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钳工工程实训总结

钳工工程实训总结

钳工工程实训总结

钳工工程实训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机修钳工;高技能人员;培训

一、机修钳工高技能人员培训现状分析

以往,针对机修钳工所组织的高技能培训中,更多地是借鉴学历培训教学方式,教师在台上授课,学生听讲,学生被动地跟着教师学习。课堂教学内容枯燥乏味,同时由于机修钳工培训内容的抽象性强,很多学员反映,教学中有很多内体难以理解,捉摸不透,教学培训的效果不是很理想。传统的教学内容方式较为陈旧,落后,理论与实践相脱节,学员学习中存在的难以理解吃透的问题较多,因此,机修钳工的高技能人员培训活动需要实现改革与创新。

机修钳工高技能人员培训现有教育培训体制受到工业社会标准化、大批量生产效应的影响。在培训的过程中,要求所有的学员在同一时间需要完成相同的学习内容与任务,忽视了学员的个体差异,忽视了学员接受能力与应用能力的区别。培训采用同一内容,统一的理论授课方式,导致培训效果不理想。墨守成规的教育培训体制导致的结果是资源的浪费,是人力财力的浪费,培训效果不理想。新形势下,这种培训方式已不能适用于现代企业生产发展的要求,机修钳工高技能人员培训要能够在满足现代企业生产需要的基础上进行人员培训教学模式的创新,以真正培养优秀的高技能钳工人才,更好地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人才服务。

二、机修钳工高技能人员培训创新的实践探索

(一)依据现实需要确定教材

要保障机修钳工高技能人员培训的效果,必须要有高质量的教材作为保障。要开发出高质量的教材。相关研究人员,必须要能深入到工厂企业中开展调研活动,要积极了解现在企业生产维修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了解机修钳工在维修过程中的技术重点和难点,要根据调研情况组织教学内容,设置教学内容,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编写。所编写的教材内容,提纲要明确,理论要点要突出,实践性要强。相关人员要虚心向公司的相关工程师及相关专家请教,力图突出机修钳工的技术重点与难点。另外,相关人员要通过调研,把企业中的一些老工人在维修过程中所总结的维修经验总结出来,能够把这些经验有效地编写到教材中去,还需要能够设置一些案例,对相关重点理论内容进行阐述。这样,才能保障教材内容质量。教材编写要能够有感性材料,有维修实践经验内容,有理论深化内容和综合技能应用内容,要保障内容的整体性和联系性,能够把一些工程实例贯穿到理论内容的讲解过程中去,保障教材内容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基础内容与提高内容的合理配比。要能够遵循技术应用能力形成的规律进行内容的的升级,使内容体现出由浅入深,有由低到高的层次来。要通过层次化的,多元化的内容设计,保障教材的质量,通过优秀的教材更好地服务机修钳工高技能人员的培训活动。

(二)教学方式的创新

传统的教学是以理论讲解的方式为主开展教学活动中,这种方式的实践性差,学员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不强,很多学员反映课堂上有很多问题是把握不准的,对一些理论性的知识也是一知半解,这样,教育培训的效果很不理想。要实现机修钳工高技能人员培训效果的提升,创新培训教学,必须要重视对教学方式的创新。要能够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教学。在课堂上,可以先用实际问题作为引导,引导学生关注分析实际问题,然后,让学员学习有关知识的应用,学习一些比较抽象的理论,使学员能够用所学的知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问题,这种方式能够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教学的针对性强,对于提升学员学习的积极性,实现学员有效学习具有积极的作用。比如,教师在培训中可以先引入实例,大型压力机,其主液压缸柱塞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划伤问题,要求学员能够考虑柱塞材料成本等问题,选择合适的修复方法进行修复。这种实际问题提出后,学员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提出各种修复方法。然后,教师可以对学员所提供的各种修复方法进行理论阐释,使学生能够从各方面比较各种修复方法的优劣,从而选择最佳的修复方法。这种教学方式就是从实际,到理论分析,再回归到实际问题的解决,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能实现统一,能够提升教学的效果。

(三)突出互动教学模式

在教学模式选择中,互动教学模式可有效地实现理论与实际问题的结合,能提升学员探究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对于提升教学效果具有积极的作用。因此,在课堂培训中,教师要重视互动教学模式的应用。

