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生物技术发展论文

生物技术发展论文

生物技术发展论文

生物技术发展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生物技术产业发展问题对策

一、生物技术概论

生物技术是现代生物学发展及其与相关学科交差融和的产物,其核心是以DNA重组技术为中心的基因工程,还包括微生物工程、生化工程、细胞工程及生物制品等领域。生物技术,可视为一种运用生物体来制造产品的科学与技术,虽然生物技术这项专有名词是在七十年代才开始正式出现,但生物技术应用却可追溯至远古时代。例如,神农氏尝百草是中国历史上利用植物在医药应用上的最早记载,足见生物技术观念与应用早已存在人类日常生活之中。

为加快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我国始终把生物技术列为国家重大科技计划,政府大幅度增加了研发投入,同时鼓励国家加大科技投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获得了一批具有知识产权的新基因,新表达系统、生物工程、药物进入了创制阶段,建立了一系列关键平台技术,动植物转基因技术已经成熟,杂交水稻大面积推广,抗基因的棉花、番茄已经进入了商业化的发展,有数十种基因药物已经进入了实用化阶段。

另外,通过对高产、优质、抗逆的动植物新品种,新型药物、疫苗和基因治疗,蛋白质工程三大主题的研究开发,以增产粮食为战略重点和发展生物技术药物产业为突破口,为生物高技术产业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并在遗传工程农作物的培育方面走在世界前列。

二、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现状

首先,生物技术生产发展快速,涉足领域不断深入。我国生物技术起源于80年代,到2000年销售产值已经达到200亿元人民币,平均增长33.58%。同时,生物技术产业涉及的领域是非常广泛的。并且还再继续扩展深入。

其次,生物技术产业取得了重大成就。世界上出现了一批影响未来的重大技术:人类基因组学或蛋白质组学、干细胞技术与组织工程、生物信息学、转基因技术、克隆技术、生物芯片或蛋白芯片或组织芯片、基因治疗与细胞治疗、反义核酸技术、单抗技术等对现代生命科学及生物技术产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最后,生物技术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由于生物技术前景广阔,发展潜力巨大。我国从事生物技术产品开发的企业,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另外,生物技术产业格局从治病为主向治病、保健、提高生活质量的健康产业过渡。兼并重组愈演愈烈,大企业愈来愈大,协作型竞争已经成为当今生物技术产业的主流;三、生物技术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首先,自主知识产权过少,产业化能力很低。目前,我国在生物技术产业及产业发展所需的重要仪器、设备、试剂主要依靠国外进口。生物技术产业的技术与装备还相当欠缺。目前我国尚不具备自主研制和生产并占有国际市场的能力。我国的生物技术产业和其他的发达国家的生物技术产业比较起来,我们的技术还很低,并且很多的研究成果都还是在实验室,还没有走出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大门。如何加快将开发研究出来的生物技术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提高产业化能力,是当前我国生物技术产业要充分重视的一个大问题。

其次,投入严重不足,并且投入渠道单一。生物技术产业是资金密集型产业,是高投入、高风险和高回报的产业,因此,资金短缺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在国家加大生产技术投资力度的同时,还要充分利用银行贷款以及尚待健全的风险资金市场,寻找各种资金渠道。政府应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参与生物技术的研究与开发。目前,我国企业资本融通渠道只有创业者个人出资,上市公司、民营企业投资,政府的风险投资,国家科技部的中小企业担保基金,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基金五种。其中上市公司、民营企业的投资因为上面所说的缺乏对无形资产的认识和认可,导致他们常常希望在所投资的企业中依靠他们所提供的有形资本来控股,严重地打击了创业者的积极性。

最后,产业化人才缺乏,研发与产业化脱节。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同样离不开人才。由于研究开发人员培养周期长,大量优秀的科研人员滞留在国外,国内缺乏优秀人才,尤其缺少技术兼经营型人才。此外,我国现有生物技术人才偏重于理论研究,产业化人才相对缺乏,在我国生物技术产业发展中,常出现实验室里的科研成果难以产业化,或产业化成本很高而无经济价值。

四、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的对策

首先,健全和完善管理体制。发展我国的生物技术产业,必须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同时运用政府和市场两种资源配置的调节手段,盘活我国技术、设备与设施、人才等方面的存量,使各方面的优势系统有效地集成。必须同时调动国家、地方和企业以及科技人员的内动力和凝聚力,须下决心解决部门地方条块分割、低水平重复的顽症。为此,建议国家适时成立全国性的组织管理机构,对全国生物技术产业及产业发展进行总体规划和协调指导,从而做到整体协调、避免多头指挥和政出多门,实现决策、协调和实施系统的统一、简便和高效。

其次,进行战略布局调整,加强企业队伍建设。根据目前我国生物技术产业及产业发展情况,结合现有部级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可选择技术力量比较雄厚、投资环境好并已有一定生物技术产业基础的地方作为生物技术产业化基地,给予更为优惠的财政和税收扶持政策。培养专门的企业人才,成立专门的开发生产企业或机构。就生物技术来说,我国已经有了很大成绩,但是在研究、开发、生产、销售四个环节中,研究和开发环节还存在很大的缺陷。因此需要下力气建立一只强大的研究,开发队伍。

再次,以市场为主导,重点突破。努力开拓生物技术产品市场,开发和生产符合生物技术市场需求的产品。生物技术市场对生物技术产品的需求将会极大的促进生物技术产业的迅速发展。世界生物技术都在迅猛发展,但是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研究重点和方向。就以我们中国来说,中国的生物技术最有权威的是植物细胞工程育种、植物快繁和脱毒苗生产等植物生物技术上。发挥我国的优势,保持技术的最前沿,可以大大的促进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的领域。

