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专期中总结

中专期中总结

中专期中总结

中专期中总结范文第1篇

活动背景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系列重要讲话和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组织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在深入社会、了解国情、接受锻炼的过程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固树立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中国梦努力奋斗的理想信念,根据、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学联《关于开展20**年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中青联发〔20**〕**号)精神,结合我区实际,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自治区文明办、自治区高校工委、自治区教育厅、共青团广西区委、广西区学联决定,20**年继续组织开展全区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活动过程

作为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20**年广西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赴广西陆川县米场镇三下乡社会实践队的指导老师之一,我们在组队阶段、准备阶段、实践阶段的各项工作都严格按照院团委的有关规定和各级领导的指示精神,做了精心的策划和筹备。

1.前期准备工作

大的工作主要包括确定三下乡实践活动主题、形式,确定组员,并对每个组员进行工作分配。我作为此次三下乡实践活动内容之一的义务维修活动指导老师,为了使实践活动能顺利展开,在出发前进行了一系列的安排。

(1)在我院电子科技协会挑选10名队员,并提出一系列的要求,其具体如下:要有勤俭节约,吃苦耐劳的精神,态度端正,有服务农村的热情;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能将自己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做到学以致用

;有团队精神与团体意识,服从组织的安排,积极完成组织交给的任务。

(2)购买义务维修活动所需的各种电子元器件,尽可能维修好村民的故障电器产品。

(3)出发前派出先遣老师与陆川县米场镇镇政府取得联系,安排好相关活动事宜,活动场地及标语的张贴。

2.实践活动期间

7月15日上午,在米场镇镇政府的热心安排下,我们在镇广场摆好了维修的工作台,并做了广播宣传,不一会许多村民拿来了故障电器产品,同学们耐心接收登记,用自己所学的知识一一排查故障。当天的艳阳高照,气温闷热,虽然有遮阳伞遮挡,同学们还是满头大汗,但没有人发出怨言,而是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维修当中,不断地与村民交流,告知故障的原因。一些村民拿来了西瓜给同学们解渴,一位大妈,当场拿着修好的电磁炉,以唱山歌的方式,赞扬同学们技术好,心灵美,场面感人。作为指导老师,我看在眼里,暖在心里。整个活动持续到下午五点多钟结束,村民依依不舍送别我们,而我们的队员则道出有机会再来。我想这不是简单的一次义务维修活动,而是当代的大学生在向社会传递着和谐,传递着正能量。

活动总结

本次我负责指导的“三下乡”义务维修组的队员们不仅热情高涨,严格遵守纪律要求,而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勇于探索,大胆实践,及时总结。在以下几个方面颇有收获:

1.不畏烈日、酷暑,具有吃苦耐劳精神;

2.善于应用所学知识,大胆实践,勇于探索;

3.待人接物、言行举止规范得体,注意保持当代大学生良好的形象。

4.与当地村民建立了良好的关系;

总之,在学院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在当地政府部门领导和村民的大力支持配合下,全体队员发扬吃苦耐劳的精神,奔赴农村基层第一线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深入了解社会,开拓了视野,提升了社会实践能力,此次我院“三下乡”工作取得了圆满成功。

中专期中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 普通高校;专任教师;师资结构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918(2016)01-0005-03

doi:10. 3969/j.issn.1671- 5918. 2016.01.003

[本刊网址] http://

2010年7月,教育部施行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加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要求,为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提供有力支撑。合理规划教师队伍数量、及时了解教师队伍变化动态是解决我国普通高校师资总量超编、专业师资短缺、人才隐性流失等一系列突出问题的关键所在。专任教师队伍作为普通高校师资队伍的重要和关键的组成部分,解析其整体结构变化情况对我国普通高校师资队伍的整体发展具有重要支撑作用。

一、普通高校专任教师总体情况分析

根据教育部的统计数据,2013年我国普通高校教职工总人数增加126.67万人,其中专任教师人数增加108.96万人,占教职工增长总人数的65.19%。根据师资队伍的增幅趋势,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98-2001),在2002年高校扩招前,全国普通高校教职工总数变化趋于平缓,其中专任师资增加12.46万人;第二阶段(2002-2009),自2002年高校扩招开始,为了保证教育教学质量,全国普通高校也相继开展了大规模的教师招聘工作。全国普通高校增加教职工总数高达89.71万人,其中专任教师增加总数为76.33万人,占教职工增长总人数的85.09%。第三阶段(2010至今),自2005年开始,大多数高校开始专注于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高校教职工增速逐渐减缓,专任教师人数比上一年新增人数维持在5万左右。为深入解析普通高等院校专任师资队伍结构现状,笔者从年龄、学历、职称、性别四个方面对普通高等院校专任师资队伍结构进行剖析,研究结果如下:

二、普通高校专任教师层次结构分析

(一)生师比结构

至2013年底,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4.5%,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人数为2468万人,较2009年增长15.1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文件中预测出,到2020年,高等学校毛入学率将达到40%,也就意味着高等教育在校生人数将达到2862万人。若依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中确定的高等院校师生比例来预测,到2020年,普通高校专任教师人数需达到204.4万人,超出2013年普通高校专任教师总数54.7万人。而且要达到这一目标,需在2013年专任教师总数的基础上,每年以4.65%的速度,平均每年增长7.81万人才有可能实现。

(二)年龄结构

依据教育部的统计数据,从教师职业生涯的初期(≤40岁)、中期(41-55岁)、后期(≥56岁)三个层次来区分,1998年,40岁及以下的专业课教师人数占师资总量的65.41%;至2013年,40岁及以下的专任教师数占高校师资总数的60.88%。其中,处于职业生涯初、中期的专任教师年度增幅最迅速,分别为12.4%及10%左右;处于职业生涯后期的专任教师年度增幅与之相比却差距甚大,仅为3.2%。对处于职业生涯初期的专任教师进行分段细化分析发现,1998-2009年间,40岁以下专任教师人数占总人数比例均接近于70%。虽然2010-2013年间,30岁以下的专任教师总数有所减少,但40岁以下的专任教师比例仍超过半数。以上数据表明,我国普通高校专任教师在整体人数急剧增长的同时年龄结构也趋向于年轻化。

(三)学历结构

从数量上看,本科及研究生学历层次专任教师均呈直线上升趋势,其中具有博士研究生学历的专任教师人数由18921人增长到254399人;专科及以下的专任教师人数在2004年达到最高值31341人之后,便持续下落回到与1998年持平的状态。从各个层次专任教师所占比重来分析,研究生学历的专任教师比重由1998年的30.2%快速上升至2013年的54.85%,特别2002年普通高校扩招以来,博士学历专任教师人数成倍增长到12.83%;本科层次的教师数量虽逐年上升,但比重却从1998年的64.88%持续下降到2013年的43.74%。专科学历层次的专任教师所占比重仅为1.41%。以上数据表明,我国普通高校专任教师学历层次整体提升的同时高学历层次专任教师数量增长显著。

(四)职称结构

依据教育部颁发的高校教师职称制度,普通高校教师职称一般分为四级,即助教、讲师、副教授和教授。基于对统计数据的分析,1998-2013年间,除助教人数在2008年达到峰值有所回落之外,各职称层次的教师数量均呈上升趋势。其中增加最多的是教授,达到181501人,平均增长率为26.29%;第二是讲师,总人数596954人,平均增长率为19.09%;第三是副教授,达到432356人,平均增长率为18.20%。1998年普通高等院校专任师资队伍中,正高级职称主要集中在职业生涯后期,占其总数的61.18%;至2013年底,正高级职称集中分布于职业生涯中期,占其总数的71.67%。据分析可知,全国高等院校师资队伍中,具有正高级职称的专任教师年龄逐渐年轻化。至2013年底,仍集中在职业生涯中期。

(五)性别结构

根据1998年至2013年间统计数据,专任教师按分性别区分,男女增幅差异显著,女性教师增幅约为男性教师增幅的两倍。至2013年女性教师占专任教师总人数的比重上升到47.73%,而男性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却下降到2012年52.72%,性别差异逐渐缩小。男女教师比从1.76:1下降到1.09:1,男女教师比例逐渐趋于平衡。从数量上来看,男性专任人教师仍大于女性专任教师人数,但分类别专任教师数量的性别差异正逐渐下降。从年龄分组的性别差异来看,不同年龄阶段的那女专任教师数量都直线上升,如果将处于不同职业生涯时期的男女专任教师比例相比较,整体趋向为越年轻化,性别差异越小。但处于职业生涯初期的女性专任教师增长数量明显高于男性专任教师。而且从2010年开始,40岁以下的女性专任教师数量开始反超男性专任教师数量,至2013年男女专任教师比例也已跌至0.84:1,青年女专任教师已占青年专任教师总数的45.65%。

三、现状与分析

以上统计数据的分析结果虽不能全面准确地反映全国普通高校专任教师师资队伍的现状,但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从分析结果中可以看出:

(一)教职工总量超编与专任教师总量缺编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

2010-2013年,普通高校教职工总数以平均5万人每年的速度上升,2013年达到229.63万人,约为1998年的2.16倍,其中,专任教师人数增加108.96万人,占教职工增长总人数的65.19%。若以在校生人数/教职工总人数此来计算生师比,2013年生师比将达到10.75:1,教职工总数已超编53. 34万人;若依照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确定的高等院校生师比为14:1来预算,至2020年底,普通高等院校专任师资总数将缺编54.7万人。通过对比显示出,教职工总量超编与专任教师总量缺编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

