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电视购物广告词

电视购物广告词

电视购物广告词

电视购物广告词范文第1篇

199元的黄金八件套+八颗南非钻石,检测后无任何金的成分,钻石仅是玻璃;浸不湿、砸不碎、钻不破的手机在检测下功能尽丧;好视立智能变焦复原镜吹嘘“去年300度今年200度”,可消费者说毫无功效;买的是诺基亚手机,寄来的却是山寨机;买的上网本承诺7天内无条件退货,发现质量问题欲退款却遭受“耍太极”电视购物,成为消费者的一处陷阱。

面临信用危机

每次电视换台,都会发现同时有若干台在播购物节目,“吹嘘”的产品包罗万象,甚至还有许多闻所未闻的新奇特商品,表情夸张的主持人,激情洋溢地反复给观众洗脑:某产品如何高科技,如何多功能,如何比同类商品价格低,然后用限量版把观众的心得怦怦直跳,“赶紧拿起电话订购吧”,狂热、欣喜、躁动、兴奋的语调,千方百计地勾住观众的购物欲望。

然而,很多电视上看着听着都很完美的商品到了消费者手中,一切都变了:产品质量有瑕疵、效果不如意、售后服务没有保障及退货无门等问题让消费者十分头痛。

据日前一项关于电视购物的调查显示,认为电视购物广告存在虚假成分或夸大效果的占62%,认为电视购物产品的价格与市场上同类产品相比并不便宜的占52%,认为电视购物产品的售后服务不好的则超过了一半。

购物广告充斥各个电视台的现况,也已引起观众的反感和抱怨:“我们用的是电视机,不是广告机,为什么打开电视就要被动地去面对低俗、虚假的广告,电视购物严重影响了我们的生活。”

据浙江省工商局统计,今年上半年,全省工商部门共监测广告330.43万条次,经监测发现违法广告82422条次,广告违法率为2.49%。其中,监测电视广告142.75万条次,发现违法广告64524条次,广告违法率高达4.52%;而电视直销违法广告又是其中最主要组成部分,占电视违法广告的75%以上。

从该省广告监测中心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6~8月份,浙江全省电视直销违法广告共33723条次,占全省电视违法广告的78.56%。

与此同时,电视直销购物的消费投诉也激增,成为消费投诉的新焦点。据浙江省工商局《2009年上半年浙江省消费申诉评析报告》统计,今年1~6月,浙江省涉及邮购、电视购物的投诉比去年同期上升190%,是服务类申诉中升幅最大的。电视购物行业将自己引入信用危机。

“陷阱”多过“馅饼”

随着近年来工商机关监管力度的加强,不法经营者的欺骗招数也越来越“高明”:电视购物广告中一方面夸大其词,添加名不副实的内容,善于捕捉消费者心理,诱导消费者防不胜防,上当受骗;更有“高明”的,为躲避监管,从广告字面上其内容难以找到违法信息,但打了垂询电话后,导购人员早已对商品信息的咨询设下陷阱。如:“掉馅饼”式地诱导,实质以假充真。为了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广告语充斥着各种程度副词;利用专家和权威机构阐述普通消费者没有听说过的高科技原理,引用大量没有明确出处的数据;用拍摄、电脑“创造”广告视觉效果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通过反复轰炸,赢得视觉效果;使用者现身说法,进行使用前后的对比,激昂的主持人和画外音贯穿始终,强调质优价廉、刺激观者购买欲等。

天花乱坠地承诺,精心编织骗局。过分夸大产品功效或采用虚假的演示进行欺骗性的销售诱导。其产品广告效果,多利用化妆、拍摄技巧或者电脑处理等制造出来。比如吃药之后身高长了10厘米;用了化妆品之后脸上的青春痘全没了。

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无法保证,“打太极”使消费者退货无门。电购公司向消费者承诺电购产品的高质量和优质的售后服务。而现实中,一些非品牌产品,既存在严重的质量缺陷问题,也无法提供较好的售后服务。

部分电购广告,故意标有虚假电话号码,消费者要求退货时找不到生产和经营企业。由于电视直销多采用送货或者邮寄方式交付,消费者“先款后货”,一旦发生问题,更换、退货时便失去了主动权。

部分电购广告虽在本地打广告,但其公司注册地却在外地,属地管辖受到限制,使工商部门的监管难度越来越大。

利用消费者、专家名义或形象现身说法。多数电视购物广告多采用此法,雇用演员扮演消费者、专家,编撰故事,增加可信度。但是已经有案例证明,这些名人自己也不是真的了解产品或者使用过这种产品。

