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少年厌学心理咨询

少年厌学心理咨询

少年厌学心理咨询

少年厌学心理咨询范文第1篇

论文摘要:近年来,由于高等教育的扩招及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中职学生的厌学问题日益严重。本文通过综合概括厌学的定义、表现,分析中职学生厌学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矫治措施,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一、引言

“厌学”是一个长期困扰教育界的问题,一直受到所有关心教育、关心孩子的人们的关注。关于因为“厌学”而导致的负面报道层出不穷,如2009年5月新疆若羌县两名刚满10岁的男孩因为厌学,趁大人不在家带上干粮和炊具离家出走,50个小时后,接到家长报警的民警在多方努力下,从茫茫戈壁中搜寻到他们。

羊城晚报2009年6月1日的报道《广州15%儿童曾有行为障碍,学习压力成致病因素》指出,由于学业重压,很多学生出现厌学等心理问题。

应试教育的高压、升学率的威逼、心理负担的困扰、社会的偏见、家长的漠视、教师的批评、同学的歧视、陈旧刻板的教材、等级井然的排名、铺天盖地的考试等教育现状,让许多孩子被“厌学”的心理所困扰。

“厌学”是一个难题,而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高等教育的扩招等,中等职业学校的生源下降了,中职学生的厌学问题也更为突出。另外,校园外浮躁的社会风气、校园内较为陈旧单调的教学等,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中职学生的厌学心理。许多中职学校也认识到了这一点,积极调整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德育教育,希望能够使学生大面积厌学的情况有所改善。wwW.133229.COM这些做法,都起到了一定的预防、调节作用。

二、厌学的定义

目前,国内外还没有形成对于“厌学”的统一的标准定义。通过电脑检索可以发现,国外有“逃学(truancy;hooky)”、“辍学(dropout)”、“拒绝上学(schoolrefusalbehavior)”的研究,但没有直接对“厌学(bewearywithschool;bedisgustedwithschool;dislikeofschoo1)”的相关研究。

而在国内,傅安球(2002)等认为“厌学是指学生对学习否定的内在反应倾向,包括厌学情绪、厌学态度和厌学行为”,①该定义较有代表性,在许多文献中,都被直接应用。

三、中职学生厌学的表现

关于学生厌学的表现,目前也没有具体的标准。中职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不认真听课、不做作业等,都可以被视为存在厌学的心理的外部表现。但也有学者对厌学外部表现的程度做了规定,如肖承志(2004)等就认为对三分之二以上学科学习失去兴趣而不愿继续学习的学生,被认为存在厌学心理。②

四、中职学生厌学的成因及矫治

中职学生的厌学问题突出,有学生自身的因素,也有社会因素、学校因素、家庭因素等的影响。因此,中职学校可以针对学生厌学的主要原因,对症下药,实施干预,帮助学生克服厌学心理。

1.适当放松,强健身心。

一些中职学生由于自身的生理原因,出现了厌学现象。张晓明(2008)在研究《大脑功能及a波优势频分析在厌学青少年的应用》时以厌学进行心理咨询的青少年为研究组,以发展咨询的青少年为对照组,统一使用ml-2001脑功能状态检查仪对其脑功能状态和a波优势竞争频率及熵值进行测量,并对测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两组的a波竞争优势主频分布于各频之间,无显著性差异,但主频与次频之差均值和熵值差异显著(p<0.01);各脑区同时段主频不统一和多频互扰现象和大脑少氧、疲劳、左右对称性、前后功率逆转情况差。说明厌学青少年大脑工作状态和脑电活动的有序性和统一性较差,这影响了厌学青少年的认知和行为。

在这种情况下,对学生的心理指导应以自我放松和适当运动为主。要理解学生由于大脑机能的原因,吸收转化信息的能力较低,因而对学习采取逃避态度,而不能一味强调对学生学习态度的扭转,忽视其大脑工作状态已处于饱合,接受信息的能力处于低水平程度,学习中已经不能集中所有能量于所要注意的目标。③

2.关心鼓励,加强辅导。

一些中职学生,学习基础较差,学习能力较弱,长期受到成绩差阴影的笼罩,对学习缺乏信心。对于这部分学生,学校可以设立心理咨询室,由专门的心理咨询教师对他们进行个别辅导;班主任可以通过谈心等方式,关心、鼓励他们,帮助他们恢复对学习的信心,让他们重新找回对学习的兴趣。一些有效的心理咨询技术,也可以被采用。如李拯(2008)在《走出厌学的阴影——一例用意向对话技术对职业高中生厌学的辅导》中采用的国内一项专门的心理咨询技术——意象对话心理,咨询与治疗技术对职业高中学生厌学问题进行心理分析与治疗,④就值得借鉴。

3.辅助学生正确选择专业,重视培养学生职业能力。

中职学校与高中教育不同,它直接面向求职市场培养学生。如果中职学校的专业课程设置不能紧贴市场,或者学生的专业选择与其职业倾向不匹配,都可能导致学生产生厌学心理。杨力(2008)在《用〈霍兰德中国职业倾向测试量表〉探究“厌学现象”的成因——文秘班女生的职业倾向与专业匹配调查》中认为厌学现象成因众多,但对中职学生而言,职业倾向与专业选择之间的不匹配可能是导致厌学情绪的原因之一,并借助《霍兰德中国职业倾向测试量表》对典型班级进行“职业倾向与专业匹专业匹配调查”,验证了上述假设。⑤因此,中职学校可以在入学初对学生作职业倾向调查,帮助学生选择专业;加强专业课程建设,重视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帮助学生克服厌学心理。另外,提高教师素质、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学生思维品质、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等,也是解决学生厌学问题的行之有效的矫治方法。

注释:

①傅安球,聂晶,李艳平,金蓓蓓,崔君红.中学生厌学心理及其干预与学习效率的相关研究.心理科学,2002年第25卷第1期.

②肖承志,刘经兰.中学生厌学的归因及对策研究.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25卷第1期.

③张晓明.大脑功能及a波优势频分析在厌学青少年的应用.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年第16卷第9期.chinajournalofhealthpsychology2008,vol16,no.9.

少年厌学心理咨询范文第2篇

(1~100题,共100道题)

本部分由十一个案例组成。请分别根据案例回答l~100题,共100道题。每题1分,满分10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答案正确,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答案的相应字母涂黑。错选、少选、多选,该题不得分。

案例一

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25岁,未婚,公司职员。

求助者自述:因感情问题痛苦,伴有失眠,一个多月。

案例介绍:求助者大学期间与一位男同学谈恋爱。毕业后求助者回到家乡工作,男友在异地读研究生,双方无法经常见面,甚感苦恼。半年前求助者认识了一个英俊潇洒的校友,很有好感。交往中该校友对求助者多有帮助,让她很感动,双方产生了感情并开始约会。一个多月前男友突然来了,提出不读研究生了,要在这里找工作并准备结婚。求助者很矛盾,两个男人自己都喜欢,放弃谁都觉得为难,不知该怎么办。有时也觉得内疚,觉得对不起他们。有时觉得自己不道德,为此很苦恼,烦躁不安。最近半个多月,经常失眠,不想吃饭,出现心慌、出汗、噩梦等症状。虽然还能坚持工作,但效率下降。幻想着自己要是能分身就不会再苦恼了,还曾经把两个人认错、把名字喊错。担心自己会得精神病,主动来寻求帮助。

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出身普通工人家庭,家教严格,自幼懂事听话,工作上认真负责,人际关系良好。希望心理咨询师帮助她明确是否出现心理疾病,并为她做出选择。

