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生物研究报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摘 要】新的课程标准介导“合作、交流”的学习理念,而课堂教学中的“合作、交流”主要是通过“课堂讨论”来实现的。通过进行课堂讨论,学生不仅能获得关于生命活动基本规律的基础知识,了解现代生物科学的发展趋势,学习实验的设计与操作,最重要的是能够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凸现学生能力、彰显学生个性。
关键词 课堂讨论;合理分组;课堂提问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1.研究的紧迫性
①课堂讨论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惟一方法,也不是所有的问题都可以用讨论来实现。要根据教学内容确定是否需要课堂讨论,那些简单易懂、绝大多数学生能理解的问题以及难度很大的问题没有讨论的必要。
②在课堂讨论中,学生的参与度直接决定效果。在目前的课堂讨论中,存在着以下现象:积极参与讨论并且能够发言的只有几个学生。一些性格内向的学生缺乏讨论的勇气,另外,经常出现有学生开小差的情况。
③七年级学生自制能力还比较弱,在课堂上往往把握不住自己,因此,课堂讨论常常演变成了闲聊。
④由于每个小组的情况不同,所以在时间上差异较大,有的小组课堂讨论已完成,可是有的小组还没有统一的结果,学生没有习惯课堂讨论这种形式,造成时间的浪费。另外,老师在提出问题后,没有给学生一个“缓冲”的时间,让学生深入思考。这样的讨论,达不到预期效果。
2.研究的必要性
目前在课堂讨论方面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使得课堂讨论非但达不到预期效果,反而造成时间上的浪费。因此,如何开展有效的课堂讨论是非常必要的。
3.研究的可行性
在进行微型课题研究初期,我查阅了大量资料,提取了一些我认为行之有效的方法,在之后的教学中,我将这些方法应用于课堂,从中摸索出适合我的教学的方法。
二、课题研究的对象
本次微型课题研究的对象主要是本校七年级一班至六班的学生。七年级学生的显著心理特点是:个人意识开始出现,群体意识日益增强。他们刚开始接触生物,还没有形成理性的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而有效的课堂讨论正可以锻炼他们的这些能力。
三、课题研究的方法
1.以行动研究法为主。总结出课堂讨论的一般方法应用于我的课堂。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进行探究、改进、归纳总结。
2.调查法。以七年级1-6班的学生为调查对象,掌握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综合,找出科学的结论。
3.个案研究及分析对比法。针对某节课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具体的研究,形成一些个案。这些个案,是课题研究生动、真实的信息资源,通过对这些个案进行比较分析,找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
四、课题研究过程
1.课题的提出
课堂讨论是解决教学重点、突破难点的有效手段,是体现学生主体化学习的途径。通过我的研究,希望能够解决在课堂讨论中存在的问题,找到有效方法,使学生在课堂中实现他们的主体地位,锻炼他们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课题的申报
针对目前课堂讨论存在的问题,我提出我的微型课题名称《提高初中生物课堂讨论的有效性研究》。该课题于2012年11月得到立项,课题编号为:SWX12-761。
3.参加微型课题研究培训
作为一名新老师,在课题研究意识和能力方面还比较薄弱,没有经验。因此,我聆听了陕西省教育科学研究所秦德增副所长做的“如何开展课题研究”的报告,从而明确了方向。微型课题研究,是教师基于实际,以解决教育教学工作的具体问题为任务,对自身工作进行自我观察、内省、反思、探究与行为跟进的研究活动,并且明确了微型课题研究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4.重要文献资料的搜集
围绕要研究的问题,我查找了很多文献,期待弄明白研究现状,包括国内外最新成果,本学校研究现状;目前存在的问题根源在哪儿;有哪些可借鉴的经验以及在实践中的应用等等。
5.针对班级情况,确定课堂讨论的内容及形式,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和讨论,对研究内容进行归纳总结,以课题研究报告和论文的形式呈现研究成果。
6.认真总结,准备结题
整理课题研究档案性资料,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准备结题。
五、调查结果分析
七年级一共有学生245名,因此本次调查从一定程度上可以反应学生对课堂讨论的看法以及课堂讨论出现的问题,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1.目前,学生比较认同课堂讨论,他们普遍认为课堂讨论对他们掌握知识很有帮助,认为这种授课方式既可以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也可以培养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认为这种方式对他们的学习非常有帮助的学生占了78%。
2.关于小组人数,有接近46%的学生认为,6人是最佳,其次是4人。目前,在我的课堂上小组人员大约为6人左右,从实际教学效果来看,小组人数为6人比较合理,所达到的效果也最佳。如果人数过少的话,直接的弊端是意见的提出比较单一,而且经常会出现只有一个人持不同观点。在这种情况下,这位持不同观点的人容易被其他同学所左右,从而不能坚持自己的观点。如果小组人数过多,则小组长不好管理,而且可能演变成了闲聊或争吵。
其次,如何决定小组成员?44%的学生赞同关系好的同学一组,另外,有35%的学生认为应该由老师根据学生的水平安排组合。七年级学生的行为容易受到感情的干扰,不管做什么事情都希望能和自己的好朋友在一起。因此,在进行分组的时候,我会尽量兼顾他们的情感状况,并且考虑实际情况,以达到最好的分组效果。
另外,在成绩方面,有47%的学生希望本组的其他成员生物成绩能比他们高,这样的话,成绩比较好的学生能带动成绩较差学生的学习。这表明大部分学生还是迫切希望能够在课堂上取得进步的。在性格方面,有55%的学生希望小组成员的性格和自己的一样,学生们普遍不喜欢性格偏内向的同学。
有46%的学生认为,每个小组都需要一个小组长,但是小组长不用固定,大家可以轮流当小组长,这样可以锻炼每个学生的领导能力。
3.在讨论的问题方面,有35%的学生希望讨论的问题是比较有趣的思考题,有33%的学生希望讨论一些有争议的题目,这样才能在讨论中取得更多的成就感。那么,有27%的学生希望能够讨论一些需要大家合作才能完成的题目,这样可以锻炼他们的合作探究能力。
4.在讨论结束后,有52%的学生希望能够自己反馈自己的观点,有35%的学生希望最后由老师总结反馈他们的观点。从这些数据中可以看出,大部分的学生希望能够拥有表达他们观点的机会,这样能够锻炼他们归纳总结问题的能力。
