乏个性,从而提升了城市的文化氛围、人们的生活质量,同时使城市景观在创作时有更多的表现手法,达到人性化、艺术化的景观艺术设计。其在环境中的表现可以多种多样,或具有三维空间、立体美感的陶艺雕塑、或是利用各种陶瓷材料综合而成的装置艺术、或是利用陶板制成的浅浮雕陶艺壁画等。其中陶艺雕塑更多运用到城市出入口的主要干道上,用于提升该城市的形态和形象,在城市景观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例如我国著名瓷都“景德镇”的出入口“金岭大道”就采用了陶瓷学院教授黄焕义老师设计的陶艺雕塑《昂》(如图1)、《升腾》(如图2)来进行装饰,突出了瓷都“景德镇”的独特个性,成为景德镇的标志性雕塑。

(四)现代陶艺在环境设计中应用的前景

材料作为环境设计方案表达中的物质基础,直接关系到人们对环境空间的第一感受,影响着设计方案的整体表达效果。现代陶艺制作所采用的泥料不仅在全国各地都可随地取到,而且这些泥料的表现性及可塑性都比较好,且具有环保、无污染的特点。在大力提倡环保的今天,以陶瓷艺术这种装饰形式呈现出来的装饰效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陶艺作品因生产形势的特殊性,使其具有耐高温、防氧化、耐腐蚀的特点,所以相比较其他材料来说具有很多优点,可以保存的时间更为长久。因此,陶艺材料的这些特点也为其广泛使用提供了运用基础。在我国,现代陶艺设计和创作正向多元化方向发展。现代陶艺与公共艺术在相结合、相互促进的发展中,出现了一个新名词——环境陶艺(或称景观陶艺)[5]。这个概念的提出,无论从文化价值上还是市场价值上,都可以有效地对现代陶艺进行推广。陶艺这种文化表现形式在改善我们生活环境的同时,更能彰显区域特色、文化特色。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二、现代陶艺应用于环境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首先,在现代,绿色产业和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全球共同的话题。因此,可持续发展观、以人为本也是陶艺材料在应用时理应重点注意的问题。例如在应用可持续发展理念时,我们可以在创作陶艺作品时考虑其可拆卸性及便于安装性。其次,我们也理应注意陶艺在环境设计当中运用的和谐性,陶艺材料或作品应与周围的环境相互依存,互为补充,相互映衬,形成一个环境整体,人—环境—陶艺应该处于一种和谐的关系当中,而不是相互割裂,独自绽放。最后,陶艺设计者不仅应该在创作中体现陶艺材料及作品独有的美感,还应考虑到普通民众的审美趣味,形成现代陶艺与大众审美相统一的关系。

三、结语

现代陶艺与环境设计的融合,提供了更多的设计表现形式,形成了一种现代陶艺与环境艺术相交叉的新形式,也为现代陶艺的创作探寻了有效的切入点。总之,现代陶艺应用到环境设计当中,对我国现阶段的城市化建设也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对现代环境设计具有深远意义。

参考文献:

[1]周瑶,孙圣国.浅析现代陶艺的艺术形式[J].佛山陶瓷,8(3):36-38.

[2]赵洁.现代陶艺在景观艺术中的应用与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1.

[3]王峰.浅谈现代陶艺中的中国传统文化[J].科学之友,9(26):85-86.

[4]赵洁.现代陶艺在景观艺术中应用的表现形式[J].艺术科技,20(3):112.

环境陶艺设计范文第4篇

【内容摘要】针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的实践性程度不高、学生竞争意识淡漠等问题,文章提出立足于市场需求,加强环境艺术设计毕业设计的实践性,引入竞争机制,以激发学生进行毕业设计的积极性;加强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水平和质量;采用模糊评分与量化综合评价方法对设计成果进行评价,从而提高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实践性;教学改革

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过去偏重于单一功能性的环境设计已不符合当下人们的审美需求,重视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已成为社会的共识。环境艺术设计除了具备实用性,还要有艺术性、文化性、创新性等。美国环境艺术理论家理查德?多伯(RichardP?Dober)认为:“(环境设计)作为一种艺术,它比建筑更巨大,比规划更广泛,比工程更富有感情。这是一种爱管闲事的艺术、无所不包的艺术、早已被传统所瞩目的艺术。环境艺术的实践与影响环境的能力,赋予环境视觉上秩序的能力,以及与人类居住环境质量和装饰水平的能力紧密联系在一起。”可见,真正的环境艺术设计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高校要想培养出高水平的环境艺术设计人才,必须加强以理论教育为主的教学与社会实践之间的联系。大多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育强调的是创新教育,但高校同时也应该重视学生基本实践能力的提高,这是由环境艺术设计较强的实践性所决定的。作为环境艺术设计教育创新的引领者,高校应该坚持创新思想和实践能力并重,二者缺一不可。

