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钳工实习教师工作总结

钳工实习教师工作总结

钳工实习教师工作总结

钳工实习教师工作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技校 钳工专业 融入 校企合作 心得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11(b)-0055-01

在机械制造中,钳工是机械制造中唯一手工操作的工种,也是机械制造中相当重要的一个工种,其工作内容主要有工具制造与维修、零配件加工、专业维修等。在机械制造业中钳工不但对机械制造影响巨大,对于机械维修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钳工专业人才的培养方面,校企合作是当前培养钳工专业人才的最有效的方式。在技校钳工专业的教学过程中,本人一直在校企合作一线工作,在通过校企合作培养技校钳工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现将自己的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1 充分认识校企合作的重要性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技校普遍存在着过分关注理论知识,轻视实践操作的现象。通过这样的培养方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在进入企业之后常常不能马上进入工作状态,这样就无法满足企业快速盈利的需要,降低了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作为培养钳工专业人才的基地,技校如果无法满足企业的需要,不能培养出合格的专业型人才,则直接说明了学校培养人才是失败。

同时,钳工专业是一门操作性非常强的专业,技校要想在短时间内培养出大批具备专业理论知识以及专业操作技能的专业人才,必须将理论知识和具体实践相结合,通过理论知识指导实践操作,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不断验证理论知识。这样,通过二者的有机结合就可以不断促进学生掌握专业理论知识,提高实践操作能力,进而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真正达到培养专业钳工专业人才的目的。

2 在课程内容与企业计划的基础上制定教学计划

在技校钳工专业学习的过程中,通常都是第一年主要是理论课,第二年添加实习课程,第三年进行定岗实习。在第一年理论学习的过程中,由于理论课的枯燥无味,常常会使学生产生学习疲劳,甚至产生厌学现象。这就需要钳工专业的教师在认真分析课程特点的基础上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及时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样,一方面可以让学生通过实践掌握理论知识;另一方面还可以做到学以致用,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在学习了《机械制图》的理论课程后,可以安排学生进行短时间的实习,通过实习掌握机械制图的理论。另外,教师还要详细了解企业计划,将企业计划于课程内容进行比较分析,然后在课程内容与企业计划的基础上制定教学计划,从而达到培养钳工专业技术人才的目的。例如,在制定机修钳工专业教学计划之前,教师要深入企业,准确了解企业制定的设备维修计划,然后认真分析教学内容,针对企业设备维修计划制定教学计划,这样可以确保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及时进入企业进行学习,达到理论与实践同步进行的目的。

例如:理论学习完成后,教师可以按照调整后的教学大纲安排学生进入企业车间进行车床大修实践。这期间工作量最大的工作就是刮研床身导轨,在这个期间内如果学生能够进入车间进行实习,帮助企业职工进行工作,就可以大大减少企业职工们的工作量,从而受到企业职工的欢迎,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职工往往会在辅导学生掌握技术上更具有耐心,学生也能真正掌握到一线基本操作技能。

3 在结合生产实际的基础上及时调整教学内容

技校钳工课程是一门比较全面的课程,有的理论部分在课堂上学习比较合适,有的部分和实践相结合进行学习比较合适,这就需要教师认真结合生产实际,及时调整教学内容,这样一方面可以将基础知识和岗位技能进行完美结合;另一方面还可以提高学习效率,节约学习时间。

例如:在学习《钳工工艺学》课程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结合生产实践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对《钳工工艺学》进行综合分析发现,理论课的课时为10课时,其中块规、量具的维护与保养这一部分适合在课堂上进行理论讲授,这些内容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学习,百分表、游标卡尺这些内容适合在实习过程中学习,教师可以结合校企合作的过程中结合实践进行学习。对钳工加工方法以及刀具这一部分进行综合分析发现,錾子制作、钻头刃磨适合在课堂上学习,其他内容适合在实习过程中学习,教师就要将这部分内容结合校企合作进行实践教学。将适合实践的教学内容通过校企合作进行实践教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直接看到实物;另一方面也便于学生观察教师的操作与讲解,同时学生还可以使学生在操作实践的基础上掌握知识。

