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资金预算管理论文

资金预算管理论文

资金预算管理论文

资金预算管理论文范文第1篇

财务产权部作为公司资金管理的执行部门,要求实行公司全方位、全面的资金统一集中管理,遵循“当月挂账,次月付款”的原则,以各部门为中心,当月月底提报各部门次月资金使用计划。财务产权部根据实际业务的需求,在保证公司人员工资、银行贷款、税费支出等硬性款项支付不受影响的前提下,合理安排公司资金,实现公司资金统一管理、统筹安排、统一调度、合理使用,达到提高公司资金使用效率,增强公司核心调控力,实现提高公司整体经济效益的最终目标。

2坚持两个集中原则

2.1资金存放的集中根据集团总公司内控管理的要求,公司资金管理可实行收支两条线,一是开设资金收入独立核算账户,主要包括电费收入资金;二是在公司所在地开设资金支付基本账户,主要包括支付煤款、材料款、税费缴纳等对公结算的支付业务;三是在财务产权部设置POS刷卡机,用于公司对个人支付的业务,如支付员工办公、差旅、招待费等零星支出。

2.2管理职能的集中公司的收入账户统一由集团监管,资金使用的权限由集团审批,这样做一是有利于集团通过对资金的集中管理和控制,了解所属单位资金存量和流向,随时掌握其生产经营情况,有效防范经营风险;二是有利于集团公司统一金融机构协调贷款规模及利率水平,降低资金成本。

3资金运算与管理的方法

公司在资金运算和管理方面,可以选择重点优化资金计划支付平台的功能,并且开发了员工报销平台。例如岱海发电公司在SAP系统上线的同时,编制月度资金收支预算,有计划调配资金,实现资金的统一筹划、总体平衡、全面监控的流程,通过资金支付计划的编制充分发挥资金的整体运作优势,降低资金成本,控制资金风险。

3.1主要原则

(1)资金支付平台与员工报销平台的职能划分。支付平台是作为资金计划、审批、支付的操作平台,而报销平台是费用审核、挂账个人支付平台。支付平台与报销平台的区分原则上是报销,平台主要对员工个人进行支付,而资金支付平台是对供应商进行支付的平台。

(2)资金计划的充分及必要性。资金支付必须以资金计划为依据进行支付申请创建,资金计划可作为资金支付的预算。创建资金支付申请时如果没有资金计划,需要先追加资金计划。

3.2资金计划流程

(1)计划提报时间点。资金计划按月提报,各业务部门每月25日前将本部门excel版的资金计划提报至财务产权部,财务部将各部门资金计划分类详细汇总,然后召开月度资金平衡会,会议由财务产权部牵头,根据公司资金存量、周转期间、贷款规模等因素综合考虑、平衡汇总,并听取各部门反馈的意见,最终出具公司下月资金计划。

(2)计划提报依据。计划提报主要依据系统内的应付账款行项目及应付暂估行项目;应付账款在系统中的生成源于前端业务部门的相应操作完成。首先物资部/经营计划部在货到、组织验收完成及工程进度确认的基础上完成了材料入库或服务确认,在材料入库和服务确认的基础上物资部/经营计划部进行了三单匹配(采购订单、入库单、发票),并连同收据一同交给财务人员进行应付账款入账的账务处理。因此应付账款的生成,体现了供应商货到/服务确认、验收完成、收到发票、收到收据,视同付款条件具备,可以在下月进行支付。

(3)计划提报项目及涉及部门。SAP系统中根据京能集团财务管理部的要求,设立明细的支付大类及小类,每项支付计划填报时都需要选择相应的类别。这些支付项目涉及的部门包括经营计划部、安全生产部、人力资源部、总经理工作部、财务产权部、燃料供应部、物资管理部等,因此需要每月各部门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在系统中编制下月计划或交由其他部门代为进行计划编制。

(4)计划审批流程。资金计划审批流程如下:各部门提报部门负责人审核财务会计审核财务负责人审核总会计师审核财务会计汇总平衡集团会计审核集团预算处主任审核,完成审批后,计划生效,可以进行相应支付。

(5)以前月度及年度的应付账款处理。对于以前月度及年度的应付账款,需要财务部提供清单,然后各部门进行清理,对于无须付款的应付账款需要列出并交由财务部做账务处理,对于需要支付的应付账款项目应根据实际情况在往后月度中制订计划并进行支付。

