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当代建筑设计论文

当代建筑设计论文

当代建筑设计论文

当代建筑设计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当代建筑理论西方建筑传统文化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总体来说中国当代的建筑市场更像是西方建筑设计师展示自己设计理念与才华的试验基地。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水平的提高,中国的发展进程中必然经历的一个过程就是对外来文化的吸收。全球化的世界发展模式必然包括了建筑领域的交融。而在这个阶段中国更多的是对外来文化的吸纳,由于长时间以来中国建筑理论的停滞与断层,必然导致外国设计思想的流入,对外学科、边缘学科的消化吸收。可是现实却是更多的照搬照抄西方建筑理念,中国建筑师自我健全中国的文化体系却是表现的极其不成熟。

二、原因

提到原因,我们有必要提一下当今中国的建筑现状,大量雷同的现代高层建筑在城市的各个角落复制粘贴,大众对物质的高度追求,对精神生活世界的忽视。现在的这种状态更像是西方国家现代建筑状态的复制。诚然,经济的发展会促使建筑也需要模数化的材料设计,高技术的声光环境设计,舒适的室内环境设计来迎合高品质的物质需求以及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建筑的需求。由于中国建筑领域文化的部分缺失,政府对城市建筑景观形态的长期忽视,我们的建筑创作理论体系不够完善,不够地域性,过于玩弄形式主义,过于依赖外国建筑设计师的并不一定适合本土文化的建筑设计理念。

建筑设计的理论受基本理论(本体论、价值论、创作论等);应用理论(方法论、工具论、设计原理等);跨学科理论(建筑史学、建筑美学、建筑教育学、建筑技术、哲学、技术等)以及建筑评论的影响。在这些影响因素里边最重要的因素应该属人们的观念世界,人们的价值体系以及人们的认知体系。武汉大学赵冰教授曾经总结中国当代的建筑理论――“在我看来,中国近现代从西方输入的建筑理论,其中包括设计理论,在基本形态上保持了西方的特征,它伴随着西方文化对中华文化的冲击,在文化理智上中断了中华文化八千年承传发展的易的设计理论,象我们通常说的风水理论等。一般的中国建筑师几乎对中华的易的设计理论一无所知,因而中国近现代的建筑根本上是和中国本土相冲突的。而随着殊相文化的中华主义的发展,我们越加感到了中华主义的设计理论和方法的必要。”

而他提出的太极理论,营造思想,语言与书写的设计联想等都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当代建筑设计的指导意义。

三、中国建筑创作的进步

时下外国建筑师的先进设计理念对我国当代的建筑领域有着极为深刻的影响。例如SOM建筑设计事务所、雷姆.库哈斯、安德鲁以及最近较为流行的“建筑女神”扎哈.哈迪得。我们以扎哈为实例来研究一下,扎哈推崇的是一种前卫艺术,她坚信建筑具备一种力量,可以从重力中解脱出来,让身入其中的人们获得解放,感受自由。无疑扎哈的作品充满着动势,流畅的线条让人震撼。扎哈的数学学习经历给她的设计具有深厚的结构到功能的设计能力。尽管人们对她的建筑设计作品褒贬不一。但是扎哈对自己建筑设计理论的深入探讨与执著追求也影响着很大一批中国的建筑师。我国对这类建筑师才华的吸纳也是建筑领域的进步。对处于全球化的中国,对外来文化有选择的吸收与自我文化的保护与创新同等重要。

说到这里我们很容易想到提倡中西方文化的交融,传统与现代的共生设计理念的设计师――贝聿铭。贝聿铭有着丰富的西方留学经验,有着对中国文化的热忱,有丰富的设计经验、公司经营管理经验。他成功的将自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融入到自己的建筑设计中去,为业主和更多人接受。这应该算是中国建筑创作的又一进步了。最能证明这一点的是贝氏的人生经历,他的早期作品偏密斯风格,继肯尼迪纪念图书馆之后寻求了新的出路――柯布式雕塑风,后来当他接手台湾省台中东海大学路思义教堂的设计便开始寻求中国式建筑的出路。贝氏认为中国的艺术起源于对自然界的敏锐观察,他援引自然,试图为中国的现代建筑寻找新方向。北京香山饭店借鉴古典园林与江南民居,是对中国式建筑的成功探索。苏州博物馆的设计将中国古典园林的特殊技法运用得淋漓尽致,随着贝氏对中国文化的深入理解与发觉,他成功的为中国当代建筑创作提供了典范。

四、当代建筑创作中存在的现实问题

王澍的“业余建筑”是对中国建筑师职业“专业”但却商业的运作的反驳。国内专业领域中有很大一部分崇洋的心理成分。同时方圆大厦、福禄寿大厦以及新建成的广州铜钱大厦可识别性很强但显得过于商业化肤浅化,当然侧面也能体现出中国人对于本族文化浅层次尊崇。毕竟中国处于发展中国家状态,而我们的建筑理论体系在经历很长一段时间的断层之后必然呈现对外来建筑理论体系的崇尚与偏好。当然我们当代有很大一批建筑师正在努力寻找本土建筑的出路并有了显著的成效。

那么是什么造成了这种现状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首先,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的文化很长一段时间被外来文化侵袭,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理解的缺失导致当代建筑师失去了一部分最重要的文化建筑理论指导。其次,政府部门的重视程度不够,在当代紧张高效的生活状态中,我们似乎忘却了中国人温文尔雅的生活特质,更多的呈现出了对物质与金钱的过度追求以及对精神文化生活、个人修养的缺失。物质与精神,享受与品位同样重要。中国的建筑教育体系有待完善与提升。再者,中国的建筑大潮风生水起,开发商和业主要求的是高效,是利益,更多的建筑师为了生计会妥协于这个现状,缺乏创新性,忽视建筑环境与场所性精神。但我相信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自然对艺术的追求愈加强烈,中国的建筑创作之路会愈加成熟。