最后,加大政府投资,完善建立产业政策扶持

通过与研究开发机构建立广泛联系,并有力地引导企业介入,密切生物技术产业上下游的结合,有效地使单一技术向产业进行技术转移和辐射,从而加速具有商业前景的技术和产品尽快形成商品化和产业化。政府要制定一系列保护和鼓励生物技术发展的政策和法律。通过制定法律加强合作研究、鼓励发明创新和促进技术转移。还可以通过融资渠道来实现对生物技术产业的扶持,其中包括拨款或资助,大公司出资、成立基金会、贷款、风险投资等。政府直接投资的变化是调整研发投入结构,提高民用研究与发展投入,特别是民用高技术开发投入,以提高经济竞争力。投入的重点是风险大、民间投资有困难的重大长期研究课题。另外,政府对生物技术产业的扶持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促进合作研究开发。政府可以将国有研发成果下放,鼓励产、学、研合作。

参考文献:

[1]林桂芸关于我国生物技术产业化发展的问题与对策[J];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3期

生物技术发展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生物技术 产学研合作教育 创新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9(a)-0245-01

21世纪是生物技术时代,随着科学与技术的发展,现代生物学取得了巨大进展。现代生物技术涉及的学科领域、研究对象和应用范围都极为广泛,对知识、技能的要求很高。而在我国,生物技术类专业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实际需求与培养目标之间的脱节。不同学校之间如农业院校、师范院校、医学院校和工科院校的生物技术类专业的培养目标差异较大。生物技术本身发展较快,社会需求不断变化,特别是现代生物医药、食品和发酵等与生物技术相关的产业发展迅速,而培养目标相对滞后,这导致培养的生物技术类专业人才难以满足社会的需求。因此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必须建立新的模式,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我校生物技术专业成立于2000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原有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已不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生物技术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不仅要掌握深厚的生物学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具有很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近年来,产学研在各省市蓬勃发展,产学研相结合创新培养模式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1-3],但生物技术所占比例较低,这和21世纪是生物技术时代还不尽符合。我们在生物技术专业理论和实践教学中,以创新教育为主,不断加强创新能力的培养,从2009年开始,在近五年时间把产学研活动引入生物技术人才培养当中,开拓了崭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1 生物技术专业产学研相结合培养模式的优点

1.1 理论和实践结合更紧密

生物技术专业是理论和实践都很强的专业,仅仅通过平时的实验课程教学来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是远远不够的。各个学校生物技术专业都在不断探索创新人才培养研究[4]。通过产学研合作,可以把企业生产中遇到问题带到课堂教学中,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以后,通过对问题的探索,把理论知识更好地应用到实践中,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对问题探索的兴趣,提高了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2 提高了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通过产学研活动,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应用,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强化了学生择业的自信心,提高了他们的创新意识。我校生物技术专业与芜湖大浦国家农业科技园、安科生物工程公司、芜湖绿叶制药等企业合作,建立了稳定的实习基地,通过学生到基地进行生产和毕业论文等环节的实践,可以使学生和生产单位更好地相互了解,提高了学生的择业竞争能力。

1.3 产学研合作有利于企业科技进步和学校科研成果的转化

通过产学研合作教育,教师与企业可以开展多方面的合作,包括为企业解决生产中出现的问题,参与企业产品开发、技术改造、转化相关成果以及与企业共同申报各类科研项目,促进企业的科技进步,同时也能带动教师科研工作的展开,进一步提高生物技术专业学生的培养质量。

2 生物技术专业产学研相结合进行生产和毕业论文的教学模式

生产实习和毕业论文是本科教学中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通过生产实习和毕业论文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生产实习过程中,通过具体操作岗位的锻炼,更好地了解相关生产环节,并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出现的问题。在毕业论文实施过程中,论文选题结合企业的技改项目、企业的科研项目或者由教师、企业和学生共同商定有实际运用的课题作为毕业论文选题。我校生物技术专业学生通过这些方式进行毕业论文的立项工作,与多家企业共同开展本科毕业论文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在学生进行毕业论文工作期间,采用双导师制,学生吃住在企业,由企业安排专人进行管理,保证了学生的安全。学生有问题随时联系校内指导教师,每周与校内指导教师交流沟通一次。每周校内指导教师和企业指导教师沟通一次,及时掌握学生学习表现和论文进展,并及时解决相关问题。对学生毕业论文的进度实行中期汇报制度,同时要求企业对学生进行考勤和评价。五年的实践表明,上述措施能够较好地保证学生毕业论文的质量。

3 生物技术专业产学研相结合培养效果分析

不少专业在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型人才中取得了一定成绩[5]。生物技术专业产学研合作主要集中在生物制药、园林花卉、食用菌生产等企业,通过五年的运行,取得了较好效果。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1)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通过产学研合作使教师的知识结构更合理,使企业有丰富实践经验的生产技术人员充实到教师队伍中,极大地提高了实践教学质量。(2)加强了实践教学平台的建设,2012年我校生物技术专业在芜湖大浦国家农业科技园建立了省级生物技术专业实习基地并获得相关经费的支持,完善了实践教学硬件设施。结合企业需求,和大浦农业科技园共同成立了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所,进行相关科研活动,联合申报了国家省级等攻关项目10余项,获得经费500多万元,拓展了实践教学平台,提高了学生创新能力。(3)提高了学生的创新和创业能力,五年来,通过产学研相结合,为企业解决了蝴蝶兰的保鲜问题,病毒检测和防治,获得专利5项,10余篇,每年都有优秀学生留在企业工作,其中有5人自己创业成立园林花卉公司,从事园林植物花卉生产和销售工作。

总之,产学研合作模式较好地弥补了高校在创新教育中实践条件的缺陷,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欲望,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我们建立的生物技术专业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培养模式培养出了素质高、创新能力强的实用性人才,促进了科研创新,有利于生物技术专业的教学和学科的发展,同时也有利于教师本身教学和科研能力提高,对其他专业创新性人才的培养也有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 罗道全.国外高校产学研合作教育的经验与启发[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7(11):62-64.