在机修钳工高技能人员培训中可以采用互教、互学、互研的方式授课,教师引导学员积极发现生产实际中,发现自己在维修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能够通过互相探讨研究的方式,通过多方积累资料,查找资料的方式,解决问题。另外,教师也可以在课堂上为学生设置一些维修问题,使学生能够通过互助合作的方式讨论解决问题,通过这种方式有效培养学员的综合职业素养,提升学生的维修专业素养与能力。比如,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提出维修常见丝杆弯曲的问题,引导学生阐述自己的维修方法,教师对不同的压力校正方法进行比较,分析,归纳,总结,选出最优方法。通过这种互动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够吸取他人之所长补自己之所短,有效丰富学员的维修知识与技能。

(四)加强课程研发

加强课程研发也是有效提升机修钳工高技能人员培训效果的重要举措,在课程研发中,教师要要求学员能够结合自己的维修实践,总结维修经验,以论文的方式对机修课程进行总结研究。要求学员要能够应用所学知识技能,按照知识点和技能点,对零件修复实例进行阐述研究。通过这种方式,使学员对零件损坏的各种原因进行分析,对修复的各种方式进行研究。这样,可以有效提升学员的修复技能,丰富学员的修复经验。

总之,开展机修钳工高技能人员培训活动,对于提升机修钳工人员的个人素养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通过培训活动,学员可以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学员可以把自己平时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和问题展示出来。通过有效地方式解决实际问题,总结维修方式。通过培训,学员对问题的认识更深了,并能够掌握各种机修技能,这种培训对于学员的个人发展,对于企业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钳工工程实训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 钳工技能 实训质量 提高方法

长期以来,钳工的教学模式总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让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缺乏主动获取知识的积极性。再加上钳工是以手工操作为主的工种,所以学生在钳工实训中存在畏难甚至抵触情绪,导致实训质量难以提高,我结合近几年的钳工实训教学体会,就如何提高钳工实训教学质量谈谈看法。

一、培养兴趣

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教学模式,调动学生实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由“学会”向“会学”转变,由“能干”向“会干”转变,由“要我练”向“我要练”转变,从根本上保证钳工实训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钳工教学主要以实训为主,这就需要把实训阶段分为两个阶段进行不同培训。第一阶段是基本操作的形成阶段,这个阶段要求学生形成正确的操作姿势,教师采用直观教学法能达到更好的授课效果。在每个课题进行训练前,先教会学生看教学挂图,然后教师在现场示范,讲解操作重点和注意事项。再让学生进行分组训练,教师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纠正,使学生养成正确的操作习惯。第二阶段是综合训练阶段,这个阶段要求学生综合运用各种操作,自己完成课件加工。这样采用分阶段教学法可以使学生学会各种课题的加工方法,逐步掌握编制课题件的加工工艺。

二、实训教学坚持示范教学

钳工毕竟是以技能操作为主,如何使学生尽快掌握动作要领是关键,所以一定要坚持示范教学。

首先,示范动作到位,教授新知识要严格而准确,不能似是而非、含糊其辞、一知半解,更不允许讲错,演示动作要到位、规范。

其次,巡回指导到位,巡回指导的重要性在于及时了解学生的实习进度、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及时纠正学生操作当中的不正确姿势、及时帮助学生分析问题所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针对进度不同、掌握技能的程度不同的学生教授他们不同的技能技巧及不同的操作方法。上好实训课的关键在于三指导,而三指导的重点在于巡回指导,巡回指导的关键是要做到“多转、多看、多指导”。

三、注重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由于学生个体存在差异,因此造成领悟能力不尽相同。为了让所有的学生都有所提高,就需要教师做到因材施教,把不同阶段的学生分成不同小组进行培训,每个小组形成的基本原则是学生水平大致相当,这样才能进行集中培训。整体水平较高的组,除了完成基本的实训内容外,还可以对他们提一些较高要求的内容让其参与;中等水平的,完成日常教学即可;能力较差的小组,可以量力而行,不能挫伤其积极性。这样既让动手能力较强的学生吃得饱,又让动手能力较差的学生吃得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四、优化教学手段