五、结语

西方建筑美学讲求比例、尺度、色彩、空间、视错觉等分析,追求理性至上主义;而中国本土建筑理论讲求实用理性精神和中国建筑文化中物我一体的环境理论及营造理念,空间与实体并重,钟情于空间与意境的塑造。我们应该树立起对我国民族文化的自觉与自信,较为清醒地保持自身的文化独立性,与更新中传承,与传承中更新。

【参考文献】:

[1] 邹德侬 《中国现代建筑理论的解困――五谈引进外国建筑理论的经验教训》 [J] 华中建筑 1988.09.16

[2]刘林 《活的建筑:中华根基的建筑观与方法论――赵冰营造思想评述》 [J]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2006.12.30

[3]黄海峰 《东西方文化的交融传统与现代的共生――贝聿铭建筑哲学与作品诠释》 [J] 建筑设计管理 2009.08.28

当代建筑设计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字】现代建筑学;设计;研究方法

前言:面对西方文化与东方文化的不断接触,在两次工业革命的冲击之下,面对当前社会发展中不断涌现的大量的新型科学技术以及建筑设计理念的影响,促使我国传统建筑设计方法的使用者开始了反思。为了能够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需要,满足社会的发展建设,采用科学技术现代建筑设计,将能够促进该行业的有效发展,提高建筑行业的竞争实力。做好建筑学中设计工作的开展,积极的采用创新的研究策略,必然能够提高设计研究方法的应用价值。

一、研究进展与成果

现代建筑学的发展是顺应了时代的发展潮流,迎合了当代社会的发展需求。面对社会建筑中不断增强的产业竞争趋势,为了能够在湍急的洪水中站稳自己的脚跟,相关的建筑企业不学对建筑的应用技术进行不断的完善以及更新。所以,这就促进了现代建筑学的创新以及发展,为取得更好的硕果奠定了保障。所以,在现代建筑学的设计以及应用研究的过程中,使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将能够有效的提升设计研究成果的准确性、科学性、可靠性,促进设计研究方法在实践应用中利用价值的提升,为当代建筑行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基础。

作为建筑领域中设计研究方法学科另一重要组成部分的研究方法研究,其较之于设计方法研究而言,常具有研究起步较晚、研究难度较大的现实特点。因此在设计研究方法学领域中,其研究过程的开展及其成果的取得往往又成为该学科领域中的难点所在。

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我国理论研究界对国外“设计研究方法学”的研究开展了早期的引介和学习。这对其后我国建筑设计方法论研究的下一步开展提供了必要的先期准备和理论支持。1983年,以冯纪忠、杨公侠为代表的武汉华中理工大学的一批学者,就将德国J・Jeodieke所著《建筑设计方法论》加以翻译出版,为我国研究人员在这一领域中能够较早接触到西方相关理论文献做出了重要贡献。

1985年芮杏文、戚昌滋合著的《实用创造学与方法论》一书中对创造学加以了详细介绍,并在其中对研究所使用的系统论、智能论、离散论、信息论、控制论、优化论、对应论、寿命论和模糊论等九大方法体系加以了介绍和说明。成为介绍并引发我国现代设计科学理论研究发展的启蒙性著作。

工程学者李贵轩在1989年编写出版了《设计方法学》一书,全书从工程设计学的视角出发,系统讲解了设计方法学所涉及的范围、进程以及基本设计方法。此外在该书中还就设计与创造的关系、设计与经济效益、设计与人机工程学、设计方法学与计算机应用等几个专题展开了有关设计人员及其设计实践之间关系的讨论,并由此成为在设计方法学领域中较早引入对现代技术手段加以专题讨论的一部重要著作。紧随其后,设计研究人员董仲元与蒋克铸出版了《设计方法学》一书。全书在继承李贵轩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扩充了针对技术过程与技术系统、设计典型流程以及设计系列化与模块化等理论领域的研究深度。

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不同的时代终将会出现在某一行业中一批新兴的建筑大师。在20世纪90年代到来之后,随着我国有志之士对建筑设计方法的重视以及研究,经过长时间在建筑领域的深入分析,从建筑设计自身所具有的规律以及特点出发,针对在设计当中出现的过程问题、方法问题等进行深度的分析以及研究,最终得出了建筑与环境之间的研究著作。

1999年,东南大学建筑理论学家刘先觉主编出版了《现代建筑理论――建筑结合人文科学自然科学与技术科学的新成就》一书。该书以专题研究式的方式出发,针对当代建筑理论发展进程中的各种问题和流派加以其百科全书型的解读,而这种特点同样也体现在对西方现代建筑设计方法论本身加以介绍和研究的过程中。通过大量翔实而客观的分析评判,作者从对当代设计方法运动产生与发展、设计方法论的理论与实践及其对当今建筑创作发展的启示作用等多个角度人手,为我们架构出一幅西方社会设计方法论研究的宏观历史图景,并也由此成为我们今后开展研究工作一份不可多得的有力基础资料支持。

