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贫困大学生论文

贫困大学生论文

贫困大学生论文

贫困大学生论文范文第1篇

一、问题的提出

每年九月,一封封大学录取通知书寄往全国各地,莘莘学子十几载寒窗苦读、梦寐以求的梦想如愿以偿。当他们手里攥着厚重的大学录取通知书激动、喜悦之时,父母及全家的心却沉了下来,面对一笔数额的学费而愁眉不展。这笔学杂费对他们来说是一个庞大的数字,有的人甚至一辈子也没见过这么多的钱,学杂费成了他们跨入大学校门的最大难题。据国家有关部门2005年8月公布的数据,我国普通本专科在校生数是1561万余人,其中贫困大学生405万人,约占学生总数的26%,西部地区高校中贫困生的比例更高。大学生贫困问题已经影响到许多成绩优异的学生难以深造成才,明显地制约了我国高等教育健康发展,成为构筑和谐社会、分享改革发展成果的不协调音符,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和焦点。

二、贫困大学生产生的原因

高校贫困大学生产生和形成的原因各不相同,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家庭负担过重,缺泛经济来源。大多数贫困学生,贫困的主要原因是家庭负担过重,缺乏经济来源。如孤儿或单亲家庭、家庭突遭天灾人祸或家人长期患有重病人员的学生;文化水平不高、多子女、无谋生特长家庭的学生;父母一方或双方同时下岗家庭的学生;单一从事传统耕种的农村家庭的学生等。这些学生家庭经济来源十分有限或不稳定,尽管举家节衣缩食,但还是难以缴付上学费用。

2.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经济收入较低。学生居住的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也是造成贫困的原因之一。如经济不发达的老、少、边、穷地区、西部及内陆相对落后地区等。这些地区与东部及沿海经济较为发达地区的学生家庭相比,收入偏低且差距太大。另外,城乡间经济差异也是客观因素之一。

3.其他原因。尽管国家加大了教育投入以帮助贫困大学生,但高等教育经费不足和国家财力困难的矛盾仍然十分突出。另外,各种考证、就业费用繁多,加上物价上涨、消费支出增加等,也使贫困大学生雪上加霜。

三、贫困大学生的现状及对策

调查表明,大多数在校贫困大学生都能正确面对贫困所带来的生活、学习和心理上的压力。在严酷的现实面前,他们不屈服、不气馁,以惊人毅力和常人难以想象的承受力改变自己的现状,克服困难,完成学业。毫不讳言,他们在改变自己处境的同时或多或少也存在着这样和那样的困惑、存在着或轻或重的心理负担。

1.生活困扰与应对措施。当贫困学生克服困难,通过各种途径筹集学杂费,终于走进他们梦寐以求的大学后,一部分学生反而陷入一种新的痛苦和无奈。他们缺少经济来源,连基本的吃饭穿衣都成问题,继而严重影响身心健康。笔者目睹湖南怀化的一位贫困学生,他每天早晨只能喝5角钱一碗的稀饭,中午和晚餐各吃1元钱的饭菜。看到这种场景,一种难以言表的辛酸撞击着我们的心灵。这些学生在发奋学习的同时还须忍受生计的煎熬,连吃饭也要精打细算。寒冷的冬天,由于缺少冬衣,时常可见他们在寒风中发抖的身影。对此,国家非常重视,正逐步落实和完善贫困学生助学金、奖学金及助学贷款制度;社会各界也积极开展爱心捐赠、资助活动;高校内部则组织学生勤工俭学,采取特困生减免学杂费等政策帮助他们。但是,这些对庞大的贫困学生群体只能是杯水车薪。因此,各级政府应面对现实,加大教育投入,增加贫困学生学杂费减免额度。教育主管部门应联系社会各界积极捐助。贫困生更要自强不息,通过自己的努力克服困难。

2.学习处境尴尬及解决对策。大学贫困学子在长期艰难的生活中一路走到今天,大多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他们学习刻苦、勤奋。有调查显示,高校获奖学金的学生中,贫困生所占比例比其他学生高。但是,由于经济条件有限,这些贫困学生缺少必要的学习资料、辅助用品,所以,他们花费的精力和时间要比其他学生多。对较高层次的学术活动、集体活动等,也因难付费用无法参加,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们的视野。对此应采取的对策是:学校对成绩优异、勤奋好学而生活困难的学生要给予物资表彰。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的情况下,更应为他们免费提供电子阅览室、图书馆、科研室,支助必要文具等学习用品,减免部分学杂费和其它费用,使他们能安心学习。

