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法治实践活动感想

法治实践活动感想

法治实践活动感想

法治实践活动感想范文第1篇

关于法治实践活动的心得感想有哪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与法制建设目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最新法治实践活动感想心得体会范文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法治实践活动心得体会范文1法制,这是一个并不陌生的字眼,它是社会进步的标志。几千年来,人类不断追求的也就是这两个字。法制必须先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做起。法制教育不仅要宣传遵纪守法的重要意义,更重要的是认识到:法律不仅是对自制行为的约束,更是捍卫尊严、权利的有力武器。

不少同学会认为,安全只是指身体的安全甚至是肢体的健壮和不受杀害。认为只要自己的肢体健全、行动自如那就叫安全。诚然,这确实叫安全,但这决不是安全的全部。我认为,即便是一个具有健全的体格的人,如果他的思想道德水平低下、明辨是非能力不强,糊里糊涂攀兄弟、结姐妹,既有拉帮结派之嫌,又有醉翁喝酒之意;如果他不明不白逞义气、惹事端,不但喜好随波逐流,而且希望出点乱子;这表现出来的就是思想上的安全问题。

有了这样不安全的思想,要平平安安地一辈子做好人,那是很难的。即便是一个具有健全体格的人,如果他沉溺于不良书刊和网络游戏的精神鸦片,天天吸、处处吸,甚至课堂上忍不住要走神思之想之;深夜里忍不住要越墙泡吧熬个通宵;如果他过早地迷失于少男少女的缠绵悱恻,无端寻愁觅恨、疯疯傻傻、痴痴狂狂,甚至争风吃醋结恩怨,冲冠一怒为红颜。这表现出来的就是行为上的安全问题。有了这样不安全的行为,要踏踏实实地读好书,一帆风顺地读到头,那也是很难的。

无论是人身安全还是思想安全,亦或是行为安全,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结果的残酷性。交通事故,游泳溺水事故、体育活动意外伤害事故,课间游戏追逐打闹偶发事故轻者可以伤及体格,重者能够危及生命;它们造成的后果是残酷的。可是思想道德的残缺、行为方式的越轨比体格不健全更可怕,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我想,那些失去健康的精神追求、迷失正确的人生方向、空有一架活着的躯体行尸走肉的人不就是思想残缺的产物吗?这种“产物”充其量只能是没完没了地吸取消化父母亲血汗的机器,只能成为社会发展长河中的废物,甚至成为危害社会发展的危险物。生命如此,何其残酷。

大学生,已经是一个基本成熟的一类人群,有自己的想法,有各种获取信息的途径。学会做人是的学问,也是做人处事的基础,提高思想到德修养关系到自己成长为怎样的人。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关键还是要靠自己的下意识地努力。多涉猎一些名人传记等优秀书籍,学习别人的优良品德。每日三省吾身,总结反思自己在处理事情或者与人交往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每天都这样强化,定能够改变自己的不良习惯,而建立优秀的道德品质。

法治实践活动心得体会范文2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类社会的进一步发展,越来越多的社会问题仅仅靠具有某一方面知识的专业人才已无法解决,而是大量需要具有综合性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学技术的不懂法律,就不能很好地维护自己的权益,不能更好地利用现有的政策法规来促进科技产业的发展。法学作为一门重要的社会科学,它日益受到高等院校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重视。对大学生加强法制教育,一方面是因为法律已渗透到社会生活、人的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已把法律素质作为一项重要指标来要求自己。

刑法是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是掌握政权的统治阶极为了维护本阶级政治上的统治和经济上的利益,根据其阶级意志,规定哪些行为是犯罪并应当负刑事责任,给予犯罪人何种刑事处罚的法律。刑法有广义刑法与狭义刑法之分广义刑法是指一切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包括刑法典、单行刑法以及非刑事法律中的刑事责任条款。狭义刑法是指刑法典。

刑法的基本原则,是指刑法本身具有的﹑贯穿全部刑法法规﹑体现我国刑事立法与刑事司法基本精神﹑指导和制约全部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过程的基本准则法。新刑法规定了刑法的三个基本原则,即罪刑法定原则﹑罪刑相应原则和适用法律一律平等原则法。

为了保障公民、法人的合法的民事权益,正确调整民事关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的需要,根据宪法和我国实际情况,总结民事活动的实践经验,制定本法。民事活动是指:公民或者法人为了一定的目的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的行为。如买卖、运输、借贷、租赁等。进行民事活动时,应遵循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守法的原则。

在学生中开展法制教育,是时展的必然要求,任重而道远。我们应该相信学校有决心进一步集思广益,积极探索,常抓不懈,培养新世纪合格人才做出应有的贡献。而我们当代的大学生在学习了这些法制知识后,更应该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做一个符合时代要求的大学生。在这样一个充满人文教育和关怀的校园里,是多的幸福和畅快啊!

衷心希望我们学校发展的越来越好,我们学校的法制教育可以进行下去,让我们学校的每一个学生都是一名合格的优秀的当代大学生!