一、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本科毕业设计是对学生本科学习阶段的系统总结,也是对学生所学知识的梳理和实践能力的检验。学生通过毕业设计可以对所学知识查缺补漏,进一步学会如何将所学的专业知识应用到实际案例中。笔者根据多年指导学生毕业设计的经验,总结出毕业设计的教学环节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毕业设计选题的实践性较低,未能有效引入竞争机制,评价和考核机制比较随意,导致毕业设计很难对毕业生的能力提升起到有效的作用。很多学生在开始实际工作的时候不能迅速转换角色,展现出应有的设计能力。如果高校和教师能够在毕业设计这一环节中重视相关问题,改进教学方法和考核标准,相信能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高。笔者认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毕业设计选题的实践性较低

近些年我国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选题的确定,大多有三种:一是学生自行拟定,二是导师指定选题,三是以国内竞赛主题为题。由于经验不足,很多学生在毕业设计的选题过程中带有较大的盲目性,主要表现在学生既不了解设计的内容,也不完全清楚自己的能力,仅凭一时的兴趣选题,结果往往不切实际,最后草草了事。很多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追求新颖的设计主题和酷炫的表现形式,没有对项目的基础条件进行可行性研究分析,没有考虑必要的技术支撑和经济可承受性,对国家环境工程的相关法律法规也不了解,导致设计项目的可信度和可操作性不强。导师指定选题往往带有导师个人的研究偏好,难以做到多类型、多角度地选题。目前我国大部分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竞赛主要集中在概念性设计方面,重视纯粹的概念设计,以表现图形或模型为主要设计成果。这种主题虽然有一定的创新性,但总体技术支撑力度不够、可行性不高,项目统筹缺乏全局性,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未能引入有效的实践竞争机制

随着社会的发展,理性化的建设项目占据主要市场,建设方对项目设计团队的选择更加严格,如普遍采用竞标制度,针对同一个设计项目给定同样的设计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只有立意创新、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综合条件突出的设计方案才能获得优先权。目前我国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从业人员众多,职业竞争较大。但是目前很多高校的毕业设计有一人一题或设计内容不能重复的规定,拟定设计任务书也不尽相同。学生更多的是单人完成毕业设计,难以形成竞争意识,不能从同题竞争中取长补短、查缺补漏。学生个人的力量难以使设计项目保持完整性和连贯性,此外,团队协作能力也得不到锻炼。这些问题使毕业设计表面上百花齐放,实则缺乏应有的设计深度和文化内涵。

(三)设计成果的评价和考核机制重创意性、轻实践性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的考核主要是通过设计成果展示和毕业答辩来进行。考核过程一般是教师根据表现性设计成果给出印象分。评分机制模糊,无量化评分标准,评定过程中比较看重表现性、创意性的设计成果,忽视实践性较强的设计成果。并且部分评分成员非设计专业教师,难以给出科学、合理的评价。

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的改革建议

(一)明确毕业设计选题实践性的重要性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是一门艺术创新与应用型技术高度融合的学科。毕业设计的实践性是完成教学计划、达到艺术类本科生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环境艺术设计专业通过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使学生深入实践、了解社会、完成毕业设计任务或撰写论文,着重培养其将艺术思想和科学技术相结合的能力,从而能够设计出富有艺术性和文化内涵的生活空间。毕业设计是学生在校期间的回顾性学习和综合训练阶段,是学生综合运用艺术理论于实践的重要过程,是学生艺术修养与实践能力培养效果的全面检验,是评价学生学习成果的可量化的重要标准,是衡量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育质量和办学成效的重要评价内容。

(二)明确毕业设计的实践性内容

一个完善的环境艺术设计项目应包括项目的立项、可行性分析、设计任务书制定、设计方案策划、材料的选定、设备的应用、项目总结和设计图纸绘制等多个环节。这就要求学生在毕业设计过程中,在保证艺术创造力的同时,力求自己的毕业设计成果有较高的实践性。指导教师应加强学生毕业设计成果既有前瞻性、又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方面的引导。在学生提交的设计成果的内容中,应包含项目的立项资料、可行性研究报告、设计任务书、方案、材料的选定、设备的应用、项目总结和设计表现图纸等多个环节,以达到毕业设计综合能力考察的目的。

(三)建立有实践能力的毕业设计

指导团队对于毕业设计的指导,可采用团队合作的形式。由于环境艺术设计内容宽泛,每位教师都会有自己的教学侧重点,不可能对每个专业的知识都有深入的研究。因此,毕业设计的指导团队应尽可能地纳入环境艺术设计相关专业的教师,这也有利于学生知识结构的完善。指导团队中应该有本专业指导教师,以及环评、水电、结构、灯光等专业的指导教师。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高校应加强与设计院或有实力的设计公司合作,邀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设计师与教师共同组建指导团队,将学校的艺术教育和社会实践经验相结合,这能够保证学生的毕业设计在具有创新性的同时,也能兼顾设计思想的合理性、设计流程的正确性、设计成果的可实施性,这不仅可以有效地解决毕业设计实践性较低的问题,还可以为用人单位建立新的人才输送方式。

