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林业草原工作要点

林业草原工作要点

林业草原工作要点

林业草原工作要点范文第1篇

在森林及草原全面进入防火期之际,政府决定召开全森林、草原防火工作专题会议,会议召开的很及时也非常必要。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和省上秋冬季森林防火工作会议精神,研究分析当前我森林、草原防火形势,进一步理清思路,明确目标,安排部署全秋冬季森林、草原防火工作。刚才,局长、局长总结回顾了今年以来全森林、草原防火工作,并对今冬明春林业生态建设和护林防火、草原防火工作做了具体安排部署,讲得很好,我完全同意。希望各县、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切实做好护林防火的各项工作。同时,由于草原已全面进入枯草期,特别是入冬以来,全各县市至今几乎没有有效降雪,这更造成了气候干旱,草原火灾隐患也随之增大,所以我也希望畜牧、草原等有关部门积极做好草原防火工作,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下面,我就全森林、草原防火工作讲四点意见:

一、狠抓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森林、草原防火意识

森林、草原防火宣传是森林、草原防火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森林、草原防火宣传教育工作,要做到警钟长鸣,常抓不懈。防火工作的基础在群众,关键在乡镇,重点在村组,立足点在农牧户。只有人民群众的防火意识增强了,才能真正管住火源。要在增强全社会的森林、草原防火意识上狠下功夫,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墙报、标语等多种平台,采取农牧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大张旗鼓地宣传森林、草原防火的重要意义,开展森林、草原防火法规和防、扑火知识的宣传,增强全民森林、草原防火的意识和自觉性,努力开创人人懂防火,人人知防火,人人抓防火的社会氛围,实现森林、草原火灾的群防群控。另一方面,要加大对火灾典型案例的宣传力度,对典型案件要通过新闻媒体进行公开曝光,真正把森林、草原防火变成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觉行为。总之,要通过广泛深入的宣传教育活动,做到森林、草原防火宣传进机关单位、进村庄、进学校,使森林、草原防火工作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增强全民防火意识。

二、加强依法治火,提高野外火源监控能力

各县市要切实加强野外火源管理,做到严字当头,依法监管,从根本上消除火灾隐患。一要依法管理,规范用火行为。防火期内,要加强进山人员的管理,特别是对每个进入林区作业人员都要签订保证书,严禁带火种上山。野外用火,要严格执行用火审批制度,3级风以上高森林火险天气,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批准用火,必须按原有规定严格审批,并落实好各项防范措施,确保用火安全。在防火紧要期,要适时森林防火令,严禁一切野外用火。二要疏堵结合,引导群众自觉参与防火。要继续推广野外生产用火“三集中”(集中时间、集中地点、集中人力)的做法,既要为野外合理生产、生活用火提供方便,又要把野外违规用火坚决堵死,规范和引导群众自觉参与防火。三要加大防火巡护、督察。各级防火责任人要到岗到位,坚持24小时不缺人,不脱岗;森林防火指挥部、森林公安局、派出所在防火期间要实行总动员,、县、乡、各级林业部门、护林防火检查站要强化力量,切实做好火情监测,加大对重点林区、重点部位人员活动密集地方的巡查力度,不留死角,不留盲区。同时,在工作中要突出重点,增强针对性。各县要迅速组织开展森林火险隐患大排查,重点查人员上岗情况,查预案、查物资储备等情况,查无证入山人员和野外违章用火行为,查可燃物清理和重要设施防护情况,坚决杜绝一切火险隐患。在防火期各级政府、护林防火指挥部要确保组织领导、机具装备、扑火队伍、值班调度“四到位”,做到漏洞及时堵塞,隐患及时消除。近两年来迭部、舟曲林区连续多次发生村庄民房失火,不但给群众财产造成了极大的损失,也对林区的森林构成了威胁。因此,林区有关县市要特别引起高度重视,要积极采取措施搞好防火工作,确保森林资源和林区群众财产安全。

在草原防火上,、县草原防火指挥部要按照《草原防火条例》,划定草原防火管制区,建立起草原火源管理的长效机制。草原防火管制制度的实施,要有专门的机构和人员来落实。在重点防火地区、交通要道设立草原防火检查点,充实检查力量。草原防火检查点要切实负起责任,依法加强对进入草原的车辆和人员的防火安全检查。在草原防火期,严禁在防火管制区内的一切野外用火。