(二)普通高校专任教师年龄结构趋于年轻化

普通高校专任师资年龄结构逐渐趋向于年轻化,40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已达到教师总数的57.91%。其中,30岁及以下专任师资人数占教师总数的15.79%。虽然我国教师队伍数量庞大,但现阶段我国高校师生比例与国际水平相差甚远,若要在未来的几十年里达到教育部提出的生师比的要求或国际标准水平,专任师资的需求量将会更大。所以,普通高校专任教师队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持续年轻化的阶段。而从师资来源上看,应届毕业生作为青年师资的主要来源,他们虽已掌握系统的理论知识,但缺乏实践教学经验和动手能力。

(三)普通高校高专任教师学历层次稳步增长

普通高校高学历层次专任教师的稳步增长,无论是从社会发展的需求还是从教育发展的需求来看,都绝非偶然现象。随着国内研究生培养规模快速扩张,师资来源渠道随之拓宽,普通高校的选择走向多样化,这势必会对教师准入门槛的提升造成一定的影响。而强化高学历教师的综合素质只是提高师资队伍专业素养的重要前提,如何加强专职教师的一线教学实践能力依然是不可回避的问题。

(四)高职称层次专任教师年轻化

大部分重点本科院校,都把博士学位作为引进教师的基本标准,许多高校甚至将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在进入高校时就认定为讲师,1-2年后凭借科研成果就直升副高级职称,正因为如此,普通高等院校师资队伍中,具备正高级职称的专职师资年龄限制明显减弱。同时还存在一大部分中青年教师在评上正高级职称后,便对科研工作失去兴趣,学术上不作为的现象也日益升温。

中专期中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EPC合同;总分包合同;结算

中图分类号:TU723文献标识码: A

一、EPC合同的总分包合同的签订阶段

(一)正确理解总承包施工合同的组成内容

行业内不少人一直存在一种错误的认识,认为施工合同就是一份标准文本,包括协议书、通用条款、专用条款、质量保修书。其实根据合同约定,中标通知书、招标文件、投标文件、技术标准、规范、图纸、工程报价单、往来函件、补充协议、会议纪要都是合同的组成文件,都是合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重要合同条款的修改必须由公司总部决定,项目经理部无权签订作为具体执行施工合同的项目经理部,未经公司总部同意,是无权和发包人签订任何合同及补充协议的。如果在施工过程中现场项目经理部需要就工期、质量标准、付款方式、违约条款等重要条款与发包人达成补充协议、会议纪要或者应发包人要求出具书面承诺函,应严格按照公司内部的合同评审程序进行合同审核,及时将有关函件在签字盖章前送交公司总部各部门进行审查,并报公司分管领导同意后方可签字盖章,从而最大限度规避公司经营风险。

(二)对于合同文件的优先解释顺序应将专用条款放在投标文件前面

1999版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通用条款关于合同文件解释顺序的约定对总包方是非常不利的,该施工合同文本的通用条款明确约定投标书的解释顺序优先于专用条款,一般而言,总包方为了能够承接到工程,往往在投标文件中做出各种承诺,这些承诺对发包人有利但是对总包方不利,如果将专用条款的解释顺序放在投标文件的后边,则总包方再对专用条款进行协商的意义就不大了。但是该合同文本同时给了总包方一个补救机会,那就是该合同文本在专用条款中允许对上述合同文件解释顺序进行修改,这就意味着总包方可以在专用条款中对于合同文件组成及解释顺序进行重新约定,换言之,承发包双方完全可以约定专用条款优先于投标书,以此修正在投标文件中所做的一些承诺。

(三)签订施工合同时应尽量加入相应的条款

签订施工合同时应尽量加入“发包人收到承包人提交的竣工结算报告逾期不予审定,视同认可”这一条款,或者直接写明适用《建设工程价款结算暂行办法》。现实中,发包人收到总包方提交的竣工结算报告长期不予审定的情况经常发生,对此总包方往往忍气吞声。那么有没有解决方案呢?最高人民法院于2005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关于审理建设工程合同纠纷司法解释第20条规定,如果总包方向发包人提交了竣工结算报告,发包人收到后没有在合同约定的期限内(一般为28天)及时回复,则视同发包人已经认可了该结算金额,这对总包方而言无疑是重大利好。但需要注意的是,该条司法解释适用的前提是双方对于“逾期不予审定视同认可”有约定才行。那么如何才能落实该规定呢?方法有两种:

第一种是直接在专用条款的结算条款中加入一句话:“发包人收到承包人提交的竣工结算报告逾期不予审定,视同认可。”这样约定无疑最方便,但是发包人可能不会同意加入该条款。

第二种方法是总包方在专用条款第3.2条适用的法律法规中将《建设工程价款结算暂行办法》的名称写进去,使之适用于承发包双方当事人,一旦发包人未能及时审定竣工结算报告,确定工程造价的主动权就可以掌握在总包方手中。