(四)在毕业设计中有效引入实践项目竞争机制

在目前的社会设计项目中,有大量的设计项目都是采用竞标的方式来完成设计团队的遴选。在毕业设计中,高校可以筛选设计体量和难易程度适中的项目引入毕业设计中,使毕业设计建立在真实项目的基础上进行。高校可以拟定真实的设计项目、设计任务书、经济投入要求,给毕业设计提出限制性的要求,改变以往学生自己假设设计项目、没有设计任务书、无视经济指标的“三无”设计。这种竞争性项目的引入,旨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完善其知识结构、培养竞争意识。

(五)建立创新性和实践性相结合的评价与考核机制

对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本科毕业设计成果的评价,除了评价其艺术创新性,还要对实践性进行评价。在大多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成果的评价中,往往根据评价教师的个人喜好以及毕业设计成果的新颖程度进行评价,其中艺术创新性占了很大的比重。由于缺乏明确的可量化标准,实行的是感性的模糊评价机制,评价教师之间很难达成一致的意见。笔者认为,在毕业设计成果的实践性得到满足的前提下,应该对毕业设计成果进行量化评价。在绩效评价体系中,模糊评价和量化评价综合的评价方法是应用比较广泛的方法。模糊评价有助于对设计项目的艺术创新性进行评价。由于很多事物的边界并不十分明显,对于这种受到多种因素影响的事物,评价时很难将其归于某个类别。按照一定的模糊标准进行评价,就给了事物获得某种评价的可能性,这有助于避免用单纯的“是”或“否”对设计成果进行确定性评价。量化评价则是通过对具体设计成果中可量化的部分以级差评分的方式准确评价,这有助于对毕业设计项目中实践性的技术部分进行精准的评价。

结语

环境艺术设计的设计理念在不断更新,技术手段在变革。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观念更替、技术发展之间需要有一个缓冲阶段,才能引导学生与现实社会的需求合理衔接。尤其是高校教育,需要不断从社会获得信息,了解并掌握适应社会发展的设计理念与技术,引入多维的市场因素,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使学生能及时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适应社会对环境艺术设计人才的需求,顺利与社会接轨。毕业设计阶段实际上就是这个缓冲阶段。所以,环境艺术专业毕业设计的实践性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蒋玮,肖晶晶.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毕业设计的现状与思考[J].陕西教育,2013(3).

[2]陈伟珍,邓其杏.基于工作过程实施项目化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职业教育,2011(2).

作者:赵建华,白慧芳 单位:四川美术学院,重庆文理学院

第二篇: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工程实践教学探讨

环境艺术设计人才需求结构性的转变,带动了国内外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育教学的研究。从国内外的研究形势来看,本科院校注重理论探索,工程实践教学研究相对薄弱,而高职院校对实践教育相对重视,但各个高校在实践教育都是自主创新,可谓“百家开放”,教学效果参差不齐,至今也未能形成完整实践教学体系。工程实践教学体系是由一系列实践教学活动的各个要素构成的有机联系整体,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不仅为教师教学提供了清晰的教学思路,还为培养社会有用人才提供强有力保障。

为适应环境艺术设计人才需求,我校对该专业工程实践教学体系建设进行了积极的探索,通过两年实践,在目标体系、内容体系、管理体系和保障体系上取得了初步成效。

工程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现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必须调整以“理论”为重点的教学体系,重构以“实践”为核心的教学体系,这种重构不是在现有学科体系基础上,依靠增加实践教学的课程量来完成,而是以实践教学为主导,对教学观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的方式方法、教学评价等一系列内容进行调整。在构建的过程过程中,以理论结合实践为基础,以社会人才技能需求为参照,从教学目标、教学环境、教学保障体系等为出发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我院根据学科建设特点,确定了由动力层面(教学动力体系和教学目标体系)、受动层面(教学内容体系)、调控层面(教学管理体系)和保障层面(教学保障体系)组成的“驱动—受动—调控—保障”的实践教学体系。

1.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内容

在实践过程中,逐步建立了以专业核心技能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基础实践:工程材料、工程预算、工程制图与识图等;第二阶段是专业实践:专业课程的实训、专业课程的设计、毕业实习、专业技能训练、现代师徒制工作室等;第三阶段是综合创新实践:毕业设计、专业综合实习、创新实践活动、工程实践活动、学科技能竞赛等。