4 通过师资互换提高学生的知识和技能

技校的钳工专业教师要想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能力,熟练掌握钳工实际操作技能,增加自己的岗位经验,必须进入企业,进行长期生产实践锻炼,而长期参与生产实践又和正常完成教学工作相矛盾,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采取将技校教师交换到机械企业,让教师通过生产实践掌握企业零部件的加工、装配及检验,真正了解机械企业需要的人才状况及发展状况,从而引导教师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向,培养出真正符合企业要求的钳工人才。

企业要想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满足机械企业生产的需要,必须从企业中选拔具有丰富实践操作经验的技师或者工程师到技校参与教学指导,企业技师或者工程师要深入技校的课堂、实验室等教学一线,在全面了解技校教学的基础上,将企业的工作流程、产品以及企业对人才的要求进行宣传,让学生提前知晓企业的各种情况,明白学生和企业职工之间的区别,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态度和方法,为将来进入企业进行生产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进入企业的专业教师要及时和企业技师或者工程师进行交流,而进入学校的技师或者工程师也要及时和学校的专业教师进行沟通,在不断进行交流的基础上优势互补,共同提高。

5 跟踪研究学生的实习技能

尽管学生在学校里通过理论学习和实验已经掌握了相当多的知识和技能,但是学生是不是能够符合企业对于钳工的技能要求,必须通过生产性实习进行验证,不进行生产性实习,学生无法真正掌握机械企业是生产要求以及生产技术。在学生进行生产性实习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全程跟踪指导,在不断提高学生操作技能的基础上促进学生完成从学生到企业职工的角色转变。

总之,作为一种理想的教学方式,校企合作在培养学生知识能力和操作技能上具有独特的优势,作为技术学校钳工专业的教师,要想通过校企合作不断提高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岗位技能就必须认真分析校企合作在钳工培训方面的优势,认真分析教材和学生特点,只有这样,教师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才能真正完成培养钳工专业人才的任务。

参考文献

[1] 周兢.校企合作是培养高素质数控高技能人才的有效途径[J].教育与职业,2009,3.

钳工实习教师工作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钳工实习教学质量 训练方法

钳工实习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但钳工实习训练普遍存在内容枯燥、形式单调等问题,加之实习条件艰苦、劳动强度较大,不少学生望钳工实习而却步,缺少参加实习训练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如何更新教学观念,改革训练方法,优化训练内容,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钳工实习的教学质量,是值得钳工实习指导老师认真探讨的重要课题。

一、引导学生正确认识钳工实习的重要性

不少学生认为,当今社会科技发达,现代机械化加工完全可以代替手工操作,手工操作费时间、耗体力。于是,在钳工实习过程中,学生普遍存在着不刻苦训练、应付了事的现象。因此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钳工实习的重要性。怎么引导?教师要告诉学生:钳工是机械制造业中不可缺少的工种,至今尚无合适的机械设备可以完全代替零件加工过程中的划线、刮削、研磨和机械装配等钳工作业;某些最精密的样板、模具、量具和配合表面(如导轨面和轴瓦等),仍需依靠钳工的手艺进行精密加工;在单件、小批量生产或缺乏设备条件的情况下,采用钳工制造某些零件仍是一种经济实用的方法;某些精密修配、机械设备的安装调试、维护保养以及设备的技术改造等更是离不开钳工,可见钳工工艺在现代化生产中仍具有其他先进设备不可替代的作用。学生掌握了钳工技能,对进一步学习其它机械专业知识、提高个人综合素质是极其有益的。只要学生真正认识到钳工的重要性,就能激发出他们学习钳工的兴趣,配合老师积极参与实习训练。

二、制订合理的实习训练方案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要提高钳工实习的教学质量,首先是要制订出目标明确、措施得当、方法有效的实习训练方案。教师要做好调查研究工作,事先要钻研教材,明确教学目的,了解学生特点,熟悉实习训练的内容以及现有的设备条件,并预测实习训练中可能碰到的问题。在制订教学计划时要求老师做到下面几点:

1、精选实习训练课题

教师应根据实习训练的内容和要求,通过选择具有一定趣味性、针对性、实用性的训练课题,增强学生实习训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让学生在趣味课题的加工中找到自身的差距,体验钳工技能的神奇,从而提高实习训练的实效性。

2、明确实习训练目标

实习训练目标是要使学生既能顺利通过技能考核,又要学有所长、学有所用,真正掌握一技之长。教师应因人而异作目标分解,为每一课题制定出一个明确的实习训练分目标,让学生明确每个课题必须达到的操作技能要求。

