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文翻译论文

中文翻译论文

中文翻译论文

中文翻译论文范文第1篇

一、 文化的重要性

英国著名语言学家Lyons认为语言系统受两种结构的制约 ,一种是 “地层结构” (structure) ,即人类共同的生理特征和世界的原有结构 ,这种结构使语言趋向一致; 另一种结构是“超结构” 或“上层结构”(superstructure) ,即各个民族不同的文化结构 ,它导致各民族的语言在表现形式上呈现各种各样的差异。 “地层结构” 表现语言的一致性 ,使世界人民的交流成为可能;而 “上层结构” 表现语言的多样性 ,使得交流不能顺利进行 ,甚至产生误解和不愉快。有一次 ,有个外宾对接待他的主人说: “您的夫人很漂亮。 ” 主人很客气地说: “哪里 ,哪里。 ” 译员竟脱口而出地译成 “Where ?Where ?” 当然把外宾装到了闷葫芦里。这段轶事从此也成了译界的笑谈。显然 ,翻译只是逐字逐词地机械对应 ,而忽略了中西方国家不同的文化背景。中国人向来以谦虚为名 ,而西方人却习惯于自豪地接受赞扬并礼貌地表示感谢 ,说一声 Thank you。由此 ,我们可以看出 ,语言中渗透着社会意识和文化传统。如果我们不了解外国的文化传统也就无法真正掌握外国的语言 ,所以我们翻译就要越过社会文化差异的障碍 ,寻找能在读者中产生相同效果的外文。

二、 文化对翻译的影响

1. 文化的定义关于文化的定义 ,迄今为止各国学者对它的解释都不尽相同。但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认为 ,文化 “实指一个社会所就有的独特的信仰 ,习惯 ,制度 ,目标和技术的总模式” 。其 4 个主要特点是:完整性、 保守性、 可变性和主次之分性。了解文化的特点 ,对树立翻译的文化观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 语言、 翻译与文化作为记录人类历史及表达人类生活和思想的工具 ,每一种语言都有其深远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因此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它反映一个民族的特征 ,语言的发展常常折射文化的变迁。而翻译是在译语中用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 ,它不仅涉及两种语言 ,而且还涉及两种社会文化。翻译是通过语言机制的转换连接或沟通自身文化和异国文化的桥梁;翻译是具有不同语言文化背景的人相互交际、 交流思想、 达到相互了解的媒介。3. 文化影响的表现方面(1) 因受不同文化习俗的影响 ,各民族表达相同概念的说法是不相同的。例如: Keep dry !请勿潮湿 ! Wet paint !油漆未干 !在此两例中 ,英语是从正面表达 ,而汉语则从反面表达 ,这是由于东西方逻辑思维的差异导致英汉表达习惯不同的结果。再如 ,汉语说 “一箭双雕” 或 “一举两得” ,而英语却说 “一石打死二鸟” ( to kill two birds with onestone) 。因此在英汉互译时 ,要注意转换表达方法以符合译文习惯。(2) 在各种语言里 ,文化个性反映在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上。同一客观事物 ,在不同的文化里可以包含不同的价值 ,引起不同的联想 ,具有不同的内涵。例如 ,east wind 和 west wind ,英汉两种文化里都有对应的词语 ,所指词语意义相同 ,但内涵却完全不同。在中国人心中 ,东风指春风 ,象征春天和温暖 ,它吹绿了中华大地 ,使万物复苏。东风也比喻革命的力量或气势 ,汉语有 “东风压倒西风” 一说 ,因而中国人偏爱东风。而英国的东风则是从欧洲大陆北部吹去的 ,象征寒冷 ,令人不愉快 ,所以英国人讨厌东风。英国谚语里就有这样的内容: “When the wind is in the east , it’ s good for neither man nor beast .” (东风吹寒风到 ,对人对畜都不好)不过英国人喜欢西风 ,温暖的西风相当于我国从太平洋吹来的东风。浪漫主义诗人雪莱曾写过一首脍炙人口的 “西风颂”(Ode to the West Wind) ,英国谚语中也有这方面的反映: “When the wind is in the west , the weather is at thebest .” (风从西边来 ,气候最宜人。 )(3) 不同文化的人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都有很多不同 ,翻译时必须作等值意义转换 ,如英语民族的人不论在乡村还是在城市 ,见面时喜欢谈天气 ,说: “Lovely weather , isn’ t it ?” 之类的话。汉语译成 “你好哇 !” 也未尝不可。同样 ,在我国早有 “民以食为天” 这一吃饭问题最大的思想 ,因而吃饭问题也就成了人们经常挂在口头的话题。人们见面时爱说 “吃了吗 ?” 之类的话 ,在多数情况下只是一种招呼罢了 ,译成英文只说 “How are you ?” 或“Hi !” 就行了。(4) 由于英汉两种文化传统和逻辑思维上的差异 ,英汉语用不同的顺序来表达内容重点 ,英美人习惯于开门见山 ,先说明重点 ,表明态度和观点 ,然后再叙述事物的原因;而中国人总喜欢先摆明事情的来龙去脉 ,然后再表明自己的态度和观点。例如 , “Many thanks for the dinner yesterday , which my wife and I enjoyed verymuch.” ( 我和妻子对昨天的晚宴感到及其愉快 ,深表谢意。 )

