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安徽建筑论文

安徽建筑论文范文精选

安徽建筑论文

安徽建筑论文范文第1篇

1.1论文数量及其时间序列以宗祠、宗祠文化为主题,笔者在中国知网中检索到1993~2012年间共810篇,其中从1993年至2002年共162篇,从2003年至2012年共648篇。对这些文献进行时间序列分析,表明近10年以来,学者们对宗祠文化的研究兴趣益浓(图1),2007年左右达到研究热潮,此后的数量有所下降,但仍然维持在高位。这一现象与近10年以来,重视与提倡国学、发扬优良传统、吸取中华传统文化精华密切相关。

1.2研究学科分布按研究宗祠的学科类别统计,历史考古学者们发表的关于宗祠文化的论文最多,占36%(图2)。宗庙制度、宗法制度等是历史考古学家们感兴趣的研究内容。宗法制度属于政治制度的范畴。研究宗法制度,对当今的政治改革有所裨益,因此受历史、政治学者们的重视。旅游管理学发表的关于宗祠文化的论文居次,这与挖掘文化遗产、发展旅游紧密相关。由于受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高污染、高排放、高能耗的产业逐渐受排斥。旅游是一种绿色产业,发展旅游成为全国各地政府竞相争取的金字招牌。依托宗祠古建筑、祭祀始祖、发扬民俗文化、进行学术考察等,成为了各级地方政府提高知名度和经济实力的重要途径。社会和经济的需求,推动了旅游管理学的学者们对宗祠文化的研究。建筑规划学者们也非常重视宗祠文化研究。改革开放以来,建筑规划方兴未艾。建筑规划学者很自然地研究宗祠建筑,吸取中国古建筑的精髓,激发设计灵感。不同学科研究所发表的论文随时间的变化趋势是:历史考古类和建筑规划类在2010年达到顶峰,随后开始下降,而民族与文学类从2009年开始持续上升,旅游管理类在2005年达到顶峰后至2011年又开始回升。

1.3研究作者的地域分布按研究宗祠的作者的地域分布情况统计(表1),安徽,广东,福建,浙江,上海等省较多。互联网网上祭祀借助互联网,将现实中的纪念馆、宗祠、陵园和公墓等‘搬’到网络上,方便人们随时随地访问和祭奠。1.4研究案例的地域分布按研究案例的地域分布统计:笔者将地域案例分布情况分成8段,90篇以上的是安徽;60~65篇的有浙江和广东;50~55篇的有福建;21~30篇的有湖南;16~20篇的有江西和四川;11~15篇的有湖北、贵州、云南、广西及江苏;6~10篇的有河南、台湾、山西、上海及河北;1~5篇的有山东、陕西、甘肃、重庆、北京、天津、新疆乌鲁木齐、哈尔滨市、香港、澳门、互联网。(图4)从研究宗祠的作者的地域分布情况及研究案例的地域分布情况来看,南方的安徽,广东,浙江,福建,湖南,江西,四川,湖北,贵州,云南,广西,江苏等省较多,其中以安徽省的最具有代表性。这主要是南方经济发展较快,官僚和文人众多等等原因的结果。所以导致南北方分布的不平衡。

2研究涉及的内容回顾

近年我国宗祠文化研究的进展,可将已有研究分为综合性研究、功能与价值的研究、建筑风格及特色研究、保护、开发及利用研究以及其他等6个类别(表2)。从表2可以看出,我国宗祠文化研究主要集中在功能与价值和建筑风格及特色研究2个方面,其中对功能与价值研究最多,有论文383篇,占47.3%,主要集中在祭祖敬祖、聚会议事、宗族救济、宗族教化、传承乡土文化、民俗活动等方面;其次是建筑文化研究,有152篇论文,占18.8%,主要是研究其平面布局已及空间结构特征;而综合性研究,以及宗祠文化保护、开发与利用研究相比之下较少,有待加强。

