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玉米种植技术

玉米种植技术

玉米种植技术

玉米种植技术范文第1篇

关键词:大豆;玉米;套种;技术要点

中图分类号:S513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7.10.014

大豆套种玉米种植技术,使矮秆系的大豆与高秆系的玉米合理搭配,充分利用了水源、光源、时间和空间,扩大了大豆和玉米根系对养分的吸收,提高了土地利用率,提高了单位面积粮食的产量,增加了农民收益。由于大豆和玉米吸收养分有差异,能产生差异效应,所以要将土地利用和养地结合充分。同时大豆和玉米的高矮搭配可以体现复合群的互补关系,使两种作物达到优势互补,能有效地提高单位面积的粮食产量和质量。

1种植环境

种植环境需要温度和日照能同时满足大豆和玉米的生长需求,土地应该有良好的灌溉条件,是光、热资源充足的肥沃地区。

2种子选择

不论是大豆还是玉米,优良品种是粮食增产的最主要因素,所以要选择适应性强,抗病性好的品种。玉米产量和品种有很大关系,产量潜力与生产管理条件有很大关系。所以在大豆和玉米套种技术中,要选择土地肥沃的地区,同时配备优良的增产潜力大的玉米品种,如果选择增产潜力小的品种,就要求玉米品种稳定性强。同时如果在平地种植,选择晚熟品种比较适合;如果在洼地种植,选择早熟品种比较适合;如果在岗地种植,选择生长期长的中晚熟品种比较合适。

3播种

大豆和玉米在播种前要先将种子进行芽、晒种处理,以保证出苗齐全。适时播种也是提高玉米和大豆产量的基础,一般选择抗旱凹式播种法,具体操作是在播种机施肥播种复土后,播种机的镇压轮要在苗带上压出一条宽20厘米,深3厘米的凹槽,主要目的是提高苗带内的化学除草剂的效果,保证出苗齐全,幼苗强壮。

4合理密植

大豆套种玉米的合理密植原则主要是玉米要超密种植,大豆要合理稀植。正常情况下玉米小行之间的行距大概在30厘米,植株与植株之间距离15厘米;玉米大行之间行距150厘米,一亩植株数4900株。玉米大行内种植两行大豆,大豆行距30厘米,玉米与大豆行距60厘米左右,每亩大豆植株10000株。玉米主要是宽窄行种植,1.2米开墒,宽行0.88米,窄行0.33米。根据种植地区气候、温度条件和土壤情况等因素,每亩玉米植株数4500左右。大豆种植在玉米的宽行中,大豆株距为0.6米,每年都要轮作换茬,这样可以提高前一茬作物肥料和水分的利用,也能减少病虫害和草害的危害。深耕时要根据地块特点进行垄沟垄体的深耕,主要作用是破除土层的结板,提高土壤抗旱能力和保肥能力,降低生产成本。

5田间管理

5.1施肥

玉米高产需要施用大量肥料,要在需要肥料的关键时期进行追肥。基肥的使用能保障玉米和大豆在苗期和开花期的营养需要,基肥主要以有机肥为主,同时配合氮、磷、钾等肥料。一般每亩基肥大概施用农家肥大概3000公斤和普钙30公斤。对玉米主要施用三元复合肥大概28公斤,对大豆施用三元复合肥大概12公斤。追肥是根据玉米和大豆的生长期进行,当玉米4~5个叶片时,要进行追肥,每亩追施尿素10公斤,当玉米长到9~10个叶片时,每亩追施尿素17公斤;大豆基本是开花期进行追肥,主要是用尿素追施大概4公斤。

5.2除草

除草是防止杂草和大豆、玉米争抢营养,造成大豆和玉米生长不利。除草一般是在苗带之间和垄帮上进行浅土除草,采用的除草剂要对大豆和玉米都是安全的,而且效果良好。除草主要是在播种后出苗前进行封闭除草,如果有比较恶性的杂草,可以人工铲除。