三、 文化信息的处理方法和翻译技巧

中文翻译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 文化 翻译 文化意识

季羡林、许国璋先生为《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一卷写的“翻译”词条中说,翻译是“把已说出来的话的意思用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的活动”。[1]由此可见,翻译活动首先是语言本身的一种表达,而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一个民族的语言必然与其民族文化联系在一起,因此翻译活动也是文化传递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在翻译过程中必须始终保持文化意识。

一、翻译、语言、文化的关系

(一)翻译与语言的关系

做翻译要有较强的语言功底和良好的表达能力,在英汉或者汉英翻译中,必须懂得这两门语言是最基本的。王佐良在《英国诗人选译集》中指出,翻译时用的“语言要设法接近原作,要保持其原有的新解和锋利”,“做翻译单有汉语功夫当然不行,还要外语好,要能深刻理解原作”。[2]汉语和英语在思维方式和表达形式上均有明显的区别,因此翻译时能用译文的形式正确表达原文的内容就算达到目的了。著名翻译家傅雷曾说,“琢磨文字的那部分工作尤其使我长年感到苦闷,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西方人的距离有多远……,要不在精神上彻底融化,光是硬生生地照字面搬过来,不但原文完全丧失了美感,连意义都晦涩难懂,叫读者莫名其妙。”可见无论是原作、译作,都离不开语言这个载体,思想、情感、形象都是通过语言呈现的,因此在翻译和翻译批评的研究中,第一位的重点是语言。[3]

(二)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语言与文化相互缠绕、难以分割。早在1921年美国语言学家萨皮尔(Sapir)就在其著作《语言论》中指出: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社会语言学家认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又深深植根于语言。[4]在语言发展的过程中,语言能够保存和促进文化的发展。“每一种语言都服务于文化并反映该文化的需要。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亦即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文化形式、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等都会在语言当中得以体现”。[5]

文化的经典定义,是1871年由英国人类学家泰勒(Edward Tylor)在《原始文化》一书中指出的:“文化是一个复合体,其中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风俗,以及人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任何其他能力和习惯。”[6]现代文化人类学认为,文化指的是有意识或无意识的价值观和行为观,正是这些观念在控制和指导我们的行为,包括语言行为(Linguistic behavior)、伴随语言行为(Paralinguistic behavior)和非语言行为(Non-verbal behavior)。因此,要掌握一门外语,学习者就要培养语言能力(Linguistic competence)、社交语言能力(Socio-linguistic competence)、文化能力(Cultural competence)。文化与语言相辅相成,学习语言的过程同时也是学习相应语言文化的过程。著名的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将语言文化特性分成五类:生态学(Ecology)、物质文化(Material Culture)、社会文化(Social Culture)、宗教文化(Religions Culture)和语言文化(Linguistic Culture)。[7]由此可见,文化与语言关系十分密切,文化包含着语言并影响语言,而语言则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保存文化、交流文化和反映文化的不可缺少的工具。