3、研究学生特点和心态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体能、接受能力不同等特点及其学习心态的差异,研拟不同的实习训练方法,制订不同的训练考核标准,实施分层教学,力求在总体符合学生接受能力的基础上做到因材施教。

4、循序渐进组织实习训练

⑴基本技能训练。其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巩固专业知识,正确理解图纸要求;在教师的示范和指导下运用正确的姿势操作每一项基本技能,了解每一项技能的操作技巧,学会熟练使用和维护常用工具、量具,掌握安全文明生产的要求。

⑵基本工件训练。其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增强学生掌握工件加工方法、尺寸精度控制等能力,懂得在操作中使用基准的重要性,能编写简单的加工工艺并能按照加工工艺进行操作。

⑶镶配综合训练。其目的是让学生全面掌握各项技能,能根据图纸要求编写较复杂的加工工艺,能分析和处理在锉配中出现的问题,并能达到锉配的精度要求。

三、采用多形式的实习训练方法

1、因材施教法。在钳工实习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动手能力的差异,因材施教。可采取以下措施:(1)给技术好的学生增加工件操作难度,让他们在技术上有进一步的提高。对技术差的学生,则加强其基本技能训练。(2)教师要有意识地抽调尖子生操作表演或介绍经验,这些经验从学生嘴里说出来,学生更容易接受。而技术好的学生在介绍经验的同时也是一次再学习的过程,能使双方相互促进,共同进步。

2、启发引导法。教师要通过灵活多样的形式给学生创造独立思考及提出见解的机会,提高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应变能力。传统教学方法往往是教师讲解加工工艺,学生照着做,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及创造性。在实习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懂得怎样根据不同形状零件及精度要求来分析加工工艺和确定加工方法。如在做凹凸体锉配时,教学生分析:为何不能把凸块两角同时锯下?这样做会产生什么影响?通过问题的提出,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和提高他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对比训练法。在钳工实习过程中,因技能的个性差异,难免存在操作姿势变形或动作不规范等问题。要切实有效地解决这一难题,可以采用对比训练法,用错误方法和正确方法加工出来的工件做比较。如在锯削技能训练中,有些同学经常锯削速度过快,操作姿势不正确,导致尺寸超差,锯缝歪斜超出公差范围,锯条磨损严重。教师可用正常速度锯削的工件与之比较,比较哪一个锯的直、锯的深,比较哪一个锯削尺寸控制准确,锯条磨损少,哪一种方法体力消耗小。这样一比较,学生的印象就加深了。

4、讨论训练法。在钳工实习教学中,根据钳工训练的特点适时安排学生对一些重要的内容进行讨论,这样既能让学生放松体力,又能让学生加深理解实习内容的重点和难点。

5、互动训练法。在钳工实习训练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师生互动,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如在讲解錾削操作姿势时,可以这样设计:首先,先把正确的錾削姿势动作示范给学生看,然后请几位同学模仿姿势动作,再分别总结:这几位同学的錾削姿势动作是否正确?其错误在哪里?是握锤、握錾、站立姿势不对?还是挥锤方法不对?或是锤击速度控制不准确?这样学生能根据自身的情况,对错误的姿势动作加以纠正,别人出现的问题也能引起自己的重视,避免在操作时再次出错。

6、运用课件法。根据训练内容和要求,通过精心设计,制作出丰富多彩、动静结合的趣味课件,组织学生观看操作技能演示,将一些复杂的操作姿势形象化,使学生直观地领会操作的姿势动作要领和基本要求,并且不受时空限制和具有重复性,减轻了认知难度,从而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在钳工实习教学工作中,教师要吃透教材,吃透学生,吃透整个实习过程,制定切实可行的实习训练方案,采用多形式的实习训练方法,进行科学合理的知识讲解与技能训练指导,把知识性、科学性和趣味性同动手操作有机结合起来,寓知于乐,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掌握钳工的操作技能,切实提高钳工实习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钳工实习教师工作总结范文第3篇

在钳工教学中,应认真分析钳工教学的特点,切实提高钳工教学质量,本文从教学手段的拓展、实训项目的安排、分层次的教学、学习积极性的调动四个方面归纳总结,为钳工教学思路提供重要参考。

