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针灸科护士工作总结

针灸科护士工作总结

针灸科护士工作总结

针灸科护士工作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 中医护理;辩证施护,针灸推拿;临床护理

【中图分类号】 R24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8231(2011) 09-0978-02

1 引言

当前,我国的悠久中医学,如中医针灸推拿护理和辩证施护,在临床护理中具有极大的优越性。我国的中医护理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针灸推拿护理和辩证施护体现了我国传统思想中的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观点。这有助于人们治疗疾病,提高我国中医护理在临床护理方面的国际影响。

2 中医护理的概念与内涵

中医护理是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配合中医师对病人进行中医诊治的工作。中医治病的传统,多以个体行医为主,因此,医和护常是不分家的,没有专职的护士。比如大夫到病人家里出诊,除了诊病处方,往往还要兼任行针施灸、配药熬药、观察护理等工作,尤其是针刺与行针,更需专业的中医大夫来操作,护士一般是不能代替的,不过灸法则护士可以如法操作,所以中医护理非常重视辨证施护,强调“三分治,七分养”,这就是中医护理的特色。只有明白中医针灸推拿治疗具有“理、法、方、药”和“理、法、方、穴、术”的特点,并因人而异配合不同的中医护理方案,就能实现中医针灸治疗的高效、速效、长效。同时,在门诊治疗的患者,家属往往在就医后也常遵照医嘱,如法进行护理,从这一角度看,家属有时更多地担任着护士的角色,这也算是中医护理的一个特色。

中医护理的内涵,除了辨证施护,医护合一,中医护理的内涵或者说是特色,还体现在膳食护理、精神护理等方面。早在秦汉时代,人们就已对膳食护理的重要作用,有了充分的认识。比如《内经》所说“热病少愈,食肉则复,多食则遗,此其禁也”,“肾病毋多食咸”,以及《难经》所谓“损其脾者,调其饮食,适其寒温”等,都是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膳食护理经验。张仲景《金匮要略》还进一步明确指出:“所食之味,有与病相宜,有与身为害,若得宜则益体,害则成疾。”

3 针灸推拿在临床护理工作的独特优点

我国的中医针灸推拿护理是世界医学的一朵奇葩,成为国人所熟知的一种良好有效的中医药学。针灸推拿护理自成一个医疗护理体系,在几千年的医疗护理实践中表现了独特的优点,这也成为现代整体护理创新发展的动力之一。针灸推拿在临床护理工作的独特优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3.1 体现了整体论的哲学思想

中医针灸推拿护理通过整体论的哲学思想,按照天人合一的方法,将疾病视为与人体自身系统的统一,并重视与大自然的有机联系,这是现代护理所不具备的优点。因此,在临床护理工作中,中医针灸推拿护理体现了以人为本,并考虑到疾病的具体环境,有针对性地对患者从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进行考察,据此反映出的患者不同心理状态,而制定相应护理方案,实现身心统一,加快疾病的治疗和患者的康复。

中医针灸推拿护理强调患者的饮食调理,这是其护理的特色。医生会积极建议患者的饮食注意事项,控制饮食的内容,包括生冷、辛辣食品的禁忌摄入,注意营养搭配,调节好新陈代谢,避免由于饮食不当造成疾病的加剧。适当的饮食可以有助于疾病的治疗和康复。

3.2 蕴含着心理疗法的优点

中医针灸推拿护理在临床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表现出举止文雅、操作到位、轻柔的语言,这些可以使患者减轻病痛,得到护理人员的精神鼓励,增强了患者治疗疾病的信心,使患者的精神状态得到了提高。医护人员在实施针灸推拿护理过程中,与患者的情绪低落,身体的疼痛有等同深受的感觉,对患者的病情表示理解,并给予其积极的心理暗示,温暖了患者的心理。这样患者得到了社会支持和安慰。护理人员尊重患者患病期间的生活要求,会尽全力去满足。这样增加了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感,患者也就愿意配合护理人员进行治疗,患者具备良好精神状态就能提高对疾病的抵抗力和增强治愈信心。总之,中医针灸推拿护理中蕴含的心理疗法主要包括情志转移法,情志疏导法,体语疗法等。在情志转移疗法方面,护理人员通过诱导患者将注意力转移,促使患者将不良的心理情绪得到改变,使心理保持平静,避免抑郁和较大的情绪波动,这样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4 辨证施护在临床护理工作的独特优点

4.1 辩证施护体现了归纳的方法论

中医护理采取的辨证施护方法体现了归纳的方法论。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按照整体论的思想,通过对患者的望、闻、问、切收集临床资料,这样能够制定科学合理的护理计划。因此,中医的辨证施护就是护理人员要为患者确定切合自身的护理方式和内容,包括如何为患者服药和行针,及时了解和观察病情,做好饮食的调理,科学指导患者的康复锻炼计划。中医的辨证施护理论就是按照中医四诊搜集的患者病情信息以八纲进行辩证分析,以此分清疾病的阴、阳、寒、热、表、里、虚、实,以及疾病发病的原因、病理、性质和部位。护理人员在临床护理过程中,对患者的病情详细资料进行归纳分析,以此制定准确的治疗方法。

4.2 实施三因的针对性护理

中医护理的辨证施护的要求,护理人员应根据三因(因人、因时、因地)进行有针对性护理。因此,护理人员就应在临床护理过程中,按照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心理情绪以及天气、地理等情况,制定适宜的护理方法,实现三因施护。例如:老年人的体质较差,气血亏虚,在临床护理上就应采取补益正气之法,以祛除病邪。

5 结论

通过对我国中医护理的针灸推拿和辩证施护的阐述,可以看到中医护理具有极大的优越性,这对现代临床护理工作的发展具有借鉴和完善作用。采用中医护理可以增强患者治疗信心和提高体质,以及改善疾病的治愈效果。

参考文献

针灸科护士工作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 痔; 手术后护理; 尿潴留;艾炷灸; 关元

【Abstract】 Object: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Ginger Moxibustion on Guanyuan acupoint for patients with Urinary retention after Haemorrhoidectomy. Methods:Patients with Urinary retention after Haemorrhoidectom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and control groups. The urination of both groups were observed (30 patients in experimental group with Ginger Moxibustion on Guanyuan acupoint and 20 patients in control group with traditional inducing mathods). Results:The urination rate of experimental group was higher than control group within 1h, 2h and 4h, which i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Key words】 Hemorrhoids;Post operative caire; Urinary retention ;Moxa cone moxibustion; Guanyuan;