单选:1、该求助者目前的主要症状是()。

(A)强迫 (B)抑郁

(C)焦虑 (D)恐惧

多选:2、在本案例中,求助者出现了()。

(A)幻觉 (B)知觉障碍症状

(C)错觉 (D)记忆障碍症状

单选:3、对该求助者的初步诊断是()。

(A)神经症

(B)一般心理问题

(C)神经症性心理问题

(D)严重心理问题

单选:4、引发该求助者心理问题的最根本的原因是()。

(A)男友催婚 (B)现实冲突

(C)父母压力 (D)道德规范

单选:5、针对该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心理咨询师恰当的做法是帮助其()。

(A)选择哪个男友 (B)如何应对男友

(C)分析解决冲突 (D)端正恋爱观念

多选:6、对该求助者的交友行为,心理咨询师恰当的做法包括()。

(A)帮助其改变恋爱观

(B)解决冲突

(C)帮助其消除内疚感

(D)保护隐私

多选:7、该求助者的咨询动机包括请求心理咨询师()。

(A)替她选择男友 (B)给予恋爱指导

(C)帮助判断病情 (D)协助自己成长

多选:8、该求助者心理问题的特点包括()。

(A)存在动机冲突

(B)一定有人格障碍

(C)病程相对较短

(D)社会功能损害重

多选:9、针对求助者的失眠问题,心理咨询师可以()。

(A)评估严重程度 (B)指导放松练习

(C)对其进行催眠 (D)给予药物治疗

多选:10、在本案例中,应该关注求助者的积极方面包括()。

(A)主动来咨询 (B)仍坚持工作

(C)有自我觉察 (D)具有道德感、

案例二

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24岁,未婚,某机关公务员。

案例介绍:求助者表情惊慌,由其父母带到心理咨询室。

下面是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的一段谈话。

心理咨询师:你需要我帮你解决什么心理问题呢?

求助者:我,最……最近很害怕,心里不踏实,前段时间我们科长换人了,我害怕原来的科长迫害我,我觉得她怀疑是我在背后搞鬼让她下台;我害怕新科长整我,因为我和新科长有矛盾。其实我根本不知道为什么换科长,我从不问这些事……

心理咨询师:那你怎么觉得科长要害你呢?

求助者:她们两个人经常坐在一起嘀咕,有一次我去科长办公室,她们俩看我进去立刻不说话了,肯定是在说我坏话,商量怎么害我,怕我听见。

心理咨询师:如果她们在说别的事情,实际上与你无关呢?

求助者:不可能,我上班时经常听到她们俩议论我。她们还派同事监视我,呼啦啦一群人,我坐公交车她们也坐,我骑自行车她们也骑,有时我实在害怕就让我爸爸开车来接我,照样有同事开车尾随我。现在我都无法上班了,上班时我说什么同事就学什么,故意要看我的笑话,她们为什么都要和我作对呢?我头都要炸了,总是有声音让我“快点滚蛋,快点滚蛋”。

心理咨询师:我建议你去找精神专科医生做做检查,那样对你有好处。

求助者:我才不去呢!我又没得精神病。

单选:11、根据以上谈话内容判断,心理咨询师进行的是()。

(A)危机性会谈 (B)鉴别性会谈

(C)治疗性会谈 (D)咨询性会谈

多选:12、求助者出现的症状包括()。

(A)错觉 (B)被害妄想

(C)幻觉 (D)关系妄想

单选:13、求助者说“我上班时听到她们俩议论我”,最可能的是()。

(A)无法判断真伪 (B)真性幻听

(C)存在客观现实 (D)假性幻听

多选:14、求助者认为别人讲自己的坏话、想害她属于()。

(A)关系妄想 (B)被害妄想

(C)夸大妄想 (D)自罪妄想

多选:15、求助者说有同事跟踪时所举的例子,表明其存在()。

(A)关系妄想 (B)特殊意义妄想

(C)被害妄想 (D)物理影响妄想

多选:16、该求助者存在()。

(A)感知觉障碍 (B)思维被控制感

(C)情绪高涨或低落 (D)社会功能受损

单选:17、根据案例判断,该求助者属于()。

(A)心理正常 (B)心理不正常

(C)心理健康 (D)心理不健康

单选:18、对该求助者最可能的判断是()。

(A)一般心理问题

(B)神经症性问题

(C)严重心理问题

(D)精神病性障碍

单选:19、求助者认为自己没病表明她()。

(A)无判断力 (B)无求治愿望

(C)无自知力 (D)不主动求医

单选:20、心理咨询师对该求助者恰当的处理是()。

(A)进行心理咨询 (B)精神药物治疗

(C)进行心理治疗 (D)转诊至精神科

案例三

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24岁,国外在读研究生。

案例介绍:求助者大学毕业前夕与女友确定了恋爱关系,毕业后去国外留学,其女友回到家乡工作。求助者担心分处两地会影响感情,曾表示不读研究生了,想回国参加工作。父母和女友反复劝说,求助者很无奈地继续留学。开始俩人联系频繁,后来因为学习、工作等原因,双方感情有所“降温”,慢慢地女友不主动与他联系了。求助者很担心女友会变心,曾背着父母悄悄回国看望女友,并提出早点结婚,女友以年龄还小拒绝了。求助者觉得女友要变心了,更想回到女友身边,向父母提出回国,父母坚决不同意。又恳请女友辞去工作,出国来找自己,女友最终也没同意。求助者觉得女友不爱自己了,想尽各种方法企图挽回感情,女友不胜其烦,最终提出分手。求助者觉得自己父母不理解自己,女友不爱自己,内心痛苦,情绪较为低落。每当想起过去的幸福时光,都觉得头痛,没有胃口,吃不下饭,失眠:没有心思上课,经常借故缺课,推掉了各种聚会。考试成绩很不理想,借口身体不好回国休息。在家人的建议下前来咨询。

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的父母是高级知识分子,对他要求很严,在学习上期望很高。求助者从小懂事、听话,学习成绩优秀,人际关系良好,但性格懦弱。

多选:21、本案例中求助者出现的躯体症状包括()。

(A)食欲下降 (B)心痛

(C)心慌胸闷 (D)头痛

多选:22、本案例中求助者出现的心理症状包括()。

(A)内心痛苦 (B)气愤

(C)情绪较为低落 (D)内疚

多选:23、本案例中表明求助者社会功能改变的现象包括()。

(A)考试成绩不理想

(B)内心不踏实

(C)经常借故缺课

(D)感觉没胃口

单选:24、通过对本案例中求助者症状表现推测,其经历的现实刺激属于()。

(A)一般刺激 (B)中等刺激

(C)强烈刺激 (D)微弱刺激

单选:25、对该求助者最可能的初步诊断是

()。

(A)一般心理问题

(B)严重心理问题

(C)焦虑性神经症

(D)神经症性心理问题

多选:26、在与该求助者商定咨询目标时,应着重考虑的咨询目标的特征包括()。

(A)简便的 (B)心理学范畴的

(C)易行的 (D)可进行评估的

单选:27、本案例中心理咨询师最需要帮助求助者解决的是()。

(A)性格懦弱 (B)情绪困扰

(C)恋爱技巧 (D)头痛失眠

单选:28、对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心理咨询师恰当的做法是()。

(A)与父母女友共同解决

(B)给予恋爱指导

(C)请女友前来心理咨询

(D)帮助接纳现实

单选:29、如果求助者请咨询师帮助说服自己的父母或女友,心理咨询师恰当的做法是()。

(A)接受请求,说服父母

(B)拒绝请求,告之能力有限

(C)接受请求,说服女友

(D)拒绝请求,告之咨询原则

多选:30、在本案例咨询中,可能影响咨询效果的因素包括()。

(A)咨询师的理论知识

(B)求助者的性别

(C)所采用的方法技术

(D)求助者的年龄

案例四

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14岁,初中二年级学生。

案例介绍:求助者是住校生。三个多月前睡觉时梦见一个黑衣女鬼缠着自己,当时被吓醒,非常害怕,一直哭到天亮。又听到有些同学也说梦见过鬼,说鬼魂会附体。求助者更加害怕,于是走读,回家睡觉。尽管在家有妈妈陪着,但一想到梦里的鬼,就觉得浑身不舒服,很害怕睡着了再梦见鬼,看着墙上的一些裂纹就仿佛看到魔鬼狰狞的脸,为此很恐惧。求助者明明知道世界上没有鬼,觉得不应该害怕,但就是难以控制。为睡觉的问题痛苦,为控制不住的想法而苦恼。由于睡眠差,上课无精打采,学习成绩明显下降,也无心思做其它事。心情烦躁,痛苦。父母老师都来开导她,但没什么效果,一个多月来无法上课,自己主动前来咨询。