3.心理健康状况与改善方法。一部分贫困生自信心较强,好强、好胜、不甘落后。但也有相当一部分贫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急需改善:有的心理负担较重、性格孤僻、独来独往、闭关自守、不愿与外界交往、人缘关系紧张、没有知心朋友;有的自尊心强,同时也易产生自卑情绪,做事缺乏自信,遇到困难很容易退缩;有的心胸狭窄,容易产生过激和逆反心理,把社会和生活中存在的不公现象归结为自己贫困产生的原因,用逆反心理看待周围的事物和社会,甚至走极端;还有个别学生,一方面忌妒和愤恨物质条件较为优越的学生,另一方面为改变贫困现象甚至不惜做出丧失道德和人格的事情。据调查,贫困大学生与其他大学生相比,心理健康状况存在比较明显的差距,且心理异常人数比例偏高。由于贫困造成的过重心理压力使他们容易产生各种心理冲突和困惑,学校和老师要理解、关爱他们。特别是辅导员老师要经常、细致地深入学生之中,了解和掌握学生思想状况、学习情况、生活中的困难,做到勤沟通、早发现,并及时给予解决;要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克服困难,建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重新认识自已、挑战自我;要经常开展多种形式的文艺、体育、学术等集体活动,进行心理咨询和讲座,及时解决学生心理的困惑和冲突。超级秘书网

贫困大学生论文范文第2篇

由于在内心上一直处在不自信状态,贫困生总是觉得自己不如身边的人,自卑的想法总是环绕自己的内心,在实际交往中,对别人的情绪以及行为过分关注,并且总将这些与自己扯上关系,生怕别人知道自己的贫困,逐渐的将自己关在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狭小空间之中,拒绝与外界的人与物进行情感交流,发展成自我孤僻的状态。据有关专家研究,利用层次理论对这种现象进行研究,显示其实在生活中,每个人都需要与别人交流,人不是单独存在的个体,必须生活在以人群为单位的集体之中,而贫困大学生就是因为“贫困”处处需要遮挡自己的这个短处,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就不能过多的与其他人进行接触,而这又与心理上急求需要与外界进行交往的需求相矛盾,同事实际生活的贫困状态,让他们的内心备受煎熬,郁郁寡欢的状态总是伴随他们的心里。长时间的这种状态,逐渐将他们推向了不自信以及对未来生活产生茫然情绪的状态,甚至有些人会觉得社会极度不公平,对社会产生一种畸形的看法。在这样的状态下,长时间的不自信逐渐将贫困大学生推向了郁郁寡欢的深渊。

二、内向和不稳定

因为贫困的事实导致了贫困学生在生活与学习中缺乏信心,不断给自己内心施加压力,总是认为这种现实是社会的不公造成的,内心变得极度敏感,情绪上缺乏稳定性,在生活中遇到一些事情,思维容易偏激,造成冲动的行为,而实际上,自己的内心并不强大,脆弱的非常容易受到伤害,长时间如此,极有可能导致一些不为常人所理解的行为。

三、自卑

根据心里学家的解释,自卑实际上就是一个人胸怀不够宽广,过分计较自己生活、学习以及工作中的得失成败,并将不好结果的原因归结到个人的能力不足,进而转化对自己进行否定、不满的情绪。贫困学生,在大学之前的中学以及小学生活阶段,因为相对封闭,对学生的评判标准更多的来源于学习成绩好坏,经济上的差距还没有体现的那么明显,因此,在那阶段中自己能够得到同学与老师的认可。在进入大学之后,因为比较开放,大学生能够非常自由的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进行装扮自己,经济上的差距非常明显体现出来,而学习成绩的好坏已经显得没有中学时那么重要,在这样的情况下,贫困大学生觉得自己身无长处,与自己身边经济优越的同学比较,自己简直没有可比之处,自己身上没有闪光的地方。在自己遇到困难的时候,也自我否定情绪的影响之下,不能够真正面对问题,解决问题,总是选择逃避,生怕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困难之处,得不到别人的尊重。因为根据马斯洛理论,人都是需要自尊的需求。贫困大学生的敏感内心促使了自尊对自己更加重要,过分的关注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在与同学,老师的交往中,自我保护意识非常强烈,总是逃避与别人的正常交往。平困大学生的这种经济的匮乏、特殊的心里、环境的反差,非常容易造成他们心里上的不适应,最终导致非常严重的自卑心里。

四、解决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对策

贫困大学生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贫困;反贫困;述评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5-0000-02