尿潴留是指尿液大量存留在膀胱内而不能自主排出。它是痔手术后的常见并发症。国外报道,手术后尿潴留

的发生率为30%~40%[1]。出现这一症状时,患者小腹充盈隆起、胀痛难忍,既给其身心带来了极大的痛苦,也不利于术后创面的愈合,因此协助患者顺利排尿是痔手术后护理的重要内容。我们对2009年10月至2010年4月在肛肠科行痔手术后发生尿潴留的患者,采用隔姜灸关元穴的方法促进其排尿,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选择2009年10月至2010年4月在我院肛肠科行痔手术后发生尿潴留的患者80例。全部病例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肛肠外科学组制定的《痔诊治暂行标准》,确诊为痔,并排除有阻塞性尿潴留病史者。根据患者住院号号码的单数或双数,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单数为实验组,双数为对照组。两组一般情况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具体见表l。

表1 两组一般情况比较

1.2 方法

1.2.1 排尿护理方法:实验组采用隔姜灸关元穴法。患者仰卧于床上,暴露腹部皮肤,选取关元穴,关元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先在腧穴部位的皮肤上涂凡士林,把一新鲜姜片(直径约2~3cm、厚约0.2~0.3cm的薄片,中间用针刺数孔)放在上面,再将用艾绒制成的圆锥形艾炷直接置于姜片上点燃施灸。艾炷燃尽后除去余灰,更换一壮再灸,一般灸2~5壮,以患者局部皮肤红润不起泡为度。治疗时护士守候在旁,注意避免灼伤皮肤。一次治疗所需时间大约为5~15min。对照组采用传统诱导排尿的护理方法,包括听流水声、热敷和按摩膀胱区、温水冲洗会阴及尿道口等。两组患者在护理结束后6h仍未排尿者给予导尿。

1.2.2 观察指标:观察记录两组患者在实施完护理措施后1h、2h、4h、6h内的排尿率。

1.2.3 统计方法:排尿率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用X2检验。

2 结果

实验组灸后1h、2h、4h内排尿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3 讨论

3.1 痔手术后尿潴留产生的机理 尿潴留属中医“癃闭”范畴,按中医理论所说,“癃闭”病位主要在膀胱,又与三焦、肺、脾、肾密切相关[2]。痔手术患者常常由于麻醉、手术、肛管内填塞纱布过多、疼痛等原因导致气血运行不畅,膀胱肌肉麻痹收缩无力,尿道括约肌痉挛,影响膀胱和肾的气化功能而导致术后尿潴留。发生尿潴留时,患者下腹胀痛难忍,既影响创面的愈合,同时也可导致患者紧张、焦虑。而且术后严重的尿潴留可导致膀胱过度膨胀和永久性的逼尿肌损伤[3]。帮助患者解除尿潴留,可以减轻患者身心的痛苦,促进术后的恢复。

3.2 常用尿潴留护理方法的优缺点 目前临床上往往采用诱导排尿法、针刺法、新斯的明穴位注射、导尿术等方法来解除尿潴留。①诱导排尿法是一种常用的促使排尿的护理手段,包括听流水声、局部热敷、冲洗和按摩等。操作较繁琐,且起效慢,效果不甚满意。②针刺三阴交、阴陵泉、中极等穴位治疗尿潴留效果好[4]。但对于临床护理工作者而言,有下针、取穴等方面的难度。③新斯的明足三里穴位注射具有较好的排尿效果[4]。但属于侵人性操作,患者会感觉疼痛且有禁忌证。如机械性肠梗阻、心绞痛、支气管哮喘、尿路梗阻等患者忌用。④导尿术是解决尿潴留问题最直接有效的方法”但导尿也是导致医院内感染最直接的原因之一,据资料显示,70%~80%的尿路感染与导尿管的使用有关”

3.3 隔姜灸关元穴解除尿潴留的作用原理 根据祖国医学“腑以通为用”“通则不痛”的原则,尿潴留的治疗宜散瘀结、利气机而通水道。《针灸资生经》日:“关元主三十六疾病不得小便”[5]。关元穴乃任脉与足三阴经交会穴,灸其能起到调理三焦,温补下元,鼓舞膀胱气化。以达启闭通便之功效。生姜为姜科植物,根茎味辛性温,入肺、脾、胃经,具有温中散寒的功效,而姜皮性味辛凉,有行水、利水之功效[6]。现代药理研究显示,生姜所含挥发油能使血循环加快,全身温暖。艾为菊科植物,味苦辛,性温,人心、。肾经,具理气血、通寒湿、温经止痛的功效。它能使阴寒之邪消散,气血调和,阳气得以舒展,腑气得以通畅。隔姜灸关元穴是利用药力和热力刺激关元穴,温经散寒、通阳利尿,增强膀胱气化功能,解除尿道括约肌痉挛,达到使痔手术后尿潴留患者小便自利的目的。

3.4 本方法的优点和注意事项 隔姜灸关元穴在促进痔手术后尿潴留患者排尿方面具有以下优点:①疗效明显。本研究显示,实验组40例灸后6h内能自行排尿者36例,总有效率达90%;同时它可使尿潴留患者的排尿时间明显提前,及早解除患者的痛苦。②简便安全、易学易行。该法不需要特殊的仪器设备,简单方便,易学易行,而且效果明显。因为只在患者体表进行,不属于侵入性操作,所以无痛安全。③避免了医源性感染,减少了导尿术所引起的痛苦和尿道损伤机会,避免了泌尿系统的感染。④患者依从性好。因为操作时不需暴露患者的隐私部位,故较之导尿术和诱导排尿法更易为患者所接受。

注意事项:施灸过程中护士应守护在患者床旁,密切观察患者反应。若患者感觉灼痛,可将姜片向上提起或左右移动姜片。灸时以皮肤红润不起泡为度,壮数多少看患者皮肤的忍受性来决定,一般每次灸2~5壮,大约5~15min。同时要防止艾绒脱落灼伤皮肤或烧坏衣物。有阻塞性尿潴留病史者、局部皮肤有损伤者、阴虚阳亢及邪热内炽者不宜采用隔姜灸。由于施灸时护士不能离开患者,所以有增加护理工作量的缺陷。

参考文献

[1]Salman Z.Urinary retention after bening anorectal operation.Dis ColonRectum..1998,41(6):6961.

[2]王永炎.中医内科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257

[3]沈曲,李睁.术后尿潴留的预防及护理进展.中华护理杂志,2005,40(3):223―225.

[4]王煜莹.针刺治疗痔疮术后急性尿潴留疗效观察.黑龙江中医药,2002,4: 45.医药,1998,5:44.(6):12―13.