设置价格诱惑,大打“公益牌”,刺激购买欲望。一些商品的价格虚高,将低值商品包装高价销售。经营者为了获取更多的订单,广告语中频繁使用“回报社会,感恩大行动”,“限量发售××部,售完为止等用语,刺激消费者购买欲望。

全面监管整治

日前,浙江省工商局了《关于加强电视购物行为监督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今后,屡次制作虚假电视购物违法广告以及未经整改继续违法广告的电视媒体,特别是广告造成严重不良社会影响的,将依法停止或取消其广告经营、资格。同时,电视购物也将建立“无障碍退货制度”和“售后保障基金”。

《意见》指出,全省各级工商机关将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依法对电视购物行为涉及的市场主体进行一次集中检查。

其次,《意见》指出,将充分发挥广告监测的作用,重点加强对电视购物广告的日常监测,特别是对化妆品、药品、医疗器械、消毒产品、保健用品、手机和收藏品等电视广告的监测,对存在的突出问题及时广告监测通告,披露监测中发现的虚假违法行为。对屡次制作虚假电视购物违法广告以及未经整改继续违法广告的电视媒体,特别是广告造成严重不良社会影响的,要依法停止或取消其广告经营、资格,切实规范和净化电视购物广告市场。

再次,《意见》指出,各地将建立电视购物商品质量的监管机制,特别加强广告虚假宣传、消费申(投)诉集中的商品质量监管。依法组织查处并认真落实不合格商品质量信息公示制度和退市制度。同时,通过检查指导督促和帮助电视购物经营主体建立和落实商品质量进货检查验收、索证索票、购销台账等制度,完善电视购物商品的准入制度。

积极引导电视购物经营主体建立“无障碍退货制度”,引导建立“售后保障基金”,强化消费者权益保障。

电视购物广告词范文第2篇

广电总局开铡,

8条违规电视广告停播

元旦期间,广电总局和各省级广电行政部门共监看了363套(次)广播电视节目,纠正各类违规广告197件,并对两个卫视频道开出了“警告”单,对一家电视台进行了诫勉谈话。

通知称,被停的8条短片广告,其内容违反了《广播电视广告播出管理办法》(广电总局令第61号)的《广电总局关于加强电视购物短片广告和居家购物节目管理的通知》(广发[2009]71号)规定,主要是:

一、“美国美艾可”购物短片广告,为71号文件第五条禁止播出的性保健品电视购物短片广告;

二、“同仁堂延寿片”购物短片广告,为71号文件第五条禁止播出的性保健品电视购物短片广告;

三、“通风定片”购物短片广告,为71号文件第五条禁止播出的药品电视购物短片广告;

四、“法国PRL丽挺丰胸因子”购物短片广告,为71号文件第五条禁止播出的丰胸产品电视购物短片广告;

五、“金龙玉玺”购物短片广告使用绝对化语言,夸大宣传,还含有新闻报道内容,且未标明商品销售企业名称,未公布在一定期限内可“无条件退货”和“验货付款”的承诺,违反了总局61号令和71号文件规定;

六、“养精护宝裤”购物短片广告未标明商品销售企业名称,内容格调低俗,宣传穿该生理裤能治疗前列腺疾病,“穿出夫妻幸福生活”,“重现男人雄风,命根子解放了”等,并以消费者名义作证明;

七、“生命通脉理疗裤”购物短片广告未标明商品销售企业名称,以专家名义作证明,宣称对“关节炎、心脏病、心脑血管病、前列腺疾病、糖尿病有显著疗效”等夸大、夸张宣传内容;

八、“电脑手机”购物短片广告中所售商品无产品名称,主持人格调夸张低俗,并称“等于手机不要钱,还倒找你1块钱”,误导消费者。

自通知下发之日起,各级广播电视播出机构需立即停止播出上述违规的电视购物短片广告。广电将对审查不严、继续播出违规电视购物短片广告的将依法严肃处理。通知说,广电总局将在巩固目前对卫视频道管理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对地面频道、广播频率和电视购物短片广告的监管。并希望各级播出机构严格自律,强化审查责任和机制,对严重违规的将启动“退出机制”,并向社会曝光,将有关规定落实到位,还群众一个干净满意的声屏,促进广播电视真正实现和提高应有的价值。

广电总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从元旦以来各地的执行情况看,有关广告播出管理的新政得到了较好落实。目前主要问题还是集中在一些电视购物短片广告尚未严格整改到位,个别电视台依然存在审查不严的问题。

广告主持人集体下课,

从此深夜不闻“咆哮声”

在叫停违规电视购物短片广告的同时,广电总局表示,将进一步加强对电视购物短片广告的监管,不允许电视购物短片广告出现主持人,同时对“叫卖式”的夸张配音误导观众判断的也将严格限制。如此,荧屏上那些以高分贝的咆哮和夸张的手势动作,来吸引观众眼球的所谓主持人,将无处藏身。