(四)必须在合同中明确约定工程质量保修金的返还时间

很多总包方经常忽视工程质量保修金的返还时间,不少施工合同中对于工程质量保修金的返还都是这样约定的:“发包人扣除工程结算价款的5%作为工程质量保修金,质保期满后无息返还给承包人”,如此约定对总包方非常不利,因为现在的工程保修适用的是国务院颁布的行政法规《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办法》,其中规定地基基础工程和主体结构工程的保修期是建设工程的合理使用寿命,合理使用寿命一般都是好几十年,如果在合同中约定质保期满后再返还质保金,那么总包方岂不是要等几十年后才能拿到质保金?如何才能规避这一约定不明的风险呢?可以在施工合同专用条款中明确约定工程质保金的返还时间,即“自工程保修期开始起算满一年后七日内返还质保金的50%,工程保修期开始起算满两年后七日内返还质保金的30%,工程保修期开始起算满五年(五年保修期一般指的是屋面、墙面漏水)后七日内返还质保金的20%”,笔者相信,随着建设部逐步推行工程质量商业保险制度,发包人扣除质保金的不合理约定迟早会被取消。

(五)黑白合同的认定问题

针对该问题,最高法院审理建设工程合同纠纷司法解释第21条明确规定“当事人就同一建设工程另行订立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与经过备案的中标合同实质性内容不一致的,应当以备案的中标合同作为结算工程价款的依据”,换言之,一旦双方发生纠纷,只能以中标备案的合同作为结算工程价款的依据,而中标备案的合同往往对总包方有利而对发包人不利,因此,这无疑是一条对总包方的重大利好,在浙江、北京,已经有法院按照此条规定进行判决,但是发包人对该条款非常不满。为了保险起见,无论是阴合同,还是阳合同,作为总包方都应该不折不扣地履行,至于发生纠纷后应适用哪份合同最终应由司法机关认定。

二、EPC合同的总分包合同的履行阶段

(一)加强工程签证工作

总包方在施工合同履行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合同约定加强工程签证工作,所有发给发包人的函件均必须由发包人或监理单位书面签收,并且最好是在原件上签收,以此作为日后提出索赔及结算的依据。发包人或监理单位签收时最好能盖章,如果没有盖章,对方签字的人最好是现场代表或者经对方书面授权的人,如果这两者都不是,那么在平时总包方和发包人及监理单位签订的会议纪要中一般都会写参加人员的名字,如果这个签字的人的名字确实在会议纪要里出现过,那这个签字就是有效的,否则一旦发生纠纷,这个签字的有效性就要大打折扣。以上的签收原件应由项目经理部指定专人妥善加以保管,并按照公司规定在工程完工后及时将该工程的全套资料移交公司档案室存档。

(二)凡是发生工程设计变更,均必须由发包人书面告知总包方

总包方无权擅自对原工程设计方案进行变更,如果总包方擅自进行变更,则发包人有权对设计变更调整的工作量不予认可并追究总包方的违约责任。这里要注意,设计变更通知单一定要是原件,如果发包人或监理单位提供的是复印件,总包方可以要求发包人或监理单位在复印件上盖章确认,如果对方拒绝盖章,那么总包方工作人员最好拒绝实施,直到收到原件。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也明确规定,打官司的时候只有复印件而对方又不承认的,对于复印件的效力一般不予认定。

(三)发生工期顺延情形必须由总包方向发包人书面提出具体要求顺延的天数

在施工过程中工期延长现象非常普遍,但这些事件的发生并不必然导致工期顺延,总包方必须按照合同约定与发包人履行相关手续,工期才能顺延,即总包方应在上述情况发生后14天内,就延误的工期以书面形式向工程师提出报告,工程师须在收到报告后14天内予以确认,逾期即不确认又不提出修改意见,视为同意顺延工期。如果总包方仅仅是在函件中指出上述事实并提出顺延工期,但并未明确提出顺延的天数,则工期仍无法顺延。此外,即便承发包双方已经办理了工程结算手续,也并不影响发包人日后追究总包方逾期竣工的违约责任。对此,总包方可以在和发包人办理结算或对账手续时加一句话:“除上述事项外,双方就该工程已无其他任何争议事项未决”,这样就意味着发包人已经放弃了追究总包方逾期竣工违约责任的权利。