[2] 冯玫,许晓明.亚太国家高校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比较与我国的模式选择[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9(6):99-103.

[3] 白玫,杨振峰,李潇潇.产学研结合是大学与企业实现共赢的有效途径[J].集团经济研究,2006(32):183.

生物技术发展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萧焜焘;技术哲学;自然哲学

在哲学界,萧焜焘先生(1922-1999)以研究黑格尔哲学、自然辩证法著称,人们很少提到他的技术哲学思想。事实上,在他的哲学体系中,技术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萧焜焘技术哲学的研究进路十分独特,其技术哲学的思想内容也极其深邃而广阔,学界应关注之。

一、技术哲学研究的基础地位

萧焜焘十分重视技术哲学研究。首先,可以从他的主要著作的文本结构中找到“客观证据”。这就是,在他最重要的学术著作《自然哲学》和《科学认识史论》中,“技术哲学”研究都处于极关键的“位置”。在《自然哲学》中,“技术论”作为整本书的四篇之一,是他整个《自然哲学》的终点。在他看来,“技术运动”是宇宙自然辩证运动的最高篇章。同样,在《科学认识史论》中,“工程技术与现代哲学唯物论”作为全书的最后一章,由他亲笔撰写。他正是在当代工程技术发展中看到了科学与哲学复归于“辨证综合”的现实途径。

其次,还可以从他的一系列言论中找到根据。关于“技术”地位的言论。一方面,萧焜焘指出,技术在生产、经济、社会的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现代的巨大的社会生产力中,技术竞成了它不可缺少的核心力量。”另一方面,萧焜焘指出,技术在上层建筑、意识形态领域的作用也日益显著。“技术的这种从自然到社会、从理论到行动的两栖特点,奠定了它在科学与哲学中的主导地位。当今科学与哲学的发展,工程技术活动将起决定性的作用。”在这里,“技术”与“科学”、“哲学”并列,并被视为居于“主导地位”、对“科学”、“哲学”的发展将起决定性作用。如此高度地评价“技术”,这在哲学界尚不多见。

萧焜焘明确地反对轻视技术的思想传统。在中国历史传统里,在大学问家眼里,技术常常被看做无关乎天命人性,不足挂齿,不能登大雅之堂。对这种贬抑技术的思想传统,萧煜焘指出,这是很不正常的。

技术的这种“核心力量”、“主导地位”、“决定性的作用”,必然折射出技术哲学研究的突出价值。萧煜焘明确地讲:从社会生产力、生产方式、上层建筑、意识形态,即整个社会结构中,都可以见到“技术”的不可或缺的作用。于此,“技术”这一概念已进入哲学的广泛背景之中。我们必须从哲学的意义上,探讨技术的本质及其自身的发展。萧焜焘关于“技术哲学”研究地位的言论也有两方面。

其一,关于“技术哲学”研究在“自然哲学”研究中的基础地位的认识。在自然哲学研究中,萧煜焘没有使用“技术哲学”概念,而是使用“技术论”,并把它与“宇宙论”、“生命论”相并列。他认为,物质是宇宙自然的基石,“宇宙”、“生命”、“技术”是物质实体充分展开的三个环节。从物质论出发,自然哲学分三个环节展开:即“宇宙论一生命论一技术论”。宇宙论主要研究宇宙物质的演化过程;生命论主要研究宇宙的花朵——生命的演化过程;技术论主要研究宇宙的灵魂——人在宇宙自然基础上的物质创建过程。在萧焜焘看来,在这三个环节中,技术论不是可有可无的环节,而是整个宇宙自然辨证发展的否定之否定环节,具有突出的地位。他说:“技术论是我们的自然哲学的终点。”

其二,关于“技术哲学”研究在发展马克思实践唯物论中的基础地位的认识。萧煽焘提出,工程技术的哲学灵魂是革命实践,以工程技术作为进路,就更能窥探出实践的丰富的理论内容。在《科学认识史论》的结束语中,他说:“现在所面临的格局是科学整体化、哲学现实化、哲学科学一体化。‘一体化’表现在科学技术领域就是哲学层次的‘工程技术论’,表现在哲学领域就是‘现代哲学唯物论’”。这里的“工程技术论”是他对“技术哲学”的又一种称谓。萧煜焘认为,哲学层次的“工程技术论”将为马克思实践唯物论提供一个“更加硕壮、更加精力充沛的躯体”。

二、技术哲学研究的独特范式

萧焜焘的技术哲学研究分散在他的一系列论著中,如《自然哲学》、《科学认识史论》中的“关于辩证法科学形态的探索”,“唯物主义与当代科学技术综合理论”,“关于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几个问题”,“关于一个哲学唯物论体系的构思”等篇章。在《自然哲学》“技术篇”中,有三章自成系统的技术哲学内容,但萧焜焘没有专门论述“技术”的著作或论文,这在一个方面反映了他的技术哲学思想还没有得到系统的展开。即使如此,我们还是能感受到萧煜焘技术哲学研究的一些特色。

第一,从属于自然哲学。

萧焜焘的技术哲学研究从属于他的自然哲学研究,是其自然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他看来,没有技术运动,宇宙自然辩证运动就不能完成。与之相应,没有技术哲学研究部分,自然哲学就不能完整。

萧焜焘这种从属于自然哲学的技术哲学研究,极具独特性。从人与自然的关系角度,人们通常把自然哲学、科学哲学和技术哲学,看做是相互关联、相互区别、相互并置的三个哲学分支,进行独立的技术哲学研究。毋庸置疑,进行独立的技术哲学研究是必要的,目前大多数技术哲学研究学者也正在这样做。但不可否认,这种独立的技术哲学研究存在一定的片面性,或许真如海德格尔所言,技术的本质不在技术本身,我们主流所热衷的对技术自身的独立研究,很可能恰恰会遗漏或忽视一些技术的重要方面。由此,萧焜焘所倡导的从属于自然哲学的技术哲学研究就值得关注。他使我们看到了“另一种可能的技术哲学”。  第二,实践的观点。