3研究方法分析

许多研究者通过田野考察、发放问卷、访谈、个案、文献查阅等等方式方法研究了宗祠文化。例如常建华[24]从历史人类学的角度,将历史文献与田野考察相结合的研究有阮云星的《宗族风土的地域与心性:近世福建义序黄氏的历史人类学考察》及杨国安的《明清以来鄂东南地区村落、祠堂与家族社会》,等等。宗祠文化的研究方法一般有田野考察、发放问卷、访谈、案例分析和文献查阅5类。对研究论文来说,有些不是纯粹的用某一种方法,某些论文兼用数种方法(表3)。结果显示,我国宗祠文化研究的方法以案例分析为主,有462篇论文,所占比例为57%,主要集中在功能价值、建筑文化、规划设计等方面;其次是田野考察,有论文122篇,占15.1%,主要研究其功能、功能转换及价值、第3是文献查阅法,有92篇论文,占11.4%,采用此方法的主要是宗祠的发展及其综合性研究;第四是发放问卷,有论文73篇,占9%;第五是访谈,有61篇论文,占7.5%。

4结语

安徽建筑论文范文第2篇

内容摘要:本文从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城镇化率、房地产开发投资、商品房竣工面积等指标入手,分析安徽省商品房的供需总量。指出在经济欠发达的安徽省,房地产市场的供给量低于需求量的局面将会长期存在,短期内投资过热、需求过旺的问题不突出,在国家宏观调控的形势下应该采取不同于经济发达地区的政策措施来发展房地产业。

关键词:房地产需求与供给统计分析

我国的房地产业进入宏观调控时期已经有数年了,一系列调控政策和措施的颁布实施,引发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笔者拟以安徽省商品房的供需市场为研究对象,采用统计分析的方法,从定量和定性两个方面对安徽省的房地产业进行一些探讨。

安徽省商品房需求市场的分析

(一)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的测定

根据国家建设部《2005年城镇房屋概况统计公报》,安徽省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是22.56平方米,低于全国26.11平方米的平均水平,在内地31个省市中处于倒数第八的地位,从这个指标看,安徽省的房地产业相对欠发达。

统计数据显示,“十五”期间安徽省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平均每年增加1.146平方米,年均增长速度为6.035%,增量和增速指标都达到了历史最好水平。以增量指标1.146平方米来计算,2010年安徽省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将达到28.29平方米(低于云南省2005年28.59平方米的水平);如果依据年均增长速度6.035%计算,则2010年安徽省的该项指标为30.24平方米(低于重庆市2005年30.68平方米的水平)。因此,安徽省在“十一五”规划中将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的目标定位于28平方米,应该是客观实际的,同时也是保守的,没有过旺的追求。

(二)城镇住房需求量的测定

安徽省2005年总人口为6516万人,城镇化率为35.5%(全国平均水平为40%),城镇居民2313万人。若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到28平方米,产生的主动住房需求为12582.72万平方米;根据安徽省“十一五”规划,2010年总人口应当约束在6750万人以内,城镇化率达到42%,由此计算该省五年的新增城镇人口为522万人,从以往的惯例看,城镇新增人口中约65%需要购置住房,即应该产生的自动住房需求为9500.4万平方米;另外,在“十一五”期间安徽省每年安排的城镇住房拆迁安置约为600万平方米,五年总共需要拆迁安置的被动住房需求为3000万平方米。上述三项需求的合计是25083.12万平方米。

考虑到按城镇化水平计算的城镇人口中包含部分非当地户籍的外来常住人口(安徽省外来常住人口约占15%),而现有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是按城镇户籍人口计算的,如果按照城镇化口径人口数计算,则人均住房建筑面积有所降低。因此,“十一五”期间安徽省城镇住房的需求量应该是25083.12万平方米的85%,即21320.65万平方米。

(三)商品房需求市场的分析

商品房需求量由商品住房需求量、非居住类商品房需求量、配套公共建筑需求量三个方面构成。首先,从商品住房需求量来看,随着住房商品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安徽省城镇住房中商品住房的比重已经达到70%,用这个比重测定,“十一五”期间安徽省城镇商品住房需求量是14924.46万平方米。其次,在正常情况下,各类商品房结构中,商业用房、办公楼、厂房等非居住商品房一般占25%左右,由于安徽省经济发展水平与住房水平都比较低,在1995年至2005年的十一年中,商品住房的面积占商品房面积的比重超过了84%,住房所占比重过大,所以,可以考虑选择16%的比例来测算,即“十一五”期间安徽省非居住类商品房的需求量是2387.91万平方米。第三,配套公共建筑面积一般占住房面积的5%,14924.46万平方米的5%是746.22万平方米。三者合计,十一五期间安徽省商品房需求总量不低于18000万平方米。

