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安徽建筑论文

安徽建筑论文

安徽建筑论文

安徽建筑论文范文第1篇

安徽省地域文化底蕴深厚,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特色鲜明,以其各地域历史环境、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的不同,孕育出了三类各具特色的区域文化,即淮河文化、皖江文化与徽州文化。它们已经渗入安徽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并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共同为安徽省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积极影响。[1]例如,徽文化主要遗存地――黄山市,以文化节庆为载体,连续举办了18届黄山国际旅游节暨徽文化节,展示了黄山生态民俗和古徽州民间文化;而另一个徽文化的重要遗存地――宣城,通过建设宣纸文化园、中国文房四宝与中国书画交易中心,彰显了徽文化风采。作为中原文化重要一脉的皖北四市,在特色文化建设中,将地域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相结合,扬长避短。“中华药都”亳州市,以开发华佗故里中医药文化资源为重点,建设养生园、养生城、养生街,养生文化名扬海内外。宿州市则大力扶持灵璧奇石和桥马戏发展,建成了全国最大的观赏石和相关产品生产基地之一。立足本地资源禀赋,打造文化品牌,是安徽省特色文化建设的共性特征。[2]

多年来,安徽地域特色文化研究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取得较多的成果。在理论研究方面,据文献检索和其他相关资料分析,目前有关安徽地域特色文化的研究多倾向于个案式研究,并且主要集中于对徽州文化的研究,如魏菲娅等[2]主要从徽州建筑、徽州雕刻的图形设计及其相关衍生产品的设计开发角度研究徽州文化;也有学者对安徽省城市旅游形象系统建设进行了研究,但是对于安徽省内各种地域特色文化进行宏观、系统的研究较少。

当代意义上的视觉符号系统是一个庞大、专业、全面的图形数据系统,

融合当代先进的设计理念,以当代数字化设计技术为支撑,对每一种特色突出的安徽地域文化进行符号化的当代图形设计,构建视觉符号系统的内在秩序和完善的分类,对比不同视觉符号之间的异同点,可以为进一步认知、研究安徽省特色文化提供新的契机,同时,也可为打造安徽省城市品牌、推广安徽省特色文化提供丰富的图形设计资源。鉴于此,本文拟运用符号学与设计学方法,审视当代传播语境下安徽省地域特色文化视觉符号系统构建的价值与意义,希望为后续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提供参考。

一、深化符号学理论研究

符号学是一门跨学科的综合性学科,其相关理论成果已成为当代视觉文化研究的重要理依据。每一种特色文化的产生和发展都离不开当地独特的风土人情与自然风貌。

以杭州为例,作为国家一线主要城市,其地域特色文化自然吸引着大量的研究者,研究其视觉符号价值一直成为许多专家学者的重要课题。目前杭州城市环境和社会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均已体现出杭州地域特色文化的视觉符号魅力。从杭州城市形象标识(见图1)和2016杭州G20峰会标识(见图2)的图形设计,我们都可以领略到杭州地域文化视觉符号的独特气质。这些标识图形并不是杭州风景的简单缩写,而是汇聚了对杭州人文地理、风俗人情、经济社会发展的过去、现在乃至未来的深层理解,是杭州的符号,是杭州展现给世人的城市名片。

安徽省地域文化内容丰富、特色鲜明。对于安徽人而言,这些特色文化蕴涵的是记忆、家或故乡的相关情感认知;而对于其他省市的人来说,它是对安徽人的身份辨识。因为地域特色文化是一个综合体,包括建筑、饮食、民间信仰、地理环境、绘画、日用品、工艺装饰等不同文化类型,构建安徽地域特色文化视觉符号系统也要包括不同类别的子系统。在应用方面,依据不同的应用环境和应用目的,该视觉符号系统还将衍生出多种视觉形象识别系统,如旅游景点视觉形象系统、城市地铁空间视觉导视系统、城市品牌形象识别系统等。图3为安徽省旅游形象标识,标识图形下方所列图片是标识的创意构成元素,即安徽的毛笔、徽墨、徽派建筑、黄山,这些元素都是安徽省地域特色文化视觉符号中的典型代表。因此,从符号学角度研究安徽地域文化,构建安徽地域特色文化符号系统,可深化符号学理论研究。

二、推动安徽省文化大发展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是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精神支撑。近年来,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已被提升到国家发展战略的新高度,如今,越来越多的人成为文化发展中的弄潮儿。在国家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进程中,不同地区呈现出不同的速度与特征。而在异域文化和当代多元文化的多重影响之下,一方面,某些地区特别是三线以下城市的地域文化逐渐表现出式微的趋势;另一方面,部分地区尤其发达地区的地域文化快速崛起,拥有广大的追随群体,甚至享誉海内外。多年来,安徽省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都对实现安徽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做出了持续的努力,从省会城市合肥的发展战略口号“大湖名城,创新高地”与各级城市大刀阔斧的改革创新举措就可见一斑。以数字图形的形式,汇集安徽省各主要地域特色文化的视觉符号数据,构建安徽地域特色文化符号系统,发掘其潜在的巨大价值,有助于推动安徽省文化大繁荣大发展。

1.内增文化凝聚力,外拓文化影响力

安徽省地域特色文化视觉符号应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体,其设计应直接来源于安徽省各个城市的特色文化元素,从而最能体现该城市的自然地理、历史人文、宗教礼仪等状况。可运用当代设计的表现手法与设计理念,将这些内容进行符号化的视觉符号提炼,最终形成最具典型性的地域文化视觉符号。对于安徽省各个城市的居民来说,这样的视觉符号系统具有共同的心理认知,是大家共同的信仰,是团结安徽人、凝聚安徽人的情感内核;而对于外地人来说,安徽省地域特色文化视觉符号系统的构建和运用,能使他们更加直观和快速地了解安徽省各个城市的自然人文特征。

如图4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安徽馆的外观设计,该设计充分体现了安徽特色文化元素――徽派建筑,其外部设计将徽派建筑元素进行了符号化的提炼,马头墙、白墙黛瓦的徽州视觉符号体现出徽文化的博大精深。当年去参观过世博会的安徽人,一定对徽州馆寄予过特殊的情感,看到徽州馆就如同看到自己的家一般。这就是地域特色文化视觉符号所蕴涵的凝聚力,它能将各地安徽人的心紧紧系在一起,对增强地方凝聚力具有重要作用。同时,

利用世博会的重要契机,安徽向海内外参观者和媒体充分展示了本地区的特色文化,进一步拓宽了其影响力。

2.彰显人文魅力,美化地方环境

一座真正美丽的城市不仅因她拥有如画的自然景观、高大时尚的城市建筑与发达的经济,同时一定还有其不可或缺的人文魅力。安徽地域特色文化视觉符号系统,应是展现安徽省人文魅力的重要载体,有益于安徽各地方塑造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视觉形象。此外,安徽省地域特色文化视觉符号系统的构建,可为安徽城市建设提供丰富的数字化视觉图形设计数据,广泛应用于未来安徽省城市建设的各个领域,在设计师们鬼斧神工般的创意之下,这些视觉符号将会以丰富多姿的设计应用形式(如建筑外观、户外广告、公共空间环境导视、城市雕塑等),让城市更美丽[3],为生活其中的城市居民创造出越来越多的美好视觉体验。如图5为安徽建筑大学北区大门与相关建筑的设计,整个大门建筑的设计巧妙地融入了徽州马头墙的视觉符号,将符号化的徽州建筑元素与现代建筑设计理念进行了完美的对接,从而成为安徽建筑大学的一道靓丽风景。