法治实践活动心得体会范文3我们是最基层普法工作者,应以与时俱进的精神,深入宣传;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理念、目的和方式等进行必要的审视与思考,以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现在就六五普法学习内容,体会如下:

一、学以致用,提高自身法律素质

在学习过程中,我认识到此次普法活动的开展,是培养和树立诚信守法、依法办事、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在学习了《教师法》、《食品安全法》《道路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后,我更加明白,作为一名教师,我应该履行的义务和遵守的行为规范。在工作中,要严格规范自己的思想行为,全心全意做好自己分内工作;要不断加强理论知识学习,提高政治思想认识,用理论指导自己的工作实际,做到学以致用,学有所成;要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在实践中不断磨练自己的本领,加强和同事间的协调沟通,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要认真学习相关法律法规,熟知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按章办事、规矩做人,不断提高法律素质,增强法律意识。

二、树立正确的普法观念。

普法工作是一项功在千秋,利在当代的伟大事业,其长期性、艰巨性和渐进性是不言面喻的,尤其是我们这样长期浸透在封建历史长河中的国家,更是如此。作为教师我们要牢固树立长期作战、吃苦耐劳、默默无闻、坚忍不拔的思想,克服一切可能的急功近利和悲观情绪,把功夫下在对广大学生的潜移默化和润物细无声上。

三、树立科学的普法理念。

对学生的普法知识我们应从侧重普及法律知识,转到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应从侧重履行法律义务方面教育,转到增强学生积极的法律意识上来;应从侧重法制教育的普及率,转到强化学生自觉自愿参加法治实践活动上来。

四、应定期进行法律知识的学习。

教师是学校宣传法律知识的主要力量,教师学法非常关键,承前启后,影响深远。学校通过组织教师集中学习以及让教师自学的形式完成普法学习,使教师们及时了解国家的立法动态,增强对依法治国的信心,并运用到依法执教的实践中,收到明显成效。

总之,这次普法学习不仅使我学到了法律的相关知识,还让我有了行为上的准则。因此,只有学好法律,才能更加明确履行自己应尽的义务,保证我们享有的权利。

法治实践活动心得体会范文4“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在党的十八提出以后,俨然已成为我国新形势下依法治国的新十六字真言。每个国家都崇尚法治,都期待形成全面系统的法制国家。从古至今,各个朝代关于规范性的法律条文都是以当时的具体形势而提出并成文。立法为执法,为政府的行政行为或是人民群众的权益利益作保障,出不得差错,更少不得关注度。

立法的科学化是防止不切合发展实际从而造成法制产生的执行标准,怎么样的立法程序是科学的,形成的法律法规是契合发展需要的?反腐力度的逐渐加强,对法律执行的要求就更加严格,对于反腐倡廉及党内法规中制度的建设更提出了新层次的要求,必须要确保对反腐行为的预防和控制力度。

执法的严格性更是对法律实施过程的保障。任何法令的形成都必须要扎实可行的予以实施,并且确保执法的过程无偏差,不给群众造成生活和生产上的难题,这是其一;执法过程必须要公正严格,秉持公正,不凸显个人主义和官僚主义,这是其二。

司法的公正性是每一个涉及司法案件的人民迫切需求的,这需要司法机关必须要将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作为最基本的行动准则,将犯罪治理法律化,公正化,容不得一丝错漏。要禁止司法行为中出现权钱交易现象,这一现象的产生无疑是给我国法制的执行平添败笔,更影响群众的满意度和认可度。

作为一个国家的公民,其首要的行为准则当是知法懂法守法,以法律约束行为,以法律认知行为,以法律辨别是非。依法治国的全面推进少不了全民的参与,需要全民认识到自身行为的重要性,提高社会和谐健康水平。

法治实践活动心得体会范文5法治思维是基于法治的固有特性和对法治的信念来认识事物、判断是非、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法治方式是运用法治思维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行为方式。法治思维是一种规则思维、程序思维,它以严守规则为基本要求,强调法律的底线不能逾越、法律的红线不能触碰,凡事必须在既定的程序及法定权限内运行。法治思维的核心是权利义务观念,对于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而言,除了具有公民应有的权利义务观念,还要有法治的权力观,即权力的有限性与程序性,以及守护法律、维护宪法与法律的职责意识。提高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就是要求在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指引下,增强法治观念、弘扬法治精神,带头尊崇和遵守宪法法律,自觉在法治轨道上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

提高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是由党员干部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中的示范带动作用决定的。一国的法治总是由一国的国情和社会制度决定的。党员干部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程中担负重要责任,对其他社会群体起着形象塑造和榜样引领作用。只有牢固树立法治理念,具有坚守法治定力,自觉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以上率下,才能形成良好的法治风尚,影响和带动全社会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这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具有深远意义。

提高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是对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提出的新要求。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宏伟目标。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全面深化改革的展开和人民法治意识的提高,法治作为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只有适应新形势对法治建设提出的新要求,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调节经济社会关系、统筹协调各种利益、实现改革于法有据,才能更好地规范发展行为、凝聚改革共识、促进矛盾化解、保障社会和谐,不断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因此,必须把提高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的意识和能力作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切入点、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基本要求,鲜明地提到全党面前。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是否具有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直接决定着能否把法治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直接决定着领导工作的有效性,也直接决定着能否建成法治中国。