(三)翻译与文化的关系

翻译之所以那么复杂,是因为语言反映文化,并承载着丰厚的文化内涵,同时又受文化的制约。张今曾在《文学翻译原理》一书中对翻译创作做过精辟的论述:“翻译是两个语言社会之间的交际过程和交际工具,它的目的是要促进本语言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进步,它的任务是要把原作品中包含的现实世界的逻辑映像或艺术映像,完好无损地从一种语言译注到另一种语言中去。”[8]因此,对于翻译工作者来说,在翻译过程中传达文化就成了一个重要的主题。一旦进入语言交际,就需要对文化内涵进行理解和表达。这要求译者不仅要有双语的语言能力,而且还要有丰富的双文化知识。

文化与语言有着密切关系,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又深深根植于语言。文化与翻译的关系,是基于文化与语言关系的研究之上。翻译活动不仅涉及语言问题,也涉及文化问题。翻译应从传统的字面翻译过渡到文化翻译,应转向学科意义上的跨文化的翻译研究。由于文化差异的存在,文化词汇蕴涵的文化意义及其产生的文化联想意义大不相同,语言、词语中蕴涵着不同民族的文化差异,因此翻译不仅要克服语言的障碍,更要克服文化的障碍。

二、翻译中文化意识的重要性

(一)翻译原则的体现

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要遵守“忠实、通顺”的原则。所谓忠实,首先指要忠于原作的思想内容,即作品中所叙述事实、说明的事理、描写的景物,以及作者在叙述、说明、描写过程中所反映的立场观点、所流露的思想感情。一般情况下,译者应把原作的思想内容完整而准确地传达出来,不得随意增删或篡改。忠实还指要保持原作的风格,即原作的民族风格、时代风格、语体风格及作者个人的语言风格。一般来说,译者对原作的风格不能任意破坏和改变,更不能以自己的风格取代原作的风格。通顺是指译文语言必须通顺易懂,合乎规范。一般来说,译文应该使用现代语言,不可逐字生硬地翻译,不能出现文理不通、结构混乱、逻辑不清的现象。[9]P12-13

在翻译原则的指导下,译者除了具有扎实的语言功底和翻译技巧之外,成功的翻译还要求掌握一定的文学和文化背景知识。如英语中“spend money like water”在汉语中是“挥金如土”的意思,在翻译这个习语的过程中,就要求译者对这一习语的英汉两种语言的历史背景都有所了解,这样翻译出来的结果既符合翻译的基本原则,也恰当地表达了两种语言的不同文化。再如汉语中有“借花献佛”在英语中却没有与之对应的翻译,而在英语中则会出现“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这种说法,主要是由于这两种不同文化的的差异导致的。因此,在翻译的过程中要真正体现“忠实、通顺”的原则,除了字面的意思之外,更重要的是注重文化内涵的表达。

(二)句法的差异

文化差异的主要体现就是思维方式的差异,而思维方式的不同则导致了中英文句子结构的差异。中国人自古代起就习惯于从总体方面认识事物,把世界看成本质上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并用这种观点去解释一切事物的现象。而西方人则是分析型的,他们强调人与自然世界的对立。所以中国人采用的是散点视的思维方式,而西方人采用的则是焦点视思维方式。[10]这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导致了汉语句子结构为话题―说明型,而英语汉语句子结构为主谓型。如句子“且说鸳鸯一夜没睡,至次日,他哥哥回贾母,接他家去逛逛,贾母允了,叫他家去。”(《红楼梦》)名家David Hawkes将其翻译为:“That night Faithful was unable to sleep.Her brother came next morning to ask Grandmother Jia if he could take his sister back home for the day.His request was granted,and Grandmother Jia ordered Faithful to get ready.”由此可见,英汉思维方式的不同决定了在翻译过程中句子结构的处理方式也有所差异。原文通过一句话说明了一件事,是典型的话题―说明句型,而译文将其分成三个不同的句子,并根据主谓型句子结构的要求补充了一些原文中暗含的内容,使表达更完整清晰而不失原文风采。