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为独生女,性格内向,胆小、敏感、依赖。由奶奶带大,小时候经常听奶奶讲鬼故事。人际关系较好。

单选:31、该求助者最主要的情绪症状是

()。

(A)恐惧 (B)焦虑

(C)抑郁 (D)担心

单选:32、该求助者因害怕而走读,表明其出现了()。

(A)退缩行为 (B)社会功能丧失

(C)回避行为 (D)存在躯体障碍

单选:33、“看着墙上的一些裂纹就仿佛看到魔鬼狰狞的脸”,表明其出现了()。

(A)幻觉 (B)妄想

(C)错觉 (D)压抑

单选:34、“求助者明明知道世界上没有鬼……但就是难以控制”,表明求助者存在()。

(A)现实冲突 (B)常形冲突

(C)道德冲突 (D)变形冲突

单选:35、根据许又新教授神经症的评定标准,该求助者的社会功能()。

(A)没有受损

(B)轻中度受损

(C)轻度受损

(D)中重度受损

单选:36、对该求助者的初步判断最可能的是

()。

(A)严重心理问题

(B)惊恐障碍

(C)恐怖神经症

(D)精神病性障碍

多选:37、引发该求助者心理问题的原因包括

()。

(A)缺乏独立性 (B)梦见鬼

(C)奶奶讲故事 (D)胆子小

多选:38、对于该求助者,可以使用的疗法包括()。

(A)暴露疗法

(B)想象冲击疗法

(C)阳性强化法

(D)认知行为疗法

单选:39、本案例恰当的远期咨询目标是帮助求助者()。

(A)克服恐惧 (B)增强独立性

(C)心理成长 (D)性格变外向

多选:40、从本案例中可以判断求助者()。

(A)得到社会支持系统的帮助

(B)环境文化因素影响明显

(C)得到了帮助但无明显效果

(D)性别躯体因素影响明显

案例五

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52岁,某公司职员。

案例介绍:求助者自幼与父母感情很好。一年前母亲突患脑出血,经治疗虽然保住了生命,但语言功能基本丧失,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求助者在母亲病后就辞职,在家精心照顾母亲,尽管非常辛苦,但毫无怨言。一天某位同事无意中说道:“你妈活着真是受罪,还不如早点死了就解脱了呢!”求助者当时没有在意,晚上想起同事的话,也觉得有道理,但马上想到母亲抚养自己很不容易,自己不应该有这样的念头!从此后“我妈活着真是受罪,还不如早点死解脱了呢!”这个想法经常出现。求助者觉得自己不该这么想,害怕自己控制不住会做出傻事:拼命想控制住这个想法,但始终控制不住。以后逐渐加重,反复思考自己的想法有没有错误,为此经常耽误家里的事,影响了家庭生活,受到妻子和孩子的指责。求助者也知道有些事没有必要反复思考,但无法自拔。为此内心焦虑不安,情绪烦躁,内心非常痛苦,难以摆脱,晚上难以入睡,白天没精神。自己主动要求治疗。

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性格内向,自我要求严格,做事认真细致,做什么事情都要做到最好。求助者的母亲帮助其带孩子,以往母子感情深。求助者自幼懂事、孝顺。

单选:41、该求助者出现的症状主要是()。

(A)反复检查 (B)反复洗手

(C)反复计数 (D)反复思考

多选:42、该求助者产生心理问题的心理原因包括()。

(A)自我要求严格 (B)父亲去世

(C)个性追求完美 (D)母亲生病

多选:43、对该求助者可以排除的诊断包括

()。

(A)焦虑神经症 (B)抑郁神经症

(C)强迫神经症 (D)恐怖神经症

多选:44、对该求助者较为恰当的咨询方法包括()。

(A)认知疗法 (B)系统脱敏法

(C)厌恶疗法 (D)阳性强化法

单选:45、为明确诊断,还需要重点收集的资料是()。

(A)既往病史 (B)病程的长短

(C)成长经历 (D)焦虑的程度

单选:46、根据许又新教授神经症的评定方法,该求助者社会功能损伤的评分大致为()。

(A)1~2分 (B)2~3分

(C)4~5分 (D)6分以上

单选:47、根据许又新教授神经症的评定方法,该求助者精神痛苦程度的评分为()。

(A)1分 (B)2分

(C)3分 (D)6分

单选:48、根据案例实际情况,可将咨询过程划分为()阶段。

(A)初诊-诊断-制定目标-咨询

(B)诊断-咨询-巩固

(C)诊断-制定方案-咨询-评估

(D)诊断-咨询-评估

多选:49、该求助者心理问题的特点包括()。

(A)存在变形冲突

(B)强迫与反强迫冲突强烈

(C)明显无自知力

(D)知、情、意明显不协调

多选:50、在本案例中,心理咨询师对求助者的接纳包括()。

(A)非常孝顺母亲

(B)自我要求严格

(C)存在强迫症状

(D)认同母亲活着是受罪

案例六

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40岁,已婚,本科文化程度,银行职员。

案例介绍:求助者有一女,14岁,重点中学学生,中考前遭遇车祸,虽然手术后恢复良好,但耽误了中考,只能休学一年再考。求助者担心孩子的身体,更担心休学对孩子升学造成不利的影响,为此很紧张。经常想:“孩子要是因休学影响了学习可怎么办啊!”晚上难以入睡,经常做很着急的梦;半年多来时常没有胃口,吃什么都不香。曾到医院检查,没有发现明显器质性疾病。近来总是忧心忡忡,担心女儿的学业,担心自己的工作,为房价上涨发愁,一天到晚提心吊胆的,害怕再发生什么可怕的事。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时常心慌、气短、出汗,身心疲惫。经常请病假,把能推掉的应酬都推掉了。有时也明明知道没有什么可担心害怕的,可就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求助者为此内心十分痛苦,主动前来寻求帮助。

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性格外向,工作勤奋努力,人际关系良好,对自己要求很严格,自尊心较强。