3.3资金支付流程

(1)正常支付流程。正常支付时选择系统中当月的支付计划,完善付款信息后提交审批。审批流程为:各部门提报财务会计审核使用部门负责人审核打印付款申请单财务负责人审核总会计师审核分管领导审核总经理审核,流程完成后交由财务进行付款处理。

(2)紧急支付流程。紧急支付流程应用于需紧急付款而公司领导出差无法进入系统审批的情况。具体流程为,提交支付申请时选择紧急付款流程,审批节点为各部门提报财务会计审核,使用部门负责人审核财务负责人审核,在得到相关领导口头或邮件等批示后跳过不在公司的领导,打印付款申请单交至财务进行付款,待相关领导回厂后对付款申请单进行补签字。

(3)付款申请单打印。付款申请单的打印在使用部门负责人审核完成后将SAP系统内的付款单打印出来,后续审批流程将由各节点审批人员签字审批,这样做可以大大缩短审批流程的时间,提高资金支付效率。

4借助资金支付平台实现资金管理功能

4.1实现资金的实时监控在ERP系统的支持下,实现了实时对全公司的经营活动、筹资活动、投资活动所引起的资金流动进行监控,合理的筹集和使用资金,确保资金占用和资金成本最低,保证了资金良性循环。加强资金的统一结算,及时掌控公司整体资金状况,合理分配资金,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保证了全公司的正常运转。充分利用财务与其他业务之间数据信息的互通,提高管理效率,使资金贯穿于整个公司业务流程的每个环节。充分利用ERP及时更新的数据,对企业各个环节进行实时监控,有限发挥财务监管机制,使企业风险降到最低。

4.2实现资金预算管理机制通过ERP系统进一步使资金预算体系建立和完善,实现了对资金预算执行情况的控制。有效地实现了资金预算和平衡功能,根据分部门、分项目的资金预算,实现整个公司内部的资金预算平衡。克服了以前较差的支付习惯,在ERP上线以前,公司慢慢养成了见款即付的支付习惯,使资金计划形同虚设,ERP很好地解决了此类问题,没有提报预算计划就不会生成付款单,进而无法进行资金支付,从而使公司的资金预算管理从申报、审批、支付实现了系统的完整闭环管理。

4.3盘活资金存量,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财务产权部根据次月的资金需求度,根据现有的存量资金合理分配和调用,在保证不影响公司正常运转的前提下,可以将闲置资金安排提前偿还利率较高的银行贷款,合理调配贷款规模,进而节约财务费用,或将闲置资金存入通知存款账户,充分利用金融利率的优惠政策,取得较高的利息收入,提高公司盈利水平。集团通过资金上的整体调度,充分发挥集团公司整体优势,调剂余缺,加快资金周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资金成本,极大程度上解决了集团公司普遍存在的资金闲置浪费的现象。

4.4实现了资金信息查询、预测、分析和报告功能借助ERP系统可以实时掌握各单位账户信息,通过系统进行全面的资金信息查询、资金状况分析、预测和报告等,在公司资金计划平衡汇总完后,可以查询各个账户的资金余额、历史使用情况和存贷差额等信息。通过资金预测来预计未来一段时间资金的盈余或缺口,并进行相应的筹资和投资管理;通过资金占用成本的计算和分析以及与资金预算计划的对比分析,有效地监督和控制全公司的资金使用状况。

资金预算管理论文范文第2篇

预算绩效管理是指预算资金所能够达到的产生和结果。财政资金预算绩效管理是一种以支出结果为导向的,以项目成本为基本衡量单位的预算管理模式,其核心目标就是能够将绩效管理理念有效地融入到预算编制和监督的全过程中去,才能更加地关注到预算资金的产生和结果,切实通过改进财政资金预算管理,不断优化各种资源配置,切实提高自身公共产品、公共服务的质量,才能有效地提高水利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2水利财政资金预算绩效管理所存在的问题分析

水利财政资金预算绩效管理从整体上看,我们必须对其进行改革和创新。我们可以发现,在水利制度的建设方面以及预算执行和组织管理方面还是存在薄弱的环节,水利财政资金预算管理还要我们对其进行深入的探索和实践,而水利预算资金管理体系还需要进一步进行完善。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主要是存在以下几个方面。