针灸科护士工作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 针灸 医学史 文献综述

近五年来关于针灸医学史的研究,涉及针灸的经络、腧穴、针灸的技法、针灸的处方与取穴、针灸的临床、针灸的医家、针灸的医籍、针灸的教育、针灸的中外交流等方面,其中以腧穴、灸法、处方与取穴、临床、医家、医籍研究比较多。通过这些研究,可以勾划出目前国内针灸医学史的研究方向与水平。

经络与腧穴方面的研究

这几年来,一些研究探讨了经络与腧穴的起源、发展过程。曹铁军等探讨了经络及腧穴起源及其意义[1],华萍等归纳、总结经络研究的各个流派[2],常小荣等论述了腧穴学的历史发展过程[3],谭奇纹对汉代以及汉代以前经络腧穴文献进行全面系统考证[4],黄龙祥研究了腧穴主治的演变[5],刘立公等对古代文献中三焦经及其腧穴主治进行统计[6],崔孟镐选取腧穴理论组成部分之一脏腑俞募穴的内容进行研究[7]、黄思琴等对古代文献中百会穴的记载进行研究[8]。

在针灸铜人方面,黄龙祥对东京国立博物馆针灸铜人的外形特征、经穴数量、穴名书写特征、经穴归经以及经穴定位特点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考察[9],黄龙祥等还在系统考察明代正统铜人沿革的基础上,确认了现藏于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艾尔米塔什博物馆的针灸铜人为明正统铜人,同时确认正统铜人的性质是仿宋天圣铜人,可视为宋代国家针灸经穴标准《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文本的权威解释[10]。

针灸技法与取穴方面的研究

针灸技法的研究主要是在灸法方面。于赓哲对唐宋民间医疗活动中灸疗法的浮沉作了的时代背景分析[11],杨威等总结出清朝灸疗的发展状况、分析了清代灸疗的发展特点[12],箱大昭通过日本灸法历史资料的回顾以及现代灸法文献的研究,系统地展示日本灸法的发展历史、源流以及演变过程[13]。田纪钧总结了刃针疗法的历史渊源[14]。

黄涛研究了古代文化因素对针灸选穴的影响,并且还分析针灸方的演变及选穴规律[15~16],杨兆民探索了古今针药并用的源流[17],樊旭通过对古今针灸治疗泄泻病的文献的整理及分析研究后总结出针灸治疗泄泻病的常用处方及配穴规[18],张瑞峰等研究了古代针灸防治“中风”处方规律[19],富作平通过对古今文献的分析及研究,总结出针灸治疗中风病的高频次处方[20],郭向军等总结出针灸治疗哮喘病的主要穴位、归纳出哮喘病针灸常用处方及其配穴原则与规律[21]。

针灸治疗疾病史

针灸治疗疾病史方面主要集中在内科疾病方面,比较突出的研究是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刘立公等人运用计算机对多种古医籍中使用针灸方法治疗各科疾病的内容进行统计方面。刘立公等对古医籍所载有关针灸治疗消渴、瘟疫内容进行整理研究[22~23],王妮探讨了哮喘病的针灸防治规律、以及各种方法和临床证型之间的选穴配穴规律项等[24],王全林分析归纳了宋代针灸补肾法的基本特点[25],李永宸等总结了岭南医家采用针灸治疗鼠疫、霍乱的经验[26]。在外科方面,刘立公研究瘕积聚、瘤核赘突的古代针灸治疗特点[27~28],李云等总结了古代针灸歌赋治疗痛证的特色[29]。五官病方面,韩红探讨了五官病针灸用穴的技法[30]。另外,王宇恒等从历代文献中对针灸疗法禁忌症的论述进行整理[31],李戎分析针灸“人神禁忌”学说中的“尻神”辨误[32],贺小英评述针灸时间疗法的发展历史及现代临床运用[33]。赵诚基还探讨了古代医家创立针灸“治未病”方法的学术思想、理论基础、以及探索针灸“治未病”规律[34],武晓冬等探讨了古代针灸文献中有关症候群鉴别方法[35]。

医家与医籍方面

对针灸医家的研究大部分是对古代医家的研究,对近、现代的医家研究相对较少。魏稼、王家骜、王红云分别研究了张仲景的针灸学说、针灸特色及其对针灸学的贡献[36~38],黄晓菁、安贺军、曹中兵等分别研究了孙思邈的针灸学术成就、总结了孙思邈对外科灸法的贡献,及其对诸风病的治疗[39~41],严善馀探讨了王国瑞对针灸学的贡献[40],王千怀等总结了王执中对针灸临证方剂的贡献[43],严善馀探讨了窦默针灸学术思想[44],袁宜勤对徐凤的针刺调气说、治病八法说、子午流注针法说、灵龟飞腾八法说等针灸学说展开研究[45],余雪琴、高希言等分别总结了杨继洲对灸法的贡献[46~47],俞昌德等总结了楼英的针灸学术思想[48],袁宜勤等探讨了吴昆的针灸学术思想[49],赵欣纪等总结了近代医家陆瘦燕对针灸学术的贡献[50]。

与针灸相关的古籍研究除了经典著作如《内经》、《伤寒论》、《针灸甲乙经》外,对金元时期的《标幽赋》以及明代的针灸医籍的研究也比较多。李广钧、白云来、王小平、徐晖分别对《内经》中的经络学说、针灸的时间疗法、针灸调经原理、刺禁展开研究[51~54],刘智斌、薛西林、贺君、訾明杰分别对《伤寒论》的针灸疗法、针灸应用特色、针灸的应用规律作了探讨[55~58],李福芝、赵忠顺分别研究了《伤寒论》中针灸在六经病中应用、太阳病桂枝汤证针灸配穴特点[59~60],顾一煌等分析《伤寒论》用灸规律[61]。李素云等对《黄帝明堂经》腧穴主治内容的构成特点进行分析 [62],王家骜等探讨了马王堆医书针灸学术成就[63]。张宝文、张胜春、纪军、李戎、刘建民分别研究了《针灸甲乙经》与《太素》互校内容、处方用穴特点、处方配穴的特点、禁针禁灸腧穴、妇科疾病的治疗[64~68]。 冯禾昌通过《太平圣惠方·针经》总结唐代针灸医学特点[69],万文蓉、李万庆分别探讨《千金要方》哮喘选穴配方特点与针灸禁忌[70~71],王天生等探讨了敦煌遗书《灸经图》治疗五劳七伤特点[72]。严善馀总结了王执中《针灸资生经》对针灸学的贡献[73]、任玉兰等探讨《铜人腧穴针灸图经》腧穴归经的方法及其对后世的影响[74]。周鹏等总结了《玉龙歌》的针刺治痛特色[75]。王雪苔对金代佚名氏《针经》进行考证[76],苏春梅、杨俊生分别探讨了《标幽赋》的语言特点、对针灸的贡献、学术思想[77~79],严善馀总结了《卫生宝鉴》针灸学术特点[80],韩秀珍、邹敏分别研究了《针灸聚英》的学术思想及其对火针的贡献[81~82],张芙蓉等对《琼瑶发明神书》成书年代及作者考进行考究[83],金亚蓓探讨《奇经八脉考》对奇经理论的贡献[84],肖元春对《针灸集书》进行了系统的文献整理研究[85],王继等探讨杨继洲《针灸大成》四篇“策问”的学术价值[86]。刘立公等总结了张镜的《刺疔捷法》在临床上的经验[87]。武晓冬采用目录学、版本学、校勘学、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考据学等传统的文献整理和史源学的研究方法,结合了计算机信息处理等手段,对《存真环中图》进行全面、高效的辑佚和考证[88]。另外,李相昌对朝鲜太医许任的《针灸经验方》进行研究[89]。