以往技能的教学手段是老师教、学生学。这种教学手段以教师为中心,抑制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阻碍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因此,必须拓展教学方法和手段。在教学中,要配合教学内容,利用电教片、幻灯片及多媒体CAI课件等手段,为教学提供方便和捷径。另外,讨论交流的教学方法有比较良好的教学效果。每堂实训课结束时,组织学生讨论本堂实训课的收获与创新。以组为单位,每位学生都在本小组发言,组长做好组织与记录工作,并且每组抽一至两名同学代表本组上台陈述结果,最后由教师总结。通过对有选择的、重要的、关键性的内容的讨论,可以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兴趣,也可以锻炼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具体有以下几种方式。

1.组织讨论:在每周实训课结束时,组织讨论实训课的收获,最后由教师总结,这样既可以达到结束指导的目的,又可以通过讨论交流心得,为提高创新能力打下基础。

2.让学生讲解:在实训教学时,让学生先看懂图纸,然后随机抽一名学生上讲台,充当教师角色,讲解课题件工艺步骤,然后组织全体学生讨论,找出最佳加工工艺步骤,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充当穿针引线的角色,让学生充当主角,自由发挥创造性思维。

六、组织一线教师编撰教材,提高中职学生的钳工技能训练积极性

职校学生钳工技能训练课程枯燥乏味是造成学生学业水平低的一个重要原因。一直以来,职校学生的钳工技能训练都是以锉刀、丝锥、钢直尺等简单的操练工具为主,并不能够调动学生练习使用这些工具的积极性,对于这些工具的应用与掌握更是少之又少。因此,广大一线教师可以结合自己多年的教育教学经验编写适合中职学生学习情况的校本教材。教师自编教材不啻为一种创新教学模式,教材采用启发性、提示性和诱导性的思维模式并且结合传统的一对一的教学模式以使得学生可以有兴趣地参与到钳工技能的训练中。广大一线教师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对于职校学生的钳工技能训练也有一定研究,由一线教师执笔编撰更具有说服力和可靠性,它将是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某些中职院校率先采用教师编撰的校本教材而且取得良好效果,许多学生从牛头刨床、爬梯的组装中学到一些基本的机械原理,学习兴趣明显增加,学习效果也得到强化,并且在这一过程中意识到钳工技能不是一项只需要体力不需脑力的简单劳动,而是一项对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都要求颇高的具有创造意义的高级劳动。

七、对学生的成绩及时作出评价

教师在每次实训时,都要建立一个计分标准。学生对照这个标准,可以了解实训要求,发现自身技能的不足,继而改进。教师利用这个标准,方便对学生的技能水平做出评价,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引导学生进行相互比较,增强竞争意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积极进取的精神。

总之,提高钳工实训教学质量对于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有重要意义,因此,实训指导老师必须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加强研究和探索,想方设法地提高学生积极参与钳工技能实训教学的热情,促进教与学双方的良性互动,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钳工技能实训的教学质量,强化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谢学名.钳工技能实训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3(20).

[2]陶锦萍,潘哲枫.浅谈提高钳工实训课教学质量之我见[J].商界论坛,2013(17).

[3]杜新堂.钳工实习教学中的示范探讨[J].矿山机械,2007(7).

[4]费春云.如何提高钳工教学质量[J].科技资讯,2013(17).

钳工工程实训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钳工实训 部件装配 教学研究

钳工实训是机械专业开设的一门重要专业技能课。钳工实习训练是培养学生实践和操作能力的重要课程之一。但长期以来钳工的传统教学模式总让学生感觉到枯燥乏味,机械单调的训练、缺乏新意的课题,难免存在一些教学弊端,总让学生处于被动地接受状态,没有主动获取知识的积极性。

一、中职钳工实训教学现状面面观

中职钳工实训教学现状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与理论课程不配套。中职理论课程很多职校不设相应的钳工工艺学与精密量具、量仪等课程,这可能是根据国家对职业教育教学大纲中的要求而设置的。

二是与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标准不吻合。新的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标准,理论考核中,80%以上的理论知识内容是钳工工艺学课程实训教学中没有的。

三是与中职生就业后的岗位工作不相适应。中职生就业后,从钳工岗位从事工作的情况来看,主要是进行机械设备的维护与修理,或安装与调试,学生就业后的岗位适应能力也直接反映钳工实训教学的质量。