5.3灌水

灌水是大豆和玉米生长期比较重要的田间管理程序。对大豆进行开花期灌水可以保证大豆高产,因为大豆开花期的水分需求量比较大,及时灌水可以保证水分需求,提高大豆的产量和质量。

5.4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是影响大豆和玉米产量的重要因素,可以选择用“杀虫光”拌肥的方法对地下虫害和地上虫害进行防治。同时,在大豆和玉米播种后要及时灌水,以保证幼苗出苗齐全。另外,在玉米出苗后30天,结合除草对每亩地块用20公斤尿素进行提苗灌水一次;在封闭除草时要在除草剂中加入“蜡质层脱膜剂”,主要防止恶劣环境对除草剂效果的干扰。在特别干旱的年份要及时关注玉米蚜虫的出现,发现后要及时防治。玉米丝黑穗病主要是用玉米种子包衣进行防治,玉米螟主要是用农业、物理、化学和综合防治方法进行防治。对于玉米锈病要用粉锈灵进行防治,同时在玉米抽雄时进行追肥,以每亩5公斤尿素为最佳。大豆的病虫害主要是食心虫和蚜虫,对于食心虫可以用敌敌畏熏蒸或杀虫剂喷雾进行防治,对于蚜虫一般用氧化乐果乳油、抗蚜威等进行喷雾防治。大豆在出苗后要及时进行有机营养液的喷洒,主要帮助大豆补充微量元素,增加其植株的抵抗病虫害能力。

6收获

正常情况下,秋季进行收获时先收获玉米,这样便于大豆的田间收获。玉米可机械收获,之后大豆进行人工或机械收获即可。

参考文献

[1]雍太文,杨文钰,向达兵,张亚飞,徐礼华.玉/豆套作模式下玉米播期与密度对大豆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J].大豆科学,2009,(03).

玉米种植技术范文第2篇

玉米是我国主要的农作物之一,为了更好的促进农业的发展,玉米已经成为了农业生产当中的主要研究对象。玉米种植技术的更新,玉米产量的提高对于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改善农民的生活质量意义重大。只有在玉米的产量提高之后,才能够充分的调动起农民种植的积极性。也是实现我国粮食安全的有力保证。

1 超高产玉米种植的重要意义

玉米具有高产、易活以及抗病虫害能力强和适应能力强的特点,玉米众多优点的集合使得现在很多的农民都选择种植玉米,因为玉米的种植给了农民十分广阔的选择空间,给了农民种植的欲望。另外,玉米在进行收获之后留下的秸秆还具有十分广泛的用途。玉米收获之后,一部分可以用来满足当地农民的生活需求,一部分可以售出作为经济收入,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此外,玉米还是很多工业产品的原材料,比如说食品以及酿酒等,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大力的发展玉米的种植技术,提高玉米的种植产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超高产玉米在种植过程中的基本特点

每一种植物在自然的生长过程当中都具有着一定的规律,人类在进行农作物种植之前都需要对这个规律进行了解和掌握。人类进行农作物种植的时候都是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从当地的环境因素以及土壤状况因素等多方面进行详细的考虑,然后根据农作物自然生长过程当中的规律,对农作物的种植技术进行一定的改进,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对于玉米这种农作物来说,具有下几个特点:

2.1 从生长的温度上看,玉米比较适合生长在气候比较温和的地区。玉米的种子只有在环境温度处于二十五摄氏度到三十摄氏度的范围内的时候才能够正常的发芽。并且玉米在进入正常的生长阶段之后,环境当中的温度尽可能的不要低于十八摄氏度,否则会影响到玉米的正常生长。在玉米开花结果阶段,气温需要达到二十六摄氏度左右的时候才能够满足玉米授粉对于温度的要求。当玉米进入到灌浆期以及果实成熟期的时候,需要将环境当中的温度控制在二十摄氏度到二十四摄氏度之间。如果在灌浆期以及果实成熟期的时候温度过高或者过低,就会影响到玉米之中淀粉酶的正常运行,这样就会造成玉米的果实不饱满,出现很多的颗粒干瘪。