三、坚持标本兼治,提高森林、草原防火综合防控能力

一要加强重点火险区综合治理工作。要对火灾高发区的自然、社会和气候进行深入分析,针对火险区的具体情况,找出薄弱环节和主要问题,从组织领导、火源管理、设施建设等方面统筹考虑,实施综合治理,尽快扭转重点火险区森林防火工作的被动局面。特别要加强节假日期间的森林、草原防火工作。元旦、春节、清明节,各县要有周密的森林、草原防火计划,严加防范,从根本上消除火灾隐患。二要加强森林、草原防火组织指挥能力建设。森林、草原防火任务较重的地区,特别要配备强有力的办公室工作人员,进一步增强处置紧急突发事件和重大森林、草原火灾的能力。要按照处置森林、草原火灾应急方案的要求,完善应急指挥中心的建设,进一步健全完善机构,提高防火应急处置能力。三要加强森林、草原消防专业队伍建设。各县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强化训练,努力提高快速反应、机动作战能力。要全面落实扑火的组织指挥、人员调配、机具装备、交通通讯和后勤保障,做好扑火应急物资储备。四要加强森林、草原防火保障机制建设。要把防火基础设施及装备能力建设纳入地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林业、牧业发展和生态建设规划。同时,在林区、牧区进行的旅游场所等工程建设,都要实行与森林、草原防火设施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的措施,森林、草原防火设施建设资金要纳入工程总投资。

根据草原火灾突发性强的特点,按照国家和省上的统一要求,结合原防火工作的实际,年,政府制定下发了《草原火灾预防扑救应急预案》,各县要认真贯彻执行;同时,各县市要制定并不断完善各自的草原火灾应急预案,建立健全草原防火应急体系。加强对防火物资的管理,确保扑火机具、器械装备完好,后勤保障有力。要因地制宜,加强专业、半专业草原火灾扑火队伍建设,积极开展草原防、扑火培训工作。建立信息反馈和扑火救援联动机制。要加大督导检查力度,确保各项草原防火措施的落实,切实增强扑火救灾应急反应能力。

四、加强领导,确保森林、草原防火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森林、草原防火工作是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我们应该在准确把握形势,科学分析问题的基础上,尽早着手,认真做好各项准备工作,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这样才能更有利于做好今年的森林、草原防火工作。

一是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层层签订责任书,切实加大森林防火工作力度。

首先要明确森林防火指挥部成员单位责任区。各级森林防火指挥部要加强对森林防火工作的领导,明确成员单位森林防火责任区,防火指挥部要经常深入责任区督促检查,确保部门责任有效落实。其次要抓好乡镇、村组一级森林防火责任制的落实。特别是县(市)与乡镇、乡镇与村委会、村委会与农户,要层层签订森林防火责任书,真正把森林防火责任落实到山头、地头、人头。再次要加强森林火灾指挥扑救。一旦发生森林火灾,各级领导要亲赴现场指挥扑救,靠前指挥,科学扑救,把山火消灭在初发状态。要坚决贯彻“打早、打小、打了”的原则,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当然,也要坚持以人为本,高度重视和保障扑火人员人身安全。各县市都要成立由政府一把手为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为主要责任人的防火组织,切实加强领导,实行防火指挥部领导包乡镇、乡镇领导包村、村干部包防火责任区、防火员包片的四包制度。

二是在草原防火上,要强化工作措施,全面提高草原火灾的综合防控能力。

原总面积4084万亩,其中可利用草场3848万亩。随着草原生态保护和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草场植被不断恢复,牧草的密度、长度有所增加,草原上的可燃物也随之增多,草原火灾隐患增加,火灾易发区域扩大;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大风日数增多,风干物燥,草原火险等级也不断攀高;另外,原防火期长,为每年月1日至来年的月31日,长达8个月这久,防火工作面积大,任务非常艰巨。我们一定要遵照总理提出的“机构落实,责任到人,设施建设,防火经费,现场指挥”的要求,坚持专业防治与群防群治相结合、草原防火与森林防火协调联防的工作方式,以健全草原防火组织体系为中心,以加强草原防火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以壮大草原防(扑)火力量为保障,以完善草原防火协作机制为手段,以加强草原防火科技和法制建设为突破口,全面提高草原火灾的综合防控能力。

尤其要特别注意抓好禁牧休牧草原项目区内的草原防火工作,切实加强草原防火指挥系统建设,提高对草原火灾的应急指挥能力。要严格奖惩措施,对组织领导得力、措施到位、扑救及时、成效显著的单位和个人要表彰奖励;对失职、渎职或草原防火责任不落实,引起草原火灾造成重大损失的,要依法追究有关部门领导和有关人员的责任。

