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职业规划课程总结

职业规划课程总结

职业规划课程总结

职业规划课程总结范文第1篇

一、《职业生涯规划》课程项目化教学的设计与实施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项目教学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把一个独立的项目交给学生自己操作和处理的教学方法,收集信息、设计方案、实施项目以及最终评价,都由学生自己负责。学生通过项目的操作,了解和掌握整个过程以及具体步骤中的要求,主动去学习和运用项目要求的知识和技能,全力体验参与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提升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

(一)任务设计

项目教学法中项目的设计依据,来源于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能力的要求,即我们到底要培养学生们哪些能力,这首先取决于课程的培养定位。对比《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大纲》的培养目标和要求,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和发展中必须具备的四项能力:自我评价能力、职业环境分析能力、个人专业素质发展计划能力和职业生涯规划能力。根据职业生涯规划的构成,结合以上四种能力,实践中笔者运用项目化教学法,通过师生分别备课、合作备课等形式协同开展项目准备,确定教学项目及其目标、任务、内容、方法、程序等,《职业生涯规划》的课程内容设置为一个大项目,设计六个教学项目:自我评估、职业认知、职业生涯环境评估、职业目标与路径设计、落实方案、规划评估与调,即每位学生以“规划职业蓝图,锻造精彩人生”为主题,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专业特色、行业发展趋势为自己合理定位,在科学定位基础上设计一份属于你自己的职业规划书,这是课程的总任务,把总任务分解成六个子项目,每个子项目包括若干任务,学生学习了每个人子项目的相关内容后,根据个人实际去完成。具体如表1所示:

(二)成果展示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项目化教学的一个重要成果是通过个人努力和小组合作,顺利地完成职业生涯的初步规划,让学生把自己的规划制作成PPT,在课堂上介绍和分享自己的作品,展示自己的精彩的职业理想,学生不仅要对作品的内容、形式、逻辑、可行性、实用性、亮点等项目实施情况进行客观分析,而且还要交流收获、困惑及自评,并根据以下评价标准由给予综合评价。具体如表2所示:

(三)任务效果的检测与评估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考核与评价的目的,在于进一步发挥职业生涯规划的激励和导向功能,评价不仅要重结果,更要重过程,通过项目过程跟踪考核评价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素质形成情况。结合本课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特点,拟采取平时考查与成果展示相结合的考查方式,总评满分100分,课程过程考核(形成性评价)占总评60%,课程结果考核(终结性评价)占总评40%。在评价过程中,要通过学生自主评价、小组或班级的集体评价、教师的导向性评价等方式,做到过程与结果相结合,自评、组评、师评相结合。作品展示时,要求学生不仅要介绍项目实施情况,也要交流收获、困惑及自评;学生互评要说明打分的理由;教师的集中点评,既要指出各作品的优缺点,也要提出改进建议,让评价过程成为学生进一步提升的过程。具体如表3所示:

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实施项目化教学的成效

(一)激发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实施项目化教学之前,学生普遍难以完成设计一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采用“项目化”教学,学生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支点:生存支点、发展支点和兴趣支点,学生选择职业方向,给自己的人生一个定位,能围绕一个具体目标,基于几项任务,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助学习,真正成为学生的主人。当一个个“任务”完成后,学生获得了成就感,进而激发新的求知欲,形成一个良性循环,让规划“化整为零”,将小任务合成整体规划,学生在小任务中不知不觉就完成了个人职业生涯的规划。

(二)培养职业核心能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笔者发现,在实施项目化教学之前,学生网上收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比较欠缺,相互之间的沟通交流能力也比较差,实施了项目化教学后,学生分析职业岗位要求、职业的就业状况和就业前景等都需要上网查资料,需要从他人的评价中认识自己,需要小组合作分析就业形势等,从而提高了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以及适应社会的能力。

三、《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实施项目化教学应注意的事项

(一)注意个人探索与小组合作的结合

在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学中,实施有效性的小组合作学习, 有利于小组成员之间形成多样化、开放性以及相互包容的良好学习氛围,同时能够相互提高并激励小组各成员,在不同程度上提高小组成员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合理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实施项目化教学,有些任务适合由学生独立完成,如自我分析、家庭条件分析等,而对于知识面广、难度较大、具有共性的任务,如职业认知、就业形势分析、职业资格证书的获取等,适合小组合作完成,因此,要注意个人探索与小组合作的有机结合。