(1)岗位职权定位不清晰

在我国长期的工作中所形成的思想观念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水利财政资金预算绩效管理中还是存在着“重分配、轻管理”的问题,而绩效管理作为部门预算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所形成的实践时间相对来说比较短,岗位职权定位非常不清晰,人员也没有从根本意识到职权对水利财政资金的预算绩效管理。

(2)目标设置上没有进行明确,缺乏合理有效的绩效计划

绩效评价目标设置上,我们要结合水利财政部门的具体实践情况来进行适当的调整。这样才能为水利项目的决策提供良好的支撑和依据过程。同样的,绩效目标的设定需要综合成本和效益两者之间的关系,这样才能确定项目支出的必要是否。在项目资金的申请方面,会计人员一定要制定相应的额度,尤其是在现实中进行的绩效考核不仅仅是为了能够完成上级下达的指标,更要为项目资金的支出确定在合理有效的空间之内,绩效管理的目标不合理,这样就会使得大部分绩效目标的设定依照是否符合现行政策和财务规定来进行设计,带有明显的审计特征,从而会忽视了对项目效益的考虑。在一般的情况下,水利财政资金预算绩效管理项目过程中进行绩效评价机构,并严格制定相应的绩效指标。

(3)评价指标体系不健全

总的来说,水利财政资金预算绩效项目所支出的范围是比较广的,其中就包括是经常性项目,建设购置类的项目,以及水利维修类的项目等方面,在同类的项目中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只有建立一个完善的涵盖水利行业预算项目评价指标体系,才能更好地加强水利财政的预算管理。但是,我们发现,现行的指标体系当中存在以下的弊端,其一,项目指标体系过于注重合规性的审查,这样就可能会忽视了对项目本身的可量化指标审查。其二,比较侧重于项目的可见性评价,进而忽视了项目实施所带来的各种附加效益的评价。其三,现行的绩效管理评价定性指标较多,投入指标多,产出指标少,这样也就无法对财政资金管理进行全面科学地评价。

(4)绩效评价难以产生实质性的效果

绩效评价结果必须要能够灵活地运用到全面预算管理实践当中去,并有效地和部门预算编制进行紧密结合,才能真正地实现预算管理效益的良性循环。如果是所投入的得不到最终的效益,这样就很有可能会造成对评价结果的运用缺乏明确的思路。如果只是将评价结果当做相关部门支出项目的资料来建立相应的档案,而且对于具体支出项目资金使用效益和社会效益没有进行相应的考虑,而且评价结果难以产生实质性的约束力,所以,当前水利财政资金预算管理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有效的预算绩效管理模式。

3如何来加强水利预算绩效管理

一方面,为了能够加强推进预算绩效管理,这就要在新时期下提高水利资金的使用效率,同时还要能够确保财政资金管理的科学化和精细化,切实提升公共财政管理机制的重要要求,这也是当前促进水利财政改革亟需的需要,从而建立更为科学合理地绩效管理模式。

(1)建立更为高效的管理组织体系

水利财政资金管理必须要由财政部门进行主导,并和监察审计部门和人事部门等进行协助,要能够将各个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把关,与此同时,我们还要对各个部门的负责人职责范围进行细化,才能进一步完善管理组织的工作流程,将各个部门的绩效评价力量进行整合,提高绩效评价工作的效率,有效地避免绩效评价工作流程只是走形式。

(2)建立科学有效的绩效指标体系

一方面,我们要对水利财政资金预算绩效管理进行科学研究,严格规范部门预算绩效管理体系,才能更好地利于水利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一般来说,作为覆盖行业项目较为全面的绩效管理体系和评价指标体系,只有建立更加完善的绩效指标管理体系和数据库,才能真正地发挥相关领域的评价专家库。除此之外,我们还要考虑到项目的经济效益,并能够将项目评价的结果和行业内类型项目数据进行比较,为此,财政绩效目标和评价指标的相关数据确定就必须要结合专业的建议。在对于行业规定以及项目类别特点来加以确定,并能够结合本地区的水利市场加以考虑,对专业人员和专家的专业素养相对来说比较高,还要进一步调动多个部门的协调配合,才能在实践中对数据库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完善。

(3)探索绩效评价结果的实践运用

绩效预算管理的科学性在很大程度上都是通过绩效评价的结果得以展现的,对于绩效评价结果的实践运用主要是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要能够灵活地运用各种绩效评价手段,逐步发现在预算管理中所面临的问题,找出其中问题的根源,在资产管理和政府采购等方面的问题时,一定要提出科学有效地解决方案,才能进一步提升水利单位的决策水平。在另外一方面,我们要能够将不同项目的不同阶段绩效评价结果反馈到下一个阶段的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一系列得到过程中。切实通过对绩效评价结果进行分析。才能为实现下一阶段的预算目标制定计划。