贫困,在某种程度上,既有它的简单性,又有它的复杂性。贫困在社会生活中普遍存在着,而学者对贫困问题的不断讨论,又体现其复杂性。贫困问题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世界范围内的一个重大课题。贫困问题在发展中国家尤为突出。不同国家的贫困表现形式不同,对于反贫困的路径有着不同的选择。我国是个发展中国家,贫困问题依然存在。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中国的反贫困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全国农村贫困人口从1978年底的2.5亿下降到2007年底的1479万人,低收入人口从2000年的6213万人减少到2007年的2841万人[1]。我国农村贫困问题得到缓解,但解决贫困问题仍是一个长期的艰巨任务。由于贫困问题的困扰,国内外学者对贫困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大量文献研究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贫困与反贫困问题,本文通过对大量文献的总结与评述,介绍改革开放以来的反贫困研究及相关政策的变化。

一、贫困的涵义

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玛蒂亚・森认为:“贫困的真正含义是贫困人口创造收入能力和机会的贫困;贫困意味着贫困人口缺少获取和享有正常生活的能力。”朗特里和布思在1901年撰文认为:“一定数量的货物和服务对于个人和家庭的生存和福利是必需的;缺乏获得这些物品和服务的经济资源或经济能力的人和家庭的生活状况,即为贫困。”

对于贫困的定义,公认的是世界银行的表述:贫困是缺乏达到最低生活的标准的能力;贫困不仅意味着低收入,还意味着缺乏受教育的机会、不良的健康状况等一系列问题[2]。贫困又有相对贫困与绝对贫困一说,绝对贫困是不能维持基本需要,陷入极度困苦中:相对贫困指的是与一般水平相比,低于这个标准的那部分人的生活状况。

二、中国农村贫困的原因

中国的贫困是由不同的因素影响的,导致贫困的原因多种多样。我们从历史、农业、环境、人力、知识等方面讨论中国农村贫困的原因,并对相关文献进行总结与描述。

(一)历史因素

康涛、陈裴[3]指出,旧中国受三座大山的剥削和压迫,处于极度贫困的境界,虽然建国后党和政府致力于消除贫困的工作,但由于基础差、底子薄,始终无法摆脱贫困。旧中国经济发展水平低下,受到三座大山的压迫,导致广大劳动人民处于生活艰难困苦的境地,在这基础上即使建国后大力发展反贫困工作,贫困的消除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仍然留下了一大部分贫困的问题。所以,中国农村遗留下了贫困问题。

(二)农业因素

费孝通[4]提出了中国农民贫穷的原因是耕地少,对于耕地权的归属问题这方面的因素是次要的。马国贤[5]等提出,相对贫困的根源是小生产下的过低的农业生产率,劳动力人口过剩和较低的教育水平,这些因素都进一步加深了农村的贫困程度。对于农民来说,较少的耕地耕作的粮食作物可能并不足以满足他们的温饱问题,较少的粮食也不足以支持他们换取更多的生活资料,导致他们出现了贫困问题。而过低的农业生产率,不足以支持他们的基本生活,贫困问题随之出现。

(三)地理环境因素

朱玲、汪三贵[6]认为,中国贫困是由地理条件、资源环境等不利条件造成的,还有一些其他因素共同导致了贫困的出现。周毅[7]提出生态敏感地带贫困县占据一大部分,而土地、人口大部分在贫困县内。地理位置和环境因素同样影响着人们的生活问题。恶劣的环境同样不利于农村生产的进行;不利的地理位置,影响着人们之间生产生活资料的交流。在一个偏僻,交通不便,环境恶劣的地方,更容易导致贫困的产生。

(四)人力资本不足

人力资本是指劳动者受到教育、培训、实践经验、迁移、保健等方面的投资而获得的知识与技能的积累,这种知识与技能可以为其所有者带来工资等收益。李小云[8]提出造成贫困的主要原因是人力资本的匮乏。人力资本的提升,最重要的就是依靠教育来实现。康涛、陈裴提出农民知识的匮乏也是导致中国农村贫困的原因。农民知识的匮乏,阻碍了农民对新技术的学习和使用,一代一代传下去,大家都不学习和接受新的生产技术,劳动生产率随之下降,不利于农业的发展,造成了农村的贫困问题。

三、从不同视角看中国的反贫困研究

中国的学者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了中国的反贫困研究。由于反贫困的复杂性,本文在几个视角对中国的反贫困研究进行总结和述评:制度和文化视角、区域视角、个体发展视角、经济增长视角。