(二)注意实施过程做与讲的结合

实施项目化教学,项目的完成是师生共同参与的结果,主要的任务交由学生去探索完成,但教师也要发挥应有的作用,教师作为学习过程的引导者,适当的讲解和评价是必须,如职业生涯规划的构成,对优秀规划案例的分析,对学生作品优缺点的剖析等,这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开展项目,提高项目开展的质量。

(三)注意学习评价方式的多元化

职业规划课程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TOC理论 职业生涯规划 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7.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11-0014-02

从2003年开始,高校毕业生人数开始大幅增长。大部分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表现出诸多的不适应。这主要是由于目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并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还停留在“作战”的层面上,徘徊于开设职业生涯讲座、毕业环节的择业指导等即时性策略上。因此,如何有的放矢地在高校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革新工作,推陈出新,是高等教育改革及培养创新性人才的重要任务。

一、TOC理论研究

TOC理论中文被译为“瓶颈理论”,由以色列物理学家高德拉特博士创立,与精益生产、六西格玛并称为全球三大管理理论。该理论认为在制造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存在着制约因素,通过规范化的方法来定义和消除这些制约因素,可以支持和促进生产经营的持续改进。

目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由于人们对它缺乏深入系统的认识和理解,在实践中问题很多。TOC理论的研究方法能更好地弥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不足,对现有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存在的问题进行有层次的分析,能真正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整体出发,抓住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主要矛盾,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问题找到突破点。结合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现实情况,通过导入TOC理论的原理与方法,建立基于TOC理论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改革研究的基本框架,如下图。

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改革的约束因素

(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目标

目前,高校往往模糊地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理解为就业指导,导致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目标的理解出现偏差,主要体现为:1.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目标设置功利化;2.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目标设置短浅化。

(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内容

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目标的误解,导致课程内容的选择更多关注的是学生是否能够就业这一结果,较少关注学生就业的质量以及今后职业生涯的发展状况。这主要体现为:1.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内容单一陈旧;2.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内容重理论轻实践。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实践中,理论知识被编制成结构化的教材,并有明确的授课方法和评价方式。相比之下,实践知识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始终是很模糊的。

(三)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实施

受传统就业观念、功利主义的影响,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实施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问题:1.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的手段过于随意;2.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专业教师队伍匮乏。作为一门新兴的课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由于发展的时间短,大多数高校还没有形成一支专业的教学团队。

(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评价

受课程目标、内容、实施等因素的影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还未能形成一套成熟、完整、实用的课程评价体系。这主要体现为:1.缺乏有效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评价标准;2.忽视大学生作为评价主体的作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评价方式多以考试或报告的形式为主,这些方式仅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学生处于被动消极的地位,不利于培养目标的实现。针对以上的现状,应重视大学生的评价主体作用,实现评价方式多元化的需求,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行为一一纳入评价体系中,尽量克服评价结果的片面性,提高评价结果的有效性。

三、发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改革约束因素的作用

(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内容要素改革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内容应该包括三个要素:专业与学业、职业规划和就业教育。

1.专业与学业。首先,认识自己的专业,在此基础上培养专业兴趣、激发学习热情,这有助于学生制订明确、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这是大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学习的过程中必须迈出的第一步,同时也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学业是大学生的立身之本,每个大学生在校期间应当具有明确、具体的学习目标和能力培养目标,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培养综合素质能力。

2.职业规划。职业规划是高校职业生涯教育课程的重要内容,具体包括:(1)职业探索,如掌握有关职业的基本知识、明确职业的发展趋势、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等;(2)自我认识,如进行自我评估、发现职业兴趣、塑造职业人格、培养职业能力等;(3)职业道德,如爱岗敬业、诚实守信、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等;(4)职业生涯规划,如职业生涯规划的实施、职业生涯规划的调整等。

3.就业教育。就业教育方面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包括:(1)就业情商教育,如自我控制能力、协作精神的培养、耐挫折能力等;(2)就业德商教育,如诚实守信、吃苦耐劳等;(3)创业教育,如创业的准备、创业素质与创业方式、创办私营企业的法律规定等;(4)就业形势与就业政策,如就业市场、就业形势、就业政策等。

(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实施策略改革

1.体验教学。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体验教学,其实就是恢复知识与技能的产生过程,其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并准确把握知识,有助于学生认清自身优缺点,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意识。