3.发掘优秀设计素材,点燃文化经济

安徽省地域特色文化视觉符号系统的研究对象,是安徽省境内各个城市的主要特色文化,其中包含许多省级或者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普遍拥有较广的市场认可度。在设计产业蓬勃发展的当下,从安徽省地域特色文化视觉符号系统之中充分发掘优秀的设计素材,进行相关衍生产品的设计与开发,并且不断开拓新的市场,无疑是安徽经济发展有力的助推器。由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导向转变,凸显了国家对原创设计的重视,在新理念、新科技的推动下,通过大力发展设计产业、文化娱乐、城市旅游、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我们的经济必将得到更快l展。

4.扩大安徽地域特色文化的国内与国际传播

新媒体是在传统媒体基础上发展出来的新型传播模式。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大量新媒体传播形式不断出现,互联网+信息的传播模式是当代新媒体传播的共性特征,信息的传播早已打破传统的单一格局,越来越趋向于多元、互动的新格局。如今,在城市文化的推广传播中,新媒体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如果离开了新媒体传播,任何一种城市文化都将显得黯然失色。[4]

安徽省地域特色文化的传播推广是未来安徽省城市品牌化发展的重要一环,在当代信息传播语境下,新媒体将成为安徽省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助推器。安徽省地域特色文化的符号化视觉设计,是实现其当代新媒体传播的重要基础,因为视觉符号具有主题明确、特征鲜明、辨识性强、便于推广应用等诸多优点。通过当代新媒体传播手段,如互联网、微信、QQ、微博等,可以实现安徽省地域特色文化快速、高效的传播推广,无论是从传播的时效还是从传播的广度上,新媒体传播都是传统传播媒介无法比拟的。新媒体的即时传播、互动传播,打破了传统媒体传播的时空限制和单向性,在国内或国际范围几乎可以达到信息的同步传播,并且还可以实现与受众的即时互动,大大提升了受众的参与积极性和满意度。因此,配合当代新媒体传播手段,构建安徽地域特色文化视觉符号系统,可以大大促进安徽省地域特色文化的国内、国际传播,进而塑造安徽省地域文化的美好品牌形象。

安徽文化由多种文化类型构成,地域特色文化仅是其中的一个类型,随着研究视角的更新,安徽地域特色文化将呈现出不同的人文魅力,折射出安徽人独特的人文气质。同时,随着新媒体传播技术的不断发展,安徽地域特色文化的辐射传播范围将越来越广,不仅享誉国内,而且必将走出国门,拥抱世界。

参考文献:

[1]

周晓燕.地域文化与城市特色的传承――以安徽为例[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10.

[2] 魏菲娅,黄凯.徽州民间图形符号的价值研究和发展趋势[J].大众文艺,2012(3):173.

安徽建筑论文范文第2篇

文化资本一词最早可追溯到Baumol、Bowen(1966)《行为艺术:经济学困境》一书的出版问世。该书虽没有明确界定文化资本的基本含义,但却论证了行为艺术等文化产品也像普通商品一样具有经济价值,并将给传统实体经济学研究带来新的挑战。法国学者布迪厄(1990)是文化资本理论的集大成者,他首次从社会学角度对文化资本进行了系统的论证,指出所谓的文化资本是指基于文化交易的一种社会关系,是可赋予人们权力和地位象征的累积文化知识;文化资本通常具有三种形态:一是个人内嵌式的文化资本,即包含在个人之中的价值观、文化知识素养、等;二是实物附着式的文化资本,如书画艺术作品、建筑造型艺术等能够以物理形态作为资本交易;三是组织制度化式的文化资本,如各类学历学位证书、从业执照等。继布迪厄之后,澳大利亚学者思罗斯比(1998)则从经济学视角进一步论述了文化资本的经济价值功能,他认为所谓的文化资本是基于文化表现出来的有形或无形财富的积累,可称之为有形文化资本和无形文化资本。有形文化资本为物质文化遗产和有文化价值的文化产品,包括建筑、遗址、油画、雕塑、工艺品等;而无形文化资本包括民众的思想意识、实践信念和传统价值等。这两种形态的文化资本均可以通过消费和服务的不断流动,如旅游、广告,激发艺术家、建筑师和音乐家的创造灵感等方式,获得文化资本的再生产,实现文化资本的增值。从上述关于文化资本的含义不难看出,作为我国文化遗产瑰宝的徽派建筑也一定蕴涵着丰富的文化资本。

首先,从徽派建筑文化资本的表现形态来看,它兼具有形和无形两种形态:一是有形文化资本,这是徽派建筑文化资本的主体,包含了以徽州建筑本体为单元的文化资本,如古民居、牌坊、祠堂等古建筑,也包含了所有以徽派建筑符号为元素的其他建筑实体,如园林景观、工艺品、艺术创意作品等;二是无形文化资本,包含附着在建筑本体上的文化价值,这是徽派建筑文化资本的核心,是通过建筑形式表达出的民众共同认知的文化价值,如审美价值、历史价值、教化功能等。其次,从徽派建筑文化资本的分类来看,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不可移动实体型文化资本,主要是徽派建筑实体以及与徽派建筑实体相关联的徽州自然风光、地形风貌,这些都是徽派建筑不可分割的部分,这类不可移动实体型的文化资本可以用来旅游开发;二是可移动产品型文化资本,主要是根据徽派建筑文化资本再创造出来的,能够像普通商品可以移动带有显著徽派建筑符号特征的文化艺术产品,包括图书、影视作品、摄影绘画等;三是意识形态型文化资本,是指那些依附在实体的徽州建筑文化资本之上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历史传说等能够带来精神经济价值的文化资本。最后,从徽派建筑文化资本的本质特征来看,一是复杂多样性。在徽派建筑文化资本中充满了生机盎然、形态各异的诸如审美价值、精神价值、社会价值、历史价值、象征价值等文化价值,这庞大的文化价值子系统,使得徽派建筑文化资本具有结构复杂多层的特点。二是边际效应递增性。

经济学著名的戈森规律认为边际效用递减。然而,由于徽派建筑文化资本的构成要素并不是简单的生产和积累,而是大量的信息符号,它能够通过文化符号的创意使用不断生产出新的需求;同时还因为徽派建筑文化资本中的无形资本具有累积生长的能力,能够自我更新,培育发展出新的符号与财富价值体系,因而它不像一般资本通常会边际效用递减,而是呈现独特的边际效应递增性。三是溢出效应强大性。文化资本的溢出效应是指一个群体如拥有相同的道德观念、传统价值等文化资本时,会产生文化认识的趋同,这种文化的趋同会带来更广泛的带动和模仿效应,从而获得外部的收益。由于徽派建筑文化资本中的文化价值所包含的道德观念、风水观念、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以及涵盖在建筑形式中的道德伦理诉求,这些均能产生强大的约束力、效仿力、凝聚力和传承繁衍力,从而获得不可估量的外部收益,产生巨大的溢出效应。综上所述,徽派建筑的文化资本是指附着在徽派建筑之中能够创造经济价值的各种形式资本(具体结构如图1所示)。由图1可以看出,徽派建筑的文化资本结构分为有形和无形两大部分,其中有形部分对应的是徽派建筑的不可移动实体型和可移动产品型的文化资本,无形部分则对应的是徽派建筑意识形态型的文化资本。因此,无论是从徽派建筑文化资本的表现形态,还是从徽派建筑文化资本的构成要素及本质特征来看,徽派建筑文化资本除了具有一般资本的共性之外,还具有文化资本的特殊属性。