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电视上往往出现一男一女,装扮貌似电视主持人的广告主持人,在那里口沫横飞、眉飞色舞地推销各类商品。关掉声音,他们真的很像电视栏目的主持人;只有开着声音,你才会发现他们嘴里冒出的竟是“等于手机不要钱,还倒找你一块钱”之类的话。

电视购物广告刚开始播出时,观众对电视购物广告相当好奇,特别是主持人近乎“咆哮”的声音,更让观众的消费方式升温。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消费者慢慢看清了这类广告的真面目,通过电视购物买来的商品,远不如主持人在电视上高声叫卖的那么好。电视购物最吸引人之处,就是主持人声嘶力竭地叫卖商品的“神奇功效”,或者是绝对物美价廉,这些主持人的出现,让电视购物变成了一项怪异的“咆哮经济”。

那么,这些“咆哮”者叫卖的商品,究竟怎样呢?某广告主持人披露,他们其实一点也不了解产品,电视购物重要的不是产品的质量、功效,而是如何想方设法把东西卖出去。一般的电视购物广告通常由一男一女搭档完成,女性主持人负责对商品的性能、设计、价格提出种种疑问,而男性主持人则要给出这些问题的答案,而这一问一答都是事先设计好的桥段。她透露,广告主持人并非专业主持人,并不要求持证上岗,只要说话流畅、有爆发力就行。录制电视购物广告时,首先拿到的是一份数页超长的台词,至于节目上推销的各类商品,有时甚至是上场之后,才有工作人员匆忙将商品送到手上,他们对于自己在电视屏幕上大肆推荐的商品其实一点都不了解。而对于广电总局的禁令,她表示影响不大,“你把节目录制完了,商家给你一定数量的劳务费就走人。如果总局真能严格对广告主持人加以限制,大家自然就各自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去了”。

也许总局的禁令对广告主持人们没有太大的影响,可是对广大观众来说却不得不说是一个喜讯。有网友发文称:“这种电视购物的广告不仅时间长,夸张成分更是令人咋舌。一男一女两个主持人在电视里叫嚣着,需要的人被他们的夸张和煽动恨不能立即打电话购买,不需要的人看着冗长反复的广告主持人的隳突作呕。总局的叫停,对于广大观众无疑是喜讯,从此千万户家庭的电视算是清净很多了,人们也有打开电视机的欲望了!”

违规电视购物叫停,

观众不再“洗洗睡了”

电视购物广告词范文第3篇

近年来,电视叫卖广告作为电视媒体进军商场进行营销的武器,为电视机构带来了巨大经济收入,但电视叫卖广告背后却隐藏着一些诱骗消费者的“猫腻”。面对这一“几家欢喜几家愁”的电视叫卖语态带来的负面影响,一方面需要有关方面加强监管力度,一方面需要加强媒体自律。

一、电视购物频道营销新模式

我国的电视购物频道始自于2006年湖南卫视电视购物频道“快乐购”。据统计,“快乐购”上星播出仅一年便实现了销售额从3亿到13亿的飞跃,仅两年便已覆盖全国9省27个区域市场,累积实现22.7亿元的销售规模。其他广播电视机构似乎看到了这一电视商业营销模式蕴涵的无限商机,纷纷开辟自己的电视购物频道:从中央到地方,“央视购物”、“好易购”、“橡果国际”等如雨后春笋般,遍布了我国电视荧屏的每一个角落。

其实,“电视购物”这一营销模式早在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出现,电视购物作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重要渠道已发展成熟,仅美国有线电视网电视购物一年的销售额就达上百亿美元。而根据统计,这些国家电视购物销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5%――8%。如果按照这个比例计算,我国电视购物的市场规模预期可达2 700亿元至4 320亿元。由此可见,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而中国电视购物也因此具有可观的发展潜力和发展前景。

二、电视购物催生电视叫卖广告语态

在激烈的电视购物频道竞争生态环境下,电视荧屏上叫卖声此起彼伏,电视叫卖广告由此诞生。因此,电视叫卖广告是随着电视购物频道这一电视营销模式的兴起而诞生的新型广告形态,称之为电视叫卖语态。

电视叫卖广告通常呈现“三部曲”的模式:叫卖者先将其产品与同类顶级产品做比较,得出一个惊天动地的价格;然后做激情演出,以声嘶力竭、挥泪甩卖之状引发观众的“贪便宜、淘相因”心理;最后请出“第三方”做倾情代言或权威论证,“保证”产品品质。“三部曲”环环相扣,一步步将观众引诱进广告商家编织的“笼”。叫卖者唾沫横飞的激情演说将“超值价格”买“顶级品质”的“千载难逢机遇”演绎得淋漓尽致,观众很难经受住这样的诱惑,电视叫卖广告便拥有了广大的市场。