其他方面研究

1.针灸的通史或各时代的研究

针灸的通史研究方面,比较突出的是黄龙祥主编的《中国针灸史图鉴》。该书分上下2卷,载图1 998幅,总745页,按内容分为“内景与外景”、“明堂与经络”、“器具与技法”、“处方与取穴”、“按摩与导引”、“医家·医籍·医学”、“其他”等7大类,是目前国内医学史领域最大的一部图集。该书既是文物收集、鉴定、保护等方面最新研究成果的集中反映,又是中国针灸博物馆的形象大使和中国针灸发展史的一个缩影[90]。

阎杜海等总结了宋金元时期针灸学的贡献及其对后世的影响深远[91],叶险峰等分析了宋代社会背景对针灸学的影响[92],谭源生分析了民国时期经络学、腧穴学、针刺手法主要演变产生的原因及演变产生后对后世的影响,并从中吸取正反两方面经验,为当今针灸学发展提供借鉴[93]。

2.针灸学术的教育、传播、中外交流史

张永树研究了以承淡安为代表的澄江针灸学派在海外传播的史迹[94],陈泽林等对中日两国针灸教育的历史进行了比较[95],冯诗婉介绍了针灸医学在美国的历史和现状[96],李照国等探讨了灸术在西方的早期历史[97]。朱兵认通过metu系统探讨经络的中外交流[98]。

3.针灸医学史与其它学科的关系

黄涛研究了古代文化因素对针灸选穴的影响,他认为由于针灸方中文化因素的混杂,影响了人们对古代针灸方的正确理解[99]、柴克义分析了中国古代哲学对针灸学的影响[100]。

近五年来,针灸医学史特别是在针灸医家、医籍的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而且,有不少的学者从语言学、训诂学、哲学等其他学科的角度对针灸医学史展开研究,但总的来说,针灸医学史研究仍还很薄弱。今后,除了加强对于针灸的经络、腧穴、处方、取穴、临床、医家、医籍等方面研究外,应重视利用计算机的存储、检索等先进技术,对史料、医籍进行深入挖掘、系统整理、认真研究,以大力弘扬针灸医学。另外,还应加强对针灸近代史、教育史、中外交流史等方面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曹铁军,黄 芳.对经络及腧穴起源及其意义的探讨[J].中医药学刊,2006,24(3):551.

2 华 萍,吕 虎,原 林,等.经络研究的四大主流学派及其分析[J].中国针灸,2006,26(6):407.

3 常小荣,王 超.腧穴学的发展历史概况[J].湖南中医药导报,2003,(6):51.

4 谭奇纹.汉代及汉代以前经络腧穴文献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 学2004年博士学位论文集,2004.

5 黄龙祥.腧穴主治的演变[J].中国针灸,2001,(3):52.

6 刘立公,顾 杰,沈雪勇.古代文献中三焦经及其腧穴主治的统计报告[J].上海针灸杂志,2005,24(11):37.

7 崔孟镐.腑俞募穴源流考[D].中国中医研究院2004年博士论文集,2004.

8 黄思琴,田小平,黄英华.古代文献中百会穴的记载[J].吉林中 医药,2006,26(1):61.

9 黄龙祥.东京国立博物馆针灸铜人研究的突破与反思[J].自然科学史研究,2005,24(1):1.

10 黄龙祥,徐文斌,张立剑,等.明正统仿宋针灸铜人鉴定与仿制[J].中国针灸,2004,24(5):355.

11 于赓哲.唐宋民间医疗活动中灸疗法的浮沉———项技术抉择 的时代背景分析[J].清华大学学报:哲社版,2006,21(1):62.

12 杨 威,马小丽.灸疗的发展状况及特点[J].中国针灸,2002, 22(3):202.

13 箱大昭.日本明治以来灸法发展的历史与现状[D].中国中 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2003年博士学位论文集,2003.

14 田纪钧.刃针疗法(1)——刃针疗法的历史渊源[J].中国针灸, 2005,(2):71.

15 黄 涛.古代文化因素对针灸选穴的影响[J].中华医史杂志, 2005,35(4):214.

16 黄 涛.针灸方的演变及选穴规律分析[D].中国中医研究院 针灸研究所2003年博士学位论文集,2003.

17 杨兆民.中医针灸、方药并用源流纪略[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 报(社会科学版),2003,4(04):202.

18 樊 旭.泄泻病古今针灸处方规律的研究[D].辽宁中医学院 2003年硕士学位论文集,2003.

19 张瑞峰,蒋松鹤.古代针灸防治“中风”处方规律的研究[J].针刺研究,2006,31(5):308.

20 富作平.中风病针灸处方配穴原则及规律的研究[D].辽宁中 医学院2002年硕士学位论文集,2002.

21 郭向军,刘文滨,裴景春.哮喘病古代针灸处方整理及配穴原则[J].中医药学刊,2006,24(1):176.

22 刘立公,顾 杰,方东行.消渴的古代针灸治疗特点分析[J].中医文献杂志,2004,22(2):13.

23 刘立公,顾 杰,杨韵华.时病瘟疫的古代针灸治疗特点分析 [J].上海针灸杂志,2004,23(3):38.

24 王 妮.针灸防治哮喘的文献研究[D].陕西中医学院2005年硕士学位论文集,2005.

25 王全林.针灸补肾法的宋代文献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 2006年硕士学位论文,2006.

26 李永宸,赖 文.针灸除疫,绩载史册——岭南医家针灸治疗鼠疫、霍乱的贡献[J].中国针灸,2004,24(12):873.

27 刘立公,顾 杰.瘕积聚的古代针灸治疗特点分析[J].针灸临床杂志,2004,20(2):5.

28 刘立公,顾 杰,方东行.瘤核赘突的古代针灸治疗特点分析[J].中西医结合学报,2003,1(4):319.

29 李 云,查 炜.古代针灸歌赋论痛症[J].黑龙江中医药, 2002,(6):41.

30 韩 红.五官病针灸用穴技法五谈[J].吉林中医药,2006,26 (4):12.

31 王宇恒,常存库,黄寅焱.针灸疗法禁忌症的历史探究[J].针灸 临床杂志,2005,21(7):49.

32 李 戎.针灸“人神禁忌”学说中的“尻神”辨误[J].中国针灸, 2002,22(8):571.

33 贺小英.针灸时间疗法的发展状况与述评[J].甘肃中医,2005, 18(8):30.

34 赵诚基.古代针灸“治未病”方法初探[D].湖北中医学院2005年硕士学位论文集,2005.