应当注意的是,上述“十一五”期间安徽省商品房需求总量的分析是建立相对保守的基础上,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商品住房占城镇住房比重、非居住类商品房标准都选择了最低的水平,由此计算的安徽省商品房需求总量应该是满足需求的下限值。

安徽商品房供给市场分析

(一)房地产开发投资额的测定

自从1998年全面实行住房制度改革以来,安徽省房地产开发投资额保持了年均增长35%的高速度,房地产开发投资额与地区生产总值的相关性高达0.996,经测算,1998年至2006年期间,安徽省房地产开发投资每增加1亿元,能够促使该省的生产总值增加5.85亿元,房地产业的带动性效能较高,支柱性作用明显(相关数据见表1)。

考虑到地区经济的增长要求房地产开发投资产生联动作用,因此以安徽省历年的生产总值作为自变量x,房地产开发投资额作为因变量y,使用Excel工具建立有回归模型A:,有=-433.644+

0.169458GDPi(表示房地产开发投资额的回归值,置信度α=0.05)。

回归模型中F检验统计值等于813.45,t检验统计值等于28.52,查表有:F0.025(1,7)=5.59,t0.025(7)=2.3646,F与t检验统计值都大于各自检验的临界值,表明回归模型具备显著性。

按照安徽省“十一五”规划,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将达到10000亿元,从“十一五”开局之年的发展趋势来看,这个规划目标极有可能提前实现。现在假设安徽省提前一年实现10000亿元的地区生产总值,即放大自变量的取值,则2007年至2010年各年的生产总值分别为7226、8500、10000、11764亿元,由这个放大的自变量预测出来的房地产开发投资额分别为790.85、1006.75、1260.94、1559.86亿元。五年累计的房地产开发投资额达到5255.80亿元。

(二)商品房竣工面积的供给量

房地产开发投资形成的增量供给直接通过商品房竣工面积这个指标反映出来的,根据1998年以来安徽省房地产开发投资额与商品房竣工面积的数据(表1),以房地产开发投资额作为x变量,商品房竣工面积作为y变量,可以建立回归模型B:(表示商品房竣工面积的回归值,置信度α=0.05)

表2、表3表明回归模型B可以通过显著性检验。以回归模型A预测的房地产开发投资额作为自变量,则2007年至2010年安徽省商品房竣工面积分别为2696.13、3272.52、3951.17、4749.24万平方米。“十一五”期间可以供给的商品房的竣工总面积为16736万平方米。

结论及建议

以上分析表明,按照人均住房面积、城镇化率等指标,站在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基础上,可以确定“十一五”期间安徽省商品房新增需求总量为18000万平方米;而根据1998年以来房地产业快速发展的势态去推导,“十一五”期间安徽省商品房竣工面积供给总量不足16740万平方米,即使商品房竣工总面积可以实现100%销售,供给市场达到最大值,此时距离商品房需求市场的下限值仍然有1260多万平方米的供需缺口,供需缺口的矛盾在“十一五”期间不可能解决。因此可以认为:安徽省房地产业总体上不存在需求过旺、投资过快、发展过热的问题。

安徽建筑论文范文第3篇

相关注册执业资格对环设专业毕业生掌握知识的要求

1.注册机电工程建造师资格的取得要求环设专业毕业生应掌握的专业知识2002年12月国家人事部、建设部联合颁布《建造师执业资格制度暂行规定(人发[2002]111号)》,明确指出对建造工程项目总承包和施工管理岗位的专业技术人员实行建造师执业资格制度。在该执业资格考试的专业科目《机电工程管理与实务》的考试大纲中明确要求:掌握机电工程项目中电气工程、管道工程、通风与空调工程、动力设备工程、建筑智能化工程、建筑消防工程、电梯工程、防腐绝热工程等施工程序、施工技术及调整的要求,掌握机电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如招投标管理、项目合同管理、采购管理、施工资格管理、项目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与实施、施工进度管理、施工质量管理、施工成本管理及试运行管理)。