三、电视叫卖广告背后藏“猫腻”

观众被电视叫卖广告打动,购买了产品,但往往后发现其与电视中所吹嘘的差十万八千里。让我们来看看,电视叫卖广告背后所藏的“猫腻”。

(一)巧打心理战

电视叫卖广告与一般的电视广告不同。一般的电视广告,只是在以秒为单位的广告时间内,通过各种广告元素传递商品信息,广告效果是具有延迟性的。电视叫卖广告则是通过数分钟不断催促观众马上拿起受众电话订购,对观众的心理产生“刺激性催眠”来达到广告效果。

就目前电视荧屏上常见的电视叫卖广告来看,其形式多为“两人对唱、第三者保证”式叫卖,其主角通常有三方:作为叫卖者的A,作为消费者的B,以及作为品质保证的C。A和B通过一唱一和的叫卖形式,抓住观众的购买心理:先把商品夸得天花乱坠再给出其远地低于“同类”商品的价格,再吹嘘该商品“全球限量”,不仅是身份、地位的象征,更具有广阔的增值空间,让你误以为拥有了这样的商品便能达到标榜自己与众不同的效果。A、B两人将商品夸得天花乱坠之时,某著名人士或某权威机关C出现,借助其自身的社会知名度对商品的“品质”进行保证,这就消除了消费者的犹豫心态,为达到其广告效果提供了有力的依据。再冷静的观众,都有贪便宜、淘相因的心理,因此被叫卖者“忽悠”,不知不觉掉进叫卖者挖好的“坑”。

(二)“狸猫换太子”

电视叫卖广告的“猫腻”不仅在于擅长“忽悠”,更在于某些不诚信的商业行为。

前段时间在多家上星电视台长时间播出的“398元买两片‘芮玛黄金叶坠’”的电视购物广告,有消费者买到实物发现其外观和品质与电视叫卖广告完全不符。在该产品电视叫卖广告中,叫卖者斩钉截铁的号称“芮玛的黄金叶全部都是99足金”,而质量监督检验站对实物的检验结果表明:黄金叶坠的成分以铜为主,表层仅镀有微量的金。由于电视邮购有来无回的特殊方式,消费者面对这样不诚信的商业行为也只能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狸猫换太子”的把戏是众多电视叫卖广告常用的手段,说到底,由于电视广告的技术可以把商品美化,广告商往往能“以次充好”。

四、“电视叫卖语态”之思

诚然,并非所有的电视叫卖广告都是不诚信的,从严肃的学术研究角度来看,我们应对电视叫卖广告这一电视语态作客观、理性的分析。

“电视叫卖语态”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广播电视行业参与市场自由竞争的结果。一方面,我国电视产业经营逐渐多元化。电视购物作为文化产业的一个类别,以一种多元化的赢利模式迅速发展起来,电视叫卖广告语态应运而生。另一方面,近年来我国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推进了电视叫卖广告语态的发展。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作为文化产业核心层的电视媒体经济在国家政策营造的利好环境下,迎来了发展的春天,而电视媒体经济的重要赢利模式――电视购物频道,也因此具备了发展的有利土壤,这无疑推动了电视叫卖广告语态的进一步发展成熟。

但是,电视叫卖语态的流行也带来了各种负面影响:各种健身产品、保健产品、医疗广告,由于其低俗的表达方式和产品内容,给社会风气带来了一定程度的破坏;因播出低俗广告、不诚信经营等,使媒体苦心建立的“公信力”受到冲击,媒体形象遭到损害;观众的注意力有限,这类“垃圾”资源占据了荧屏大部分时段,即占据了观众宝贵的注意力资源,影响了电视对有效信息的传递和观众对有效信息的摄取;不诚信的经营方式和劣质的产品,给消费者带来了一定程度的身心伤害……

电视购物广告词范文第4篇

关键词:电视购物电视直销家庭购物广告

电视购物是通过在电视上播放广告片的方式宣传产品,并通过屏幕上显示的免费电话实现销售的一种销售方式。电视购物广告区别于一般商业广告以提高品牌/产品知名度为目的,其目的在于直接通过广告销售产品。从形式上划分,电视购物分为电视直销和家庭购物两类。