(1)基础实践

本阶段主要注重专业理论的学习,包括工程材料、工程预算和工程制图与识图等,为第二阶段的专业实践和第三阶段的综合创新实践奠定理论基础。

(2)师徒制工作室培养模式

2014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把培养中高级技能型人才,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促进形成“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评能力”的社会氛围。我院紧盯教会学生“一技”的任务,与专业相关企业建立师徒制培养模式,一是邀请校外一线工程技术人员前来我校进行实训教学,二是让学生带着任务到合作企业进行一线工程实践。另外,学院正积极筹备“2+1”或“1.5+1.5”的现代学徒制模式,实施企业“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即前一年半(或两年)主要在校学习专业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及相关拓展知识,后一年半(或一年)则在合作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学以致用,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全程实行“知识导师”与“技能导师”双导师制、师徒制。

(3)综合创新实践

综合创新实践主要从几个角度着手:一是在时间相对集中的实践环节,如寒暑假实习,毕业综合设计,专业课程综合实习等,多给学生创造与实际项目接轨的机会,培养其创新创业思想。如毕业设计选题,可参考实际工程项目模式,或者选择实习阶段参与项目深化作为毕业设计,使其毕业设计拥有具体的对象、具有制图能力、设计分析能力、熟悉工程预算与决算等。通过实际工程项目模拟,既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使其专业能力得到锻炼,又通过各种专业知识性竞赛、专业性技能操作竞赛(投标书设计、CAD工程制图大赛、工程计量大赛、工程设计大赛等)提升了专业的教学质量。

2.工程实践教学体系的持续优化工程

实践教学体系初步构建完成后,在实施过程中,遵从系统性要求,结合行业结构的转型与现代工程技术的发展,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对其进行优化。硬件优化即实践教学设施的优化,建立完善学院环艺专业机房、环艺专业制图工作室、环艺陈设设计工作室等;软件优化主要包括实践教学内容的优化、师资队伍的优化、实践教学方法的优化和实践管理的优化等四个方面。从实践教学体系组成要素方面来思考,应以师资力量、教学课程的设计、学生动手能力为根本要素,构建以应用能力培养为主体,以专业能力培养和专业资格证书获取为目标的实践教学目标体系,构建以素质、基本技能、综合技能和创新能力培养四层次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构建以师资、设备、环境为主的保障体系和软硬件管理相结合的实践教学管理体系。另外,学校还应陆续建设和完善基础技能教学平台、专业技术教学平台、实训教学平台、课外实践活动教学平台,以加强实践教学各个环节的建设。

结语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是提高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其与社会接轨的重要手段。经过两年在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中的摸索与实践,我校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已经取得初步成效。就2014和2015两届毕业生就业来看,用人单位都给予了较高的评价,两届就业率均在92%以上,这段我们深化这一体系建设建立了充足的信心。当然,对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实践教学,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深入的讨论,如:实践体系的持续优化、实践体系的后勤保障、实践体系考核方法及评价标准等,这都是我们在体系初步建设后需要持续重视的问题。

作者:胡勇单位: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建筑工程学院

第三篇:环境艺术设计生态理念探讨

所谓生态,就是指人类的活动要以自然环境的发展规律为基本原则。在环境艺术设计中,越来越多的设计者强调绿色设计,致力于为人类生活和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生态理念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只有顺应这一趋势才能实现环境艺术设计的可持续发展。

环境艺术设计中生态理念的基本原则

环境艺术设计的在采用生态理念设计时同样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其中包括科学原则、尊重自然和最小干预等原则。

1.科学指导原则科技的进步对于环境艺术设计具有指导意义。现代环境设计要充分,利用先进的技术,提高设计资源的使用率,避免资源浪费。从而满足环境发展的基本需求,制造出高质量的生态环境。设计师要掌握最先进的设计手段,以生态理念为前提进行设计,才能提高设计效率,满足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

2.尊重自然发展的原则无论是任何设计,违背自然发展的规律必然会造成不可收拾的后果。在环境艺术设计中,要尊重自然自我更新和演变的规律,利用自然生态的自我调节能力进行设计,防止设计中材料的选择超出自然的可承受和恢复能力。尊重自然发展规律的设计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3.最小干预原则在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还要坚持最小干预原则。是指将外界的干预压力降低,以便于提高环境设计效果。设计过程要有必要的场地,这就会使得环境艺术的设计带来一定的资源破坏和场地破坏,因此设计过程中,要注重对设计师的要求,防止其带来不必要的场地破坏。并且,采用多种手段来促进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循环,最终确保场地的生态格局。尽量选择可循环的设计材料,增强生物的多样性,还原设计作品的真实性和自然性。

环境艺术设计中生态理念的实践内容

1.使用天然材料关于生态理念的应用我们进行如下探讨,现代社会的资源浪费严重,因此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材料选择就成为主要问题,为了满足环境可持续发展需求,设计师应尽量选择天然材料,当然,这要求设计师掌握更多不同材料的用途,并将其巧妙的应用于环境艺术设计中。但是应用前提是不能影响人的身体健康,还需要设计师从其实用性角度和安全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天然材料的使用充分体现了我国丰富的自然资源特征,需要设计者拥有一定的眼光,善于发现生活中可利用的资源。