2.注册安装造价工程师资格的取得要求环设专业毕业生应掌握的专业知识1996年8月国家人事部、建设部联合颁布《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制度暂行规定(人发[1996]77号)》,该文件指出凡从事于工程建设活动的建筑设计、施工、工程造价咨询、工程造价管理等单位和部门,必须在计价、评估、审核(查)、控制及管理等岗位上配备有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专业技术人员。该执业资格考试的专业科目《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安装工程部分)》及《安装工程造价案例分析》的考试大纲中明确要求:掌握管道工程、供热、供水、通风、空调及燃气专业工程、电气专业工程、自动控制及仪表专业等安装工程常用的材料;掌握上述安装工程的施工技术;掌握上述安装工程量清单项目设置和工程量计算规则,熟悉上述安装工程量计算方法;掌握上述安装专业工程计量实务;掌握建设工程招投标及合同管理。

3.注册监理工程师资格取得要求环设专业毕业生应掌握的专业知识1996年8月建设部、人事部联合颁布《建设部、人事部关于全国监理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工作的通知(建监[1996]462号)》,同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规定,“国家推行建设工程监理制度”,“建设工程监理应当依据法律、行政、法规及有关的技术标准、设计文件和建筑工程合同,对承包单位在施工质量建设工期和建设资金等方面代表建设单位实施监督”,从而使建设工程监理制度进入全面推行阶段。该执业资格考试的相关专业知识内容前面两个注册师考试大纲中已完全覆盖。

某区域性高校环设专业(四年制本科)课程体系的完善

注册机电建造师、注册安装造价师、注册监理工程师执业制度的实施对区域性高校环设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提出了一定的要求。针对注册机电建造师、注册安装造价师、注册监理工程师执业所需的知识,区域性高校现行的环设专业课程体系须进行必要的完善,在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程方面增加与之衔接的相应知识内容。现对某区域性高校环设专业(四年制本科)课程体系的完善进行探讨。

1.基础课方面在原设置的主要课程:马列原理、思想邓小平理论、大学英语、大学体育、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等基础上增设必选课“建筑法律法规”。

2.专业基础课方面在原设置的主要课程: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机械设备基础、自动控制原理、工程热力学、传热学、流体力学、建筑环境学、流体输配管网等基础上增设“动力设备工程概论”课程。

3.专业必修课或限选课方面在原设置的主要课程:空调工程、供热工程、通风工程、建筑给排水、燃气输配、建筑设备自动化、建筑环境测试技术、建筑设备预算、建筑设备施工技术等基础上增设建筑消防工程、建筑设备安装工程、工程项目管理、工程经济等课程。在原“建筑环境测试”课程中增加设备试运行调试的知识内容;在原“建筑设备工程预算”课程中增加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的建筑设备工程造价的编制内容,并突出其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在原“建筑设备施工技术”中增加动力设备工程、电梯工程、建筑智能化工程等施工程序、施工技术方面的知识内容。

安徽建筑论文范文第4篇

[论文摘要]建筑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创造的建筑物质和建筑精神财富的总和。“建筑与文化”成为20世纪以来现代建筑理论中一个重要的研究内容,在阐述地域文化内涵和分析建筑文化地域性的形成与表现的基础上,就建设设计与地域文化的融合,提出一些新的见解,以期对我国建筑设计吸收地域文化要素并促进我国地域文化与建筑设计的融合,从而体现建筑艺术的个性化提供指导和参考。

建筑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创造的建筑物质和建筑精神财富的总和;它是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在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条件和地理、自然条件构成的文化环境中产生的;这样的文化环境,是由社会与自然整体构成的。在不同的地域之间,由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自然条件的不同,因而出现地域建筑文化的差异。也因此,“建筑与文化”成为20世纪以来现代建筑理论中一个重要的研究内容,本文在阐述地域文化内涵和分析建筑文化地域性的形成与表现的基础上,就建设设计与地域文化的融合,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以期对我国建筑设计吸收地域文化要素并促进我国地域文化与建筑设计的融合,从而体现建筑艺术的个性化提供指导和参考。