二、中职钳工实训教学有效性提升之对策

1.因材施教,提高实训教学的针对性

受应试教育影响,中职实训教学也容易出现“满堂灌”和课堂气氛沉闷的现象,教学效果往往不理想,导致学生的理论基础不扎实,所以在实习前要针对课题为学生拓展新工艺的发展,以丰富实习内容。在钳工实习训练中根据钳工实习训练的特点适时安排适量的讨论,因为钳工实习体能消耗较大,在适当情况下安排学生讨论,这样既能让学生得到休息,以便更好的训练,又能充分利用这点时间在学生放松体力的情况下进入讨论交流的学习环节。通过对有选择的、重要的、关键性的内容的讨论,不仅可以使学生加深理解,强化实习的重点内容,而且给学生提供了积极参加、自由发表见解的机会,可以有效地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兴趣,也可以解决难点问题,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尊重个体,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实习指导教师,既要传授技能,又要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职业品质。教师对于合理的、带有创新意识的训练步骤和工艺方法,组织学生相互交流总结,派代表对学生宣讲,将自己的成果拿出来和全班学生分享。这样做,首先,可以锻炼学生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其次,鼓励那些做事善于动脑筋、想办法的学生,同时对其他学生也是一种促进;再次,实现全班学生共同的技术进步。

例如,在锯削训练中,有的学生锯缝总容易歪斜,初次操作把握不准。问题提出后,在教师的引导下,有的学生大胆发言指出可能是姿势不对,锯削操作时动作不规范;还有的学生指出是工件夹持的位置不对,起锯姿势不正确而造成起锯困难等等。大家你一言我一语,锯削的速度、锯条装夹的松紧程度、眼睛应该看哪里、怎么看等等相关的问题都一一提了出来。这不正是所谓“一夹持(工件的夹持)、二松紧(锯条安装的松紧程度)、三起锯(起锯角的控制)”的锯削操作要领吗?这样的教学能够引导学生进入到社会职业的角色之中,以培养出企业需要的、优良的团队协作精神。

3.加强指导,增强实训教学的实效性

学生要从技能训练中获得较为扎实的实际操作技能技巧,必须进行正确的操作练习。为了保证学生能正确操作练习,教师要加强巡回指导。巡回指导是发现、解决学生实习过程中出现各种具体问题的主要方法之一。在巡回指导中教师除了解学生技能掌握情况,随时纠正不合理的加工工艺,错误的操作姿势和测量方法外,还要注意教育学生吃苦耐劳、遵守纪律、爱护工量具以及设备的职业教养。在巡回指导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做到“五勤”:腿勤、眼勤、脑勤、嘴勤、手勤。

“腿勤”,即在实习过程中,老师勤于巡回指导,便于及时发现情况,同时注意学生的操作安全。

“眼勤”,就是要经常观察学生操作的一招一式,以利于及时发现问题:如学生的姿势、动作及操作方法都会出现各种错误。如在锯割训练中,有的学生摆动太大还认为姿势优美,有的起锯姿势不正确而造成起锯困难;又如在锉削时,有的学生来回都在工件表面上用力锉削或在回锉刀时抬起太高……对于这些不规范或错误的操作,如不及时纠正,习惯就不易改正。

“脑勤”,就在紧扣实习内容的基础上,做一定扩展,启发学生思维,对存在的问题,要勤于分析其症结所在和产生的原因,诱导学生创新。

“嘴勤”,就是对学生存在的不足之处,要及时加以指导和纠正。

钳工工程实训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 钳工实训教学 增强效果 改变思想 更新理念 改革评价制度

据上学期对本校机械专业的学生调查统计发现有30%的同学不愿意学钳工,50%的同学认为可学可不学,只有20%的同学觉得有必要学。大部分学生认为随着先进的机械设备的不断涌现,现代化机械加工技术冲击着钳工的手工操作,机械加工则可以完成钳工某些基本操作,靠手工作业不但花费时间,而且消耗体力,又脏又累,钳工的前途受到质疑,因而在科技不断发展,钳工技能要求精益求精的时代,势必要加强钳工实训教学,提高钳工实训教学质量,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以下就提高钳工实训教学质量提几点看法。

一、改变思想认识

机械设备的半自动化、自动化发展使越来越多的学生误以为钳工操作是落后的手工加工方法,将会被现代化技术取代,学了也没有用武之地, 对钳工专业片面认识从而产生消极心理,造成思想偏见。所以钳工实训教学教师的首要任务是先改变学生的思想认识。