三是完善预案,认真做好扑救森林、草原火灾的各项准备。

针对当前我森林、草原防火的严峻态势,各县要全面进入临战状态,严阵以待,积极做好扑救的各项准备工作。首先要不断完善扑火预案。要从扑大火的实战需要出发,抓紧制订切实可行的扑火预案,全面落实森林、草原防火扑火的组织指挥、人员调配、机具装备、通讯联络和后勤保障工作,要针对元旦、春节等重大节日的森林、草原防火工作,制定专门的扑火预案,确保不出现大的问题。其次要组织开展森林、草原防火工作检查。各县市、直各有关部门要派出工作组对重点林区和草原进行督查,对森林、草原防火工作开展大检查,对发现的问题,要立即提出整改措施,切实落实到整改的具体行动上,及时加以解决。再次,要注意搞好各县市交界处的防火工作。对发生在各县市交界处的森林、草原火灾,要按照护林、护草联防的原则,相互支持,共同防范,无论是哪一方引起的,扑火是第一位的。必须全力以赴先把火扑灭,再去查清责任。另外,要积极筹措资金,加大扑火物资储备。各级森林消防专业、半专业队伍要靠前驻防,进入临战状态,严阵以待做好扑火装备、车辆、机具检修、维护、保养工作,确保一有火情,能够快速反应,妥善处置,迅速扑灭。还要加强值班调度,严格报告制度,保证信息畅通。在森林、草原防火期内,各级各有关部门一定要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和领导带班制度。值班人员要坚守岗位,做到尽职尽责,不得脱岗漏岗。要加强对火情监测,对重点地区、重点时段要定时巡查,一旦发生火点,要认真核查,及时反馈。严格火情归口报告制度,确保火情信息迅捷畅通。对有火不报、大火小报、贻误扑救战机的要追究有关人员和领导责任。对卫星遥感监测发现的热点,要认真核查及时处置。做到发现火情,及时上报,及时组织扑救。

四是加强协作,形成抓森林、草原防火工作的合力。

森林、草原防火是一项系统工程,各级各有关部门一定要站在政治的、全局的高度,坚决贯彻中央、省上领导的重要批示精神,千方百计落实各项工作措施,确保不发生重特大森林、草原火灾。各级林业、草原部门要当好参谋,积极协助政府抓好森林、草原防火工作。发改委、财政部门要做好森林、草原火灾预防和扑救的经费保障,逐步加大投入力度。气象部门要认真做好森林、草原火险天气等级预测预报、火场气象信息和人工增雨作业等服务工作。交通部门要认真落实森林、草原消防车辆的优惠政策,减免相关费用,并做好公路沿线森林、草原防火工作。民政、卫生、广电、通信、农业、教育、电信等部门都要充分发挥各自在森林、草原防火工作中的职能作用,主动为森林、草原防火工作搞好服务。省属白龙江林管局在我境内的三个林业局、省属则岔——尕海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和有关县市在防火工作上,要加强联系沟通,互通情况,密切协作,建立联防机制,确保不发生火灾。一旦发生火情火灾,在迅速开展扑救工作的同时,必须在第一时间同时向省、主管部门报告情况。

林业草原工作要点范文第2篇

“十一”长假即将来临,我市的森林草原防火工作又进入了关键时期。今天市政府召开这次全市秋冬季森林草原防火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国家、省有关会议精神,安排部署我市秋冬季特别是当前森林草原防火工作,动员全市各级各有关部门迅速行动起来,狠抓各项措施的落实,全力抓好全市森林草原防火工作。刚才,市林业局王海东局长通报了今春以来全市森林火灾发生情况,市畜牧局刘铁军副局长就秋冬季草原防火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我完全同意。下面,我再讲三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认清差距,切实增强做好森林草原防火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今年春防期间,全市各级各有关部门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落实防火责任,强化预防措施,全市森林草原火灾防控水平得到明显提升。上半年,全市共发生森林草原火警火灾5起,受害总面积10.03公顷,比去年同期分别下降74%和94%。全市没有发生大的森林草原火灾和人员伤亡事故,实现了“四个确保”目标。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强化责任的结果,是各有关部门特别是战斗在防火第一线的广大干部群众共同努力、狠抓落实的结果。成绩来之不易,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看到,我市的森林草原防火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工作开展不平衡。投入方面,上半年多数县区的防火经费纳入了财政预算,且较往年有所增加,但在落实方面还差强人意,有多有少,也有极少数的县区经费没有落实;专业扑火队方面,2007年以来,我市成立了市、县级专业扑火队20余支,但从组建情况看,各县区在经费、人员、配备等方面还不尽平衡,与建设标准存在很大差距,整体扑救能力还很弱。二是一些防范措施不够到位。有的地方防火责任制没有真正落实到位,责任没有压实压死;有的地方宣传工作存在死角死面,没能做到全方位、全覆盖;有的地方应急准备不充分,扑火预案多年没有修改,扑火机具、装备不能及时补充、更新。三是基层防控能力比较薄弱。突出表现在乡村两级各项防火制度规定不健全,护林员、扑火队等基层防扑火力量比较薄弱,野外火源管理不到位,打击违法用火力度不够等。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在今后工作中采取有力措施,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

