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障碍跑教案

障碍跑教案

障碍跑教案

障碍跑教案范文第1篇

一、借用故事情节创设情境

故事是学生们特别喜欢的,可以说他们的成长离不开故事,故事伴随着他们长大。因此,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我会有意识的借用学生们熟悉的故事情节来创设情境,让他们在情境中完成体育项目,他们会有身临其境之感,他们活动的兴趣也会得到增强。

案例:在教30米快速跑时,我对学生们说:“你们知道龟兔赛跑的故事吗?”许多孩子都抢着说:“我知道,我知道。”我笑着说:“那你们谁想做乌龟,谁想做兔子呢?”孩子们听我这样说,他们很清楚下面要表演了,都积极地举手去挑选自己想要做的角色。很快,我把孩子们分成四个小组,让他们充分发挥小组集体的智慧,启发他们自己去思考:“怎样才能跑得更快呢?”当他们商量出方案以后,我才让他们分角色表演龟兔赛跑的情境。有些学生在跑得时候,还真像乌龟学习,故意慢慢地,看得好多孩子哈哈大笑。而那组的兔子也配合他,看他跑得慢,也开始等他。当乌龟看到兔子也放慢时,他却突然加速超了过去。观看的学生,竟然给他俩掌声。我很无奈的说:“哎,策略是挺好的,但是不太适用30米快跑啊!不过,他们能够在跑步时开动脑筋,我们还是要给予掌声的!”这样的故事情境是学生们乐于接受的,也是他们乐于参与的,所以,课堂效果特别好,气氛也相当热烈。

二、巧用运动场地创设情境

体育课多数是室外课,室外的环境可以稍微的整理一下,让学生们有些新奇感,也便于创设与活动相关的情境。因为环境可以影响学生的情绪,如果运用的好,对于他们的运动有很大的助益。

案例:在教障碍跑时,为了让学生们感到障碍是真实存在的,我并没有简单的告诉学生哪些地方是障碍,我是真正的把色彩鲜艳的障碍物放在那个位置上,让学生们能够清楚地看到障碍,知道怎样去跨越它们。当然,我也会让孩子们一起动手去设置障碍,他们设置的障碍有:书包、衣服等等,甚至还有人。当他们看到小的物品时,他们会跨过去,当他们看到大的物品时,他们会巧妙的绕过去。这样的障碍跑,不仅培养了学生们动手、动脑的能力,还让他们产生了强烈的参与欲望,课堂效率明显得到了提升。

又如:在教立定跳远时,我带领着几个学生把运动场地布置成一个池塘,池塘里长满了荷叶,开满了荷花。当学生们步入操场时,他们就被如此震撼的场地迷住了。一开始,就让他们的情绪高涨起来,接下来的课肯定会上得顺风顺水了。当我让学生们从一片荷叶跳到另一片荷叶上时,他们特别的兴奋。感觉自己就像快乐的小青蛙一样,本来枯燥乏味的立定跳远突然变得如此有趣。孩子们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心的跳着,在环境的渲染下,快乐的学着,这是多么惬意的事情啊!

三、利用游戏活动创设情境

小学生年龄小,他们天性好动、富于幻想,尤其对游戏活动情有独钟。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孩子的这些特性,在体育课上引入游戏环节,让他们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不断激发他们对体育的热情和向往。

案例:在教投篮时,我把学生们分成四个小组,分别是:喜羊羊、美羊羊、懒羊羊和灰太狼组。让他们戴上头饰扮演自己喜欢的动画人物,然后充分发挥自己和集体的聪明才智在投篮时获取胜利。这样具有竞赛兴致的游戏活动,特别符合孩子们争强好胜的心理。他们为了能够取胜,会在一起商量对策。当然,在教师讲解投篮技巧时,他们更会加倍努力的去听。当我说完游戏规则之后,孩子们就积极的投入到投篮游戏活动中,他们不仅仅是为了小组争光,也是为了自己喜欢的动画人物争光。因为在分组时,他们是自己挑选的,所以,他们特别看重自己所在的团队是否能够获胜。这样的游戏不仅激发了学生们的兴趣,还让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得到了培养,可以说是一举多得的。