法治实践活动感想范文第2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物质

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可信度、认同感有重要意义。“所谓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承载和传递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能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所操作并与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发生联系的一种物质存在方式和外在表现形态。”[1]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是在思想政治教学方法的具体运用中发展而来,取意于载体的原始含义,无论是从教育方法上,还是在载体的原始含义上理解,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根本属性是它的物质性,正是由于载体的物质属性,使得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才具有承载信息、传递信息的基本功能,才能发挥它应有的教育作用。

一、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应具有物质属性

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是在教学方法的具体运用中发展而来的,可感、可知,具有物质属性。教学方法是关系到教学目标能否实现以及教学效果能否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的具体运用,主要是根据教学目的和任务来决定,同时也要考虑教育对象的特点、可适用的教学条件等,这些也决定了教学方法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教学方法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不同的分类,按传递的介质不同可分为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直接知觉为主的教学方法、实践为主的教学方法,每一类又可细分若干种具体的教学方法。

直接知觉为主的方法,是指教师通过具体实物、直观教具的演示或组织教学性参观等,直接作用于学生的感觉器官,以获得知识的方法。这类方法的特点是具有形象性、直观性、具体性和真实性,易于激发学习兴趣,便于突破时空局限,获得知识必须掌握的感性认识,从而加深对知识的识记。参观与演示不同之处在于它主要是把学生带到特定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中去观察和领悟,通过这些环境的感染、启迪,从而使学生获取新知识、加深对新知识理解的一种教学方法。通过实践为主的教学方法,是通过参加相关的实践活动,锻炼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掌握理论知识目的的教学方法。这种“实践活动”可以说是一种蕴含知识点的学习体验,通过这种实践活动的亲力亲为,来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教学方法由于目的、任务的不同,在不同的学科领域表现出不同的特色。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有很强的实践性,它不是简单的以理论知识灌输为最终目的,而是要通过理论知识的传授,来转变教育对象的思想认识,进而达到影响行为的结果。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教育人,还要影响人,这对所学知识的吸引力和可信度有更高要求,这样才能实现“真学”向“真信”和“真用”的转变。为此,在“直接知觉为主的教学方法”和“实践为主的教学方法”的基础上,结合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特点,特别重视发展这种“眼见为实”的“示范教育法”和“实践教育法”。

示范教育法,通过让人们观察典型人或事的示范来获得感性认识的教学方法。其中的“典型人或事”就富含思想政治教育所需的价值观念、思想观点和道德规范等方面的内涵。示范教育形象、直观、生动,它较抽象的理论说教更富有感染力和可接受性。通过示范激起思想情感上的共鸣,从而达到争相仿效学习的目的,这是我们思想政治教育常用的方法之一。

“实践教育法,就是组织、引导人们积极参加多种实践活动,不断提高思想觉悟和认识能力的方法,即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同时改造自己主观世界的方法。实践教育法也可叫实践锻炼法。”[2]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不是单纯依靠理论知识的传授就能形成,还需通过亲身实践来加深理解。实践是人的正确思想形成的源泉、实践是检验人的思想正确与否的标准和最终归宿。实践教学是解决理论联系实际的根本途径,也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措施。所以,实践教学很受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欢迎,我们在这基础上又根据不同的实践情境衍生出活动教学法、情景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等。“示范教育法”和“实践教育法”中的“实践活动”、“示范的典型人或事”都是富含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载体,它们真真切切,可观、可感,客观存在。

思想政治教育在“直接知觉为主的教学方法”和“实践为主的教学方法”的基础上,结合思政特点衍生出常用的“示范教育法”和“实践教育法”,对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发挥了积极作用。社会的发展,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要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让思想政治教育由“学”向“信”和“用”转变,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这不是教学方法仅仅进行技巧性的修饰而能胜任的,更需对教学方法的内在介质进行内涵丰富,“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只有把“示范事物”“实践活动”等介质建设好,才能达到“示范教育法”和“实践教育法”的最佳效果,这样以具体事物和活动为基础的载体建设应运而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概念也从无到有,渐渐发展完善。

二、理解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物质属性须与人类的实践活动相联系

载体的现代含义是“传递能量或运载其他物质的物质和承载知识和信息的物质形体”。对其中的物质如何理解,将影响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分类以及教育实践。马克思主义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准确理解和领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精神实质对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对什么是物质,列宁做出了经典的阐释:“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3],那么,要理解好这段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列宁关于物质的阐释,我们就应遵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论原则。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是实践观,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观是建立在实践观的基础之上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引入实践概念,把人的实践活动本身理解为客观的实在,这样就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的上述缺陷,使物质概念的理解完备而彻底。“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作家关于物质概念的基本思想是,物质是标志着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是对一切在生活实践中可从感觉上直接或间接地感知的事物的共同本质的抽象,因而它既包括一切可感知的自然事物,也包括可感知的感性的人的活动即实践活动;这种客观实在独立于我们的意识,为我们的意识所反映。”[4]