5.目前在课堂小组讨论过程中,学生们认为存在的问题是,讨论的时候容易转向聊天,从而大大降低了讨论的效果。另外,在每次讨论中,每个小组总是有部分成员占据主导地位,他们发表的观点往往代表着这个小组最后的观点,最后进行总结性归纳的也往往是这些学生。其次,在课堂上,往往由于讨论时间太长从而影响上课效率。
6.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课堂讨论活动后,有将近95%的学生还是比较赞同小组讨论的,这说明学生们从小组讨论中得到了一些好处,不光学到了知识,也锻炼了自己的合作探究能力,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树立解决问题、克服困难的信心。
六、课题研究的结论与思考
通过对我的研究结果进行归纳和总结,我认为如果想达到较好的课堂讨论效果,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一)首先要进行科学分组
目前,在小组课堂讨论中最容易出现的情况是:少数学生主导了整个课堂讨论,而一些学生得不到发言的机会。这样就会导致讨论结果过于片面,有时会扼杀真正好的观点。要杜绝这种情况的出现,就要做到合理分组。
首先,在分组过程中要遵循的原则是“组内异质,组间同质”,要尽量考虑每个学生的兴趣和特长,注意他们之间的互补。同时,在刚开始的时候,根据每个学生的特长,在小组内设定一个生物学科组长、问题收集记录员、信息反馈员、点评员、学习任务检查员、讨论展示员。小组长负责给各组员分配任务,同时注意这些任务员是暂时的,大家可以轮流上岗。问题收集记录员,要注意搜集小组中其他成员的问题与建议,讨论展示员负责在班级中进行总结归纳,反应自己小组的观点。这种方式可以从根本上避免课堂讨论有学生开小差的现象,能够真正做到人人参与。
(二)课堂讨论的题目要科学
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把人的认知结构划分为三个区:“已知区”、“最新发展区”和“未知区”。他认为,课堂讨论的题目要把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通过讨论与思考,自己寻找问题的答案。这样学生才能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才能充分发挥课堂讨论的价值。如果在学生的“已知区”进行提问,答案是显而易见的,那么只会造成时间的浪费。如果在学生的“未知区”提问,即使经过小组讨论,学生也探究不出问题的答案,长此以往,会打消学生的积极性。
另外,课堂讨论的题目要具有“开放性”,才能给学生充分提供展示个性和自由发挥的空间。课堂讨论题目要具有层次性。对于一些比较难的知识,可设计一个问题组,问题组中的问题之间有内在联系,使上一个问题的解决对下一个问题有启发。这样才会启发学生的思维,有助于他们解决问题。
(三)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课堂讨论虽然体现的是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是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不能只成为旁观者。七年级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约束能力还很欠缺,需要老师的指引。当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出现独到的见解时,老师要及时的给予鼓励,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四)合理安排讨论时间
要根据课堂讨论的题目,合理安排讨论时间。如果讨论时间太短,学生往往得不出最后的结论,达不到好的效果;如果时间过长,容易出现课堂松散现象。
(五)对学生的回答要有追问
讨论结束后,小组选派一名成员阐述自己小组的观点。在学生阐述过程中,老师要进行及时追问。老师及时的追问,可以促使学生深入理解问题,进一步补充、完善自己的观点,提高回答问题的全面性和完整性。
(六)有效的课堂讨论评价
每次课堂讨论结束后,老师要及时对讨论结果进行分析,从中总结出优缺点,并且对表现优秀的小组及个人给予奖励,这样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在一次次的鼓励中,学生也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七)教师要有效的倾听
有研究证实,教师的倾听有利于课堂讨论的开展和深入。Strother通过研究发现,在整个课堂讨论过程中,一个人至少有45%的时间是用来倾听的,可见,有效倾听在课堂讨论中的重要性。
在学生回答问题的时候,教师要带着赏识的目光注视着他们,并且带有耐心,认真的把问题听完,使学生真正体会到被人欣赏的幸福。
七、问题讨论与建议
综上所述,有效的课堂讨论首先在于提出的问题,不能太简单也不能太复杂,要有一定的难度,这样才能激发起学生的兴趣,起到良好的效果。其次,在于学生的分组,要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使他们发挥各自的特长。而且,每次的讨论任务要落实到人,才能使学生积极参与进来。另外,教师要注意把握整个课堂,及时引导学生的讨论方向,避免无效讨论。还要注意时间的把握,使整个课堂可以一气呵成。现在的七年级学生,没有经过具体的课堂讨论培训,所以往往达不到好的效果,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各课任老师的共同培养。
参考文献
[1]高艳,郭方玲,陈丽等.有效课堂讨论策略三题.当代教育科学,2011年第15期
[2]王庆管.生物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科学教育,2009年第3期(第15卷)
2012年,红河森菊公司计划在全县种植除虫菊4万亩,收购干花5000吨。目前,县创新办正配合森菊公司深入到各乡镇宣传动员,抓好种植规划前期工作。
2、万寿菊产业快速发展
(三)绿色食品加工业前景广阔
1、阿庐牌荞系列食品倍受青睐
我县依托阿庐旅
游食品 (五)其他新兴产业正在起步中
1、花卉产业有新的突破
苗木花卉产业是我县一个新兴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在花卉产业方面,我县在金马、中枢等地逐步引进玫瑰、火龙株等品种进行种植20余亩。苗木方面,目前,我县白水镇有观赏植物、绿化苗木基地2600亩,主要品种有清香木、石楠、拟单性木兰、云南尖顶红栾、云南樱花、多花含笑、云南含笑、火棘、鹅掌楸、大叶樟、滇朴、黄连木、长青藤等一批乡土苗木,年生产经营花卉盆景多盆(株),观赏绿化苗木50万株,现已成为我县重要的花卉生产基地,对全县其它花卉产业和专业户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县创新办向州创新办申报的《县乡土苗木及绿化树种繁植基地建设项目》已实施,标志着我县花卉产业开发工作已启动,我们正积极配合县林科所在白水镇抓好项目工程的实施。
2、重楼、金银花等新兴药材正在引进试种中。
在旧城镇引进重楼、红花、铁皮石斛种植,三塘乡试验种植金银花100亩的基础上,今年,我县又在三塘乡试验种植柴胡30亩,在立岗、红石岩种植板蓝根600亩,进一步丰富了我县特色生物药业的种群。
二、采取的主要措施
(一)实行目标考核
