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生物实验报告

生物实验报告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生物实验报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生物实验报告

生物实验报告范文第1篇

一、实验名称。

二、实验原理。将该实验的主要原理用简明扼要的语言进行归纳总结。

三、实验仪器和材料。如果所用仪器和材料较多,可写重要的部分,常用的可以不写。

四、实验步骤。该实验如何操作的,方法和顺序。可以用方框图表示,这样一目了然。

生物实验报告范文第2篇

实验教师:蒋红、徐丽娟   所在学校:果松镇中学

目的要求:

1 练习徒手切片

2 认识叶片的结构

3 画叶片的表皮细胞和保卫细胞

材料用具:

新鲜叶片(如菠菜、槐树、蚕豆的叶片),显微镜,双面刀片(两片、并在一起、一侧用胶布粘牢)、镊子、载玻片、盖玻片、叶片的永久切片、盛有清水的培养皿、滴管、吸水纸、碘液、纱布、毛笔、小木板

方法步骤

方法与步骤要点

注意事项

(一)   练习徒手切片,制作叶片横切片的临时切片

   1 将新鲜的叶片平放在小木板上。

   2 右手捏紧并排的两片刀片,沿着图中虚线的方向,迅速切割。

   3 把刀片夹缝中存在的切下的薄片放入盛有清水培养皿中。要多切几次(每切一次,

刀片要蘸一下水)。

   4 用毛笔蘸出最薄的一片,制成临时切片。

叶片下面要垫上小块木板,以防损坏桌面。

 

刀片要捏紧,切割速度要快,注意安全。

 

为了便于观察,载玻片的水滴中可以同时放几片叶的横切片,选择切得最薄的一片用来观察。

(二)观察叶片的结构

1.用显微镜先观察叶片横切面的临时切片,再观察叶片的永久横切片。

2.观察时注意分清时的表皮、叶肉和叶脉。

 

仔细观察上、下表皮细胞的区别

(三)   观察叶片的下表皮

1.用镊子撕下一小块叶片的下表皮,制成临时装片。

2.用显微镜进行观察,下表皮细胞的形态是什么样子的,下表皮上有没有气孔?

撕取下表皮时,一定要薄,否则影响观察效果。

注意观察气孔的结构。

(四)画图

在下面空白处画出下表皮上一对保卫细胞及周围的几个表皮细胞,这一对保卫细胞要详细画,周围的细胞只需勾出轮廓。

画图时,要真实、实事求是。

讨论与交流

1.保卫细胞的结构特点对植物的蒸腾作用有什么意义?

 

生物实验报告范文第3篇

(一) 有利于学生加深理解和巩固掌握所学的基础知识

在实验中通过对实物的观察研究,能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帮助学生巩固概念,深化对原理、规律的理解,并且有助于学生掌握探究生物学知识的方法。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生物实验操作技能

重视对学生进行生物学基本技能的训练,是中学生物学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要求之一。大纲要求学生学会使用显微镜、放大镜等仪器;学会制作临时装片、徒手切片、解剖小动物、采集和制作生物标本的方法;学会做简单的生理实验;学会绘制生物图等技能。这些技能只有在实验中反复练习,才能学会和熟练掌握。

(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验是手脑并用的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可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分析问题的因果关系,找出解决问题的一些方法和措施。实验在一定程度上是模仿科学研究的过程,是一种基本的科学研究方法。探究性的实验教学以及开展实验设计的活动对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设计实验、、观察记录 、分析推理等多方面的科研能力是十分有利的。

(四)有利于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认真细微的学习习惯

生物实验本身具有严密的科学性,只有正确的实验方法和实验步骤,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因此在实验中,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按操作规程认真做实验,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和完成实验作业,不怕困难和失败.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逐步树立严谨的科学态度,养成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

(五)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及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生物实验是形象和直观的,学生通过实验看到了自己平时看不到的生物微观世界,看到了平时见不到的生理过程和生理现象,并且这些都是在自己的努力下,亲自观察和体验到的,因此,会十分兴奋和感兴趣,大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

(六)有利于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生物实验报告范文第4篇

为大力推行草原虫害生物和生态治理技术,加快草原害虫防治理念和治理方式的转变,牢固树立“绿色植保”理念,凸现草原虫害生物防治在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中的作用,2010年肃南县草原站在省总站和县委县政府以及上级业务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根据农业部、全国畜牧总站关于提高生物防治比例的要求,按照“科学谋划,大胆尝试,努力创新、突破草原虫害生物防治手段,提升草原虫害生物治理水平”的工作思路。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圆满完成了草原虫害生物防治示范项目工作。现将工作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2010年草原虫害危害情况