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只有与人的实践活动相联系才有意义。马克思认为对物质的理解要有感性直观但又不应局限于这种感性直观,而应当从感性的活动、实践的角度去理解。

离开了人的实践活动谈论“先人存在的自然界”毫无意义。“被抽象地孤立地理解的、被固定为与人分离的自然界,对人说来也是无。”[5]马克思认为能够构成人类认识对象的主要是经由人类实践活动改造过了的“人化自然”,而不是与人类历史实践活动尚无关联的“先人存在的自然界”。“自然界的人的本质只有对社会的人来说才是存在的;因为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对人来说才是人与人联系的纽带,才是他为别人的存在和别人为他的存在,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才是人自己的人的存在的基础,才是人的现实的生活要素。”[6]

所以,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基础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其载体物质属性的理解必须建立在人的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应联系人的实践活动去说明物质,像那些离开了人类实践的即使是有形的物质实体,马克思认为是毫无意义的,“非对象性的存在物,是一种非现实的、非感性的、只是思想上的即虚构出来的存在物,是抽象的东西。”[7]它们也不属于我们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范畴。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领域讨论的物质范畴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有形的人类实践的产物,看得见、摸得着、可触知,像人类的物质生产成果、生产场所、生存环境等;一类是无形的但与人类实践紧密相联,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规章制度以及那些与人类实践活动密切相关的组织活动等,虽然它们不具备有形的物质外表,但客观存在,也是我们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研究的对象。

三、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物质属性是其具有承载和传递教育信息的基础

(1)与人类实践相联系的物质世界既是人类认识的对象,也是人类思维的物化,承载着思维的信息,通过它可以演绎出人类认识的发展过程。物质世界是人类认识改造的对象,也是人类思维活动的源泉,人类认识的对象是纳入了人类实践活动领域的物质存在。人类在改造物质世界的同时也慢慢从原始的自然界分离出来,自从有了人类社会,人们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活动更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由人类认识改造的物质成果组成的人类社会既是实践活动的产物,也是人类思维的物化,通过它可以演绎出人类认识的发展过程。因为人们获得知识的途径主要是通过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通过自己的实践得到的是直接经验的物质成果,同时它又是别人获取知识的间接经验。与人类实践相联系的物质世界既是人类认识的对象,也是人类思维的物化,承载着思维的信息,通过它可探寻出思维的发展过程,指导实践。

(2)物质具有直观现实性,是人类感性认识的直接来源,其应用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更加生动,具有吸引力。人类的认识过程包括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个阶段。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它是人们通过感觉器官接触事物而获得的关于事物的表面现象和外部联系的认识,它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个层次。感觉是感性认识的起点,也是整个认识的起点,它是人通过感觉器官对事物表面的个别特征的反映。如视觉反映事物的颜色、形状;听觉感应事物的声音,嗅觉感受事物的气味等等。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对各种感觉的综合,形成关于事物各方面特性的整体形象的认识。表象比知觉又进了一步,是以往感知过的事物形象在记忆中的再现。表象离开了具体事物,是对知觉的综合和概括。感性认识的这三种形式,反映了人的认识发展,由部分到整体、由直接到间接,由具体到抽象的发展趋势,为理性认识提供了材料。

感性认识是通过人们的感觉器官直接反映事物的表面现象和外部联系,是属于对事物表面形象的认识,它直接且具体。“一切感性认识都是人的感官对外界事物的直接感知,它和外界事物之间没有中间环节;它所反映的是外界事物的生动具体的形象。”[8]这种以事物的外部现象为内容的感性认识是一切人类认识活动的起点,“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9]而“物质是各种具体实物的共性,物质范畴是从各种具体实物抽象概括出来的一个普遍的哲学概念。物质的这一共性寓于各种具体实物的个性之中,没有脱离各种具体实物而独立存在的某种‘物质自身’人们既不应当把物质同各种具体实物割裂开来,也不应当把物质归结为某一具体的实物。”[10]物质是具有时空性的存在,时间和空间是物质的存在方式,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和顺序性,而空间是指物质运动的广延性和伸张行。从具体实物抽象概括出来的物质共性,具有直接现实性特征,它是可以看得见、感知得到。物质具有直观现实性,是人类感性认识的直接来源,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物质属性,是“通过直接知觉为主的教学方法”建立的基础,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形象生动,从而更具有吸引力,更容易为人们所接受。

(3)物质具有客观实在性,使得它既是认识的来源又是验证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其应用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更加贴近实际,具有可信度。物质是世界的本源,整个世界是由具有一定时间和空间的物质组成,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万事万物都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各种不同表现形态。物质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具有客观实在性。物质决定意识,物质可为意识所“复写、摄影、反映”,它们之间是种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同时,物质也是验证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因为属于意识范畴的认识具有主观能动性,检验它的正确与否不能依靠认识本身,而是要通过实践把主观性的认识和现实中认识指导下的客观物质结果加以对照比较,看主观认识和客观结果是不是统一、符合,从而检验出认识是否正确。物质具有客观实在性,人们可以看得见、摸得着,通过实践把观念性的认识与眼前的客观物质结果结合起来,“眼见为实”就能检验到认识的正确与否。如通过参观井冈山革命旧址,对当时革命力量的薄弱有切身感受,就能更加深信以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开创的“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式革命道路的正确,更加理解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意义。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物质属性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加贴近实际,具有可信度,从而更易认同,这有利于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认知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的统一。