县、乡各级始终坚持把生物产业开发工作纳入对下中心目标责任考核,年初层层签订生物产业工作目标责任制,明确产业工作重点和具体发展任务,做到组织有领导,实施有人员,工作有目标,生物产业开发工作形成一级抓一级,级级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二)狠抓科技培训
为提高生产者科技素质和产业发展水平,各乡镇切实加大科技培训力度,采取举办培训班,请专家、乡土人才、科技示范户授课,播放电教片,到外地参观考察学习等办法对广大农户进行生产科技培训,解决在产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三)突出产业重点
在产业开发工作中,各乡镇围绕县委、政府的总体部署,因地制宜,扬长避短,抓重点,立主体,打品牌,创特色。坝区乡镇着力发展灯盏花、除虫菊、优种蔬菜、水果等产业。山
区乡着力发展三七、草乌、万寿菊、生姜、苦荞、魔芋、干果等产业,各自打造区域特色,全县初步形成一些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群。
(四)出台扶持政策
在新兴产业培植发展起步阶段,县级安排一定的扶持资金,大多乡镇都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从种子、化肥、农膜方面给予适当扶持。
(五)创新发展模式
(六)依托企业带动
在灯盏花、除虫菊、万寿菊、苦荞、魔芋等特色产业的培植中,我县充分发挥红河千山公司、红河森菊公司、曲靖博浩公司、阿庐旅游食品公司等地方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通过龙头企业带动,不断扩大产业规模,提高产品知名度,延长产业链,提高生产值,使产业逐步做到做强,健康发展。
(七)做到两个兼顾
各乡镇认真做到新、老产业发展统筹兼顾,同步推进,既注重引进培植新兴产业,又不丢传统老产业。在继续抓好蔬菜、水果等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的基础上,大力引进培植新兴产业,全面增强全县生物产业发展的储备总量和发展后劲。
(八)确保三个到位
一是领导到位。在产业培植工作中,县、乡切实把生物产业开发列入当地党委、政府中心工作,行政主要领导挂帅抓,负总责,分管领导亲自抓。成立由行政首长任组长,农、林、畜、生物产业办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生物产业开发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抓规划布局,抓工作落实。各职能部门通力协作,共媒发展。
二是服务到位。县、乡各级和龙头企业都配备精干高效的产业开发技术人员或生产辅导员深入到各乡镇村寨田间地头跟踪服务,技术指导,切实帮助群众解决在各生产环节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三是宣传到位。县、乡狠抓产业工作宣传,全面加大产业宣传力度,结合实际,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手段广泛宣传引导,让广大干部群众知道发展什么,怎样发展,积极投身到生物产业开发工作中。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县生物产业总体实力还不够强,发展速度还不够快,制约生物产业发展的困难和问题还不少。全县生物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产业规模小。总体来看,全县产业仍然小而杂,什么都有,什么都不多,虽经多年培植的灯盏花、除虫菊、草乌、半夏等特色产业现有规模仍然还小,不够深层开发需要,特色效益不明显。
二是龙头企业带动不够,企业生产加工吞吐能力有限,产能小,技术研发创新能力较弱,龙头带动辐射作用有待提高。初具规模的蔬菜、水果等传统产业缺乏龙头企业带动,产销不能有效对接,产业链短,产品价值低,农民增产不增收,仍然存在大资源,小产值的状况。
三是生物产品市场价格波动大,群众抗风险能力弱,企业信誉度不够高,某些农产品既使是订单生产,企业也常出现“打白条”或擅自单方违约,政府与企业,企业与群众打官司的现象时有发生,使一些多年苦心培植的产业一下走入低谷。
四是群众生产科技素质偏低,科技支撑不够,产品质量不高,缺乏市场竞争力。群众思想观念陈旧,缺乏开拓创新精神,对新产业的培植常持等待观望思想,发展缓慢。
五是产品深度开发不够,我县除烟草外,灯盏花、除虫菊等大部分生物产品精深加工程度低,基本处于原料型生物产品,产品品种较为单一。
六是品牌带动效应不明显,全县至今没有获得“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称号的生物产品,除灯盏花“千绿”等6个产品获得“云南省着名商标”品牌,有一定的知名度外,其他产品市场认知度还很低,导致市场竞争力不强。
七是产业投入还不够,社会资本进入不多,企业贷款难、融资难的问题还将长期存在,扩大再生产和产品深层开发困难重重。这些困难和问题都有待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逐步加以解决。
四、生物产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加大“五个力度”
一是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尤其在一些新产业的培植上,群众往往持等待观望的态度,需要各级政府给予一定的扶持力度,投入
一定的发展启动资金,发挥四两拔千斤的作用,扶之上马,送之一程。
二要加大项目投资和招商引资力度。坚持大项目带来大发展的思想,多方争取上级生物产业项目资金扶持带动。同时又要优化投资融资环境,打造投资融资平台,敞开投资融资渠道,跨区域协作,引进实力较强的现代企业到我县进行生物产业开发,提升生物产业品位。
三要加大开拓创新力度。在优良品种的培植引进上,在高新产品的研发上,要全方位加强同科研院所合作研发,全面加大开拓创新力度,要始终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快一拍,抢一步”的发展战略思想,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增强市场竞争力,全面抢占市场空间。
四要加大质量品牌建设力度。质量是品牌的基础,品牌是质量的外在表现。要坚持以提高质量为核心,进一步增强品牌意识、质量意识,大力推进我县灯盏花、除虫菊等生物产业质量品牌认证工作,努力打造特色生物产品知名品牌。
五要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在生物资源产业开发创新工作中,要在深入考察论证的基础上,对有发展前景的产业要大力宣传引导,坚持重点产业重点宣传,新兴产业引导宣传,传统产业侧重宣传,做到宣传引导而不误导,在产业培植中引导群众对比算账。
(二)解决“六个问题”
一要通过提高产品科技含量、提升品牌效应,拓展销售市场,延长产业链,依托龙头企业带动,解决产业做不大,做不强,走不远的问题。二要通过优化布局,主打品牌,扩大规模,增加总量,解决产业小而杂,汽车拉不了,火车不够拉的问题。三要通过加强现代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广良种良法,提高生产者科技水平,集约化生产管理,解决发展质量不高的问题。四要扶持企业强龙头,任何一个产业的发展,最终都要依靠企业的成长壮大来支持,没有强大的企业就没有产业的核心竞争力,要坚持以企业为主导,把发展壮大龙头企业作为工作重点,发挥和依靠龙头企业的作用,带动提升全县生物产业,不断提高全县生物产业精深加工水平,解决产业无龙头企业带动和带动不力的问题。五要坚持以资源为基础,立足优势、面向企业、对准市场,着力解决“三有三无”的问题,