电视直销由厂家或者商直接操作,它以电视节目形式出现,有情节,有故事,经过精心设计和包装,既含信息,又有广告,娱乐性较强,一般选择在覆盖较广的卫星频道插播。

家庭购物一般拥有自己的媒体资源或频道,是一种利用电视媒体的在线营销形式,它通常在某一频道滚动播出,娱乐性成分较少,用户可以从中获得多种产品讯息,并通过电话与主持人现场沟通。

一、电视购物的优点

1.短——短期赢利最大化

电视购物片与传统的15秒、30秒品牌或产品广告不同。它的最直接目的就是挣钱、赢利。电购产品向来遵循“低成本,高定价”的原则,一般电购产品的成本仅为定价的10-20%之间,从而保证充足的利润空间。

广告投放则采取“垃圾时段+高密度轰炸”的策略。一个电购片短则5分钟,长则20甚至30分钟,而卫视非黄金时段的广告1分钟1次投放成本一般只有100-200元,相当便宜。通过整合众多上星电视台狂轰滥炸。只要电话订购量足够高,就能收回广告成本,迅速实现赢利。

而传统的品牌形象广告,至少持续投放3个月,才能对终端销售有明显的拉动作用。相比起来,电购广告短期内就能实现赢利的最大化。

2.平——营销4P扁平化

在传统的营销策略中,产品、价格、渠道、促销等四大要素是相对独立的。一个成功电购片则是营销4P的完美融合。

在产品上,电购的产品大多符合“新、奇、特”的原则,尤其是功能性产品,常常在广告中有诸如“3天见效”、“28天换脸”等明确的功效承诺。即使是一些比较传统的产品,也会“创造”一套全新概念的理论体系,来表明产品的与众不同,让消费者不得不信,不得不买。

在价格上,既然是新奇特的产品,买卖双方信息严重不对等,价格自然“水涨船高”,电购产品的价格一般要高出同类产品的一到数倍。

在渠道上,消费者看过广告直接电话订购,广告本身就兼任渠道、终端的职责,节省了大量的渠道、终端等各种费用。

在促销上,一个电视购物片,一般会出现3次以上的促销叫卖,常常采取“卖产品赠超值赠品”与“几日内不满意或无效全额退款”的促销策略,迎合了消费者贪便宜的心理。

总之,电购片除了是广告宣传员外,还扮演产品介绍员、终端促销员等多重角色。传统营销要素都被转移到电视屏幕上,只要电购片“卖货”,一切营销难题都会迎刃而解。

3.快——市场热销快速化

电购产品销售有三“快”。市场启动快,广告效果当日就可通过进线及订购量体现,不用招商、不用铺货,启动市场变得快速又简单。产品销售快:消费者看到广告,电话订购,送货付款,销售即可完成。再加上广告中常常声称的“三十分钟内打进电话有更大惊喜”等煽动性语言,广告尚未播完,订单就纷纷打进。资金回笼快,不需要长期品牌广告培育,不需要巨额品牌形象投入,投广告要的就是订购量,如果回款超过广告成本,就投放更多的广告。然后更大的回款额……,被央视曝光的“波丽宝”利用广告“轰炸”曾创造了日销售至少240万的奇迹。

二、电视购物的弊端

1.成也功效,败也功效,过分功效承诺导致产品快速死亡

电视购物广告要在几分钟内抓住观众的眼球并促其购买,常用的手段是突出产品神奇的功效,并且是在短时间内就能达到普通产品长期都不能达到的效果。

一度泛滥的减肥、丰胸类产品,在主流电视媒体上公开宣称“服用一天可减2至5公斤,最多的可减10公斤”;“10天即能使胸部再度发育”等,因为有明确的功能承诺,消费者极易被打动,又因为有明确的功效参照,如果产品功效没有达到自己的心理预期,消费者自然会产生“上当受骗”的感觉,并将这种不良的口碑传播开来,紧接着,出现大量消费者抛弃该产品的现象。产品的生命周期也就宣告终结。

2.成也广告,败也广告,违法现象泛滥导致行业信誉危机

电视购物广告已经成为违法广告的“重灾区”。在中消协对全国30余个主要电视频道进行的检查中,发现虚假违法电视购物广告占违法广告总数的比率竟高达61%。

电视购物广告看似复杂,其实都逃不脱“三股文”的模式。一是神奇功效成份。二是离奇产品机理。三是消费者(专家)证言。而在这三部分中,虚假违法现象十分普遍。

电购广告中的产品神奇成份和机理,基本上都是胡编乱造,根本没有科学性。要么,此物质根本不存在,要么就是没有这种神奇功能,而那些所谓的研发机构也是子虚乌有。所有这一切无非是想让观众相信,广告的产品是“新、奇、特”、“划时代”的产品。