2.实践教学。为了保证大学生能将学校所学与生活经验相结合,需要提供一个有助于强化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学习环境,其中包括两个方面。(1)案例分析。案例分析教学中通常紧密结合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有利于学生就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能更好地实现职业生涯教育课程的目标。(2)榜样示范。大学生可塑性大,有了生动具体的就业与创业形象作为榜样,有助于他们明确自身发展方向,及早进行职业规划,为未来就业打下坚实基础。(3)创业教育。大学阶段,学生需要掌握的不仅仅是课本知识,更重要的是职业视野和创业方向感,以及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境教学。学校应积极创设环境,让大学生在真实情景中感受和体悟工作的意义和价值,明确自身生涯发展的方向。具体而言,职业生涯教育实施情境教学应重点遵循以下六个原则: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兴趣盘然,创设故事情节让学生感悟体会,创设质疑情境让学生自主探究,情境布置应重视学生的参与性,应用情境应关注知识的迁移性,评估学生对情境的接受程度。

(三)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评价体系改革

1.量化评价。量化评价的方法就是力图把复杂的现实问题简化为数量问题,通过对量化数据的比较、分析与研究,进而推断评价对象的特质。这主要有以下两种方法。(1)测验法。利用测验法考查学生的学习是否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这需要三个具体步骤:准备性测验、形成性测验和总结性测验。(2)等级评价法。通过等级评价法,不仅可以进行过程性评价,即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一个模块的课程内容进行评价,而且可以进行总结性评价,即对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的知识与技能进行整体评价。

2.质化评价。质化评价的方法就是力图通过客观的记录,系统性、针对性地呈现和描述评价对象的各种特征,以揭示所要表达的含义,促进对评价对象的剖析。这主要有以下两种方法。(1)档案袋评价。利用档案袋有目的、按计划地收集、记录和分析每个学生(或教师)在学习(或教学)过程中的问题、行为、效果等信息,通过这种方式对学生(教师)做出评价。(2)逸事评价。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专业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详细记录每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具有代表意义的个人事件及相关的细节,通过分析研究所记录的信息资料,对学生进行评价。

四、总结

本文基于TOC理论,通过重点挖掘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改革的约束因素、发掘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改革约束因素的潜能、发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改革约束因素的作用,对大幅度提高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指导效果有着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指导价值。

[ 参 考 文 献 ]

[1] 马小红.基于体验性教学模式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J].教育与职业,2014(2).

职业规划课程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设计

近年来,各级学校开始关注学生的职业指导教育,为此大部分学校开设了相应的课程——就业指导或职业指导。但课程内容偏重于就业形势的分析、职业素质的养成、面试的技巧、心理的调适与相关技能的训练,很少涉及职业指导的核心内容——个体职业生涯规划。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于学生认识自我、了解人职匹配的意义、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规避职业风险等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这种教育对于技工学校的学生来说显得尤为重要。鉴于此,笔者在本校开设了一门选修课《职业生涯规划》,现将课程设计与思路形成文字,与同行们商榷。

课程定位与教学方式

本课程是校内公共选修课,面向所有专业的学生。本课程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理念,传授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建立规避未来职业风险的主动意识,从而使学生在进入社会后,能够顺利开始和发展职业生涯。本课程的具体目标是引导学生做出自己初步的、具有实践意义的职业生涯设计。

本课程的教学方式主要有教师讲授、问卷测试、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社会调查与课后作业,课程的核心特征有四个:(1)以职业生涯规划理论界的研究成果为指导;(2)以各种职业生涯规划相关的测试工具为载体;(3)以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报告的设计为主线,所有教学活动都是为学生独立完成职业生涯规划报告做积累和打基础。(4)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充当学生完成任务时的指导者。

课程内容与操作过程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人职匹配越来越成为劳动力市场双向选择的重要指导思想,美国职业指导创始人帕森斯建立了人格特征—职业因素匹配理论,该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人格特性与能力模式,这种特性和模式与社会某种职业的实际工作内容及其对人的要求之间有较大的相关度。若能在适于自己从事的职业中工作,个体一般能在工作中体会到乐趣,并能调动自己的潜能。

因此,笔者认为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前提是了解“生涯”、了解自己和了解职业,只有在充分认识“生涯”、职业和自我的基础上,才能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较切实可行的规划。所以我将课程内容分为四个单元:第一单元,提出“生涯”问题,唤起任务意识;第二单元,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第三单元,认识职业;第四单元,要求学生完成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报告。按照这个顺序,笔者对每个单元的具体操作过程作如下分析。