既有资源无基地、有基地无规模、有规模无标准的问题,进一步加强生物原料基地建设。六要抓好营销拓市场,加强 三是加快发展生物产业已经具备较好的基础和条件。我县不仅拥有丰富的生物资源、水文气候条件,还有国家现代烟草农业示范区建设在全县打下的农田水利设施优越条件,可以利用烟区农田进行有效轮作发展其它生物产业。
(三)县“十二五”生物产业发展目标
(四)县“十二五”生物产业发展战略
1、特色战略
发展适应市场需求的、有资源优势的、具有特色的灯盏花、除虫菊、草乌、苦荞和野生中草药等生物产业,是我县生物产业发展的战略重点,也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2、拓展战略
蔬菜、水果等传统产业优势明显,但产业链不长,效益偏低,要通过技术进步,向新的产业领域拓展,延长产业链,提高产业开发效益。依托我县丰富的物种,积极开拓有条件提升的产业和项目,在健康、无公害、能源、环境等需求的巨大拉动下,将生物能源产业打造成全省乃至全国具有优势的产业。
3、提升战略
运用新的技术和现代营销手段以及产业运行机制,继续改造和提升烟草、水果、蔬菜、灯盏花、除虫菊、万寿菊、三七、草乌、苦荞等产业,实现提质增效,形成我县的优势生物产业。
4、名牌战略
我县生物产业知名品牌少,市场占有率低,品牌效应不高,至使我县产品难以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因此,要围绕市场需求,加大龙头企业新产品开发创新力度,实施名牌战略,着力开发我县除虫菊、灯盏花、草乌、荞系列名优产品。相关部门要积极鼓励支持,帮扶企业做好、做大名优产品,加强宣传,扩大市场。通过名优产品的开发,扩大我县生物产业的知名度,提高生物产业产品在国内、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从而大幅度提高生物产业的经济效
5、可持续发展战略
坚持开发、保护并重并举,资源可持续利用和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加大物种资源的保护力度和人工引种驯化种植,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发展。
(五)县“十二五”生物产业发展重点
1、烟草产业
烟草产业今后的发展,要推进原料基地建设,优化资源配置,突出烟叶特色优势,加快推动传统烟叶生产向现代烟草农业转变,构建适应卷烟要求的原料保障体系,积极发展生态型、安全型产品,不断扩大市场占有率,努力提高产业总体竞争力。烟叶种植基地布局在全县8个乡镇,到2015年,种植烤烟16万亩左右,产量50万担左右,实现总产值40000万元。
2、绿色食品产业
绿色食品产业今后的发展,要瞄准国内外绿色食品市场,充分发挥资源和生态环境优势,加快绿色食品生产、加工基地建设,大力开发具有保健功能的食品,不断扩大绿色食品加工产业规模。到2015年实现总产值149000万元。
水果产业。今后水果产业的发展,要在调整品种结构、扩大种植面积的同时,通过无公害化生产、产品深加工和水果采后加工(包括分级、消毒、打蜡、包装等)、储运、市场体系建设等方式,打造高原梨等特色品牌,实现水果产业的升级,大幅度提高经济效益。到2015年,全县各乡镇水果种植面积达到18万亩,实现产值36000万元。
荞系列食品产业。依托阿庐旅游食品公司等龙头企业带动,全面加大旅游食品和保健用品的开发创新力度,从苦荞中提取芦丁的技术研发取得重大进展。到2015年,荞产业发展到3万亩,实现总产值5000万元。
酿酒产业。依托红河苦矻矻酒业有限公司、兰益酒厂等企业带动,全面加大特色酿酒业开发。到2015年酒产量达10000吨,实现总产值80000万元。
魔芋产业。魔芋产业发展要扶大扶强鑫晟魔芋有限公司,依托龙头企业带动,加大素食品和保健用品的开发创新力度,到2015年,在全县各乡镇种植魔芋0.5万亩,实现产值3000万元。
3、生物药业
全县今后要加快灯盏花、草乌、三七、半夏、金银花重楼、板蓝根等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建设,依托现代制药企业和原料药生产企业带动,坚持标准化生产,全面提升全县中药材品位,着力开发具有新疗效、新剂型的植物药、中药品种,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药品。到2015年,中药材种植发展到6万亩以上,总产值达到50000万元。
灯盏花产业。依托红河千山公司带动,到2015年,在全县5个坝区乡镇种植灯盏花3万亩以上,实现总产值30000万元。
草乌产业。依托中药材企业带动,到2015年,在东部山区乡种植草乌0.5万亩以上,实现总产值万元。
三七产业。依托中药材企业带动,到2015年,在东部山区乡种植三七0.5万亩以上,实现总产值10000万元。
杜仲产业。通过招商引资,引进生物药材生产经营企业到开发杜仲产业,使杜仲产业见到成效。
4、特色林产业
特色林产业今后的发展,要在加强生态建设的同时,强化资源培育和综合利用,加强绿色银行建设,积极发展核桃、油茶等经济林。到2015年,特色经济林总面积发展到55万亩,特色经济林初见成效,达产后可实现总产值55000万元。
油茶产业。选择良种,择优布局,到2015年全县发展油茶种植30万亩。
5、生物质能源及生物化工产业
生物质能源及生物化工产业包括除虫菊生物农药产业、万寿菊天然色素染料提取。到2015年,全县8个乡镇原料基地达到9万亩以上,产值可达34500万元以上。
除虫菊产业。依托红河森菊公司带动,今后要
继续抓好品优良种培育、种植新技术和市场开发,加大原料基地建设,确保加工的需要。到2015年,全县8个乡镇原料基地达到6万亩以上,实现总产值30000万元以上。
万寿菊产业。依托曲靖博浩公司带动,推广优良品种,提高单产,到2015年,力争在建成曲靖博浩分公司,全县种植万寿菊达到3万亩以上,实现农业产值4500万元以上。
6、畜牧产业
今后要以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发展现代畜牧业为主线,提高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畜产品市场供应。大力推广畜牧兽医先进适用技术,提升科技水平,发展健康养殖,推进传统粗放养殖向现代科学养殖转变;强化动物防疫,构建动物防疫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加强动物防疫工作;积极发展畜产品加工业和饲料工业,推进产业化经营,提升产业效益;突出优势,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巩固提升生猪产业,发展壮大家禽业和奶业,加快发展以肉牛、肉羊等草食畜为主的草地畜牧业。到2015年,实现畜牧业产值105000万元。
7、花卉园艺产业
以建设新昆明,拓展昆河经济带花卉产业为契机,高起点做好全县花卉产业发展规划,依托花卉产业集团,带动和发展花卉产业;加快花卉新品种引进与选育、野生花卉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建立花卉、绿化植物种子、种苗及种球的繁育体系;强化种植、病虫害防治、采后处理等技术的集成应用。以绿化苗木为重点,拓展延伸产业链,积极发展鲜切花、干花生产和绿化苗木、观赏植物的培育以及加工储运、物流配送,形成一批具有较强经济实力的花卉、绿化园艺生产企业群和花农合作组织联合体。努力将我县打造成又一花卉生产出口基地。到2015年,种植面积达到1万亩,总产值达到10000万元。