三、翻译中文化意识的培养

(一)词汇的正确理解

一个单词的意义可分为两种:概念意义和关联意义(Conceptual meaning and Associative meaning)。概念意义是词义的核心,它直接明确地表示所指对象;关联意义是词的附带意义,包括文化意义、情感意义、问题意义等。[9]P28在翻译活动中首先要对句子中的每个单词进行正确的理解,如果一个句子中每个单词都出现了误解,那么译文也就没有任何意义了。如句子“It was Friday and soon they’d go out and get drunk.”此句中Friday是一个关键的具有文化意义的单词。因为在英国,星期五是发薪水的日子,人们往往拿到钱就去痛饮一番。如果对此不理解,把句子翻译成“星期五到了,他们马上就会出去喝得酩酊大醉”,读者就可能会迷惑不解。如果把这个单词的文化信息增补进去,译为“星期五发薪日到了,他们马上就会出去喝得酩酊大醉”,这样读者就一目了然为什么星期五会出去喝得酩酊大醉。由此可见,正确理解译本中词汇的关联意义对于成功的翻译至关重要。

(二)翻译材料的文化比较

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渊源,从历史、种族、宗教到风土人情、思维习惯、表达方式等各方面无不存在差异。针对培养翻译中的文化意识,纽马克提出针对不同的文本类型,应采用不同的翻译处理方法――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译者应针对不同类型的文本,选择恰当的翻译策略最大限度地保持原文的风貌,促使不同的观点和思维方式在对话中得以交流,这在东西方交往日益频繁的今天是必要的,也是完全可能的。翻译活动促进各民族自身文化的繁荣,促进文化交流,促进世界文明的发展的使命也因此得以实现。

在对文本进行翻译之前,应提前查阅相关文化知识、自主学习、体会文化现象,并采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式恰当地处理翻译活动。在学习过程可通过阅读外国文学作品来提高文化意识,因为文学作品最贴近生活,而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包含着文化。总之,要想提高翻译水平必须注重培养和提高文化意识。

综上所述,译者应把翻译看作是跨越语言和文化的信息交流,时时保持警觉的文化意识,对原文文化含量比较高的词语处理中采取不同的方式,使词语中的文化因素在译文中得以体现。译文既要保持原文的风貌,最大限度地传达原文特定的内涵,又要顾及读者的接受习惯,实现文化交流的功能。

参考文献:

[1]中国大百科全书[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

[2]王佐良.英国诗人选译集[C].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2.

[3]王克非.关于翻译批评的思考[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4,(3):33.

[4]端木义万.谈谈外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6).

[5]Wang Lifei.A Survey of Moder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 Teaching[M].Shanghai Education Press,2000.

[6]Edward Tylor.原始文化[M].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128.

[7]刘重德.翻译与文化[A].浑金璞玉集[C].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4:85-87.

[8]张今.文学翻译原理[M].河南大学出版社,1987.

中文翻译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展会宣传材料英译翻译目的论

1.引言

展会宣传材料作为一种对外宣传工具,对我国的对外交流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它实现着推荐我国资源,吸引国外投资者的功能。恰当得体的翻译有助于树立我国良好的投资环境形象,开拓国际市场。因此,对宣传材料的英译进行深入讨论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

本文以翻译第二届中国家居文化节暨2009北京家居・装饰・建材博览会网页宣传材料[1]为例,阐述原宣传材料的文本特点,并讨论在非文学体裁文本的翻译过程中翻译目的论的应用。

2.翻译目的论

上世纪70年代,翻译目的论在德国兴起并发展。Gentzler认为,翻译目的论反映了翻译的功能性及社会文化导向性[2]。德国翻译家Reiss将语言功能与文本类型联系起来,并指出应根据不同的文本类型选择具体的翻译策略[3]。Reiss在其文本类型研究中指出,宣传推广类材料,包括宣传册、产品说明书、新闻、官方文件、旅游宣传册等材料都属于“实用”文本或“非文学”文本。实用文本的译入语应该完全传达源语的概念性内容,并在目标阅读群体中产生应有的效果[4]。

