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钳工个人工作计划

钳工个人工作计划

钳工个人工作计划

钳工个人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

关键词:机械类专业;钳工;实践教学;评价方案;研究;实施;分析

钳工是中高职院校机械类专业学生必学的专业实践课程,同时,钳工技能也是机械类专业学生所必须具备的专业技能。在进行钳工教学过程中,不仅对该专业课程教学的实践性要求比较

高,同时在该专业课程的教学开展中,还要求实现对于学生相关学科知识以及专业技能的培养提升,在钳工实践操作能力方面的要求也比较高,因此,对机械类专业教学而言,钳工实践教学的作用地位非常重要和突出。实践教学评价方案主要是指针对实践教学的效果进行评价、判断,它对这种教学模式的改进以及深入有着很大的影响作用。通常情况下,教学评价方案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教学管理部门以及教师、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评价使用的专用评价表,另一部分是学生使用的对于教学效果的专用评价表。文章主要结合机械类专业钳工实践教学的特点,从钳工实践教学评价方案的设计与创新实施等,对于机械类专业钳工实践教学评价方案研究与实施进行分析论述。

一、钳工实践教学特点分析

在实践教学中,职业院校与普通院校的教学模式及方法存在一定的差异,中高职院校更加注重对于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以及专业技能的培养和锻炼,并且中高职院校的教学开展主要是以进行高技能型专业人才的培养为目标,因此,在教学开展过程中,更加侧重于实践教学的开展,而实践教学中又是以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与专业技能培养为主的实操课程设置为主,因此,这种实践教学模式在中高职院校中是一种比较普遍并且广泛应用的教学方法模式。机械类专业更是一个以机械相关知识学习为主,重视机械知识技能培养锻炼的专业,它在教学中对于实践教学以及学生的实践能力要求更加的严格。以钳工实践教学为例,在钳工实践教学开展过程中,就是要实现对于既掌握钳工技能技术,又具有一定的体力和细心精神,能够进行动手实践的新型社会需求人才的锻炼与培养。因此,根据这一教学目标,在教学开展过程中,对于实践教学的作用和模式就不容忽视。

通常情况下,实践教学方法模式又是一种以理论知识教学为基础,或者是为铺垫的教学方法模式,并且在有些中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中,还适量地穿插了一定的理论教学,形成实践理论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以实现对于学生的动手操作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提升。

二、钳工实践教学评价方案的设计分析

对于钳工实践教学评价方案的设计分析,以本地某中等专业学校机械类专业钳工实践教学模式的评价为例,结合其实践教学评价方案的具体设计情况,实现对于钳工实践教学评价方案的设计分析。

首先,该学校在对于机械类专业钳工的实践教学评价方案设计过程中,主要是根据该学校钳工课程多年的实践教学情况,并

在参考钳工职业教学目标要求及规定的职业道德标准基础上,制定出钳工实践教学评价的要求与标准,同时结合机械类专业钳工课程的学习知识内容与技能要求,最终形成了机械类专业钳工实践教学评价方案的设计实现。

该校设计的钳工实践教学评价方案,主要包括两个部分,即

教学管理部门以及钳工教学教师、专业技术人员使用的钳工实践教学评价表和进行钳工实践学习的学生对于钳工实践教学的评价表。其中,在相关教学管理部门以及教师、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评价应用的实践教学评价表中,主要从教学目标以及教学资源、实践教学项目、实践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部分,按照相关的要求与情况,对于各部分进行不同分值比例标准的划分,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二级、三级评价指标的深化划分,以实现在这一领域中对于教学方法模式的评价实施。比如,对于机械类专业钳工实践教学评价方案的研究评价,就要从教师的主导性、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学手段、方法、示范指导、钳工知识技能的掌握等方面,进行二级指标的深化设计,最终还要在二级评价指标的基础上,深化出三级评价指标,因此,进行机械类专业钳工实践教学评价中学生评价用表的设计时,就需要从这些方面进行考虑。先根据钳工教学与学习的知识内容实践训练,进行了钳工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

教学实践与效果、社会技能等不同标准的一级评价指标划分,并且在此基础上延伸出二级和三级评价指标,并根据这些指标的影响性,进行相关评价分数比值的确定,使学生能够在此基础上实现对于钳工实践教学的评价。