(一)制度和文化视角

贫困刚被纳入学术研究之初,就被认为形成机制是制度和文化因素引起的[9]。国内许多学者都将制度作为贫困因素之一,并将制度性贫困概括为制度缺陷造成的。赵曦、成卓指出,制度因素绝对是导致贫困发生率直线上升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当制度供给少于制度需求时,贫困便会不可避免的发生,而制度失灵时,人们的利益特别是穷人的利益就会受到巨大的伤害。薄弱的规章制度无法让穷人取得基础的保障,特别是在经济危机和自然灾害面前,穷人是脆弱的。由此可以看出,制度的加强是反贫困治理的关键环节。贫困文化论者认为,贫困不仅是一种经济现象,也是一种自我维持的文化体系。贫困文化是指“贫困阶层所具有的一种独特生活方式”。国内学者指出贫困文化与中国的传统文化具有密切联系。方清云提出将贫困文化视为现代社会的亚文化现象,这一理论启发中国进行文化扶贫时重视贫困文化的正功能、贫困文化的代际传递机制等。

(二)区域视角

贫困的研究也被看成是一个区域性问题,区域发展也成为反贫困研究的一个方面。从宏观方面来看,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这一问题在世界各国普遍存在。国内的学者在改革开放初期关注了东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随着研究的发展,出现了新区域主义理论,即注重强调新产业空间开拓、地区合作强化、创新和学习氛围营造以及制度支持供给。连片贫困地区的扶贫开发应注重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的发展,注重加强区域的协同和经济合作,注重增强贫困人口的学习创新能力,以及注重构建地方发展的制度环境与设施等等。寻舸从区域学习机制等维度分析了区域扶贫开发的自我发展机制现状。区域贫困研究将区域间的差异集中在地理因素方面。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种种差异,可用地理位置禀赋的不同来解释。

(三)个体发展视角

随着人类对贫困认识的不断加强,认为贫困从根本上表现为个人能力和社会权利之间的不平衡。个体视角的研究认为,致贫的根源在于个人不适当或缺乏生产,并且强调人力资本投资,以此来提升劳动力商品化水平。图登克珠、杨阿维、张建伟指出,农区致贫的机理主要集中在人口方面,贫困家庭人口多,文盲、半文盲居多,人力资本的投资利用率低下,且贫困人口有相当一部分并未抛弃落后的思想。在此基础上贫困问题长期存在,亟待解决。美国经济学家刘易斯曾提出代际传递理论,他认为贫困是一种自我维持的文化体系,穷人长期生活在贫困中,他们极易形成一种“亚文化”传统,并影响后代,使贫困文化代代相传。基于生命周期的反贫困研究,促进了扶贫政策的转型。

(四)经济增长视角

贫困问题是经济学领域关注的问题,围绕经济增长问题,经济学领域进行了一系列的反贫困研究。林雪霏提出二战后,形成了“经济溢出”的反贫困视角,即发展中国家的贫困源于低水平的经济发展,以工业化和市场化推动经济增长是国家实现反贫困的重要途径。经济增长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有两方面,在短期来看,发达的地区经济增长拉大了区域发展的差距;长期来看,经济的增长同样带动了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李万明、崔静、张建伦指出持续、快速、健康的经济增长是减少普遍贫困的主要推动力。经济的增长带动了贫困地区经济的发展,使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有助于改善贫困问题,对反贫困问题研究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四、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反贫困的相关政策演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反贫困理论与实践得到了重大突破。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绝大多数地区经济有了巨大发展,但仍有一部分地区相对落后,为了加大扶贫力度,国家进行了一系列举措。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着重从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主义建设方面考虑贫困问题,从共同富裕角度理解反贫困的内涵。1978年开始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既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又奠定了农村反贫困的制度基础。大部分贫困地区的温饱问题得以解决。1984年9月,党中央、国务院发出了《关于帮助贫困地区尽快改变面貌的通知》,这一文件的,开启了全国性扶贫行动的序幕。1986年成立了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织、领导、协调、监督、检查贫困地区的经济开发工作。这一政策确立了开发式扶贫的方针,使国家的扶贫战略转向开发式扶贫模式。

以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针对反贫困进行了史无前例的伟大实践。1994年国务院实行并颁布了《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标志着我国扶贫计划进入了攻坚阶段。《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决定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力争用7年左右时间,到2000年底基本解决全国农村8000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1996年,作出《关于尽快解决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的决定》。2001年《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的颁布,标志着扶贫开发工作进入解决和巩固温饱并重的新阶段。

以为核心的第四代领导集体结合当前实际,继承发扬前人的反贫困理论,并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提出关注民生尤其是三农问题。2007年,推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通过低保政策解决。2008年,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新阶段的扶贫开发对确保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具有重大意义,必须作为长期任务抓紧抓好。

以为核心的第五代领导人集体提出了精准扶贫作为新时期的扶贫战略。2013年中央颁布《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精准扶贫是扶贫进行到新阶段后的新举措,符合中国的国情。在反贫困政策上做出了新的发展。