2.2 玉米对于土壤的要求不是很高,即使是一些地区的粘土以及黄土高原之中的沙土都能够很好的满足玉米的生长要求。但是,通过一定的实验数据表明,玉米比较适宜的在PH值六点五到七范围之内的土壤当中生长,大部分地区的土壤条件都能很好的满足其生长需求。

2.3 玉米在生长过程当中需要的矿物质元素,任何一种土壤当中含有的矿物质元素都不是圆满的,这也就意味着,当一种土壤当中缺乏一种矿物元素的时候就只能够通过施加肥料的方式来满足农作物对于这种矿物元素的需求。通过相关的实验数据可以看出,如果将玉米的产量控制在每平方米土地的产量在一千千克左右的话,那么土壤就需要为玉米提供大约十三千克的硫酸钾、三十一千克左右的硫酸钙、五十千克左右的硝铵以及三十三千克左右的尿素。再就是还需要一些其他种类的矿物元素,比如氮元素,也是十分重要的。

3 特高产玉米在种植过程中的关键性技术

3.1 玉米的选种

由于玉米的种植历史已经很久,在这个漫长的种植过程当中,玉米的种类已经出现了很多,完全可以说玉米的种类是十分复杂的。最常见的几种玉米品种主要有甜玉米、糯玉米、高油玉米以及蛋白质玉米和紫玉米等等,为了更好的提高玉米的产量,我们在进行玉米品种的选择时需要对当地的气候条件以及土壤条件进行充分的考虑,选择一个适合当地实际条件的高产、高收益、易成活的品种。同时还需要考虑的就是当地农民的种植技术以及管理技术。对于技术条件比较落后的地区可以尽量的选取一些种植技术要求不高,产量又比较高的玉米品种进行种植。

3.2 种子的处理

选好玉米的种子之后,需要做的就是对玉米的种子进行必要的处理,首先就是将玉米种子通过适当的阳光晒晾,促进玉米种子内活性酶的活动,能够很好的提高玉米种子的发芽率。然后就是对玉米种子进行浸泡,浸泡的时候分为清水浸泡以及药水浸泡。清水浸泡单纯的就是为了提高玉米种子的发芽率,药水浸泡则是能够在很大的几率上降低种子自身所携带的病菌。

玉米种植技术范文第3篇

关键词:玉米 种植技术

一、选地整地

玉米对土壤种类的要求不是很高,玉米根系较发达,适应性强,肥、瘦地都可种植。玉米植株高大且根系、分枝较多,要从土壤中吸取大量的水分与养分,所以要选择较平坦的地势,深厚的土层、较疏松的质地且通透性好,中等以上的肥力,保水、保肥力的旱地或缓坡地,才能获得高产。播种前要进行精细耕地,要使土质松软,细碎平整后再进行开沟起畦播种。

二、选种

玉米播种前要精选种子。要选择饱满的籽泣、颜色亮、大小均匀、高发芽率的种子,去掉烂粒、发霉粒与小粒。把选过的种子晒1到2天,药剂拌种或包衣,以防止与控制苗期灰飞虱、蚜虫、纹枯病等的发生,包衣剂采用20%福克悬浮剂或者5.4%11吡戊玉米种衣剂;玉米免耕栽培技术药剂拌种可采用辛硫磷或者毒死蜱等,可以把地老虎、金针虫、蝼蛄、蛴螬等地下害虫杀死。

三、播种

当土壤5cm深处的温度稳定通过8℃,即可开犁播种。4月25日开始播种,5月5日前播完种;坐水种。在整地、深施底肥的基础上,按照株距的要求采取机械开沟,然后浇足水,把催芽种子播在湿土上,同时带口肥,做到种肥分离,覆土3~4cm。做到机械豁沟、施肥、浇水、点种、覆土一次完成。播后1~2天适时镇压,不宜播完随后镇压,以免压实,影响出苗。