【关键词】

钳工教学;实训项目;分层次教学

近年来,随着我国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等相关政策的不断出台,国内制造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制造业作为工业化和现代化的主导力量,其发展水平是衡量工业化国家或地区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标志。经过近几年的高速发展,我国制造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与此同时,也暴露出许多的问题,其中技能型人才的缺乏和工人操作水平低下已经成为制约其发展的瓶颈,因此高等职业学校机械类的相关专业对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成为保障我国制造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关键环节。

钳工是使用钳工工具、钻床等按照技术要求对工件进行加工、修整、装配的一项工种,是机械制造业中不可缺少的工种,它的特点是灵活性强、工作范围广、应用性强、对操作者的技能水平要求高。钳工基本技能的训练是机械类专业学生接触到的第一次实际操作训练,在现行的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大纲中,要求钳工实训课是一门培养学生掌握钳工操作技能、技巧的课程,它的主要内容包括了入门知识、平面划线、锯割、锉削、钻孔、铰孔、攻螺纹、套螺纹、刮削、锉配,另外还包括常用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刀具和钻头的刃磨等。钳工实习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动手能力的重要工种之一,但是长期以来钳工的教学模式总是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机械单调的训练、缺乏新意的课题,难免存在一些教学弊端,总让学生处于一种被动的接受状态,没有主动获取知识的积极性。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从以下几点做了探索与实践:

1 教学手段的拓展

虽然钳工实训以动手操作为主,但是必要的理论知识是不可或缺的。在一些学校钳工理论的讲授中,先集中在传统的教室中学习,把理论知识全部讲授完,然后再到实训室中操作。由于钳工理论知识比较枯燥,学生往往学习兴趣不高,或者似懂非懂,而且在学习完理论知识后,由于没有马上进行实训操作,导致理论知识容易遗忘。学生在实训操作时,指导老师往往还要重复讲授,学习效果可想而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多媒体教学已经进入了教学活动中,这种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方式,表现出极大的优越性。借助多媒体工具,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同时还有助于学生加强学习,尤其是钳工教学中更具有优势,因为钳工是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学科,借助多媒体可以立体直观地将实际操作过程展现出来,加

深了学生的学习记忆。多媒体教学是钳工教学未来发展的一种趋势,也是适应新形势的必然要求,值得所有的学校推广与使用。所以笔者建议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室授课,配置多媒体仪器设备,采用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在每个钳工实训任务布置时,安排些时间讲述必须、够用的理论知识,然后大部分时间用来实践操作,这样学生能够把所学知识尽快用于实践操作,知识掌握牢固,教学效果良好。

2 实训项目的安排

随着高职教学改革如火如荼的展开,越来越多的课程开始进行教学改革,如项目化、模块化等方式。笔者觉得钳工实训非常适合项目化——任务驱动式教学。笔者建议首先认真钻研理论教材,了解理论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根据教材核心思想安排实训项目。根据教学大纲、教学课时,制定出合理的授课计划。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钳工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考虑教法,解决如何把已掌握的钳工技能知识传授给学生。制定授课计划时基本依据以下原则:(1)以基本功训练为主,其他训练为辅;(2)以实训教学为主,理论教学为辅;(3)理论教学和实际操作应相结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的安排教学顺序和实训项目,项目的安排应由浅到深,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引导学生循序渐进的掌握钳工技能。

3 分层次的教学

“因材施教”的基本原则,是所有教学活动中都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对于钳工教学来说也不例外。随着中职、职高生对口升学的比例越来越高,大一年级新生里普高升学与中职、职高对口升学同时存在。中职、职高生由于之前就已经学习了相关专业知识,钳工有了一定的基础。而普高生没有任何基础。这样导致在同一专业同一班级里,专业基础的不同层次。在授课时,我们不能忽略任何一个学生。为了满足各层次同学的学习需要,我们可以在布置实训项目任务时,同一个项目设置拓展部分,增加难度,如增加某些部分尺寸精度要求,对中职、职高生要求更高,而对普高生不做要求。这样就可以做到以人为本,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学有所获。