肃南县是甘肃省草原蝗虫危害严重区域之一。我县地域辽阔、草原类型多、蝗虫种群分布及发生期、发生量有很大的差异。长期以来,由于气候干旱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共同影响,天然草地生态环境出现不同程度的恶化趋势,蝗虫种群、数量急剧增加,虫害呈现出“五年二次灾、年年有小灾”的发生规律,严重制约着我县草地畜牧业经济的健康发展。每年草地蝗虫危害面积达300-400万亩,严重危害面积达250万亩左右,虫口密度26—240头/m2,最高点达308头/㎡,牧草损失率达50—80%。2010年我县草地蝗虫危害面积达400万亩,严重危害面积达250万亩,平均虫口密度52.4头/㎡。危害草原的蝗虫以痂蝗、小车蝗、星翅蝗、雏蝗、大足蝗、棒角蝗和曲背蝗等为主,伴随有阔胫萤叶甲。

与往年相比,2010年因倒春寒,气候异常。我县草原虫害有发生危害呈现以下两个特点:一是春季发生时间退后(平均15天左右),夏秋危害时间推迟(平均10天左右);二是危害程度有所减轻。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

1、草原虫害生物防治情况

根据我县2010年草原虫害发生的实际情况,我县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共完成草原虫害生物防治27.6万亩。

一是使用生物农药苦参碱 4.98吨,在我县的大河乡的水关村和康乐乡的上游村防治草原蝗虫16万亩,投入劳力1406人.次,施药机械70台(套),车辆51辆.次。投入防治技术人员4人.次,培训防治人员1410人.次。据调查,各防治区平均灭效均在85%以上,最高达90%。灭后草原平均减少牧草损失20%;以每亩草原挽回牧草损失25公斤计,共挽回牧草损失400万公斤,直接经济效益120万元(每公斤鲜草0.3元)。

二是牧鸡治蝗11.6万亩。在皇城镇开展了牧鸡灭蝗试验示范,从牧鸡灭蝗技术规范、疫病防治、组织形式、后续产业开发方面进行了研究探索,积累了经验,使牧鸡灭蝗上了一个新台阶。为了提高防效,严格按照防治合同负责把关,固定专人指导牧鸡灭蝗,巡回检查并现场验收灭蝗效果,不达标的进行重治。通过投放10000羽牧鸡历时52天放牧治蝗,虫害严重区域流动转场4次,虫害控制面积达11.6万亩。经解剖观测,在虫口密度65头/㎡的草地上,每天每只鸡采食蝗虫278头,灭效达93%;牧鸡平均成活率达77%,平均每只鸡灭蝗面积达15亩。经牧鸡采食后的草场,蝗虫的残存量为成虫0.4头/㎡、蝗蝻4.2头/㎡,这样大大减少了蝗虫产卵的几率,治蝗效果非常明显。每只牧鸡平均售价以40元计算,扣除饲料成本,可获得20元/只的纯收益。同时,牧鸡治蝗后,防治区域亩均减少牧草损失25公斤,12万亩草场可减少鲜草损失300万公斤,每公斤按0.3元计算,挽回经济损失90万元,节省因药物防蝗所需的人力、物力和资金50多万元。

2、开展药物筛选试验的情况

为搞好药物轮换使用,丰富草原虫害防治方法,创新、突破防治手段,努力提升草原虫害治理水平。我县在康乐乡上游村开展了防虫药物防效试验和筛选工作。参试药物有赤峰市帅旗农药有限公司生产的1.2%烟碱·苦参碱乳油及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研制的新型绿色环保纯中药广谱杀虫剂“百虫速灭”。通过试验,掌握了参试药品使用技术和防治效果,为药物轮换提供了依据。

3、开展草原蝗虫固定监测点监测,加强预测预报工作

草原虫害预测预报工作是防治草原虫害的基础工作,是制定防治措施、指导科学防治的依据,是提高防治效果、获取综合防效的保证。为了搞好这项工作,我们在认真执行国家有关测报技术规程的基础上,加强了主要虫害区测报站建设工作,按照《草原蝗虫固定监测点监测工作实施方案》组织并开展野外调查工作。根据我县实际,确定调查区域,确立定位调查点,进一步加强对草原害虫的调查监测,随时掌握虫情,并根据我县虫情现状,实行周报制,及时向上级业务部门上报相关数据。测报站设备目前正在考察采购中。

4、开展技术研究与试验示范工作情况

为探索草原虫害防治由单一追求防效向防效与环保并重的“绿色植保”目标迈进的新途径。今年同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签订了《肃南县草原蝗虫综合治理技术研究协议书》。开展肃南县草原蝗虫综合治理技术研究。主要内容为蝗虫种类的生物学特性及发生规律研究、天敌对蝗虫的控制作用研究、季节性牧鸡灭蝗技术、无公害综合治理技术研究,总结出一套以保护自然控制能力为基础,提出无公害防治技术操作规程,并进行应用示范和推广。