多选:5l、该求助者的情绪症状包括()。

(A)紧张 (B)提心吊胆

(C)恐惧 (D)忧心忡忡

单选:52、引发该求助者心理问题最主要的原因是()。

(A)注意力不集中

(B)紧张焦虑情绪

(C)内心烦恼痛苦

(D)存在内心冲突

单选:53、对该求助者的诊断最可能的是()。

(A)严重心理问题

(B)恐怖神经症

(C)焦虑神经症

(D)强迫神经症

多选:54、对该求助者进行诊断的主要依据包括()。

(A)无名的提心吊胆

(B)植物神经功能损害症状

(C)没有器质性疾病

(D)精神运动性不安

多选:55、该求助者问题的特点包括()。

(A)与现实因素密切相关

(B)存在变形冲突

(C)情绪体验与处境不相称

(D)人格障碍明显

单选:56、该求助者不合理信念的特征主要是

()。

(A)绝对化要求 (B)糟糕至极

(C)过分概括化 (D)非黑即白

单选:57、对于该求助者进行鉴别诊断,首先要排除的是()。

(A)抑郁神经症 (B)躯体疾病

(C)恐惧神经症 (D)神经衰弱

多选:58、对于该求助者可选用的咨询方法包括()。

(A)冲击疗法

(B)合理情绪疗法

(C)厌恶疗法

(D)系统脱敏疗法

单选:59、咨询中求助者多次询问“您觉得昵?”“您怎么看?”对此,咨询师正确的做法是()。

(A)给予实事求是的回答

(B)回答“理解”,并加以评论

(C)避免回答上述问题

(D)回答“理解”,并持非评判性态度

多选:60、某咨询师在咨询中对求助者进行了认知矫正,从心理学角度正确的说法包括()。

(A)该求助者的症状源自于错误认知

(B)求助者的认知直接影响行为

(C)通过认知矫正可以解决情绪困扰

(D)咨询师必须进行认知矫正才能解决行为问题

案例七:

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36岁,本科文化程度,无业。

案例介绍:求助者的丈夫是公司高级管理人员,收入较高。求助者自从有孩子后就当起了全职太太。孩子从小体弱多病,经常需要看病、吃药。求助者为照顾孩子付出了很多,并一直认为是自己没有照顾好孩子,非常担心以后孩子的身体会出大的问题,。情绪较为低落,无心做其他事情。求助者的丈夫忙于工作和应酬,有孩子后对她的关爱明显不如以前了。求助者觉得丈夫不爱自己了,觉得自己没有本事,要依靠丈夫生活,感到生活没有意义,币愿与朋友们交往,与家人的交往也明显减少。求助者心里也想着应该高兴起来,好好过日子,但就是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痛苦不已,曾经想轻生,但难以下决心。在家人劝说下前来咨询。

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性格内向、文静。人际关系良好,从小生活优越,没有经受过大的挫折,婚后夫妻感情较好,平素身体健康。孩子3岁,一直体弱多病。

单选:61、该求助者“心里也想着高兴起来,好好过日子,但就是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痛苦不己”说明其存在()。

(A)认知错误 (B)内心冲突

(C)行为异常 (D)负性情绪

多选:62、对该求助者已经了解到的资料包括

()。

(A)成长经历 (B)人格特征

(C)收入情况 (D)行为特点

多选:63、对该求助者可以排除的诊断是()。

(A)焦虑神经症

(B)恐怖神经症

(C)抑郁神经症

(D)强迫神经症

多选:64、按照贝克(A·Beck)的观点,该求助者表现出的认知曲解包括()。

(A)主观推断 (B)选择性概括

(C)过度概括 (D)夸大或缩小

多选:65、本案例中,该求助者的认知特点包括

()。

(A)客观 (B)夸大

(C)消极 (D)偏执

多选:66、在咨询中,影响咨询关系的因素包括

()。

(A)咨询师的咨询理念

(B)求助者的期望程度

(C)咨询师的咨询态度

(D)求助者的合作态度

多选:67、根据案例介绍,可以推断出咨询师与该求助者进行的会谈包括()。

(A)摄入性会谈 (B)咨询性会谈

(C)鉴别性会谈 (D)治疗性会谈

多选:68、根据许又新教授对神经症的分类,典型的神经症包括()。

(A)强迫神经症 (B)焦虑神经症

(C)抑郁神经症 (D)神经衰弱

多选:69、本案例中,咨询师不宜把求助者的情况透露给()。

(A)求助者本人 (B)求助者的丈夫

(C)求助者的朋友 (D)求助者的邻居

单选:70、根据许又新教授的观点,诊断抑郁神经症,病程至少为()。

(A)2周 (B)2个月

(C)6个月 (D)2年

案例八:

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27岁,某公司职员。

案例介绍:求助者因女友反对不得不戒烟,曾尝试过多种方法,但效果不佳。为戒烟主动前来寻求帮助。

下面是心理咨询师与该求助者的一段咨询对话。

求助者:我和女友感情很好,但她坚持我戒烟后才能结婚。我也认为吸烟不好,也同意戒烟.但没成功,所以我想请您帮助我改掉这个毛病。

心理咨询师:你既然试过很多方法都没有成功,我看还是别戒了,烟生产出来就是让人吸的。

求助者:不戒烟我女朋友不和我结婚啊,我都27岁了,我妈也总催我,我还是戒掉吧。

心理咨询师:好吧,我可以帮助你,我们可以采用厌恶疗法。

求助者:厌恶疗法是怎么回事啊?具体怎么做呀?

心理咨询师:行为主义认为,人的行为都是被行为结果强化的,厌恶疗法就是我把你的吸烟行为和厌恶刺激结合,使你产生条件反射,当你以后再看到烟时,就会产生恐惧,出现生理、心理上不愉快的感觉,你就不敢吸烟了,烟就戒掉了。具体的步骤是:第一步,明确靶行为,就是吸烟:第二步,构建恐惧等级:第三步,明确厌恶刺激;第四步,把吸烟和厌恶刺激结合起来。

求助者:我有点明白了,那您用什么厌恶刺激啊?

心理咨询师:我决定给你使用电刺激,我用110伏的直流电,你吸烟,就给你电刺激。

求助者:110伏?不会出事吧?我有点害怕。

心理咨询师:你不用害怕,这个刺激强度还算温和的,如果你担心,实施厌恶刺激的时候你可以看看光碟,分散一下注意力。

求助者:好吧,咱们大约做多少次啊?这种方法会不会没效啊?

心理咨询师:看你的表现吧,你能戒掉就不做了。这种方法是否有效,等疗程结束才能评估。

求助者:我知道了,万一没有效果,还有其他方法吗?您可要好好帮助我。

心理咨询师:有啊,还可以使用阳性强化法,就是你不吸烟,我给你奖励。还可以使用求助者中心疗法等等。

求助者:奖励好啊,我还是用奖励的方法吧。

多选:71、本段咨询开始阶段,心理咨询师表现出了()。

(A)没有共情

(B)违背价值中立原则

(C)批评指责

(D)轻视求助者的问题

单选:72、心理咨询的目标应该来源于()。

(A)求助者的意愿

(B)上级的指定

(C)咨询师的习惯

(D)双方的商定

单选:73、厌恶疗法的基本原理是()。

(A)改变行为习惯

(B)建立条件反射

(C)产生不良体验

(D)迅速产生恐惧

多选:74、厌恶疗法的基本步骤包括()。

(A)明确目标行为

(B)构建恐惧等级

(C)明确厌恶刺激

(D)实施厌恶刺激

多选:75、厌恶疗法所用的厌恶刺激包括

()。

(A)电流刺激

(B)听觉刺激

(C)药物刺激

(D)视觉刺激

单选:76、实施厌恶刺激时,厌恶刺激的强度应该是()。

(A)温和的

(B)依求助者耐受程度而定

(C)强烈的

(D)根据咨询师的习惯而定

多选:77、心理咨询师提出可以看光碟分散注意力,其做法()。

(A)可能伤及其他行为

(B)没有将行为分开

(C)干扰目标行为改变

(D)使厌恶刺激分散

多选:78、评估咨询效果的时间点包括()。

(A)一次咨询结束后

(B)全部疗程结束后

(C)几次咨询结束后

(D)咨询中任意时间

多选:79、在实施阳性强化时,妥当的做法包括

()。

(A)主要进行阳性强化

(B)惩罚异常行为

(C)及时奖励正常行为

(D)奖罚相辅相成

单选:80、阳性强化法的基本原理是()。

(A)经典条件反射

(B)操作条件反射

(C)社会学习理论

(D)交互抑制理论

案例九

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48岁,大专文化程度,已婚,职员。

案例介绍:求助者父母家老房子拆迁,因房子与钱等问题与家人产生矛盾,非常气愤,也很痛苦,主动来进行心理咨询。

下面是心理咨询师与该求助者的一段对话。

心理咨询师:你能详细地说说你生气的原因吗?