四、活用熟悉的器材创设情境

儿童的好奇心态与好玩的天性不仅表现在游戏上,他们对我国民间的传统的活动诸如:跳绳、踢毽;对当下时兴的活动,如:呼啦圈、欢乐活泼搏击操、PALAPALA舞等同样充满了兴趣。我们可以利用他们熟悉的活动器材创设情境,让他们在活动时可以更加随心所欲。或许在他们的眼中跳绳不仅仅是一根绳子,它还是小猴子的尾巴,可以让小猴子荡秋千。呼啦圈也不仅仅就是可以转的,还可以用它们来做游戏。如果能够把这些器材的作用扩大化,或许我们的体育课会更加吸引学生的眼球,让他们在体育活动中乐此不疲,寻找到无穷的快乐。

案例:在教上述案例中的障碍跑时,孩子们竟然把毽子都带来了,当我让他们自己设置障碍时,我傻眼了,满地的毽子。如果要跨过如此多的障碍,我想他们也不容易啊!但是孩子们的积极性特别高,这样的毽子障碍,让他们更加跃跃欲试。

障碍跑教案范文第2篇

1.1 德育渗透教学案例分析之一。(1)教学对象:预备班级男女生。(2)教学主题:“热爱祖国、美化家园”。①把爱祖国化为实际行动,练好身体,掌握建设祖国的本领,②用自己的双手建设家园、美化家园,为祖国建设贡献一份力量。(3)教材:①耐力跑;②韵律操“我们的祖国是花园”;③游戏“绿化祖国”。(4)教学目标:①进行耐力跑练习,提高学生的耐力素质;②进行游戏练习,使学生在活动中练,提高学生的基本活动能力;③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品质。(5)教学内容:①准备操和热身跑;②呼啦圈自主练习和创想练习;③曲线耐力跑练习和传授跑的技术;④毽子自主练习、毽子投掷练习和绿化祖国的游戏活动;⑤集体舞“我们的祖国是花园”。(6)教学特点。①在思想上,重视爱国主义精神的教育,通过活泼欢快的“绿化祖国”的游戏活动,把爱国主义的德育教育融入其中,在教师有的放矢的教学中,学生在不知不觉的情况下受到教育;②在目标上,注重把主目标――耐力跑练习放在第一位,把培养爱国主义精神的目标放在第二位;③在内容上,注重把主教材练习放在第一位,将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次教材融入主教材之中,教学内容主次分明;④在组织和方法上,注重按照素质教育培养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要求,组织和安排学生自创的学习时间与空间,小组学习与自主学习相结合,并培养学生自主、自律的观念和意识。

1.2 德育渗透教学案例分析之二。(1)教学对象:初三年级男女生。(2)教学主题:“弘扬民族体育,振奋民族精神”。(3)教材:①少年拳第一套;②障碍接力跑。(4)教学目标:①初步掌握少年拳第二套动作;②进行障碍接力跑练习;③培养自锻能力、遵守纪律、勇敢顽强、团结协作和积极进取的精神。(5)教学内容:①报数击掌游戏、队列变换操和自编韵律操;②复习少年拳第二套1~8节动作和学习9~12节动作;③前滚翻、过独木桥、跨越障碍练习;④障碍接力跑。(6)教学特点。①在思想上,重视民族传统文化和民族传统精神的教育,通过言传身教等方式,把传统体育教材的内容传授给学生,让学生亲身体验勇敢顽强和坚忍不拔的民族精神,使学生接受民族传统教育;②在目标上.注重通过主目标――复习和学习少年拳套路技术,来达到教学的目的;③在内容上,注重主教材与次教材――障碍单项练习相结合,围绕一个教学主题进行施教;④在组织和方法上,注重按照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采用学生自学、自创和自练的教学形式。主教材的学习中,配上了“大中国”的音乐。次教材进行了教学场景的设置,以求营造与教学相一致的氛围,如绘制了两张黄河波浪图,放置活动场区内,联想黄河波涛汹涌的气势。同时配置“黄河大合唱”的音乐,由此,激发了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陶冶了情操,烘托了教学气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1.3 德育渗透教学案例分析之三。(1)教学对象:初三年级男女生。(2)教学主题:“众志成城,筑堤抗洪”。(3)教材:①实心球;②障碍跑;③保健知识和技能。(4)教学目标:①进行实心球练习,发展力量素质;②进行障碍跑练习,培养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意志品质;③进行保健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初步掌握包扎和搬运等方法。(5)教学内容:①原地转法、齐步走、左右转弯走;②抢救伤员游戏;③实心球操;④实心球传、接、抛力量练习和实心球“投石筑堤”游戏;⑤障碍跑和障碍接力练习;⑥按摩手法、相互按摩和自我按摩练习。(6)教学特点。①在思想上,重视爱祖国、爱人民、爱家园的教育,教育学生在国家遇到危难和困苦的紧要时刻.要挺身而出,为保卫祖国和人民生命财产而无私奉献的精神,同时,树立了生活内容的体育观,把课堂上所学到的保健知识和技能运用于“抗洪救灾”的主题教学之中。②在目标上,注重围绕实心球练习,将主目标与次目标相结合,做到两者兼顾,来开展思想品德教育,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③在内容上,安排了与主教材相关的实心球操和用实心球做“投石筑堤”的练习内容,将教学内容与教学主题紧密结合起来。④在组织和方法上,强调组织的严密性和队形编排的多变性,并采用队列操练、抢救伤员游戏、实心球“投石筑堤”和障碍跑等教法,使学生既得到了腰、腿部肌肉力量的锻炼,又得到了抗洪救灾精神的思想品德教育。尤其是能够选择与抗洪救灾教学主题相关的各种各样的教法,没有生硬地、机械地去迎合抗洪救灾的教学主题。