5、开展培训情况

为提高技术人员业务技能和农牧民防治技术水平。积极开展技术人员技术培训和农牧民实际操作技术培训。我县在牧鸡治蝗前期组织举办培训班3场.次。培训人员80余人.次,在牧鸡治蝗期,现场组织培训班5场.次,培训农牧民30多人.次;在生物药剂灭蝗期以现场培训为主,举办培训班3场.次,培训农牧民1410人.次。另外,采取集中培训和现场培训的形式对基层技术人员和农牧民进行以防治技术、新型药物施用及预测预报技术等内容为主的培训10场.次,培训人员约200人.次。通过培训大大提高了生物防治水平。

三、主要措施

肃南县生物防治示范项目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以保护草原生态环境、保障人畜安全为核心,遵循“公共植保”和“绿色植保”的理念,贯彻“统一规划,突出重点,加强监测,集中连片,生物治理,注重效益”的原则,采取生物防治的措施,努力提升草原虫害治理水平。

1、强化组织领导

根据2010年生物防治示范县建设的要求,我县草原站领导统一安排部署,组织我县草原虫害生物防治工作。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生物防治工作顺利开展。同时,技术人员组成技术指导小组,对防治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和技术指导。

2、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群众参与意识

广大农牧民群众是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也是生态环境建设的最大受益者。我站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宣传材料等多种宣传媒介和宣传工具大力宣传草原虫害生物防治的重要性,提高广大干部和农牧民群众生物防治虫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营造有利于草原虫害生物防治工作的良好社会氛围。通过坚持不懈的宣传教育,群众保护草原的意识不断增强,草原保护的力度不断加大。尤其是通过牧鸡灭蝗项目的大力宣传,使干部群众充分认识到牧鸡灭蝗工作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效应,农牧民群众参与牧鸡灭蝗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为我县大面积开展草原生物灭蝗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3、做好资金物资管理工作

我县严格按照《会计法》和财务管理制度,进一步强化了防蝗资金的管理,规范了补助资金的开支范围,确保专款专用。没有发生截留、挤占、挪用等现象。省上调配的物资实行签收制,建立了相应的台帐和档案,对名称、型号、产地等信息进行准确的登记造册,并做好管理、管护工作。同时,积极做好原有防治器械的检测、维修和保养等工作,全年共检修喷雾机械30台(次)。

4、严格值班制度和报告制度

根据全国畜牧总站《关于通报农业部启动草原虫灾防治24小时值班的便函》精神,我站认真做好草原虫害监测预警工作,密切监测草原虫情发生发展动态。从6月10日至8月20日草原虫害发生期,每周二向市草原站报送虫灾发生和防治进展情况。通过周报和24小时值班制度,确保了虫灾信息畅通,对及时掌握我县草原虫害动态、提前做好防治药品和物资的调运计划、进行虫害防治起到了重要作用。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1、基本建设滞后,难以适应防治工作需要。多年来由于经费紧张,我县在草原虫灾防治基础设施建设和设备配备方面滞后,难以适应防治工作需要。主要表现在:一是物资储备条件缺乏。防虫物资没有专用储备场所,同其他物资混用一室储存,存在很大安全隐患;二是人工防治工作费时、费力,效率低,影响防治面积和效果。三是交通工具缺乏。我县草原面积大,参与防治和调查的技术人员少,往返路途遥远,不能及时采集相关数据,给工作造成诸多不便。

生物实验报告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中生物;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取材

G633.91

作为高中阶段生物教学的一个重要实验――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该实验,学生可以初步的认识植物染色体的构成情况以及对细胞的分裂过程有直观的了解,并具有自主制备洋葱根尖制作的能力,进而完成绘制和处理植物有丝分裂图。可以这样讲,该实验是高中生物教学中最基础的实验之一,也是细胞学、遗传学的基础实验之一。通过实验可使学生深刻、巩固地掌握生物学知识, 培养学生生物学基本技能、观察分析能力, 以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此外, 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培养实事求是、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而在高中学生实际实验中,植物有丝分裂实验有不少中学未做, 有的即使做了, 效果不好。因此笔者针对实验中的难点进行摸索探讨。

一、方法及结果

1.材料的选取和培养

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材料选取的范围非常广, 如洋葱、大蒜、蚕豆、向日葵、小麦、大豆等等都可以。但哪种材料效果较好, 课本没涉及,资料也难以明确。我在实验过程中选用了洋葱、大蒜、蚕豆三种材料, 对它们进行实验观察。

(1)洋葱的培养

简单的培养方法可以用一块纱布, 将其中间纱线抽稀疏这里为了使根尖长出不受阻碍固定于装满水的广口瓶上, 让纱布略接触水面。然后将洋葱置于纱布上, 放于温暖的地方进行培养。在培养过程中注意每天换水一次, 一般培养三天, 当根尖长到1到2厘米时,即可用于实验。