求助者:我家里兄弟姐妹5个人,我是最小的。父亲多年前就去世了,我照顾了母亲很多年。去年赶上拆迁,我哥、我弟他们偷偷和我母亲商量好,背着我就把房和钱分了。我不干,找他们说理,他们以我是嫁出去的姑娘为由,就是不给我。我到法院告他们,结果法院偏向他们。我特别生气,凭什么我照顾母亲这么多年,就一点都不给我呢?

心理咨询师:我听明白了,你照顾母亲多年,你认为在拆迁中应该得到一些利益,但实际上却什么都没有,这让你很气愤,是这样吗?

求助者:是的,他们太自私了!如果公平地分配,我怎么会生气呢?

心理咨询师:按你所说,他们应该公平地分配房子和钱。

求助者:是的,都是兄弟姐妹!况且我是照顾母亲最多的!

心理咨询师:因此谁贡献大,谁就应该多分配。

求助者:对,咱们不是经常说按劳分配吗!

心理咨询师:因此,你们家请了保姆或护工,财产应该分给他们。

求助者:对,…不对,(沉默)他们不是我们家人,怎么能分我们家的财产呢?

心理咨询师:你刚讲过谁贡献大,谁就应该多分,可你又讲了保姆不能分财产,你前后所说的话似乎有些矛盾,你能解释一下吗?

求助者:(沉默)……是有矛盾,可保姆贡献再大,也不能分我们家的财产啊!你的意思是保姆贡献大,但她不能要求分我们家的财产?

心理咨询师:你照顾母亲这件事,别人也可能遇到,但别人不一定都像你现在这样子,你说这是怎么回事?

求助者:你是说我和他们不一样么?可我没觉得因为照顾了母亲而要求分财产有什么不合理的地方啊?

心理咨询师:你认为你生气是由于你的哥哥弟弟不给你财产造成的,其实照顾母亲只是一个事件,你认为照顾母亲就应该有权分财产是你的信念。你的信念有的是合理的,有的是不合理的,不同的信念会导致不同的情绪。如果你认识到自己现在的情绪是一些不合理的信念所造成的,通过改变它,你就能改变自己的情绪。

求助者:真会这样么?

心理咨询师:如果在农村,春天农民种地,秋后会是怎样的结果呢?

求助者:当然是有很多种可能,一种是丰收,一种是减产,还可能颗粒无收。

心理咨询师:农民种地肯定是想要有好收成,但能要求秋天必须是丰收吗?

求助者:不能,(沉默)……我好像明白了,你的意思是农民想丰收,才去种地,但不能要求必须是丰收?

心理咨询师:对!你要求分财产,这是一种绝对化的要求,一种不合理的信念。如果我们把“要求”变成“希望”,当我们不希望的事发生时,最多是一种失望,不会过分的怨恨别人,自己也就不会生气了。

求助者:你说的对,我明白了。

多选:81、该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属于()。

(A)赡养问题 (B)认知问题

(C)财产问题 (D)情绪问题

多选:82、心理咨询师说“我听明白了……是这样吗?”时,使用的技术和所表现的内容包括

()。

(A)内容反应技术 (B)共情

(C)内容表达技术 (D)真诚

单选:83、“因此谁贡献大,谁就应该多分配。”表明心理咨询师()。

(A)实施对求助者的教育

(B)启发求助者思考

(C)按求助者的信念推理

(D)改变求助者信念

单选:84、按照埃利斯ABC理论,本案例中的B指的是()。

(A)和哥哥弟弟发生矛盾

(B)他们应该分给我财产

(C)哥哥弟弟不照顾母亲

(D)我照顾母亲辛苦疲劳

多选:85、“你前后所说的话似乎有些矛盾,你能解释一下吗?”采用的提问方式与技术是()。

(A)责备式提问

(B)指导性面质

(C)开放式提问

(D)尝试性面质

多选:86、心理咨询师“你认为你生气是……通过改变它,你就能改变自己的情绪”的话使用的技术包括()。

(A)内容反应 (B)解释

(C)内容表达 (D)指导

单选:87、本案例中,求助者多次出现沉默,可能的原因是()。

(A)困惑 (B)思考

(C)阻抗 (D)情绪

多选:88、在咨询过程中,心理咨询师以()角色对求助者提供帮助。

(A)分析者 (B)说服者

(C)监督者 (D)辩论者

多选:89、在本案例咨询过程中,心理咨询师所做的工作是()。

(A)鼓励情绪宣泄

(B)修正非理性信念

(C)建立理性信念

(D)改变求助者处境

单选:90、本案例中心理咨询师改变求助者信念的方法是()。

(A)自我管理程序 (B)语义分析

(C)产婆术式辩论 (D)认知重组

案例十:

下面是某求助者的WAIS-RC的测验结果:

多选:91、从测验结果看,该求助者可能()。

(A)言语技能发展较操作技能好

(B)有阅读理解障碍

(C)有听觉性概念形成技能缺陷

(D)听觉加工模式比视觉加工模式好

多选:92、与一般人的成绩相比较,该求助者强项包括()。

(A)相似性 (B)词汇

(C)数字广度 (D)领悟

单选:93、从测验结果看,该受测者的总的智力等级属于()。

(A)平常 (B)高于平常

(C)超常 (D)低于平常

多选:94、儿童行为量表(CBCL)的特点包括

()。

(A)属于自评量表

(B)量表内容分为三部分

(C)被评对象年龄范围4~16岁

(D)用于诊断儿童心理障碍

案例十一:

下面是某求助者MMPI-2的测验结果

多选:95、关于该求助者的测验结果,正确的说法包括()。

(A)无症状夸大或诈病倾向

(B)370题以后的回答无效

(C)从ICH看该测试结果有效

(D)有50道题回答矛盾或无法回答

多选:96、该求助者的临床量表结果提示()。

(A)编码类型属于突出编码

(B)可能诊断为疑病症

(C)可能诊断为癔症

(D)Hs量表原始分为24

单选:97、临床量表剖面图模式属于()。

(A)A类神经症

(B)B类神经症

(C)C类神经症

(D)D类神经症

单选:98、以下用于评价精神症状严重程度及其变化的测评工具是()。

(A)BRMS (B)HAMD

(C)BPRS (D)HAMA

单选:99、HAMA量表的因子数量为()。

(A)2 (B)3

(C)5 (D)7

多选:100、对于MMPI-2的正确说法包括

()。

(A)附加量表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B)内容量表对测试结果的解释更为明确

少年厌学心理咨询范文第3篇

关键词:青少年;拒学心理;原因;对策

1、拒学的概念

1.1拒学的概念与界定

有关拒学的概念问题,在学术界一直存在争议,在国外,拒学问题最初是被作为社会问题而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早在1941年,Johnson等人将拒学问题定义为过度依赖母子关系,并将其划分为神经症和性格的子类型。[1]20世纪60年代,“拒学”(School refusal)曾被称作“学校恐惧症”和“不上学”(non-attendance at school)。1994年美国精神病协会列出拒学的行为症状为“经常逃学”以及分离焦虑“持久不情愿或拒绝上学”。[2]Kearney认为,广义的拒学是指学生具有特殊的心理问题不想上学,包括学生长期、短期的逃学、旷课,和带着极大的困难在部分时间或全天上学[3]。Hersov则将狭义的拒学定义为学生由于心理抑郁而产生的旷课现象[4]。然而,20世纪70年代之后的日本一直沿用“不上学”(不登校)这一术语。日本《心理学辞典》里“不去学校”(non school attendance)的广义解释为尽管没有不去学校的正当理由但却不去学校的情况。与“不去学校”相似的概念有“长期缺课”、“讨厌学校”、“拒绝上学”、“学校恐怖症”、“逃学”、“学校不适应”等。狭义的“拒绝上学”指神经症类型的拒绝上学,包括学校恐怖症。[5]