实践的观点是萧焜焘技术哲学研究的建构原则。萧焜焘关于技术的形成、技术的本质、技术的发展的一系列论述中,都贯穿着主观与客观、能动性与受动性相统一的实践范畴。譬如,他讲“生产劳动对技术的形成与发展的决定作用”,“作为劳动方式的技术”、“物与人的交互作用的显现”、“革命实践是工程技术的哲学灵魂”等。

萧焜焘关于“工程技术”的定义突出地体现了其运思的实践观点。他把工程技术定义为:“是实现人的意志目的的合乎规律的手段与行为”。这种定义,与我们学界通常强调,技术是“方法”、“技能”、“知识”、“手段”等观点,的确不同。它更强调技术的“行动的意义”。

萧焜焘明确地意识到:“马克思主义特别强调‘实践’的作用,而实践的要义就在于行动。因此,‘技术’作为变换物质、协调关系、促进思维的一种能动力量,是可以与‘实践’范畴相通的。实践是技术的哲学灵魂,技术是实践的现实表现。”

第三,服务于发展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  萧焜焘主要是站在发展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的高度来看待技术哲学的研究功能。比较而言,他不强调技术哲学研究自身的学术价值,而是强调技术哲学研究对于发展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的重要作用。他认为,工程技术是实践唯物主义的客观基础。原因是:工程技术集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大成,将科学与技术融为一体,并使主观见之于客观,达到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工程技术立足于自然,通过实践,面向人生,将宇宙人生凝为一体,从而体现了天人合一、人定胜天的哲学宇宙论的最高原则。在萧焜焘那里,深入开展工程技术的哲学研究,正是为了发展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使其青春永驻,大放异彩。

第四,以马克思恩格斯技术哲学思想作指导。

萧焜焘的技术哲学研究,主要受到了马克斯恩格斯的技术哲学思想的影响。他自己明确地说,他的技术哲学研究思路正是沿着马克思指引的方向前进的。

比较而言,萧焜焘的技术哲学研究受到恩格斯技术哲学思想的影响更突出。譬如,上述三点都可在恩格斯技术哲学思想中找到相对应的内容。具体来说,在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中,也暗含着一个从属于自然哲学的技术哲学萌芽;恩格斯也特别注意对“劳动”、“工业”的研究,也特别强调“工业”对哲学发展的推动作用;等等。注意到萧煜焘技术哲学研究与恩格斯技术哲学思想的联系,研究萧馄焘的技术哲学思想,也可以反过来帮助我们进一步认识恩格斯的不被人们注意的技术哲学思想。

三、自然哲学视野中的技术哲学思想内容

萧焜焘的技术哲学思想没有充分地展现出来,他提出的“哲学唯物论体系”中的精神哲学部分也没能面世。但这些缺憾不足以构成把握他的技术哲学思想的障碍。萧焜焘的技术哲学思想内容可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作为宇宙自然辩证运动的否定之否定环节的技术现象。

技术现象古已有之,但古今中外的哲学家大都轻视技术现象,把它看做是“细枝末节”,不足为道。萧馄焘一反这种哲学传统,把技术现象置放在整个宇宙自然运动中来考察,视它为整个宇宙自然辩证运动的否定之否定环节。在他看来,宇宙自然辩证运动就表现为“宇宙的客体性”、“生命的主体性”、“技术的主客统一性”的否定之否定过程。

从整个宇宙自然辩证运动来看,“技术”是宇宙自然辩证运动的一个客观的必经阶段。“技术”的出现绝不是偶然的,而是具有客观必然性的。生命是宇宙自然辩证发展的跃进,生命的基质——自调节、自复制实体的出现,标志着自然界从自在状态走向自为状态。生命现象高度发展,产生了人类及人类精神,产生了主体及主体意识。人作为宇宙自然的“主体性”,不是简单的消极被动无所作为的派生物,而具有主观能动性、行为目的性。人的主观能动性、行为目的性的高度发挥便产生了“技术”。由此,萧焜焘指出,技术是生命的精灵,是生命的自适应、自调节的生理机能的“社会形态”。

从整个宇宙自然辩证运动来看,“技术”是生产劳动的结晶,是生产劳动的能动性、目的性内在本质的“物化形态”。生产劳动是人类社会行为从本能到自觉的转变,是人类社会的本质与灵魂。生产劳动有明确的目的性,一定的计划性,必要的专业性,以及为了达到目的、服从计划、配合专业的相应的工具手段。在生产劳动过程中,经验的积累与智慧的启迪,产生了改进劳动方式、提高劳动效率的技术。所以,生产劳动是技术进步的一个永恒的不可废弃的基础。

从整个宇宙自然辩证运动来看,技术是主观目的性转化为客观现实性的中介。技术既有其客观的生理基础,又有其社会实践的根据。这说明技术绝不是单纯主观性现象,也不是单纯客观性现象。主观目的性是技术产生的主体性根据,但主观目的实现可能性不等于客观现实性。技术正是使人之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中介环节。由此,(1)技术具有中介性。技术是主观目的性中否定其主观抽象性的因素,即主观中的客观性,抽象中的具体性,潜在中的现实性。(2)技术具有二重性。技术是自然规律性与社会规律性结合的产物;技术是物的因素与人的因素结合的产物;技术是主观与客观结合的产物。(3)技术具有过程性。技术过程就是主观目的性向客观现实性的转化过程,也就是主观目的性在自我保持中超越其主观抽象性,否定其自身而客观化的过程。