4 学习积极性的调动

锉削、錾切、锯切、划线、钻孔、攻丝、套扣、装配等是钳工的基本操作,也是钳工加工的基本特征,其加工灵活,操作方便,在机加工中有着其他工种不可替代的作用。这部分教学内容最好借助实物进行讲解,且在实际操作中将各种具体操作与其他加工方式一一进行比较,突出其特殊性和重要性,使学生从思想上对钳工的基础训练加以重视,通过他们的亲自观察、体验和感受来达到我们的目的。这种教育方式是他们容易接受的,比枯燥的理论说教效果好得多,这样使学生明确钳工在机械行业中的地位。

钳工实习教师工作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钳工;实习教学;双师型教师;整合;创新;

中图分类号:N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24-0327-02

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综合国力、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当今社会对职校的要求越来越高,对职校学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要提高职校校学生将来适应社会、适应企业的能力,必须使他们具有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提高他们的专业工种操作技能。就离不开生产实习教学这个重要环节,也是一个学生成为优秀技术工人的必要过程。生产实习技能训练应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钳工是不断发展的机械行业中的重要工种。培养社会发展需要的,掌握现代文化知识、高技能的钳工人才,是每个从事钳工理论教学和生产实习教学教师的任务。钳工专业的基本操作大部分是以手工操作为主的工种;一方面科技的发展、先进的机械设备不断涌现,最终能够减轻或解放劳动力。钳工的某些基本操作确实可以用机械加工的方法完成,但是对于那些不适合机械加工,或者采用机械加工反而增加成本的操作,还是应该依靠钳工完成。由此可见,钳工的各项操作技能非但不能取消,反而应该加强、提高。另一方面制造出先进的机械设备,离不开具有创新精神,从事先进的工、量、模具等工艺装备制造的工人;离不开高技能的装配工人;也离不开对机械设备进行维护、维修的具有专业知识和较高技能的机械维修人员,即工具钳工、装配钳工和机修钳工。不论哪种钳工都必须熟练掌握划线、錾削、锯削、锉削、钻孔、攻、套罗纹、刮削、研磨、测量等基本操作技能。这些技能操作方便、加工灵活,在向现代化、数字化飞速发展的机械制造行业中是其他机械或工种不能替代的。对机电专业的学生来说,钳工操作技能是必须掌握的重要技能之一。在钳工实习教学中,如果仍以传统教学模式为主,即钳工工艺教学与钳工实习教学分别进行,工艺教师注重讲解理论知识,而实习教师注重技能操作,导致工艺理论教学与实习教学严重脱节,影响了钳工教学的质量与对学生的培养,钳工工艺学与钳工生产实习课教学的问题,钳工理论教学内容与生产实习教学内容之间的矛盾。主要表现如下:

一.《钳工工艺学》理论内容与钳工实习课内容相重复

例如,工艺课开始都会讲钳工入门知识,包括钳工加工在机械制造中的地位和作用及钳工工作的主要内容、钳工工作场地的设备设施等等。在学生到实习车间实习时,实习教师又会重复地讲解这些内容。再如划线、錾削、锯割、锉削、孔加工等钳工基本操作知识,工艺课上会讲,实习课上又会再次重复讲解。这样既浪费了学生的学时,也浪费了教师精力。

二.钳工理论教学内容与实习教学内容之间存在偏差

钳工工艺课上,教师会安排讲解许多的理论知识,例如钳工部分量具的认识、基本切削的基本知识(包括各种刀具的名称、结构、切削部分的基本定义及刀具的刃磨等)、钳工的基本技能知识等等。而工艺课上讲的量具知识往往在技能训练时用不上,实习课上用的量具有时是工艺课上没见过的,这样就造成了理论知识在实习中运用不上,实习中需要的理论知识又没学过的现象。

三.钳工工艺课学时与实习教学学时之间的矛盾

目前,学生实习的学时大大低于理论课的学时,这样的安排造成了严重的后果,理论知识学得多,在实习课上用得却少,导致学生觉得职校学习主要是学理论而不是学操作技能,造成学生“在作业本上开机器”的现状。钳工理论课与实习课时间安排的矛盾在实际教学中,往往在工艺课上完或者上了一大半后才进行钳工实习。这时学生对理论知识已淡忘,许多内容必须要重新讲一遍。例如,在上实习课时教师讲到“钻孔”的技能操作时,必须要先把相关的理论知识讲解一次,如钻孔的机具(台钻、立钻、摇臂钻、钻夹头、钻头套)的理论知识、麻花钻的结构等等。而学生在钳工工艺课上已经学过这些理论知识,由于上完理论课后没有立即进行相关的操作训练,他们大多已经忘记得差不多了。