四、合理密植

采用宽窄行种植模式,宽行80厘米,窄行40厘米。依据品种特性与地力水平而确定种植密度。

五、田间管理

1、苗期管理

(1)破土引苗。玉米出苗时,要及时对出苗情况进行查看。每天早上六点到十点把出土的幼苗从薄膜里掏出来,用土封严膜口。

(2)间苗定苗。玉米出苗后第2到3片叶展开后,间苗即可开始,病苗弱苗要去掉;幼苗3到4片叶展开时,可定苗,对健壮、整齐一致的苗进行保留。壮苗通常叶片宽大,根多且深,茎基扁粗,生长敦实并苗色浓绿。

(3)中耕松土,促根壮苗。中耕松土既可起到保温、保水以及增加土壤通气性等作用,也是促使幼苗早发、培育壮苗的重要措施。

(4)追肥。玉米是高产作物,需肥量较大,要合理施肥才可满足玉米在整个生育期对养分的需要,喷施新高脂膜可大大提高养肥的有效成分率。

2、穗期和花粒期管理

(1)中耕培土,重施穗肥。

拔节孕穗后,植株渐渐高大,遭遇大风雨容易倒伏,中耕培土要及时,这样可以使根快速入土,并可使植株的抗倒能力得以增强。中耕培土可结合施穗肥进行,在大喇叭口期每亩施用尿素15~20公斤。

(2)适当化控,防止倒伏。

拔节到抽雄期,对密度大、施肥多且生长旺盛的玉米,可在玉米9~12叶时喷施一次“玉黄金”或在玉米田间抽雄率达到5‰左右时喷施一次“壮丰灵”,对用药时间与用药浓度要严格掌握与遵守,防止由于用药不当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3)拔除弱株。

要及早拔除田间不能正常结穗的弱小植株,目的是减小不必要的水分、养分损失。

(4)防治病虫害。

玉米病害:玉米丝黑穗病是主要病害,它是苗期系统侵染属于土传病害。防治方法:抗病品种的选用,倒茬轮作以及清除病残体等等。也可选用种子包衣,以防治地下害虫与病害感染,对较重发病地块,要加立克秀或者粉锈宁等杀菌剂;

玉米虫害:以黏虫、玉米螟为主。药剂防治:可选用5%对硫磷颗粒剂于心叶中期施入心叶,可做到一药防治双虫的效果。生物防治:要用赤眼蜂与BT粉来进行防治。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田间百株玉米卵量达1-2块时放蜂,第一次放蜂7000-8000头,隔7天放第二次,亩放蜂量12000-13000头。在玉米大喇叭口期投撒苏特灵粉剂,亩用BT粉剂100克用砂土20公斤混成药土,投放在喇叭日内每株2-3克,可有效防治玉米螟、黏虫。

(5)放秋垅,拔大草。放秋垅,拔大草可减少杂草等野生植物同玉米争夺水分、肥料、光照。在杂草没有结籽前拔除,既有利于当年生产,又可有效解决下年草荒。

(6)预防大风。玉米生长中后期遇到大风出现倒伏要及时扶正,并培土踩实,恢复叶片自然分布状态,降低产量损失。

(7)抗旱防涝。玉米抽雄后适宜的土壤相对含水量为70~85%,当田间持水量低于60%时,有条件的地方应及时浇水或组织抽水抗旱;玉米生长后期虽对涝、渍敏感性降低,但淹水时间不要超过3天,如果遭遇大雨要马上开沟排涝。

(8)人工辅助授粉。玉米开花期如果遇长时间的阴雨天气,可导致授粉不良,出现秃尖、籽粒发育不全等现象,要采取人工辅助授粉。方法是在雨后花粉不粘结、花丝上无水时,用木棒、竹杆、扫帚推动植株或用手摇动植株等方法,使花粉尽量落在花丝上。

(9)促早熟。在玉米生长后期,可采取清理底叶、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如磷酸二氢钾等)、站秆扒皮晾晒等方式促进玉米提早成熟,降低玉米水分,提高质量。

