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少年闰土教学设计

少年闰土教学设计

少年闰土教学设计

少年闰土教学设计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小学语文;口语表达;教学策略

从目前的教学现状来看,教师在进行语文课程讲解过程中,往往忽略对口语表达能力的教学,重视度不高,学生自己也不进行提高,因此就使得小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的教学出现了困境。为了能够提升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教师就需要对语文课本上的内容来进行挖掘,在课文学习中来促进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的提升。下面我们就以人教版小学语文中的《少年闰土》为例来分析口语表达能力的实践是如何与具体的课本内容进行结合的。

一、情景引入教学,吸引学生表达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领学生回到民国的时候,回到民国的时候去感受那里的风土人情,在那里的文化习俗、生活习惯以及说话的方式都是和现代人是不同的,现在同学们就跟着老师来看大屏幕。

(在大屏幕上出现《少年闰土》中经典的闰土在月光下拿着钢叉刺向猹的图片。)

师:同学们,你们看到这样的图片有什么感受呢?你们有没有想过你们也在这样的西瓜地里呢?

生1:这个图片真好玩,这个男孩穿的衣服和我们现在的不一样!不过挺漂亮的,这就是民国时候穿的衣服吗?

师:是的,民国时候的生活和现在是完全不一样的,你们想要知道的话,就要跟着老师来进行接下来的文章的学习,在学习中同学要去思考“少年闰土给人的感觉是怎样的?”“作者我给人的作者又是怎样的?”“为什么作者会怀念少年时期的闰土?”“少年时期的闰土和作者有什么不同?”

(然后教师就带领学生来进行文章的赏析阅读。)

【设计思路】在课堂引入阶段主要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对即将学习的课文感兴趣,使得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带领下进行文章的赏析。教师在这阶段让学生主要发表自己对于文章的看法,设置有趣的问题来促进学生进行思考,从而有利于接下来的讨论环节。

二、鼓励小组讨论,营造表达氛围

师:同学们,我们刚才已经将文章的整体内容进行了分析,在分析中相信同学们都对少年闰土和作者的形象有了初步的了解。那么接下来就通过小组讨论,在讨论中同学们来对刚才老师提出的问题来进行回答,并且对少年闰土和作者的形象来进行分析,在讨论结束之后往同学自己来到课堂上来进行回答。

(下面进入了激烈的课程讨论环节。)

师:同学们刚才在讨论过程中已经对少年闰土和作者的形象有了了解,那么谁能够来对少年闰土的形象来进行分析呢?

生1:少年闰土很纯真,很勇敢,并不因为作者是少爷就有所惧怕,很是讨人喜欢。

生2:少年闰土和作者的形象有比较鲜明的对比,少年闰土在自由的环境中长大,而作者则是在充满束缚的地主家庭长大,因此作者才会对少年闰土比较崇拜,所以才会对以后再也没有见到少年闰土表示惋惜。

生3:我也喜欢跟少年闰土一样的人来交朋友,这样才会感觉到比较愉快。

【设计思路】这进行这部分内容设计的时候,主要是让学生能够对文章的中心来进行了解。通过小组讨论的时候,学生就很容易融入进去,每个人也能够主动去表达自己的观点,而且学生之间的观点往往比较相近,这样就能顾引起学生的共鸣,更愿意去参与到讨论中,这样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就能够得到提升。

三、引入课外内容,促进学生表达

师:同学们说的都非常好,看来同学们都对文章进行了仔细的分析,那么接下来老师让学生再来看一段后来作者见到成年闰土以后的场景,然后同学们在看完这样的场景后去思考对于《少年闰土》这篇文章有什么新的体会。

(然后教师让学生来欣赏作者在见到成年鲁迅以后的场景,在这样的场景中,闰土早已没有了曾经的天真,也开始变得唯唯诺诺,开始恭敬地称作者为少爷。)

师:同学们在看完之后有怎样的体会呢?成年闰土和少年闰土有什么区别?

生1:成年闰土为什么会变成这个样子,为什么会惧怕作者,这是为什么呢?