一、建筑文化地域性的形成及其表现

作为人与自然中介的建筑设计,同样要受到各种地域文化的限制与制约,为适应不同的地域气候,必须针对气候进行建筑设计,于是产生了热带雨林建筑及其建筑文化,温带建筑及其建筑文化,高寒、荒漠、极地等不同气候环境的建筑及其建筑文化。因此,为了适应不同地域文化的要求,在建筑设计中,自然就必须考虑地域文化的要求,将各种地域文化因素融入到建筑设计中,并最终形成了建筑文化的地域性。

具体而言,建筑设计与地域文化相互融合而产生的地域性的建筑文化,主要体现在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两大层面。

(一)物质层面的建筑地域文化。物质层面的建筑地域文化,主要体现在物理环境的地域性和建筑材料的地域性两方面:

1、在物理环境的地域文化上,为适应不同区域的物理环境,需应用不同的建筑物理学。高纬度地区需保暖,光辐射强烈的地方需遮阳,温湿地区要防潮通风,雪压大的地区要防积雪,多雨地区应注意排水,多沙的地区要防沙暴,多地震地区特别要注意防震等。我国幅员辽阔,南方和北方纬度差别大,气候差异也非常明显,造成了各地建筑设计的差异,从而会产生了不同特色的建筑文化。

2、在建筑材料的地域文化性方面,建筑设计必须充分考虑建设材料地域性的影响。建筑用材多,体积庞大,运输困难,所占造价比重甚大,因此必须就地取材,就近采集和生产,并最大限度地发挥材料力学的、美学的特长。产石地区多石构,生土地区有土筑窑洞,产木的地区用木构,产竹地区有竹楼,这些都是建筑设计在建筑材料地域文化的充分体现。

(二)非物质层面的建筑地域文化。建筑文化的地域差异性,除了表现在物质层面外,还表现在各种地域性的意识形态、地域性的人文习俗等非物质层面。首先,不同文化模式下的人类机体的建筑尺度和建筑风格也表现出某些差别,这是建筑文化地域性的民族性或国家性之缘。其次,各个在民族或国家内部,都存在着一定地方界限的社会生活联系与规则。这种地域性的界限一方面联系着种种经济、政治及宗教性质的公私活动,形成了与建筑文化相互关联的规则、法律、习惯、规范、道德、情操、宇宙观等,另一方面,在不断的联系交往中也沉淀下了各个地区的地域性文化,并反映在地域性的建设文化上。再次,由于礼制的不同,各个地域会出现不同的礼制文化与礼制建筑。宗教信仰的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宗教建筑,如西方的教堂、中国的庙宇,如欧洲史前的圆环巨石建筑等。丧葬制度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陵墓建筑,官制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官场建筑,这些都形成了不同的地域建筑与文化。最后,由于风俗习惯的差异,建筑文化与建筑活动也必然会产生差异,最终形成地域性的建筑文化。如我国各个地区不同的家庭习惯、村规民俗对宅区、村镇建设的影响就非常典型。

综上所述,建筑地域文化的非物质基因表现为人们通过不同仪式化行为和标志边界等各种方法将文化意义赋予场所和行为。建筑中不同的符号、材料、色彩、形式、空间组织和景观方面都可能包含某种文化意义。当意义、空间与活动系统相互一致时,彼此之间就加强;当建筑变得与社群文化和生活方式一致时,就有归属感。

二、建筑设计与地域文化有机融合的途径与方式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文化是根,在建筑设计领域同样如此。这就要求在建筑设计中要有意识地从文化入手,寻求建筑设计与地域文化的有机融合。为此,建筑设计师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应从如下方面做起:

1、在建筑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当地环境和当地材料等硬件性物质文化对建设设计的影响与要求。为此,建筑设计师在进行建筑设计时,要尊重当地的地理特征和生态环境,充分考虑与环境相融合,使建筑成为环境的一分子,找寻天人合一的惬意。同时,还要灵活地运用当地的地方性材料,使得所设计出来的建筑风格一方面能本质节俭节约的原则,就地取材,另一方面也能够充分体现出地方特色来,使得地域文化在建筑设计中得以充分释放与发扬。

2、在建筑设计时将当地的人文、风俗、生活习惯、地域特色等软文化要求,与建筑设计进行有机融合。比如,川西地区传统的养身休闲文化,使人们乐于找寻并享用幽雅的生态环境,成都人潜意识中大多具有盆地意识,小富即安,安逸自在,喜欢循规蹈矩的生活,上班、下班、菜市场、茶馆、回家,几点一线,周末假日闲暇时到附近休闲放松,有滋有味,其乐融融,也是明显的地域文化特点。因此,在建筑设计中就要体现出文化背景设计构思感受体验这一过程,使人们在建筑中亦能享受到当地生活风情的文化习俗。超级秘书网