(10)适时采收

玉米苞叶变白发黄时。籽粒还没有停止灌浆,适当晚收是增加粒重、提高产量的有效措施。在不影响正常种麦的前提下。通常到玉米籽粒乳线消失、黑层出现、苞叶干枯松散时收获,可以最大限度地获得玉米高产量,防止收获过早造成人为减产。

玉米种植技术范文第4篇

关键词:寒地玉米;高产;大垄行间覆膜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7.15.002

黑龙江省位于我国东北部,气候极为寒冷,玉米是当地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近年来,大垄行间覆膜技术在当地得到广泛应用,对促进玉米增收增产起到了重要作用。下面具体阐述黑龙江地区玉米大垄行间覆膜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1种植前所需物资准备

1.1耕作机械设备

目前,采用八五二耕作机械厂生产的2BM-3型号行间覆膜播种机,将设备的苗带宽设为65厘米,一次可同时完成3垄6行的播种任务,播种效率较高。

1.2地膜

一般x择厚度为0.01毫米的地膜,覆膜时尽量把地膜宽度控制在65厘米左右。

1.3选择玉米种子

要选择适合在北方寒地种植,并具有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等特点的玉米品种。首选适合机械化收获的中熟品种或晚熟品种。黑龙江地区建议选择吉单522、垦单10等品种。

2开展大垄行间覆膜栽培的前期准备

2.1合理选茬,精心整地

挑选前茬作物为大豆、土豆等肥力较好地块。根据土壤肥力好,耕层深、质地适中,保水保肥好、排水良好等要求选择地块。采用松、翻、耙相结合的耕作方式,其中,要以深松为基础,隔3年深翻一次。秋伏开始整地,深翻厚度为23~25厘米,浅翻在19~22厘米之间,开垄深度应小于18厘米。若采用内翻法,闭垄高度不要超过15厘米。若采用浅翻深松与整地深松相结合的方法,要确保其深度不小于30厘米,耙深在18厘米以上,使地块平整。大垄高度一般在10~15厘米之间,宽度约为90厘米,确保台面平整,垄边整齐,地垄间的距离基本一致,最大限度减少误差[1]。耕翻结束后还应彻底清理土地间残留的杂草、农作物的根、秆等,以防杂物将地膜刺破。

2.2种子处理

在选好玉米种子后,利用八一农大生产的20%玉米种衣剂对种子进行包衣处理,用量为玉米种子量的1.5%~2%。

2.3播种时间

一般在土地耕层内5厘米的地温基本稳定时才能播种。黑龙江地区播种时间多选在4月20~25日左右,最迟不能超过4月底。

2.4测土配方施肥

每亩地一般需施优质有机肥2000~2500公斤,并结合整地撒施或条施夹肥。对于地力条件一般的地块,化肥施用量为磷酸二胺15~20公斤/亩,氯化钾12~15公斤/亩,尿素为25~30公斤/亩。对于偏碱性的土地容易缺锌,需施锌肥,用量为2公斤/亩,N、P、K施肥比例宜采用2.28∶1∶2.28。为提高化肥的利用率,一般采用先施夹肥,后播种的一次性施肥法。

3适时播种,合理密植

确定播种时间后及时播种。覆膜后,利用覆膜播种机进行膜外精播,确保玉米种子与地面间的距离在3~5厘米[2]。将地膜拉紧,使其紧紧贴住地面,并在地膜两边均进行压土处理。隔20米的地方就要设置一个横向压土带,防止地面被风吹起。播种过程中要求深度在4~5厘米,尽量保证深浅基本一致,覆土要严密。播种密度要根据品种、肥力以及施肥量确定,通常每亩地的栽植密度为4000~4500株。

4田间管理

4.1查田补苗

全苗是确保玉米高产的基础,在出苗后应及时检查种子发芽情况。一旦发现有烂芽、粉种后应及时备好预备苗。若发现缺苗可通过玉米人工播种器进行补种,或用预备苗,或田间多余苗进行坐水补栽。待长出3~4片叶后,清除弱苗、病苗,并进行一次等距定苗。