二、徽派建筑文化资本的符号化构成要素

符号化是人类社会生产方式进化的结晶,是社会文化资本发展完善的根基。正如卡西尔(1944)所指出:符号化是人类生活中最富有代表性的特征,社会文化的发展依赖于人类的符号化行为。索绪尔(1916)最早从语言符号的结构中提出了“符号化”理念,并指出任何符号化系统都是由“能指”和“所指”元素组成的:“能指”元素是指符号的形式,表现为可感性,而“所指”元素是符号传递的意义,表现为抽象和不可感性。皮尔斯(1873)则结合建筑文化符号的特点将建筑文化符号分为“图像”、“指示”和“象征”等三类符号,其中,图像符号是能指和所指之间具有图像相似性的符号;指示符号是能指与所指之间存在因果关系的符号;而象征符号是能指与所指之间约定俗成的联系符号。据此,我们可以分析出经过漫长历史演变的徽派建筑文化资本的符号化系统及其构成要素。徽派建筑文化资本的能指元素是其文化资本的有形部分,是由徽派建筑的本体构成的。诸如粉墙黛瓦、祠堂、牌坊、马头墙、水井等已成为徽派建筑文化资本标志性的能指元素符号,如表1所示。所指元素是徽派建筑文化资本的无形部分,是附着在徽派建筑文化资本之中反映先民生活理想和愿景的符号要素(如表2所示),也是“器以载道”的典型代表,并通过谐音、联想、约定俗成的隐喻等,表达了先民们祈盼富足美满的意愿。综合表1和表2可勾勒出由各种能指和意指元素所构成的徽派建筑文化资本的符号化系统结构,具体如图2所示。

三、徽派建筑文化资本的符号化消费

符号消费理论是鲍德里亚具有颠覆传统经济学意义的理论,他在其著作《物体系》(1968)中指出符号消费是指消费对象由物的使用价值转向了物的符号价值,而符号价值其实就是物品所代表的社会地位和权力。李恩来(2014)则认为这些符号价值不以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为目的,而是通过消费物品中所包含的隐喻、象征和延伸的意义,满足人更高层次的欲望,比如旅游的目的已超越了仅仅欣赏风景名胜的功能,而是达到快乐、休闲的欲望。因此,徽派建筑文化资本内涵丰富多彩的“能指”和“所指”元素所构成的符号化结构系统,不仅可以极大程度地满足人们精神欲望的需求,还可以通过多种符号化消费的途径产生巨大的文化资本价值功能。徽派建筑文化资本挖掘开发的实践表明,徽派建筑文化资本的能指元素的符号化消费主要通过如下三大途径实现的:一是旅游消费。通过游客游览徽派建筑的历史遗址,使游客获得徽派建筑文化资本实体形态的直接消费体验,从而构成了对徽州建筑文化资本的消费,整个旅游体验过程其实就是对徽派建筑文化资本的符号化消费过程,这种体验带有鲜明的文化特征和符号意义。二是博物馆消费。如安徽省博物馆举办的由水口园林、牌坊、祠堂、建筑构件与装饰艺术等单元构成的“徽州古建筑陈列”,以及黄山市的“徽州三雕”博物馆、明清古民居建筑博物馆、徽商博物馆等。这些以展示徽派建筑文化资本的能指元素符号为基调的博物馆正不断地吸引游客参观消费,使徽派建筑文化资本得到传承和积累,极大地提高了徽派建筑文化软实力的经济价值。三是艺术设计消费。徽派建筑符号系统浓郁的地域风格使之成为独树一帜的民俗元素。众多设计师将徽派建筑符号的能指元素糅进园林景观、休闲度假村的设计当中,并成为显著的文化地标,如歙县新徽园、屯溪老街、黄山云谷山庄、合肥的三河镇等,而马怡西则运用徽派建筑文化资本符号的能指和所指,将“四水归明堂,归水亦弘扬”的思想融入人民大会堂安徽厅的室内设计中,喻意良性循环,凝聚力与外向力的辩证统一,充分展示了具有徽派建筑特色的艺术符号。所指元素的符号化消费,其旨趣不在经济现象的量化,也无法在消费行为与其他因素间找出数字表示的函数关系,只能做主观的判断,以满足某种消费欲望的过程。因此,人们对徽派建筑中的无形文化资本所代表的意义进行消费,是以满足或表达对生活的某种祈盼和理解,其实质就是徽派建筑文化资本所指元素的符号化消费。例如,大量的个体企业、门面商店、家庭装修等,采用徽派建筑装饰中的蝙蝠、荷花图、葡萄松鼠图等所指元素符号,以祈盼财源滚滚,祥和美好的生活愿景。又如以徽派建筑文化资本为背景的影视、音乐、图书等文化产品(如纪录片《走进西递》、电视剧《红顶商人》等)都是将徽派建筑文化资本的所指元素的符号系统融入作品之中,从而满足民众的精神消费需求。

四、结束语

安徽建筑论文范文第3篇

六月的北京即将步入盛夏,炎热的空气肆意蔓延在这座城市的角角落落。定心于吴永发关于建筑现在与未来发展的访谈中,我们不禁被带入一次冷静而严肃的沉思之旅。

在这场与儒雅智者、建筑学者的对话中,我们看到,历经三十余载风雨建筑设计生涯的吴永发,为了这份心爱的事业,挥毫泼墨,慢慢沉积,形成颇具自身特色的本土化绿色的建筑理论与实践路线。那么今天,结合他的设计作品、丰富的人生经历以及处世哲学,让我们一同来领略这位建筑大师的魅力风采。

百年大计:

“建筑要有研究性的思考”

“目前中国的建设量大,建设市场占了世界的一半,单是北京的建筑市场就可以和整个欧洲市场相持平。”吴永发在介绍建筑行业的现状和需求时忧虑地说,“因此,怎样科学地、环境友好地做好建筑规划和设计是摆在建筑师们面前最大的任务。”

然而,“建筑师能真正实现自己的理想设计作品太难了,更多的时候建筑被当做商品,从而演变成简单的买卖关系,迫使建筑师在夹缝中被动地作业,以至于对大多数建筑的主导性很弱,难以保证建筑品质。”吴永发无奈地说,“建筑师能做到‘能主之人’不仅要完成任务,同时,要有责任意识推动社会发展和行业进步。”他认为,“不管是从持续发展方面,还是从人居环境考量,都需要我们冷静对待中国当今社会建筑现状,需要我们花时间和精力进行研究性的探索,这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从建筑的本质和中国建筑哲学思想出发,对中国现代建筑进行批判性思考,以提出创新性、适宜性的符合中国国情的建筑发展方向;另一方面要紧跟世界先进技术,研究不同地域的建筑文化精神,形成有自己思想理念的现代建筑的理论与方法。”这番话折射出一位建筑人对国家建设沉甸甸的责任心。