四.理论课教师与实习指导教师间的矛盾

现在理论课教师只上工艺课,而实习指导教师只教操作技能,教师相互之间缺乏沟通,对钳工教学没有达成共识。这既不利于对培养学生的能力,又不利于提高教学水平。

综上所述,我认为要提高钳工生产实习教学质量,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4.1 钳工工艺理论与钳工生产实习教学进行整合

1.整合教材,具体措施如下:一本好的钳工教学教材是教学成功必不可少的基础,所以教材的编制是当务之急。在选择钳工专业课的教学内容时,应依据科学性、实用性、合理性为原则,去掉那些不合时代要求的、不实用的内容,保留实用性强的内容。为此,要按照钳工教学大纲要求,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及企业的实际需要,编制校本教材。在编制教材时,以技能训练为核心,编入相关的具有很强操作性的工艺理论知识,让理论与实践在这本教材中相辅相成。避免钳工教学内容重复的问题,也解决了钳工理论教学安排的内容与实习教学安排的训练内容之间存在偏差的问题。节约了人力、财力,提高了工作效率与教学效果。

2.整合教师,对钳工工艺课教师与钳工实习课教师进行了整合,具体措施是对工艺课教师与实习课教师进行多种方式的培训,使教师成为“能文能武”的“双师型”教师。一个班的钳工实习和工艺课可由同一个教师任教,这样可避免上课内容的重复,

3.整合学时,对钳工实习课与钳工工艺课的学时进行整合。在学生上过钳工工艺课后,立即就工艺课所教内容进行相应的实习教学,并且工艺与实习的学时量应该达到1∶1,这样,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进行技能训练,在实习操作中进一步理解、认识与巩固工艺课理论,让理论来指导实践,又从实践中进一步提高理论水平,才能把书本上的知识通过自己实习操作变成自己的知识。

4.整合教学方法,目前,钳工工艺与钳工实习的教学方法不外乎两种,即讲解法与操作演示法,而这种方法过于枯燥和死板,激发不了学生的兴趣。特别是在讲钳工理论知识时,大多数学生并不是主动地学知识。为此,可以在钳工一体化教室里进行教学,边进行理论教学边生产实习。

4.2 提高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现代社会独生子女的动手能力普遍较弱,家长为其包办了一切家务,如:床铺家长铺,衣服家长洗,在家很少做家务。这样的学生在刚接触到钳工实习操作时,由于思想准备不足,动手能力差,一定会觉得苦,觉得累,从而产生了不稳定的情绪,甚至出现了放弃的念头。

钳工实训课题涉及面广且复杂,主要有尺寸公差、形位精度、配合要求等,学生在学习中不能把各种知识融会贯通,灵活运用,就无法达到教学上的要求,兴趣在学生学习钳工操作技能的过程中十分重要。教师的培养是学生形成学习兴趣的外因,学生个人的努力是内因。只有内外因相互作用,才能真正形成学习兴趣。从事钳工技能培训的教师都希望培养学生对操作技能的学习兴趣。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以学生的实际需要为切入点,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1.从思想上强化对学生学习目的的教育,即学好钳工操作技能是机械行业发展的需要,也是个人发展及竞争的需要。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激发学生对钳工操作技能的学习热情,促使其向积极的方向发展。还需要对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加以改进,使之生动有趣、难易适当、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从而引起学生的注意、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最终使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地学好钳工操作技能。

2.理论联系实际,提高操作技能,钳工的实习教学实际就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例如在进行锉削技能训练时,除了要规范地讲述及演示站立姿势、锉削时身体的倾斜度、锉刀的握法及锉削速度外,还要重点讲授并演示在锉削过程中左右手如何用力,这样,学生便能牢固地掌握所学内容。