(4)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的,物质间的普遍联系便于思维的展开,有助于载体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实际运用。世界上的具体事物是千差万别、多种多样的,但又不是彼此孤立、毫不相干的,它们之间是普遍联系的。普遍联系,从横向上看,是指世界上的一切事物与周围其他事物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纵向上看是指事物发展的前后也都发生这样或那样的联系,且任何事物内部各个组成部分、要素间又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体,任何一个事物都是这个普遍联系统一体中的一个部分。在社会领域,从经济、政治到文化,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且其内部各个部门、各个环节,也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多样性的事物联系是多种多样、纷繁复杂,从不同的角度分,可分为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内部联系与外部联系、主要联系与次要联、必然联系与偶然联系等,不同的联系对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起着不一样的作用。从事物联系的普遍性和多样性中可以看出,任何一个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的产生和发展都有赖于周围其他事物,我们不能离开事物的普遍联系孤立地研究事物。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给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广泛运用提供了广阔空间,应根据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任务分清哪些是主要联系、本质联系,以便有的放矢地选择载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参考文献:

[1] 贺才乐. 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及其研究价值[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2(2).

[2] 郑永廷主编.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 列宁. 列宁选集(第2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 王南湜.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概念[J]. 哲学研究,2006(9).

[5] 马克思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6][7] 马克思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8] 翁光明主编. 马克思主义原理[M].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5.

[9] 列宁. 列宁全集(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法治实践活动感想范文第3篇

关键词:心理学;情感教育;高等教育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旨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对学生价值观念与思维模式进行塑造。在教育工作中,教师通过科学的教学方案,对学生的思想进行引导,使其以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对社会现象与自身行为进行定位,并且通过思想的感知与重塑指导学生的实践活动。在课程内容上,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可以分为静态教育与动态教育两个部分。静态教育中,将思想的正确性与指导性作为核心。学生通过对静态理论知识的学习,掌握思想内涵与思维方式,才能对自身的认知空间造成影响,并为价值观与世界观的优化提供基础动力。[1]这种静态的思想理论学习,也是基础性的内容,是保证学生掌握扎实的思想政治课程的关键。动态教育中,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精神对于学生实践行动的指导,需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总结,有针对性地归纳出具体的实践目标与措施,以此保证思想理论与实践方法的统一,真正使学生在“学”与“做”的过程中,将思想政治教学课程中的思想内容转化为实际能力,避免“喊口号”等形式主义的产生。

法治实践活动感想范文第4篇

关键词: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

教育对象获得感的获得程度是衡量教育水平的对象性标准,也是检验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一个关键因素。新时代背景下,教育对象至少能够产生思想被正面引导与“教化”,以及思想困惑被“点化”后醍醐灌顶、茅塞顿开这两个获得感,而解决思想困惑的需求日益高于知识性正面灌输的影响。[1]面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使命,探究其获得状况并如何提升是当下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研究的关注点。切实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需要多维度理解其内涵、认知其空间结构的多维分布、分析其多维提升路径,从内涵、结构和路径形成体系化研究。

一、多维理解: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内涵的深层分析

作为教育对象的大学生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得到某些体验或感悟,精神世界产生了正面的积极的愉悦的心理状态,这种状态即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多维度理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需从基本维度来理解知识体验的主客观统一性,从深层维度理解意义与发展对获得感的影响。1.主客观的统一及体验的相对性是理解获得感的基本维度。知识传授只有通过传授对象主观感知、内化提升,才能真正为传授对象所得。既然获得感是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之中或之后产生的正面的积极心理体验,那么它就离不开学生主观上的体验和思想政治教育客观上所提供的知识及因此而形成的认知,二者具有统一性。也就是说,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客观上对大学生产生了“有用性”,再加上大学生对“有用性”产生了主观上的体验就形成了获得感。知识提供的客观性和认知体验的主观性缺一不可,从这个角度上看,主客观的统一是理解获得感的基本维度。对于知识的“收到”不一定能够“感悟”,大学生所获得的知识还需经过其内在感知的转化,才能转变为相应的获得感。同时,由于个体认知的差异性,不同传授对象之间的获得感会有所不同。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的知识是客观存在的,当供给无法供应或是超越需求,教育对象就会觉得教育过程枯燥无味。只有对应教育对象身心需求的供给,才能最大限度地引起学生的获得感。这就需要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的内容、话语等具有时代感和实效性,使供给本身符合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心理需求。另一方面,精神世界的获得具有个体性和滞后性,也更难以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往往难以立竿见影,效果具有滞后性,甚至可能发生在若干年后。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带来的获得不仅包括当下的获得,也包括精神世界未来的隐性获得,在这种情形下,获得感就具有了相对性,成为理解获得感的另一基本维度。2.意义与发展是理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深层维度。马克思指出,教育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2](P530)。在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目标牵引下,思想政治教育致力于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政治觉悟及文化修养水平,这是超越知识之上的精神生产。相较于知识获得,“传道”重于“授业”,精神世界的获得感是更深层次的获得感,其滞后性无法以知识形式来量化,知识的深层意义在“未来获得”中得以延伸,并指向精神世界里人的终极价值。所以,在构建学科知识体系的时候,承认“未来获得”的合法性,意义的未来延伸和未来的精神发展成为理解获得感的深层维度。新时代大学生精神需求日益提高,来自精神世界的获得感占比越来越大,较高的思想道德水平以及建立在此基础之上的坚定的理想信念、人生信仰正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自身特色和特殊使命所在,也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最根本保障。思想政治教育的精神发展意义也显得越来越重要。思想政治教育如果能关联大学生的人生价值、理想和境界、自我发展,并能够即时性解决引起获得感主观差异的诸多因素如思想、情感、道德等困顿的实际问题,大学生的当下获得感就会更高。“当下获得感”越高,其对“未来获得感”的影响就越大。只有激发大学生当下获得的兴趣,才能在未来引起大学生精神世界的“未来获得感”。