(2)大蒜的培养

在实验课之前一天取健壮的大蒜瓣, 剥去外皮, 将数个蒜瓣用铁丝穿起放入盛有清水的培养皿中,以水浸没大蒜根部为宜,把它放在温暖的地方。注意每天换水一到两次, 保持蒜瓣根部浸没于水中。待根长到1到1.5厘米时,即可剪取根尖。

(3)蚕豆的培养

切取蚕豆侧根根尖一, 用刀片将根尖端纵剖一次, 使根尖内部组织在解离时能与解离液充分接触。此操作要快速进行, 以防材料变干燥。

2.取材时间

我们知道, 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不仅有一定的周期性, 而且还有一定的分裂高峰。如果我们取材时间处在细胞分裂高峰时, 就能够观察到各个分裂相的细胞, 达到实验的目的。所以, 取材的时间是本实验的关键之一。而据相关资料的记载, 一般是:

3.固定分离

将剪下的根尖立即投人盛有浓盐酸与酒精的固定离析液中, 迅速杀死细胞并使细胞保持于分裂状态, 同时溶解了细胞间的胞间层, 在压片时细胞易于分散。一分钟后, 根尖完全酥软时取出。气温高时, 解离时间要稍短些。此操作注意严格控制时间, 如果解离过久, 材料完全离散就无法进行清洗等操作。我们实验的结果是大蒜和洋葱固定离析时间为二十到三十分钟, 蚕豆为二十分钟。若解离不够充分, 则压片时材料细胞堆积在一起, 不易分散, 无法观察。而实验方法可在分裂高峰取材以后迅速固定, 就能使学生在显微镜下看到各期分裂的细胞, 达到实验的目的。

4.染色

把经固定分离的根尖, 用清水漂洗以后, 进行染色。染色液采用龙胆紫或醋酸洋红。龙胆紫在使用时溶液浓度与染色时间的关系难以掌握, 而往往影实验效果。一般认为醋酸洋红染色的效果也不好, 经过实验, 确实如此实验证明, 按此操作染色太深, 不易观察。改进的办法有二, 一是降低龙胆紫溶液的浓度, 以万分之五为宜;另外是缩短染色时间, 以一分钟为宜, 决不能超过两分钟分钟。

5.压片观察

教材在指导压片时采用的方法是盖上盖玻片以后, 在盖玻片上加一载玻片。学生因初次操作容易造成盖玻片滑动, 造成细胞重叠,影响观察效果。而在实际实验压片过程中, 盖上盖玻片以后, 在盖片上盖两层吸水纸, 用手指轻轻按压盖片,然后再用铅笔头轻轻均匀地敲打注意敲打时不要使盖片滑动。这样能使生长点细胞分散开, 呈云雾状。

然后让学生根据课本所学的植物细胞分裂各期染色体的特点, 找出处于有丝分裂间期和前、中、后、末期的细胞。观察时应先在低倍镜下观察, 找到典型的又换高倍镜观察。

二、分析总结

1.选取材料

要使实验有比较好的效果, 选择合适的材料也是很重要的。在此文所选的洋葱、蚕豆、大蒜三种材料的观察中, 从总的实验效果看, 用蚕豆、大蒜、洋葱作材料所压的片有一共同的优点染色体比较清晰, 各个时期染色体的特点容易辨认。但是最好的实验体是蚕豆。

2.取材时间

从实验可以看出, 不同材料的根尖细胞分裂高峰不同, 而且也不是一天中只有一个。任何材料和时间无绝对不分裂期。一定要根据材料选时间。

3.固定离析

首先,在离析前应固定以保证观察到分裂高峰期各分裂相的细胞。其次,为节省时间,固定、离析可同时进行, 即把固定液与分离液等量混合即可。

4.染色

由于所述两种染色方法的优缺点, 学生观察了自己制作的装片以后, 再对照看一下教师所做的演示片, 这样可以更好的巩固和提高实验课的质量。

5.压片

为避免盖玻片沿功造成细胞重叠, 盖上盖片, 不宜用载玻片一而应用两层吸水纸, 用手指按压, 用铅笔头敲打, 效果最好。

三、结束语

我们所观察的植物根尖细胞是被固定的死细胞。分析起来, 主要是抓好选材、取材、固定、分离、染色及压片几个步骤, 特别是要掌握好取材和染色两步骤, 方能取得良好实验效果。因此,不可能见到四个时期连续变化的过程,通过不同时期细胞特点, 应该让学生建立起植物细胞在活细胞中有丝分裂是动态、连续的过程的概念。

参考文献:

[1]周仪.植物形态解剖实验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高信曾.植物学实验指导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3]滕崇德.植物学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