三、钳工实践教学评价方案的创新实施

根据上述学校钳工实践教学的评价方案设计情况,在进行该钳工实践教学评价方案的设计中,该校的教学评价方案存在着比较明显的创新设计实施。具体表现为,首先,在进行钳工实践教学评价方案设计中,突出了中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职业性特征与实践性要求;其次,在教学评价指标中体现了学生主体性地位的评价指标选项,对于教学中学生主体性地位给予了一定的重视;再次,教学评价方案的两个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该实践教学评价方案的客观性与导向性;最后,结合该钳工实践教学评价方案在实际教学中的评价应用,可以体现出相对比较强的可操作性,具有很大的实践指导意义,对于钳工教学质量水平的提升有着积极的作用和意义。

总之,进行钳工实践教学评价方案的研究与实施分析,不仅对于中高职院校钳工实践教学有着很大的指导和参考应用意义,而且对于改进和完善钳工实践教学问题、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也有着积极的作用和意义。

参考文献:

[1]陈刚,刘新灵,吴元祥,等.高职高专院校钳工实训教学探讨[J].企业导报,2012(23).

[2]欧阳波仪,夏致斌.《模具钳工》实训课程快乐教学的实践与应用[J].科技信息,2007(34).

[3]范梅花,张兴华,雷军乐.浅谈项目教学法在钳工课程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29).

[4]何晓凌.一体化教学模式及其在机修钳工专业中的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11(8).

钳工个人工作计划范文第2篇

关键词:机械装配;钳工;操作技能

机械的装配是钳工的重要内容,是钳工基本操作技能的综合运用。在生产实践中,钳工要努力采取更多更好的方法,培养和提高动作技能的准确性、协调性和稳定性,以及心智技能的敏捷性、思维的广度与深度,从而达到技能的高级阶段。

1.遵守拆卸原则,全面掌握装配的操作技能.

钳工的主要内容为刮研、钻孔、攻套丝、锯割、锉削、装配、划线;了解了锉刀的构造、分类、选用、锉削姿势、锉削方法和质量的检测。钳工要养成对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和良好品质。认真操作,保证每个部件装配精度,对设备的拆卸、修理、检验、部件装配和总装配有较刻的感性认识,通过操作实践,较快地和全面掌握修理的操作技能.

钳工在拆卸机械设备部件时,在操作中要遵守拆卸原则。避免造成拆卸的零件损坏,变形或丢失,影响修理课题训练的正常进行。在设备拆卸前,必须反复研究待修设备的图样资料,了解该设备的结构特点,传动系统及零、部件之间的配合关系,确定出合理的拆卸顺序和拆卸方法,以保证拆卸工作的顺利进行。正确运用拆卸工具,在用冲击法拆卸工件时,要加软垫或用软锤(铜棒),用力要适当,防止损坏零件表面,影响配合精度。精密的细长轴、丝杠等,要在清洗、涂油后垂直悬挂;重型部件要进行多点支承,防止变形,精密零件不能多件堆放,避免磕碰。细小、易丢失的零件,拆下并经过清理后,要再装到原来的主要零件上,防止丢失,轴上的零件拆下后,要按原来的次序方向用铁丝串在一起放置。

钳工在操作练习过程中要遵守纪律,注意遵守修理钳工安全操作技术,不得擅自离开本组的工作岗位,更不能在车间乱串和乱摸乱动。否则会影响生产秩序。坚决杜绝人身和设备事故的发生。在机械设备零件、部件的拆卸过程中,在用击卸法拆卸零件时,如果不注意,抡起锤子敲击时就容易发生伤已或伤人的情况等。要掌握安全操作要领,避免事故发生。要保持场地的整洁,拆卸下来的零、部件要在指定地点整齐放置, 工作位置周围要有足够的空地和通道,地面上不能有油污,以免因零、部件堆放不当把人绊倒,或地下的油污把人滑倒而发生人身事故。

2.掌握装配中容易出现的技术问题

在机械的装配过程中常会出现一些具体实际问题,钳工应根据不同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解决。下面以在装配中配合件的加工角度和立体划线的问题为例加以说明。