35 武晓冬,黄龙祥.古代针灸文献中有关症候群鉴别方法的探讨[J].针刺研究,2005,30(1):53.

36 魏 稼.张机的针灸学说[J].中医药通报,2005,4(1):15.

37 王家骜.张仲景的针灸特色[J].中医文献杂志,2004,22(2): 27.

38 王红云.浅述张仲景对针灸学的贡献[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03,20(3):14.

39 黄晓菁,李永堂.孙思邈针灸学术思想探讨[J].浙江中医学院 学报,2005,29(3):64.

40 安贺军.孙思邈对外科灸法的贡献[J].上海针灸杂志,2003,22 (2):46.

41 曹中兵,胡洁琳.浅析孙思邈灸法治风[J].时珍国医国药, 2004,15(4):240.

42 严善馀.试论王国瑞对针灸学的贡献[J].光明中医,2005,20 (2):29.

43 王千怀,王晓鹤.针灸临证方剂的创始人王执中[J].山西中医 学院学报,2005,6(1):16.

44 严善馀.窦默针灸学术思想考释[J].中医药学刊,2003,21 (12):2163.

(12):49.

46 余雪琴.杨继洲论灸疗[J].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05,15(1): 53.

47 高希言,马巧琳.论杨继洲对灸法的贡献[J].中国针灸,2006,26(6):451.

48 俞昌德,俞兰英,王 艳.楼英的针灸学说[J].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06,16(4):62.

49 袁宜勤,王泽涛.吴昆的针灸学术思想探析[J].中医文献杂志,2006,24(4):30.

50 赵欣纪,赵长衍,高希言.陆瘦燕对针灸学术的贡献[J].河南中医,2003,23(9)“12.

51 李广钧.《黄帝内经》论经络学说浅析[J].北京中医,2006,25 (12):727.

52 白云来,刘汉山,邓江华.浅谈《内经》中针灸的时间疗法[J].江 西中医药,2006,37(10):45.

53 王小平.《内经》针灸调经原理初探[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5,29(2):105.

54 徐 晖,许银珊,刘清国.《内经》刺禁初探[J].山西中医,2007, 23(1):42.

55 刘智斌.《伤寒杂病论》针灸疗法探析[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4,27(3):1.

56 薛西林.《伤寒论》针灸疗法探析[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5, 24(1):1.

57 訾明杰.《伤寒论》中针灸的应用规律[J].北京中医,2005,24 (6):349.

58 贺 君.浅论《伤寒论》的针灸应用特色[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3,17(2):24.

59 李福芝.针灸在《伤寒论》六经病中应用[J].黑龙江中医药,2003,(4):45.

60 赵忠顺.《伤寒论》太阳病桂枝汤证针灸配穴浅论[J].江苏中医药,2004,25(12):43.

61 顾一煌,李忠仁.浅析《伤寒论》用灸规律[J].江苏中医药, 2005,26(2):7.

62 李素云,黄龙祥.《黄帝明堂经》腧穴主治理解方法探析[J].中国针灸,2006,26(11):821.

63 王家骜,苏侗志.马王堆医书针灸学术成就初探[J].湖南中医 杂志,2003,19(6):1.

64 张宝文.《针灸甲乙经》与《太素》互校内容考辨[J].中医药文化,2006,1(6):28.

65 张胜春,赵京生.《针灸甲乙经》中处方用穴特点[J].中国针灸, 2002,22(7):494.

66 纪 军,王正明.《针灸甲乙经》处方配穴特点分析[J].上海针灸杂志,2004,23(7):38.

67 李 戎,罗永芬.简析《针灸甲乙经》中的禁(慎)针禁(慎)灸腧 穴[J].中国针灸,2001,21(11):695.

68 刘建民,李海棠.《黄帝针灸甲乙经》论治妇科疾病浅释[J].国医论坛,2005,20(4):14.

69 冯禾昌.从《太平圣惠方·针经》看唐代针灸医学[J].中华医史 杂志,1997,27(3):140.

70 万文蓉.《千金要方》哮喘选穴配方特点探析[J].中国针灸,2003,23(3):180.

71 李万庆.《千金要方》针灸禁忌探析[J].浙江中医杂志,2005,40(4):178.

72 王天生,吕兰萍,王永强.敦煌遗书《灸经图》治疗五劳七伤特点初探[J].中国针灸,2006,26(10):753.

73 严善馀,王执中《针灸资生经》对针灸学的贡献探微[J].中医药学刊,2001,19(6):635.中医药,2006,(5):45.

75 周 鹏,赵仓焕.论宋代《玉龙歌》的针刺治痛特色[J].陕西中 医,2006,27(3):327.

76 王雪苔.金代佚名氏《针经》考[J].中国针灸,2002,22(5):351.

77 苏春梅.从《标幽赋》的语言看《内经》的经典作用[J].针灸临床杂志,2003,19(12):1.

78 杨俊生,衣 蕾.浅析《标幽赋》[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03,26(4):33.

79 王报春,刘 超,何伟晔.《标幽赋》针法灸法学术思想浅析[J]. 针灸临床杂志,2003,19(2):4.

80 严善馀.试论《卫生宝鉴》的针灸学术特点[J].中国针灸,2004, 24(11):809.

81 韩秀珍.论《针灸聚英》的学术思想[J].山东中医杂志,2006,25 (7):469.

82 邹 敏.《针灸聚英》对火针的论述[J].中国中医急症,2005,14 (1):68.

83 张芙蓉,周益新.《琼瑶发明神书》成书年代及作者考[J].中医文献杂志,2006,24(2):7.

84 金亚蓓.《奇经八脉考》探析及临床应用[J].中国针灸,2005,25(3):207.

85 肖元春.《针灸集书》的文献学研究[D].上海中医药大学2004年博士学位论文集,2004.

86 王 继,孙立虹.《针灸大成·策问》探微[J].中国针灸,2004,24(7):513.

87 刘立公,顾 杰,庞淑英.张镜和《刺疔捷法》[J].上海针灸杂志,2006,25(12):47.

88 武晓冬.《存真环中图》辑考[D].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2002年硕士学位论文集,2002.

89 李相昌.许任《针灸经验方》研究[D].上海中医药大学2004年 博士学位论文集,2004.

90 黄龙祥.中国针灸史图鉴[M].山东:青岛出版社,2003.

91 阎杜海,李成文.宋金元时期针灸学的发展[J].河南中医学院 学报,2003,18(5):79.

92 叶险峰,李成文,阎杜海.宋代社会背景对针灸学的影响[J].中 国针灸,2007,27(1):66.

93 谭源生.民国时期针灸学之演变[D].中国中医科学院2006年硕士学位论文集,2006.

94 张永树.澄江针灸学派传人苏天佑海外医教史迹[J].中国针灸,2005,25(6):443~444.

95 陈泽林,郭 义,小野泰生,等.中日两国针灸教育历史比较分析[J].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2005,27(3):138.