三、结算审核主要问题

(一)签证单

联系单盲目签证,事后补签,签证表述不清、准确度不够及时间性不强。目前,我国采取的是计量 (监理)与评价 (决算)分离的工程监管模式。做决算审核工作的工程师施工时一般不到现场,决算审核时工程量的计算依据主要是施工图和监理签证。这就为施工环节 (尤其是隐蔽工程)偷工减料提供了可能。现场监理人员对造价管理和有关规定掌握不够,对不应该签证的项目盲目签证。有的签证由施工单位填写,不认真核实就签字盖章;施工单位在签证中巧立名目、弄虚作假、以少报多,遇到问题不及时办理签证,决算时搞突击,互相扯皮推卸责任;有的施工单位为了中标,报价很低,为了保住自己的利润对包干工程偷工减料,对非包干工程进行大量的施工签证,施工现场的乱签证,扰乱了建筑市场正常秩序。

(二)工程量计算

工程量的计算是依据竣工图纸、设计变更联系单和国家统一规定的计算规则编制的,工程量计算误差主要包括在定额中子目录再次计算、计算单位不一致而造成工程量的小数点错位,利用专业间的交叉进行重复计算及计算错误。

结论

综上所述,总分包合同的结算工作相互关联,又细致繁琐,需要从合同的签署、履行和竣工结算审核的全过程去控制,是一项技术性、经济性和政策性较强的工作,除了要注意上述问题外,审核人员应不断提高专业理论水平和实际业务操作技能,及时了解地方及国家的有关工程造价方面的法规政策,不断总结结算审核工作的经验,提高执业水平,反向可以完善合同条款,提高结算的便捷性,也为投资者节约资金,为建设者争取合理的利益,促进建设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孟宪海,赵启.EPC模式下业主和承包商的风险分担与应对[J].国际经济合作. 2004(12)

[2]蔡春生.EPC合同风险审核的若干重点问题[J].国际经济合作. 2004(09)

[3]陈新华、陈瑾颖,关于工程总承包与工程项目管理的比较研究,建筑经济,2003.12

中专期中总结范文第4篇

经过多年努力,威宁县学前教育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然是其教育事业的最薄弱环节。据统计,截至2009年威宁县4-6周岁人口为123205人,在园(班)人数2620人。有幼儿园4所(其中民办3所),在园幼儿543余人,在学前班就读的人数为2077人,入学率为2.13%。其幼儿入学率远远低于该年全区幼儿入园(班)率(约为29.36%)27个百分点。与区内其他县幼儿入学率相比,差距也较为悬殊,如黔西县2009年共建成公办幼儿园13所,民办幼儿园17所,在园(班)幼儿22919人,入园(班)率达51.16%。威宁县幼儿教职工数为75人,其中专任教师41人,师生比为1:64,教职工与学生比1:35,远高于全区平均水平1:18。因此威宁县幼儿教育发展水平属于全区挂末水平,亟待加强。

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指出,幼儿期是人生最重要的一个时期,是一个人健康成长的奠基时期。幼稚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它的功用,正如培植苗木,实在关系于儿童终身的事业与幸福,推而广之,关系于国家社会。同样,要实现威宁这样一个贫困县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更好更快地发展,发展幼儿教育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关键环节。这是因为学前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幼儿身心健康、习惯养成、智力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促进其终身发展的奠基工程。同时加快发展学前教育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是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必然要求。然而学前教育的发展不仅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扶持,而且也离不开幼儿教师素质的提升。而幼儿教师素质的高低与教师的显性结构高度相关,所谓显性结构系指教师队伍结构中显而易见的、可具体量化的基本要素,如教师的性别结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和专业构成等要素。

这是因为幼儿教师专任队伍显性结构是否合理,不仅会影响幼儿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还会影响学前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及教育质量的提高,进而影响到幼儿身心发展的水平。因此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质量合格的幼儿教师队伍,是发展高质量幼儿教育事业的基本保障。而威宁县幼儿教育专任教师显性结构是否合理?这是本文研究的出发点。

一、威宁县幼儿教育专任教师显性结构存在的问题笔者通过对威宁县幼儿教育专任教师调查研究,发现不少值得重视并亟待解决的问题,其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性别比例严重失调截至2009年,威宁县幼儿教育职工共75人,其中园长5人,专任教师41人,保育员1人,其他28人,代课教师3人,而41人专任教师全为女性,占专任教师的100%(见表1)。同城的特殊教育专任教师中,特教女教师占60.3%;而2009年全国幼儿专任教师为985889人,其中女教师967353人,占专任教师的98%。显然,就全国而言,幼儿教育专任教师性别比例明显失调,但威宁县幼儿教育专任教师性别构成与之相比,其比例失调现象更为严重,同城的特殊教育专任教师性别比例都较之合理。这种严重失衡的性别结构会给幼儿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2.中年教师比例偏低据调查,发现41名幼儿教育专任教师年龄构成如表2所示:20岁以下的有5人,占总数的12.2%;20-25岁有的16人,占总数的39%;26-30岁的有10人,占总数的24.3%;31-40岁的有7人,点总数的17%;40岁以上的有3人,占总数的7.3%。从数据可以看出,20-30岁之间教师人数占总人数的63%左右。可见,当前威宁县幼儿教育专任教师年龄构成中,老中青三代年龄比例不合理,教师年龄总体偏小,年轻教师居多,中年教师比例偏低。虽然年轻教师思维活跃、精力充沛、锐意进取及勇于创新,但由于参加工作的时间短,其教学经验、了解教材和学生身心特点、教学方法等教师必备素质较为薄弱。这样的年龄结构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搞活了课堂氛围,但教学质量未必能得到较好的保障。