同时,吴永发认为建筑师要做好建筑需要平衡好7种“力”。他说,这个“力”不是power,而是possiblity,是实现的可能性。第一是“人之力”,建筑师的团队要有精品意识,还要有协同力,预想的目标才能实现;第二是“工具之力”,讲的是设计方面的工具,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比如我国计算机辅助设计发展的很快,基本上能与世界同步,这就意味着我们能设计出一流的建筑;第三是“文化之力”,它是建筑的基本属性,反映不同的地域、民族和时代性的特征;第四是“技术之力”,与“工具之力”不同,讲的是设计的可实施性。而“技术之力”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第五是“形之力”,“形”是建筑的形之美、形之魅,指的是建筑艺术上的特征;第六是“细部之力”,所谓细节决定成败,建筑构筑方式是提升建筑品质的关键;第七是“创意之力”,建筑创作重在创新,也慎在创新,创新意在巧妙。因此,在吴永发看来,不管做的是现代建筑还是地域建筑,设计师都可以循道这7种“力”指导创作。

当然,在作品里吴永发也是这样来做的。近年来,依托于徽州文化园的建设,他逐步寻找到一条本土化、可持续的建筑设计理念,以环境为先导的建筑设计思维与方法。事实证明,他的思路不仅可行性强,而且具有越来越强的生命力。经过多年的历练,结合苏州园林和徽州园林的营造元素和设计手法,汲取了中国传统私家园林的文化精神,他提出了“共享园林”的设计理念,营造出一种以环境为主体,人、建筑、环境和谐共存的新的理想居住空间模式。2012年,“园中园――现代人居的理想空间”这一作品在世界华人建筑师建筑设计暨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受到了评审委员会专家的高度肯定,并斩获了世界华人住宅与住区设计综合大奖第一名的桂冠。

对于吴永发来说,踏上研究型建筑这条道路还只是一个开始,因为建筑是“百年大计”,对于一名建筑师来说,所做的工作不仅反映在一部作品上,更需要在实践中脚踏实地,为研究型的建筑设计发展开拓出更广阔的空间。

循道中庸:

“设计要理论和实践并行”

建筑是一门综合的应用型学科,不仅需要专业的技能、高度的审美意识、敏锐的艺术感知力,深邃的文化积淀,更需要在实践中结合实际生产需要,以及政策法规等进行设计实施。目前大多数建筑师要么在企业中忙于商业化运作,缺乏理性的思考和深度,要么在高校中缺乏实践性的设计经验。而听闻吴永发讲述自己的工作经历时,记者发现他是中国少有的理论和实践都很扎实的建筑师之一。为什么这样说呢?

三十而立:自我意识的苏醒

吴永发出生于安徽无为县的建筑世家,从小他就喜爱绘画和书法,16岁时便凭着扎实的美术功底顺利地考入合肥工业大学建筑系。期间他参与发起了学校书画协会并任绘画分会会长,并投入到对建筑文化的初步研究中。大学毕业后,他选择了留校,和几位同学一起在老师张易生教授的带领下创建了建筑设计院,同时开始了他们的企业运作,常常没有白天没有黑夜地工作。期间他们走南闯北,始终处在设计的第一线,这让吴永发完成了从学到用、从学生到建筑师的初步转变。

时光荏苒,十五年的建筑生涯,使吴永发从年轻建筑师成长为教授级建筑师,而由他和同事们创建的建筑设计院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然而此时,他却选择了离开。因为他发现自己只是在做一些重复性的设计,缺乏挑战性。而面对挑战,不仅需要他无畏的勇气,更需要他具备更高层次的视角和更多的知识积累。于是,30多岁的吴永发来到了同济大学继续攻读建筑学博士,导师就是国民革命军高级将领戴安澜将军的长子戴复东院士。戴院士和其妻吴庐生先生是我国建筑界的两位大师,也是建筑界的一对“工作狂”,与二老的零距离接触,让他真正体验到了做学问的至高境界。学习期间,他与导师合作完成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综合体工程。从他们身上他不仅学到了知识,开拓了眼界,更从其言传身教中感受到何为一个建筑师的社会责任和职业道德。博士毕业后,戴院士一再挽留他留校发展,但是经不起吴永发对安徽建筑文化研究的热情和决心,只得放他回去,开创出属于他自己的一片建筑领地。

吴永发回忆起30岁前的往事时说到,这期间他从被动的学习、领受,到自我意识觉醒,不再是盲目地跟着别人做,而是形成了自己的理念,自觉地补充自己,规划自己,将自身条件和社会需要结合在一起。

厚积薄发:为梦想不断追逐

告别了上海这个充斥着现代化元素的繁华喧嚣,作为安徽省第一个建筑学博士,吴永发毅然回到了这些蕴含着无限创作理念和灵感的的徽州,继续着五年前对徽州建筑研究的未圆之梦。

在合肥工业大学,吴永发先后担起了学校建筑与艺术学院院长、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他扎实科研,主持和负责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十几项国家、省部级科学研究重点项目和国际合作研究课题,为学院的学科建设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他踏实教学,培养了近50名的博士生和硕士研究生。主持部级建筑学特色示范专业和省级精品课程,获得省教学研究成果奖一等奖;他专注于设计,作品得到了业内专家和委员会的广泛认可,先后获得了中国建筑学会首届中国青年建筑师奖(全国共9名),全国人居环境综合大奖(最高奖),安徽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被住建部评为全国建设系统先进工作者。其作品先后荣获国家、部省级优秀设计一、二等奖6次,发表专业核心论文及作品三十余篇,获省级优秀论文一、二等奖以上3次。

吴永发不止一次地提到:“现代建筑创造之魂即在于扎根本土化特色的体现,我们在表达国际化特征的同时,更要追求民族精神的展现。”2012年,他受邀苏州大学特聘教授并担任建筑与城市环境学院院长。在苏州这样一个现代与古典相融合的特色城市的大背景,在苏州大学这样一个历史悠久、学科齐全的文化熏陶以及学院本身优越的物质条件、完善的师资力量的前提下,他开启了一个崭新的人生阶段。在这里,他开辟了本土文化研究的又一阵地。

作为院长,他站在更高的层次上去看待学院未来的发展,他认为想要后来居上,独树一帜,就要寻求自己的特色发展方向。他立足于所在学院的国际化职业化的高水平设计研究的定位,坚持开放式办学理念,积极拓展业内外的学术交流,并将视野投向了国外,自2000年始,以建筑师眼光系统考察欧美日俄等现代城市与建筑以及异域文化的居住环境。2008年至2009年教育部公派他到加拿大多瑞尔森大学做访问学者,与国外学者合作研究绿色建筑技术,回国后创办并主编《绿色建筑国际通讯》,介绍现代建筑的发展趋势。同时,他既是全国建筑学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世界华人建筑师协会资深会员、香港注册建筑师协会会员。又担任了多个国家和省级建筑学术组织负责人,安徽省首批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融情建筑:“建筑是一个生命体”