20世纪是科学发展工作进入一个新的高度的世纪,他的开展拉动了社会的发展以及建设,促进了各行业之间与科学技术领域的广泛融合,促进了当代社会的发展以及变化。同时,建筑行业的发展在该阶段同样是得到了洗礼,并最终取得了质的突破。面对当前社会发展的趋势,创新思维理念已经深入人心,所以基于此基础上进行建筑设计工作的开展将十分具有价值。2001年,哈建大教授张伶伶与李存东合著的《建筑创作思维的过程与表达》一书出版。在书中对建筑创作思维加以了三段式界定,同时结合具体创作实例进行分析,对创作思维过程中存在的一般规律和特征加以了分析总结,并且为下一步开展创作实践与建筑研究提供富有价值的理论支持。此外,在本书研究中还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对于“创作主体论”的再认识过程,这对于今后我们开展设计创作中设计师主观能动作用的分析研究也具有积极的参考意义。同年,同济大学郑时龄教授从对建筑开展批评的角度出发,在深入研究建筑批评意识、建筑批评价值论、建筑批评符号论以及建筑批评方法论等诸多领域的基础上完成了《建筑批评学》一书。其中在对建筑批评方法论所开展研究这一部分中,作者就批评所应采取的模式以及批评的规范与标准等问题加以了探索,而这种研究方法和思路同样可借鉴运用到今后所开展的研究过程中来。

二、价值与展望

伴随当代社会的迅速转型与飞速发展,在建筑领域中,传统的设计方法与设计过程越来越受到前所未有的质疑和挑战。以往更多凭借于建筑师个人修养和手工艺操作式的设计模式最先由于无法满足当代社会中日趋庞大复杂设计对象的要求而不得不进行必要的自我调试与革新,以期由此满足时展对于速度和效率的追求。并由此成为当代设计研究方法学形成和发展的必要社会需求基础所在。

与此同时在哲学和思想研究领域中,科学技术哲学、存在主义哲学、批判主义哲学以及结构主义哲学等一批学说流派的确立和兴起在对传统西方古典主义哲学加以批判和反思的同时,也进一步确立了所谓现性哲学的历史地位。受其影响,在各学科研究领域中相继出现的相对论、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以及运筹学等内容也深刻影响到研究发展的进程本身。而这些新理念和新思想由此也为当代设计研究方法学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思想文化准备。正是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相关建筑设计与研究方法学目前正日益成为当代建筑学创作与研究舞台上一门新兴的学科领域,其必将对建筑设计与发展研究进程起到深刻的理论意义与影响作用。

结语:综上所述,本文对现代建筑学中的设计研究方法的发展进行了研究分析,对研究设计方法的演变以及相关成就进行了简要的概括。面对当代社会建筑工程行业应用发展价值的不断提升,基于科学发展的视角积极的采取创新的建筑设计方法,必然能够推动建筑行业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晓程 建筑学设计中的生态意识 现代装饰(理论) 2013年05期

当代建筑设计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参数化,新形式主义,数码构筑

中图分类号:F407.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对中国人来说,“建筑师”的称谓是泊来品,从引入起就带着浓重的西洋味,早起中国建筑师的成长有三种途径:第一自学成材,如南通的近代建筑师孙之厦,靠爬到屋顶上丈量洋人设计的西洋建筑学习设计;第二,在西方开设的“打样间”当学徒学建筑,如武汉近代建筑师卢镛标;第三,从西洋或东洋留学归国从事设计。无论哪一种起源,都与西方有着或深或浅的渊源。后辈建筑师同样把西方建筑文化及设计方法作为模仿的对象,包括西洋历史建筑,现代主义建筑等。现代主义之后的各种流派都成为建筑师设计的基础,因而中国建筑师明显表现出“崇洋”的姿态,这是中国建筑师的过往一种建筑文化态度。但同时,他们中的多数人不甘于模仿西方,从民族自尊的角度出发,试图探索建筑的民族化道路,可惜却将立足点放在传统上,试图复兴中国建筑传统文化来建立中国建筑师的自信,这表现在民族形式,现代乡土设计及片面的环境论等设计思想上。在这方面,中国建筑师又明显地表现出历史传统情节,这是中国过往建筑师的另一种建筑文化态度。简单地将西方与中国传统想结合也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单并未超出上述两种基本的建筑文化观,也并未创造真正的中国建筑。

一,新生的设计手段

今天,代表21实际的新学科如信息,生物,环境已经深入影响到建筑领域,特别是计算机技术对建筑设计的影响,使参数化设计应运而生,它可以使复杂的建筑问题得到比较精确的解答。因而,建筑师有了表现建造的最终形式的真实性的有力武器,同事也为中国建筑师未来的流向提供了指引。

形式,一直都是建筑学讨论和研究的对象,近几年风起云涌的数字建筑运动在某种程度上对传统的基于欧几里德几何的形式原则的颠覆,极端丰富的数字运动暗示着对原有形式命题的重新定义,而且参数化设计正是给这种形式追求赋予了新生的设计手段。

不可否认的是,数字建筑运动对于形式逻辑的强调仍然延续了西方理性的建筑传统。但是由于技术手段的不断变化,从在图板上用笔和尺再现头脑中业已存在的形式(传统CAD工具从某种意义上只是比较高级的笔和尺)到依靠计算机工具创造形式的这一转变,扩充了建筑学形式语言体系,计算机可循环,可换代,具有逻辑“思维”能力,用英国理论家Neil Leach最近强调的词来形容,就是具有“智慧”。

这个“智慧”的产生离不开建筑师,由于要将形式交付计算机进行“创造”,建筑师需要清晰解读形式的生成规则。事实上,对省城数学规则的研究在建筑师中是有传统的,Sigfried Giedion曾提到巴洛克时代的工匠就已利用微积分的方式去描述巴洛克的装饰。在计算机时代,建筑师确定规则之后,便以计算机编码语言对形式本身进行描述,或者说,对形式的发生机制进行“再创造”与“深加工”。这一过程就如同计算机本身有了“智慧”。很显然,当建筑具有“智慧”时,其所创造的新形式必然要颠覆原有的形式判断标准。