而消费者证言更是明显违法,我国《广告法》明文规定,有明显功能的产品,是不允许用患者证言的,更不能与同类产品进行直接比较。

电购广泛采用的消费者证言,形式本身就是违规的,而某些证言十分恶俗,已经触及了道德底线,造成了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

广告违法现象的日益泛滥,使电购行业遭遇前所未有的信誉危机,“不相信电购”,“电购就是骗人”的观念在公众中逐渐流传。国家工商总局和广电总局自2006年8月1日起,暂停药品、医疗器械、丰胸、减肥、增高的电视购物广告,既是要打击电购违规现象,也是期望能够净化市场,使之更加健康有序地发展。

3.成在直销,败在分销,缺少品牌建设导致产品昙花一现

毋庸置疑,电视购物可以“短平快”地炒热一个产品,但是要实现产品长期发展,必须要进行终端建设,做好品牌维护。如果没有品牌建设、没有终端销售,单凭广告拉动,只能使产品昙花一现。

纵观行业领军品牌,诸如宝洁、诺基亚等基业常青的国际知名品牌,都不是单纯依靠广告来赢得市场、赢得消费者持久信赖的。产品研发、终端专柜建设与维护、全程服务体系等等都是品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

大量电购产品陷入“各领三五月”的怪圈,其根本原因就是仅仅依靠电视直销,而没有开展更深入、系统的渠道分销与终端销售。毕竟,消费者对于身边看不见、摸不着的产品,可以相信一时,却很难忠诚一世。

在营销多元化的今天,为数不少的品牌在尝试电视购物,希望借助电购开辟新的销售方式和利润增长点。另一方面,电视购物企业也通过合资或其它方式开展渠道分销,期望实现可持续发展。橡果国际就探索出一条“电视直销+渠道分销”的经营模式,打造了好记星、背背佳等常青品牌,成为少有的成功先行者。

对于我们来说,认清电视购物的利与弊

,结合企业自身的特点及发展规划,选择恰当的方式开展电视直销,才能使电视购物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电视购物被迫“转型”诚信重塑迫在眉睫。似乎从电视购物进入中国开始,有关它的负面消息就从来没有停止过,甚至愈演愈烈,或许是因为这个行业在中国还比较“年轻”,行业规范不够完善,才会出现鱼龙混杂的现象,落下不少“病垢”为消费者所不满,甚至开始怀疑电视购物行业兴起之时的初衷——足不出户就能买到价廉物美的商品。

“信誉危局”之中,如何能够重新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已成为电视购物行业当下极其迫切之事。

三、电视购物主要的发展方向

1.家庭购物模式是电视购物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

(1)媒体购买成本高涨,以1995年白天时段的广告价格为一分钟几十元,而现在却高达一两千元,频道时段价格快速上升,使得依靠媒介购买的电视直销成本急剧升高,销售利润降低。

(2)电视直销广告良莠不齐,目前很多电视台因低水平的电视购物广告随还了自身美誉度,导致观众流失,损失了常规广告销售,电视台因为限制电视直销广告的投放。

(3)广电总局为了便于电视购物管理,鼓励系统内部的各地电视台自设专业的购物频道。

2.电视购物产品销售及投放更为精准

(1)根据不同时段受众群体特征,针对性的投放不同产品。以湖南快乐购为例,湖南快乐购根据不同时段的收视族群,将节目分成不同时段,出售不同商品。白天妇女观众多,主要卖保养化妆品、珠宝首饰或服饰等女性商品;晚上7至11时的黄金时段,因收视群扩张至夫妻或全家,就专卖3C用品、家电或家具等单价较高的主力商品。

(2)电视购物频道细分。不同的细分频道销售不同种类的产品,以台湾东森为例,东森购物共有6个频道,东森购物1台,销售综合商品为主,东森购物2台,以女性消费为主,东森购物3台,以旅游商品为主。

四、电视购物自身存在的问题

首先,电视购物创意不够。绝大多数的电视购物节目基本没有创意,营销手段高度雷同,只是生硬地叫卖。可以说目前的电视购物正处于类似于广告发展的初级阶段,虽然有比较多的产品信息,但这显然还不够。电视购物必然如广告一样,在商品信息的基础上,有创意、有包装,注重细节的打造,如此才能更好地吸引消费者。在这方面,电视购物完全可以借鉴广告业的发展。

其次,电视购物的表现过于单一。电视媒体为购物提供了巨大的可能,电视购物完全可以利用电视媒体的特长,更好地展示商品。而我们看到,电视购物节目在画面设计、光影的运用上严重缺乏设计元素。这和电视购物没有创意是紧密相连的。可以理解,以上这两方面问题是商家节省成本做法下的必然产物,但随着消费者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其对消费的要求也不断发展,电视购物的经营者必须转变营销观念,为所经营的品牌创造符合品牌形象要求的良好环境。