二、多维分布: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空间结构

教育对象的个性化差异性与教育目标的复杂性概括性之间的差别,决定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空间结构的复杂性、隐蔽性。空间结构的产生由教学内容(供给方)、教学方法(供给方法)、教学对象(获得方)决定,每一方又存在自身的空间结构。通过全方位考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分布的结构可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是教学内容(供给方)、教学方法(供给方法)、教学对象(获得方)三方流程式的系统性空间结构。1.获得供给:获得感的教学内容供给维度。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教学过程呈现给大学生的供给物,是大学生获得感的获得源头。思想政治教育将什么样的内容提供给大学生?根据国家文件规定,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分为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三部分,其中包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以及基本道德规范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包括思想教育内容、政治教育内容、道德教育内容。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是一种精神生产活动,与其他生产活动对象自身的固化不同的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加工对象是大学生的精神世界,而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具有灵活性、变化性、不稳定性,它不仅随着大学生的成长阶段发生变化,而且跟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当思想教育内容能够纠正大学生的认知偏差、解决大学生自身思想观念与社会现实的冲突时,就会产生精神世界的愉悦感,进而产生获得感。另外,当政治教育内容为大学生提供政治教育,帮助大学生提高政治觉悟,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更好地政治化社会化,能够理解领会国家的政策方针,保持思想言行能够在正确轨道之上时,大学生就会产生政治清醒的获得感。当道德教育内容为大学生提供道德知识和道德规范,塑造符合社会道德准则的道德品质,使大学生能够正确看待各种道德冲突、进行道德选择时,产生道德自信的获得感。2.供给方法:获得感生成过程的教学方法维度。从供给方到达获得方有一个中间过程,这个中间过程产生了供给方法。供给方法的选择和使用程度直接影响供给力度和供给方的接受程度。要掌握供给方法,就要明白整个实践过程牵制大学生获得感的因素有哪些。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经由供给方(教育者)通过一定的方法传递给获得方(大学生),过程包含了教育者、教学方法和教育对象三个影响因素,三者同频共振才会产生获得感。恰当地运用供给方法就要理解供给内容,根据大学生的思想需求和感知水平掌握相应的方法。首先,从供给内容来讲,内容与大学生身心需求的切合程度是大学生能否有获得感的客观条件,完全脱离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内容必定不为大学生所吸纳,更无从谈起从中而来的大学生获得感。因此,对内容判定与选择的方法是大学生获得感生成首先需要把握的方法。其次,教师是连接供给物和获得方的中间环节,教师自身对供给物(教学内容)的消化转化关系到传递效果,合格的老师会将供给物结合自身的知识水平、生活体验转化为课堂内容,并采取合适的课堂话语和教学方法传递给学生。因此,教师的知识与教学技能提升不可忽略。再次,从获得方(大学生)的角度来看,教育活动中的大学生并不是完全被动的接受方,其思维方式和行为特征直接影响教学方法的选择。从“供给—中介—获得”三个角度思考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无外乎就是遵循思想政治工作、教书育人、学生成长的规律,使中介环节能够根据三方的特点采取合适的方法,产生教育活动的影响力来帮助大学生逐步接受和认同供给物内容。可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是三个环节环环相扣的结果,探究紧扣三个环节的方法是大学生获得感研究的重要研究领域。3.获得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自身空间构成。当供给内容经由教师传达到大学生这里,大学生还需从获得转化为获得感,这个转化过程关键在于大学生自身身心特质的空间构成。构成大学生身心特质的是大学生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要素知、情、意、行呈现出的特质,知、情、意、行特质影响获得感的过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它们相互联系并相互转化。第一,以知识获得为前提,用正确的认知激感。获得感的前提是获得,而获得的先决条件是有所得,这个有所得就是知识的获得。获得正确的知识是大学生正向获得感形成的起点和基础。思想政治教育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指引大学生人生道路的社会主义方向,培养大学生的爱国情怀以及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观”,形成关于是非、对错、美丑等的认识、判断和评价。把理论讲实、讲透、讲活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要求,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现代化的优秀传统文化都是形成正确思想、优化行为习惯的基本知识内容,通过这些内容激发大学生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拥护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以及产生渴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奉献社会的情感。第二,以由知识激发的情感作为意志转化的“催化剂”。情即情感、态度体验,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中对其内容、方法、手段等要素都会产生情感体验。正向的情感体验就会使大学生接近、信任、接纳、渴求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反之,则是否定和抵触。“思想政治教育内生机制源于人的内在需要,特别是人的思想更新的需要”[3],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只有做到入情入心、动之以情,才能以情感人,引发大学生的情感和价值共鸣,形成积极的态度体验。正向的肯定必然能产生强大的内在动力,激发起为信念、理想而奋斗的热情,必将对获得感的形成起到内在的推动作用。第三,将知、情、意执行落实到行为上。意即意志,行即行为,是指人们在一定的认识、情感、意志的支配下所采取的行为。意志是克服困难的毅力,只有具备了坚强的、不屈不挠的意志,情感才能转化为一种信心、信念,从而能够自觉地克服困难,达到预定目的,这是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形成的根本保证。知、情、意的最终目的是要转化到行为上,思想政治教育其实是将大学生的知、情、意逐渐沉淀为行为习惯的过程。行为是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外显载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归宿是培养大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以实现大学生自我发展、自我价值。总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形成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短期过程,而是一个有知、情、意、行综合作用的循序渐进的长期过程。