德国功能主义派代表人诺德(1997:59-62)提出“翻译任务”,是指译者在进行具体的翻译任务前,应分析将要翻译的文本功能,目标阅读群体,文本传播途径,等等[5]。因此,我在本次翻译过程中确定了以下翻译任务:(1)目标阅读群体,有可能来中国的外国游客、有意在中国投资的外国商人或有意愿出席本次展会并展出产品的外国公司,以及在北京居住并有可能参加此次展会的外国人。(2)文本功能,提供有关家居装修,建材及饰品的信息并且宣传此次展会的国内及国际形象与声望。(3)传播媒介,网络双语并附有彩色图片及其他相关文本。

这样的翻译任务能够帮助我在翻译过程中建立以下的翻译要求及目的:(1)在译入语中,有关家居主题的信息是翻译重点;(2)鉴于文本信息的传播媒介是网络,其文本功能是宣传并提供信息,因此译入语应做到简单明了,易于阅读。

3.翻译过程:问题及策略

3.1句法结构――长句的翻译

英汉语言千差万别,细微处多有不同。具体来说,仅从句法方面,就有以下一些不同。首先,英语是注重主语的语言,而汉语是注重主题的语言。其次,英语句法结构重形合,汉语句法结构则重意合。再次,英语的词组与词组,句子与句子之间往往呈树状,形成长句。而汉语句子结构则呈竹节状,逐节展开。最后,英语趋向于少用动词,多呈静态,而汉语要多用动词,多呈动态(方梦之,2006:24)[6]。因此,汉语长句的英译是一个难点。例如:

例1:

ST: 本届展会展现了(UFI) 国际化专业展会的高水准: 高档次的参展品牌,专业化的展会管理,精彩纷呈的高层次活动,高素质的密集买家群体等特点使10月北京家博会成为08年度家居装饰建材行业最大的焦点.

试译:Embodying a high standard of UFI,top grade participating brands,professional exhibition management,distinctive high level activities and a gathering of highly competent buyers,the Beijing Home Expo became the main focus of decorative building material industry in 2008.

试译与源语在句式结构上保持了高度统一,然而由于有较长的状语修饰语,因此读起来并不自然。周志培先生(2003)提出,汉语是以主题为主的语言,重在语义的表达,而英语是主语为主的语言,往往受句序和语法的限制 [7]。 因此,我认为,应该选用恰当的中心结构来传达源语信息,再适当调整句序即可。

改译:Embodying a high standard of UFI,the Beijing Home Expo was the focal point of home furnishing industry in 2008 with brands,management,events and major buyers of high profile.

这个例子采用了断句与合句的译法,即“化零为整”。改译读起来更加自然,句子也更加紧凑。根据功能翻译学派理论,译入语的目的决定了翻译策略和方法,而“决定翻译目的的重要的因素之一就是目标阅读群体”(诺德,1997:12),反过头来决定译者的翻译态度,选择何种翻译方法,翻译策略及译本形式 [8]。

例2:

ST: 组织者将继续坚持走综合化和专业化相结合的路子,实现“大而全”与“专而精”相结合,进一步强化这一有别于其他展会的主要特色。

试译: Organizers will continue to lay emphasis on the combination of comprehensiveness and specialization,which is distinct from other expos.

在这个例子中,从语义上说,源语使用了不同的词组表达同一个意思,从而营造气势恢弘的语言效果。汉语语言冗余重复,英语则具体精确。因此,在英译过程中,使用删减的译法,仅译出主题意思即可。

3.2语义区别――文化意义词汇的翻译

周志培(2003)认为,文化意义词汇是指在源语语言社会中,具有源语文化特点的词汇。译者很难在译入语中找到与其对等的词汇。因此,文化意义词汇的翻译是另一个难点。例如:

例3:

ST: 其中65家规模较大的参展商进行万人团购集采活动。

在这句话中,“万人团购集采活动”是典型的汉语短语。然而,如果直译成英文,就不符合宣传推广类文本的精确明了的语言风格。因此,本例采用“归化”的翻译手法。根据奈达(2001)的理论,“归化”手法是指在译文中,将含有文化意义的词汇规避,尽量在译入语中寻找对等词汇,从而减少读者对译文的陌生感,从而达到语言功能上的对等 [9]。

试译:65 of the larger ones organized buyer clubs.