第一单元:唤起生涯意识。

这一单元的内容以教师讲授为引导,以学生的讨论和分析为主要活动。例如,学习萨帕的职业生涯整体发展论时,在认识了什么是职业生涯整体发展之后,安排了如下活动:要求学生针对自己的成才过程分析自己已经过的发展阶段、现在所处的阶段、将来要经过哪些阶段,在已经过的阶段中,自己是否具备萨帕的理论中提到的特征,若自己的某个阶段没有得到充分发展,以后的阶段是否可以弥补以及如何弥补,在此基础上写出分析材料。

第二单元:科学认识自己。

本单元以学生测试为主,以教师指导分析为辅。对自己的了解,大多是借助心理测试工具和与专业指导师交谈完成的。西方发达国家如美国、德国和英国等国家的研究人员开发了许多相关的心理测量问卷,经过几十年的实践,这些测试已经被证实为有效工具。在本课程中被选用的测试工具有:价值观因素表、Myers-Brigs Types(MBTI)人格特征测试表(英文版)、能力测试表以及霍兰德人职匹配测试量表。

之所以选用上述四个测试表,主要基于以下两点考虑:(1)美国学者萨帕认为:一个人工作的满意程度,视个人的才能、兴趣、人格特征和价值观能否找到相应的归宿而定。因此,在学生认识自我的过程中,教师首先需要关注的是学生的价值观、兴趣、能力倾向和人格特征;(2)让学生做的测试,教师必须事先做过。一来可以衡量其可信度;二来可以更好地回答学生的问题,帮助学生准确地理解测试,高质量地完成测试。

测试按照由难到易、由小到大的原则进行安排。首先进行价值观因素表和MBTI人格特征测试,其次进行能力测试,最后是综合性的霍兰德人职匹配测试。每个测试开始前,教师详细地说明测试要求和步骤,测试完成后,教师提供评分方法和标准,由学生自行评分并按照评分说明将自己的得分归入某一种类型,再将自己属于哪种类型告诉教师,教师做好记录,以便课后分别给学生出具测试结果报告,在报告准备好之后,分发给学生。教师在这个单元中须注意以下几点:(1)事先说明测试的目的和要求;(2)在测试过程中课堂要保持安静,教师要巡视,发现学生做得不对的地方应及时纠正;(3)为避免学生不恰当地使用这些测试,在测试评分结束后,教师要回收测试卷;(4)要求学生注意保留每次的测试报告。所有测试结束后,教师要求学生分两栏,即人格特征与职业倾向,对后三次测试报告进行汇总。

第三单元:认识职业。

这部分内容以社会调查、学生练习、小组讨论、情境案例分析与教师讲授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学习。此单元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由学生进行必要的社会调查;第二部分,师生共同分析职业信息;第三部分,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搜集与分析职业信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提升职业素质。

第一部分内容的具体操作如下:第一步,由学生个人进行必要的职业调查;第二步,教师提供一定的数据资料;第三步,让学生提炼出有用信息。

第二部分内容的具体操作如下:第一步,检查学生对测试报告的汇总情况;第二步,选择一种常用的职业分类方法并介绍给学生,让学生依据此分类方法对汇总的职业进行归类;第三步,归类后,要求学生上相关求职网站(如51job、招聘等)查找自己的职业类别,并查找此类别职业的素质与岗位要求;第四步,将相关要求汇总,并分析自己所欠缺的条件。转贴于

第三部分内容在于了解和认识职业与职业观的科学含义、职业与用人单位的分类、市场就业体制、社会就业制度、就业资格制度、失业保险制度与新职业、热门职业等等,在这一过程中,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系列主题讨论和案例分析,比如职业知识问答,职业人应该具备的素质有哪些,选择职业是选高薪还是选前景、要学历还是要经验,是坚守还是让位等。通过这些讨论和分析,使学生能够更深入地了解职业知识并对第一部分的内容和第二部分的结果有更具体的认识,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第四单元:完成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报告。

完成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报告是最终目标。这份报告要求学生自行完成,内容其实是前三部分学习成果的总结并具体转化为行动的方案。为保证这份作业达到教师设想的效果和便于学生完成,教师必须事先规定报告的结构,并在课程结束前一个月将作业要求和报告的结构形式告知学生,使他们有更多的时间思考报告中涉及的问题。