首先,明确地告诉学生虽然先进制造设备及工艺在不断改进,钳工的某些基本操作确实可以用机械加工的方法完成,但是目前市场对产品的精度要求越来越高,对于那些不适合机械加工,或者采用机械加工不能提高效益的操作,更应该依靠钳工完成,而且对钳工的操作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钳工的各项操作技能非但不能取消,反而应该加强、提高。

其次,在新技术不断更新,要制造出更先进的机械设备时,就凸显了钳工技能操作不可替代的作用。因为机械设备测量、装配、修理都必须用到画线、錾削、锯削、锉削、钻孔、攻、套螺纹、刮削、研磨、测量等钳工的基本操作技能,因此机械设备制造离不开从事先进的工、量、模具等工艺装备制造的技术工人;离不开高技能的装配工人;也离不开对机械设备进行维护、维修的具有专业知识和较高技能的机械维修人员,即工具钳工、装配钳工和机修钳工。

最后,让学生深入了解钳工,在思想上有充分的认识。在钳工实训刚开始教学时,指导教师不要急于进行项目教学,多花一些精力和时间讲好入门知识,向学生阐述学习钳工的目的、意义、社会价值,组织学生参观本专业的设备、工作环境、工作程序及所制造的产品等,使学生理解钳工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钳工在行业中的地位和作用,钳工的过去与未来的发展,引导学生进入钳工的大门,看到钳工的面貌,看到钳工的劳动价值,逐步加深对钳工的认识和理解,从而激发学生从事钳工的自豪感和荣誉感,对学习钳工技能产生兴趣和责任感。让学生认识到学好钳工操作技能是机械行业发展的需要,也是个人发展及竞争的需要。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的程度,激发学生对钳工操作技能的学习热情,促使其向积极的方向发展。

二、更新教学理念

现有的教学理念虽然是将课堂与车间一体化进行实际的教学,改变了过去传统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分开的状况,且本着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原则,将教学目标分解成三大模块:第一模块为基本功训练模块。第二模块为综合训练模块,第三模块为考证强化训练模块。教师顺着固定模式,以项目教学法进行教学,从而达到教学目标,却忽略了学生在固定模式教学中会产生疲劳、厌倦的心理,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因而要不断完善和更新现有的教学理念。

首先,让学生全程参与教学活动,提高实训教学的实效。著名的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该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教师要引导学生全程、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实训活动中。一是建立平等、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教师用亲切的态度对待学生,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当学生有精彩的表现时,教师要给予表扬和激励;当学生操作有错时,教师更应该给予鼓励,为学生营造一种无拘无束、自由宽松、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尽情地“自由参与”与“自由表达”,使学生敢想、敢说、敢做、敢于质疑,达到获得知识,掌握技能,体验情感,促进发展的目的。二是留有充分合理的时间让学生参与。根据实训内容的需要,确定参与时间,一般不少于三分之二;同时要防止教师唱主角、满堂灌,尽可能多挤出一些时间让学生多看、多想、多操练、多实践。三是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是学生全程参与实训活动的有效途径之一。教师根据学生年龄与性别、兴趣与爱好、知识与技能、设施与工位的状况,组建若干学习小组,在引导每个学生主动学习和独立操作的基础上,要求小组成员互相合作,广泛交流,引导学生向对方学习,向优秀学生学习,收到在交往中碰撞、在争论中启发、在观摩中长见识、在讨论中增长技能的良好效果。四是巧设任务,使学生都参与。根据实训内容及学生的能力差异,设计出不同层次的实训任务,对于学习较困难的学生只要求完成基础的、单一的、带有模仿性的实训任务;中等生要求完成略为综合的、略有变化的实训任务;优等生可布置一些综合性较强、难度较大、有利于培养创新能力的实训任务。这样,既让中等生、学困生“吃好”,又让优等生“吃饱”,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参与实训过程,都有任务可做,有新技能可学。