当今这个时代有很多需要我们思考的地方。在吴永发的心里,建筑是一个生命体,不是生硬的堆砌,而是绿色、可持续、适应特定环境、满足人类需求的充满意义有生命力的设计。

他认为建筑首要的任务是保护环境,所谓“环境第一,建筑第二”,提倡人、建筑与环境的和谐相处。比如在“安徽省教育学院艺术楼”设计中,他将艺术楼在总体布局上有机合理地嵌入现有校园环境,形成有序的和谐共生场所;通过中心开放性的艺术广场,为外部空间向内部空间过渡提供了良好的平台,营造出充满青春活力与艺术气息的氛围。该设计获得安徽省优秀工程勘察设计一等奖。

他重视建筑设计的文化性,在探索古人的设计理念过程中试图在作品中将文化与时代紧密结合。在“徽州文化园――中国民营企业家黄山论坛永久会址”设计中,他力求徽州文化园规划、建筑、景观创作三位一体,规划设计以“源”为题,重在形成徽州文化场;建筑设计以“园”为题,重在体现徽居场所精神;景观设计以“缘”为题,重在再现徽派场景。该设计获得了全国人居环境规划与建筑设计方案竞赛综合大奖及教育部勘察设计奖优秀规划项目二等奖。

他认为建筑师是一个高级的服务者,不是决策者,怎样在创作中表达建筑师的意愿,同时又能获得人们的一致认同,需要建筑师们积极去探讨。比如在“马鞍山丝画园”设计中,他打破正交构图,引入斜线,使外部产生空间渐变、开合有序、多点透视的效果;将展览、公共交流、销售、综合办公等功能分区分块布置,功能相对集中,用开放的交通空间贯穿其间,体现游园的设计要求;打破传统建筑符号性元素,与现代建筑语汇、绿色建筑设计结合,体现了技术与艺术的高度统一。而在“赤道几内亚总统府官邸设计”中,建筑选址紧邻大海,建筑布局较好的利用地形高差,解决总统府内的安全保卫、视线关系和景观朝向,空间处理和形式表达充分考虑到该国的气候特征,风俗习惯和技术条件等,该设计受到该国总统赞许并采纳实施。

知行合一:成为决策者和实践家

吴永发一再强调:“作为一个建筑师出身的研究者直接到地方上从事行政管理工作,一方面容易发现真正的问题,另一方面站到了决策者的位置,更方便地去解决建筑的本质问题。”

教学科研多肩挑,思想生活双立足。作为民进中央委员和派省级组织负责人,2010年至2011年组织安排他挂职黟县副县长,期间,对县“十二五”规划的制定与修编提出指导性意见,提出“科学规划、特色发展”的总体思路;针对黄山市古民居保护利用“百村千幢”工程,指导黟县相关部门实施具体方案;积极参与旧城改造调研,推动黟县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业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这时的吴永发不是“高高在上”的大学院长,而是躬身于社会需要的实干家。他说:“作为社会的服务者,不可缺失的是社会责任感。”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他一再强调做出的设计必须符合对象本该有的特征,符合国家的情形,顺应国家建筑发展的大方向。另外,设计师应该是社会的推动力量,运用自己的知识、创意改善城市的人居环境,满足人类对适应特定环境的需求,确确实实为人们多做有意义的事情。

为促进安徽省文化遗产保护,吴永发牵头组织成立了安徽省徽派建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还先后从自身科研经费中拿出50万元,开展并实施了《世界遗产地――西递古民居数字化保护工程》,这是在全国第一个实现世界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另外,所启动的《徽州古村落分级分类保护利用技术策略》、《徽州古民居分级分类保护利用技术策略》项目课题提出古村落、古民居的可操作性保护标准、保护方法和技术措施,以解决地方政府、当地百姓无力维护且不知如何保护利用等相关技术难题。

古人云:“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庸”是我国传统思想中所谓君子做人、做事的最高要求,通过与吴永发的交谈,并纵览他丰富的工作经历,记者看到的正是这种“深入社会做研究”的中庸之道。

文化探索:

从传统文化中提炼建筑精神

在吴永发的观念里:传统建筑的生态理念全息包容了现代建筑精神,建筑不仅要表达国际化风格特征,更要体现本土文化特色,否则当代建筑将如空中楼阁,只是技术堆砌抑或设计者的主观想象,将失去建筑的生命力。因此,多年来,他以徽州文化园设计研究为立足点,不断从传统文化中提炼现代建筑精神,并将之应用在实际当中。

绿色、徽色的交织:“园中园”

众所周知,徽学是国内地域文化的三大显学之一,而徽州建筑与山川、河流、田地、道路等融合在一起,构成了徽州整体上的优美、和谐景象。因此在底蕴深厚的徽州建筑文化基础上,将现代建筑和地域文化联系在一起,实现“绿色”元素和“徽色”元素的完美结合是吴永发的最终建筑精神。

在他看来,徽州始终有两种文化引领着它:一是理学文化,它是一种官文化,其内核为儒家思想,使人们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形成一种有序亲和、家族同住的状态;其二是风水说,作为一种术文化,与前者相比,它从社会层面转化到了结构层面,指向建筑结构。其中尽管有心理暗示等迷信因素存在,但更有其积极和科学的一面。它阐释了一种建筑环境观,通过使用罗盘等技术方法对气场等因素进行判断,从而得出对环境最有益的结论,是一种对自然环境的利用,展现了中国古代自然环境观。

随着中国城市化的大规模发展,高速度和高密度建造让城市失去了许多能与自然亲密对话的机会。于是,营造一种现代的高品质人居环境已成为吴永发建筑创作的重点。他在“园中园――现代人居的理想空间”设计中,将自然山水景观引入整个大的外部环境,对其设计精髓提炼和结合,形成了一种全新的理想居住模式――建筑三五一组;园内通过高墙的界限围合与引导,依地形特征有机组合几户住宅,围合成公共组团的庭院空间,共享邻里之乐;自由丰富的廊道,外墙的漏窗洞门,产生了视线的渗透感,构成了空间的进深感;园与园的高墙之间,形成了一条条蜿蜒曲折的巷弄和“古镇闲地少,巷窄情趣多”的意境。这种以庭院空间为图底、以环境为主的模式,不仅拥有高品质人居环境,而且建筑密度相对较高,在保证居住环境的同时也满足了现代居住的需求。

正如吴永发所说:传统建筑的研究不是为了老房子而老房子,一方面通过研究,寻找中国建筑文化之根,能为现代建筑的创作提供灵感;另一方面,针对当地建设,探讨如何做到“徽而新”、“新而徽”,以适合于新的生产、生活方式。

书画、建筑的共通:新安艺术馆

书画与建筑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态,但在吴永发看来,这两种艺术在意境的营造上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是极其重视形式美的时空艺术。中国书画和建筑注重意境的创造,存在着模糊朦胧的界域,在虚实隐显中妙合“自然之道”,妙造“自然之景”,在注重艺术表现的丰富性、生命力、旋律美、节奏感上是相应会通的。这种思想在它的作品“新安艺术馆”设计中得到了很大体现。