二,关于数字建筑浪潮下的新形式主义

什么是数字建筑浪潮下的新形式主义判断标准?显然不能用“数字形式”简单去描述和归纳。当数字运动在建筑领域更深入,广泛的层面发生的时候,当数字技术不仅作为工具而使建筑学具有了“智慧”之后,我们应该以新的形式判断标准去描述和解析我们当下的纷繁状况。

英国理论家Patrick Schumacher提出“参数主义”一次,试图归纳和总结数字条件下出现新的建筑风格,并且将参数主义至于与后现代主义,结构主义和极少主义筒灯的地位,认为参数主义中介了现代主义之后建筑学中不确定的转型期。他提到,“最近在全球先锋建筑中,出现了一股称谓参数主义的河流。他是植根于数字动画技术的一种风格,最近借助于现金的参数化设计系统和脚本方法而日趋完善”,很显然他一方面强调参数主义是一种新的范式,单同事却把这个范式的名称锁定于“参数”这种特定的技术。因此Neil Leach曾指出“(Patrick Schumacher)阐述的作品大部分不是由参数化工具生成,因此是非参数化的,更别说这些作品源于前计算时代”,他还进一步指出Schumacher在用“一个相对边缘的计算技术来指代一种全新的建筑风格”。

在中国建筑实践中,很多人往往用“参数化建筑”来简单概括当下的数字建筑浪潮,但是很显然,“参数化”如果按一工具来理解,只是这个河流的一朵浪花。清华大学徐卫国教授提出的“非线性建筑”则具有更加深刻的科学内涵。对这个浪潮的定名留待建筑学者去继续探索,而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是新技术手段催生的新建筑风格尚无评价标准,甚至连系统的描述方式都没有。

三,数码构筑

建筑的利是发展可视为一种构筑的发展,根据Botticher、Laugier、Semper和Frampton等学者的观察,构筑的概念是从救援的古典时期到晚近的后现代主义逐渐成型的。如同先前的权威论述所言,主要的构筑返利皆建立在史前时期、古希腊时期、中国古代、歌德及文艺复兴时期、现代与后现代时期。

从微观的历史观点来看,构筑的发展表现出另一种生动活力,按照Mitchell、Cache和Leach的论点,数码应用李静了前数码,数码与后数码三个阶段。当绘图和建模工具与设计媒体的使用还停留在前数码时代时,Antonni Gaudi、Rudolf Steiner、Le Corbusier和Jorn Utizon挑战操作形体和思考空间的传统方法,颠覆了传统的构筑方式,虽然当时的设计媒体尚未数码化,但设计方法与思考迫切需要数码的设计方式来解决,换句话来说,他们正是前数码作品。

自从Frank Gehry、Peter Eisenman、Greg lynn、UN Studio、FOA、dECOi等建筑师的作品涌现后,构筑才真正进入新阶段。数码媒体成熟地应用到建筑构筑技术,为设计思考带来了完全解放,这也得力于建筑师、工程师等在数码时代的实验和研究,他们使得大部分的数码技术与数码过程,在建筑实践中变得愈来愈标准化。而在后数码时代中,许多致命建筑师,如扎哈哈迪德,库哈斯,SOM等,开始运用数码工具,建筑的数码构筑逐渐走向普及化,从而为新形式主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新形式主义”是使用数字技术手段在形式命题上的全新解析。“新形式主义”意味着一个新建筑时代的到来。这种新形式主义绝非计算机中的虚拟,物化的技术手段意味着它仍然以一种唯物主义的物质形式存在,使我们生活在“新形式主义”物质中。虽然似乎无法回避数字形式是一种新的建筑范式的讨论,我们也意识到从实践层面来看,当下对技术手段的拥抱比对形式的研究和讨论来的更加紧迫和金企鹅,但是我们仍然为这种技术在突破原有形式理解上的能力而欢欣鼓舞。

【参考文献】

Sigfried Giedion. Space, Time and Architectur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41

陆绍明,当代建筑叙事学的本体建构——叙事诗也下的空间特征、方法及其对创新教育的启示。建筑学报,2010(4):1~7

城市建筑 NO.84 2011.09

当代建筑设计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混沌论;东方古典哲学;空间设计;共生思维

当代空间设计以反叛、否定和摒弃传统审美观念为基点,并且伴随着诸如生态论、系统论、解构主义、不确定论、混沌理论、有机论等各种理论观念的涌现,设计师们开始了更深入、更多角度的设计实践探索。他们以复杂的非线性观念认知世界,将建筑空间置于外在世界和庞大复杂的各种关系的总和之中加以综合考量,建筑空间不再是孤立静止的,而是与周遭一切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空间本身与环境的互动性及共生观念被较多地运用到了当代建筑空间的设计探索中,激发思维,更新观念。