96 冯诗婉.针灸医学在美国的历史与现状及前景[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3年博士学位论文集,2003 .

97 李照国,李 鼎.略论灸术在西方的早期历史[J].中国针灸,1999,(08):53.

98 朱 兵.经络有舶来的成分吗[M].中国针灸,2005,25(10):741.

针灸科护士工作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 中医; 管理年活动; 做法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和《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精神,推进中医医院改革,引导和促进中医医院在保证医疗安全和质量,提高服务和管理水平的基础上,进一步突出中医药特色,发挥中医药优势,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中医药服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根据2008~2010年中医医院管理年活动总体安排,在总结2009年活动经验的基础上,制订了2010年“以病人为中心,以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为主题”的中医医院管理年活动方案。本院作为县级中医医院,是此次活动的重点督导对象,分别接受了市级和省级专家组的检查。医院通过动员部署,制订实施方案,明确工作重点,组织分工,强化责任,进一步树立了以中医为主的办院方向,加强内涵建设,突出中医药特色,发挥中医药优势,使本院的学科建设、人才队伍、中药药事管理、中医护理和中医药文化建设等得到进一步优化,使中医药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1 医院概况

本院始建于1951年,由最初的联合诊所沿革而来,现已发展成为中医特色和专科优势较为突出,门诊、住院、急诊急救功能基本齐备,集医疗、教学、科研和预防为一体的中西医协调发展的综合性二级甲等中医院。医院现占地7亩,总建筑面积15510平方米。现有职工531人,其中卫技人员478人,高级职称53人,拥有省级名中医1人、市级名中医1人、县级名中医3人、县级学科带头人3名、省农村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培养对象4名、硕士研究生20名。医院开放床位300张,设有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骨伤科等8个住院病区和25个临床科室。其中儿科、骨伤科为市中西医结合重点专科,腰腿痛病为市中医重点专病。医院年门急诊量为33万余人次,住院患者为9200余人次,出院患者满意度保持在90%以上。由于医院业务发展和城区布局的需要,市委市政府作出了中医院整体搬迁的重大决策,并列入政府实事工程予以重点推进,新中医医院占地66亩,建筑总面积72365平方米,工程总投资3.5亿元,设置床位共830张。

2 在管理年活动中的几点做法

2.1 优化学科建设结构,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

2.1.1 十一五期间,本院儿科与骨伤科陆续成功创建了市中医重点专科,儿科和针灸理疗康复科于2009年、2010年先后入选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特色优势建设项目,在儿童哮喘、肺病、肾病、颈椎病、腰腿痛病、脑中风等疾病治疗中充分显现了中医药特色优势,其中儿科2010年收治住院2057人次,同比增长10%,针灸理疗康复科门诊人次达36635人,同比增长13%。在此基础上,为进一步发挥针灸在脑血管病中的治疗优势,医院与天津中医药大学一附院取得联系,通过互访,就“石氏中风单元疗法”达成合作意向,并得到该疗法的创始人――中国工程院院士、针灸专家、天津中医药大学一附院名誉院长石学敏教授的指点,医院已派出四名医护骨干赴天津学习,先期采用“送出去”进修培训的方式,掌握“石氏中风单元疗法”的运行模式以及针药并用的治疗技巧,争取成立该项目的合作单位和分中心,以后再通过“引进来”带教指导的方法,夯实建设具有中医特色脑病康复专科的基础。

2.1.2 为提高中医临床疗效,医院编写了《百首方剂简明词典》,明确了疾病症候中西医诊断对照表,完善了中医药治疗有相对优势的内、外、妇科系统的32个病种的诊疗规范,以之作为突破点,带动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和学术发展。同时,在制度上规范“保持发挥中医药特色”的医疗行为。医院将中医药特色指标列入院科两级管理综合目标责任考核内容,调整了医疗质量月度考核办法,出台了《医院关于保持发挥中医药特色的管理措施》,制订了“关于加强病区中药饮片使用率考核的暂行规定”等一系列措施,鼓励临床科室通过使用中药饮片、针灸、推拿、拔火罐、中药换药、中药灌肠和中药足疗等方法,辨证施治,中医诊疗手段不断丰富,非药物疗法广泛应用于临床,针灸、推拿、贴敷、咳喘科和病科等以传统诊疗为主的科室得到发展,中医中药参与率在手术科室和非手术科室均超过管理指标,医院中医特色优势得以显现。

2.1.3 在中医药科研方面,儿科参与了“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项目“中医药治疗儿童哮喘缓解期研究”;申报了市级的科研课题“固本防哮饮治疗儿童哮喘缓解期肺脾气虚证的临床评价”,通过了审核立项;骨伤科的省级科研课题“骨刺肿痛散治疗膝关节增生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在省中医药管理局顺利结题;2010年,外科开展的《乳腺癌在本地区的流行病学研究》项目,获地区高层次人才创新性科研项目经费资助;今年,根据省中医药管理局关于申报2011~2012年科技项目的通知精神,本院组织上报了外科、儿科、针灸科、妇产科等共5项科研课题。

2.1.4 认真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和对口支援工作。坚持“中”、“西”并重互补的原则,把握中医和西医在不同学科急慢性疾病各个时期的诊治特点,实行优势互补。充分利用中医药在防治手术后并发症如术后感染、切口愈合、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等方面具有的独特优势,肛肠科使用中药熏洗和坐浴治疗的方法,预防痔疮、肛瘘等术后肛管黏膜水肿、切口疼痛等并发症,发挥辅助治疗的作用;妇产科采用具有清热解毒、活血祛瘀、散结消肿等功效的中药外敷手术切口,达到消肿、止痛、消炎的目的,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肿瘤科为患者提供围手术期中医药支持疗法,提高患者生存质量;脑外科使用针灸疗法促进颅脑外伤患者手术后的肢体功能障碍、语言功能障碍的恢复等,逐渐形成中西医结合发展的良好局面。同时,积极实施对口支援工作,多年来,本院与六家乡镇医院结成对口支援关系,利用本院的中医特色优势资源,加强对乡镇基层卫生医疗机构的指导,帮助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协助开展医务人员“三基”培训和考核,举办学术讲座或各种业务培训,建立双向转诊机制,解决患者的就医困难,减少患者的医疗费用,确保对口支援效果。

2.2 优化人才队伍结构,提升中医药服务技能

2.2.1 通过与省中医院、上海红房子妇产科医院等著名三甲医院合作,邀请妇科、肿瘤科、皮肤科、不孕不育等专家教授定期来院坐诊,采取一对一跟诊的方式,提高专科医生对疑难杂症的诊治水平。今年,本院进一步深化与省中医院的合作内涵,在专家定期来院坐诊的基础上,开展病区教学查房,规范指导中医证候诊断和中医药参与工作,提升本院临床医生的中西医结合诊治能力。