3.更新传统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培养创新人才,在钳工实习教学中,往往采用“教师按教课书教,学生按教课书干”的注入式教学方法。工件的加工工艺和计算公式一律按教课书的标准执行,导致加工方法单一,计算依靠背诵公式。有时由于工、量具、测量形式、计算条件的改变,无法套用书中的公式,学生便感到无从下手。这种教学内容和模式显然已经不适应当前对创新人才的培养。所谓培养创新人才,就是对创新人才的个性培养;所谓创新人才,就是创造型人才。他们必须具备敏锐的洞察力、丰富的想象力、百折不挠、坚持不懈的毅力,要有勇于接受挑战的勇气,要有触类旁通、善于举一反三的变通性,还要有独出心裁的见解和与众不同的独创性。在培养毅力和勇气的同时,还要注意对洞察力和想象力以及变通性和独创性的培养。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上加以改进,采用指导性、提示性、启发性的教学模式,多讲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课题形式允许的情况下开展互动式教学。例如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制作技能和方法后,让学生根据图样要求和学过的知识与加工方法,设计出更多的加工工件的方法。然后,由教师对那些正确可行的方法加以肯定,对那些不正确的、需要改进的方法加以分析,并总结出可行的方法。也可以采用搞“小制作”的方法,让学生自己设计并制作多功能工具等。这样,既巩固、提高了学过的知识和操作技能,也培养了学生对钳工操作技能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他们的想象力、洞察力以及对所学知识变通性的发展和独创能力。

4.3 课题的选择要适当

课题的设置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每个班学生的技能掌握情况都不尽相同,所以课题的设置也不会相同,但总体上要注意几点:(1)先易后难,课题的选择要适应学生技能的发展。刚开始钳工实习,不应选择难度较高的课题,否则,学生会遇难而丧失信心,指导教师应随着学生技能水平的发展逐步提高工件的难度,让课题难度与学生的操作能力相适应。(2)各种类型的课题都要尝试做一下。学生在学习时都存在一个“新鲜感”的问题:不会的,没见过的,才有兴趣去探究,反之,就没有学习的热情。所以,指导教师选择课题时应尝试各种不同的类型,不可同一个课题反复做,这样既达不到练习的目的又容易造成学生学习兴趣的损失,真是得不偿失。(3)课题的选择应注意针对性与典型性。钳工实训的课题有很多,但学生的实习时间却有限,不可能每个课题都练习到,这时,就牵涉到课题的选择问题,课题的选择既要根据班级实际情况而定,又要考虑到课题的典型性,例如某个班级学生的尺寸控制普遍较差,就应选择一个尺寸加工较多的工件;某个班级的学生不注重形位精度,就应选择一个形位精度要求较高的工件,有针对性的练习才能有针对性的弥补。

4.4 精讲与示范

精讲是指课题讲解要抓重点、抓难点、抓弱点,工艺分析清晰、透彻。示范是指老师为学生做的示范操作。这是体现教师作用和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我们工作的重点。

钳工实训中最忌盲目操作,如果学生对所加工的课题不是十分了解的话是做不好的,但是,光靠学生自主理解课题往往会产生偏差,导致在加工中出现错误,所以,作为实训指导教师在课题加工之前一定要帮助学生充分读懂图纸,讲明课题的重点、难点、注意点,尺寸、形位、配合,为学生一一分析,清楚加工步骤和解决“为什么这样做”这个问题,工艺上的充分准备在实际操作中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示范的要求是准确、到位。教师的准确演示是学生掌握操作技能的前提,然后才是学生的模仿,通过教师的巡视观察,集体指导和个别指导相结合,及时纠正存在的问题,这样才能保证学生掌握正确的操作,只有规范的操作和准确的测量才能加工出高品质的产品。

总之,应该根据形势的变化,不断改进教学内容和模式。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提高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对学习技能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其改进学习方法,从而提高他们的生产操作技能。事实证明,这样的学生参加工作后,深受用人单位好评。

参考文献

钳工实习教师工作总结范文第5篇

一、钳工一体化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学生的学习目的不明确

认为在信息自动化时代,钳工操作已经过时,从而对钳工实习得过且过,操作技能掌握不多不全面,学习目的不明确。

(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

钳工最大的特点是以手工操作为主,技术要求高,机械化程度低,体力消耗大,因而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不高。

(三)学生承受挫折能力差

许多技校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适应环境能力差,在实习中怕苦怕累的现象非常普遍,承受挫折能力差。

(四)教师的责任心不够强

个别教师的责任心不够强,对钳工一体化教学认识不足,忽略实习教学模式的基本环节,影响了教学质量。

二、抓好钳工一体化教学的模式

钳工一体化教学的基本模式包括:组织教学、入门指导、巡回指导、结束指导四个环节,抓好钳工一体化教学的基本模式,能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是提高钳工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