2.注重环保设计环保设计是确保环境设计传承的主要手段之一,环保设计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在当下社会环保更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重视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生态理念的环保设计,需要设计师坚持地毯生活原则,在设计中坚持环保指导原则。在设计过程中,既要注重经济发展,又要注重社会效应,尤其是对环境的影响。在环境艺术设计进行的过程中,要综合考虑自然生态环境发展的基本条件,这也是生态理念的基本要求。在这一基础下设计者要对当地的地理环境、生态需求进行基本分析,以节约资源和设计需求为条件,对复杂的生态环境设计进行改进。设计师要具有创新能力,在不破坏生态环境下构建独特的,具有艺术之美的作品。

3.坚持人性化的设计原则设计师要明确环境艺术设计的目的是满足人们的需求,因此人性化的原则是其设计的根本原则。在设计中设计师要从多方面考虑,以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尤其是在居家环境设计时,要注重去舒适度和安全性的设计。现代人对于环境的需求不仅仅停留在居住上,而在于文化和精神需求上,因此在设计时还要注意精神层面作用的发挥。设计标准要在满足大众的基础上体现出其个性化。

4.开发、利用新能源环境设计过程中,人们将关注点放在已有的能源上,但很多能源虽满足设计需求,但也带来不同程度的环境污染,这使得环境设计者很为难。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从再生能源等新能源入手,逐渐并且高消耗和重污染的材料使用,而是致力于使用新的科技开发污染小,毒害小、利用率高的材料,坚持生态循环的基本理念。

总结

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坚持生态理念观念,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陌生,一方面这是环境严重和资源严重浪费的现状下的一种必然趋势。其次,这是人们的基本需求之一。现阶段环境设计要坚持科学发展、环保发展等多种原则,以能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环境最小破坏为前提,不断的进行环境艺术设计创新,不断的满足人类更高层次的需求。

作者:方聪 单位:广西职业技术学院

第四篇:传统文化对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影响

现代环境艺术具有较强的系统性,要想提升设计水平,需要科学把握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联系,对优秀的传统文化元素有机吸收,促进设计工作的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影响

1.我国传统文化支持了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

具体来讲,环境艺术设计主要是设计和调整人、环境与空间之间的关系,以便对和谐环境有机创造;从本层含义来讲,人类文化影响着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与进步。我国经过几千年的发展,传统文化底蕴较为深厚,社会历史文化、哲学思想等广泛蕴藏其中,促进了整个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传统文化的积累,促进了我国艺术创作及艺术风格特色的形成与发展。因此,环境艺术设计风格形成的基础为传统文化。不同发展阶段,社会经济及生产力的差异,也会影响到环境艺术设计。因此,不同时期的环境艺术设计也可以将当时的文化积淀和独特的民族文化精神给反映出来。

2.具体传统文化特色的现代环境艺术设计风格

体现我国传统文化有机融合了儒家、释家及道家等学派的思想;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实践中,除了要将设计师的审美思想、艺术风格体现出来之外,还需要将人们的审美观念给充分纳入考虑范围。设计师需要深入研究传统审美,对传统审美思想中的精粹有机吸取,以便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更加有效的应用传统审美思想,促使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与人们的审美需求所符合,融入意境,将民族精神体现出来。此外,传统文化还可以促进我国现代艺术设计的发展;新时期经济全球一体化的趋势不断增强,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以及渗透步伐加快;文化全球化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人们的审美观念与审美需求,改变了传统文化环境,但是人们思想观念中的传统文化却无法抹去。因此,就需要将传统元素更加合理的运用到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促进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健康发展,凸显我国文化特色。

我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策略

1.复制和仿制传统文化元素

将传统文化中的一些象征意义视觉形态有效应用到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将全新的视觉形态创造出来,可以对某一种新的情感和思想有效表达;也可以创新传统文化元素,使其兼具传统文化元素的神韵与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形式,将中华民族的精神与理念体现出来。此外,也可以将一些传统图形直接运用到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通过创新传统文化的载体,将全新的视觉语言环境呈现出来,更加高效的发挥和表达原有的图形信息,将设计者的创造思维能力充分发挥出来,充分表现传统文化元素。