3.学历结构比例严重失调,专科及以上学历的教师极度匮乏由表3显示,威宁县幼儿教育专任教师中,研究生毕业的比例为0,本科毕业的比例约占7.3%,19.5%的教师专科毕业,高中及以下毕业的比例约占73.2%。与吉林省的延边州共有专任幼儿教师2153人,其中拥有本科学历的542人,占总数的25.2%,专科学历的1016人,占47.2%[2]相比,当前威宁县幼儿教育专任教师的学历比例严重失调,同时也反映教师队伍中专科及以上学历的教师极度匮乏。

4.小学高级职称比例偏低,未评职称的教师比例过半职称结构是教师队伍内部各级职务的比例构成,其比例构成反映了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由表4可知,威宁县幼儿教育教师中有小学高级职称的教师比约为7.3%,22%的教师有小学一级职称,12.1%的教师有小学二级职称,无一人有小学三级职称,未评职称的教师比例约为58.6%,这表明威宁县当前幼儿教育教师职称结构分布呈“金字塔型”的特点。由于幼儿教育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期,且威宁县幼儿教育的发展与我国其他地区幼儿教育的发展客观存在巨大的差距,这就要求从事幼教的教师不仅学历达标,还要求职称结构合理,这是因为教师职称是教师学术水平、成就大小、实践经验等的综合体现。[1]而当前威宁县幼教教师职称结构比例不合理———小学高级职称比例偏低、未评职称人数过半的现状,无疑会影响幼儿教育教师的整体素质,进而影响其教育的质量。

5.幼教专业毕业的教师比例不足三分之一由表5可知,当前威宁县幼儿教育专业教师中毕业于幼教专业的仅有10人,占24.4%,75.6%的专任教师毕业于非幼教专业。这一数据反映了当前威宁县幼儿教育专任教师的专业背景构成不合理,专业师资队伍的严重不足表明了还有绝大部分幼儿教师并未或很少掌握能够满足幼儿学习、成长需要的各种知识与能力。显然,威宁县幼儿教育学校中教师的专业构成不适合其幼儿的发展之需求,其教育质量也会受到严重的制约。

二、解决威宁县幼儿教育专任教师显性结构问题之建议造成威宁县幼儿教育专任教师队伍显性结构困境的原因很多,包括自然资源匮乏;经济发展水平与发达地区相比明显落后;教育事业总体滞后;人们关于幼儿教育的认识不到位;幼儿教育教师处于人们关注的边缘。以下是笔者提出的优化当前威宁县幼儿教育师资队伍显性结构问题的建议。

1.政府部门应加强对贫困地区幼儿教育的宏观调控,制定“教育优先区”政策威宁少数民族自治县缘于自身的自然条件以及人口多的限制,经济和文化的客观滞后性,仅依靠当地的经济实力是很难促使幼儿教师素质发展。要快速地解决威宁县当前幼儿教师队伍结构存在的问题,离不开中央、省政府相关部门的大力扶持和指导。制定“教育优先区”政策不失为政府宏观调控的良策,“教育优先区(ZEP)”政策缘于法国为解决其幼儿合理地接受教育而提出的策略,其意指通过共同行动计划联系起来的包括幼儿园在内的公立中小学教育机构整体,以接纳生活在弱势经济社会文化环境下的学生。[3]这里我们将其理解为政府相关部门为那些自然条件恶劣、经济和文化相对较落后的地区,采取优先投入资金、政策倾斜和智力支援的制度助其幼儿教育更好更快地发展。威宁少数民族自治县幼儿教育要得以更好地发展,急需政府相关部门采取这样的政策。惟有如此,才能为其幼儿教育顺利地发展提供政策支持、物质保障,同时也是优化威宁县幼儿教师队伍结构的前提条件。

2.采取措施鼓励优秀男教师从事幼儿教育不同性别的教师缘于其性别、知识和社会经验等方面的差异,导致对学生的认知、交往和行为的发展以及性别角色的形成等方面也存在明显的差异。[4]因此,增加一定数量的男教师充实到威宁县幼儿教育教师队伍中,为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幼儿尤显必要。而要实现该目标,可以采取以下几点措施:其一,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平台,大力宣传幼儿教育在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及幼儿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提高人们对幼儿教育教师性别比例失调给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带来不利影响的正确认识;其二,相应的高等院校和各幼师学校在学前教育专业招生政策上应有所侧重;其三,向社会招聘部分优秀的男教师;最后,相关部门应尽快落实《全国教育人才发展中长期规划(2010-2020年)》(教人[2011]1号))中国家对艰苦边远地区教师的津贴补助和周转宿舍的政策[5],切实提高艰苦边远地区幼儿教师的待遇。