(一)组织教学要周密

组织教学是钳工一体化教学的初始环节。一体化教师要根据教学大纲,认真编写授课计划和实习教案,认真备课,包括备学生、备设备、备工具、备实习场地等。同时教师要熟悉各课题的操作技能及操作规程。组织教学周密严谨,教学才能做到得心应手,教学效果好。

(二)入门指导要全面

入门指导是钳工一体化教学的重要环节。入门指导包括:检查复习、讲授新课、示范操作、分配实习任务。一体化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课题内容时,要兼顾全面,讲解透彻,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为掌握操作技能做好思想准备。

1.检查复习

一体化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已学过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导入新课题的实践学习。这是教师容易忽略的地方,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出发点,是不可省略的教学环节。

2.讲授新课

一体化教师在学生学习钳工基本功各课题前,要注意向学生讲授学习该课题的意义、目的、要求和任务,讲清楚学习内容、安全规程、技术要求、注意事项等,使学生对学习课题的知识有充分的认识和理解。

3.示范操作

一体化教师演练示范,明确操作要领,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和加深印象,是学生掌握操作技能的基础。示范方法包括:(1)慢速演示;(2)重点演示;(3)纠正错误的演示;

4.分配实习任务

一体化教师在示范操作后,要根据生产实习要求,组织分配学生的实习岗位和实习工件,强调安全文明生产,做好操作前的充分准备。

(三)巡回指导要到位

巡回指导是指实一体化教师在对课题讲解与示范的基础上,在学生进行生产实习操作过程中,有计划、有目的、有准备地对学生实习操作进行全面的检查和指导。可采取个别指导和集体指导相结合方式进行。

巡回指导是否到位,是一体化教师责任心的具体体现,也是学生能否掌握技能的关键环节。只有加强教师责任心,学生在教师的循循指导下,通过科学的反复实践训练,才能逐渐把不规范甚至错误的动作纠正过来,熟练掌握操作技能、技巧,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四)结束指导要及时

结束指导是指在一体化课题教学结束或某一课时实习结束时,教师结合学生的劳动成果(制作工件),对学生在实习中各方面表现进行总结。做到既指出不足,又肯定成绩;既提出批评,又鼓励鞭策。让学生感到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在实习训练中努力掌握和巩固操作技能。

三、提高钳工一体化教学质量的措施

影响钳工一体化教学质量的提高,既有学生的主观因素,又有教师的客观因素。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采取针对性措施,加强“教”与“学”的互动,钳工实习教学质量一定会得到提高。

(一)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是提高钳工教学质量的前提

加强对一体化教师队伍的建设,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各种教研活动,努力学习“四新”知识,自觉参加各种技能培训及竞赛,比如参加技师、高级技师培训、各种技能竞赛等,不断提高自己的操作技能水平。俗话说,“名师出高徒”,教师的技能水平提高了,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学习操作技能。同时要加强师德教育,教师要转变观念,加强责任心,对学生要做到循循善诱,晓之以理,导之以行,解之以惑。通过一体化教师不厌其烦的讲解、演示及指导,经过科学的反复训练,学生的操作技能才能得到提高。

(二)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是提高钳工教学质量的基础。

钳工基本操作能完成机械加工不便或难以完成的工作,有着“万能钳工”的美誉。一体化教师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引导工作,明确学习的目的和意义,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学生熟练掌握单项操作技能后,可通过综合课题的训练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的学习态度由“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操作技能。例如:锉配件、小虎钳等制作,课题学习结束后,把工件展示或给学生留念,学生感受到掌握技能的乐趣和满足感,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钳工教学质量的保证

一体化教师要善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示范操作既是课堂教学的重点,也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敲门砖,可采用灵活多变的示范方法。例如:学习锯削课题时,教师示范―学生观察、讲解―教师纠正;又如:学习锉削课题时,学生示范―教师观察、讲解―教师纠正。这样,实习过程中既调动了“教”与“学”互动性,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见表1)。同时,教师根据具体情况,让学生分组进行示范操作演示,及时对不规范动作进行纠正。随着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适时增加各种课题进行训练。

(四)纠正学生的动作要领,是提高钳工教学质量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