(六)县“十二五”生物产业发展理念
在特色生物产业种植上,扩大野生名贵中草药试验示范种植面积,逐步引进领军龙头企业参与扶持和发展,加快高产高含量新优品种培育,提高科技含量。加工制造方面,依靠科技实施重点生物产品培育工程,推动生物产业科技成果转化,抓好生物产业高端产品的研发,变粗放型原料加工为产品制造,研发特色
关键词 第二代密集烤房;生物质;高效环保炉
中图分类号 S2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5-0223-02
2010年“两会”期间,总理所作政府工作报告中多处提及低碳和新能源,低碳经济发展纳入“十二五”发展规划和重点产业发展规划,确立低碳经济发展的区域模式和产业模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低碳导向型社会,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在能源日趋紧张的今天,燃料匮乏、成本上涨已成为困扰烤烟生产的因素之一,如何降低能耗、减少生产成本已是烤烟生产亟待解决的问题[1-5]。随着煤、石油等常规能源的日益紧张,烘烤的能量来源应该朝多方向发展,电能、生物能等逐步成为节能研究的目标[6-10]。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概况
第二代密集烤房生物质高效环保炉由山东临沂烟草有限公司组织设计研发,山东百特机械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第二代生物质高效环保炉二次燃烧室进风管道位置发生改变,使用价格低廉的普通铁管即可,炉体高度为1 400 mm,直径1 000 mm,容量为0.73 m3,重量1.2 t左右,炉膛分为上、下室,上室为二次燃烧室,下室为热分解室,造价1.3万元左右,比第一代生物质高效环保炉造价降低近1/2。
工作原理:燃料在热解室内热分解气化,烟气伴随热量进入上室后,二次进风对上室烟气起到助燃作用,提高上室温度,燃烧室温度可达1 000 ℃以上,未燃尽烟气再次充分燃烧,焦油裂解,达到节能、高效、低污染、低排放效果。主要性能是能够控制燃烧速度,烟气能够充分燃烧,不产生焦油,节能效果明显,经检测污染为1级。
在联城镇郭家场村烘烤工场进行第二代生物质高效环保炉安装、测试,并进行烘烤试验。供试烤烟品种为NC55。
1.2 试验方法
1.2.1 空炉燃烧试验。2012年5月10日进行了空炉燃烧试验,在密集烤房相同条件下,设2个处理,即:第二代、第一代生物质高效环保炉分别以粉碎后的烟草秸秆为燃料进行空炉试验(K1、K2),烤房内起始温度是13 ℃,电机2.2 kW高速运转,风机5.88 kW,将密集烤房进风门和排湿窗全部关闭,仅保持内循环。
1.2.2 中部烟叶烘烤试验。2012年8月13日分别进行了以烟草秸秆、煤块、树皮为燃料的中部烟叶烘烤试验。3种燃料都是在密集烤房相同条件下,对鲜烟素质相同的NC55中部烟叶,在每竿绑烟量、装烟量相同情况下,起始温湿度相同,温湿度变化同步进行,烘烤时间一致情况下,按照8点式烘烤工艺进行了烟叶烘烤试验。3种燃料的烘烤试验分别设3个处理,即为:第二代生物质高效环保炉设备(K1)、第一代设备(K2),以隧道式加热设备作为对照(CK)。采集烤后有代表性烟叶进行烟叶外观质量和内在化学成分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空炉试验
从表1可以看出,第二代生物质高效环保炉比第一代炉膛内最高温度低7 ℃,燃烧成本高11元,高出5%。
2.2 烟草秸秆燃料试验
2.2.1 经济效益分析。从表2可以看出,各种处理烤后烟叶均价差异不大,处理K1、处理K2、CK的烘烤成本分别为1.88、1.54、2.63元/kg,处理K1、处理K2的烘烤成本分别比CK低0.75、1.09元/kg,降幅分别达28.5%、41.4%;处理K1比处理K2高0.34元/kg,增幅22.1%。从表2中计算得出,第一代生物质高效环保炉1 kg干烟需耗烟草秸秆1.7 kg、煤0.4 kg、电0.54 kW·h,第二代生物质高效环保炉1 kg干烟需耗烟草秸秆2.2 kg、煤0.53 kg、电0.56 kW·h;普通炉1 kg干烟需耗煤球4.12块、电0.45 kW·h。
2.2.2 烤后烟外观质量对比。从表3可以看出,处理K1、处理K2、CK烤后烟叶在成熟度、颜色、光泽、油分、叶片结构、身份等外观质量方面无明显差异。
2.2.3 烤后烟化学成分分析。从表4可以看出,3种烘烤设备烤后烟叶C3F化学成分无明显差异。
2.3 煤块燃料试验
2.3.1 经济效益分析。从表5可以看出,处理K1、处理K2、CK烘烤成本分别为2.22、2.10、2.66元/kg,处理K1、处理K2比CK烘烤成本分别低0.44、0.56元/kg,降幅分别达16.5%、21.1%。处理K1比处理K2高5.7%。从表5计算可知,第二代、第一代生物质高效环保炉1 kg干烟分别耗煤1.73、1.64 kg,分别耗电0.60、0.57 kW·h,普通炉1 kg干烟耗煤球4.18块、电0.44 kW·h。各种处理烤后烟叶均价差异不大。
2.3.2 烤后烟外观质量对比。从表6可以看出,烤后烟叶处理K1、处理K2、CK烤后烟叶在成熟度、颜色、光泽、油分、叶片结构、身份等外观质量方面无明显差异。
2.3.3 烤后烟化学成分分析。从表7可以看出,3种设备烤后烟叶C3F化学成分无明显差异。
2.4 树皮燃料试验
2.4.1 经济效益分析。从表8可以看出,各种处理烤后烟叶均价差异不大,处理K1、处理K2、CK烘烤成本分别为1.85、1.56、2.92元/kg,处理K1、处理K2比CK烘烤成本分别低1.07、1.36元/kg,降幅分别达36.6%、46.6%,处理K1比处理K2高0.29元/kg,增幅18.6%。从表8计算可知,第一代生物质高效环保炉1 kg干烟需耗树皮8.58 kg、煤块0.08 kg、电0.59 kW·h,第二代生物质高效环保炉1 kg干烟需耗树皮6.96 kg、煤块0.06 kg、电0.56 kW·h;普通炉1 kg干烟需耗煤球4.62块、电0.47 kW·h。
2.4.2 烤后烟外观质量对比。从表9可以看出,烤后烟叶处理K1、处理K2、CK烤后烟叶在成熟度、颜色、光泽、油分、叶片结构、身份等外观质量方面无明显差异。
2.4.3 烤后烟化学成分分析。从表10可以看出,3种烘烤设备烤后烟叶C3F化学成分无明显差异。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第二代生物质高效环保炉在二次燃烧室进风管道改进后,使用秸秆、煤块、树皮作燃料,烘烤成本比目前推广的隧道式加热设备分别低0.75、0.44、1.07元/kg,降幅分别为28.5%、16.5%、36.6%,比第一代生物质高效环保炉烘烤成本分别高0.34、0.12、0.29元/kg,增幅分别为22.1%、5.7%、18.6%,3种烘烤设备在烤后烟叶外观质量、经济效益和化学分析等方面无明显差异。尽管第二代生物质高效环保炉比第一代烘烤成本有所提高,但造价比第一代生物质高效环保炉降低了1.2万元/台套,结构更合理,性能更良好,操作简单,更适宜推广。
4 参考文献
[1] 余金龙,肖冬芳,文新忠.气化炉在自控组合式密集烤房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1(20):246-247,249.