钳工常用划线工具有:划针、划针盘、划规、中心冲和平板;錾削用的工具有:手锤和各种錾子;锉削用的工具有:各种锤刀;锯割用的工具有:锯弓和锯条,;孔加工用的工具有:麻花钻、各种锪钻和铰刀;攻丝、套丝用的工具有:各种丝锥、板牙和绞手;刮削用的工具有:平面刮刀和曲面刮刀、各种扳手和起子等。钳工常用量具有:钢尺、刀口直尺,游标卡尺、千分尺、直角尺、内外卡钳、量角器、厚薄规、百分表等。

我们知道,平面划线与同机械投影图样相似,所不同的是,它是用划针、划规等划线工具在金属材料的平面上作图。划线有平面划线和立体划线两种。平面划线需要划两个方向的线条,立体划线需要划三个方向的线条。在实际操作中,每划一个方向的线条就必须有一个划线基准和它对应,所以,平面划线要选两个划线基准,立体划线要选三个划线基准。选好划线基准是划线正确与否和准确与否的关键,应该特别引起重视。只有正确选择划线基准,才能保证划线的准确、迅速。划线要求尺寸准确,线条清晰,保证精度。划线是加工的依据,所划出的线条要求尺寸准确,线条清晰。划线除要求划出的线条清晰均匀外,最重要的是保证尺寸准确。在立体划线中还应注意使长、宽、高三个方向的线条互相垂直。当划线发生错误或不准确时,都有可能造成工件报废。怎样选择好划线基准呢?首先,选择划线时要定好工件上的某个点、线或面,以此作为划线的依据,从而确定工件上其它各部分尺寸、几何形状和相应位置,此所选的点、线或面称为划线基准。划线基准要与设计基准一致。选择划线基准时,需要把工件、设计要求、加工工艺及划线工具等综合进行分析,找出划线的尺寸基准和放置基准。

此外,还有按照原件实物面进行模仿划线、配合划线等方法。要根据具体工件西安则适当的划线方法,使加工后的工件,符合加工标准,达到装配要求。

总之,钳工应对设备修理的内容作全面深入的了解,真正学到设备修理的知识,接触并参加多种设备的修理工作,进一步了解机械制造工艺知识和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培养、提高和加强自身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提高机械设备修理的操作技能和熟练程度,提高整体综合素质,提高实践动手能力。成为企业优秀的实用型的专业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徐兵,钳工实习中学生技能学习的评价,职教通讯。

[2]李常利,浅谈如何提高学生的钳工技能水平,现代农村科技。

[3]黄智华,钳工实习课教学心得。

钳工个人工作计划范文第3篇

【关键词】 教学改革 ;教学方法 ;六步教学法

1 钳工介绍

钳工在机械行业被誉为“万能钳工”,学习钳工就必须熟练掌握划线、錾削、锯削、锉削、钻孔、攻、套螺纹、刮削、研磨、测量等基本操作技能。这些技能因操作方便、加工灵活,从而在机械制造行业中具有其他机械或工种不能替代的作用。

众所周知,作为机加工中唯一的一个以手工操作为主的工种,钳工的学习内容较之其他专业一直处于比较落后、陈旧的阶段。由于钳工的学习内容是简单的常规操作,并且以实际操作训练为主,加之学习条件艰苦,学生在学校参加其他课程学习之后,鉴于学习环境及学习内容的比较表现出对钳工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乃至产生抵触情绪。所以学生在技能练习中,极易疲劳和厌倦情绪,进而影响学生实习的积极性。

钳工的学习是学生对机械制造认识的开始,只有熟知各种基本的操作技能,才能深入了解机械加工的工艺流程,对机械制造才会有整体认识。锉削、锯割、划线、钻孔、攻丝、套扣、装配等是钳工的基本操作,这些基本技能在机加工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学习学习这些简单枯燥的基本技能,仅运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来进行教学,很难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这就需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实施教学,使课堂学习生动有趣,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最终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 。

能动性,自觉地学好钳工各项操作技能。针对这种情况,在钳工教学中,很多教学老师都做了很多的研究工作[1,2],提出了相应的教学方法[3],如角色扮演法、分工协作法、过程分解法等,本文结合教学实际,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引入六步教学法实施教学,该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寻找到问题的答案,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享受到成功的喜悦,达到了教学目的。

2 学习过程的设计

2.1 引导文六步教学法。

引导文六步教学法,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目标,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自觉性,突出强化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引导文六步教学法――获取信息、制定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中的实施阶段。各环节具体关系如图所示:

图一:六步教学法环节图

注:黑影表示教师或引导者,处于辅助地位;白影是学生或工作者,是主体。

2.2 六步教学法在钳工课堂中的教学设计。

以机械技术系某钳工中技班“冷冲模具装配图-冷冲模制作”课堂教学为例设计六部教学法在该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第一步:确定学习目标:回顾旧课情况,提出新课要求。

主讲教师首先回顾上阶段学习任务完成情况,对存在问题进行了提醒,要求在新的学习过程中加以避免;对好的现象进行表扬,要求在新的学习中加以发扬。其次,提出了新课学习目标。

1.能够独立分析图纸。

2.具有清晰的思路,制定准备方案。

3.掌握锯割的技巧。

第二步:设置问题:想一想 怎么做?

以制作的冷冲模模型为教学参考资料,为学生讲解制作过程任务中所涉及的知识、技术和工作方法进行了介绍,重点针对技术难点进行铺垫,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提前思考,进入状态。

1.看图思考工件制作思路、技术难点、注意事项等问题有哪些?

2.在保证加工质量的前提下,有哪些可以省时、省力的好办法吗?

3.根据你自己的理解,在准备毛坯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图二 冷冲模模型示意图

图三 上模座模型示意图

第三步:确定计划,设计学习过程

根据教学内容并结合设置问题,认真分析零件图,思考并自主制定学习计划,对学习过程中的具体环节根据问题进行设计解决途径,进而在学习计划实施过程中验证。

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碰到学习问题,他们或查阅资料,或与同学商讨,或请教老师,待弄懂问题、解决难题后,继续“做”。

图四 上模座零件图

第四步:过程监督, 角色扮演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们明白自己的角色,教师们分工协作,充分扮演好教练的角色。有的巡回指导并时刻强调安全意识;有的在咨询台点拨、解决前来咨询的学生的难题;有点在对学生进行专项技能工艺指导等。教师是教学过程的引导者和控制者, 在学生无法自主完成任务并请求帮助时,给与适当指点促进其通过自主思考解决问题。

学生按已分好的学习小组,很快到达自己该到的学习岗位,投入学习活动。

第五步:检查,点评学生学习任务完成情况

本过程环节,要求学生在下课前15分钟,到实训室门前整齐列队,聆听主讲教师对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对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给予解答。其他教师检查实训场地卫生、设备保养、工量具摆放等工作。

第六步:评价,结合课堂,给予学习综合评价

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要求学生掌握必须的技能外,还要培训和锻炼学生其他能力:独立学习的能力、计划能力、社交能力、以及责任感和认真工作的态度等。 所以,评价既要对学生操作技能的评价,也要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的综合能力进行评价。

2.3 教学分析

通过学生完成任务工件检查,学生完成工件情况分布如图所示:

图五 学生学习效果图

该班共学生48人,通过对学生完成工件的检查,优秀的占24%,良好的占36%,合格的占36%,不合格的占4%。综合来讲,教学效果良好。

采用六步教学法,把枯燥的课堂变得有兴趣,有氛围。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带着问题练习,同时,学生之间充分讨论,并相互借鉴,减少了学生的犯错机率,在学生们相互学习的过程中,也增加了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使学生在快乐中掌握知识技能。通过六步教学法,学生能较好的掌握技能的同时,充分锻炼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3 总结

从提高钳工教学质量实际出发,将整个钳工课堂按照六步教学法分为六个步骤,通过对每步的环境设定,使学生根据自己制定的学习计划完成学习任务,并通过教师综合评价评定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实践证明,采用六步教学法,能够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合理的采用六步教学法是学生学习掌握钳工技能可行、有效的途径。

参考文献

[1] 卢建民,钳工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科学时代,2009. (01):56-57 .