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又是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举办年,明年还将迎来新中国成立60周年,做好今年秋冬季森林草原防火工作,意义特殊,责任重大。今年夏秋两季,我市雨水比往年较为充沛,林下植被和林区草场可燃物增加,随着秋冬季大风天数增多,稍有不慎,极有可能发生森林草原火灾。同时,“五一”黄金周取消后,国庆期间旅游人数可能有较多增加,加之全市各地将陆续进入秋收季节,传统的烧秸秆、燎地边等农事用火与森林草原防火的矛盾仍然没有得到彻底解决,野外火源管理难度进一步加大。因此,各级各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强化认识,把防火工作从常规地位提升到特殊地位,坚决做到思想上不能有丝毫的松懈、工作上不能有丝毫的疏漏、行动上不能有丝毫的怠慢,确保万无一失。

二、强化措施,突出重点,切实抓好今年秋冬季森林草原防火工作

今年全市秋冬季森林草原防火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工作方针,继续着力构建森林草原防火工作长效机制,突出能力建设,全面提升森林草原火灾科学防控水平,做到“隐患早排除、火险早预报、火情早发现、火灾早处置”,确保不发生重大森林草原火灾、进京火灾和重大伤亡事故。围绕上述要求,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措施的落实。

第一,深入开展防火宣传教育。防火工作关键在乡镇,重点在村庄,难点在群众。要坚持把宣传教育作为森林防火工作的第一道工序,采取“点、线、面”相结合的办法,全方位搞好宣传教育工作,重点抓好三个结合。一是正面宣传和警示教育相结合。在发放安全防扑火宣传手册、组织专业培训、开展群众喜闻乐见、贴近生活宣传教育活动等正面宣传的同时,利用以往一些典型案例,开展生动的警示教育,增强群众的防火意识。二是行政宣传和媒体宣传相结合。各级政府防火期间要通过召开动员会、张贴公告、喇叭广播、书写或悬挂标语等形式开展宣传,新闻媒体要坚持做到电台有声、电视有影、报纸有字,加大宣传力度,切实使防火知识和有关法律法规家喻户晓。三是广泛宣传与重点宣传相结合。在全面抓好林草区广大农民群众宣传教育的同时,重点抓好学校宣传,形成学校教育学生、学生告诉家长、家长教育学生的良性循环机制,在全社会营造浓厚的森林草原防火氛围。

第二,严格抓好野外火源管理。要把预防和控制人为火灾发生作为防火工作的重中之重,切实强化火源管理。一是坚持疏堵结合。正确处理好“疏”和“堵”的关系,既要依法制定行之有效的政策和规定,为野外合理的生产、生活性用火提供方便,又要加大对野外违法用火行为的打击力度,坚决堵死野外违规用火,规范和引导群众自觉参与防火工作。二是加强护林员队伍建设。各县区要认真落实省、市要求,确保“每1000亩林地配备1名护林员”,没有达到要求的,要尽快落实;要注意抓好兼职护林员队伍建设,搞好政治、业务培训,提高护林员的综合素质;要加强管理,落实责任,使广大护林员在关键时期、重点部位,做到死看死守。三是重点部位、重点时段实行重点管理。各县区政府要适时令,确定区域、时限。对高火险区、自然保护区、风景旅游区、封山育林区进行重点防范,严禁携带火种上山,做到凭证入山;在节假日期间要严加防范,加强对入山人员的监管,实行分片巡护、定点把守和巡回检查,做到山山有人管、路路有人巡、口口有人守。坝下县区即将进入秋收季节,怀来、宣化、赤城、涿鹿等重点县要对各自的野外用火管理进行认真研究,制定一套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管理办法,加大管控力度,避免引发森林草原火灾。四是管住重点人群。加强对智障人员和儿童的监护,落实监护人监管责任,村委会要与监护人签订责任书,切实采取有效措施,严禁智障人员和儿童携带火种出门,严防因玩火、失火引发森林草原火灾事故的发生。

第三,完善火灾扑救体系。坚持政府负全责、部门齐抓共管、社会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不断完善各项扑救措施。一是完善火灾扑救应急预案。各级森林草原防火指挥部要进一步修订完善防火预案,制定不同火险条件下的应对措施,完善处置森林火灾应急反应机制,细化分工,明确责任,努力提高扑火救灾的主动性、有序性和实效性,做到高效、妥善、安全处置火情。二是严格落实防火经费投入。各县区要按照分级负担的原则和市一级每公顷林地投入0.5元、县区每公顷林地投入1.5元的要求,进一步落实防火经费,因经费不落实而造成问题的,要严肃追究相关人员责任。三是加强专业扑火队伍建设。我市目前的专业队伍在经费、人员、物资储备等方面还没有达标,希望各县区再接再厉,进一步强化力量,提高扑火装备水平,提升队伍作战能力。环京的赤城、怀来和涿鹿三县,专业扑火队人数要确保达到60人标准,做到集中食宿、集中培训、集中管理。四是积极做好防火的各面准备工作。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全面进入临战状态,严阵以待,积极做好扑救突发森林草原火灾的各项准备工作。要加强物资储备和管理,根据防火实际需要,备足扑火器具和物资,做好防火器具的检修和维护;扑火物资储备要做到重心下移,向重点林区延伸,重点区域重点武装;要严格坚持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确保政令、信息畅通,紧急事件处置妥善、及时;要认真执行归口管理和报告制度,及时反馈热点信息,畅通火情报送渠道。