[2] 李彦东,温亮,张教侠,等.第一代密集烤房生物质高效环保炉试验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3(4):197.
[3] 蔡景宽,乔春珍,王海鹏,等.秸秆气化炉推广应用中的问题研究[J].甘肃农业,2010(11):48-49.
[4] 宫长荣,潘建斌,宋朝鹏.我国烟叶烘烤设备的演变与研究进展[J].烟草科技,2005(11):35-38.
[5] 崔志军,孟庆洪,刘敏,等.烟草秸梗气化替代煤炭烘烤烟叶研究初报[J].中国烟草科学,2010,31(3):70-72,77.
[6] 李志民,罗会龙,钟浩,等.烟叶密集烤房供热设备分析比较及发展方向[J].煤气与热力,2011,31(7):12-14.
[7] 徐秀红,孙福山,王永,等.我国密集烤房研究应用现状及发展方向探讨[J].中国烟草科学,2008(29):54-56,61.
[8] 杨世关,张百良,杨群发,等.生物质气化烤烟系统设计及节能与品质改善效果分析[J].农业工程学报,2003,19(2):207-209.
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颁布,国家越来越重视教育,一方面充分保障教育部门财政性经费投入和教育经费总量,另一方面要求教育部门推进会计改革,提供更高质量、更丰富的会计信息。2012年财政部颁布的《事业单位财务规则》(财政部令第68号)中的“对部分行业根据成本核算和绩效管理的需要,可以在行业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中引入权责发生制”,以及《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财会[2012]22号)中的“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但部分经济业务或者事项的核算应当按照本制度的规定采用权责发生制”,是对《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财预字[1998]105号)中的“高等学校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但经营性收支业务的核算采用权责发生制”的一个重大改革,为教育部门编制权责发生制财务报告提供了政策上的保障。财政部新颁布《高等学校财务制度》(财教[2012]488号)也明确规定“高等学校应当根据事业发展需要,实行内部成本费用管理。将效益与本会计年度相关的支出计入当期费用;将效益与两个或者两个以上会计年度相关的支出,按照有关规定,以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等形式分期计入费用。”建立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财务报告已经成为高等学校提供会计信息的必然趋势。
二、教育部门试编权责发生制财务报告的必要性
(一)权责发生制报告能更全面反映教育部门的财务状况和经济效益 在现行的收付实现制会计基础下的财务报告,主要反映当年度的教育部门财务收支总额及分配结构,只反映了一个时期的现金流入与流出,无法以数字为依据向政府主管部门提出自己的预算诉求,无法让政府有关部门了解教育单位预算执行的具体情况,在教育经费法定增长和大量投入的今天已成为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而编制年度权责发生制的财务报告,是在全面梳理教育行业资产、负债事项的基础上,包括以资产负债表为核心的一系列财务报表,从更为全面的角度反映教育部门的运行能力和财务绩效,更加真实完整地反映教育行业的“家底”,是对教育部门资产和负债的持续衡量;财务报告也将更全面、准确、真实地披露教育部门当年的收入和支出,从而能够增强教育部门的财政透明度,并有效地揭示和防范财政风险。权责发生制财务报告能为领导宏观决策提供有用的信息支持,有利于加快推进政府会计改革,更好地完善预算会计制度,全面反映教育部门的财务状况、运营情况和履行受托责任情况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权责发生制财务报告,也更加全面反映教育部门的经济效益。教育部门的经济效益是指教育部门在一定时期内,培养一定数量、一定质量的专门人才与人才培养过程中的资金耗费、资金占用的比值。相应的指标体系有每个学生每年的经常性经费、教职工与学生的比例、教师与学生的比例、每个学生占用的固定资产、每个学生占用的校舍面积、教学设备利用率等等。培养同等数量、相同质量的毕业生花费和占用的资金少,说明经济效益好;反之,则说明经济效益差。研究和考核教育部门的经济效益,仅仅依靠收付实现制的会计核算,难以全面正确反映,需要编制权责发生制的财务报告。这样就可以探索节省资金耗费的途径,引导教育部门挖掘内部潜力,提高办学水平,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
(二)权责发生制报告能更清晰反映教育部门人才培养成本 长期以来困扰政府部门和教育单位财务工作者的一个重要问题是,由于公立教育单位的预算是国家预算的组成部分,教育单位的财务管理就应该以国家预算为出发点,需要使用收付实现制的记账方法。但仅使用收付实现制,教育单位无法建立自己的成本核算体系和架构,就无法科学化、精细化地使用、分析教育经费的走向和构成,使教育经费的使用合理化。
教育部门的人才培养成本是指教育部门培养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学生所发生的、能够用货币价值量反映的全部开支。但是,由于长期以来教育部门普遍采用收付实现制,不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现行的会计核算体系难以反映人才成本的资料。进行人才成本计算的基础是实行权责发生制,计入某一成本对象的费用,只是其应负担的部分,为以后支付的不计入,以前支付本期受益的则要摊入,已经受益尚未支付的要预提。因此使用权责发生制财务报告是对目前收付实现制会计体系的必要补充。充分体现了教育单位作为具有独立法人地位主体,在满足政府宏观管理的同时,探讨如何完善教育单位的自我管理,有助于学校在使用教育投资上注意其科学性、合理性和经济性,促使学校加强经济管理,提高决策水平,形成培养学生的数量、质量、成本之间最佳结合。
(三)权责发生制报告是教育部门自身管理的需求 我国现行财政预算执行的会计核算体系有“总预算会计”和“单位预算会计”两种,相互之间没有严密的对应关系,但从财政机关、预算主管机关和预算单位来看,将“总预算会计”和“单位预算会计”建立对应关系,以满足公共财政和单位自身管理的需要十分必要。另外,笔者还观察到:在全国的高校中,普遍存在着国内高校与国外高校联合办学,普通高校与企业联合办学的现象,在财务管理方面,这些联合办学的学校需要同时提供政府要求的会计信息(收付实现制要求的会计信息),又要同时提供投资者需要的会计信息(权责发生制要求的会计信息),两种会计信息还需要建立必要的数据联系。这给以往单一的会计制度核算带来了挑战,需要通过权责发生制会计核算基础的信息支撑。试编权责发生制综合财务报告也能为推进教育部门会计改革提供实践支持、培养财会人才队伍。
三、教育部门试编权责发生制财务报告的解决路径