从整个宇宙自然辩证运动来看,技术与人类同呼吸、共命运,是人类改造世界同时改造自己的一种现实力量。一方面,技术从属于人,是人的合理的意志的外化与物化。世界上如果没有人,就绝不会有技术。人通过技术改造世界,以符合自己的生存目的。另一方面,技术是人之为人的一种本质属性。劳动创造人,技术改造人。技术是构成与推动人变化发展的根据和力量。

第二,作为社会精神运动起点的技术现象。

由上所述,萧焜焘从整个宇宙自然辩证运动的视角,深入揭示了技术的生理基础,技术的社会实践根据,技术的性质,以及技术的价值。毋庸置疑,这种视角及其研究成果能较好地揭示技术的“客观性”、“物质性”的一面。但比较而言,萧煜焘认为,技术作为一个整体过程,它更多地应该属于社会人文现象。作为社会人文现象的技术,它与社会生产经济系统、政法伦理系统、文化意识系统密切相关。遗憾的是,萧焜焘的关于“技术作为社会人文现象”的研究还没有充分展现出来,我们只能叙述要点如下:

在萧焜焘看来,技术作为社会生产力的核心,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及其发展,它们的结合成为社会生产方式。生产方式作为核心与地理环境、社会人口构成“社会存在”。社会存在是“社会性的物质”,它作为社会精神现象、意识形态的客观出发点。

技术作为生产经济系统的内在因素。技术是生产劳动的产物,它从属于生产,进而指导生产,最终变成了社会生产力的核心。作为社会生产力的核心的技术,深刻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

技术作为政法伦理系统的内在因素。政法与伦理是社会统治阶级的意志的表现,政法是硬性的压制手段,伦理为软性的舆论手段。技术与政法伦理内在相关,政法伦理可以越过经济障碍,促进技术;也可以不顾经济利益,遏制技术。

技术作为文化意识系统的内在因素。技术物化为工具、产品,它类似于所谓“硬件”;技术作为人类经验与智慧的凝聚,它类似于“软件”。软件型的技术属于文化意识系统。技术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是一个时代的标志,它反映一个社会的性质以及进步水平。技术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是人类主观能动性、行为目的性的体现,是实践唯物主义的内在实质。

第三,技术自身的辩证运动思想。

萧焜焘重视对技术自身的辩证运动的研究,他从逻辑和历史两个方面揭示了技术发展自身的辩证法。

生物技术发展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传统技术创新 哲学反思 价值 尺度

一、传统技术创新的理论基础

1.经济利益最大化。1912年经济学家熊彼特在他的德文著作《经济发展理论》中,首次提出了创新的概念。熊彼特(1942)通过对经济发展的深入观察,划时代地提出创新是经济增长最重要的驱动力的论断。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在恢复战后经济的基础上,西方经济学家和许多国家的政府以经济的高速增长为目标,逐步形成了把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等同的传统发展观。正是由于传统经济发展观的指导,传统的技术创新将经济利益最大化作为终极目标,将经济价值作为其一切经济活动的惟一评价标准。传统技术创新不可避免地成为一种片面、单一的技术创新观。其表现为加大了对自然索取的力度,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和谐;过分强调效率,忽视公平,激化了人与社会的矛盾。它忽视了技术创新的环境价值、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违背了马克思的价值论,违背了自然规律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规律。它强化了整个社会的片面经济观,突出了功利主义的价值追求而忽视了人类在其他方面的价值追求,严重影响了技术创新主体的价值取向。

2.技术工具理性主义。工具理性主义认为,科学技术是形式合理性和工具合理性,讲究效率原则,认为技术是纯粹中性的、超然的。这种技术工具论不涉及任何价值评价,认为技术本无好坏之分,只有在被人类当成工具使用以后,才能显现出它的性质。在技术工具论思想的主导下,技术工具理性主义成了主宰经济活动和左右经济决策的工具,从而导致人类无度征服自然、掠夺资源、污染环境进而毁灭人类自身生存环境的灾难性后果。人炸、能源危机、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物种退化等,都隐藏着技术工具理性主义膨胀的经济社会根源;技术工具理性主义是造成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对立或分离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有机联系的重要因素。技术工具理性的加强是以人的物化、价值的失落即价值理性的衰退为代价的,导致了非理性的行为。

传统技术创新传统技术创新对传统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也凸现出违背经济发展规律和自然观律的缺陷。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使得传统技术创新忽视了技术创新的环境价值、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严重影响了技术创新主体的价值取向。技术工具理性造成了传统技术创新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忽视了人与自然、自然与社会、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因此,技术创新必须转变传统价值观念,重视技术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整合,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

二、传统技术创新的价值缺失

基于马克思技术实践的观点,技术创新被技术哲学的众多学者界定为具有创造性地社会实践活动。技术创新通过创新主体与创新客体的实践活动构成了技术创新系统。这个技术创新系统是价值负荷的。李兆友教授指出,技术创新是创新主体借助于技术手段的中介,认识、利用、变革创新客体,使创新客体成为合乎人的目的和需要的实践活动过程。技术创新具有技术实践、生产经营实践与管理实践的三重性质。夏保华博士提出技术创新是一种人与自然、自然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展开的有技术设想到技术物品的创新性社会活动价值系统。其性质是技术与社会的相互性塑造,内容是创新技术实践、认知和评价的统一;其价值是技术、社会价值和自然生态价值的统一。系统辩证论认为,价值系统是分层次的。从系统物质价值层次可将技术创新的价值分为经济价值、自然生态价值、环境价值、社会价值。从这里也可以看出以经济利益最大化为目的的传统技术创新只片面强调了技术创新的经济价值,而忽视了技术创新的自然生态价值和环境价值、社会价值和人文价值。