三、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确保森林草原防火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落实责任是搞好防火工作的关键。各县区一定要加强领导,强化责任,落实奖惩,确保森林草原防火工作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第一,狠抓组织领导,确保防火责任落实到位。继续实行森林草原防火政府行政领导负责制,主要负责同志为第一责任人,分管负责同志为主要责任人。要把行政责任制落实到森林草原防火的全过程,从县(区)长、乡(镇)长、村委会主任直至村民组长,逐级签订森林草原防火责任状。要认真落实群众联防联保责任制,真正做到条条有人抓,块块有人管。各级各有关部门主要领导要把森林草原防火工作作为一件大事,亲自抓研究部署,亲自抓检查落实,亲自抓薄弱环节。各级防火指挥部成员单位,要按照国家、省、市有关法律法规,认真履行职责,落实分包责任,强化组织协调,通力合作,齐抓共管。各级林业行政部门和森林草原防火部门要把防火工作作为秋冬季的中心工作,细化责任,分解任务,抓好落实。

第二,狠抓督导检查,确保防范措施落实到位。要进一步健全督查制度,确保森林草原防火的工作部署和各项措施落实到基层,落实到山头地块,落实到防火一线。会后,市政府将组织开展一次森林草原防火大检查,重点检查防火经费、责任落实、专业扑火队建设等方面的落实情况,对落实不到位的县区或部门,依据有关规定严格追究责任。各县区也要开展一次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全面检查,切实做到不留死角,不留盲区。要加强日常检查,在防火期内,森林草原防火指挥部各成员单位,要按照各自的职责分工和责任区,不定期做好责任区的督导检查。林业部门要深入基层一线,采取明查暗访、互查联查等多种形式,对秋冬季防火工作开展经常性督导检查,特别是要加大对重点林区、保护区、国防工程区和国家重要基础设施区、火灾多发区、浅山丘陵区、林农交错区的督查力度。要落实督查责任,做到谁检查谁负责、边检查边整改。

第三,狠抓火案查处,确保责任追究落实到位。建立森林草原防火长效机制必须提高法制意识,严肃法纪,实现依法治火。要加大火案查处力度,对每起违法违章用火特别是故意纵火、报复纵火行为,都要严查、严抓、严处,从重、从快、从严打击火犯,绝不姑息。要加强普法宣传,结合森林草原防火宣传活动,加大有关森林草原防火法律法规的宣传普及,实现防火工作的法制化、规范化。要落实防火责任追究制,对每一起火灾,都要坚持“四不放过”,即原因不查清不放过、处置不到位不放过、责任不追究不放过、整改措施不落实不放过,做到有火必追,有灾必查,有责必究。责任追究要关口前移,不但要在火灾发生后进行责任追究,对工作不落实、措施不到位、隐患不整改的,也要追究责任;要处理延伸,不但要对火灾肇事者和直接责任人进行处理,也要追究相关部门和政府领导的责任,特别是对因在防火工作中失职、渎职发生森林火灾、造成重大损失的,要严查深究,严肃处理。

同志们,秋冬季防火期即将来临,让我们迅速行动起来,以临战的姿态,把防火工作的各项措施做深、做细、做实,为保护森林资源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生态建设和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林业草原工作要点范文第3篇

入秋以来,我市干旱少雨,一些地方点火烧荒、拱地头、扩地边、毁湿毁草开地和乱侵滥占湿地草原问题比较严重。特别是进入秋防紧要期以来,全市发生的森林火警、火灾,绝大多数是由点火烧荒进行毁湿、毁草开地引发的,直接影响到我市森林防火工作和生态市建设。为此,市政府决定自10月10日至11月10日,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严厉打击毁湿毁草开地专项行动。具体要求如下:

一、要把打击毁湿毁草开地专项行动作为抓好森防火源管理的一项重要举措。我市是湿地草原大市,加强湿地草原资源保护管理,是各级人民政府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也是实现我市森林防火目标的关键所在。只有严厉打击毁湿毁草开地行为,才能最大限度地控制源头,对严格火源管理,消除因毁湿毁草开地带来的火险隐患至关重要。要进一步加大对广大人民群众的宣传教育力度,使其深刻认识因点火烧荒、毁湿毁草开地引发森林火灾带来的严重后果,提高全民抓好森防火源管理、促进生态资源保护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二、立即停止一切毁湿毁草开地行为。凡是拱地头、扩地边、乱侵滥占湿地草原、在湿地草原周边挖排水沟等一切破坏湿地资源行为,自本通知之日起,必须立即停止。