4结语

资金预算管理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事业单位;预算管理;预算申请;预算执行

1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概念

事业单位预算主要是指事业单位根据自身职能,为了事业的顺利开展,按时完成上级单位下派的年度工作任务为目的,来进行编制的年度财务收支预算。它是事业单位财务工作的基本依据,反映了事业单位一个会计年度财务收支状况。事业单位的非营利性,是采用国家的财政资金为改善民生和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服务,落实惠民政策,解决民生问题。事业单位的公益性,是将财政资金的有限性,发挥无限的作用,更好地发挥社会服务职能。现阶段我国事业单位的预算工作普遍纳入财政的预算管理系统,这为各级政府集中财力办实事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2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重要性

我国的财政体制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预算管理工作已经在整个政府履职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工作对开源节流,增强人民意识,提升资金管理,提高工作效率促进事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财政非常重视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体系的建设,这也使事业单位越来越健康地发展。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事业单位作为我国经济体制中的一员,预算管理工作的优劣直接影响着整个事业单位的运营和发展。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体系的构建,为事业单位的管理水平的提升,事业的稳步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由此可见,构建完善的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预算管理工作作为当下财政体制改革的重要成果,推动了财政资金的运用,也为事业单位的综合管理工作提供了相应的支持。预算管理的有效性将会推动事业单位管理工作实现创新性发展,进而倒逼事业单位每个项目的实施都要进行高效的管理机制。这也使事业单位利用财政资金为社会提供服务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和重要的影响。

3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3.1预算项目论证不足,影响资金的使用价值

现在每年开始预算制定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明年上级的任务是什么,明年要开展什么工作,然后苦思冥想,到处找依据,找材料,找上级的文件。而对于事业单位来说,应该把为社会提供服务放在首位,从上级找文件、材料上规划的预算,只是为了完成任务,没有对要开展的工作进行充分的论证,这将导致财政资金的使用不会精准地用于服务对象,只是泛泛而谈,这将直接影响资金的使用效果。预算编制是预算管理中的重要一环,是预算执行的基础。预算的前期论证充分与否,直接影响着预算的编制;预算编的精准与否,直接影响着项目的实施。在实际工作中,预算前期论证的准备应该注重平时工作中的资料收集、整理,同时需要对单位的各项资产数量、质量、使用状况、维修时间、维修保养等工作做到心中有数。然而,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各种原因造成对基础工作的准备不足,对资产状况、情况摸得不清、不准,从而导致预算编制与年度工作计划脱节、与年度重点工作脱节的情况屡见不鲜,对预算编制缺乏前瞻性的预计、资金的使用效果也会受到相应的影响。

3.2预算申请论据不充分,影响资金的审批力度

资金的申请需要对项目的执行提出有力的依据,并测算资金的金额,对项目的执行提出预期达到的效果,为项目完成进行绩效考核提供依据。我们对项目的申请往往考虑不够全面,申请资金时,对达到的效果预期的过于大、宽,测算的资金数目比较多。但是财政对资金的使用将遵循“谨慎性”原则,往往批复的资金数额与申请的资金数额有一定的差距,但是对于项目的考核还会按照申请资金时达到的效果去考核,这就使我们的工作处于被动状态,有限的资金难以完成过大、过宽的既定工作任务。项目结束后,绩效考核难以通过,这将直接影响下一年度该连续项目资金的申请。

3.3预算的执行不到位,影响预算绩效的考核程度

预算的执行进度,时时刻刻牵着每个单位负责人和财务人的心。预算的执行进度是检验预算制定合理与否的重要标志,为了让每一分钱都花到刀刃上,充分显示它的时效性和实用性,我们在制定预算的初期就要制定出预算的执行进度。然而事业单位至今仍存在的一种现象就是“年底突击花钱”,对于为了花钱而突击的进度,将会大大降低资金的使用价值,项目本身的预期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影响资金绩效的考核程度,造成资金的浪费与闲置,并且为腐败提供了滋生的土壤。奖惩和考核制度的推行与实施也是预算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一旦缺乏相应的预算考核制度,预算管理工作将难以正常开展,更是无法充分有效地发挥出预算工作的实际作用。然而就目前而言,事业单位内的预算绩效考评在实施力度上稍显不足,更多表现出对核心项目评审不够重视,没有发挥出预算考评的作用,导致预算的实效性较差。监管意识不强、监管力度不足、监管不到位不全面,导致预算考核实施缺乏应有的效力。预算的执行程度直接影响着绩效的考核结果。