4.2中耕除草

为破除土壤板结问题,提高地温,应在出苗后进行铲前深松或铲前趟一犁,深度为6~9厘米,无需培土,以便形成“张口垄”。第二次中耕一般选在拔节前进行,中耕深度要深些,便于切断一部分根系,使新根萌发,从而提高玉米的吸肥能力。在第三次中耕过程中可进行根际追肥,通常于玉米长出7~9叶时进行,追肥部位距离玉米植株10~12厘米左右,深度在10~15厘米之间。高培土成“封严垄”,便于排水排涝。

4.3化学除草

对于土壤墒情较好的地块,可在播后苗前进行封闭灭草,药剂可选择嗪草酮或噻吩磺隆。对于土壤墒情差的地块,可在玉米3~5叶期进行喷雾防治。

4.4病虫害防治

玉米螟:一般在玉米心叶末期进行防治。防治方法:3.5%锐丹乳油15毫升/亩,加入细砂10公斤/亩拌匀后施撒,2.5~3克/株,或将3.5%锐丹乳油15毫升/亩,加水10公斤/亩,装入矿泉水瓶中,并在瓶盖扎上小孔进行喷施,2~3毫升/株[3]。

玉米烂心病:在苗期心叶发生扭曲,褪绿,叶片上留有被小虫子刺吸的痕迹。要重点观察是否有斑须蝽象为害后引起的相关症状。一般采用莫比朗或啶虫脒与菌克毒克混合防治,对叶面进行喷施。

5适时收获

当玉米进入完熟期时应及时采收,并对收获后的玉米进行晾晒或烘干。当粒含水量在20%左右时,进行脱粒处理。

参考文献

[1]张书先.北方寒地玉米大垄行间覆膜高产栽培技术分析[J].农业与技术,2014,34(09):100.

[2]周宏斌,张义.北方寒地玉米大垄行间覆膜高产栽培技术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34(03):351.

玉米种植技术范文第5篇

关键词:玉米;高产;种植技术

中图分类号:S1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5-0203-1

1 播前准备

1.1选地整地

对于玉米这种既需水又怕渍的喜光植物,在选地时要选择地势较为平坦、土壤疏松、土层深厚、耕层速效养分和有机质含量高,保肥、保水力好的缓坡地或旱地进行。播前应选晴天精细整地,使土地松软疏松并保持干爽,以防土壤结块成坯,影响根系生长。同时要做好杂草的清除工作。

1.2选种

良种在玉米增产中的作用占到30-50%,但是不同的品种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存在很大差异。因此,我们在选种时应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选种,并与良法配套,将良种的增产潜力发挥到最大。播种前可根据需要用相关的杀菌剂、杀虫剂、微肥等对种子进行拌种处理,或根据当地病虫害发生规律选用适宜的种衣剂包衣种子,以防止病虫害发生。

2 播种

2.1选择适宜的播种期

玉米适宜播种期的确定应考虑以下三个方面:(1)种子萌发的最低温度。玉米发芽的最低温度为6-7℃;(2)播种时的土壤墒情。为保证玉米播种时有个好的墒情,在开沟时要做到深浅一致,并施足基肥和种肥。但施肥时一定要肥、种隔离,防止“烧种”。另外,为确保苗全、苗齐,播后应根据土壤墒情浇蒙头水。(3)保证能在生长季节正常成熟。这一点对于本地区无霜期相对较短的情况下十分关键。因此,在墒情允许的情况下,我们应尽量早播。

2.2合理密植

合理密植是玉米高产的重要条件,在播种时应根据品种和栽培条件的改变确定播种密度,进行合理密植。玉米的穗数、粒数、粒重既紧密相关又相互制约,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群体内个体间的矛盾会逐渐加大,因此,播种时应根据品种株型、土壤质地、管理水平、水肥投入来定。