职业生涯规划报告包括七部分内容:第一部分,选择并汇总三次测试的结果,列出一系列具有倾向性的职业。第二部分,分析一个理想职业应该具备哪些元素(在此列出一系列影响工作满意度的元素供学生选择)。第三部分,个人信息分析。(1)个人特征:对婚姻、子女和父母的态度;对自我人格特征的描述;朋友对你的描述;对立面对你的描述;健康状况。(2)受教育程度。(3)目前的工作经历。(4)家庭经济状况。(5)自己的梦想。第四部分,自我SWOTs分析。认识自我的部分完成后,测试结果呈现的不是一个或两个合适的职业,而是一系列职业,学生可以利用SWOTs分析法对个人的优势(S)、劣势(W)以及机会(O)与威胁(T)进行分析,这种分析主要针对学生的外在环境和因素,如受教育的程度、知识与技能的结构、家庭状况、社会状况、意志品质以及是否有人可以在事业发展中给予帮助等,从而在诸多合适的职业中选择出最可能实现的职业。第五部分,剖析目前的生活目标和价值观。学生需要将这些职业倾向与自己的生活目标、价值观和工作满意元素进行比较,以相关度大小为顺序对自己前面做出的职业选择再次做出排列。第六部分,利用职业选择表(见下表)从第五部分筛选出的职业中选择最适合的职业。第七部分,学生明确了自己的职业目标之后,需制定一个如何实现职业目标的五年行动计划,这个行动计划应以如何为实现职业目标做好知识与能力的准备为着眼点。这一部分同样重要,实际上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进行自我分析的最后落脚点,所有的思考最终需要转化为实际行动,以此行动计划来指导自己的日常学习和生活。

资料来源:姚裕群的《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

课程考核

为了保证学生能够按照教师的设计较高质量地完成学习任务,本课程使用的是过程考核而非终结性考核。本课程考核共有三项指标:(1)平时表现(出勤、课堂讨论),占10%;(2)平时作业,占20%;(3)职业生涯规划报告,占70%。

以上是职业生涯规划这门选修课的整个设计,由于是第一次讲授这门课程,上述教学设计难免存在不足之处,还有待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逐步完善,通过这门课的开设,笔者探索出了一条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途径,在笔者的指导下,全班40名学生全部完成了职业生涯规划报告,取得了可喜的教学效果。对于学校而言,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师资非常有限,如果开展一对一的咨询,学生受益面较窄,而采用开设课程的方式,可以使更多的学生从中受益。职业学校的学生最缺乏的是学习动机与学习目标,因此,《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开设可以给学生指明努力的方向,为学生确立生活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姚裕群.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3.

职业规划课程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隐性课程;教学

随着当今社会的发展,职业生涯规划在现实社会中所展现的作用与意义愈加的明显和突出, 受到越来越多的社会关注。多数高校已开展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为学生自我发展、择业、就业提供了较多的帮助。但是从总体上来看,课程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教育理念、教学方式、教课建设等方面均显单一。多数高校生涯教育以显性课程为主,隐性课程尚未开展,生涯规划意识和技能培训缺乏系统与体系,不仅不能满足学生和社会的需求,甚至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功能的充分发挥,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隐性课程的内涵与特点

隐性课程(hidden curriculum)是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杰克逊(P.W.Jackson)在1968年出版的《班级生活》(life in classroom)一书中首先提出。相对显性课程那种学校教育中有计划,有组织地实施的正式课程(formal curriculum)或官方课程(office curriculum)而言,隐性课程是学生在教育环境中学习非预期的或非计划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等的活动。它的特点主要体现在:(1)间接性与隐蔽性。即可通过学生不易觉察的方式让学生了解知识,避免学生因被动规划而产生的逆反心理;(2)广泛性与多样性。即内容与影响涉及学校的各个方面,无处不在,无时不有;(3)深刻性与持久性。即通过心理的无意识层面渗透到学生的思想、观念、品德中的意识,一旦形成,就很难发生改变,而且持久;(4)情景性与两重性。即依靠主体置身于具体的情境中去体悟和掌握知识与技能,对学生施加的影响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

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隐性课程建设的意义

(一) 隐性课程建设是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体系完善的必然需要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内涵本质表明,规划教育绝不是一个简单规划知识与技术学习的过程,更重要的是让大学生树立规划意识、培养规划习惯、提高执行规划能力,提升发展抗挫心理素质。从教育规律来讲,知识技术的理解、吸收、运用到熟练掌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仅仅凭借十几个学时的显性课程教学难以实现,更无法达到较好的效果,生涯规划课隐性课程恰恰为显性课程教学提供一个有效的学习延续平台,为大学生学习探索运用规划知识与技术,改变大学校园生活状态,提升职业竞争力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二)隐性课程建设是推进职业生涯规划执行效果的客观要求