中专期中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 专业认同感;学业拖延;相关

【中图分类号】 B84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04-014-2

一、前言

学业拖延是指学习者知道应该立即或按照计划执行,却自愿推迟,以致没能在预定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同时产生主观不适感的行为。学业拖延是大学生学习中的一种常见的现象,影响学生心理和行为的多个方面。

专业认同感是指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的认同程度,是影响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大学专业设置一个常见的现象是,有的专业是学校的重点专业或名牌专业,这些专业往往能够得到大部分学生的认同,也是大部分学生专业选择的目标,这些专业的学生往往具有较强的专业认同感;而有的专业却是新兴专业,设置较晚,且实力较弱,这些专业往往不能得到大部分学生的认同,只有较少的学生会选择这些专业,甚至部分学生被调剂到该专业,这些专业的学生对自己的专业认同感较差,即本专业受到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学生的专业认同感程度。

基于上述内容,本文考察如下问题:1、大学生专业认同感现状;2、大学生学业拖延行为的现状;3、大学生专业认同感和学业拖延的关系。从专业认同感角度提出改善学业拖延的方法。

二、研究方法

(一)被试

本研究以某大学四个专业的学生为被试,每个专业各抽取两个班的学生,共400人。发放400份问卷,剔除不合格问卷后得到有效问卷299份,有效回收率为74.75%。有效问卷中,男生94人,女生205人,金融系89人,会计系87人,劳经系56人,应数系67人。在该大学中,金融系和会计系是重点专业,而劳经系和应数系是新兴专业。

(二)研究工具

1.学业拖延量表

采用Laura J.Solomon&Esther和D.Rothblum(1984)共同编制的PASS(学业拖延)量表,其中包括撰写学期论文,复习迎考,完成老师布置的实验任务,学业上的行政事务:填表格、选课、登记注册等,列席性事务:辅导员(班主任)开会、与老师见面等5部分内容,共15个条目,该量表的信度为0.832。计分方法为每一部分的前两题相加得到的分数为该被试的拖延总分,最低分为10分,最高分为50分。其中10-20分为低拖延,20-40分为中拖延,40-50分为高拖延。

2.专业认同感量表

根据古南辉对专业认同感与图书馆学教育的关系以及李国珍对社会工作专业学生专业认同感调查的研究,结合被试所在学院的实际情况,整合成专业认同感量表,包括对所读大学、专业的满意程度,在学习本专业时的状态,以及本专业对自身影响等4部分内容,共18个条目。量表信度为0.778。计分方法:其中,专业认同感总分为各题得分的加总,最低分为18分,最高分为90分;专业满意度总分为量表中第16、18、19、21题加总得分,最低分为4分,最高分为20分,其中4-8分为低认同,8-16分为中认同,16-20分为高认同;专业认识总分为量表中第22、23、24、25、26、27、28、29题加总得分,最低分为8分,最高分为40分。

三、结果分析

(一)专业认同感及学业拖延现状

研究表明,现今的大学生的专业认同感普遍为中低程度。其中,专业满意部分的平均得分金融系为12.82,会计系为12.69,劳经系为13.21,应数系为11.23,相对来说,应数系的学生较其他专业学生认同感低,他们在一定程度上比较不认同自己所学的专业。

从总体上看,各系学生的学业拖延程度均不算太高,处于中度水平,金融系为26.11,会计系为26.52,劳经系为26.50,应数系为28.34,相比之下,应数系的拖延情况较其他系别稍显严重一些,只有一小部分为低拖延。

(二)专业认同感与学业拖延的相关分析

为了考察专业认同感与学业拖延的关系,对专业认同感量表中的专业认同感总分、专业满意总分以及专业认识总分分别与学业拖延的总分及其各维度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显示(1)专业认同感总分与复习迎考、完成老师布置的实验任务存在显著的负相关,与学业上的行政事务、列席性事务存在较显著相关,撰写学期论文不存在显著相关;(2)专业满意度总分与复习迎考、完成老师布置的实验任务存在较显著相关,与撰写学期论文、学业上的行政事务、列席性事务不存在显著相关;(3)专业认识总分与复习迎考存在较显著相关,与撰写学期论文、完成老师布置的实验任务、学业上的行政事务、列席性事务不存在显著影响;(4)专业认同感总分与学业拖延之间存在着明显的负相关;专业满意总分与学业拖延之间存在明显的负相关;而专业认识总分与学业拖延之间存在比较明显的负相关。