3、在吸收与借鉴西方文化的基础上,将西方文化元素融入到地域文化中,并体现在建筑设计中,最终在建筑设计中体现对地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要保持建筑文化的民族性,继承发扬优秀的地域文化传统,就存在一个正确对待西方文化的问题,西方文化是在当前网络信息时代无法回避的文化环境,它影响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模式、思维模式。为此,建筑设计与地域文化的融合,并不代表我们要排斥外来的优秀文化。相反,在建筑设计中建筑设计师要有意识地汲取西方先进文化的精神、利用它的科技性,使地域文化上一个台阶,发出新枝新芽,即在发扬自己本土文化的基础上,利用地域文化优势、吸收外域文化精华,滋养自己,使地域建筑文化在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的同时,又不失去自己的精华。为此,建筑设计师在进行建筑创作的创意过程中,可遵循这样的流程:在现有文化的整体感觉中寻找灵感;在历史文化与地域文化的积淀中寻找胚芽;在建筑文化的民族性及地域性中寻找芽蘖;利用当代科技手段及科技观念拓展建筑设计空间的前瞻性。

参考文献:

[1]王升.建筑文亿的地域性[J].安徽建筑,2006(2).

[2]应方德.地域文化与地域志[J].建筑学报,2005(10).

[3]傅广典.重视地域文化的认定、发掘与保护[J].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产业建设研讨会论文集.

安徽建筑论文范文第5篇

根据市人大常委会的安排,我受市人民政府委托,现就我市职业教育工作情况报告如下,请予审议。

一、基本情况

围绕省委省政府“建设职教大省”和我市打造皖中南职教基地的战略目标,近年来,我市结合《铜陵市职业教育“十一·五”发展规划》,不断加大职业教育的统筹和投入力度,职业教育得到快速健康发展。目前,全市共有职业院校10所,其中高职学院两所,分别是: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安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中等职业学校6所,分别是:铜陵市工业学校、铜陵经济技术学校、铜陵县职业与成人教育中心、铜陵市铁路职业技术学校、安徽玉成汽车职业技术学校(民办)、铜陵智通职业技术学校(民办);技工学校2所,分别是:铜陵车辆厂技校、长江电子技校。

截止到今年9月,全市职业院校在校生共计22697人,其中,高职在校生13255人,中职在校生9442人。教职工1130人,其中高职641人,中职489人。从教师队伍结构来看,95%的专任教师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74.4%的教师具有中高级职称,双师型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36.4%。同时,各职业院校共聘请了193名专家、工程技术人员或技术能手在校任教。

目前,全市职业院校共开设机电一体化、金属矿开采、数控技术等101个专业,其中高职开设77个专业、中职开设24个专业。中职学校的“计算机技术及应用”、“旅游管理”、“保安”等3个专业被省教育厅认定为“安徽省重点建设示范专业”,高职学校的“文秘”和“护理”两个专业被评为省级试点和特色专业。市工业学校和铜陵县职业与成人教育中心被教育部评为“部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

二、主要工作

(一)办学多元,拓展职教资源总量。我市始终把扩大职教资源总量作为发展职教的重点,千方百计吸引各方面力量兴办职业教育。一是积极引导和鼓励企业投资兴办职业教育,并在政策上予以倾斜和优惠。,铜陵有色金属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投资创办了安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008年,安徽玉成汽车产业集团投资创办了安徽玉成汽车职业技术学校。两校占地面积分别为320.7亩和315亩,建筑面积分别为8.6万平方米和1.5万平米。二是支持发展民办职业教育。2007年批准个人独资创办了铜陵智通职校,学校现已发展到占地80亩,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在校学生702人的规模。三是指导并扶持公办高中转办职教。批准了市第十八中学与车辆厂技校联办“铜陵市铁路职业技术学校”。四所职业院校的设立,有效增加了全市职教资源总量,形成了公办民办共同发展,高职中职互通共助,工科文科均衡发展的态势,职业教育办学体系日趋完善。