第三,在营销环节上,电视购物亟需规范。电视购物目前面临的一个最大的挑战是信任危机。这种危机存在于很多方面,如服务是否全面周到、物流送货是否及时、售后服务及退换货能否做到等等。对消费者而言,选择电视购物有一定的担心,因为消费者无法看到真实的货样,产品质量问题也经常出现,这些都是影响电视购物声誉的问题。最后,电视购物所处的大环境也存在问题,最主要的问题是缺乏监管。电视购物是新兴的行业,低成本运作吸引了各种资本。商业的本质是逐利的,在利润大到一定的程度,经营者可能会冒险做一些违规的举动,这是客观存在的现象。在监管层面,内容上电视购物受到工商部门监管,在媒体平台上,有电视台的自律和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的监管,在消费层面上会有消费者协会的监督,在购物品类上还会有各行业协会的监督。虽然电视购物的监管主体很多,但没有一家是专门针对电视购物的主管部门,也没有专门的法规细则来进行管理。因此,电视购物在某种程度上处于监管的交叉地带,也容易造成监管的真空。如果电视购物能保持这种快速增长的发展势头,在消费格局中占到一定的比重,相关的监管与法规就要不断完善,以利于电视购物的健康发展。

五、电视购物面临的挑战

电视购物的挑战来自于生长环境,有可能影响其发展轨迹的因素集中表现在两大方面:一是网络购物的竞争,二是电视媒体费用的增加。

在中国,上世纪80年代末期电视购物就已经出现了。北京与广州是最早出现电视购物的地区。进入90年代,电视购物成为影响力很大的一种事物。电视购物主持人通过主持电视购物节目能够成为家喻户晓的明星人物。然而到了今天,虽然电视频道越来越多,电视购物节目也越来越多,但似乎电视节目的影响力显得不如那个时期大。究其原因就是在于技术进步使媒体环境碎片化,从而导致竞争环境复杂化,其中网络购物的崛起成为电视购物的主要竞争对手。与当年不受其他形式干扰不同,今天很多消费者被网络购物所吸引,分流了电视购物的目标消费人群。尤其是年轻一代,许多年轻人已经养成了网络购物的消费习惯,虽然看似单笔交易金额不大,但网络的长尾效应聚集的消费群是巨大的。电视购物所具有的优点,如价格优势、方便工作繁忙的消费者、送货上门等,网络购物同样具备,如何形成与网络购物差异化竞争是电视购物的一大挑战。

电视购物的成本也在逐年增加,尤其是电视频道的落地费用大大增加。前面提到的电视购物打破了区域的局限,其实就是电视台通过全国或区域落地实现市场覆盖。但其中产生一个矛盾,落地越多才能达到广泛覆盖,但上百万的城市落地费用无疑大大增加了电视购物的成本,由此冲击了电视购物的成本优势,让电视购物的无店铺经营变得不如以前更有价值。随着电视购物的广告价值、传播价值的不断提升,电视购物的成本还会不断增加,在成本与赢利之间如何找到一个平衡点,虽然最终会由市场来调节,但这个平衡点终究在哪里,这是电视购物的另一个挑战,决定着电视购物最终能走多远。

参考文献:

[1]夏洪波,洪艳.电视媒体广告经营.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电视购物广告词范文第5篇

在过去的年份中,中国消费市场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今天的中国社会虽达不到整体的“富裕”,但消费者的生活已开始走向“富足”。如果说过去的经济发展更多强调的是高速增长,那么从2011年――“十二五”规划正式开始的第一年,中国经济的发展将会呈现出追求高质量的包容式增长和经济结构转型的特征。在2011年,整个经济转型的目标导向将使整个经济发展重心转向除北上广深这些一线城市之外的纵深市场, 因此,“发达的纵深”将是未来中国消费市场的一个整体面貌。事实上,今天的二三线城市甚至农村市场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也让2011年的中国消费与媒介市场呈现出一些新的趋势。

视觉加体验

打造消费新感官主义

据统计,2008年23%的人购买手机首要看重外观设计,到2010年这一比例是26.8%。可以说,在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当中,特别是对于家电、数码类产品,看重外观设计的消费者比例在增加,甚至对于一些快速消费品也是如此。从消费者的角度,在人们接受的外界信息中,83%以上是通过眼睛,11%要借助听觉,3.5%依赖触觉,其余的则源于味觉和嗅觉,因此,一个产品或者品牌如果拥有好的视觉符号,那么它已经成功了一半。