传统技术创新唯经济价值取向忽视了自然生态和环境价值。受传统经济发展观的影响,传统技术创新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引发出一系列负面影响将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严重破坏。传统技术创新在追求工业产值和商业利润的同时,把人们引向了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开发和无节制的消耗,经济增长的实现以自然资源的衰减和枯竭、环境质量的恶化和损害人体健康为代价。正如恩格斯曾经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于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

传统技术创新唯经济价值取向忽视了社会价值和人文价值。技术创新社会价值体现为对人的全面发展、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人类生存环境的改善等方面。人的全面发展是技术创新社会价值的前提。技术创新的“纯经济性”与社会发展的全面性发展产生了冲突,人们在充分享受丰富的物质生活的同时,却在失去精神生活发展的空间,片面追求物质享受使得人们丧失了深层的情感体验和对美、自由、理想的热情,信仰危机、道德失范、心理疾病等消极现象,严重地影响人的全面发展。19世纪马克思就曾深刻地描绘过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科学技术创新的异化现象:“……技术的胜利似乎是道德的败坏为代价换来的……我们的一切发现和进步,似乎结果是物质具有理智生命,而人的生命则化为愚钝的物质力量。”

三、传统技术创新的尺度失衡

所谓尺度,就是标准、准则、范式、规范。主体的内在尺度反映了主体实践的目的,客观尺度反映了客观事物的内在本质和规律。客观物质世界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是由无数事物和过程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复杂系统。各组成要素都有着自己特有的客观尺度,而且这些尺度有着相互制约、相互协调的平衡关系,形成物质世界统一的尺度。忽视物质世界固有的客观尺度,主观任意的改变自然界的形态和相互制约、相互平衡的关系,也就破坏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和再生能力。恩格斯说:“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统治,使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动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因此,人类改造和支配自然必须掌握和遵守自然规律,同时,还必须掌握和遵守社会发展的规律;不仅要考虑自身行为的自然后果,还要考虑自身行为的社会后果。毕竟人不仅是自然的人,同时也是社会的人。

技术创新作为实践活动应在实现人的内在尺度和客观尺度统一的基础上进行。传统技术创新实质上将实践主体的内在尺度扩大化而忽视了实践客体的客观尺度,造成内在尺度和客观尺度的失衡。严酷的事实告诉我们,作为实践活动的技术创新只有按照自然界事物本身的尺度和他们之间互相制约、互相协调的平衡关系进行,才有利于保护物质自然界自身在生产的能力,有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四、发展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技术创新

国内外的发展经验表明,技术创新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只有在技术创新价值观与社会发展观相适应的条件下才能实现。回顾我们党的发展观,经历了一个从片面到全面、从粗浅到精深、从古典到现代、从缺乏科学性到科学性的逐渐演变。从发展的科学性视角看,经历了一个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发展到强调可持续发展,再到全面、协调、可持续综合发展的过程。缺乏科学性的发展观不仅违背了自然规律、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规律,也违背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社会有机体理论及其辩证的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标志着我国发展实践的深化和科学发展观的确立。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要把满足人的全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提供充足的物质文化产品和服务,围绕人的全面发展,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发展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技术创新就是要充分体现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本质内涵。技术创新作为创新性的实践活动,一方面,体现技术创新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承载着技术创新主体的价值实现;另一方面,技术创新的成果在转化为物质财富的同时,应不仅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且有利于提高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水平。坚持以人为本,就要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和要求出发,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和健康水平。正如十七的报告中指出:“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泛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发展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技术创新就是要实现技术创新的生态化。在技术创新活动的各个阶段中引入生态观念,从而导引技术创新朝着有利于资源、环境保护并利于经济、社会、环境系统之间形成良性循环下的方向协调发展。在生态价值观的指导下,充分考虑人的发展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的前提下实现市场价值的最大化。其次,发展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技术创新就是要在和谐发展的基础上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马克思把自然、社会、人的和谐统一关系形象地比喻为社会有机体,而这种社会有机体的良性互动、和谐统一同样运行于技术创新的实践活动中。再次,发展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技术创新就是实现技术创新的可持续性。技术创新的可持续性就是保证人类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不能超越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保证资源的永续利用,保持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技术创新作为创造性实践活动,在有目的的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应把环境价值和生态价值纳入技术创新的价值体系,从自然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三方面进行技术创新的综合评价,保证生态系统、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的协调持续发展。

五、结论

传统技术创新对传统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也凸现出违背经济发展规律和自然观律的缺陷。传统技术创新有着经济发展和技术工具论的理论形成基础,表现出技术创新自然生态和环境价值、社会和人文价值的缺失。同时也反映出传统技术创新在实践主体和客体之间内在和客观尺度的失衡。国内外的发展经验表明,技术创新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只有在技术创新价值观与社会发展观相适应的条件下才能实现。发展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技术创新应在注重经济价值的同时,把社会价值、生态价值纳入技术创新价值体系,坚持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结合;坚持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大力发展生态技术创新、绿色技术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创新模式。

[本文系青岛理工大学校立人文社科基金课题。]

参考文献:

[1]李兆友:《技术创新哲学研究的反思》,《系统辩证学学报》,2003.11。

[2]夏保华:《技术创新哲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12。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商务印书馆,1982。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12卷),人民出版社,1972.4。

[5]夏甄陶:《认识论引论》,人民出版社,1986.6。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4。