1混沌理论与当代共生空间设计

混沌理论被称为20世纪第三次伟大的发现,成为继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之后在认识论领域的新一轮革命,帮助人们对这个世界展开的新的探索和发现。混沌理论远远超越了学科间的界限和壁垒,是一门整体性的科学理论成果,广泛地应用于当代医学、建筑学、艺术学、物理学等各个门类学科之中。1.1混沌理论的内涵概念。对于复杂的混沌概念的认识,可以集中简单地概括为:它是从有序中产生的无序运动状态,无序来自有序,无序中蕴含着有序,有序和无序是对立统一的,高一层次上是有序的,而低一层次上是无序的[1]。混沌观念揭示了这个世界复杂随机、普遍无序却又整体同一的本质,体现着当代科学家对世界宇宙的认知。对于混沌学理论的研究一直在持续推进和不断发展之中,它由多重理论观点加以支撑,主要可细致分解为不规则论、普遍无序论、内在随机论、整体论等。这些理论观念综合作用,将人类对自然及未来的认知推进到新的高度。根据混沌理论,可以解释自然界的分形现象(不规则论)。在理想的模型中,可能存在着无穷的内在层次,层次之间存在着“自相似性”或“不尽相似”,适当地放大或缩小几何尺寸,整个结构并不改变,具有这类结构的几何体称为分形[2]。如海岸线的形态是不规则多维度的,无法用整数来测量其维度,同理还有人类及动物身上的血管脉络,天空中变化莫测的云彩等等,这些自然现象客观存在,并且又呈现其自身的特殊规律。又如由美国气象学家洛伦兹提出的著名的“蝴蝶效应”,其指在一个动力系统中,初始条件下微小的变化能给整个系统带来长期的巨大的连锁反应。这体现着混沌学的知识(内在随机论),蝴蝶振翅本是一件非常微小的事情,但就是这样微不足道的一件小事,却能够引起千里之外的其他地区的一场大规模的龙卷风。这再次充分说明这个世界各种因素相互交织,错综复杂,充满了不确定性和偶发性,对于事物因果关系的判断也更为复杂,趋于混沌。1.2混沌理论下的共生思维与当代空间设计。进入信息时代,混沌学的同一性特征更为突显,不同学科之间惊人地遵循着相同的混沌原理,这种整体性思想认为,整个世界都是依赖于其整体系统而非构成世界的单一个体元素,各种事物、各部分与各层次系统相互之间存在着极为复杂的整体性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转化,部分与整体构成复杂混沌的、不确定的构合关系[3]。这种由此及彼相互联系的多元共生思想与当代空间设计的结合,使得建筑空间在功能、形态及空间关系层次上呈现出新的、区别于以往的新面貌。建筑空间形态不再如以往那般端正严整,而转向混沌和不规则,传统空间界面被消解,建筑细部的设计被重视,建筑空间所传递的人文关怀试图更大限度地引起共鸣,建筑被置于动态发展的观念之下进行分析,与外界的沟通和联系得到空前的强化。

2东方古典哲学与当代共生空间设计

东方古典哲学有别于西方文化意识价值理论,它独树一帜,在长期的历史实践和文化的融合与传承中,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思想意识价值理论体系。它是中华民族区别于世界其他文化类型(如印度文化圈、欧洲文化圈等)的集中表现,反映出了强烈的民族性[4]。天人关系问题是中国古代哲学的根本性思想归宿,无论是儒家的“天人合一”,还是道家的“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都说明了人与宇宙,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这是中国古代生态思想的哲学基础[4]。在这样一种指导思想下,中国古代的建筑空间在营建初期就较为注重与外界周边环境的沟通,无论从选址到用材,还是从空间搭建到庭院的修整布置无一不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共生及交流。人存在于自然之中,尊重自然,利用自然,消融于自然,将使用者置于外在环境条件因素之内加以考虑,消除外界与自我,主体与客体的对立关系,这即是一种对宇宙万物和生命本体对立统一关系的思辨。当代环境下,世界的发展更具有同一性,多元文化相互交融,东方古典哲学文化观的种种思想理论亦被重新发掘,其对于建筑空间设计的启迪性被当代设计师加以采纳,并进一步赋予新的时代意义,广泛应用于当代有机建筑、生态建筑等新型理念的空间设计之中。