职业生涯规划的效果实现关键是将对自我的规划在现实生活中付诸实施,并在不断的信息反馈过程中调整规划,从而帮助大学生更加高效的成长与发展。但由于高校显性课程采用的是知识普及的大众传播方式,缺乏差异化的个性指导、咨询、动态考核和反馈,导致学生所做规划缺乏精细思考和可执行性论证,生涯规划往往流于形式,其实际校园生活与自身规划存在明显脱节。隐性课程则可通过校园文化在学生中营造生涯规划执行的氛围,使规划执行可感,通过各种校园活动为学生提供规划执行的平台,使规划执行可行、通过校园制度建设对规划执行进行要求约束,使规划执行可持续。

(三)隐性课程建设是提升学生规划能力的重要渠道

由于职业生涯规划隐性课程包容面非常广,渗透性非常强,可以说涵盖了高校校园里的方方面面,且隐性教育资源的利用及其作用的发挥往往不受课时、教学场所的限制,组织形式开放与自由,因此为更多学生参与规划活动,展现自己提供可能,方便学生综合安排自己的学习工作行程。隐性课程涵盖大学全过程,学生也可在隐性课程体系内不断实践与检验自己规划能力与效果,塑造自己的价值观与方法论,同时隐性课程在发生作用时通常是通过学生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进行,因此对于学生的规划能力的培养更易于接受,并产生更加深远的影响。

三、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隐性课程体系的构建

(一)隐性课程的构建与整合

1、物质层面的建设。对校园物质形态载体(建筑物、物质设备、校园生态环境、室内外布置等)寓以特定的职业道德和职业价值取向。通过整洁、优雅、美丽的校园环境、人文校园建筑(校训广场、雕塑),培养学生关爱生命、热爱生活的情怀,激发学生培养积极向上的职业进取心,树立健康的组织归属感。

2、精神层面的建设。以大学精神和办学理念为抓手,将高度概括、抽象的大学精神,具化为个人发展的可操作原则,树立适应时代与市场的职业精神。将办学理念,学校定位渗透到每一个学生头脑中,帮助学生提早认识自我发展方向,针对性地确立发展目标,培养全面而富有差异化的就业竞争力和健全的人格。

3、行为层面的建设。推动社团活动和其他校园文化活为职业意识培训与职业技能提高的主要平台,在教师的引导与技术支持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增加职业技能的实践机会,培养团队协作的职业素养,构建和谐人际交往,实践并调整自己的职业规划。

4、制度层面的建设。通过学习制度内容,参与制度的制订和制度的执行,帮助在校大学生体建立制度的权威性意识、公平客观精神,严谨思维语言,提高自律能力,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并形成与之相适应的职业道德观念和价值标准。

5、网络层面的建设。利用网络信息的多样性、开放性、可选择性与互动性,打破了校园与社会的隔阂,为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职场、丰富知识与把握职业发展与就业形势提供了立体环境,同时拓展了大学生个性发展的空间,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二)隐性课程的管理

高校隐性课程的管理在于督促学生最大限度地利用学校现有的“课程硬件”发挥隐性课程的育人作用。

1、与显性课程相结合。

隐性课程必须在显性生涯规划课程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围绕着同一教学目的——提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与能力,组织开展相关的建设,帮助学生领会和消化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知识,促使学生将理论结合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升职业。同时,显性课程的教学要求,也应作为隐性课程教学效果的检验依据和评判标准,对隐性课程的实施进行质量监控。

2、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建设必须摆脱阶段性理论教学的局限(新生与毕业生阶段)、“问题性”指导的局限和单一个体发展的局限,把大学生个体发展与国家稳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以大学生思想实际和成才需求为切入点,以教育导向性和学生主体性为结合点,不断挖掘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典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总结思想政治教育典型的生涯发展路径与特点,借以提高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与学生发展过程相结合。

隐性课程教学要与学生发展过程相结合,依托高校年度综合测评和学年鉴定,建立个性化学生生涯档案,对学生个体大学四年的发展进行跟踪与管理,为大学生求职择业与适应职场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生涯规划提供数据支持,也为学校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学效果研究提供依据。

(三)隐性课程效果评价及调整

对职业生涯规划教学中隐性课程的评价,可以从学生行为改变,学生档案数据动态分析,以及大学生毕业质量分析等方面进行定性定量评估。

1、学生行为改变主要体现大学生在校园行为举止的表现上是否更加体现职业化程度,即去图书馆、教室、实验室的学生人数是否在增加,校园知识类讲座是否增加,大学生着装是否趋向职业化,大学生到课及开会是否提前,对他人讲话是否有礼貌等方面。