财政部的《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试编办法》中编制权责发生制下的政府财务报表,是以公共财政决算会计报表、部门决算报表等为基础,结合相关财务资料,根据经济事项实质进行抵销、调整、合并而成。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通过报表之间的转换,形成权责发生制的报表,对于政府的宏观管理具有一定的作用,但对于提高教育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建立教育单位的成本核算体系等没能起到显著的作用。
本研究是基于教育部门在目前收付实现制记账方法的前提下,运用信息化手段等现代技术,在不改变目前教育单位核算方法和基本不增加财务人员工作量的前提下,在教育单位财务管理系统中,通过会计信息的一次输入,系统将按照事先设置好的规则自动同时生成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两个凭证,同时形成两个帐套,称其为“双轨制”。通过双轨制记账子系统实现权责发生制下的财务报告。而这样形成的权责发生制的财务报告较目前的做法更具有可靠性和可信性。
(一)双轨制记账原理 双轨制记账的基本原理是实现“一次会计凭证输入”生成两套记账的账薄,并可以根据账薄打印出两种核算基础下两种财务制度的两套报表,以供不同制度的权利所有人使用。双轨制记账的业务实现原理图如图1所示。
在双轨制记账下,将《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已经规定经营性收支业务采用权责发生制核算外,将所有其他的会计业务分成两种不同的业务类型,即一般会计业务和特殊会计业务,对两种业务类型分别有不同的处理方式。
(1)一般会计业务:指该会计业务已经实际发生,其收入和费用由本期确认。主要是指发生的针对特定对象直接费用的经济业务。在双轨制记账下,其特点为:两种核算基础体系的业务信息记录同步完成;凭证科目可在收付实现制基础上,通过科目匹配关系推导出权责发生制凭证,实现一一对应。比如:提取现金就是一种典型的一般会计业务,它在本期发生,也在本期内记账。一般会计业务的典型会计业务有:教育经费拨款,日常教学费用、日常行政管理费用、日常后勤保障费用、日常学生活动费用等等。
(2)特殊会计业务:指该会计业务已经实际发生,按照权利和责任的发生,不确认为本期收入和费用。主要是指涉及到需要分摊、预提以及分配的经济业务。在双轨制记账下,其特点为:两种核算基础体系的业务信息记录不同步;凭证科目无法一一对应。比如:长期待摊是一种典型的特殊会计业务,它在本期发生,却在今后若干期内记账。特殊会计业务的典型会计业务有:学费收入(它需在整个学年度内的确认),房屋及室外工程维修费(属于长期待摊费用),支付跨年度的费用,固定资产(涉及购置、折旧、报废),年结等等。
(二)双轨制记账法的记账解决方案 针对一般会计业务和特殊会计业务,双轨制记账系统采用了不同的解决方案。
(1)一般会计业务。双轨制记账子系统提供收付实现制的账务处理环境,提供两种核算基础会计科目的匹配维护功能,由系统在用户记账收付实现制的记账凭证后,查找匹配关系,自动转换生成权责发生制下的记账凭证。
(2)特殊会计业务。双轨制记账子系统采用独立处理业务的功能,由用户输入业务信息,由功能同时生成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凭证。
双轨制记账实现的界面如图2所示。
如图2所示,双轨制记账功能中包括凭证制作、结账转账、主数据维护,以及各种查询功能;在凭证制作中,一般会计业务和特殊会计业务分别采用上述不同的方式进行。双轨制记账的原理是在信息化条件下基于在系统一个下分别建立两套会计科目表,即收付实现制科目表与权责发生制科目表,对应双轨制的两个独立会计账套,收付实现制账套与权责发生制账套。运用信息化手段,在一次录入会计凭证的同时生成收付实现制账套与权责发生制账套的财务业务进行关联,实现两制会计核算业务的同步处理。以解决目前在大学预算执行中需要同时满足公共财政管理的要求和提高自身财务管理水平(例如,对教育单位办学成本的要求)。
(三)双轨制记账的应用效果 通过双轨制记账的核算模式,一方面可以满足政府对学校经费收支管理的需要;另一方面可以满足学校进行成本核算、绩效管理的需要。对于一般高等院校中常见的中外联合办学的二级学院,因需要满足政府与外方投资者的不同需求,应用双轨制记账功能可以取得很好的应用效果。其基本的思路是:(1)通过高校财务管理信息系统软件建立两个独立帐套和独立会计科目表;(2)使用高校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处理收付实现制账套的同时,系统区分一般会计业务和特殊会计业务,智能地生成完整的权责发生制要求下的账套信息;(3)会计凭证信息一次录入,两种会计制度的账套数据同时生成;(4)提供权责发生制要求下的成本核算功能。
双轨制记账功能的应用模型如图3所示。两种会计制度下,不同科目的对应关系如表1所示。
对于中外联合办学的高校来说,采用双轨制记账可以取得如下显著的成效:(1)实现双轨制下的同步记账。首先是实现了“一次录入,双制记账”:财务人员通过一次性录入会计凭证数据,可以通过系统同时生成双制下的完整会计信息。其次是实现了“同一数据源,关联记账”:财务人员可以从一个会计凭证的数据源出发,借助本研究的解决方案,智能化、自动化地实现关联性记账。(2)满足了政府和学校不同管理需求。可以同时提供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要求下的完整会计信息;可以按照政府要求,提供学院实际发生的经费收支明细;也能够同时提供学院管理需要的成本计算和绩效评价需要的财务决策信息。(3)能够从不同角度查询财务信息。可以从学校的实际收支角度查询经费等财务信息;也可以从科学的成本计算、资源配置角度查询到需要的财务信息。可以从财务、业务、分析多角度获取财务信息。(4)为学校绩效管理奠定了基础。清晰记录了学院办学成本、经费构成、资源配置状况,为制定科学的资源配置计划提供了依据。通过双记账实施,可以为年度费用预算、重点项目建设保障提供科学的参照依据。
四、结论
本研究是在统一会计基础数据的前提下,利用双轨制记账子系统的信息化手段,使满足公共财政需求的会计核算与满足成本管理的会计核算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定义好两种会计核算基础在同时记账的对应规则和信息处理方法。然后从同一基础数据源开始,通过对单一会计凭证的信息化处理,同时生成两种会计核算基础的记账凭证,各自同时生成相应的会计账簿和财务报表。这样一种日常核算仍以收付实现制为主,年终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对有关数据进行调整、转换,无需编制复杂的抵销分录,就可以编制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年度综合财务报告,既能全面反映教育部门“家底”和成本,又适度减轻了日常会计核算工作量。