4完善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对策

4.1事前做好调研,论证充分归口统筹管理

一个好的项目、一个得民心的项目、一个能够精准使用资金的项目,必须事前做好充分调研,找准、找足论据。在做好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提出项目的执行计划。每一个项目的计划都要做到合并报送,统筹管理。例如,事业单位的业务部室要举办的培训,在各自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培训计划和预算,然后报送到培训部门来进行统筹安排。事业单位在研究立项的时候将会和本单位下一年度工作的大盘子进行对接,安排资金和项目,进一步提高资金的使用效能。在项目执行的过程中,接受培训部门的监督。项目执行完毕后,财务部门负责整个项目的资金审核,培训部门负责整个项目的绩效考评。项目的事前调研和归口统筹管理大大提高了项目的可行性,也为项目今后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指导依据。

4.2预算金额贴近实际,确保项目审批

项目的资金申请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应慎重地测算出贴近实际的资金数额,在能达到项目预期目的前提下,将考核的目标制定的精准、详细,避免制定过于宽泛的目标,这样对项目的审批更具有积极的作用。项目资金的落地关系到整个项目的实施,也关系到惠民政策落实的效果,项目资金的测算会很大程度地推动项目进行。

4.3严把绩效考核关,确保预算执行到位

每一分钱都能精准的施策,这就是预算制定与执行的最好体现。把好项目的审核关,把项目的制定与绩效考核相结合,充分体现资金使用的价值,让资金的预算管理落到实处,起到应有的作用。(1)事业单位内控制度的完善,是从制度上规范和控制,从源头上杜绝,保证项目的实施。有了完善的内控制度,事业单位的预算、收支、项目实施、政府采购等业务都将按岗定责,有预算编制,有预算审核,有项目实施,有项目评价,互相监督,避免错漏。(2)对单位的重大事项,要加大内部控制力度,尤其对基建、修购等项目,要充分发挥内控的作用,从预算的制定、审核严把质量关,从项目的实施严把进度关,从资金使用严把审核关,从项目的验收严把考核关,从而提高项目在执行过程中大额资金的运转效能,杜绝腐败的滋生蔓延。(3)规范执行预算,有利于拒腐防变规范预算的管理,是每个事业单位都应该重视的工作。项目的论证,每个项目的调研结果和立项依据,将会支撑着整个项目的框架,也会为资金的审批提供强有力的推动作用。项目的执行,项目的归口管理是项目执行的前提,在项目执行的过程中先提交执行计划,然后再根据审批进行,使整个项目有了监督机制。项目考核,项目执行完毕进行资金拨付时,项目的绩效考核会进一步论证资金的使用效率和项目的可行性。经过这三部分无缝隙的对接制度,充分论证了项目的预算管理的重要性,也为下一年的预算制定提供有力的依据与支撑。预算管理作为事业整个经济活动中的重要一环,健全相互制约、相互协调、相互合作的机制将对勤俭节约、量力而行、讲求绩效和收支平衡的预算原则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健全、科学、规范、高效的预算管理制度可以提高有限资源的使用效率,有利于促进廉政建设。总的来说,预算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事业单位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

5结论

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是政府预算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重要作用。做好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工作对提高工作效率,促进惠民政策的落地,提升政府公信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事业单位要提高对单位预算管理的重要性的认识,转变思想,明确预算管理目标,完善预算管理制度,规范预算管理行为,确保政府财政资金发挥积极的作用,为建设节约型、效率型政府发挥积极的作用。总的来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财政体制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深入,事业单位管理模式也将适应时代的发展,不断完善和创新,在结合实际的基础上发挥重要作用,使事业单位更加顺利、健康地开展工作。

参考文献:

[1]陈仁敬.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相关问题研究[J].时代金融,2017(33):249,251.

[2]齐芳.简析行政事业单位基建项目支出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会计师,2017(14):60-61.