三、多维路径:提升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有效途径

1.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的综合素养。由“供给—教学—获得”的流程关系可见,教师在提升大学生获得感的过程中既是前提性条件又是关键性因素。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自身的综合素养成为增强大学生获得感的有效途径。第一,从宏观建设方向角度来说,根据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的“六要”要求,即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将政治素养放在首位,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要有过强的业务能力,能够熟悉运用专业理论、教材内容和教学话语;要努力塑造自己的人格,用人格魅力影响学生,让身教成为言教的一部分。第二,从微观教学实践角度来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改变社会形象和职业理念。多年以来,思想政治工作被认为是没有创造性的工作,思想政治理论课都是“吹水”课,没实际价值,其形象被僵化、矮化为“灌输既定的意识形态的传声筒”[4](P349-350)。在这种社会形象之下,部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产生了职业自卑感,因其身份被边缘化而存在感不足,职业幸福感也比较低下。虽然“传声筒”的论调是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误解,但也侧面说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社会地位的尴尬境遇。从职业成长的角度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职业成就感和幸福感是未来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综合素养的内在驱动力。2.精研教材教法,运用多种方法调动学生的“知情意行”。一要精研教材,将教材体系转化为课堂知识体系。教材通常是教育部统编教材,内容高度概括抽象,带有课堂教学的纲要性,要使之转化为利于学生吸收的课堂知识体系,必须通过教师从内容到语言上进行课堂转化,立足教材并超越教材来学习理论知识和指导社会实践。教育部统编教材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特点,这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精研教材,运用深厚的理论功底来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授课内容,课堂话语要始终围绕其课程特质和根本任务来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5](P50),将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用学生真实感受的现实生活素材活现教材知识,运用动态话语展现教材的固化话语,将教学体系转化为学生的认知体系。二要熟练掌握各种教学方法,促进教学效果。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改变教学方法,增加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吸引力与时代感,提高教学的实效性。除了认识、坚持“八个相统一”,还需将“八个相统一”实实在在地落实到工作实际当中,能够熟练掌握案例教学法、问题链教学法等教学方法,以思想性、理论性直面重大问题和热点问题,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做出深刻回答。通过一定教学方法把大学生迫切关心的问题讲清楚,立足学生,从获得方即需求侧来研究大学生的想法,学生关注什么样的内容、兴趣点在什么地方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该重点关注的问题。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因材施教,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知情意行”,以提升大学生获得感能力。3.以“知行合一”理念提升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论认知与践行能力。第一,将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结合起来。大学生“行”的获得感程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上“知情意”的获得感程度,因此,要将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结合起来。表现在课堂上,就是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过程中满足学生的“知情意行”,让有限的课堂教学能充分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一方面,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环节的体验更直接更深刻,会直接刺激其“情与意”。例如,在三个课时连排的情况下,可以利用一课时专门开设“热点讨论”专题,这样,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对社会热点事件的关注上来,在搜集活动中产生“知情意行”的统一。另一方面,在课堂展现过程中,教师通过课堂互动等方式了解学生的思维和想法,教师教学可以有的放矢,满足大学生成长过程中对人生答疑解惑的需求,从而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带上温度和热度,而不仅仅是“意识形态的传声筒”。第二,将线上宣传与实践活动结合起来,让知与行统一起来。思想政治理论课“知情意”获得感与“行”获得感其实就是“内化于心”和“外化于行”的变相表述。新媒体发达的年代,网络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第二课堂的新契机。慕课、微课、视频、论坛等都成为学生课后参与的实践形式,这些实践形式又反过来助力课堂教学,二者相辅相成。信息化时代运用网络媒体宣传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来“内化于心”已经成为常态,但“外化于行”需要靠社会实践来实现。学期内的实践活动和暑期社会实践都是社会实践的基本实践教学模式。学期内的实践活动如举办经典诵读、辩论、微视频制作等比赛,暑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并写作社会实践报告,让枯燥的课堂具有立体性鲜活性,在实践中培养大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历史思维能力、战略思维能力、底线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6](P149),培养学生学与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自觉性。从教材、教师、教学和学生四维路径来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获得感,将影响大学生获得感的环节串成一条线,提升教师的综合素养,精研教材教法,知行合一,通过线上线下、课堂与课外结合提升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知行合一的践行能力,但是从“知情意”获得感到“行”获得感的转化还“需要经过由物质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质,即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这样多次的反复,才能够完成”[7](P321),所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实践转化是一个伴随学生一生的长期过程。