三、对毁湿毁草开地行为进行全面清查。各地要对辖区内已经发生的毁湿毁草开地等破坏湿地资源的行为,进行全面清查。要结合森林防火检查、巡查,对辖区内种地点、地营子逐一进行摸底排查。要对拱地头、扩地边的毁湿毁草地块,用GPS定位备案。要查清毁湿毁草开地批准单位、时间、面积和造成的损失等情况,重点要查清责任人,依法做出相应处理。要组织林业、畜牧、环保、公检法等部门,对各乡镇、国有林场的清查工作进行抽查,对查处不力或查处有困难的,进行直接查处。要对以往出台的有悖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省草原条例》《省湿地保护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文件和合同,进行彻底清理,能废止的要立即废止。对清查情况和处理结果,要逐级汇总,由各地和林业行政主管部门于11月10日前报市政府和市林业局。

林业草原工作要点范文第4篇

关键词:鼠害现状;发生原因;防治工作;指导思想;青海湟源

1湟源县鼠害发生情况

1.1林业鼠害发生情况

近几年来,随着新造林地和退耕还林地工作的不断开展,湟源县退耕地鼠害危害程度日益加剧,各种鼠害种类群密度大幅度增加,使退耕还林地、新造林地的林木遭到严重啃食,有的甚至造成造林不见林。因此,防治鼠害成为当前湟源林业生态环境建设工作中刻不容缓的大事[1]。湟源县危害林木的鼠种主要有高原鼢鼠(myospalax balleyi)、达吾尔鼠兔(ochotona dallrica)。这些鼠害已经成为影响林草成活率和保存率的主要因素之一。2008年项目区鼠害发生面积达1.07万hm2。其中高原鼢鼠发生面积0.91万hm2,达吾尔鼠兔发生面积0.16万hm2,重灾区林木受害率达38%。2008年春季鼠口密度调查:退耕地最高达32只/hm2,最低11只/hm2;周边鼠口密度最高可达42只/hm2,最低22只/hm2。

1.2农地鼠害发生情况

近年来,农田鼠害发生日趋猖獗,鼠患突出,鼠害已成为影响湟源县农业发展和生态良性循环的重要因素。因此,县农业主管部门积极配合其他相关部门,因地制宜地制定湟源县鼠害联防规划,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等综合防治技术措施,结合草地封育恢复及合理开发利用进行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的草原鼠害防治工作,收到了显著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1.3草地鼠害发生情况

湟源县天然草场38.4万hm2,其中可利用草场32.8万hm2,围栏草场5.1万hm2,湟源县草地鼠害面积5 887 hm2,平均新土丘达206个/hm2,最严重的湟源县日月乡大石头村达560个/hm2。据标准地调查,湟源县退耕地周边草地鼠口密度平均为20只/hm2左右。危害特点是农业耕地区与草山草坡区相互连接交替危害,退耕还林地与草山草坡并行危害,农区退耕还林或退草还林地根田鼠与地下鼠并存危害,农牧交错地带高原鼠兔与地下鼠混生危害。鼠害已成为湟源县发展草地畜牧业生产和维持生态良性循环的重大隐患之一。近年来,为有效遏制草地鼠害日趋猖獗之势,湟源县畜牧主管部门积极配合其他农林部门,因地制宜制定湟源县鼠害联防规划,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等综合防治技术措施,结合草地封育恢复及其合理开发利用进行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的草原鼠害防治工作,有力地保护了湟源县草地生态环境,有效地提高了湟源县草地畜牧业的经济效益。

2发生原因分析

2.1耕作制度发生的变化导致鼠害发生严重

农耕地除了每年要进行施肥、灌溉、除草等农业措施阻止鼠害外,特别是1年实施的2次全面深翻,能够破坏鼠类的活动场所,进而有效减缓鼠、兔的危害。而退耕还林后,除了造林前的整地外,基本没有深翻等其他不利于鼠危害活动的林业措施,而造成鼠害泛滥成灾[2]。

2.2鼠类天敌减少

过去几十年来,农、林、牧等部门采取以化学防治为主的鼠害防治方针,乙酰胺、磷化锌等剧毒化学农药的大量使用,致使鼠类的天敌大量中毒死亡,种群数量减少,鼠、兔害失去了天然的控制措施[3]。

2.3退耕户没有退耕地鼠害防治的意识

退耕还林后,大多数退耕户只知道领取退耕还林补助款,但从来不对退耕还林地进行有效的管护,认为退耕地鼠害的防治是国家和林业部门的事情,与自己没有关系。虽然近2年来森防部门对退耕地鼠害防治实行一定的补助,但是补助力度不大,不能有效刺激和调动广大退耕户的防治热情,特别是城县近郊农民由于打工条件便利,打工收入远远高于捕捉害鼠的收益,因而不愿投身于鼠害防治工作。

2.4国家补助有限,防鼠资金投入不足

由于湟源县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经费不足,无力对退耕地鼠害进行全面防治,每年实际防治面积仅占应防面积的40%左右,致使鼠口密度居高不下,导致鼠害的猖獗发生。