我国学者一般把拒学归结为学生的适应问题,所谓拒学是指有若干的心理性或情绪性原因,而不能正常上学的状态。虽然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躯体症状、心理症状,但是因身体疾病、精神疾病、家庭经济困难等原因而不能上学者以及厌学或不良少年不去上学者,一般不称为“拒学”。[6]

1.2拒学与厌学的区别

拒学和厌学是两个很相似却又不同的概念,这里须与厌学加以鉴别,因为两者在应对方面有很大差别。拒学者具有对拒学行为感到羞耻和烦恼倾向的特征;厌学者则没有此特征,但有部分厌学者可能具有品行不良的倾向。主要差异如下图:[7]拒学和厌学的比较

2、拒学的表现

Hiroshi Kurita

Hiroshi Kurita1991年在Berg对拒学表现所制定的标准基础上,提出了更为完善合理的症状表现:首先(a)用言语表达或态度表明不愿意上学,并且无正当理由如身体疾病或意外事故;(b)当孩子应该在学校的时候,却非要和父母在一起(c)不去上学但没有明显的障碍。[8]

笔者发现在临床心理咨询过程中拒学青少年大致有以下一些具体的临床表现。首先,出现躯体症状的表现,有头痛、头晕、腹痛等躯体疼痛方面的主述,大都出现食欲不振、失眠等症状,甚至出现恶心、呕吐、低热等症状,一般昼重夜轻,但是去医院就诊并没有发现躯体上的病变。其次,在情绪上变得易爆易怒易激惹,内心焦躁不安,敏感多疑,甚至对父母家人大吼大叫,平静后又会后悔内疚主动道歉,但是却无法理智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再次,在生活上,不愿意见人,拒绝与父母亲友说话,生活不规律昼夜颠倒,逃避社交,不愿意看书学习,过度上网、游戏等,出现退缩行为,足不出户,兴趣和意志力下降,丧失对以往感兴趣的事物的热情。另外,拒学的青少年初期对心理咨询等辅导帮助行为相当反感,拒绝去看心理医生,拒绝接受心理治疗。病情反复,有时主动要求想上学,等要去的时候又反悔,如此反复。

3、拒学的原因

拒学的真正发生原因目前尚无定论,笔者根据国内外大量病因学及相关文献研究认为大致与以下的若干原因有关:

3.1家庭因素

国内外学者大都认为,分离焦虑是引起青少年拒学的一个重要原因:母亲过分溺爱或过分干涉的教养方法导致孩子分离焦虑的状况,引起孩子拒学;父亲在家庭中存在感的缺乏和母亲过分重视教育,期望值过高及父亲权威性的缺乏等因素也能引起孩子拒学。

3.2学校因素

众所周知青少年大部分的时间都待在学校里,而学校里发生的一些冲突、意外、应激事件则是拒学最主要的诱因,如在老师方面,期望过高,师生关系不匹配,不喜欢老师、体罚等;在学校管理方面,校规严厉、管理严格等;个体适应方面如转学(班级)、学习困难、考试不及格等;社交方面遭同学嘲笑或欺侮、校园暴力、遭受排挤等。[9]另外,学校的普遍追求升学率、考试排名等更是造成青少年不愿意去学校或导致各种各样拒学问题的重要因素。

3.3社会因素

学校的问题其实也是社会的问题,比如就业偏重高学历,这就增加了学生的压力;过分追求物质需求,导致学生产生只有在校期间获得好的成绩,进入好的学校以及好的大学,找到好的工作,有份高收入的职业才能获取物质的满足等想法,一旦有些学生在校学习期间遭到失败挫折,就可能不敢面对而拒学。另外,社会传媒的作用对学生有关升学、就业压力方面的负面报道和宣传也对青少年拒学心理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3.4个人因素

首先是青少年的个性问题,拒学问题青少年多具有内向、敏感、要强、追求完美、固执等个性特征,有学者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针对学校恐怖症进行研究,发现学校恐怖症儿童四个因子的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0]

另外,这类青少年一般自尊心比较强,受挫能力弱,处理问题时不主动,一般采取退缩和回避的态度,心理素质差也是引起拒学的一个个人原因。

4、青少年拒学心理的对策

对于青少年拒学的治疗要靠社会、学校、家庭和拒学青少年个人等多方面共同努力才会有更好的效果,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针对青少年拒学心理的相关对策,拒学问题的治疗一般主要从三方面入手:药物治疗结合个体咨询、家庭治疗、学校心理辅导。

首先,就药物疗法而言,主要的药物包括三环类抗抑郁药,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苯二氮类,丁螺环酮,β-受体阻滞剂,抗癫痫药等。[11]一些矫正者在短期的治疗中也使用苯二氮平(Benzodiazepines)类安眠药来辅助SSRIS的治疗过程,但是这一药物具有较大的副作用。[12]笔者从临床案例来看,一般不建议使用药物,因为单纯的药物治疗对拒学症的青少年没有太大的效果,甚至会引起一些副作用,还是应该辅助心理咨询、辅导来使用。

那么就心理咨询而言,可以选择个体咨询、父母共同参与的家庭治疗以及具有相似问题的青少年团体学校心理辅导。不论个体咨询还是团体辅导,都可以使用多维度的咨询技术和方法,因人而异,可以通过放松疗法帮助其缓解压力和焦虑,通过认知疗法帮助其重建认知或者合理情绪疗法改变其不合理的信念并建构理性信念,通过行为疗法帮助其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等。对于一些过于内向不善于表达的青少年可以选择绘画、沙盘游戏、投射测验等心理学方法引导青少年了解自己内心并在此过程中得到重塑和治疗。

对于父母和老师而言,要认识到孩子的拒学问题不是一个简单不想上学的问题,很多家长和老师对于拒学问题认识不够深刻,表现出比孩子还多的焦虑和求助意愿,但是前来咨询的主要意愿还是希望孩子能够早日重返学校,担心会影响孩子的学习,却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不够重视,甚至把所有希望寄托在心理师身上,希望看到立竿见影的效果。笔者呼吁父母和老师能够改变对拒学的认知,认识到这是一个漫长甚至反复的过程,要从内心理解信任自己的孩子和学生,耐心陪伴他们度过拒学的痛苦阶段,积极配合心理老师的指导和建议,耐心与孩子沟通和协商,寻找出最有效的改善孩子拒绝上学的问题。

少年厌学心理咨询范文第4篇

急诊诊断书

丈夫林华 35 岁 经营报摊

妻子孙芸 35 岁 经营报摊

儿子林伟 9岁 小学三年级

症状一场孩子的厌学风波引出了十几年来夫妻间的种种问题。丈夫不争气,妻子抱怨连连,孩子在这样的家庭里无故地承受着池鱼之殃。

诊断每一个孩子都是家庭关系的产品,小林伟的身上展现出这个问题家庭中无能丈夫和不满妻子间的矛盾。妻子在困境中只知指责,而丈夫则被低自尊蒙住了双眼,他们俩谁也没有意识到,在这个家里如果没有人做出实质的建设,现实是不会有所改变的。

咨询师 侯文君北京读你心意心理咨询中心 省略

厌学、网瘾这些词几乎已经成了许多家长心中的噩梦,然而当9岁的小林伟也因为厌学被带到咨询室时,我还是感受到了一些不寻常。初中生、高中生因为青春期等复杂的因素而出现厌学现象还属正常,而仅仅小学三年级的小林伟又为何厌学呢?