资金预算管理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专项资金;绩效评价;高校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2)27-0095-02

1 当前高校专项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重专项经费的争取,轻专项资金的使用和管理

在高校办学经费普遍不足的情况下,专项资金成为学校资金来源的重要渠道,为申报专项资金,学校往往不惜动用学校一切资源,在预算编制、项目论证等环节上下足了功夫,而专项资金一旦进入学校账户,对其的监管大多仅限于票据本身的合规、合理性,对于资金使用的真实性,是否与申请时的预算相一致则无从判断,也就基本无人过问,造成专项资金使用管理上的严重缺失。另外,申请时承诺的学校配套资金难以落实,挤占正常公用经费的现象时有发生,加剧学校资金紧张。

1.2 预算管理意识淡薄,经费支出随意性较大

预算往往成为资金申报时的作秀工具,为了项目能够申报成功,预算编制的依据往往不是学校实际的情况,而是如何让预算表格看起来更“漂亮”,加上学校的业务主管部门很少参与到项目申请过程之中,使项目论证的科学性、合理性大打折扣。而到了预算实际执行过程中,偏离预算、甚至背离预算的情况屡屡发生,经费支出的随意性较大。

1.3 资金使用效率低下,重复浪费现象严重

由于“专项资金”属于计划之外,高校在申报学科经费尤其是实验室经费时,一味追求性能或配置高端的设备和仪器,而不考虑教学实验需要,甚至不考虑场地条件,导致设备无处安置,造成了资金的实际浪费。同时某些公共实验室或仪器设备本可以放在实验平台由全校共享,但学校内部学院或个人为了使用方便或部门利益选择单独申报购置,造成仪器设备重复购置、使用率不高,无形中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1.4 专项资金拨付时间滞后,造成突击花钱现象时有发生 由于种种原因,专项资金实际拨付到高校时,多为每年4、5月份之后,而非跨年度专项资金都规定了必须当年完成建设。有的项目到结项验收时仍存在较大结余资金等问题,出于对未使用的专项资金被收回的担心,高校在专项经费到达后,便立即组织各类论证、招标,有些仪器、设备购置方案根本就不成熟,或者实际情况已经发生了变化,但出于尽快将资金用掉的考虑,来不及修改建设方案,而购置了大量性能指标不符的设备和仪器,资金浪费严重。

1.5 绩效评价体系不健全,监管不到位

绩效管理是一种目标管理、也是一种责任管理。当前我国高校专项资金的绩效评价大多停留在形式上,更注重专项资金的投入规模和分配使用规模,对资金的使用效益以及预算执行关注不多。由于专项资金来源的复杂性,绩效评价标准难以统一,评价指标缺乏可量化性,很难对专项资金的社会效益和长远影响作出科学准确的评估,可操作性不高,这也就导致了监督机制难以发挥有效作用,在专项资金使用过程中出现的种种不合理现象难以得到有效遏制。

2 基于绩效评价的高校专项资金管理的对策

绩效评价在高校专项资金管理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缺少了绩效评价这一环节,就意味着高校的专项资金管理体系不完善,而且也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基于绩效评价来构建整个高校专项资金管理体系,就意味着高校专项资金管理体系在设计时,必须时时刻刻以绩效评价为指向,最后的运行效果由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来考核。

2.1 明确目标,提前规划

学校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重点支持方向和建设目标,着眼于学校定位和长远发展,紧密结合自身的优势和特色,科学规划,大力整合现有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各类资源,特别是在学科建设、实验室建设等方面,加强建设项目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论证,积极打造学校建设和发展的大平台,形成合力,实现集成发展。只有这样,在专项资金申请时,学校才能做到细致规划、周密部署、有的放矢,保证各类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实现专项资金建设的既定目标,使专项资金真正为学校的发展服务。

当前很多专项资金都有一定的连续性,如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每年上报、批复、下达的时间都比较固定,对于此类专项资金高校完全可以提前规划、提前论证,而不必等到上级通知时再手忙脚乱。

2.2 周密论证,切实做好专项资金预算

预算管理是落实学校发展战略的一种有效手段,是项目申请、执行、验收和监督检查的重要依据,学校应对事前的立项申报引起高度重视。学校在实施预算管理前,应组成由校领导、财务处、国有资产管理处、科学技术处、学科建设与管理处、实验室管理等相关职能部门专家及专项经费项目负责人参加的项目申报小组,通过对高校发展目标和自身资源的深入分析,进行全面、周密、细致的论证,明确专项资金使用方向,在此基础上编制各项预算,确保项目的科学、合理和可行,避免预算工作的盲目性。