2.5缺乏统一防治

农牧林交错种植,灭鼠工作分属不同部门管辖,长久以来各防各的,没有开展统一的防治工作,导致害鼠在林地、农地、草地之间迁徙活动、流窜危害,特别是导致农牧、农林交界地区鼠害密度高,危害严重。

3防治工作思路

3.1指导思想

以青海省林业局、青海省农牧厅印发的《关于开展鼠害联防连治工作意见》的通知精神为指导,坚持“预防为主,科学防控,依法治理,促进健康”的基本方针,建立湟源县林业、农牧部门联防机制,农林牧联合行动,使鼠害

防治做到统筹安排,协同作战,集中时间,连片治理,重点突击,整体推进,治理一片,巩固一片,达到规模治理效应,使危害面积和危害程度逐步减少和降低,逐步实现可持续控灾。

3.2联防联治原则

一是坚持突出重点的原则。以退耕还林区、沙棘基地及其周边农地、牧地等鼠害危害较重地区为防治重点,确定防治规模,避免摊大求全。二是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的原则。对中、重度危害区的鼠害,采用人工捕捉等措施,压低鼠口密度,降低林木受害株率,控制在不成灾水平;对中度以下发生区,以预防为主,采取营林措施,实行封山育林,禁猎,禁捕,保护鼠类天敌。三是专业队防治与群防群治相结合的原则。四是以人工物理防治为主,其他无公害防治措施为辅的原则。

3.3积极探索防鼠新机制

在退耕地高原鼢鼠防治工作中认真探索防鼠新机制,在大力开展群众性鼠害防治的前提下,鼓励个人对退耕地进行鼠害防治承包,积极引导有关单位成立鼠害防治专业队在重点区域开展鼠害防治,并对鼠害防治实行防治补助,从而调动群众灭鼠的积极性。

采取人工捕捉、天敌控制等多种手段开展退耕地鼠害防治,如利用地箭、灭鼠雷进行人工捕杀高原鼢鼠,开展防啃剂和不育剂等无公害鼠害防治试验,探索挖掘防鼠沟、鱼鳞坑等营林措施及架设招引架、石头堆招引害鼠天敌等退耕地鼠害防控技术,以推进湟源县退耕地高原鼠害防治工作[4]。

3.4开展鼠害防治技术培训

由于人工弓箭捕捉高原鼢鼠要有一定的技术和经验,而湟源县捕鼠能手较少且大多年龄偏大。因此,湟源县林业部门要继续加大对村镇有关人员的捕鼠培训力度,通过聘请有经验的捕鼠能手现场讲解高原鼢鼠的活动习性和捕捉技术,观摩学习专业防治队运用灭鼠雷防治高原鼢鼠等新技术,培养一批防鼠人员,从而保证全县退耕地高原鼢鼠防治工作的顺利开展。

4参考文献

[1] 魏宏.互助县农区鼠害综合防治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9(3):176.

[2] 马生兰.青石嘴地区农田鼠害危害超重及防控对策[j].青海农技推广,2009(2):54.

[3] 高胜英,苏虎奎.北疆地区林木鼠害及其无公害防治[j].新疆林业,2009(4):43.

林业草原工作要点范文第5篇

关键词:鼠害现状;发生原因;防治工作;指导思想;青海湟源

1湟源县鼠害发生情况

1.1林业鼠害发生情况

近几年来,随着新造林地和退耕还林地工作的不断开展,湟源县退耕地鼠害危害程度日益加剧,各种鼠害种类群密度大幅度增加,使退耕还林地、新造林地的林木遭到严重啃食,有的甚至造成造林不见林。因此,防治鼠害成为当前湟源林业生态环境建设工作中刻不容缓的大事[1]。湟源县危害林木的鼠种主要有高原鼢鼠(Myospalax Balleyi)、达吾尔鼠兔(Ochotona Dallrica)。这些鼠害已经成为影响林草成活率和保存率的主要因素之一。2008年项目区鼠害发生面积达1.07万hm2。其中高原鼢鼠发生面积0.91万hm2,达吾尔鼠兔发生面积0.16万hm2,重灾区林木受害率达38%。2008年春季鼠口密度调查:退耕地最高达32只/hm2,最低11只/hm2;周边鼠口密度最高可达42只/hm2,最低22只/hm2。

1.2农地鼠害发生情况

近年来,农田鼠害发生日趋猖獗,鼠患突出,鼠害已成为影响湟源县农业发展和生态良性循环的重要因素。因此,县农业主管部门积极配合其他相关部门,因地制宜地制定湟源县鼠害联防规划,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等综合防治技术措施,结合草地封育恢复及合理开发利用进行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的草原鼠害防治工作,收到了显著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1.3草地鼠害发生情况