3共生思维在当代空间设计中的运用及表现特征

多重学术观念和理论为当代共生空间的实践提供了深厚的理论基础。目前,共生思维已较多的渗入到当代空间设计中,并与其较好的交融糅合,使当代空间设计的视野置于自然和宇宙的秩序之下,更多地表达出对生命本体的尊重和关怀,建筑不再是冷漠无情的,而是鲜活有情感的。同时对于环保意识、生态意识、有机观念的运用和渗透,共生空间设计成为当代设计师探索的新领域。当代建筑设计师们力图使建筑空间能与周围外在条件因素相互包容,共同促成相互作用的良性的可持续变化发展的稳定状态。3.1建筑生成于自然并应与其外部环境因素互容。混沌理论认为整个世界是有序和无序的有机统一,建筑空间生成于错综复杂的混沌之中,必然带有其原生环境的印记并且须与周边外部环境因素达到和谐统一。这里的“外部环境因素”不仅仅包括自然要素,也包括文化、历史、风俗、交通等。黑川纪章曾指出,新时代的建筑正转向具备生命体特征的“生命空间”,分形几何学对于空间设计的启示使得建筑空间能够更大限度地与外界周遭环境相一致,并与自然宇宙建立新的秩序关系。他设计的27名古屋市现代美术馆(图1),充分体现了共生这一思想。该美术馆坐落于名古屋市白川公园内,依照公园对建筑物的要求,利用基地自有地形的高差变化,该美术馆设计为三层,但是仅有两层是高于地面的,使其与公园内部的周边景色更为和谐,另外一层为下沉式庭院,可直接进入地下层。带有分形概念的结构与空间造型使得建筑演绎出更多变化和丰富的视觉性,同时从功能上也有利于通风和采光的优化,而多种几何体形态的交错结合,以及多种材质如:花岗石、瓷砖、不锈钢、铝材等的混合使用,皆体现出传统与现代、碰撞与包容、地域文化与历史的多元共生的思想理念。第一个将后现代主义概念引入设计领域的著名美国建筑评论家、景观设计师查尔斯•詹克斯近年来提出“宇源建筑”理论,基于复杂认识论的背景,他认为建筑具有多层次性、复杂性和混沌性等特征,应将建筑放入复杂的宇宙及自然生命系统加以看待,他说:“如果说建筑必须源于自然和文化,它还应该拥有一个更大的源泉,即作为整体的宇宙”[5]。他设计的苏格兰宇宙思考花园(图2、图3),充分利用地形、植被、小品等自然和人工元素来展现宇宙和数理的美,试图引发一种观念与思考,体现了一种对宇宙源生力量的本质及生命奥秘的呈现与探索。建筑空间生成于复杂混沌的自然系统之中,人类亦相应的对自然宇宙及生命本源进行追寻和思考。由英国ATKINS建筑事务所设计的上海洲际世茂深坑酒店(图4),位于上海松江天马山与横山之间,原址是一个旧采石场遗留下来的深坑,约80m深,并且内部积蓄了大量雨水而成为深潭。该酒店的建造依照其独有的特殊自然地形展开,非常贴合山体的走势,主体建筑背靠岩壁,最大限度地向两边延伸且建筑表面依势弯曲,与自然山体融为一体,寻求自然生长的状态。一些自然景观如瀑布、悬壁等元素与主体建筑进行了有效的结合,如酒店的入口被设计成一个形似河流的玻璃结构,从抬高的地面向坑内延伸、垂落,形成瀑布的视觉感受,这一切使得自然和建筑、人文巧妙融合。同时该项目也是对破败人工景观的一次有效的改造和再利用,岩石的特殊质地能够大为改善室内的环境温度,坑内的水体观景之余也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微环境,建筑顶部由绿色草皮覆盖,既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又达到节能环保的作用。3.2建筑自身与其外部世界同处于运动变化之中。当代设计师基于运动变化的观点来看待空间设计,建筑空间不再是静止孤立的,其不仅与周遭一切有着错综复杂的联系,同时它也是不断变化的,并且与外部环境因素同处于动态发展的状态之下。长城脚下的公社是由SOHO公司投资修建的世界前卫建筑工程,位于京郊八达岭水长城附近。韩国著名建筑设计师承孝相设计的公社俱乐部充分表现了建筑与自然的共生关系。承孝相认为,人应该顺应自然,各种建筑材料的使用应保持其原生特点,不做过多的防腐处理,钢板要生锈,木头要腐烂,这是自然规律,应保持顺应的心情看待这种变化。该公社俱乐部建筑的外立面使用了钢板,钢板会在雨水、空气的作用下被氧化、生锈、变质,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每年都会有不同的变化,呈现新的形态,这则是自然赋予的印记,建筑与自然融为一体,同步运动,共同变化。法国当代著名建筑师让•努维尔认为应当细致入微地研究周边环境和文脉,建筑空间是各种复杂的因素综合的产物。他设计的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位于巴黎市中心,建筑通体由只采用少量钢架的玻璃墙构成,玻璃结构围合成一个庭院,法国著名诗人卡提布兰德在1823年于旧址栽种的香柏树被保留,且刚好穿过玻璃墙。玻璃结构的通透性使外界能够看到室内的艺术品,同时也能够像镜面一样将周围的街景反射,并且随着昼夜、气候、天空云朵的变化,其外观视觉上也会不断地发生改变。在这里,历史和文脉被保存,基金会多元与开放包容的精神得到象征,建筑空间通过自己的方式与外界发生着交流和互动。3.3基于矿机场公园改建项目的共生思维运用与分析。运用上述理论观点,笔者主导设计的矿机场公园改建项目,原址是一片废弃厂房及其周边区域,伴随着煤矿产业的兴衰,工厂几易其址,最初的老旧厂房位于城市较中心位置,急需进行新的景观改造设计。工厂是整个城市的缩影,在方案草拟之初就考虑到场地背后所代表的文脉及其传承延续,设计方案中保留了原厂的烟囱,红砖结构的旧烟囱高耸而立,体现了场地的历史及整个因矿而生的重工业城市的精神,像一座雕塑一样与周围新建筑及景观并置,新旧对冲,呈现出一种运动的时空感。同时,场地周边有大量植被,尤其是场地北面为一处山体,植被覆盖较好,因此场地内部的绿植设计上就大量选择了与周边植物类同的物种,力图使设计项目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融为一体。另外,场地内为数不多的几处凉亭的设计,均采用钢木材料结合,符合整体环境氛围内的工业感,钢材表面未经喷漆处理,木材也仅是简单加工,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生锈、腐朽都是一种运动的自然观。这种即将出现的粗粝沧桑之美与场地内局部保留的旧的构筑物在色调、形式及气息上能够较好的融合,新旧并存,共同运动和变化发展。

4结语

混沌学对于复杂世界的揭示,世界发展的同一性特征以及近年来东方古典哲学思想的复苏等多重因素,使得当代空间设计愈加注重与外界环境的沟通与联系,建筑摆脱了孤立静止的状态,而是被放置于错综复杂的各种条件因素中加以综合考量,建筑空间与宇宙世界、生命系统、文化历史等多种因素建立的共生关系成为人们密切关注的焦点。当代设计师们将多元共生的观念融入建筑空间的创新性设计中,进行了多重探索和尝试,试图建立其与自然宇宙的新关系和新秩序,建筑被视为一个生命体,生成并存在于自然环境系统之中,与外部世界进行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与交流,同步发展共同变化。

作者:陈希 单位:宿州学院

参考文献:

[1]邓宗奇.混沌学的历史与现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7(12):492.