在预算编制过程中,结合国库集中支付的要求,按项目任务和费用定额,将预算细化到每一个开支项目,减少预算执行的随意性,提高预算的透明度,同时严格控制预算的追加,强化预算的严肃性。

资金预算管理论文范文第5篇

按照财政支出预算改革的总体思路,结合教科文部门的行业特点,XX市财政部门在教科文部门支出预算改革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尝试,主要措施是:

(一)积极实施部门预算,提高预算管理水平

各部门按照市财政局的统一规定和标准报表、编制反映部门所有收支情况的预算,个人部分按实际,公用部分按定额,专项经费经科学论证后进入财政项目库,编制滚动预算,由财政部门视财力按轻重缓急排序安排。

实践证明,实行部门预算,硬化了预算的约束力,强化了部门和单位和预算观念,提高了使用财政经费的责任心,促使部门提高管理水平,集中精力抓好本部门的主要工作,自下而上编报、汇总使产生的部门预算更符合基层实际。突出表现为以下特点:

首先,制定和完善了分部门、分行业的支出预算定额,科学和文体广播部门采用定员定额方法,高等院校和中专技校实行生均综合定额,按照各院校学科设置特点、发展规模和水平,实行七大类十四种定额标准。

二是加强项目科学论证,明确资金投入方向。市财政、市教委共同成立了由财政、教育等有关专家参与的“教育财政咨询委员会”,就XX市教育财政性资金投入的重点方向和具体项目提出指导性意见,为编制部门预算提供参考依据。结合专家和市教委高教处、科研处、基教处等业务处的意见,就2002年教育专项资金预算再次进行修订,加大对重点前沿学科的扶持力度,提高我市高校重点学科的知名度,加强学校基础办学条件建设,落实扩招政策。

三是进一步提高年初预算到位率,使部门能够集中精力抓好本部门的大事。市科委将科学事业费与科技三项费用统筹使用,年初全部按领域安排到项目,并按照部门预算的改革思路,转变政府职能,由以往科技经费预算划块式管理转变为领域式管理,由过去的单纯抓科研项目,转变为抓项目的同时抓好平台的环境设施建设,理财思路更另清晰,资源配置更加合理。

(二)加强财政专项资金管理,规范支出行为,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一是加强专项经费论证工作。鉴于XX市财政局教科文处事业发展专项资金比重较大的特点,选出旅游咨询服务中心、锅炉改造等大额的修缮类资金,送财政投资评审中心审定,由评审中心按照“科学、客观、公正、高效”的原则进行审核,待评审结果出来后下达预算,从而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节约资金10%左右。

二是为用好大额文物专项资金。与市文物局共同研究,制定了《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文物建筑抢险修缮专项补助经费使用管理办法》,由市财政局与市审计局、市文物局的领导和职能部门共同成立专项资金管理小组,对文物抢险经费的管理形成了一个完事的工作程序。专项经费的审计工作由市审计局负责,对文物专项经费实事前、事中、事后的审计检查。同时,还建立了上报制度,使市政府能够及时了解文物抢修工程的进展和资金使用情况。

三是加强科技专项资金管理,建立科技专项经费管理制度体系。**年,市财政会同市科委制定了《XX市科技课题预算编制规定》,**年又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草拟了《XX市科技经费财务管理办法》,使科技经费从预算、执行、会计核算到监督各个环节都有章可循,有制可依。目前,我市已经出台了《XX市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经费管理办法》、《XX市科普活动专项经费管理办法》、《XX市科技新星计划经费管理办法》和《XX市创新创业资金管理办法》等一系列专业性经费管理制度,建立了一套科学、规范的科技预算经费管理制度。

二、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我们在教科文部门支出预算管理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需认真加以研究。

一是支出预算定额需要进一步细化。尽管学校实行了文史类、理工类、农林师范类、医类、综合类、艺术类、高职类七大类十四种定额标准,但即便对农林、师范这样的学校,内部也要算细帐,剥离非师、非农林专业,不搞大而同的拨款。

二是专项资金管理需进一步规范。首先是资金使用不规范,有些专项资金,特别是基金预算、项目预算比较相,且习惯于“先确定资金,后论证项目”,影响使用效益;再者是一些管理办法还是前几年制定的,有些条款已不适应部门预算的要求,如:目前教育费附加管理执行的政策是1990年修订的《国务院征收教育费附加的暂行规定》。