在本例中,我仔细选择使用目标阅读群体熟悉的词汇“buyer clubs”,有效地规避了源语中的文化意义词汇,使读者能轻松阅读并理解语义,从而达到了更高意义的忠实于原文的翻译标准。

4.结语

本文以翻译博览会网络宣传材料为例,以翻译目的论为导向,阐述了翻译目的论在非文学类体裁文本中的应用,并分析了在此次实践中遇到的翻译问题,通过具体的佳译实例和翻译失误,得出以下结论:翻译过程中对源语文本及译入语文本的类型,功能,目的未进行适当的分析是翻译失误出现的原因之一。因此,译者若想取得较好的翻译效果,从而实现翻译目的,就必须考虑翻译目的、源语目的及译者目的等因素。

参考文献:

[1]易居网.http://省略/Design/Meeting/Meeting.aspx?ID=15475.

[2]Gentzler,E..Contemporary translation theories[M].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2001.

[3]Reiss,K..Text Types,Translation Types and Translation Assessment[M].A.CHESTERMAN,trans.In:A.CHESTERMAN,ed.Readings in Translation Theory.Helsinki:Oy Finn Lectura Ab,1989:105-115.

[4]Reiss,K..Translation Criticism:the Potentials and Limitations[M].E.F.RHODES,trans.Manchester:St.Jerome,2000.

[5]Nord,C..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Functionalist Approaches Explained[M].Manchester:St.Jerome,1997:59-62.

[6]方梦之.英汉翻译基础教程[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6:24.

[7]周志培.汉英对比与翻译中的转换[M].上海:华东大学出版社,2003.

中文翻译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翻译理论;功能对等;打破桎梏

中图分类号:H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8-0279-02

一、原作者及写作风格介绍

这篇翻译材料摘自萨拉?奥恩?朱厄特小说《尖尖的枞树之乡》的第十五节——《在岸边》,萨拉?奥恩?朱厄特(Sarah Orne Jewett,1849-1903)是19世纪下半叶美国著名女作家,她是当时乡土文学的著名代表人物之一,也是美国女性文学的开启者之一。她的作品主要反映的是美国东北部新英格兰地区的人文、地理风貌。,她从女性独特的视角描述了新英格兰地区的风土人情。她常以乡下女性为写作的主角,并且从女性观点出发表达了对自然的看法,要求回归自然、融入自然和感悟自然等生态主义观点。其作品具有明显的女性审美特征,在文体上也呈现出了典型的生态女性话语特征。

萨拉?奥恩?朱厄特的作品清丽隽永,如行云流水一般,好似一气呵成。因为其作品结构松散,很多批评家都认为她的作品不算小说,只是一系列片段。然而她作品的结构是通过背景和故事的主题联系在一起的,她认为她的作品不是靠激烈的情节变化来发展的,而是靠人物性格的变化。她的作品主要是对生活在美国缅因州附近日益没落的小渔村居民艰辛和孤寂生活的描写。

二、翻译的过程

(一)理解

理解指对原作意义的全面了解和把握,是翻译工作的第一步,决定着译者对原作翻译的正确性。这一段材料乍一看,是关于渔夫的日常生活的描述,但在翻译的过程中,发现这一节中大量的篇幅是在描述帝力先生和作者之间的对话,通过对话,我们得知主人公很怀念他八年前死去的妻子。在理解的过程中让自己试图融入到作者表达的的字里行间,融入其中,只要译者融入到所要翻译的材料中,尤其是文学作品中,才能很好地感受人物的喜怒哀乐和故事的情节,才能完整地翻译出原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用译者最敏灵的感受力与悟性将原作的生命抓住。