[2]李世芬,孔宇航.混沌建筑[J].华中建筑,2002(5):64.

[3]矫苏平.新空间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24.

当代建筑设计论文范文第5篇

收稿日期:2012-09-12

基金项目:天津市艺术科学规划项目(C12050)

作者简介:蔡良娃(1977-),女,天津大学建筑学院讲师,博士,主要从事建筑美学、城市设计研究,(E-mail)。

摘要:本科阶段的建筑美学教育,是在设计技巧训练之外,培养学生城市规划与建筑学的专业审美眼光和美学思维方式,其作用意义不可忽视。重点分析了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介绍了天津大学建筑美学课程教学注重天大传统美学理论的延续,关注前沿创新理论,通过调整教学内容比例,开展横向主题式教学,采用多元结合的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效果的做法以及取得的成效。

关键词:建筑美学;教学方法;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TU-0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2909(2013)03-0095-03 建筑美学课程教授的内容是以城市与建筑为审美对象,同时融合政治、经济、历史、哲学、文化、艺术、美学、科学技术、心理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理论精华,总结而成的美学规律。本科阶段的建筑美学教育,是在设计技巧训练之外,培养学生城市规划与建筑学的专业审美眼光和美学思维方式,即引导学生如何从美学的、艺术的维度观察、发现、思考和把握城市规划与建筑学方面的问题。如何在建筑美学课程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与学习热情,并为日后的设计引入美学思维的理论支撑,值得建筑学相关教育者思考与探究。

一、建筑美学在教学体系中的作用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的本科生建筑美学课程,主要面向建筑学、城市规划与环境艺术专业三年级学生开设。在此之前,学生已通过两年的专业基础学习,初步掌握了规划、建筑以及环境设计基本功,具有了一定的入门专业思维。这个阶段是一个重要的转化期,是学生将较为单一的要素转换到综合性较强的设计领域的过程,学生的城市与建筑观逐渐开始形成。选择在三年级开设建筑美学课程的目的是为了扩大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的文化、艺术与美学素养,帮助学生了解城市与建筑艺术的发展历程,以及城市规划思想、理念和建筑观念、流派、风格的发展嬗变过程,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建立正确的城市与建筑美学观。

二、建筑美学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建筑美学理论部分的教学以课堂讲授为主,主要采用理论讲解与分析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对建筑艺术的审美本质和审美特征、建筑艺术的形式美法则、建筑艺术的创造规律和应具有的美学品格理论有较清晰的认知。但是,美学理论难免晦涩难懂,学生理解吃力、缺乏兴趣。 在教学中发现,学生较偏重设计课的学习,平时花费的时间也较多,教师也多以此来判断学生的学习水平。但恰恰是设计课,多数学生始终“不入其门,不得要领”。在设计课学习中,常常出现对某位建筑大师、某种规划理念、建筑风格、形式的盲目模仿,而对其背后的社会因素、技术发展、艺术观念、流派、风格的发展嬗变并不了解,在学生自己的设计中忽视对各种社会发展、基地、功能、自然条件、文脉等相关因素的综合分析,难免出现“画虎不成反类犬”的尴尬。

在数字技术进入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领域之后,计算机强大的数据控制能力、图形分析能力,使其从设计的辅助角色向整个设计过程的整合角色转换。诸多先锋建筑师都在其作品中彰显了数字化的强大表现力及对其工具性的依赖。学生们借助简单的软件,如Sketch Up、3D MAX等,很容易迅速地制造出复杂、新奇的建筑设计与城市设计作品。传统形式美的准则与数字化的城市和建筑观出现冲突,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数字技术下建筑美学的转变,是当下建筑美学教学的又一突出问题。

三、教学方法探析

针对当前建筑美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了增强学生对建筑美学的兴趣,让美学与哲学理论、形式美的法则理论等更浅显易懂,切实帮助学生做好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正确认识当前数字技术对设计观念与审美价值的冲击,学院对建筑美学课程教学方法作出调整。

(一)调整教学内容比例

建筑美学课程主要包括建筑美学的基本概念、建筑美学的发展史纲以及建筑美学的理论体系三大部分。教学内容比例的调整主要原则为:减少纯美学理论比例;增加学生关注内容;延续形式美研究传统;关注当代信息化与生态美学新思潮。

根据三年级学生的专业知识面与自身特点,对于建筑美学的含义与范畴、建筑美的哲学定位、建筑美的审美本质和审美特征等美学基本概念作适当压缩。在讲解时尽量做到简单明晰,不过多展开演绎。

针对学生比较喜欢当代建筑师、规划师的作品,较为关注时尚前沿的建筑设计,认为这些建筑作品在时间和空间上更真实,而大师的设计思想和方法更能为自己所模仿的情况,在建筑美学发展史纲的讲授中,对于西方古代城市与建筑的艺术观念与美感特征等部分内容适当压缩,着重讲述建筑的审美拓展、当代建筑的审美变异与现代城市规划思潮。

在建筑美学理论体系中,重点讲述传统形式美的法则,以及当代信息与生态技术影响下的建筑美学理论。对传统形式美法则的研究是天津大学建筑学院的优势,以学院彭一刚院士为带头人,从建筑形式与内容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切入,揭示建筑形式美的基本规律和设计图式化的构图原理,把解决好建筑形式美问题当作建筑创作中的基础环节之一。彭一刚院士的《建筑空间组合论》是学生设计入门的必读书籍。而当代信息与生态技术影响下的西方建筑审美变异,是以学院曾坚教授为代表的团队主要研究的成果,是学生最为感兴趣的热点话题。