1.4 德育渗透教学案例分析之四。(1)教学对象:初二年级女生。(2)教学主题:“一家亲、盼团圆”。(3)教材:①木兰拳;②接力跑;③体育舞蹈。(4)教学目标:①进行木兰拳练习,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和柔韧性;②进行接力跑练习,发展速度素质;③进行体育舞蹈练习,培养形体美和审美素养。(5)教学内容:①队形变换练习和健美操练习;②木兰拳视听演示和模仿练习;③木兰拳练习;④香港站――澳门站――台北站――北京站开小火车游戏练习;⑤向香港朋友献花的接力跑游戏练习;⑥华尔兹舞放松活动练习。(6)教学特点。①在思想上,重视形势教育,让学生都能够关心国家大事.并激发爱国和爱生活的热情。还重视把素质教育中的美育要求贯穿在教学之中,培养了学生对体育美和生活美的审美情趣与素养;②在目标上,注重主目标――木兰拳技能学习,在练习中,把对体育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激情表达出来。同时,把次目标――接力跑练习与教学主题结合起来,寓思想品德教育于体育审美教育之中,寓形势教育于体育游戏活动之中,从而也把教学主题凸现出来;③在内容上,将次教材――接力跑和体育舞蹈的选择与教学主题紧密结合;④在组织和方法上,注重在小场地――篮球场上进行队形变换和队形编排,简捷整齐。借助了花扇、电视录像和标牌等器具,采用了开小火车游戏和接力跑游戏等教法,进行了有针对性地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在欢快热烈、井然有序的游戏活动中接受思想品德教育。

2.体育教学进行德育渗透的教学方法

2.1 主题形式教育法。(1)教学思想:在教学中,紧紧围绕一个思想教育主题,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2)教学方法:①在课的设计时,选择一个思想品德教育的主题,如《抗震灾,迎国庆》;②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进度,选择一个教材,并确定本次课的教学目标;③紧扣思想品德教育主题,结合教材性质和特点,选择有助于培养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教学方法;④进行教学场景设计,制作符合主题需要的彩图和道具,烘托教学主题和为教学创造条件。

2.2 榜样教育法。(1)教学思想:在教学中,选定一名表现出色的同学作全班的榜样,开展“学习榜样,争当先进”的比、学、赶、帮、超竞赛活动。(2)教学方法:①把全班分成四――六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名在德、智、体等方面都表现较为出色的学生代表来担任小组长;②教师向每位小组长提出注意的问题和基本的要求,尤其是要求他们必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起好表率和模范带头作用,在教师的统一领导下开展各项活动,因为,这对能否产生教学效果至关重要;③教师向全班或每个小组宣布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要求,然后,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进行体育活动;④在教学中,教师也可扮演学生的角色和学生打成一片,随时随地参与各小组的活动,并进行教学指导和监督。