2.变异和进化中国传统文化元素

环境艺术设计发展中,需要广泛提取、转化与抽象再重构传统文化元素。我国传统文化元素十分丰富,设计师需要将其中美的元素找出来,之后选择合理的元素来进行创作,通过科学的转化与抽象这些原始素材,将现代设计理念与观众审美需求纳入考虑范围,重构我国传统文化艺术,对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重新阐释和挖掘,有机结合东西方文化,这样设计出来的艺术作品方可以独具传统文化气息。以我国上海经贸大厦为例,其作为典型代表,有机提取、转化了传统文化元素。设计师在高层建筑设计中,运用了我国古典的塔型结构,并不是对塔型简单的放大,而是考虑力学原理与美学理念,有机统一了我国塔型的美学比例与建筑比例。依据传统塔型,对塔的韵律、细部以及轮廓线进行了完美概括,借助于现代化的设计理念和手法,高度展现了传统建筑的精神意象。

3.继承与创新传统文化元素

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需要对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元素大力继承,有机融合现代审美理念与形式结构,将传统建筑特征与现代建筑风格有机统一起来,赋予美感。以苏州博物馆新馆为例,有机继承和创新了传统文化元素;其设计单位对我国传统遗产内涵与人文精神等深入理解,同时借助于现代化的环境艺术设计方法与现代建筑材料,构建起来了这座美轮美奂的建筑作品。其外部特征能够在苏州古城中完美融入,成为了苏州城区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同时,新馆将方形、三角形等几何体造型运用过来,将现代构成形态的造型元素运用到馆内各个展厅建筑中,给人以美的享受。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传统文化是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生成的基础,同时,传统文化又促进了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在未来的发展中,需要有机融合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借助于现代化的设计理念与设计方法表现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内涵,提升设计作品的品味与质量,满足人们多元化的审美需求,继承和发扬我国民族传统文化。

作者:焦涛 单位:石家庄常宏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第五篇:创新人才培养下环境艺术设计教学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环境艺术设计项目教学要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主,项目式教学课程改革以学生的能力培养为核心,因此符合现代社会的需求,以此文章对其进行分析。

项目式教学模式的构建背景

随着全球经济时代的到来,城市规划成为社会的主旋律。环境艺术设计具有多学科性,其中包括景观设计、建筑设计以及室内设计等。就我国目前设计看,室内设计的受重视程度较高,相关人才配备也较为明显,而景观设计人才则较少,在大学专业设置中,存在一定的空缺。从高校培养角度看,我国专业的设计人才供不应求,一方面,城市的发展中高端设计人才短缺,一方面,高校设计专业的倾向性较为明显。社会对于设计的认识存在偏差,传统的景观设计不断的被忽略,而事实上景观射进关系到人们的生活,在现代生活的重压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必将出现。项目式教学培养模式的具体实施针对人才培养的不合理,笔者凭借多年的教学经验提出“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三位一体主要是指学生的基本生存能力、专业拓展空间以及社会综合表现力。在这一模式下的项目教学法能推动环境艺术教学的创新,这一教学方法强电学生技能水平的提高,打破了传统教学只重视理论的弊端,致力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是目前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式之一。其具体过程如下:

1.建立教学保障体系

教学保障体系的建立是高校环境艺术专业教学效率提高的关键,通过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实施,专业课程内容设置更加合理,专业课程评价将以学生的能力出发进行培养。教学保障体系是指组织保障、制度保障、资金保障等内容。通过成立专业负责人的形式,在负责人的带领下,将专业细分,各个专业的负责人和教研室教师组成专业的团队,提出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促进教学效率和管理效率的提高。这一过程的主要问题在于教学主方向的正确性。教学制度要为学生的专业学习提供保障,高校要建立毕业生跟踪调查制度,与企业之间合作,为学生提供企业生存模式,并对其进行能力培养和评价,使教学具有针对性,弥补高级设计人才短缺的困境。对于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来说,资金保障无疑使其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保障之一,在高校教学中专业设计要得到高校的认可,以获得试验、实践经费。高校教师还应具有创新精神,实施走出去的方针,积极与企业合作,将学生推向社会,一方面提前发挥学生的专业作用,一方面使学校获得社会的认可,从而能为其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由于很多学生设计模式虽提出,但执行力度差,因此还应建立完善的质量监控体系与保障体系。完善的监督体系使社会各界,包括学校、社会、企业等对专业教学人才培养的监督作用,使其能够及时调整策略,建立合理奖惩激励制度,确保专业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

2.“双师”结构教学队伍建设

教师作为教学的主讲人,其综合素质将直接影响教学效率。子环境艺术教学中,我们要培养基础知识扎实和实践能力强的家平时。在高校内部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教师团队,这一团队由骨干教师、双师型教师还有兼职教师组成。一方面,为教师提供企业考察的机会,使其了解企业,也可以直接聘用企业高级人才的方式来提高骨干教师的实践能力。环境艺术设计需要设计者具有一定的思维,兼职的企业实习人员通过教学系统的培训后,其教学能力有所提高,能够真实的呈现环境艺术设计的教学过程和实践过程,对于学生设计思维的培养具有促进作用。另一方面,教师作为教学者,还应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高校应组建一支专门的研究队伍,确保专业教学的合理性。