(二)整合资源,加快职教园区建设。按照职业教育的办学特点,我市进一步调整了职教办学理念,明确了以铜陵职技院新校区和铜陵市中等职业教育中心新校区为主体的职教园区建设思路。目前,园区内高职校区建设工程已全面启动,新校区占地935亩,计划建筑面积31万平方米,可满足1.2万名学生办学需要。预计2010年第一期工程初步完成并投入使用,届时可满足5000名学生办学需要。

中职新校区也已进入实质性的建设阶段。按照“部级示范中等职业学校”的标准,编制了《中职新校区修建性详细建设规划》,并通过了专家组评审。中职园区按照“前校后厂”模式,规划占地面积576.3亩,建筑面积19.5万平方米,可满足7000—8000人的办学需要,计划2011年8月底前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

职教园区建成后,将实现职教办学的规模化,资源的集约化,优势的互补化和功能的多元化,增强我市职业教育的集聚功能、辐射功能和服务功能,将成为我市职业教育发展新的增长点和全市教育事业发展的新亮点。

(三)强化措施,扩大职业教育规模。一是切实加强职校招生宣传工作。一方面通过媒体广泛宣传职教,引导社会、家长、学生客观认识职教,理性选择职教;另一方面通过举办“铜陵市中、高考新闻会”,组织“中、高考加油站”大型广场宣传活动和编印《报考指南》并免费发放等方式,面向社会集中宣传和解读职校招生政策等信息,为考生及家长填报志愿提供了便捷的服务。二是改进和完善职校招生办法。实施“五放开”和“五统一”的中职招生机制,落实中职学校招生工作激励办法,制定了《铜陵市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工作奖励办法》,把职教招生任务完成情况纳入对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年度考核内容,努力营造有利于职校招生和职业教育发展的良好环境。

随着各项招生政策、措施的实施,我市近年来职业院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2007年以来,高职学院招生数分别为4177、4634、4444人;中职学校招生数分别为2878、3229、3335,创下了1996年以来中职招生的历史新高。

(四)深化改革,探索多样办学模式。一是开展形式多样的联合办学。打破学校、行业和地区界限,办学方式日趋灵活。铜陵职业技术学院与市工业学校联合开办五年制高职,实现了办学双赢;铜陵经济技术学校与市安监局合作,成立全市定点的“安徽省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基地”,年培训达1500人次;市工业学校与有关企业合作,广泛开展“订单培养班”,使学生入学时就解决了就业出路,成效明显。二是依托专业办产业,产学结合初现成果。安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与安徽铜都环保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合作研制动力波烟气净化系统,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相变溢流回热性饮水站”和“低热惯性蒸汽消毒柜”两个新产品并投放市场,反应良好。铜陵职业技术学院依托其医学专业优势,创办了“铜陵市护理院”,年接诊病人达2万人次,年营业额100余万元,不仅强化了学生的实践活动,还拓展了服务功能,增强了学院自身的造血功能。三是中外合作和“高中后一年制中专”办学试点取得突破。铜陵经济技术学校与德国汉诺威中国中心在全省率先开展中德联合办学,招收中德合作班学生59人;市工业学校在省内较早实施“高中后一年制普通中专”的招生试点工作,三年培养了102名高中未升学毕业生,并全部安排就业。四是坚持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重。在学历教育规模快速扩张的同时,各职业学校大力开展“订单式培训”、“校企联合培训”和“职工在岗培训”,年均培训一万人次以上。如安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先后取得了国家高技能人才(机电项目)培训基地等8个系列培训资质,年培训规模近5000人次,该学院还承担了铜陵有色公司关破单位的“千人培训工程”,推动了企业转岗人员的技能培训与输出。

(五)提升内涵,打造优质师资队伍。一是坚持“引进、培养与培训”并重的原则,多渠道选派教师到企业培训,累计培训达到260人次,外聘生产一线的工程技术人员193人充实到教学、实训一线;同时,积极争取教师进修和外派培训名额,仅就外派47名职校教师参加了部级和省级培训。二是充分发挥职教教科研的引领作用,建立教师在职深造和骨干教师领头教科研课题机制,不断提高职校教师的能力和水平。三是每年组织开展职校教师优秀论文及精品课评选活动,促进教师提升师能。2008、在省级评选活动中,荣获一等奖5个、二等奖9个、三等奖28个。此外,我市职校教师主编参编各类职教教材140余本,发表学术论文700余篇。