3 田间管理

田间管理是根据玉米各个生长发育时期的特点和要求,做好查苗、补苗,问苗、定苗,蹲苗促壮等一系列田问管理工作,对保证玉米健壮生长有重要的作用,是玉米稳产、高产、高效的综合措施。

3.1查苗、补苗

在玉米出苗后3叶期以前,若发现连续3株以上缺苗,应及时进行补苗。补苗时可用带土移苗补栽法,以减少与临株间的苗势差异。移栽要在晴天下午或阴雨天进行,同时为了缩短缓苗期,提高成活率,移栽后要及时浇水。如果3株以下缺苗,则在缺苗处一侧或两侧留双株即可,不需补栽。

3.2间苗、定苗

为了确保适宜的密度、减少弱株率、提高群体整齐度,应适时间苗、定苗。鉴于本地区气候干旱、生产水平较低的情况,应早间苗、定苗。间苗原则上是去病苗留健苗,去弱苗留壮苗。此外,由于发育不良的幼苗、虫咬苗及病苗在晴天的下午易萎蔫,所以间苗、定苗应在晴天下午进行。

3.3蹲苗促壮

蹲苗是根据玉米苗期的生育特点采取一定的技术措施,人为的解决地上部与地下部的生长矛盾,以促进穗的分化,促使根向纵深发展,使茎秆下部节间变短,穗位降低,增强抗倒性。另外,蹲苗技术要灵活应用,对于干旱、地薄、黄瘦的弱苗不蹲,只蹲地肥、墒情足、叶片深绿的旺苗。蹲苗时间一般从苗期开始,拔节前结束,时间如果过长会影响幼穗分化,过短则蹲苗无效。蹲苗结束后应立即浇水、施肥,以促进生长。

3.4追施提苗肥

提苗肥一般在定苗后至拔节前进行,具有壮苗、壮秆、促根、促叶的作用,具体时间和追施办法可根据土壤肥力、苗情等情况来定。一般苗壮、基肥种肥充足、土壤肥力高的地块可少追或不追。苗弱、低洼潮湿、未施基肥或种肥的地块,要早追、重追。追肥时应采用穴施或沟施,以防烧苗。

4 病虫害防治

玉米病害主要有丝黑穗病、青枯病、穗粒腐病、大斑病、小斑病等。

4.1丝黑穗病

玉米丝黑穗病是从玉米芽鞘入侵的系统性病害,俗称“灰包”,一旦发病通常全株颗粒无收。病株果穗较短,基部大而端部尖,且顶部没有花丝抽出,有时一侧苞叶裂开,露出黑色粉末。天花发病的植株一般无花穗,有时天花抽出后畸形变为叶状物。

防治方法:(1)实行轮作、深耕:由于该病菌在土壤中可存活3年左右,因此倒茬3年可有效消灭土壤中病菌的危害。另外,深耕可将病菌孢子压到播种层以下,以减少发病。(2)选用抗病品种。(3)早期拔除病株,在果穗白膜破裂之前就拔除病株,并将病株烧毁或拿到地外深埋,以免病菌落入土中。(4)药剂防治,可用羟锈宁或粉锈宁拌种。

4.2青枯病

玉米青枯病是一种爆发性、毁灭性病害,主要发生在灌浆期,易造成严重的产量损失。主要表现为:灌浆期突然青枯萎蔫,整株叶片呈水烫状干枯褪色。防治时除选用抗病品种外,还应在栽培中注意排水,因为土壤的含水量是青枯病发生的重要条件。

4.3穗粒腐病

玉米穗粒腐病一般从果穗基部或顶端开始发病,果穗大片或整个腐烂,病粒皱缩、无光泽。有些症状只在个别或局部籽粒上表现,病粒上实密生有红色粉状物,且易破裂。防治时除选用抗病品种外,还应加强田间管理,提高抗病力。另外,要将病残体集中烧毁或深埋,并实行3年以上轮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