带着这样的疑问,我和小林伟一家三口走进了咨询室。

孩子:反射家庭问题的镜子

小林伟看起来一点儿也不像9岁的孩子,整个人瘦瘦小小的,一直默默地跟在妈妈孙芸的身后。坐下后他身体前倾,手臂紧紧地挨着双腿、两只小手压在大腿下面,当妈妈孙芸开始说话时,小林伟的身体开始不自觉地前后摇摆。

孙芸的脸上写着一个“愁”字,她叹了口气开始说她的烦心事:“这孩子到今天有一周都没有上学了,我问他为什么,他也不说,老师也说没发生什么事。我让他去上学,可他死活都不肯。大前天,我硬把他送到学校去,结果不到一个小时老师就给我打电话,说他把自己关在厕所里,学校不敢再留他了。才上小学三年级啊,他就这样了。我急得满嘴都是泡,一宿一宿地睡不着觉,真没想到养个孩子这么费心!”

我注意到,孙芸说话的时候,小林伟晃动得越来越厉害,很明显孙芸的话不断地加重了孩子的焦虑,9岁的孩子是很难面对如此剧烈情绪的。考虑到这些,我打断了孙芸的话,先把他们夫妻请出了咨询室。就在他们走出咨询室的瞬间,我留意到林华扭头看了一眼儿子,眼神疼惜又无奈。

当咨询室里只剩下我和小林伟的时候,他仍然不断地晃动着,我能感受到他此刻的无助和惊慌。我知道,只有与他建立安全的关系、取得他的信任,才能使他敞开心扉。就这样,我用很柔和的声音从最简单的问题开始问起,比如:你几岁了?叫什么名字?上几年级了?可是小林伟只顾晃动着,却并不回应我。

看来我需要转换方法。我非常缓慢地试探着坐到了小林伟的身边,把姿势变成和他一样,并且用和他同样的速度和幅度晃动着身体。

当我这样做了两三分钟之后,小林伟转过头看了我一眼。慢慢地,他身体的晃动开始变慢,并且开始偶尔抬头看看我、看看咨询室。

我们就这样静静地待了十几分钟之后,小林伟说了第一句话:“那个很好看。”他用眼睛看着对面墙上的一幅田园风景画。

我也看着那幅画问他:“你喜欢吗?”

他点点头。

当孩子还不太善于表达内心的时候,他们却非常容易通过画面、音乐、故事来表达自己。于是,我们谈起了那幅画。那是一幅很普通的油画,画面上是乡间的草原以及草原上一间普通的农舍。

我提议和他做讲故事的游戏,讲讲这幅画里发生的事。小林伟是这样说的:“房子里住着一家人,爸爸妈妈和孩子,他们一家人很快乐。妈妈做好吃的给爸爸和孩子,而爸爸每天干活很辛苦。孩子可以自由地玩耍,到了吃饭的时候,妈妈就会站在家门口大声地叫他。妈妈很喜欢自己的孩子,孩子也因此很开心,他们经常在一起玩。”

为了和孩子对话,我也用了讲故事的语言:“这个孩子真的很幸福,你能告诉我他几岁吗?”

林伟想了想:“他5岁吧。”

“哦,那我很想听听当这个孩子慢慢长大之后,他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

这个时候,小林伟突然不说话了,我立刻意识到,我们碰到了问题的关键。过了一会儿,林伟说:“他不想长大。”

“为什么?”

“因为,他长大后,他的妈妈就不喜欢他了。”

“为什么他的妈妈会不喜欢他了呢?”

这一次,我们又沉默了十几分钟,然后他边晃着身体边小声地说:“因为妈妈讨厌他学习成绩差、总写不完作业,讨厌他没出息。”

听到这儿,我似乎知道在小林伟的身上发生了什么。

随着我们进一步的对话,我了解到:自从小林伟上学之后,妈妈就对他提出很多要求,要求他学习成绩好,送他去学钢琴,也要求他钢琴弹得好。如果他做不到,妈妈就会发火,骂他,也骂他爸爸。小林伟觉得,都是学习破坏了自己的家,因此他再也不愿意去上学了。

虽然基本弄清了孩子厌学的原因,但我却并不觉得这是一个简单的亲子教育问题,因为当小林伟说到妈妈也会骂爸爸的时候,他的身体晃动得更剧烈起来。

心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论断:没有有问题的孩子,只有有问题的家庭。因此,我决定分别约谈小林伟的父母。

经过询问,妈妈孙芸坚持要先谈。

当我把我和小林伟咨询的情况告诉她时,她停下絮絮叨叨的抱怨安静了片刻,不过很快又开始数落孩子的缺点,而她的一句话引起了我的注意:“这孩子真是越长大毛病越多,而且你怎么说他,他就是一点都不改,和他爸一样,将来可怎么办啊!”

“听起来你很担心孩子会和他爸爸一样。”

“那真是一对父子,好的不学,坏的一样都没落下。他越像他爸,我就越生气,气得不行的时候,就卷着他俩一块儿骂。”

这下我心里基本明白了,为了进一步证实我的推断,我让孙芸做了一个小测试。我列了一些行为,让她对自己不能容忍的程度进行打分。满分是10分,分数越高表明该行为在她心里越不能被容忍。

1.起床怎么叫也不起来,孩子常常因此迟到。

2.不按时完成作业。

3.考试成绩不理想。

4.晚上到点不睡觉,还在玩。

5.练琴偷懒。

很快,孙芸给我的答案是5个鲜红的10分。

我并没有接着去分析这个测评,而是作为一项作业留给了孙芸。我要求她另找5位家长,进行同样的测评,测评结果留待下一次面晤时再分析。

隔周之后我再见到孙芸时,她对我说的第一句话就是:“我其实是心里恨林华,而小伟就像他爸爸的影子,我把许多情绪都撒在了孩子的身上。”说到这儿的时候,她忍不住哭了,痛苦中包含着对孩子的疼惜。

原来,另外5位妈妈的孩子也常常有那些毛病,但5位妈妈中没有一位给出的分值超过5分,反而认为孩子贪玩、缺乏自制力是很正常的。正是这样巨大的反差,促使孙芸在这一周的时间里,开始了认真的思考。

孩子的问题,不过是他们夫妻问题的反映而已。

无能丈夫:

低自尊让他的奋发心止步

在对孙芸的咨询中我了解到,在他们11年的婚姻里,林华总是一副吊儿郎当、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模样,而这常常让孙芸陷入缺乏安全感的泥潭中。特别是当她看到别人的丈夫都在努力拼搏、努力让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而自己家却还看着结婚时买的电视、过着最普通的生活时,她的心里就经常涌出对丈夫的不满:为什么他就不能努力一点?为什么他就不能去闯荡一番?为什么他连修理家里的瓷砖都能拖上一个月?为什么……这一个个“为什么”汇成了她每日的唠叨、白眼、挖苦,甚至是夫妻间的冷战。当丈夫成了她的一块心病,承载着她唯一希望的儿子便成了她的重点看护对象,她可不希望儿子再像丈夫一样一事无成。于是,她对丈夫的怨气又逐渐泛化到了儿子身上,而她自己也陷入了双倍的痛苦之中。

我们仔细地回顾了她11年的婚姻生活,这种反思最终被证明是有意义的。孙芸茅塞顿开地拍着腿说:“其实很多我唠叨他的话,都是我婆婆经常挂在嘴边的。因为连他自己的妈都这么说他,我就更不在意了,便常常数落他,也偶尔顺带表示对公公的批评,因为公公是个看起来比较窝囊的人。”