湟源县天然草场38.4万hm2,其中可利用草场32.8万hm2,围栏草场5.1万hm2,湟源县草地鼠害面积5 887 hm2,平均新土丘达206个/hm2,最严重的湟源县日月乡大石头村达560个/hm2。据标准地调查,湟源县退耕地周边草地鼠口密度平均为20只/hm2左右。危害特点是农业耕地区与草山草坡区相互连接交替危害,退耕还林地与草山草坡并行危害,农区退耕还林或退草还林地根田鼠与地下鼠并存危害,农牧交错地带高原鼠兔与地下鼠混生危害。鼠害已成为湟源县发展草地畜牧业生产和维持生态良性循环的重大隐患之一。近年来,为有效遏制草地鼠害日趋猖獗之势,湟源县畜牧主管部门积极配合其他农林部门,因地制宜制定湟源县鼠害联防规划,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等综合防治技术措施,结合草地封育恢复及其合理开发利用进行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的草原鼠害防治工作,有力地保护了湟源县草地生态环境,有效地提高了湟源县草地畜牧业的经济效益。

2发生原因分析

2.1耕作制度发生的变化导致鼠害发生严重

农耕地除了每年要进行施肥、灌溉、除草等农业措施阻止鼠害外,特别是1年实施的2次全面深翻,能够破坏鼠类的活动场所,进而有效减缓鼠、兔的危害。而退耕还林后,除了造林前的整地外,基本没有深翻等其他不利于鼠危害活动的林业措施,而造成鼠害泛滥成灾[2]。

2.2鼠类天敌减少

过去几十年来,农、林、牧等部门采取以化学防治为主的鼠害防治方针,乙酰胺、磷化锌等剧毒化学农药的大量使用,致使鼠类的天敌大量中毒死亡,种群数量减少,鼠、兔害失去了天然的控制措施[3]。

2.3退耕户没有退耕地鼠害防治的意识

退耕还林后,大多数退耕户只知道领取退耕还林补助款,但从来不对退耕还林地进行有效的管护,认为退耕地鼠害的防治是国家和林业部门的事情,与自己没有关系。虽然近2年来森防部门对退耕地鼠害防治实行一定的补助,但是补助力度不大,不能有效刺激和调动广大退耕户的防治热情,特别是城县近郊农民由于打工条件便利,打工收入远远高于捕捉害鼠的收益,因而不愿投身于鼠害防治工作。

2.4国家补助有限,防鼠资金投入不足

由于湟源县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经费不足,无力对退耕地鼠害进行全面防治,每年实际防治面积仅占应防面积的40%左右,致使鼠口密度居高不下,导致鼠害的猖獗发生。

2.5缺乏统一防治

农牧林交错种植,灭鼠工作分属不同部门管辖,长久以来各防各的,没有开展统一的防治工作,导致害鼠在林地、农地、草地之间迁徙活动、流窜危害,特别是导致农牧、农林交界地区鼠害密度高,危害严重。

3防治工作思路

3.1指导思想

以青海省林业局、青海省农牧厅印发的《关于开展鼠害联防连治工作意见》的通知精神为指导,坚持“预防为主,科学防控,依法治理,促进健康”的基本方针,建立湟源县林业、农牧部门联防机制,农林牧联合行动,使鼠害

[1] [2] 

防治做到统筹安排,协同作战,集中时间,连片治理,重点突击,整体推进,治理一片,巩固一片,达到规模治理效应,使危害面积和危害程度逐步减少和降低,逐步实现可持续控灾。

.联防联治原则

一是坚持突出重点的原则。以退耕还林区、沙棘基地及其周边农地、牧地等鼠害危害较重地区为防治重点,确定防治规模,避免摊大求全。二是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的原则。对中、重度危害区的鼠害,采用人工捕捉等措施,压低鼠口密度,降低林木受害株率,控制在不成灾水平;对中度以下发生区,以预防为主,采取营林措施,实行封山育林,禁猎,禁捕,保护鼠类天敌。三是专业队防治与群防群治相结合的原则。四是以人工物理防治为主,其他无公害防治措施为辅的原则。

.积极探索防鼠新机制

在退耕地高原鼢鼠防治工作中认真探索防鼠新机制,在大力开展群众性鼠害防治的前提下,鼓励个人对退耕地进行鼠害防治承包,积极引导有关单位成立鼠害防治专业队在重点区域开展鼠害防治,并对鼠害防治实行防治补助,从而调动群众灭鼠的积极性。

采取人工捕捉、天敌控制等多种手段开展退耕地鼠害防治,如利用地箭、灭鼠雷进行人工捕杀高原鼢鼠,开展防啃剂和不育剂等无公害鼠害防治试验,探索挖掘防鼠沟、鱼鳞坑等营林措施及架设招引架、石头堆招引害鼠天敌等退耕地鼠害防控技术,以推进湟源县退耕地高原鼠害防治工作。

.开展鼠害防治技术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