苹果公司的崛起就是感官主义胜利的代表。从苹果电脑到iPod、iPhone和iPad,苹果总在不断地刺激人们的感官。外观设计是苹果击中消费者的核心武器,这也让老一代的诺基亚、摩托罗拉等公司遭遇很大挑战。韩国LG、三星的产品能够卖得价钱很高,也充分说明了感官刺激对消费者选择产品的重要价值。例如LG手机在外观设计上充分考虑到年轻人的喜好及需求,设计了丰富的外观色彩,像巧克力、冰激凌、棒棒糖等系列手机,甚是符合年轻时尚人群喜爱展现自我个性的需求。

在产品和品牌中注入新的感官体验,最终可以帮助消费者实现某一种消费的价值,这种新的感官营销也提醒我们要更多地关注消费形态和趋势的变化。唯有把更有视觉和心理体验的感官元素融入到营销当中,才能真正引起消费者的共鸣,企业和品牌要更多地触摸消费者的世界,倾听消费者的世界,要真正地创造引导消费者的新需求。

三网融合

手持互动的未来

有这样一种明显的现象,一旦电视上出现非常好看的电视剧,观众马上会跑到网络上去看视频。互联网大屏幕的迅猛发展在逐年削弱着电视屏幕的影响力,越来越多的人通过互联网来观看节目,网络视频的整体用户规模在不断增长。从受众群属性来看,网络视频人群和电视人群产生了巨大互补性,视频网站网民基本集中在15~34岁的年轻人中,他们将是未来中国社会的主流,尤其是现在的70后、80后,甚至90后。而在接触时段上,受众接触网络视频的时间段相对平缓,电视则永远有黄金时间。很多消费者表示,从视频网站上可以随时找到比电视节目更为丰富的内容。

未来,屏幕融合将是必然的趋势。2010年10月份,索尼推出的一款新电视产品,用户可在电视屏幕顶部的搜索框中输入关键词进行互联网和电视节目搜索,也可使用卫星电视的数字视频录像机搜索视频。同时,电视遥控器配备的标准全键盘,既可用来看电视,又可输入关键词或者进行网络评论。这种电脑屏幕和电视屏幕的整合,也是新的媒体革命最有说服力的又一例证。

而另一块屏幕同样值得关注,今天不管在一二三线城市,还是在农村,手机已经是一个覆盖率最大的终端。有53.9%的人在使用智能手机,且手机上网活动已经十分多元化,甚至有超过10%的人在手机上下载视频。这种移动互联网加速发展的变化,让我们看到新的三网融合下的世界,手机已经成为人们随时随地满足自己信息需求和更多应用的重要终端。

在方便的场合使用不同的媒介终端来获得自己想要的内容和服务,这是消费者新的生活形态。这种改变预示着新的媒体、新的传播、新的三网融合的机会已经到来,受众的形态已经趋于“三网融合”。用户对于“三网合一”最在乎的不是技术,而是应用内容和终端的便捷性,用合适的终端来消费合适的内容。

从秒杀到团购

在线购物迅猛发展

时下,网络购物正在变成一种流行趋势。调查发现,在整体城市大众群体里面,2008年整个网络购物人群是1.3%,到2010年则达到11.8%;在中国新富人群里,有50.3%的人会进行网络购物,尤其是在经济危机后,很多富裕消费者发现顶级品牌在网上也能够以较为便宜的价格买到。

从购买产品类型来看,网上购买的产品已从“新奇特”演变成生活中的耐用消费品,而且货比三家,淘新鲜玩意儿。享受网购带来的便捷,已不是城里人的特权,县域农村消费者也玩起网络购物,特别是在县城区域或较为发达地区的农村年轻人,更将网络购物平台看作时尚资讯平台。在我们的调查中,一个四川广汉的农民说:“淘宝不仅可以买东西,还可以看看时尚。”未来,网络和非网络购物渠道的互补和整合将会成为未来营销过程中十分重要的趋势。

从叫卖到故事到无缝化

打响传播的革命

千万不要以为你给消费者看什么广告他都会看、他都能记住。消费者对广告是有自己的想法的,会选择性地接受和记忆。以往很多企业运作品牌的方式多数是利用权威媒体进行广告的集中轰炸,但现在消费者一看到电视广告或网络广告,就要转台、暂时离开或者开启浏览器的广告过滤功能。显然,传统意义上的广告形式不再令消费者喜欢,品牌必须创作出更引人注意的广告,同时注重传播路径的组合。 多数消费者认为:“好的广告意味着出奇制胜,要新颖有故事性,在讲述的故事中告诉他人这个产品能够解决什么问题;好的广告有深度,让人有思考空间,有想象力。”所以,创意加想象力加故事情节是未来真正能够影响消费者的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