五、总结与评论

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的反贫困研究,有助于把握和认清反贫困研究的趋势和特点,通过现有研究的不足进行反思和讨论,为未来的反贫困研究提供借鉴和启发。须知道,中国的反贫困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工程。复杂的贫困情况需要多方面共同治理,完善的制度体系对反贫困尤为重要。对于贫困与反贫困的问题,不能就贫困谈贫困,要从各方面来研究。通过梳理改革开放以来反贫困的相关政策,我们可以知道,反贫困的发展由制度创新来推动,充分体现了制度对反贫困的重要性。反贫困的研究不能只局限于一方面,也不能只局限于理论的研究,应该在未来的研究中进行多维度分析和实证分析。

参考文献:

[1]王亚玲.中国农村贫困与反贫困对策研究[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9,1.

[2]费孝通.乡土中国[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1998.

[3]马国贤等.后农业税时代的“三农”问题及涉农税收研究[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25-35.

[4]汪三贵.反贫困与政府干预[J].管理世界,1994(3):16-19.

[5]寻舸.基于自组织理论的武陵山片区的扶贫开发机制[J].经济地理,2013(2).

[6]赵娜.关于反贫困研究的社会学理论综述――基于个体与结构的视角[J].知识经济,2012(11).

[7]图登克珠,杨阿维,张建伟.基于人力资本理论视角下农牧区反贫困问题研究[J].研究,2014,12(6):29-35.

贫困大学生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 扶贫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丰富;完善

作者简介 李梦竹(1989―),女,西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王志章(1957―),男,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硕导。?穴重庆北碚 400715?雪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连片特困地区包容性增长的扶贫开发模式研究”(12ASH004)阶段性成果;中央高校基本科研项目“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战中的政府行为研究”(SWU1309363)阶段性成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由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构成的庞大理论体系。它既是对马列主义、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更是包括我国扶贫工作在内的一切工作的指导方针。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扶贫工作取得的伟大成就充分证明,没有这个强大的理论体系作指导,中国的贫困人口不可能由1978年的2.5亿人?眼1?演降到2011年的1.28亿人,中国人民也不可能在改造自然、改造环境中摸索出整村推进、雨露计划、产业化、连片开发、移民搬迁以及特困地区综合治理等扶贫模式,并赢得包括联合国在内的诸多国际组织和发展中国家的赞扬。同时,我国在区域不同、条件各异、环境艰苦的背景下创新出的不同扶贫模式,不仅佐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正确性、指导性,也丰富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一、扶贫开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在要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基本国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分别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这三大理论一脉相承,把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和共同富裕作为其核心本质。同时,扶贫开发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重要内容,旨在促进贫困人口增收,保证贫困地区持续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完全契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应有之义。

(一)扶贫开发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具体实践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也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人民的意志,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一切行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回首中国共产党走过的艰难历程,从建党那天起,我党就始终坚持为百姓办实事、办好事,为全中国人民谋福祉。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行的大规模、大跨度、大空间的扶贫开发,其宗旨就是要通过国家政策干预、完善基础设施、加大产业扶持,提供均等化的就业岗位、提高劳动技能、增强自我造血功能等,帮助贫困地区释放生产力,使贫困人口尽快脱贫致富,过上有尊严的生活。可以说扶贫开发实践是以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

(二)扶贫开发是科学发展的时代要求

当前,我国正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毋庸置疑,我国扶贫工作取得了伟大成就,但面临的问题依然很多,贫困地区经济基础薄弱,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公共服务供给不足,贫富差距加大等,严重制约了贫困地区的持续发展。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通过先发地区带动后发地区协调发展,相互促进、共同繁荣,最终实现贫困地区发展的可持续性。

(三)扶贫开发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保障

我国经济在经历了三十多年的高速增长后,2010年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与此同时,我国社会发展进入到了矛盾凸显期,集中表现为城乡、地区收入差距过大,贫富分化严重。贫富分化悖逆了共同富裕的价值目标,将引发社会不满,影响社会秩序稳定,是社会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扶贫开发则是扭转贫富分化的重要手段,它通过宏观调控和资金的转移支付,将有效地提高贫困人口收入,缩小贫富差距,统筹城乡区域发展,确保国家长治久安和人民共同富裕。

二、扶贫开发的实践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丰富和完善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国扶贫开发的实践客观上验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同时,扶贫实践取得的成果,还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丰富和完善。

(一)我国扶贫开发取得的伟大成就丰富了邓小平理论的内涵

邓小平同志多次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眼2?演,“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大原则是共同富裕”,?眼3?演“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眼4?演,这充分说明,社会主义是以消灭贫困,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贫困地区基础设施明显改善,社会事业不断进步,社会保障制度全面建立,广大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稳步提高,贫困人口锐减,小康社会正在成为现实,这些扶贫成就的取得,既践行了邓小平理论中的“贫富观”,也不断深化了对共同富裕的认识,只有消灭贫困,才能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只有坚持共同富裕,社会才能和谐,小康社会才能实现。