教育单位在基本不增加工作量的前提下同时实现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两种会计核算基础,多侧面、完整地反映教育单位的会计信息,其意义在于使教育单位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条件下,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教育单位的预算执行和会计核算需要同时满足国家预算管理的需要和提高自身财务管理、解决教育单位长期以来没有成本核算,在教育经费法定增长、大量增加的背景下无法提高财务管理水平的现状。教育单位由于没有成本管理体系,长期无法说清楚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益,对于教育单位的发展非常不利。相信本研究所提出的观点和实践对教育单位的财务管理向现代化、科学化迈进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财政部:《2011年度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试编办法》(财库[2012]5号)。
[2]财政部:《事业单位财务规则》(财政部令第68号)。
关键词:糖基转移酶 探针 肿瘤 耐药
Annual Report-Effect and Mechanism of Sugar Chains on the Biological Behavior
of Tumor Cells
Zhang Jianing1 Zhang Yan2 Yan Qiu1 Jia Li1 Wang Shujing1
(1.Dalian Medical University;2.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Abstract:This study suggests that the new Y subfamily of ppGalNAc-T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tein glycosylation; characterizing their functions will provide new insight into the role of ppGalNAc-Ts. Disulfide- and terminal alkyne-modified magnetic silica particles (DA-MSPs) were synthesized and used to covalently capture and reductively release azido glycopeptides via click chemistry and dithiothreitol treatment. Using DA-MSPs, an efficient and specific enrichment method for separating azido glycopeptides has been developed. The alterations of integrin glycosylation play a crucial role in tumor metastasis. Our previous studies indicated that caveolin-1 promoted the expression of the key a2,6-sialytransferase ST6Gal-I and fibronectin-mediated adhesion of mouse hepatocarcinoma cell. Herein, we investigated the role of a2,6-sialylated a5-integrin in the adhesion of mouse hepatocarcinoma H22 cell. We demonstrated that caveolin-1 up-regulated cell surface a2,6-linked sialic acid via stimulating ST6Gal-I transcription. Cell surface a2,6-sialylation was required for integrin a5b1-dependent cell adhesion to fibronectin, and an increase in a2,6-linked sialic acid on a5-subunit facilitated fibronectin-mediated focal adhesion kinase phosphorylations, suggesting that a2,6-sialylated a5-subunit promoted integrin a5b1-dependent cell adhesion. B4GALT family consists of seven members, which encode corresponding enzymes known as type II membrane-bound glycoproteins. These enzymes catalyze the biosynthesis of different glycoconjugates and saccharide structures, and have been recognized to be involved in various diseases. In this study, we sought to determine the expressional profiles of B4GALT family in four pairs of parental and chemoresistant human leukemia cell lines and in bone marrow mononuclear cells (BMMC) of leukemia patients with multidrug resistance (MDR). 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B4GALT1 and B4GALT5 were highly expressed in four MDR cells and patients, altered levels of B4GALT1 and B4GALT5 were responsible for changed drug-resistant phenotype of HL60 and HL60/adriamycin-resistant cells. Thus, we propose that B4GALT1 and B4GALT5, two members of B4GALT gene family, are involved in the development of MDR of human leukemia cells, probably by regulating the activity of Hh signaling and the expression of P-gp and MRP1.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
工信部备案:蜀ICP备18023296号-3 川公网安备:51010802001409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蓉零字第CH-B061号 统一信用码:91510108MA6CHFDC3Q © 版权所有:四川好花科技有限公司
免责声明:本站持有《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主要从事期刊杂志零售,不是任何杂志官网,不涉及出版事务,特此申明。 电话:400-888-7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