3.项目课程标准

开发环境艺术设计的教学课程安排要打破以往的模式,以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和设计思维为主,根据不同的教学需求,还应开发不同的标准课程,以教学教材实用性的发挥。课程项目要与企业生产之间保持一致,设计的内容就是课程开发的内容,同时课程开发也是为设计项目所服务的。基于此建立课程教学的总目标和改革阶段的分目标,以及项目课程的主要教学方式以及项目完成的最终成功来组织和实施课程教学,使环境艺术教学能够为我国社会和企业培养真正的设计人才。

4.管理机制和管理评价体系的建立

衡量学生的阶段任务表现分为两个主要方式:阶段任务完成效果和职业能力。两个方式的评价结果成为学生的项目得分,并记入项目总评。在项目评价方式中,主要以平时上课的考勤和表现出的职业精神、设计状态来衡量学生阶段任务的职业能力,综合总评给出项目考核结果。

总结

环境艺术设计之所以成为当今社会的热门专业,其主要原因在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支持,环境严重破坏的基本需求以及人们思维方式发生转变的必然需求。在这一大背景下,我国高校环境艺术设计教学的应采用项目教学法,明确教学目标,设置必要的人才培养制度,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教学的人才培养不合理机制。文章探讨了环境艺术设计教学实践,在这一过程中,应注重人才的实践能力培养,还应注重环境艺术的细分,尤其是对于景观设计人才的培养,模式我国某个专业的人才空缺。总之,基于现代社会的人才需求,环境艺术设计教学应进行必要的改革。

作者:刘小斌 单位:广西职业技术学院

第六篇:环境艺术设计个性化探讨

这些年来,对于环境艺术设计的讨论逐渐变多,这是一种能够给大众的生活进行一些更方便的改变的一种设计,而相对更个性化的设计是能够满足大众的基础,本篇文章对环境艺术设计的流程中更加有个性的一些问题做了更详尽的解析。

1.影响设计个性化的一些重要因素

个性化的环境艺术设计是对设计模式,设计风格和个性化元素的很好的联系,关键体现在设计师把自我意识融合进自己设计的作品之内还有人文元素在理性设计中的使用,在当代设计其中,跟着大众的审美观的越来越高,设计对个性化的注重越来越高,在全部环境艺术设计里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在详细设计的实施经过中,影响环境艺术设计个性化的内在因素是很多的,这就相对于环境艺术设计的特性化的要修越来越高,相对于这些影响因素,文章关键对下面这些方面进行了解析:

(1)特色风格化对环境艺术设计的限制.再设计经过中融进设计师本身对自然界的本能认识,适当的加进一些自己了解的自然规律在作品中,对一整套个性化的设计作品具有主要影响的是设计师们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对自己作品创作的特点的发挥。

(2)对整个空间利用率的要求被提高,在经济大幅度增长和科技的不断进步的社会影响下,环境艺术设计也影响到更大的范围和更多的内容上,不光要求在艺术性和技术性上要有本身与众不同的所在,还要在环境质量方面更加用心,渗入环境保护思想是环境艺术设计能够成长和进步的必然方向,而对于每一个不同业主的要求环境艺术设计都要一一实现,在整个环境空间的使用上,设计师应该业主的整体情况为依据,来施行科学的创造和合理的规划,因为每一个业主情况包括职业文化爱好和阅历都是不一样的,这样才能根据不同的条件要求来有成效的为不同的业主进行服务。

2.环境艺术设计里的特色化

(1)从用料的方面看

结合较新型的材料是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用材料的特殊的质感衬托出整个设计的中心概念,但是在这其中有两个关键问题:第一,新型的材料是不是在环保的符合标准内,环境艺术设计往大处看囊括了园林景观设计,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城市绿化等;往小处看又包括了室内设计,景观小品,装修设计,所以具有异常味道,可能有异常影响的材料都不适宜使用。第二使用材料的外在表现,就是说使用材料的外表和视觉触感。也许就本身的材料来说,不能显示出设计的特性,所以设计师的设计对材料使用的很重要的,综上来说,材料本身虽然也可以提高设计里的美感和特性,但是还是要设计师们进行实际上的解析和具体运用。

(2)色彩的怎样运用

色彩怎样全部和谐一致是环境艺术设计中个性化设计的一个很注重的方面,只有和谐一致的调整好色彩,才能把设计里的色彩基础和视觉上的感觉严密的联系到一起,所以为了使整个设计更有个性,需要在进行设计之前就整个色调的主要颜色和辅助颜色还有环境的中心主题都要确定下来,在此之外还要注重环境艺术设计中每一种色彩的整体划分情况,整体颜色分布要起到让人感到安适和舒缓的效果,也可以把一些比较亮丽的颜色来作为设计的焦点和特色,但是这种颜色不能使用的过于集中范围也不能过大,要保证环境艺术设计的适合性,在整个设计中,色彩基调要有一些变化但是又要统一,甲方和业主的喜欢和爱好很重要,但是又要有自己的风格和特性,怎样调整平衡好这两者的关系是一个设计师整体水平体现的一个重要方面。