(二)扶贫的实践成果是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贡献

同志曾经指出,“我们党所以赢得人民的拥护,是因为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总是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熏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实践证明,扶贫的根本是要解放生产力,释放出无穷的正能量,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在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摆脱贫困,实现共同富裕,共享改革开放的伟大成果。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所进行的数十年的扶贫实践活动,并取得的丰硕成果,不仅是先进文化战胜落后文化,先进生产力战胜落后生产力的最好印证,更是党的宗旨立足于人民之中的最好体现。因此,我国的扶贫实践活动也是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大贡献。

(三)扶贫的实践成果推动了科学发展观理论的普及深化

党的十报告中指出,“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我国的扶贫开发活动,在提升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的同时还注重当地的社会发展,在提升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的同时还注重对贫困地区生态环境的保护,实现了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的统筹发展,最终将达到城乡、区域的协调发展,实现发展的可持续性,保证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因此,扶贫开发活动不仅是对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扶贫的实践成果还推动了科学发展观理论的普及深化。

三、新时期扶贫攻坚战必须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

当前我国正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机遇与挑战并存。党的十上提出了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打好新时期的扶贫攻坚战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首要任务。然而,现阶段我国农村贫困农户人均纯收入仅为2003元,衡量贫富差距的基尼系数达0.61,?眼5?演贫困人口还有1.28亿,距离“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收入分配差距缩小,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扶贫对象大幅减少”的目标,任重而道远。这就需要我们继续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科学规划、精心组织好新时期扶贫开发攻坚战,以全面完成既定目标。

(一)始终把以人为本贯穿于扶贫攻坚战中

所谓以人为本,就是要做到一切发展为了人民,一切成果由人民共享,这是扶贫攻坚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首先,各级党组织和政府要按照中央的统一步骤,结合本地实际,做好扶贫的顶层设计,把扶贫与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有机结合起来;其次,要继续探索创新一些好的形式,加大对老、少、边、穷地区的扶持力度,引导各类企业为贫困人口提供充足的就业机会;再次,要强化贫困地区的职业教育,着力提升教育质量,提高贫困人口自身素质,增强自力更生的能力;最后,加大对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做好扶贫攻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抓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布局。在扶贫攻坚战中,落实好科学发展观对实现贫困地区“五位一体”建设的总目标至关重要。一是要因地制宜积极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生物医药等生态产业,加快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为贫困人口提供包容性的就业机会,努力增加收入。二是加强贫困地区基层党组织和政权建设,创新村级自治组织,完善社区管理,打造起“永久牌”扶贫攻坚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三是积极实施文化扶贫工程,加快农村贫困地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通过传播先进文化理念,普及科学知识,提升百姓学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能力,引领贫困地区发展;四是要合理配置资源,加大教育扶贫力度,建立起贫困人口社会安全阀,确保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五是要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扶贫各项活动之中,杜绝短视行为,不断扩大森林覆盖率,建立起贫困地区自然生态保护屏障,用生态效益提升抗击贫困和阻止返贫的能力。

(三)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积极推进贫困地区“新四化”建设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也是扶贫工作的最终目的。在扶贫攻坚战中必须把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融为一体,使之成为共同富裕的“引擎”和助推器。一是要充分利用贫困地区的资源优势,积极发展生态农业、种养殖业和乡村旅游业,并逐步形成产业链;二是要通过农村信息化工程,加强与外界联系,变被动为主动,获取各种市场信息,加快资金、信息、人才流动,为服务本地发展创造条件;三是通过发展本土化的优势产业,夯实基础设施,稳步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小集镇转移,做强特色小城镇,使之成为本地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四是创造条件,引进有实力的城市企业入驻贫困地区,让他们通过租赁、宅基地置换等形式流转土地,对分散的农田、耕地实行集约化经营,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推动传统农产品向高档农产品转化,并对其农产品实行小城镇属地化深加工,让一部分人在充分享受土地收益的情况下有序流动到小城镇就业,以增加收入,实现共同富裕。

四、总结与展望

党的十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社会制度,是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当前,我国扶贫开发已经进入全面攻坚期。我们有理由相信,更具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中国人民,一定会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攻坚战中赢得一个又一个漂亮战役,用新的伟大实践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用到2020年按时完成扶贫攻坚任务的伟大胜利,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眼参考文献?演

1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摘要2011 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

2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演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贫困大学生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价值取向