(二)进行横向主题式教学

横向主题式教学改革主要针对建筑美学发展史纲部分与形式美法则教学内容。传统的美学史纲,从古希腊的和谐优美开始到古典主义的严谨理性,再到现代主义的功能主义、后现代的多元多义。这种通史化教育尽管逻辑清晰,结构谨严,但其鸿篇巨制的诠释性架构体系对学生而言理解较为吃力,同时,面对活生生的最新建筑设计研究时往往显得“交流”困难,过于机械、僵硬、形式化。

尝试在简洁梳理建筑美学思想史的基础上,把形式美法则:“以简单的几何形状求统一”“重点与一般(主和从、对比与微差)”“比例和尺度”“均衡与稳定”“韵律与节奏”“渗透于层次”等作为不同主题,每节课围绕一个或两个主题,横向展开比较,分析各个不同时期设计作品的美学意义。如在“均衡与稳定”主题中,包括了诸如西方古典城市规划的均衡完整构图与中国古代“九经九纬,经途九轨”的营国思想,以及扎哈·哈迪德极具动感的参数化城市设计方案的比较;避暑山庄烟雨楼建筑群不对称的布局与具有稳定感的金字塔群的比较;肯尼迪机场候机楼的动态平衡与CCTV大楼突破传统稳定观念的惊人形式的比较等。

同时,在教学中采用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即学生从被动学习转换为主动认知。教师仅对每个主题基本含义作重点讲述,归纳、比较,研究部分由学生完成,重点对不同时期建筑作品进行分析。课后每一位学生都要收集、整理、分析资料,对符合该主题的作品进行课堂分享。在此阶段,学生从资料搜集,到重点备课、课堂讲述,都要求做到环环相扣,重点突出。学生的主动性被提升,对同一主题不同作品呈现出了多维的理解。

(三)多元结合的教学方式

美学课程历来被认为理论性较强、晦涩难懂,一般以课堂讲授为主,强调采用分析方法,由含义解析、叙述、分析到图示、案例解析,与学生互动较少,学生参与度低。同时,艰深晦涩的美学理论似乎与学生实际的设计课程学习完全无关,容易淡化学生对建筑美学课程的学习兴趣。因此,尝试采用多元教学方式是美学课程体系发展的必然趋势。尝试在美学课程单元的不同阶段,采用与教学内容相匹配的教学手段。

在教学中,动态的声像资料能够充分调动视觉和听觉两方面的信息,拉近学生与著名城市、建筑物之间的时空距离,使学生能尽可能地体验建筑的三维世界。除在“建筑美学发展史纲”部分采用互动式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外,在建筑美学基本概念部分,由于主要为美学概念、哲学定位以及美的形态特点等理论性较强的内容,为了增强学生对经典美学意义与文化艺术信息的感性认识,提升学习兴趣,可进行赏析式体验。比如:在讲授城市与建筑美学的时空特性时,可组织学生观看纪录片《当卢浮宫遇见紫禁城》节选;在讲授城市与建筑美学的文化维度时,请学生欣赏俄国著名作曲家穆索尔斯基的《古堡》交响曲、欣赏唐代诗人杜牧的散文《阿房宫赋》、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动画版《清明上河图》等。

而在新增的当前学生最为感兴趣的、最前沿的“信息与生态技术影响下的美学理论”单元,对“参数化城市与建筑设计”感兴趣的学生可选择“基于参数化设计方法的城市形态生成”“参数化设计对建筑形态影响”“数字化城市的哲学与美学解读”等主题,或自选感兴趣的相关主题,汇报研究成果并展开广泛讨论。根据知识点及内容特征分成若干课题,4~6名学生为一组,要求每组学生在课前做好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知识点的归纳总结,并针对选题内容为听者设置思考题。课堂上以制作PPT、影片、手工模型等方式进行成果表达,亦有听者的随机提问,形成讨论互评。由于“信息与生态技术影响下的美学理论”是较为前沿的美学理论与设计思潮,学生对这一互动环节表现出极高的热情。学生们视野广泛、思考活跃、评断犀利,真正起到了教学相长的效果。

四、结 语

当今,全球城市面临不同的发展与转型问题,建筑现象纷繁复杂,建筑美学课程试图拓展学生规划思维与设计创作视野,为学生的设计能力培养提供美学理论与思维方法支撑。同时,针对学生在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课程学习中感兴趣与出现困扰的问题,适当延伸和拓展教学内容比例;打破通史化教育模式,开展横向主题式教学;在注重天津大学传统美学理论“形式美的基本规律和设计图式化的构图原理”教学之外,增设了“现代建筑的审美拓展与当代建筑的审美变异”部分的讲授,以期达到增强学生分析能力、评判能力及理论思维能力,为学生设计课程提供理论指导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曾坚,蔡良娃.建筑美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2]吕品晶.建筑教育的艺术维度——兼谈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的办学思路和实践探索[J].美术研究,2008(1):44-47.

[3]六角鬼丈.建筑教育的特征与未来——艺术系的建筑教育特征[J].胡惠琴,译.建筑学报,2008(2):12-14.

[4]布正伟.彭一刚先生的建筑美学思想与创作实践[J].建筑学报,2011(11):80-85.

Exploration and thought of architectural aesthetics teaching methods

CAI Liangwa, ZENG Jian, ZENG Peng

(School of Architecture, Tiangjin University, Tianjin 300072, P. R.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