新安艺术馆是只有2000多平方米的小建筑,建筑用来展示新安艺术作品,同时提供小型的艺术品拍卖活动。吴永发在设计中从书画艺术的创作手法中得到启示,通过新安书画与建筑两种不同创作语言的转化过程,营造一种“人在画中游”的建筑体验。在建筑布局上,依据书画作品章法布势,建筑的总体布局从传统书画草书中获得灵感,采取折线型的展开方式,气势贯通、错综变化、虚实相生。这既是对周围环境“旧”的碑廊的延续,也是对线性牌坊的呼应,“蹲踞回护于水上”为佳的水口营造。

在建筑空间上,新安艺术馆外部形体是反复连续犹如“草书”的形态,这种连续也延续到室内,使得建筑的界面得以延续,同时增加建筑的层次性;与国画的层染法一致,增加观赏的层次性。在结构上,新安艺术馆采用全钢结构,底部架空,将园区的水引入,远观,艺术馆临空水上,尽显建筑的轻盈之态。折线型空间、钢框架的结构,连续的坡屋顶等一系列现代手法的建筑语言,使得艺术馆即融于古朴的徽派环境中,又具有现代的气息。

半世儒雅:

且怡然,且自得

建筑设计作品可以反映一个人的精神世界,人生经历可以反映一个人的处世哲学,的确,采访中,吴永发身上散发的儒雅气息及平和气质更给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安徽建筑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徽州传统聚落 布局规划 生态自然观

中图分类号:F20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徽州传统聚落生态自然观文化背景

稳定成熟的区域传统文化,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历史洗礼。徽州文化萌芽于宋代、至明清达到鼎盛。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及宋元明战乱时期,数次兴起的南迁移民大潮,与徽州本地山越原住民逐渐相融合,成为徽州文化的创造主体。在长期的历史演进过程中,开始形成具有鲜明地域特征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各种伦理道德观念,同时也形成相对独特而成熟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模式,深刻的影响和指导着徽州人社会生活实践的各个方面。徽州传统伦理文化产生及其鼎盛繁荣有着其特定社会历史背景以及地理环境支承。

1.1儒家伦理与程朱理学

儒释道是构成中国传统伦理观念的基本要素,但其中儒家伦理是其主体与核心,儒家伦理观可以归结为“礼、仁、和”。而其中“礼”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人伦秩序及人伦原理,也就是规定了中国封建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突出表现为等级分明、尊卑有序。“仁”就是“爱人之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反应的就是人们的仁爱之心。“和”表明了天地万物所存在的状态,“和合生物”,儒家伦理推崇中庸和谐,中和之美。

宋学兴起,这也成为儒家伦理在徽州发展的一个转折点。朱熹在孔孟之道基础上,引入佛道,综合北宋理学诸家之言,将传统儒学提升到空前的哲理化高度,创建了完整系统的理学体系。程朱理学深刻影响了南宋以后,特别是明清时期徽州社会风尚。其所倡导的伦理观更是成为徽州宗族的族规祖训的理论依据、宗族活动指南。“三纲五常”、忠孝节义和森严的宗法等级制度是程朱理学伦理的核心价值观。

这些伦理道德观念无不深入贯彻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徽州聚落的布局规划以及建筑营造方面,都直观鲜明的表现出封建等级制度、宗族观念以及人伦道德,成为徽州传统聚落生态自然观的哲学基础。

1.2徽商精神

徽商虽起源于东晋,但至唐仍发展缓慢,直至宋室南迁,北方中原汉人大量南迁,徽州人口迅速膨胀,使得地处山区的徽州面临地少人多的土地压力,从而迫使更多的人外出经商。到明清时,由于徽商的吃苦耐劳和诚信经营,造就了称雄中国商界三四百年之久的徽商,以致无徽不成镇。徽商的崛起为故乡积累了大量的物质财富,成为徽州文化繁荣的最大赞助商徽商把居于封建社会顶层的“士”与四民之末的“商”结合起来,形成了独特的“贾儒互行”、“贾儒互养”的独特伦理观念,丰富了程朱理学的文化内涵。徽商精神产生于徽州人对于生存的需求,同时又是基于传统观念和现实要求的结合,这个结合从始至终服务于徽州个人和徽州社会。

现今保存较完整的徽州传统聚落比较多,当地居民仍保留了部分传统生活方式。徽州传统的宗法伦理以及徽商精神造就了其独特的地域建筑文化,而这种建筑文化同时具有鲜明的生态适应性,折射出徽州人民的生态哲学观。

徽州传统聚落布局规划

2.1总体特征

徽人理想的“枕山、环水、面屏”的封闭或半封闭的聚落地形结构,使徽派建筑总体布局与封建城池模式如出一辙,以祠堂为中心放射状散开的民居群类似于拱卫内城的外廓。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水口类似于护城河,具有抵御外族入侵的防卫功能。被民居众星拱月般团团簇拥着的祠堂则占据最优越的地理位置,聚落建筑以宗祠为地理中心或心理中心布局。

徽州传统聚落在其独特文化根基下呈现出规范化、系统化的特点。第一,聚族而居,绝无杂姓。徽州聚落是一个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族社会,即使在同一村落,各族宗祠民居亦界限分明。第二,无论宗族大小,祠堂、书院、水口等均一应俱全。第三,自上而下的聚落布局,即以“风水”术为理论依据,维护徽州宗法伦理的同时体现出生态适应性和伦理哲学。

2.2选址与布局

2.2.1择吉地

徽州地区山多地少,聚落营建之初常常察山观水验土,在风水理论指导下,完备的自我生态调节系统成为吉地的重要评价标准。现存的许多聚落利用山坡河畔而建,背山面水的基址既可阻挡寒风,接纳阳光,又方便了生产生活,最终建立起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小区域。徽州传统聚落景观规划从生态观出发,利用现有的山水田园景观条件,因时就势,巧用借景、象征等手法丰富聚落人文景观。

地和水是农业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条件,所以传统聚落的布局主要考虑到留出更多的可耕地,以及更好地利用周边的水资源。平地聚落在满足生活需要的前提下,一般尽量把居住地布置在土壤条件较差的地段。山地聚落由于可耕地资源更加紧张,所以聚落布局主要考虑节地,依山就势地布置居住建筑,聚落内部住宅布局紧凑。基址既适应了复杂的自然地形,节约耕地,又创造了良好的居住环境。另外,聚落主要街道脉络多由溪流、地势、水口等所界定,象征宗法伦理的祠堂则是聚落中心。

2.2.2理活水

人对于水体有着亲近的本能,以及水体吸热、吸尘、通风以及调节小气候的生态作用,使之成为聚落景观的重要组成。除这些实体功能之外,水体还承载着聚落的伦理价值,水口廊桥往往成为聚落的标志之一。

皖南宏村的牛形布局,利用仿生规划手法:“牛胃”月沼是聚落的水系中心,绕行于房前屋后的水圳则为“牛肠”,使得活水穿村而过。屋前为清水渠,渠底铺设卵石,内流引入村内的活水,每户的出入口上覆盖一块石板,居民足不出户就可以洗衣洗菜。户内天井明堂下设阴沟阴井,通过穿过户内的管井与屋后的污水池相通,最后污水汇入污水渠。整个村落小渠通大渠,大渠通主干渠,主干渠通河流,形成用水的良性循环。如今宏村的居民仍然能够享受活水穿村带来的便利。