钳工个人工作计划范文第4篇

关键词:钳工实习;操作训练;教学经验

钳工实习是职业学校电类专业学生必修的学科,符合操作训练更是职业学生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钳工教学目标指出:钳工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钳工技能和具体操作方法与步骤,提升学生的动手操作技能和创新能力等。可以说,钳工学科融合了机械制图、钳工工艺学、金属加工常识、工程力学、机械知识、公差与配合等课程内容,注重学生的实践性,而通过一定的实习符合操作能够强化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因此,笔者认为作为教师应结合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个性特征,加强学生钳工实习符合操作训练的指导,借以来促使学生更好地掌握钳工技能,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在此,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粗略地对钳工实习符合操作训练教学进行总结,借以来丰富钳工教学内容。

一、优化复合操作作业的选题

复合操作训练是钳工实习时期的重要环节之一,而复合操作作业的选题情况直接决定着学生对钳工实习的训练情况,属于决定性的因素。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优化复合操作作业的选题,借以来确保选题的可操作性。如,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因考虑学生之间的差异性以及对钳工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实际操作水平等因素,首先,以全体学生为主来选择有代表性的课题,从而避免作业的重复操作,借以来更全面、更系统地引导学生实现钳工实习的符合操作训练。其次,有针对性地进行符合操作训练。钳工实习复合作业主要是以制作小方锤、手锯弓、攻丝绞手等课题为主,鉴于此,笔者选择这些课题来引导学生对钳工进行灵活的运用。最后,以生为本,有意识地分层设置选题。学生对于钳工的掌握程度不可能是一样,教师在训练过程中可以分层设置选题,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题操作,这样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进行钳工操作实践,在很大程度上拓宽了钳工实习符合操作选题范畴,有利于对全体学生的动手、动脑

能力进行训练与强化。

二、以多媒体来辅助钳工实习复合操作训练教学

现如今是信息时代,计算机已经运用到各个领域。教育界更是离不开多媒体的辅助和支持。复合操作作为钳工实习过程中提升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最佳途径之一,教师可以采取多媒体信息化的教学手段,来拓宽学生自我发展的空间,帮助钳工实习符合操作训练教学。如,笔者在教学中,首先运用多媒体出示需要制作的工件,引导学生编写出相应的工艺操作步骤。其次,教师提出一定可行的实施方案来与学生进行对比,并选出最佳的钳工操作方法。这样给予学生一定的实践空间,让学生自主进行设置,从而能够使学生清楚地认知和了解自我的钳工操作能力,推动学生有目的地进行操作训练选题等等,诱发学生主动地学习知识,同时不断增强学生的自我钳工实践操作能力。

三、强化学生的创新思维

创新是推动技术和经济发展的原始动力,尤其在现如今市场经济日益竞争的背景下。创新是钳工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强化学生的创新思维引导和发展,从而为培养创新型的钳工人才奠定基础。我们知道,钳工复合操作训练实践性较强,笔者认为教师在教学中不仅仅要注重对学生灵活运用钳工进行指导,而且也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借以来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笔者在钳工实习复合操作训练过程中给予学生一定的空间让学生自己探究、总结完成任务的新途径、新方法等,以创新的教学手段来诱发学生开展创新思维。如,在实习“加工锯弓”实践操作时,笔者运用多媒体对其系统进行设计,之后让学生提出系统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定的合理修改建议,活跃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进行创新解决问题,活化钳工实习复合操作训练教学。

总之,钳工实习复合操作训练在教学中有着很重要的价值和作用,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探究、总结教学经验,借以来多角度地促使学生掌握钳工综合技能,推动学生朝着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发展,真正意义上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钳工个人工作计划范文第5篇

关键词:装配钳工;钳工技能;技术要点;装配工具

1 装配钳工的技能

1.1 划线

划线是根据图样和技术要求在毛坯或半成品上用划线工具划出加工界限或划出作为基准的点、线、面的操作过程。工具有划针、划圆规、划线盘、钢直尺、样冲子等。划线要求线条清晰均匀,定形、定位尺寸准确,精度一般在0.25mm~0.05mm。划线可以确定工件的加工余量,使加工有明显的尺寸界限,也可以发现和处理不合格的毛坯。

划线工具应与毛坯分开,以免毛坯毛刺划伤划线工具,影响工具的精度,同时也应及时保养,以免工具生锈。划线的步骤一般为:a、看清看懂图样,详细了解工件上需要划线的部位,明确工件及划线有关部分的作用和要求,了解有关的加工工艺;b、选定划线基准;c、初步检查毛坯的误差情况,给毛坯涂色;d、正确安装工件和选用划线工具;e、划线;f、详细对照样图检查划线的准确性,看是否有遗漏的地方;g、在线条上冲眼。