生物技术发展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演进;生物进化:技术

技术是一种重要的社会文化现象,广泛存在于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技术自诞生以来,就一直处于进化发展之中,其演进历程是从低级向高级一步一步进化而成的。自从达尔文提出进化论以来,进化思维就逐渐成为人们普遍的思维方式,并运用到各个领域之中。许多学者都把技术的发展与物种的进化进行过类比,力图从技术发展与生物进化的相似性中概括出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技术世界与生物界都是开放的动态系统,其间在结构功能、运行机理、演化发展等方面都存在着众多的相似性。乔治,巴萨拉首次把生物进化论作为一种隐喻和思维方法,提出了比较完整的技术进化论思想,从而在技术哲学中奠定了他的历史地位。巴萨拉把进化思维运用到技术发展史的分析中,总体思路是富有启发和创见的,对技术发展过程中,技术如何发生、如何发展、如何进化如此等等重大问题,巴萨拉都用进化论的思想给出了独树一帜的答案,巴萨拉的技术发展的进化论模式尽管给人以极大的启发,但在许多发面又不太成熟。例如,他的模式还显得简单、粗糙,只是一个宏观的解释模型,他只是把进化论作为一种隐喻,一种思维方式,用进化的思想构造出一个简单的思想框架,并填之以一定的技术史资料,对技术发展进化的微观过程却缺乏细致的描述。从进化论角度研究技术进化另一位代表人物约翰・齐曼,主要从事技术系统与生物系统之间结构相似性的深入研究,提出技术进化是过程,常常伴有突变、停滞、闭锁、耦合、分叉、自组织、自适应、自相似、混沌、正反馈、路径依赖等一系列特性,但对于技术演进过程中的复杂性现象、表现、特征、形成条件、发生机理等没有进一步研究。因此,本文在前人研究的理论基础上,借助其中的系统演化思想,以生物进化论为背景,系统地分析技术演进的方式。

1 生物进化理论概述

达尔文在他的巨著《物种起源》里,提出了以自然选择为中心,从遗传、变异、适应、生存竞争等方面揭示了生物由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由种类较少到种类较多的进化历程。但生物进化究竟采取什么方式?自古以来有两种对立的观点,一是主张渐变式,一是主张突变式,达尔文主张“自然界中无飞跃”的渐进进化观,相信生物进化是采取缓慢的渐进方式,这就是说,一种生物进化到另一种,要经过长期的历史过程,生物进化具有连续性,有一系列的中间过渡类型。如古代马进化到现代马,经历了始祖马到中新马、上新马的中间过渡类型,所以说,生物进化只能是缓慢地、点滴地。而突变论认为物种是由不连续的巨大变异而骤然出现的,荷兰的德弗里斯于1901年在他的著作《突变论》中明确指出:“新物种是突然出现。它不需要可见的准备,也没有过渡类型”。还有一些进化论者把进化论区分为大进化和小进化。小进化指种内、种间的微变和渐变,大进化指物种形成和种上进化,如被子植物、鸟类、哺乳类动物等新类型的历史上的出现,一些小进化论者认为,小进化和大进化遵循同样的机理,没有原则的差异,他们都必须经过物种的演变而进化。

那么生物进化究竟是渐变的还是突变的?事实上,渐变式模式和突变式模式都有一定的事实依据和合理性。突变式进化模式至少使经典达尔文渐变论者注意到生物进化中出现的显著飞跃,而非仅仅是缓慢的微小变异的积累。但突变式进化观也不能代替或完全否定渐变式进化观,因为生物进化过程中毕竟是大突变和小突变交替进行的。因此可以说,在生命进化的漫长历史中,即有渐进过程,也有飞跃过程,生物进化既采取渐变进化方式,又采取突变进化方式。新种的形成既有缓慢的渐进,也有急剧的跃进,既有连续,也有间断,生物进化是渐变与突变、间断与连续的统一过程。

2 基于生物进化的技术演进研究

如同生物进化一样,技术也是进化的,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缓慢进化而来。技术演进过程同生物进化的过程一样,也经历着类似的三种方式:渐变、突变、渐变和突变的统一。黄顺基等(1991)将技术发展过程分为经验型技术、实体型技术和知识型技术分别占主导地位的3个阶段,各阶段的代表性技术分别是:手工工具技术、动力技术、信息技术。再细分一个层次,手工工具技术又可分为石器技术、青铜器技术和铁器技术,动力技术目前可分为蒸汽机技术和电力技术。通过对技术史的研究可大体上画出3类技术的发展概况(见图1)。图中虚线表示这一技术水平将趋于一个定值保持下去。

在人类发展的初级阶段,由于人类自身能力有限,这一阶段手工工具技术占据了主导地位,所进行的活动主要是手工劳动,自然界对人类的破坏活动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自我调节。在18世纪人类为了寻求进一步解放自身,开始寻找自然界的动力,而自然界也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能源,蒸汽机、电力技术的发展使动力技术占据了主导地位,由于能源的大量开发和利用,自然环境在人们还没有意识到可持续发展重要性的时候已受到了严重破坏。当人类不再满足于只进行物质、能量的交流之后,信息技术便应运而生了。信息技术不但加强了社会各子系统之间的联系,也促进了各项技术之间的关联和向更高水平的发展。而信息技术对环境的影响相对于动力技术来说要小的多,并很可能成为我们改善环境的工具。从中可以发现技术的演进在各个不同阶段内是一种渐进的演进过程而各个不同阶段间是一种突变、跳跃式的演进。

2.1 渐进式演进

从历史看,技术起源于人类直接或间接的生存需求。技术发展的过程中在受到自身自组织机制支配的同时,还受到了自然规律的制约和人类不断变化的需求的影响,因此技术自身的发展是与人类社会和环境的发展同步的。

技术的演进与人的体外进化相一致,人的体外进化指的是文化方面的进化,包括工具、思维方式的进化。因此,恩斯特・卡普在《技术哲学纲要》中首先提出技术投射说,即技术被设想为人类有机体的某些方面的器官投射或延伸,如锤子是拳头的延伸,望远镜和显微镜是眼睛的延伸,声纳技术是耳朵的延伸,电脑是人脑的延伸,等等。人类在学会制造工具以前,首先有一个长期使用天然工具的过程,使用天然的木棒和石块来获取食物和防卫自己。典型物器是砍砸器,通常用拳头大小的砾石制成。在直立人阶段,石器类型开始增多,出现了刮削器和尖状器,但直立人阶段的石器仍属旧石器时期。到早期智人阶段,制作石器的技术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石器类型也较直立人阶段有所增加,石器的主要类型有厚尖状器、砍砸器、刮削器、小尖状器和石球等,而且石器类型比较固定,其用途已有明显的分工。晚期智人更