一直以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等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不仅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也是高校管理者所关注的重点教学任务。而对于高校贫困大学生来说,在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还要强化实施人文关怀,为大学生提供更多贴心的帮助。

一、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

人文关怀不但关系到人类个体,还关系到人类生存的问题。它是以人的生存安全、自尊需要等作为出发点,用一种理解和尊重的态度,关系和帮助的形式,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化发展。人文关怀作为一种价值取向,在教育领域内,也是高校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理想追求。在实施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措施时,还要充分考虑大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及个人需求,努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性,从而帮助高校的贫困生实现全面发展。而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点:一、承认高校贫困生是一种物质生命和特殊文化的存在;二、成人贫困大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确保大学生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相统一;三、承认贫困生在实现自我全面发展方面的核心地位;四、尊重贫困生的主体性地位,提高贫困生的生活质量与学习质量;五、学校应尽量满足贫困大学生的多种合理化需求,以使其能够得到全面发展。

二、人文关怀在高校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性

(一)贫困大学生实施人文关怀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需要

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体现在对其合理化需求的尊重基础上,并充分调动贫困大学生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以提升贫困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实施人性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既能够适应目前的社会发展需求,也能促进大学生实现个人价值,也体现了社会文明的一种进步。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竞争的激烈化不断加剧,给高校大学生带来了巨大的生存压力,在这种社会背景下,贫困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与思想、心理等方面出现的问题更多,导致高校贫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越来越难做,不得不使高校在进行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对传统的工作方式进行改变。面对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要求,高校在开展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过程中,还要以人文关怀为准则,给贫困大学生积极、正确的引导,并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帮助他们更好的成长与成才。

(二)人文关怀能满足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诉求

教育的重要性体现在其可以促使人在精神层面得到成长,然后才可以获得一定的知识能力。可见,精神成长对于一个人而言,比获取科学知识更加重要。高校在开展贫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过程中,要先对学生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对贫困大学生的思想变化进分析,在心理上给予贫困大学生疏导,改变贫困大学生以往的观念,重塑贫困大学生的价值观。用关怀、理解尊重的态度对大学生的创造力进行挖掘,激发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在社会经济发展迅速的条件下,还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引导并教育学生树立科学的价值观,教会大学生如何“做人”和“做学问”,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大学生的综合化发展。

(三)人文关怀是对贫困大学生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

高校的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以人文关怀为基础,给予贫困大学生充分的尊重与理解。由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涉及到学生的个人兴趣爱好、思想观念和家庭生活环境等,因此在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还要采用科学化的教育方法,对其实施人文关怀。贫困大学生的在个体特征方面,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增加,视野的开阔和社会认知水平的提升,使自身的自我意识增强。而且,在判断事物方面有更强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另外,有一部分大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自主性也比较强。因而在贫困大学生追求独立自主的过程中,高校的教育管理人员还要对其实施相应的人文关怀。

三、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价值取向实现对策

(一)正确认识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

人文关怀是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发展成果的必然,既冲击了高校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弥补了高校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不足之处。将人文关怀思想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不但可以改善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效果,还有利于贫困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高校应对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并对高校贫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事项进行明确规定,保障高校的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充分体现出人文关怀。高校要加强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并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进行定期培训,提升其理论知识能力、研究能力与人文素养。走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文关怀的误区,不断积累工作经验,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加富有生命力,发挥出真正的教育作用。

(二)转变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对贫困大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充分的尊重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是贫困大学生时,首先要肯定贫困大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尊重其积极追求思想价值观念的目标,培养贫困大学生的良好道德情操等。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对于教育者传播新的知识、观念与理论,纳入到自己的主体意识中,创造性的将其外化为自身的行动。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还要教育对象进行主体性的发挥,从而增强思想教育的实效性。而发挥主体性的前提条件在于对人的尊重,因此,贫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还要对大学生的主体地位给予充分尊重,使其能够主动发挥自身的个性。针对贫困大学生的个性化差异,进行因材施教,从个体的不同情况出发,对其实施不同的人文关怀,促进贫困大学生个性化的发展,使其在不同层次、水平、兴趣爱好等方面,都能够做到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进行学习和创造,从而实现全面化发展。

(三)以人性化的措施进行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贫困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应具有人性化的特点,要以社会化人格来确立人性化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以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方向为依据,对贫困大学生的实际需求进行满足。另外,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也要有人性化。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对大学生的实际需求和精神需求予以满足。同时,当代的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内容方面还应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既要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又要对贫困大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益。因而高校贫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要以学生发展为重点,要重视大学生关心的实际问题和思想道德、人文、法律等知识的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回到高效的教学中,利用教学途径是人才培养和文化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使高校的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充满人性化。最后,高校的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教学方式和手段上还要具有一定的人性化。师生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采用合理、规范和符合传统文化理念的方式,积极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开展理解和体验活动,培养学生独立完整的人格。