(二)表达

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表达,需要良好的文学功底,在翻译的过程中,本人认为凡是与译者所在国家生活习惯相似的场景,比较容易表达,可以运用归化的方法。但是这其中有些与译者生活环境和文化有差异的描写就表达的不够顺畅。

(三)修改

初次翻译时,本人将米兰达理解为一位在岸边打渔的女性的名字,在修改时译为了一艘船的名字,米兰达号,因为原作者使用了英语中表达女性的词she,但后来根据上下句推断应该是指船的名字。I watched her for a minute or two; she was the old Miranda, owned by some of the Caplins, and I knew her by an odd shaped patch of newish duck that was set into the peak of her dingy mainsail.我盯着看了她一两秒;她是已经用了好久的米兰达号,我是通过脏兮兮的主帆上的一个奇怪形状的新补丁认识她的。 Her vagaries offered such an exciting subject for conversation that my heart rejoiced at the sound of a hoarse voice behind me. 她的奇特使我们开始了令人激动的对话,听到身后的嘶哑声,我欣喜若狂。

(四)定稿

整体再分析难点,从整体上把握,但这段翻译还有待提高。因此,在平时的学习中还应加强语言的功底,了解不同的文化,了解不同的学科知识,人们都说译者是“杂家”,需要对各种知识都有所了解,尤其是在翻译文学作品时,译者的文学知识和修养很重要,要能够感悟到原作所表达的深刻思想,善于揣摩原作者的思想和表达方式,这样译出的作品才是贴近原作的,能够很好的再现原作的风貌,使译入语读者能够获得与原作读者类似的感受。

三、翻译心得

中文翻译论文范文第5篇

在线词典的另一个特点表现在词典读者和词典文本之间的及时交互,读者在使用在线词典的过程中可以及时和编者沟通,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不仅如此,读者还可以根据自己对词典的使用情况,把掌握或熟知的译法提供给词典网站,使更多的词典用户获得更新更完备的知识信息。因此,在线词典可提供较多的对译实例,从而减少译文错误。例如:合同中经常用到的一个词汇“预售”,有人可能根据构词法翻译成presale,而通过爱词霸我们可以搜索到以下例句:“Article10Apersonwhoisengagedinthebuildingpropertybusinessmaysellbuildingpropertyinad-vance.第十条:房产经营者可以预售房产。”这样我们就可以知道它确切的译法。

另外,通过在线词典的百科功能,可以查到法律英语词汇的专业翻译。像这样一句话:“mostjurisdictionsdonotdistinguishbetweenlibelperseandlibelperquod,holdingin-steadthatgeneraldamagesfromlibelarepresumed.”就是后面这部分“generaldamagesfromlibelarepresumed”如何翻译的问题。很多人会翻译成“诽谤造成一般损害是推定的”,而通过谷词的百科功能我们可以发现damages和damage这两个词的意思是不同的,所以正确的翻译应该是“受诽谤可获得一般损害赔偿金是推定的”。

搜索引擎

搜索引擎是网上的一种信息检索工具,用户在其索引库进行检索,就可以查询到所需信息所在的网址。关于其在法律英语翻译中的应用,以下分几个方面叙述:

1.查找法律术语

利用搜索引擎,可以方便地查出法律词汇的专业译法。例如:需要查询“infant”这个单词在不同法律词组中的词义,在www.google.com中输入“infant法律”便可以搜索到“therightsofinfants”和“LawofthePeople’sRepublicofChinaonMaternalandInfantHealthCare”的翻译分别为“未成年人的权利”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护法”。这只是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实际操作中应该挑选最相关也就是最合适的关键词辅助搜索,一次不对就试几次,这样对自己的联想能力、搜索信息的能力也是一种锻炼。如果在中文网页找不到,你可以通过查看英文网页上该词组出现的上下文来进一步推测它的意思。