2.2.2 加强医学院校毕业生的录用质量,2008~2010年,医院连续录用了12名中医药专业硕士研究生,今年,又有7名中医类硕士研究生通过人事局的考核被本院录用,临床高层次人才的比例明显提高。

2.2.3 医院对临床医生开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青苗”和“青蓝”培养工程,举行“青苗培养工程师徒结对”仪式,为10名青年中医师与指导老师建立师徒关系,培养和提高青年中医师临床辨证施治能力和学术水平,对西医专业人员开展“西学中”培训,去年,共有192名医护人员通过了结业考核。同时,医院还陆续出台了《在职医务人员参加中医、中西医结合等研究生课程进修的规定》和《关于报考在职研究生的相关规定》,制定奖励措施,鼓励在职医务人员开展高层次课程的进修教育培训和参加研究生学位学历的学习,逐步形成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的人才优势。

2.3 优化中药药事管理,保障临床用药安全

2.3.1 根据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部门印发的《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强化科室基础管理。在医院用房面积不足的情况下,尽力改善各药房、库、室的设施条件。去年,医院为提高膏方制作效率,为煎药室添置了煎药机和包装机;为保证住院患者使用中药汤剂的质量,煎药室购置了大型冰箱;今年,为满足中药的储存条件,医院为中药库添置了除湿机和空调。同时,积极做好煎药质量的控制、监测工作,做好煎药记录和消毒清洁记录,确保中药汤剂的煎制质量。在新院中,规范建设中药房、中药库、暂存间、煎药中心等,完善各项区域功能。

2.3.2 定期编制药讯,刊登药事动态、药物警戒、医院药事、合理用药以及药物禁忌等,方便临床及时掌握药事信息。

2.3.3 在开展小包装中药饮片工作方面,医院本着“因药而异、临床需要、高频多规、品规最少”的原则,在完成中药饮片常用剂量、月处方使用频率的统计工作的基础上,参考周边中医医院小包装中药饮片使用情况,初筛出医院中药饮片小包装400多种予以实施。

2.4 优化护理管理措施,增强中医护理工作成效[1]

2.4.1 严格执行护理工作制度,落实中医护理常规,确保护理质量和安全。护理部各考核小组认真履行职责,对各科室的中医护理质量和护理工作制度执行情况进行定期和不定期检查,严格质控,量化考核,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并提出指导性意见,使中医护理工作水平持续提高。

2.4.2 开展特色服务,提升护理质量 在继续推进妇科优质护理示范病区创建工作的基础上,医院今年把内科也列入创建范围,通过优质护理服务的实施,做到护理工作零投诉;建立“糖尿病护理专科门诊”的长效工作机制,定期为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宣教,提高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完善内、外、骨、妇科等病区的“星级护士”评比工作;各护理单元以“一科一亮点”工作为载体,结合科室实际,开展亮点护理服务活动,其中骨伤科的“每日一问制”活动有效地提高了护士的业务水平和沟通能力,产科的母婴分离卡对接更好地保障了婴儿安全,脑外科的“昏迷患者唤醒服务”有了较好的临床效果,急诊科的抢救患者转运交接单使用加强了环节管理,实现了部门间无缝对接,使急诊患者得到更快速有效的救治,肿瘤科的“爱心帽”增强了肿瘤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切实提高了医院的整体护理服务水平。

2.4.3 开展年轻护士素质提高行动 医院以年轻护士为主要对象,开展“中医杯”护士素质提高系列活动,其中包括护士职业生涯规划讲座、理论和技能竞赛、工作场景摄影展评、演讲比赛和优秀护士评比等六个方面,通过“讲”、“评”、“比”,有效地提高年轻护士的专业素质及人文素养。

2.4.4 培养专科护士,提高护理水平 根据临床专科发展的需要,医院及时选送护理骨干参加专科护士的进修培训,其中包括重症监护、急诊急救、肿瘤患者护理和糖尿病护理等,培养一批临床专业化护理骨干,以提高护士队伍专业技术水平。

2.4.5 加强中医护理技术的应用和培训 各病区护理单元根据科室疾病特点,分别开展穴位按摩、耳穴埋籽、艾灸法、中药足浴、贴药法等中医护理操作,护理部定期开展中医理论培训和操作示范,进行考核,促进中医护理技术的规范实施。2010年本院成功举办了市级中医护理学术讲座,开展学术交流,并就“中医体质辨识”、“中医情志护理”进行了重点探讨。

2.5 优化中医药服务条件,提升中医药文化建设内涵

2.5.1 医院紧跟新院建设进程,积极做好各项工程的参谋决策,建好新院工程中的紫砂浮雕、文化长廊和百草园地等庭院建设,在医院建筑上充分体现中医药文化氛围。

2.5.2 加强中医药文化宣传 本院除在地方日报、广电报、广播电台等媒体做好中医药健康知识的宣传外,充分发挥《蒲公英》院报的作用,开辟中医药文化专栏,刊登中医药方面的典故、集粹,并在门诊区域、病房走廊的宣传栏制作中医健教专栏,在候药区宣传中草药煎煮和使用的常识,在两个楼道建立中草药植物标本展示区,强化中医药文化的氛围。同时,定期组织医务人员到城镇老年大学、老年公寓、社区等健康课堂开展中医知识讲座,深受群众欢迎。去年,医院通过媒体征集院徽,通过筛选,一幅名为“腾飞”的含有太极、和平鸽、银杏叶等元素的院徽设计作品被本院录用。今年,医院再一次启动院歌征集活动,向社会征集院歌歌词,从而逐步完善医院的价值观念体系。

2.5.3 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和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 近年来,医院组织职工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如编排评弹《流光溢彩名医堂》、手语舞《感恩的心》、舞蹈《轻轻地捧着你……》等节目,歌颂名老中医的良好行医风范,勾画美好和谐的医患关系;举行摄影、书法比赛,陶冶职工高尚情操;开展“爱岗敬业,弘扬医德”和“中医杯”主题征文演讲活动,提炼医务人员新时期的良好医德风范;每年还组织开展“迎新年趣味运动会”等。同时,结合医院中心工作,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公益活动,为贫困地区捐款捐物,走访慰问社区低保户,与贫困学生结对助学;派出医疗小组到乡镇、街道义诊,组织医务人员到有关单位开展紧急救生培训;2010年医院先后启动了“志愿者医院服务”和“党员志愿者进社区”活动,组织志愿者利用休息时间,为门急诊患者提供咨询、引导和陪诊服务,每周定期到社区开展义诊活动,进一步提高了医院的整体服务能力,树立了公立医院的良好形象。

参 考 文 献

针灸科护士工作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周围性面瘫 热敏灸 护理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2-0043-01