徽州人的这种理水方式,利用自身条件妥善解决了聚落的生产生活、卫生防涝等问题,显然是一种尊重自然规律的可持续生活方式,是徽州传统聚落的生态自然观的又一体现。

徽州传统聚落建筑营造

徽州人多地少的地域特征迫使建筑向竖向寻求空间,多数人口外出经商,出于安全防盗考虑,最终形成了以天井为核心的内向庭院格局,因聚落建筑密度高形成了窄弄深巷的空间特征。隐藏其中的封建伦理观念和宗族意识形态深刻影响着徽州建筑的布局、形态、色彩以及装饰风格。这种建筑营造方式与当时的自然及人文环境特征相适应。

3.1单体建筑

徽州传统聚落单体建筑的生态自然观首先体现在与当地气候的适应性上。徽州地区在没有严寒且暖季长的气候条件下,徽州传统聚落在克服闷热气候等方面采取的方法主要是避免太阳直晒和加强通风两个方面。聚落建筑以天井为建筑中心,各进院落轴线统一且朝向合理,天井与深巷有利于新风的导入,从而形成穿堂风。现代建筑设计中也常常借鉴这种通风的组织方式,以达到低碳节能的效果。

另外徽州地区民居外墙使用青砖或者石材砌筑,墙体较厚而且很少开窗或者不开窗,是天然的蓄热隔热体,有良好的保温隔热作用。从而有效的阻止了太阳的直接辐射,同时有利于建筑的冬季保温。建筑的天井较高,可以避免夏日烈日直射室内而且具有拔风作用。

其次,由于徽州传统聚落居民一般为老弱妇孺,徽商又积聚了大量财富,另外聚落建筑密度很高,其内部为木结构,因此建筑的防盗防火显得尤为重要。封闭内向的建筑格局除了与气候相适应,也是出于安全考虑,甚至在一些徽商住宅中可以发现用于防御的射击孔。为了防止火灾时火势蔓延,徽人创造了一种用于封断火路而高出屋面的砖墙,并且对其进行艺术处理,同时赋予一定的象征含义。这种马头墙也成为徽州建筑的符号之一。最终形成徽州聚落高墙封闭、马头翘角、粉墙黛瓦、鳞次栉比的艺术形象。

3.2装饰与材料

徽州地处山区,盛产高质量的石材、木材,徽州出产的青灰砖质地坚硬细腻,便于精致雕刻。徽州的文房四宝及其制作工艺也是精妙绝伦。这也就为徽州传统聚落的装饰艺术提供了绝佳的素材,是徽州装饰艺术得以形成发展壮大的先决条件。从而也造就了徽州三绝砖雕、石雕、木雕的艺术成就,增强了徽州建筑的艺术效果。

民居建筑和村镇景观所特有的地域和乡土特色的形成包含了多方面因素,建筑本身所使用的地方材料,及采用的传统结构和构造方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采用那些未经加工的天然材料,或稍经加工却仍保持自然本色的材料建造起来的民居及村镇聚落,更能体现该地区的独特风貌。

结语

徽州传统聚落建筑造型独特、布局合理、简洁大方,反映出古代生态伦理思想和天人合一理念。徽州传统聚落追求与天地自然相通和谐、与人为善、利人睦邻、整体协调、重功能讲艺术、崇儒尚文重教,给现代建筑规划设计很大启发。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多次讲到自然与精神的统一,也描述了实现“天—地—人”和谐共存的理想图景条件。生态系统是生命系统和环境系统在特定空间的组合,只有尊重其内在规律,才能找到解决生态危机的科学途径。

最后借“北京”所提出的建筑五观来加以总结。一是生态观,就是正视生态环境,加强生态意识;二是经济观,要求致力于人居环境建设与经济发展良性互动;三是科技观,充分利用科学技术,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四是社会观,关怀最广大的人民群众,重视社会发展的整体利益;五是文化观,积极推动建筑文化和艺术的创造、发展和繁荣。真正贯彻这五个观念来创作,我们的建筑学科和建筑活动便能够实现“与天共处、知天之意、得天之命、循天之道、邀天之福”。

参考文献

[1]彭一刚.传统村镇聚落景观分析[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2]傅强,吴敏.徽州古民居[M].合肥美术出版社,1998;

[3]王露.试用辩证法的观点看建筑的发展[J].安徽建筑,2003,(02);

[4]黄琴.浅谈系统观与建筑设计的关系[J].工程与建设,2009,(01);

[5]邵若男.皖南黟县明清古村落建筑的美学思考[J],装饰,2005,(148):73;

安徽建筑论文范文第5篇

    论文关键词:天井;空间设计;实用需求;审美需求;社会需求

    “地球村”的概念出现以后,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全球化的进程中,现代设计所提倡的功能性设计,在逐渐抹平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成为当今世界的一种趋势。这种趋势开始让人产生一种文化层面的忧虑,对功能性的设计产生了一种理性的思考,人们开始呼吁地域性文化在新经济条件下的充分表达。好的建筑设计应该是一对一的,从材料的选择,到功能的表达、感情的抒发、文化的建设,都应该体现对不同文化的尊重。

    居住,自古至今,都是人类生活最重要的一件事。在由钢筋水泥构筑的当今城市,建筑几乎是千城一面,只能说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生活的的空间,至于住得是否舒适,那就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了。我们所处的社会,正是一个由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的转型期,长期的工业文明,唤起了人们追求自然、返璞归真的本性,人们越来越要求居住既满足功能需要,又能接近自然。有着五千年历史文化的中国人,需要有自己的生活方式,需要有自己的建筑文化,更需要有一个舒适而健康的生活空间。

    徽州古民居,白墙青瓦灰门楼,在青山碧水的映衬之下,古拙素雅。天井,作为徽州建筑的标志性构件,是在当地独特的地理条件和人文条件下产生的,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为了安全,徽州古民居是封闭的,高墙、深院、重门、窄窗,只屋顶上空出一片,这就是四周被高墙所围的天井,与天通,与地连,根据房屋的大小和自身的心理需求而建造的具有特定功能的空间,暗示了主人的社会地位和文化背景,是古徽州人的一个创造。日本建筑思潮研究所的专家认为,天井,“是一个带着一种难以动摇地把某种中国文化紧密封存的厚重的空间”。天井,可以用来采光、通风、防潮,具有很强的私密性和安全性,解决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的实际需求;也可以让人足不出户,便可与大自然中的蓝天白云进行亲密接触,满足了人们的亲近自然的愿望;以天井为中心的建筑空间布局,方正对称,形成了尊儒崇礼、长幼有序的和谐的社会伦理关系,满足了人们的社会需求。徽州天井,从实用性、审美性、社会性等方面,给我们今天的建筑空间设计,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