多地用石叶来制作工具,而且加工精细。此外还有少量的骨器和角器。晚期智人不仅能使用简单的工具,而且还能用石头或骨角制成矛头,然后加在木棒上制成长矛或标枪等复合工具。在晚期智人阶段,还出现了陶器器皿,这时,历史的车轮已驶进中新石器时代。此后,又过了几千年,才出现金属工具,如铜器、铁器等。从中我们可以发现手工工具技术的演进是一个渐进式演进过程(见图2)。

同样,以蒸汽机和电动机为代表的动力技术时代也是一个渐进的演进过程。在瓦特发明蒸汽机之前的1763年和1764年之间的那个冬季,当瓦特开始修理和研究一台纽可门蒸汽机的模型时,全世界已经有一半的地区已使用这种机器,但纽可门蒸汽机的某些特性使瓦特懊恼,从而促使他作些补救、改进措施。他制造出了超过纽可门蒸汽机的机型,并为现代蒸汽机的发展铺平了道路。而第一台电动机的发明也是以两个著名的器械:磁罗盘和蒸汽机为模型的,丹麦科学家奥斯特(Hans Christian Oersted)在1820年宣布通电流的导体在贴近它的四周产生磁效应,并证明了一截通电流的金属线对罗盘指针施加作用力使之偏向。而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Michael Farady)在获知了这一信息后立即尝试将指针的偏转变成连续旋转的运动,其结果就是第一台电动机的产生。

2.2 突变式演进

技术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与人类社会系统、周围自然环境系统不断进行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各类相关技术发展水平之间会产生不一致,这促使技术系统进入了发展的不平衡状态;技术系统内部也存在着涨落力,这就是有创造性的技术发明,蒸汽机、计算机的发明都促使人类进入了一个新的技术时代。因此,从生物进化论的角度来说,技术系统的演进过程又是一个突变式的演进过程。

在瓦特发明蒸气机之前,整个生产所需动力依靠人力和畜力。伴随蒸气机的发明和改进,工厂不再依河或溪流而建,很多以前依赖人力与手工完成的工作自蒸气机发明后被机械化生产取代。其影响涉及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使人类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对人类的现代化进程推动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把人类推向了崭新的蒸汽时代。机器的发明和使用,又进一步促进了与制造业有关的冶金工业和采矿工业的发展,从工业革命的发展历程来看,工业革命的过程是发明促进发明,从轻工业到重工业,从工作机到发动机,互相推动的过程,蒸汽机的发明使人类由手工工具技术时代实现向动力技术时代的质的飞跃。而电子计算机的产生与发展将人类历史上的工业革命推向以自动化为主要标志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它对人类历史发展的影响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所不能相比的。目前,它与人类社会已融为一体,并日益广泛而深入地影响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电子计算机是人类在20世纪里创造出来的最值得骄傲的工具,就它对社会生产、经济、军事、文化教育和人类生活各方面的影响来说,其意义比任何其他技术都深远得多。而电子计算机作为现代信息技术的核心,带动并产生一大批新型工业,使社会的第三产业迅速发展起来,不仅推动了社会生活的现代化,还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学习、交往和思维方式,是知识经济时代到来的根本原因和基础。

还有部分学者(任锦鸾、顾培亮,2002)认为下一次技术突破将是新能源技术。煤、石油、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能源的储量是有限的,而人类对能源的需求不断增长,新能源开发和使用技术突破后很可能成为下一代动力技术的核心。人们常将信息技术的发展称为第三次技术革命,但它并不是对动力技术的替代,而是一个新的技术发展分支。这一分支的出现是与社会整体协调发展的过程相适应的,它创造了以知识型技术要素为主的技术时代。

2.3 渐变与突变的交叉统一

自从人类开始利用石器以来,新技术不断替代旧技术,手工工具技术中的石器技术、青铜器技术和铁器技术三者之间的发展几乎是完全替代的过程,因为它们的作用空间基本相同。但在手工工具技术、动力技术和信息技术这一层次的技术替代并不是完全的,比如一些手工工具现在还在使用,电力技术在将来的很长时期内还将存在,而由于信息技术与前两种技术的使用空间重复范围不大,它们不但同时存在,并很可能相互促进。尤其是在新旧技术的交叉点,旧技术会因固有的市场、资产等原因努力维持生存:而新技术全面发展的物质基础和社会条件还不充分,不能被使用者立即接受,因此会出现二者交替占有市场的局面(见图3)。

从图3中我们可以看出在曲线上出现了振荡,但曲线最终会走向上升的轨道,说明技术在经历挫折之后仍会向前发展。例如网络技术在风起云涌之后中间出现了短暂的低迷,主要原因就在于虽然信息技术本身已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但它全面发展的市场还不成熟,从而约束了它的进步。

纵观整个人类技术发展史,而不止局限于两种技术的替代,有时是多种技术同时存在的替代过程,例如铁器、电动机、计算机至今仍同时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当有新的技术,比如网络技术、新能源技术出现之后,各种技术增长的最大可能空间是不同的,也可以说是不断扩展的。手工工具技术一般用于工业和农业。动力技术就扩大到了交通、运输、提供动力,信息技术更是影响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计算机开始只作为科研机构大型计算的工具,在它逐渐成为大众使用的工具时,它的市场占有率是上升的,在未来,必会有更便捷的工具替代计算机,那时它的市场占有率就会随之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