(四)转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心,注重贫困大学生的精神世界

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只重视对贫困大学生进行物质上的资助,忽略了对贫困大学生精神世界的关注。而一个大学生如果在校学习期间体会不到学习的快乐,虽然物质资源并不匮乏,但心灵贫瘠,也难以成为一个具备主体性的人,精神上的缺失,会成为影响贫困大学生全面自由发展的一个不利因素。一方面是因为高校贫困生在求知的过程中无法获得存在感,另一方面是因为贫困大学生的人格自尊并未得到充分尊重,精神层面的需求也同样未得到充分满足。所以,高校还要用一种人性化的方式来实施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重视贫困大学生的精神和心理状况,给予其一定的理解、尊重与帮助。物质资源的匮乏能通过物质补偿来满足贫困大学生,但精神需求是一种生长性的需要,能够使人存在有尊严、有价值的内在动力,人对于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上的不同在于物质需求可以通过外在环境或借助他人得到满足,而精神需求无法从他人和外部环境上获得满足。心理学上指出精神需求是一种指向成长的、可以使个体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内在特性得以实现的需求。精神需求是具有积极性、建设性与创造性的一种内在的心理需求。因此,高校在进行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还要采用多种方法,从不同角度来了解贫困大学生内在的精神需求,对贫困大学生的内在潜能进行充分的挖掘,以便更好的为其提供服务,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而且,高校还应制定相关的制度,确保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与社会适应能力得到增强。规范学校的相关秩序,构建健全的支持系统,便于为贫困大学生提供各种在校服务,让贫困大学生在物质和精神需求上得到满足,从而使贫困大学生在校期间能够更好地利用学校的各种资源进行学习,在思想上得到进步,进一步促进高校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事业的发展。

(五)进一步强化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作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使贫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能够更加富有发展潜力,在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积极作用,还要以科学、系统的理论知识为基础。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者还要加强对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理论必要性、路径选择、内容构建和评估体系等基础理论的研究,并强化对高校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涵的建设。同时,还要在实际的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将其与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建设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丰富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和实践内容,发挥实践活动积极的育人作用。首先,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较的内容要结合实际的社会生活。高校要多鼓励学生参加“三下乡”活动和社区活动,在具体的社会实践中,使学生的爱国情感不断得到增强,同时使学生树立社会责任感,使学生树立为社会服务和奉献的意识,培养学生的奉献精神。其次,要不断调动贫困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主动性。让其自行进行组织、策划和活动实施,发挥其在实践活动中的创造性。另外,扩展社会实践的基地,高校可以与一些红色教育基地、学校周边的社区或是社会服务机构等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为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实践活动,提供更多机会和活动的平台。

(六)创造良好的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环境

贫困大学生的思想的形成与发展,需要有一个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而且,外部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贫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所以,高校,还要以营造一个和谐自由的人文环境,先努力建设良好的校园物质环境,为师生提供自然美好的教与学的校园环境,使师生身在其中,受到良好的影响和熏陶。同时,在建设校园环境时还要注重在细节处充分融入人文关怀,让学生能够从中感受到更多的关心与理解。另外,还要积极打造健康的校园文化环境,一方面是因为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大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另一方面是良好的校风有利于高校形成好的教育环境,为师生维护学校利益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良好的制度保障,能够更好的对师生的一些行为进行约束,使贫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得到规范。而积极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则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到活动中,便于教育人员对贫困大学生实施人文关怀,从而有助于实现高校贫困大学生的人文关怀。

四、结束语

贫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工作内容,加强对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不仅仅是当前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要求,也是顺应社会发展的要求。而开展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活动,不但能够使贫困大学生在实际的学习生活中体验到人性化的关怀,还能促使其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积极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从而实现贫困大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于凤超.高校贫困生资助人文关怀价值取向实现的路径[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11):191-192.

[2]侯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路径探析[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1):70-74.

[3]袁奉亚.基于人文关怀背景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的探讨[J].知识经济,2014(11):158+160.

[4]杜雨来.探寻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关怀实施的合理路径[J].世纪桥,2013(12):38-39.

[5]徐吉,钟明洁.人文关怀: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指向[J].高教与经济,2010(01):21-23.

[6]杨林.基于人文关怀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寻[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02):67-70.

[7]薛深,刘慧婷.高校贫困生资助人文关怀的缺失与重构[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05):112-115.

[8]臧文彬.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缺失及对策[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3):167-169+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