三是事业支出结构不合理,使用效益不高。人员经费所占比例过大,教育中的人员经费约占学校事业费总支出的57.5%,并且这种状况还在是上升趋势,特别是一些财力比较薄弱的区县人员开支已达80%左右,事业发展的经费了了无几。这种状况如不改变,财政再怎么增加投入也很难保证教科文事业的发展。

三、进一步深化教科文部门支出预算改革的几点设想

为了推进XX市教科文部门支出预算改革的发展,今后一段时期要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基础工作,进一步完善教科部门支出预算定额,提高部门预算的科学性

这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技术要求程度高的工作,在制定过程中必须兼顾需要与可能,预算内外资金相结合,节俭高效,简便易行的原则。

完善教育综合定额要与落实国家支持各类教育发展的有关政策一致。由于教育综合定额是从财政生均拨款逐渐演化而来的,本身存在着较明显的基数概念,而且一经确定多年不变,与各类教育今后的合理发展及中央各类教育发展的不同政策存在一定差异。依据国家各类教育发展定位,以高等教育综合定额为重点,进一步研究如何发挥财政资金导向作用,调整各类教育综合定额,促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

(二)强制度创新,规范支出行为,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教科文部门预算中除保证正常经费外,还有一部分是用于事业发展的专项资金,专项资金的管理是教科文部预算管理的重中之重,是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关键。

一是要做好专项资金论证工作,引入科学的决策机制进行科学的评估、评审、建立科学高效的财务管理机制和预算管理制度。科技经费要继续完善专家咨询和政府决策相结合的立项审批制度,保证科技项目选择的科学性和民主性,并体现两个统一,即:专家管理与政府决策相结合,自由探索与国家目标相结合。教育经费要充分发挥教育咨询委员会作用,由教育咨询委员会议确立各类教育的发展方向及资金安排的比重意向,然后联合市教委高教处、科研处、基教处及财务处具体组织各类教育项目的专家论证工作,并逐步引入招标方式将项目落实到具体使用单位,市教委部门预算的科学编制做好基础工作。

二是对核实资金后下达预算的专项经费,签订专项经费合同书,以合同管理的模式,规范支出行为,牢固地树立起依法行政、依法理财的观念。

选择高中优质资源扩招等专项资金实行项目合同管理试点,在下达专项的同进与区县签订合同书,明确项目的具体目标、责任、进度、区县配套资金落实情况及项目效益考评等。三是加强制度建设,规范资金的分配与管理。随着国家对教科文事业投入力度的加大,各项规章制度必须及时跟上,否则,投入再大,也难以发挥应有的效益。特别是专项资金,要做到有专款就要有制度。建议首先制定出教育费附加具体实施办法、市级教育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区县教育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旅游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和科研课题核算制管理办法,提高我市教科文部门的专项资金管理水平。

四是加强财政监督管理,建立起财政资金的追踪问效和反馈机制,对专项资金从论证、资金拨付使用到效益评估实行全过程的监督。运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制定出XX市的“财政专项资金项目绩效考评办法”,先选择一些条件比较成熟的部门和单位试行,在是结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推开。

(三)紧紧围绕教科文事业改革,优化支出结构

一是按照“共建、调整、合作、合并”等多种方式,加快教育体制改革步伐,对现有的高校、中专、技校进行优化重组,通过提高高职生财政补助标准、解决中职与高中在收费方面的倒挂问题等财政政策,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培养较高层次的专门人才。

二是落实XX市基础教育工作会任务,优化基础教育经费支出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要向关心教育投入一样,重视提高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益,通过调整中小学市局达到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的目的。

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盘活教育资源,避免重复建设和资产和低效运转。结合基础教育规划合理调整中小学布局,通过资产置换、学校撤并及城市改造等多种形式,逐步形成规模适度、办学规范的良性资源配置。

研究探索我市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对教师队伍要合理定编,减少冗员,建立合理的师生比和员工比。安排专款重点解决超编教师分流转岗和再就业前的培训,并对这项工作完成得比较好的区县给予奖励。

三是支持和促进科研院所管理体制改革。社会公益型院所的改革已全面启动,要认真研究有关配套政策,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各项工作,对应该推向市场的坚决向企业化转制,与财政拨款脱钩,对确需政府支持的按非营利机构管理和运行的,加大财政支持力度,要进行资源优化配置,并会同有关部门严格核定编制,建立新的运行机制,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