职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迅速转化为教育质量的提升,增强了学生实践能力和实训能力。2008年4月,在铜陵市首届中职学校学生技能竞赛活动中,58名学生分获等级奖,其中21人代表我市参加全省职校学生技能竞赛,2人荣获一等奖,4人荣获二等奖,12人荣获三等奖;2名选手代表我省参加全国技能竞赛荣获三等奖。在安徽省举办的三届高职学生技能竞赛中,我市共获得两个一等奖,11个二等奖,20个三等奖,团体总分在全省均名列前茅。

(六)关注民生,扎实开展资助工作。2007年以来,我市把职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列入政府民生工程,制定了《铜陵市资助高职院校、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施办法》,确保资助工作规范、高效、有序进行。据统计,2007到(春季),我市分别资助学生5220人次、8058人次、6548人次(春季),发放资助资金分别为412.8万元、909.7万元和370.3万元(春季)。同时,根据政府《实施办法》,各职业院校也进一步完善了校级资助政策,通过学费减免、发放生活补贴和奖学金等方式,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予以帮助,确保不让一名职校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资助政策的实施,得到了社会、家长及学生的广泛关注和一致好评。

(七)做好服务,提升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一是在学生就业前,全面开展毕业生就业准备教育,帮助学生及家长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和成才观。通过举办学生就业指导会、培训会的方式,增强学生自主择业和创业能力;二是主动联系市内外企事业单位,定期到校举办就业招聘会和供需见面会,积极为学生好就业、就好业创造条件。由于保障有力、措施到位,我市职业院校就业率稳步提高,学生的对口就业率和就业质量逐年攀升。据统计,我市高职学生近三年就业率分别为96.1%、98.6%和91.5%(至8月底),中职学生近三年就业率分别为96.6%、97.6%和98.4%。

三、下一步工作

近年来,我市职业教育虽取得较快发展,但与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落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提前八年在全省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幸福铜陵”的要求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职业教育又好又快发展仍存在一定问题和困难:

一是观念问题。受传统教育观、成才观的影响,重普教轻职教、重学历轻技能的现象较为普遍,社会各方面对职业教育的认识仍有待提高。

二是中职资源匮乏。由于我市把原有6所办学基础较好、办学实力较强的中等职校用于组建高职学院,形成我市高职强中职弱、高职大中职小,中职教育资源匮乏的矛盾仍较为突出。

三是运行机制问题。校企合作、产教结合、无缝对接的运行机制尚未建立,职教的地方特色不够鲜明,职教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力还不大,仍不能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四是职教管理问题。我市职教数量不多,既有高职学校,也有中等学校、技校,既有政府办学,也有企办、民办和部门办学,条块分割、交叉管理,统筹乏力的现象仍然存在。

我们将遵循职业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和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趋势,进一步加强政府统筹力度,以两个职教园区建设为抓手,着力解决制约我市职教发展的重大问题。

(一)深化改革,进一步提高职校的办学质量。优化教师队伍,贴近实际、贴近地方企业、贴近学生和家长的需要,设置专业,活跃办学模式,推行弹性学制和学分制改革,大力改善职校的实训条件,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多管齐下,以优质的职教破解社会对职教的片面认识。

(二)进一步加大投入。发挥财政投入是职教投入的主渠道功能,确保职教财政性经费、职教生均公用经费逐年增长,确保职教园区新校区建设性经费稳定投入,力争早日建成并发挥效益。设立市级职教专项资金作为职教专业发展和培育特色专业的引导性资金,提升专业建设水平,改善实验实训条件。同时,积极开源拓渠,充分利用现代金融、信贷税收及社会各方面力量捐助等手段,多渠道筹措职业教育经费,为我市职教改革与发展提供坚实、稳定的经费支持。

(三)进一步加大对现有职教资源的优化整合力度。推动市长江电子技校、车辆厂技校和铁路职校三校优化重组,充分发挥三校现有的专业、师资等方面的作用,盘活资源存量,有效增加我市中职教育资源总量,为全市职业教育事业下一步发展提供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