2、档案数据主要是学生个体发展纪录,档案数据应是尽可能完善和详尽的,应该能够动态反映大学生在校学习、工作及生活的变化。档案数据一般一学期或一年统计一次,包括每年专业成绩情况,参加社会活动情况(校内外),获得的各项成绩及奖项,参加职业相关职业技能培训,大学生科研情况、大学生活时间分配情况等。

3、大学生毕业质量分析主要是指学生毕业时,求职去向分布分析、就业地域分析,专业就业率分析、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情况反馈,毕业生求职成功平均面试次数,来校招聘毕业生用人单位质量等,

总之,隐性课程的建设是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实现可持续发展、实现全程教学的重要教育资源,在大学生职业发展意识培养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我们要加大加强职业生涯教育中的隐性课程建设与管理理论模式研究,探索职业生涯规划隐性课程的特点规律,切实把高校职业生涯规划隐性课程建设提高到新水平。

[参考文献]

[1]马飙.高校加强隐性课程建设的思考[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08(5)

[2]牛长海.隐性课程在高校创业教育中的作用及实施途径[J].教育与职业2010(1)

[3]奚玲.论校园文化形态中的隐性德育课程建设[J].理论界2009(7)

[4]曹向阳,姚海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隐性效果评判体系的构建[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6)

[5]冯惠敏,黄明东,甘雯.隐性课程设计及评价体系的构建[J].交通高教研究.2004(1)16-18

职业规划课程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职业教育 人才培养 课程体系

提高质量,是国家和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核心任务,而将“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1],是将这一任务落到实处的重要举措。步入“十二五”,我省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旗帜鲜明地提出“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意见”[2],体现了前瞻性、全局性和务实性的改革精神,标志着职业教育内涵发展进入了实质性阶段。时隔一月,省教育厅颁发了《关于制定中等职业教育和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首次整体规划中、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向着构建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的目标迈出了坚定的一步。笔者有幸参与上述文件的研制和起草工作,本文从分析当前我省职业教育发展任务入手,回答“为什么改”和“改什么”两大问题,以期给基层学校学习文件、领会精神,进而有效实施提供一些帮助。

一、为什么改:构建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凸显中职基础性

(一)促进中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是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基础性工程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这是党中央站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高度确定的未来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根本性目标和核心任务。作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三个要点之一——“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这是职业教育面对经济社会发展新特点、新趋势时,需要解决好的首要问题,因为只有良性、协调的自身系统,才能整体性应对外部要求。目前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仍然存在脱节、重复、断层的问题,职业学校学生升学和成才渠道不畅和效益不高等现状,已严重制约职业教育良性发展。因此,中高职协调发展已成为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基础性工程。

做好这一项基础性工程,首先要对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进行科学定位,统筹规划,并保持合理比例,不断优化职业教育层次结构。需要明确的是,中等职业教育是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点培养技能型人才,应在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发挥基础性作用。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点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应在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发挥引领作用。[3]同时要实现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相衔接,中职学生可以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没有中高职的协调,职业教育与其他教育就很难建立协调融合的关系,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的发展就不相适应。

(二)构建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是促进中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核心任务

教育部鲁昕副部长指出,促进中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要以十个衔接为切入点,包括人才培养目标、专业结构布局、课程体系和教材、教育教学过程、信息技术应用、人才成长途径、教师培养培训、行业指导作用、校企深度合作、教育评价改革等方面。[4]其中,课程体系和教材处于承上启下的核心地位,对上承载着教育教学思想和理念,是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化;对下规约和引领着教学过程,对保障人才培养质量起着关键性作用。因此,构建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是促进中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核心任务。

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同时涵盖了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两个学制阶段,架构了中职与高职相互贯通和有机衔接的“立交桥”,促进了职业教育内部系统的有效协调。构建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需要统筹安排和整体设计高中及专科阶段的能力体系和素质结构,形成一个有利于内部协调运转的系统,避免中高职衔接过程中因专业方向偏差和教学内容重复所造成的浪费,从而增加有效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益。

(三)凸显中等职业教育的基础性

《规划纲要》“职业教育战略专题组”组长周稽裘曾提到“职业教育是整个国民教育的重要部分,从职业教育的总体上来讲现在是高中阶段教育,所以它必须建立在良好的义务教育的基础上,所以我们都承认搞好义务教育是整个国民教育的重中之重,这是给职业教育提供基础保障。同时,职业教育跟普通高中教育是同一层次的教育,它们共同承担着普及我国十二年教育的光荣任务,因为从这个意义上讲它们都承担着开发我国人力资源,进一步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共同的光荣任务”。在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改革方针前提下,我们不能忽视中等职业教育的基础和特定使命。在职业教育体系内,它属于基础职业教育,是面向每一个有中高等技能需求和就业愿望的人的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内,它属于高中阶段教育,是面向社会未成年人的学历与职业生涯教育。