(3)自身品格的艺术寻求

自我风格是对环境艺术设计的最大展现,而对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更有个性化的需求,就要融进一部分的自身风格元素在详细的设计过程中,也要让业主积极的参加到设计中来,能够让业主自己选择更契合自身特色的设计风格。个性化的实现是设计师在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对整个环境创意构思中对大体和细节的联系的设计和掌握,设计师具有强烈的自我风格色彩也是展现个性化的基础,这种带有强烈自我的色彩通常能够给人带来焕然一新的感觉,让人们能够挣脱传统的约束,带来思想上的解放,生活上也能更有热情,从文化上和艺术上给人们带来一些启发,人群的不同和空间的差异都会有一些不同的特点,按照这些自身特点来采用最合适的环境设计风格,让这个设计能够充分表现出这个空间的特征和具体功能,是环境艺术设计这个行业中个性化能够发展的重要方向。

(4)将艺术和科学联系在一起

环境陶艺设计范文第5篇

环境艺术设计包含空间艺术设计、感官艺术设计、光影艺术设计、造型艺术设计等。众多的环境艺术设计种类之间具有明显的分界点,空间艺术设计和其余环境艺术设计种类不同,因为空间的设计属于单独的空间构造,其余的设计种类属于物质形式的改造设计,这就形成了环境艺术设计空间的具体含义。从广义上看,环境艺术设计空间具有可重复性,依托不同事物的重叠能够获得不同的空间效果。从狭义上看,环境艺术空间具有不可复制性,因为任何事物的交叠都不可能是原事物,空间也不可能是原来的空间,因此存在差异,而正是这些差异,导致了空间设计的特殊性。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因为人们观看树叶的时间、空间、环境、情绪以及树叶本身都存在差异,正是这些不同事物之间的差异引导着人们对艺术的不同追求。环境艺术设计的空间既有空间层次的不同,又有组合效果的不同。因此,空间含义定性为随时改变又具有永恒性质,这涉及哲学领域。

二、环境艺术设计空间教学探讨

空间既是多变的又是不变的,所改变的是对空间的设计。我们在划分空间构成时,可以将空间分为多层次空间、多元空间、立体空间三个种类。多层次空间的教学理论形成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许多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认为空间是有层次的,这里的层次并不是物理学所指的多维空间,而是一种空间的层次感。如,底层空间摆放什么造型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空间的效果,高层空间摆放什么样的物品能够发挥出高层空间的艺术特性,这些分层的空间感形成了环境设计师的空间层次。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应着眼于流行的空间划分,而应当注重对现实层次空间的把握。多元空间与多层次空间的区别在于,层次是指空间各个方面的空间容积,而多元是指空间与人、与物之间形成的联系特性。在环境艺术设计上,我们总是强调搭配设计,认为设计的根本在于搭配物品之间的艺术魅力,这一艺术设计形式来源于多元空间设计,它强调人、环境、物品三者之间的天然联系,在不同的空间中摆放不同的物品,营造不同的环境氛围,不同的人观赏所产生的感受也不同。每个事物或者人在其中都充当了“元”,空间也不是具体的“容积”,而是由多个“元”构成的艺术形式。立体空间是多元空间的进化。在教学过程中有学者提出,“元”的构成能够直接影响空间的每一面,让空间从虚幻的触碰感中回归现实,即“现实与虚拟世界的完美融合形成了以人的认知为根本的立体效果”。因此,无论中西方教学,都将立体空间的设计感观看作环境艺术设计的重要教学方向,通过不同事物的搭配以及空间特性,使空间效果逐步释放,使它和人产生真正的联系。环境艺术教学的构成和培养是需要时间积累的,这是人文艺术的积累,更是对空间把握的积累。它注重锻炼思维的创造能力,如刘勰在《文心雕龙》当中提到“歌谣文理,与世推移”,时展会使得文学艺术的创作环境发生变化,文艺创作以及设计观念也应当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改变。在不断发展的时代以及不断变化的社会审美需求中创造出更好的作品,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具备创造性思维。在空间构成教学中,教师要随时注意空间设计最新的发展动态,通过网络资源以及新媒体,有效整合最新的设计观念与思路。新的语境为空间构成教学带来了鲜活的时代意识,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对时下一些优秀的空间设计案例进行欣赏与分析,提升学生的创作兴趣,开阔其设计思路。没有个性与文化内涵的环境艺术形象无法产生足够的吸引力。因此,教师在空间构成教学中,需要加强学生的整体意识。环境艺术根植在周围环境中,同周围环境保持着内在的联系。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