参考文献:

[1]王习胜.“思想咨商”助力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J].教学与研究,2018,(1).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骆郁廷.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及其优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2,(Z1).

[4]吴康宁.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

[5]张耀灿,郑永廷,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6]本书编写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法治实践活动感想范文第5篇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中指出: “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作用,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当代大学生,是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体现,是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特征,是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的根本保证。” 为了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的同时,必须重视实践教学这个重要环节。关于这一点,很多高校早已有所认识,一些专家学者也在不断的研究探索,笔者在此仅就实践教学的作用及在实践教学中应坚持的原则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作用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有效途径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开设的目的是为了对学生进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与法制观,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一个人思想道德素质的形成,从根本上说,是人的思想道德意识与思想道德实践互动的过程,同时也是社会占主导地位的道德规范为行为者所认同、并具体化、个性化的结果。所以单纯的理论灌输,会使理论脱离实际,收不到应有的教育教学效果。而社会实践却要求大学生走出课堂,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参与实际活动,到社会的各行各业去调查、访问、参观,从事各种服务,参加生产劳动等。通过活生生的实践教学可以引导他们通过对社会的各种问题,现象或事件的积极探索,主动获取直接经验,使他们能够理解和掌握政治理论教育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思想,加深学生对已有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认同,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并将科学理论内化为自身的信念与品质,最后养成行为习惯,从而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能使大学生对现实社会中的各种问题得到充分的认识和正确的理解。

目前,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出现了许多新问题和新矛盾,如何来认识这些新问题、解决这些新矛盾,一直是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一个难题,如改革中出现的下岗问题、贫富差距问题,涉及学生切身利益的毕业就业等问题,都是学生普遍关注又很困惑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很容易导致在一些学生中产生对社会的偏激看法,而这些过激的认识和偏激的看法的解决,单靠课堂上的理论教育和引导是难以奏效的。从大学生的思想特质来看,社会实践活动,符合大学生的思想特点,有利于大学生深入生活、了解社会,并在实践中去感受、去思考,去理解一些现实的社会问题。因而,学校可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通过深入社会和实践,使学生了解和认识国情,认清改革开放的过程及实质,认清就业形势,了解社会对毕业生的需要,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解决思想中存在的一些深层次的社会问题和各种认识上的错误观念,使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有助于促进大学生了解国情、了解社会,增长知识才干,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当代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肩负着历史重任。但由于他们大多是从高中直接就进入大学,缺乏社会经验,对国情了解不够,所以很容易被误导。而通过实践教学,让他们以自己的方式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在社会实践中耳闻目睹拼搏在一线的广大干部群众艰辛创业、无私奉献、勇于开拓的真实情形,会使他们加深对社会、对人民群众的了解,会有利于他们更好地认清形势,客观公正地对待一些重大问题。例如,通过结对子、帮困扶贫等实践活动,让他们知道社会生活中还有许多贫困落后的地方,还有很多生活困难的人们,还有很孩子不能上学读书;促使他们懂得珍惜现有的学习生活;让他们明白给予和奉献的快乐。还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懂得社会需要什么,自己缺少什么,从而激发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让学生知道只有把自己的命运同祖国的富强、人民的富裕、民族的复兴紧密联系起来,在社会与时代的总要求下塑造自己,在实现社会理想的同时实现人生的自我价值,才能使自己真正成为一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总之,实践教学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环节,在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对现实社会中的各种问题的正确认识与理解以及促进大学生了解国情、了解社会和增强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所以,对于各高校来说,应立足校情,完善实践教学条件,创设多样化的实践教学模式,这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水平和效果的关键。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应坚持的原则

(一)在实践教学中应坚持注重时效性及目的性的原则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追求的不是形式,而是内容,是大学生经过实践教学之后,能够达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的并取得预期的效果。因此,在高校组织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时,绝不能流于形式,必须体现出教学的实效性与目的性,使教学效果发挥到最大。

但有一些高校在进行实践教学时,只重形式不重内容,所以尽管他们组织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但是效果却不明显;还有一些高校对外宣传搞得轰轰烈烈,但在组织实践教学时却敷衍了事,或者虎头蛇尾,实践之后既不讨论不也总结,使实践教学达不到应有的效果。这就违背了实践教学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