(三)系别、专业认同感、专业满意度与专业认识总分对学业拖延的预测作用分析

以系别、专业认同感、专业满意以及专业认识为自变量,学业拖延为因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总体来说回归模型对学业拖延的预测效果均比较好。其中,(1)系别的多重测定系数R2=0.017,表明约有1.7%的学业拖延可以用模型解释,y=23.758+0.749*x,从相关分析结果(t=2.260)可以看出系别对学业拖延有正向预测作用,从方差分析结果(F=5.107,sig=0.025)可以看出系别预测学业拖延的模型与数据拟合度非常好;(2)专业认同的多重测定系数R2=0.039,表明约有3.9%的学业拖延可以用模型解释,y=34.433-0.152*x,从相关分析结果(t=-3.417)可以看出专业认同感对学业拖延有负向预测作用,从方差分析结果(F=11.678,sig=0.001)可以看出专业认同感预测学业拖延的模型与数据拟合度非常好;(3)专业满意的多重测定系数R2=0.021,表明约有2.1%的学业拖延可以用模型解释,y=22.253-0.300*x,从相关分析结果(t=-2.480)可以看出专业满意对学业拖延有负向预测作用,从方差分析结果(F=6.152,sig=0.014)可以看出专业满意预测学业拖延的模型与数据拟合度非常好;(4)专业认识多重测定系数R2=0.014,表明约有1.4%的学业拖延可以用模型解释,y=29.361-0.149*x,从相关分析结果(t=-2.064)可以看出专业认识对学业拖延有负向预测作用,从方差分析结果(F=4.259,sig=0.040)可以看出专业认识预测学业拖延的模型与数据拟合度非常好。

四、结论

(一)系别对大学生专业认同感和学业拖延的影响

本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的系别影响专业认同感,新兴专业中,学生的专业认同感较低;而重点专业中,学生的认同感较高。这和前人研究结果较为一致。李国珍等人对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专业认同感研究发现,自愿选择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愿意再次选择本专业的要比其他情况的多,而且在学习过程中,兴趣被培养起来的学生认同感会更高。古南辉在研究中也发现,专业认同感、专业吸引度和专业期望值都是大一的新生最高,所以说大一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可塑性是非常强的,在形成专业意识之前进行引导,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学校在新生入学时,应对学生进行专业认同感强化训练,可以以讲座的形式进行;或者通过不明显界定名牌专业与边缘专业,提升学生对自身所学专业的归属感。另外,学生也比较关注自己所学专业能否顺利找到合适的工作,所以在学生未清楚了解自己专业之前,学校应该也有义务告知学生该专业的就业前景,并以鲜明的数据呈现就业是否可观。

本研究发现,大学生的系别影响学业拖延程度,新兴专业中,学生的学业拖延程度较高;而重点专业中,学生的学业拖延程度较低。从总体上看,各系学生的学业拖延程度均不算太高,处于中度水平,而在撰写学期论文、复习迎考、完成老师布置的实验任务、列席性事务、学业上的行政事务等方面,大部分学生存在着较高的拖延程度。本研究和前人研究(王娟硕士论文)也发现了类似的结果。在日常的教育中,应该针对拖延性较高的行为对学生进行行为改进及教育。

(二)大学生专业认同感与学业拖延的关系

本研究结果中发现,专业认同感与学业拖延总分,以及不同类型的学业拖延之间呈显著相关,对复习迎考的相关性表现最为显著,专业认同感总分、专业满意总分以及专业认识总分与学业拖延的皮尔逊积差相关系数也显示专业认同感总分、专业满意总分以及专业认识总分与学业拖延都是呈负相关的,从而可知,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很大程度上影响其复习迎考的拖延程度,若学生表现为高认同感,则在复习迎考上的拖延程度表现为低拖延。因而提高学生专业认同感也可以减少其在撰写学期论文、复习迎考、完成老师布置的实验任务、列席性事务、学业上的行政事务上的拖延现象。这说明,若学生对就读的学校满意程度较高,则拖延相对较低,所以学生在高考后填报志愿时,应选择自己喜欢的、满意的学校,并且在选择专业时,应选择自己相对了解的,喜欢的专业,因为被调配的专业也许学生完全不了解,也不喜欢,从而影响了学生的满意程度,进而引发高学业拖延的现象。即使很不幸的被调剂了,学生也应该培养自己对所学专业的兴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专业的高认同感可以帮助自己在学业上取得更好的成绩。

参考文献:

[1]王灵芝.中学生学业拖延现状的调查研究[J].文教资料,2007.

[2]李国珍.徐乃斌,雷明珠.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对本专业认同感的状况调查-以武汉市为例[J].社会工作,2008.

[3]王娟.大学生与硕士研究生拖延行为的比较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