    1天井的实用性对现代建筑空间设计的启示

    天井的设计,是南北方建筑形态的融合。徽州,地处群山环抱之中,地少人多,气候潮湿,在这样的地方建房子,建筑的各个构件,都要适应这里的地理环境和气候。古徽州人把宽敞的北方“四合院”与与徽州本土的干阑式建筑融合,创造出了适合当地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狭长的“天井”院落,形成了徽州建筑特有的一种空间布局。天井,既封闭又通畅,结构简单、灵活,可以顺应山形水势,依山而建,使大自然与徽州古建筑融为一体,有效的解决了山区人稠地狭和气候潮湿问题。天井,是北方的四合院建筑,结合当地独特的地形和气候条件,在南方山区进行的创造性的应用,是南北方文化交流的产物。

    天井的设计,可用来采光、通风、防火、防潮、与外界沟通,满足古徽州人的的实用需求。徽州古建筑多为砖、木结构,外墙很少开窗,即使开窗,窗口也开得很小,不过是四五十公分的小窗,房子的采光、通风、防潮、与外界沟通,全靠这小小的天井。室外的阳光,经过天井进入室内,光线变得柔和而温馨;天井内的明塘、暗沟、小水池或大水缸等排水、蓄水系统,取用方便,调节了室内湿度和温度,改善生态环境,也解决了木结构建筑的防火问题,使住宅冬暖夏凉,更适于人居住。一块比天井稍大些的“布蓬”,无雨时,被通过一侧瓦檐处的木滑轮的绳索拉成卷筒状高挂着;有雨时,用布蓬盖住整个天井空间,挡风遮雨。天井里的石板水池,明代建造的较深,有的得在水池上架石板为桥,以便于行走;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朝代的更换,池状天井逐渐变浅,直到最后几乎与房屋地坪一样高了。外国专家,将建有天井的徽州古民居,称作“会呼吸的房子”,他们说天井利用了空气动力学的原理,冷空气从地面进入,暖空气从空中跑掉,自动调节了气温,是天然的空调。

    天井的设计,为人们提供了一个私密而安全的生活空间。天井,是室内空间的一部分,是由门到厅堂的过渡,很好地将建筑与自然相融合,达到利用自然空间、满足人类需求的目的。古徽州人为了安全,在自家宅院内修建高大封闭的墙体,由房屋和围墙组成封闭空问,外面几乎看不到瓦,更像是一个院落,是一个能够与自然直接接触、沟通和交流的过渡空间。此空间既可遮蔽室内空间,又突破了室内空间的封闭感,是室内空间的外延,具有很强的私密性和安全性,具有一定的防卫功能,反映了中国传统的道德文化,适合独家居住。徽州古民居,成为我们今天所提倡的具备阳光、空气、绿化和水等要素的健康住宅。

    2天井的审美性对现代建筑空间设计的启示

    天井的设计,反映了古徽州人追求“天人合一”的设计理念。古徽州人,受道家“物我为一”及儒家“天人合一”的思想影响很大,崇尚自然,迷信“风水”说,在自然山水之间修房建宅。天井,就是古徽州人在自己的住宅内修建的一个可与自然进行“对话”的生态聚居空间。天井,突破了室内空间的封闭感,人们在从事平时的日常活动中,坐“井”观天,可以与自然进行亲密接触,可以与“至高无上”的天进行对话和交流,可与天地精神相往来,体现了“天人合一”的儒家思想和对大自然的尊重与向往。

    天井的设计,是古徽州人以“积聚为本”的思维的反映。在古徽州风水理论中,天井表示聚财。天井的四面屋顶均向天井倾斜,屋檐与地面成30度角,是一个倒置的“V”字,使屋前脊的雨水,顺势纳入自家天井,叫作“四水归堂”,有“四面财源滚滚流入”之意。天井中开凿水池,蓄存积水,也有把财气蓄积家中不外泄之意。石板地漏图案雕成古钱形,寓意从地漏漏下的雨水全是财气之水,即“流银”。晴天,太阳光自天井泻人堂前,为“洒金”。“山养丁、水养财”,天井的设计,是精明的徽商聚财、敛财思想的体现。经营与诗意,在这里达到了最完美的结合,反映了徽商“以积聚为本”的敛财观念。

    天井的设计,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徽商,号称“儒商”,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尊重和追求。体现在建筑上,就是把儒家思想、把自己的文化积累和生活情趣,渗透到每一个建筑细节之中。一方天井,通过对有效空间的巧妙经营,把把自然风光移人室内,在居室内营造出一所玲珑剔透的园林式庭院,形成了徽州建筑独特的建筑空间,咫尺天地,得尽人间春色,这在世界上也是绝无仅有的。天井上方的建筑,精凿细刻着象征着徽州文化的图文;天井院内,植树栽花,饲鸟养鱼;住宅的房门,都向天井方向开,天井的阳光,让客厅显得高大、宽敞和明亮,在工作、休息、读书的同时,感受大自然的气息,满足了人们亲善自然的心愿,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天井的设计,使徽商在社会上被压抑的心灵得到了满足。一方面,古徽州人为了安全,在自家宅院内修建的高大封闭的墙体,具有很强的私密性和安全性,却让人的心理有一种无形的压迫感;另一方面,由于当时的社会“重农抑商”,徽商虽富甲天下,却并没有很高的社会地位。在家中设天井,顶天立地,使徽商在被压抑的心灵得到了满足。天井的设计,在满足实用需求的基础上,还满足了人们的审美需求。

    3天井的社会性对现代建筑空间设计的启示

    天井,体现了古徽州人“聚族而居”的特点。徽州人聚族而居,随着人口增长,房子就以天井为基本单元,采用“二进制”法则,一进一进地套建,不断增添、扩展和完善。徽州最大的民宅,歙县棠樾村的保义堂,共有108间房,36个天井。这种大集居、小自由的居住方式,为满足传统大家族追求多代同堂、共享“天伦之乐”的聚居需要,提供了便利的空间条件,体现了?礼乐”文化在伦理关系中积极向上的一面。

    天井,体现了古徽州特有的“尊儒崇礼”的宗族文化。建筑,不仅可以反映一个地方的环境气候、审美观念,还可以反映出一个地方的社会伦理关系。受儒家文化影响,徽州民居,多以天井为中心,依山而建,一进高一进,意为“步步高升”。每一处民居,严格按照上下尊卑、长幼有序的传统观念进行分配,形成严明的“礼制”,形成了古徽州特有的“尊儒崇礼”的宗族文化,体现了人与社会的和谐。民居,在这里成了为宗法社会服务的一种工具,不仅要求宗族邻里之间恪守礼制,村落、民宅的功能布局,也要合乎礼仪。天井的设计,优化了建筑空间,让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得到了妥善的处理,确立了人的主导地位,以“礼”待人,形成礼仪与法治并重的文明风气。

    天井,是在炎热、潮湿的皖南山区,为衣锦还乡的徽商,创造出了安全又舒适的居住场所。天井所营造的围合式的空间,虽增强了住宅的私密性,已无法满足现代生活对于居住空间的要求;按“上下尊卑、长幼有序”的传统观念分配住房,在讲究人人平等的今天,已不适合时代的发展。但是,天井,把室内空间与庭院空间结合起来,展现了古徽州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观念及表达方式,天井所营造的的空间之美,体现了含蓄、和谐的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和审美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