1.2 锉削

锉削应用十分广泛,可以锉削加工平面、曲面、内外表面、沟槽等各种形状复杂的表面。锉刀的正确握法与否,对锉削质量、锉削力量的发挥和人体疲劳程度都有一定影响。锉削的注意要点:a、锉刀柄要牢靠,不要使用锉刀柄有裂纹的锉刀;b、不准用嘴吹铁削,也不准用手清理铁削;c、锉刀放置不得露出钳台;d、夹持已加工面时应使用保护片,较大工件要加木垫。

1.3 锯削

锯削是用锯对材料或工件进行切断或锯削的加工方法。其使用技能方法:右手满握锯弓手柄,大拇指压在食指上,左手控制锯弓方向,大拇指在弓背上,食指、中指、无名指扶在锯弓前端,姿势与锉削基本一致。锯削时注意事项:a、工件将要锯断时应减小压力,防止工件断裂时伤脚;b、锯削的时候要控制好用力,防止锯条突然折断失控,使人受伤;c、锯削的过程中眼睛与锯条竖直线应重合,以免锯歪;d、锯条安装过紧或运动过快,压力太大,易使锯条折断。

1.4 钻孔

钻床上进行钻孔时,钻头的旋转是主运动,钻头沿轴向移动是进给运动。钻孔时先在钻的位置划出孔位的十字中心线,并打上中心冲眼,要求加工尺寸要小,孔的中心与十字交叉点重合。减少小钻头和孔间的摩擦,提高小钻头的寿命和改善孔的表面质量,钻孔时要加注足够的切削液。其注意事项如下:a、严格遵守钻床的操作规程,严禁戴手套;b、钻孔过程中需要检测时,必须先停车,然后才检测;c、钻孔时平口钳的手柄端面应放置在钻床工作台的左向,以防止转动力大而造成平口钳落地伤人;d、钻大孔时,先用小钻头钻孔,再用大钻扩孔。

1.5 攻螺纹

用丝锥在工件孔中切削出内螺纹的加工方法称为攻螺纹。工件如图1所示,需要加工4×M10螺纹。首先用φ18mm点钻(钻头角90°)加工4×M10的引正孔并同时完成C1.5孔口倒角,再钻4×M10底孔,最后攻丝4×M10。

攻螺纹的注意要点:a、攻螺纹前要对底孔孔口倒角;b、工件的装夹位置应放平,使螺孔中心线置于垂直或水平位置;c、当丝锥切入1~2圈后及时检查并矫正丝锥的垂直位置;d、攻不通孔时,需经常退出丝锥,排出孔内的铁屑,否则会因铁屑阻塞而使丝锥折断或达不到螺纹深度要求。

2 装配常用工具

2.1 量具

常用量具主要有游标量具和百分表。而游标量具主要有游标卡尺。游标卡尺可以测量长度、厚度、外径、内径、孔深、中心距等。游标卡尺分为0.05mm和0.02mm游标卡尺。游标卡尺是不可缺少的测量工具,必须注意其精度,测量时候要去掉工件的毛刺以免划伤卡尺。

2.2 装配图

装配图是机械设计中设计者意图的反映,是机械设计,制造的重要的技术依据。装配图是表达机器或部件的工作原理,零件间的装配关系和零件的主要结构形状,以及装配,检验和安装时所需的尺寸和技术要求。所以我们在装配时,必须看懂图样中的性能尺寸、装配尺寸、安装尺寸、外形尺寸。看装配图的方法步骤如下:a、先看标题栏,粗略了解零件。看标题栏,了解零件的名称,材料,数量比例等,从而大体了解零件的功能。对不熟悉的比较复杂的装配图,通常要参考有关的技术资料。如该零件所在部件的装配图,相关的其他零件图及其技术说明书等,以便从中了解该零件在机器或部件中的功能,结构特点,设计要求。为看图创造条件;b、深入分析视图,想象结构形状;c、分析技术要求,综合看懂全图。主要分析零件的表面粗糙度、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要求。要先弄清配合面或主要加工面的加工精度要求,了解其代号含义,再分析其余加工面和非加工面的相应要求,了解零件加工工艺特点和功能要求,然后了解分析零件的材料热处理,表面处理或修饰,检验等其他技术要求。

[参考文献]

[1]张景田.钳工的装配技术要点.机械加工制造,2012.

[2]丁学武.装配钳工实用技术手册.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