周围性面瘫,多因机体正气不足、络脉空虚,风寒或风热之邪趁虚人中面部经络,致使气血痹阻,经筋失养,局部肌肉弛缓不收所致。临床表现一侧口角歪斜,漱口漏水,进餐时食物常常留滞于病侧齿颊间,病侧额纹变浅,鼻唇沟消失,眼睑闭合不全,不能做蹙额、皱眉、露齿、鼓颊等动作,针灸治疗本病临床疗效确切,但部分患者因惧怕针灸带来的疼痛而导致依从性下降,笔者在临床工作中发现使用热敏灸疗法治疗本病,有无痛苦,病人接受度高等优点,且临床疗效确切,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研究对象。

60例患者均为2009年6月~2010年6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二附院传统疗法中心的患者,采用简单随机法,制作随机信封,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热敏灸组30例,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18-65岁;针刺组30例,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龄20~68岁,发病时间均为3天内。

1.2 诊断标准。

① 起病突然;②患侧眼裂增大,眼睑不能闭合,流泪,额纹消失,不能皱眉;③ 患侧鼻唇沟变浅或平坦,口角下垂,并向健侧偏斜;④伴有不同程度听觉障碍,舌前2/3味觉障碍,伴乳突部疼痛,外耳道及耳郭部感觉障碍等;⑤ 排除因脑血管病、颅脑骨折、颅内肿瘤等因素造成的面神经损伤。

2 方法

两组均服用中风回春丸1袋/次,一日三次,共服一月。

2.1 治疗组:确定灸位:局部选取翳风、地仓、迎香、颊车、下关、承浆、太阳,远端选取对侧合谷,用点燃的艾条,在上述部位为中心、1cm为半径的范围内,距离皮肤3~5 cm左右施行回旋灸和温和灸,当患者感受到艾热发生透热、扩热、传热、局部不热远部热、表面不热深部热、或其他非热感觉,如施灸部位或远离施灸部位产生酸、胀、压、重、痛、麻、冷等感觉时,此点即为热敏点,重复上述步骤,直至所有的热敏点被探查出,选择1~3个最敏感穴位予以灸疗。

艾灸操作:先回旋灸打基础,继之雀啄灸加强灸量、激发经气,再温和灸温通经络。医生需以手感受掌握患者皮肤温度(以患者感温热但无灼痛为度),随时弹去艾灰,防止烧伤皮肤及烧坏衣物。

灸量:对热敏点完成一次治疗剂量的施灸时间因人而宜,一般从数分钟~半小时不等,每日1次,周日除外。

2.2 针刺组:采取局部近取与循经远取相结合的方法。主穴为翳风、地仓、颊车、合谷。配穴为头维、风池、丝竹空、阳白、迎香、颧髂、人中、承浆等。操作方法:主穴每次必取,配穴根据症状每次选用3—4个,用0.25×25.00 mm毫针轻刺,留针30 min。每日1次,周日除外。

3 疗效观察

3.1 疗效标准。

参照《常见病诊疗标准》[1]拟定。治愈:双侧额纹、鼻唇沟恢复对称,蹙眉与闭眼时鼻唇沟正常,鼓腮时嘴不漏气,进食时齿颊间不留残渣,说话和笑时无口角歪斜,面部表情正常者;好转:双侧额纹与鼻唇沟基本对称,眼闭合欠实,进食时齿颊问不留残渣,笑时可见口角略不对称者;无效:未达到上述指标者。

3.2 治疗结果。

热敏灸组30例共治愈25例,治愈率83.3%,好转5例,无效0例,且有l5倒治疗3周即提前结束治疗,有效率100%;针刺组30例,治愈24例,治愈率80%,好转3例,无效1例,2例因惧怕针灸而中途退出治疗;有效率86.7%。两组的治愈率比较,P>0,05,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4 护理

4.1 心理护理。

周围性面瘫病程简单,不能危及生命,但因其突然发病,直接影响患者的仪表,五官不整给患者带来生理、心理不适,产生紧张、焦虑、恐惧的情绪。我们应向患者耐心解释,认真做好健康教育,让患者对疾病的发病原因、主要的治疗方案及预后有所了解,消除患者的顾虑,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促进疾病康复。

4.2 饮食护理。

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饮食为主,如鱼、瘦肉、鸡、牛奶等;忌辛辣、煎炸、燥热、湿毒的食物;避免酸、干、硬、粗糙食物。另外,还要吃一些米面、粗粮类食物,以保持机体足够的能量供给,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

4.3 眼部护理。

患者由于眼睑闭合不全或不能闭合,角膜、结膜长期外露,易导致眼内感染,嘱患者多休息,减少用眼,避免强光直射及烟尘刺激患眼,外出时戴墨镜,同时滴有、抗感染、营养作用的眼药水,睡觉时戴眼罩或盖纱布保护。

4.4 口腔护理。

患者常有流涎,食物残留于口腔,咀嚼困难,味觉减退,因此要指导患者注意口腔卫生,进食后漱口,防止口腔感染。嘱患者适当咀嚼口香糖.以保持口腔清洁及锻炼咀嚼功能。

4.5 生活起居。

嘱患者充分休息,防止疲劳过度,避免用冷水洗脸,防止感冒,适当体育锻炼,增强机体免疫力。

4.6 功能锻炼进行面部肌肉运动功能训练,可维持面肌的运动功能,恢复和增强面肌肌力,促进面部神经肌肉协调功能的恢复。指导患者进行面部肌肉功能锻炼,如对着镜子做皱额、闭眼、鼓腮、吹口哨、露齿等运动。

4.7 热敏灸护理。向病人详细交代腧穴热敏化艾灸疗法的操作过程,灸疗的作用,消除病人对艾灸的恐惧、紧张心理以取得病人的合作。保持诊室安静,患者情绪放松、呼吸和缓、意守施灸点,医务人员必须守神,诊室的温度保持在20℃ ~30℃,室内安装换气装置;选择舒适,充分暴露探查部位,放松肌肉,均匀呼吸,思想集中,体会艾灸时的感觉;治疗过程中护士应集中注意力于施灸部位,不断询问病人在灸疗过程中的感觉,随时调整艾灸的手法与位置。并观察艾火燃烧情况,及时将艾灰弹人弯盘防止艾火脱落灼伤病人及衣被。治疗结束后,必须将燃着的艾条熄灭,以防复燃。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5 讨论

周围性面瘫起因多由机体正气不足或劳倦调护不慎,络脉空虚,风寒或风热之邪趁虚人中面部经络,致使气血痹阻,经筋失养,局部肌肉弛缓不收所致。传统认为艾灸疗法是通过腧穴传热以借外来之火资助内生之火——阳气,以温经通络、祛风散寒。而采用艾灸体表“热敏化穴”的热敏灸法不仅是简单的传热温通机理,更重要的是通过激发经络感传,促进经气运行,使气至病所,从而调理脏腑经络气血以提高临床疗效且。治疗过程中,做好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等.对维持患者乐观的心态和提高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有较好的促进作用,使患者能够主动地加入到治疗中,从而使疗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