基于以上认识,我省在构建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框架下,调整中职和五年制高职现有课程结构和学时比例,将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总学时比确定为4∶6,与2000年教育部颁布的教学计划原则意见保持一致。进而由评价促教学,我省将首次建立中等职业学校学业水平测试制度,“制定中等职业学校学业水平测试办法,测试课目包括公共基础课程、专业理论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编制各专业职业资格证书指导目录,推进职业资格证书考核与学业水平专业技能测试相融通。”[5]不同于高考选拔人才,实施全省统一的学业水平测试,是保证基于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的教学能使全体学生均达到规定的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说,体现了中等职业教育的基础性。

二、改什么:与上一轮职业教育教学计划原则意见的比较分析

(一)文件比较

(二)主要变化及依据

1.培养目标从区分人才等级转向人才类型,体现人人平等理念。与上一轮相比,视角从人才转向社会,职业教育要“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必须要加快实现与产业的对接。基于此,科学定位、合理分工、优化布局中高等职业教育,根据不同产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不同需求,我省明确了“中等职业教育重点培养现代农业、工业、服务业发展需要的一线技术技能人才;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重点培养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需要的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的技术技能人才。”在职业教育体系内,中职和五年制高职有分有合、错位发展,有利于相互补充、协调发展,同时又积极与产业对接,保证了自身持续发展的活力。

2.规范课程类型,适当增加公共课学时比例,提高学生文化素养和学习能力。课程类型的划分至少有两个维度:一是按照课程内容,可以分为公共课和专业课;二是依据课程形态,可以分为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社会实践等。除此之外,还有必修课和选修课等不同划分方式。“意见”统一了课程类型的划分维度,体现了规范性和科学性。在不增加总学时的前提下,我省调整公共基础课程与专业技能课程的比例,回归至上一轮规定的比例。这不是对1∶2的简单否定,而是基于中等职业教育基础和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要求的理智选择。同时,这也不是简单的回归,在课程设置上优化原有分科课程,又开设了人文类、技能类综合课程,不同课程有机整合,共同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3.课程注重横向与纵向联系,有效解决学生文化基础知识学习与职业技能训练“两张皮”的问题。遵循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适当延长了学生在校学习时间,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在校学习5个学期、五年制高等职业学校学生在校学习9个学期。纵向上,全学段安排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符合螺旋式课程学习的要求。所谓螺旋式课程就是以与学生思维方式相符的形式将学科结构置于课程的中心地位,随着年级的提升,不断拓宽加深学科的基本结构。横向上,两类课程同时开设有利于统整文化基础知识学习和职业技能训练的关系,使之相互照应、穿行,从而相辅相成、有机整合。

4.系统设计、分步实施实习实训课程,有效解决校内校外实习“两张皮”的问题。校外顶岗实习由一年缩减为半年,不是弱化顶岗实习的功能,而是进一步贯彻落实工学交替、产学结合的改革思想。顶岗实习不仅应从管理上进行规范,更需要从课程上进行总体设计。将顶岗实习纳入整个课程体系结构中,学生经过见习、基础实训、综合实训、生产实训、顶岗实习等一系列实习实训课程,逐步建立岗位意识、训练职业技能、优化职业素养。因此,校企合作不单单是共同承担顶岗实习教学,而应整体设计三年或五年学习期间的实习实训课程,学校应发挥主导作用,为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创设一切条件。构建整体性的实习实训课程,从源头设计就有效解决了校内校外实习断层甚至矛盾的现实问题。

5.加大选修课比重,增设综合课程(即任选课),弥补分科课程的局限,有利于培养学生整体认知能力。“大一统”的课程设计和“一刀切”的统一要求,不能满足不同地区教育和学生发展的需要,选修课的设置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提高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效率,在一定程度上也激活了课程编制的竞争因素,总体上有助于课程科学水平的提高。我省在原有基础上适当增加了选修课的比例,将不少于总学时的10%划为“任选课”的设置,并规定为综合课程。综合课程跨越了学科的界限,联结了不同学科之间的共同点,以解决实际问题的逻辑顺序为主线来组织教学内容。教学从优化学生认知结构到训练学生思维结构的转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2][5]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意见的通知(苏政办发[2012]1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