其次, 提高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由于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是天生的,可以在钳工实训教学中,适当穿插讲述本工种的前景、老一辈钳工的先进事迹,介绍本校历届钳工毕业生在生产岗位上发挥的骨干作用、在生产中的发明创新及锻炼成长的情况,等等,用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生动事例,从正面启发诱导,培养学生对钳工工种的热爱,鼓舞学生奋发努力,刻苦训练。在教学中,教师不怕苦和累的精神,文明生产,热心帮助学生的良好的职业道德,正确的操作姿势,娴熟、优美的錾、锯、锉等动作演示,以及以物说理的生动讲解和广博的文化素养,在学生的心目中都会产生深刻的影响,从而自觉由欣赏到模仿至对钳工的热爱。心理学家研究证明,只有当某种知识领域中的实际知识的积累达到了一定水平时,才能产生对这一领域的兴趣。所以在教学中,要有计划地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教师通过优化实训内容,精心设计实训课结构,采用灵活多样的实训教学方法,从学生实际掌握技巧的进程出发,结合项目课题计划,逐步实施。只有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使学生不断获得新知识,感到学有所得,才能使学生对钳工产生追求心理。最终使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地学好钳工操作技能。

三、改革评价制度

学校对教学效果的评判通常采用结果评价方式,对技能教学的评价大多采用专业技能等级证的获取率是否达到规定的比例来作为评价的参数。这种重理论轻技能、重结果轻过程的评价制度造成教师过于注重技能等级证书的通过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实训课质量的提高。同时实训课堂评价制度不健全,现有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与实训课特点不相符合,学校以理论课评价标准来衡量教师所上实训课的好坏,误导了实训教学。改革实训教学评价办法完善实训教学评价办法是加强实践教学管理,促进学生技能提高的重要措施,也是促进实训教学过程优化,提高实训课教学实效的重要环节,关系到师生平时怎么想、怎么学、怎么教、怎么练的导向问题。一是建立实训课评价制度。从实训教学的目标、内容、结构、教法、效果等方面入手,制定实训课量化评价标准,在此基础上,采取推门听课、随机听课、片段式听课等方法,对实训课进行经常性的检查评价,促使教师上好每一节实训课。二是改革考试评价制度。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以职业能力培养为导向,进行以考试内容、考试形式为重点的考试改革。强调考试内容既要有理论知识,又要有操作技能,还要有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的综合能力考核。考试形式应随着考试内容的改革发生相应的变化,采取笔试、动手实操、产品制作、作品设计、综合分析报告和现场解决问题等多样化的考试形式,建立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课程形成性考试与总结性考试相结合、理论考试与实践考试相结合,开卷考试与半开卷考试、闭卷考试相结合,课堂考试与现场考试相结合,笔试与口试、答辩相结合的开放式、多元化考试评价制度,引导师生重视实训教学,提高实训质量。

总之,提高实训课教学质量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是职业学校教育永恒的主题。需要广大职业教育工作者提高认识,从影响教学质量的教育观、学生观、教师的教学理念、实训课管理与评价等因素入手,进行深入持久的研究与探索,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孙书第,刘圣德.技工教育学[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4.

[2]杨彩虹.实习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内江科技,2006.02.

[3]于万成,王桂莲.深化实践课程体系改革,加强学生综合能力培训,2007.02.

钳工工程实训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钳工专业;一体化教学;教学结构钳工专业是职业学校开设时间较长的传统机械类专业,其教学任务是培养学生全面掌握中级钳工所需的工艺理论知识和技术操作技能技巧,其教学内容主要包括钳工工艺学和钳工生产实习两部分。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把这两部分内容通过工艺理论课和生产实习课的形式,理论教学在课室进行,技能训练则在生产车间进行。这种教学结构的主弊端是理论教学与实习教学相分离,学生学习的理论知识和生产实习的操作训练相脱节,理论未能及时指导实践,实践检验理论带有延迟性,与技能掌握规律不符,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和用人单位对专业人才素质的要求。要克服这些弊端,必须对钳工专业传统教学结构进行改革。近年来,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实施了“一体化教学模式”优化钳工工艺课教学结构的探索和实验,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钳工工艺实施“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钳工工艺学》分基础部分、装配部分或模具部分。《钳工工艺学》基础部分主要讲授钳工所具备的基础工艺理论,使学生掌握钳工加工基本理论知识。由于本课程实践性较强,在教学时,必须理论联系实际,要与钳工生产实习教学紧密配合,从学生在实习中感受到的实例出发讲授理论知识,指导学生将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于生产实习,培养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但过去由于职业学校钳工工艺课着重以课堂理论教学为主,与生产实习技能训练联系不够紧密,钳工工艺课和生产实习课分别由不同教师在不同的课堂以不同的教材进行教学,在教学时间安排上,实行“四周轮换”教学形式,即四周时间在课堂讲授理论课,四周时间下车间进行技能训练,容易产生工艺理论与生产实习课脱节,由于教材不统一,会使一些教学内容不连贯。再加上原来的教材内容比较陈旧,不能反映现代机械钳工专业不断出现的先进工艺理论知识,对生产实习中的技能训练针对性、指导性不强。一方面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不能在生产实习中得到及时运用;另一方面,学生在生产实习时必须用的理论知识又没有及时掌握,使他们钳工工艺课学习和钳工生产实习训练时不能理论联系实际。要克服这种现象,就必须采用理论结合实操的“一体化教学模式”。