生2:对啊,少年闰土和作者玩的那么好,而成年闰土的身上却看不到这样的影子。

师:成年闰土为什么会变成这个样子,这主要是因为当时的社会制度造成的,作者毕竟是少爷,而少年闰土对于这种等级观念还没有过深的体会,因此才会表现的那般纯真,而成年闰土已经有了等级观念,因此在对问题进行思考的时候就会顾虑的比较多。这些问题同学们慢慢长大以后就会明白,我们这节课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对少年闰土的形象和作者的形象进行了解。通过两个时代的少年闰土的形象的对比,相信同学们对少年闰土的形象有了更深的体会了吧?

生1:我也希望我有少年闰土那样的朋友,但是我希望我的朋友能够永远不变,在长大以后我们还能够依旧像现在一样玩乐。

生2:如果我的朋友长大以后会发生变化,那么我就不要长大了。

(班级里一片大笑。)

【设计思路】这部分的内容是课外拓展的内容,设计的目的主要是要让学生的视野能够得到扩展,在看待问题的时候能够全面来进行思考。同时还能够引起学生的口语表达欲望,学生在看到性格有明显变化的闰土的时候,就会产生疑问,并且回去思考这种差异是如何产生的,这样就能够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到讨论过程中,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口语表达能力就得到提升。

总之,口语表达能力关系着人与人之间正常的交流,小学生正处于学习的启蒙阶段,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就需要促进学生各方面的语文能力均衡发展,这样才能够有利于学生后续的语文学习。

【参考文献】

[1]黄海刚.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促进口语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初探.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11(1)

[2]王敏.试论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正确的口语表达能力.学周刊,2013(10)

少年闰土教学设计范文第2篇

一、有利于分析文章段落层次

在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对课文的理解和把握,设计出一定的数学问题,数学问题的解决有助于学生分清课文的段落层次,有利于学生了解课文的整体布局,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在教学鲁迅《故乡》时,笔者设计出如下题目:

已知:课文中提到了三个时间点,即第二日清早晨、过了三四天、又过了九日。

求:“我”在故乡待了几天?

解:2+3+9=14天或2+4+9=15天

答:14天或15天。

通过这个数学问题的设计,学生了解了文中“我”在家乡总共待了多长时间,更有利于学生对文章段落层次(第二部分以“第二日”开始,以“又过了九日”结束,前面为第一部分,后面的为第三部分)的划分。

二、有助于突出文章主题思想

教师在教授课文时,学生很难理解课文的主题,挖掘课文主题的方法很多,教师通过设计数学问题,同样能提炼出文章的主题。

在教学《故乡》时,已知:本文写于1921年1月。这少年便是闰土,我认识他时,也不过十多岁,离现在将有三十年了。

求:闰土现在多少岁?“我”认识闰土是哪一年?

解:10+30=40岁;1921―30=1891年

答:闰土现在大约40岁,“我”认识闰土是1891年。

学生朗读后面中年闰土的外貌描写,可以看出40岁的闰土就像一个温顺和蔼的老人,主要是“三座大山”和“多子多福”等各种原因造成百姓的贫苦,使闰土中年老成。

1891年帝国主义势力还没有渗透到农村,农民的生活虽贫穷,但通过自己的劳动还有点余钱,所以闰土他爸花钱给闰土买了一条银项圈,可是30年后的1919年“我”回故乡时,帝国主义势力已完全渗透到农村,另外还加上地主阶级军阀统治等原因,闰土已经无力为他自己儿子买银项圈了,说明此时农民的生活更加贫穷,还说明了十年前的1911年辛亥革命不彻底,根本就没有改善农民的生活。

三、体现了文章语言的准确性

语文课文中的数字不是无中生有的,而是前后联系、前后照应的,这充分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

教学课文《人民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时,已知:人民百万大军,中路军渡过30万人,西路军35万人民,东路35万大军。

求:百万大军是真的还是假的?

解:35万+30万+35万=百万

答:百万大军是真的。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本文的标题充分体现了新闻语言准确性的特点。

《核舟记》文中为什么说“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

是因为船头坐三人(东坡、佛印、鲁直)加楫左右舟子各一人,正好等于五人。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这组数据不仅仅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更重要的是体现古代能工巧匠雕刻技艺的高超。

四、有助于了解文章的背景

一些课文有时间提示,教师要充分利用时间提示,引导学生了解课文写的是哪个朝代的哪件事,进而了解作者当时写作文章时的社会背景。

在课文《紫藤萝瀑布》里,已知:写作时间1982年,文中还提到了一个时间点“十年前”。

求:请问十年前是何时?