“现在看来,你公公婆婆的关系顺延到了你和丈夫的婚姻里,并且正在传递给你的儿子。”

孙芸点点头,显得很焦急,她并不想儿子继续这条老路。这时,必须要同时展开针对林华的咨询,多方调解才能顺利地解决问题。

林华显然没有想到我还会单独约见他,因此他忐忑不安地走进咨询室。我看到这个35岁男人,穿着黑布裤子、黑衬衣,深棕色的夹克看起来不是很整洁。他坐下来后点了一支烟,隔着烟雾,我看到他缓缓地放松下来。

和林华的咨询进行得很有特点,我问的他都会回答,可是他从不主动提起什么话题。我问到他对妻子的想法时,他就不说话开始闷闷地抽烟。这种沉闷的咨询我们进行了3次,在第四次时才终于找到了突破口,而这源于前一天他们夫妻又吵了架,他们临时打电话给我,希望约咨询。我想也许是个机会,就先见了林华。

吵架是因为杂志退订的事。本来有几个人在他们的报摊订了一些杂志,因为林华连着丢了两期,这几个人就纷纷退订了。虽然经济上损失不是很大,可孙芸还是异常愤怒。

林华跟我说的时候,我注意到他在厌烦妻子不依不饶的同时,还夹杂着另一种情绪:自厌。因为在他说话的时候,他的右手一直不停地用力抠左手的手指。我立刻抓住这个细节,对他说:“现在我希望你保持动作,静静地去体会一下,如果手是可以说话的,你的两只手分别会说一句什么话呢?”这种通过肢体动作来梳理情绪的方法对不善表达的人特别好用,尤其当身体远远比人的思维来得更诚实直接的时候。

林华想了想,说:“右手可能会说和我妻子一样的话,比如‘怎么这么笨’,左手会说……”他停顿了一下说,“我也没办法。”

这就是林华内心的矛盾挣扎。我一方面看到了他对自己的不满,这是改变的基础;另一方面,我也看到了他长期不能崛起的原因―“我也没有办法”。这似乎是一句坦白,却恰恰成了不努力的借口,同时揭示了林华内心的低自我评价。

“我从小就是这么个人,干什么都不成,性子慢、脑子又容易恍惚,做事没有不出错的。我也认了。”

林华的话给我制造了一个非常难的境况:来访者没有改变的动机,咨询师也就失去了使力的点。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也只能置之死地而后生,看能不能激起林华的动力。

我说:“心理咨询永远尊重来访者的意愿,其实大部分咨询的目标之一都是接纳,既然你是接纳现实的,并且也能平和地应对妻子,我们的咨询就可以到这里了。”

很显然,林华没有想到我会如此结束咨询,我的反应终于激起了他的反应:“其实最让我挂心的是,我不希望儿子也和我一样,他妈妈的教育方法我觉得有问题。”

既然刺激对他起作用,我就决定继续:“你觉得儿子是归妈妈教育的吗?”

“啊……也不是,我只是觉得一直都是他妈妈在管。”

“你呢?”

“我……”

这种反复刺激、质问、反推,在我们的咨询里进行了很久,林华长久以来在内心形成的负性自我评价逐渐显露出来。当我要求他用10个词来描绘自己时,他如此写道:笨、懒惰、文化水平低、嘴笨、不会与人相处、记性差、不坚持、挣钱少……

“看起来都是缺点啊!”

“很少有人说过我好,连老婆都瞧不起我。”说出这两句话的林华第一次暴露出内心的痛苦,他握着拳许久没再说话。

我给他安排了自尊量测评,这是关于自我评价、自我感受综合形成自尊的简单测评,结果显示林华确实处于低自尊状态。要知道,自尊对思维、情绪和行为都有着强烈的影响。试问,一个从内心觉得自己不如人的人又如何能生出奋发的心呢?

助夫妙招:

尊严让生命重添色彩

综合前面的咨询,我给林华安排了整合自尊状态、自我评价的作业:要求他写优点日记,每天至少发现自己的一个优点,然后写下来并辅以事例,晚上和妻子一同分享,听听妻子的意见。

显然,这个作业是需要孙芸配合的,在正式开始之前,我再一次约见了孙芸。当我教给她的教育策略使得孩子重新回到学校时,孙芸已经彻底信服了我的方法。

回想以往的生活,孙芸除了抱怨、唠叨丈夫,从没有做过有实质帮助的事,而恰恰是她的抱怨使得丈夫一步步陷入缺乏自尊、低能力认同的误区,而丧失了奋发心。

我首先给孙芸留了两个任务:

1.停止抱怨,配合丈夫完成“优点日记”作业;给予他鼓励和支持,帮助他抬起头来、重拾信心。

少年厌学心理咨询范文第5篇

一、初中生心理健康问题

1. 学习类问题。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围绕着学习产生的问题占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部分,主要包括:(1)学习压力大。学习压力主要来自激烈的升学竞争和家长、老师的高期望值。(2)厌学。厌学这个问题在中学生中间更加严重,不仅是学习有困难的孩子,学习很优秀的孩子也有厌学的心理。(3)考试焦虑。考试焦虑是当前青少年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之一。据调查大约有10%~15%的学生对考试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焦虑,特别是学习基础比较差、性格比较内向、学习方法不够灵活的学生。

2. 人际关系问题。人际关系也是学生普遍反映的问题,主要包括:(1)与教师的关系问题。主要集中在学生对教师的不理解,认为老师“嫌贫爱富”,认为老师“处事不公”,认为老师“看不起自己”。(2)与同学的关系问题。主要集中在交友方面,因处理不好同学之间关系而苦恼。(3)与父母的关系问题。主要是子女嫌父母唠叨,不理解自己,或单亲家庭亲情的缺失对孩子心灵造成的伤害。

3. 情感类问题主要包括:(1)单恋。青少年心理尚未完全成熟,单恋现象比较常见,且较多地出现在内向、敏感、富于幻想、自卑感强的人身上。他们特别爱沉湎于幻想,又不善于自我控制,会体验到情感的痛苦。(2)早恋。进入青春期的学生迈进了多梦的年华,对两性问题的兴趣有明显的增加,都或多或少的有了怀春的萌芽,不同程度地对异性产生强烈的神秘感和好奇心理,并且时时有一种蠢蠢欲动的探索和尝试的愿望,于是便发生了早恋。

二、问题的解决对策

1. 定期对全体教师进行心理健康培训活动。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行为,影响到学生身心的发展与成长,教师的一言一行比父母对子女更有深刻的影响。如果教师的心理不健康,必然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严重损害。因此,要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必须培训班主任及科任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让更多的孩子健康成长。于是针对当前一线教师面对各种竞争和挑战,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心理压力这个事实,采用集体教育方式举办一系列心理健康知识讲座,使教师了解心理健康的标准,掌握缓解压力、疏导不良情绪的有效方法,使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大大提高。

2. 适时对全体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知识讲座与辅导。青春期孩子对心理健康知识知之甚少,都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迷茫和困惑、烦恼和痛苦。这些心理问题严重地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他们常常会对发生在自己身上的种种心理问题产生很多的疑问,但他们很少向旁人倾诉,从而使小的心理问题变成大问题。针对这一现象,及时从学生心理存在的共性问题出发,通过一个个鲜活的案例,每月定期对全校学生进行一次心理健康讲座与辅导,内容有《如何培养学习兴趣》、《学会欣赏》、《正视差异,努力完善自己》、《青春期心理卫生》、《千万别放弃》、《学会为别人喝彩》、《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等。通过辅导,学生学会了正确认识与评价自我,对自己的优缺点有了清楚的了解,使学生对自己充满自信,为他们把握人生方向、吸取精神营养、驱散心灵阴霾、走出心理困惑,起到更加积极的引导和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