二、实施“一体化教学模式”具体方法

1. 精心组织模块教学内容。

根据职业学校钳工专业教学的培养目标、要求及《广东省钳工技能鉴定》的标准,将《钳工工艺学》与《钳工生产实习》有关内容科学地结合起来,重新编写工艺课模块教材。从技能形成规律入手,以单元训练大纲为依据,寻找“理论结合点”按一个训练单元的需要,增减内容,组成模块,突出职业教育的特点。以培养操作技能为目标,理论知识以实用为准,够用为度,进行教材处理。例如《钳工工艺学》中麻花钻的三个辅助平面及切削角度中前角、后角、顶角、横刃斜角的定义、大小、特点和《钳工生产实习》中的钻头刃磨要求、方法及检验结合起来,组成一个模块教学单元,对此模块中技能的掌握没起作用的“各角对切削产生的影响”部分删去,留待以后钻头模块教学单元里再讲授。

2. 实施直观模块教学和训练。

(1)准备教模。教师预先准备讲课的挂图及一批用来练习刃磨的钻头。结合挂图、教模,先解释基面、切削平面、主截面等三个辅助平面,后讲解钻头的前角、后角、顶角、横刃斜角等几个主要角度的定义、大小、位置及特点。学生每人拿一支钻头、一边听课一边对照实物进行认识钻头的构造和特点的训练。(2)示范讲解。教师先讲解麻花钻刃磨要求及方法,然后在讲台用预先准备好的实物进行示范动作演示,同时学生跟着教师的示范在台下进行模仿练习。(3)录像观摩。通过播放录像,让学生自行与电视录像上规范动作比较,教师从旁指导、解说、对重点内容定格、重放,观摩后进行讨论,加深理解。(4)检查分析。教师先逐一让学生上讲台进行刃磨姿势演示,其他学生仔细观察,共同分析其动作姿势。教师进行分析检查,对不规范动作及时纠正。然后将预先准备好的几支刃磨后钻头让学生检验其是否符合要求,并指出错误之处,提出纠正方法。(5)归纳总结。总结本单元教学内容,并指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同时要求学生不断练习,保证刃磨的姿势动作规范以及钻头的几何角度的正确。

3. 进行技能实操训练。

分批让学生到砂轮房进行正式刃磨,教师从旁指导:钻头与砂轮的相对位置(主切削刃处于水平位置)钻头柄部不能翘起、两手要握稳且动作协调、要蘸水冷却,防止因过热而退火等,并及时检查,对刃磨后的钻头进行评讲。

4. 模块单元技能考核。

在完成一个模块单元的教学后,对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以钳工专业技能“应知、应会”的标准进行考核。应知:标准麻花钻的三个辅助平面及切削角度(通过笔试、闭卷形式考核),占该单元成绩的30%。应会:用订出的考核评估标准、考核内容(包括站立姿势、两手动作的协调性、钻头的五点刃磨要求和刃磨时间)来评定学生应会成绩,占该单元成绩的70%。

三、实施“一体化教学”的效果和体会

通过实施“一体化教学”的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2011、2012年,我校的钳工毕业班学生,经劳动部门统一考核,全部达钳工中级工操作水平,更有部分学生取得高级工职业技能资格。学生在技能竞赛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部分竞赛选手因成绩优秀、技能突出,被顺德美芝公司招聘为技术骨干。由于“一体化教学”在钳工专业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得到了学校的高度重视。因此本学期开始,我校在数控车工、汽车维修、电工等主干专业实施“一体化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