2.搜索法律文书模板

翻译工作中,译者可能会碰到各种各样的法律文书。由于各国采取的法律体系不同,法律本身又具有很强的专业性,所以法律文书的翻译质量对涉法判决结果影响很大。法律文书具备功能性强、简洁性、格式规范这三个特点,即使是法律专业人士也难以全面掌握。译者可以通过搜索引擎找到相应的法律文书,参考其格式和术语的表达方式来翻译。比如要翻译一份英文劳动合同,就可以在百度搜索中输入关键词“合同范本”,搜索之后选择劳动合同范本来参考。像中国法律信用网和北大法律信息网以及百度文库上就可查到各种法律文书的模板。

3.检验译文的准确性

法律部门纷繁复杂,即使是法律专业人士,也会遇到自己不太熟悉的领域。这时,译员可能担心翻译出来的译文不够准确,或未能使用地道的法律专业术语。此时,利用搜索引擎来检验译文的准确性和规范性是一个不错的方法。可将自己不太有把握的译文关键词输入到Google、搜狐、百度等搜索引擎中去搜索。如果其在检索结果中被广泛使用,而且根据其结果中的上下文,可以判断其意思与原文一致,说明这是地道的译法;如果译文关键词在检索结果中没有出现,则说明这是错误的译法。所以,网络如同一个可以用来检验译文的准确与否的大型语料库。

下面简述搜索引擎在《合同法》翻译中的应用步骤。《合同法》的制订参照的主要海外立法包括《联合国贸易法委员会电子商业示范法》,《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和《商事合同通则》。经过搜索,发现了三个有关的国际立法英文,还发现了一个ChineseCivilLawNetwork(中国民事法律网),网站里面就提供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草案的英译文,在很短的时间里找到如此多的资料是传统手段无法相比的了,剩下的工作就是对照修改了。

4.组织机构名称的翻译

组织机构名称的翻译也是译者在法律英语翻译中经常遇到的,它包括政府机构、国际组织、非政府组织、公司等机构名称的翻译。因为其名称的固定性,译者不能按字面意思翻译,查阅网络资源是一个有效的方法。译者可以通过搜索引擎找到该机构自己的官方网站,首页一般会有该机构的英文名称,有些网站还有自己的英文版。比如笔者在翻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时,找到该机构的网站,首页英文译名为“StateFoodandDrugAdministration”。

5.搜索背景知识

法律英语翻译活动不仅是语言文字的转换活动,更是不同法律文化的交流和移植活动。所以我们在翻译时可以通过网络,尽可能地了解相关背景知识,在翻译时须顾及两种文化在历史沉积、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内容,平时积累语言点滴,并对法学有关知识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才能更准确有效地进行翻译,扫清法律英语翻译过程中的“外行话”障碍,使译文读者能领会原文确切涵义。

在线机器翻译

目前,网络上有很多专门提供在线机器翻译服务的网站。这些翻译软件的特点是将中文或者英文输入,马上就能得到它的译文,准确率约为60%,这些在线机器翻译的译文质量还不是很高,句子断断续续,表达方式也很拙劣,但是可以交流信息(冯志伟2004),这可以满足只要了解一下大致内容和信息的客户的需要。对于专业翻译而言,参考在线翻译可以使翻译速度提高一倍。笔者较常使用的有Google、worldlingo、雅虎、金桥、谷词、译海网等在线翻译。这些在线翻译各有千秋,但对于翻译工作来说,我认为还是Google更胜一筹,比如它没有字数限制,也不要先注册。但有时将几者结合起来对照参考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结果。

翻译论坛和博客

随着网络技术的提高和社会生活的需要,论坛逐渐发展,成为网上交互联络的主要手段。利用网络论坛进行翻译可以有效利用论坛这一载体的各种优势。译者可以在论坛上获取最新的翻译资讯;还可以寻找翻译资料,比如法律专业词汇、常用句式、翻译心得、翻译技巧等;在碰到难题时可将问题提到网络论坛上供广大网友讨论,参考专家和其他网友的意见。许多专门的法律网站和翻译网站都设有翻译论坛,其中比较受欢迎的有以下一些:翻译中国的翻译论坛,主要侧重于英汉互译(王军礼2007);中国翻译网的翻译论坛,该论坛栏目比较全面,在线人数比较多;而中国法律信用网、法天下和尚华法律网上的论坛则更侧重于法律英语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