解:1982-10=1972年

答:1972年。

此时正是时期(1966-1976),当学生了解了这个特殊的年代后,也就了解了作者当时的写作背景。

五、有利于了解文中人物性格

语文中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有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语文教学中通过分析数学问题,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文中人物的性格特点。

教授课文《威尼斯商人》时,已知:巴萨尼奥说,“借了你三千块钱,现在拿六千块钱还你好不好?”夏洛克说,“即使这六千块钱中间的每一块钱都可以分做六份,每一份都可以变成一块钱,我也不要它们;我只要照约处罚。”

求:夏洛克认为即使金币翻了多少倍,他也不要钱,而是要割安东尼奥身上的肉。

解:(6000\3000)*6=12

答:12倍。

即使安东尼奥赔偿原来金币的12倍,夏洛克也不要金钱,他还是要割安东尼奥身上的肉。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夏洛克是要置安东尼奥于死地,也可以看出夏洛克是一个心胸狭窄、贪婪残酷、报复心极强的人。

在课文《智取生辰纲》中,已知:押解生辰纲一行十五人,智取生辰纲一行七人和挑酒的汉子共八人。

求:在押解生辰纲的人和智取生辰纲的人当中,谁的人更多?

解:15大于8

答:押解生辰纲的人大约是智取生辰纲人数的两倍。

从押解人数和最终的结果上,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吴用是一个沉着冷静、足智多谋的人。

少年闰土教学设计范文第3篇

1、认知目标:学习生字新词,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2、能力目标:快速阅读课文,能用讨论法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3、情感目标:体会人物性格特点,培养学生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二、重点分析:

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三、教学媒体:

硬件媒体:计算机、扫描仪、投影仪、录音机、录音带。

软件媒体:文字、图形、音乐。

四、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

(1)教学过程与教学内容。

含苞欲放的早字。图1(略)

教学策略设计:用“早”字引出作者,简介作者,为学生了解闰土后,从鲜明的对比中体会社会的不平等,以为后面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埋下伏笔。

2、学习课文。

(1)教学过程与内容:听录音。

策略设计:纠正生字读音,感受语音变化;认读生字新词。

(2)教学过程与内容:

①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图2(略)、图3(略)

A:脸——紫色

B:头——小毡帽健康

C:颈——银项圈活泼

D:怕见人怕羞

策略设计:引导学生抓住人物外貌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

②讲述闰土的新鲜事,了解闰土是个什么样的人。图4(略)、图5(略)、图6(略)、图7(略)。

学生自主学习课文,说说讲了哪些事?选一件你最喜欢的讲给同学们听。

教学策略设计:体现自主学习,结合口语交际,力求读写合壁。

③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和我都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提问)

和闰土相比,“我们”的知识太少了,目光太短浅了,写出了作者不满现实,追求自由生活的心态。

④惜别

作者:大哭。

闰土:躲在厨房不肯出门。

策略设计:从人物的外表体会人物的内心,感受作者与闰土的浓厚情谊。

少年闰土教学设计范文第4篇

[内容]

板书不仅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直观表达的艺术,板书设计的精、全、美是最重要的问题。

一、板书设计要力求“精”

板书设计力求“精”,就是要用简练的文字,高度概括较复杂的课文内容。

要达到对课文内容进行有主次轻重的概括,教师首先必须吃透教材,抓住重点、难点和一些关键性的词语,在此基础上精心构思,反复筛选,用最精练的语言在黑板上列出课文线索或内容提纲、段落大意、中心思想等,达到以简驭繁、语约义丰的目的,起到便于学生记忆的效果。

特级教师于漪在讲授朱自清的散文名篇《春》时设计的一幅板书堪称板书之“精”的典范;

迎\

绘—春

颂/

这幅板书只有廖廖数字,但却揭示出了作者行文的思路,概括了全文的内容,体现了文章的结构,启发学生掌握课文内容。文字虽少,但内容丰富,印象深刻。

再如《变色龙》的板书设计:

奥楚蔑洛夫 名贵的狗 怪伶俐的狗 骄贵的动物

│ /\ /\ /

│ / \/ \/

狗 疯狗 野狗 下贱胚子

这个板书文字亦很少。围绕“这到底是谁家的狗”这一问题的发展变化,从一波三折的曲线中可以启发学生去思索奥楚蔑洛夫的善变,他为什么会以狗的主人的变化而迅速转变自己的态度?进一步启发学生去了解奥楚蔑洛夫对有钱有势者诌媚的奴性,对贫穷者专横粗暴的官气,见风使舵,反复无常的本质。

二、板书设计要“全”

板书设计“全”,即全面完整,有较强的系统性[:请记住我站域名/]。板书不是无规则的罗列,而是经过教师的编排设计,确定写哪些内容,怎样布局,达到“语不接而意接”、“藕断丝连”的效果。

例如鲁迅先生的《故乡》中关于闰土形象描写的板书设计:

少年时的闰土 中年时的闰土

紫色的圆脸 脸色灰黄、眼睛通红

头戴小毡帽 头戴破毡帽

颈上戴着银项圈 身穿极薄的棉衣

红活园实的手 手像松树皮

很高兴 欢喜而凄凉

装箩捕鸟 要香炉敬神

多子 饥饿│ │ 苛税 兵匪 官绅

─────── ────────────

少年闰土教学设计范文第5篇

一、简单的地方让学生自学,以学代讲

教材中有许多段落本身意思很明白,还有些段落不是本单元、本课的重点,对此教师都可以不讲,而让学生自学。这一方面节省了时间,另一方面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但切记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学生自学后,教师要进行检查。

二、重点处设计好问题,以问代讲

有些课文篇幅较长,学生不易把握重点,有的地方学生经过思考自己可以理解,教师应针对这些地方设计好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自学,而不必去讲解。如《少年闰土》一文,教师可以就此提问:本文写了闰土所熟悉的什么事?哪件事写得详细?从中可看出闰土是怎样的一个少年?学生只要目标明确,就会自己去读、去想、去找、去画,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有规律的地方只讲一处,举一反三

教材中有许多课文的段落写法相同或形式相似,教师可以精讲一段,总结学法,余下的让学生照法自学。如《小猴子下山》一文,四段都是围绕“小猴子在什么地方,做什么事”这个问题来组织材料的。《一块怀表》其中的两段分别写指导员和战士是如何说、如何做的,以此反映战士们的品质。像这样的课文都可以采用收放结合的方法来教,教师精讲一段,学生照此自学其他段落。

四、能体会感情的地方让学生读,以读代讲

在阅读教学中,读,对学生理解掌握知识、体会感情、提高认识、受到思想教育有重要作用。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生通过什么方法去自悟呢?实际上对于那些教师讲授多遍而学生仍不甚明了的地方,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几遍也许就明白了。如《长城》一文中的一句:“就靠着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让学生读该句,重点在“一步一步”,缓慢低沉地朗读,学生很快就能体会到古代劳动人民修筑长城的艰辛。

五、难点处让学生议,以议代讲

课文中有些地方比较难以理解,可让学生分组或同桌讨论,在讨论中互相切磋,找到答案。如《少年闰土》一文中,“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一段,是本文的重点,也是理解上的难点,特别是“啊”所抒发的感情。课文中“往常的朋友”指谁?“四周的天空”指什么?说明了什么?对此,学生不易理解,可让学生先议,最后教师总结。切记议论要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

六、好的写法让学生练,以练代讲

“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写法之后,教师无须喋喋不休地讲写法的优点,可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反复练习体会。教师可安排学生用书上的一个或几个词写句段,或仿写句、段、篇,或仿写开头或结尾等,如此举一反三,一定会熟能生巧。

七、学生不懂的,教师要讲清讲透

对于那些学生下过一番工夫仍不易弄懂的词、句、段等,教师一定要讲清讲透,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如《少年闰土》一文中的“少爷”的意思,文中蕴涵着作者对当时社会的不满,教师不妨对学生明确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