2.3 为人师表教育法。(1)教学思想:在教学中,体育教师的语态、仪态、气质和精神面貌等言行举止,对学生会产生积极地影响。当体育教师表现出严谨的教风和雷厉风行的举动时,学生也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并加以效仿。(2)教学方法:①穿着得体的运动服装和运动鞋。精神要十分地饱满,带一种严肃而不失活泼的神态,步入教学场地,首先给学生留下一个良好的印象;②在教学中,教师要严以律己、以身作则,语气要谦和、平稳。口令要干脆、响亮。举动要迅捷、稳重。处理问题时,要有条有理、有勇有谋。做动作时,要有力度、有神采,有时要有刚有柔;③在教学中,把思想品德教育放在自己的言行之中,去感化和影响学生,做到不说粗话、脏话,举止文雅等。

2.4 表扬与评比法。(1)教学思想:表扬先进,鞭策后进,开展评优创先活动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效方法。(2)教学方法:①在教学中,对表现较好的小组和个人,应及时地加以表扬,使他们能看到自己的进步,以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思想觉悟;②通过开展比、学、赶、帮、超的体育学习竞赛活动,在课的结束部分,评选出表现出色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颁发用自己制作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流动小红旗,以此进行精神奖励;③下次课再次评比,依此类推。

3.体育教学进行德育渗透的教学评价方法

3.1 评价原则。确定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一是德育教育与体育教育相结合。二是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三是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四是课上评价与课外评价相结合。五是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3.2 评价内容、指标与方法

体育教学进行德育渗透情况评价表

序号评价内容(权重)评价指标

评价标准

ABCD得分

Ⅰ学习目标(20%)教学目标体现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和体育道德的要求。20161210

Ⅱ学生表现(40%)

课堂常规(20%)遵守课堂常规,上课积极、认真。20161210

体育道德(20%)遵守体育规则,上课互帮、互助。20161210

Ⅲ教师行为(40%)

为人师表(20%)行为举止,师德表现。20161210

德育施教(20%)体育道德教育内容、方法的运用20161210

合计

[参考文献]

[1]孙辉.体育教学实施思想品德教育的研究(中运科报会论文集)[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2.

[2]孙辉.中小学校体育实施素质教育的教材教法研究(中运科报会论文集)[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6.

障碍跑教案范文第3篇

关键词:跨栏跑成因 恐惧感 降低克服方法

中图分类号:G8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3)07―0049--03

1 前言

跨栏跑是在高速跑动中连续越过固定高度、距离和数量障碍的运动,因此,跨栏是一项技术复杂、难度大、对身体素质要求较高的运动项目。它因技术本身固有的复杂性和对身体素质要求高的特殊性,在客观上给跨栏跑的教学增加了不少难度。同时,由于错误动作的产生,学生往往会碰倒栏架,甚至可能会摔伤身体。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学生对跨栏跑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在跨栏时心理对跨栏架有不同程度的惧怕,影响了学生跨栏跑成绩的提高和跨栏跑教学的顺利进行,甚至有不少学生放弃了跨栏跑的学习。通过跨栏练习,不仅可以发展身体素质,而且可以培养勇敢顽强、果断和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目前,国内外对跨栏心理障碍的成因以及如何针对性的进行训练的研究比较少,因此,笔者运用运动心理学的相关原理对跨栏教学中产生心理障碍的成因以及克服方法进行初步探讨,以期为跨栏教学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价值。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

广东省佛山市三水中学高一年级的学生共56人。其中男生42人,女生14人,这些中学生均为跨栏初学者。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在研究和写作的过程中,根据研究需要,笔者多次在广州体育学院图书馆和Internet等相关媒体上查阅、搜集有关跨栏心理障碍方面的文献资料,获取一定数量的相关材料,明确所要研究作者简介:刘凤英(1979一),女,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课题的目的、意义和内容。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对本文研究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探讨,为文章的写作奠定了比较坚实的基础。

2.2.2问卷调查法

设计制作跨栏跑学生学习恐惧心理问卷调查表,让这些学生不记名填写,并对这些问卷调查进行分析。针对跨栏心理问题,设计和制定问卷调查,通过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处理后,数据整理的结果见表1。

从调查结果看,不怕栏的学生占48%,严重怕栏的学生占25%,一般怕栏的学生占31%。从调查结果看,大部分学生都或多或少都存在着怕栏的心理问题。

2.2.3访谈法

在跨栏的教学过程中,访问过栏有严重心理障碍的学生,并对这些学生就跨栏心理障碍问题进行深入交流和探讨。

2.2.4实验对比法

通过教学实验对比,论证跨栏教学中采用心理调节的作用。

2.3实验设计

2.3.1分组方法

将其中的56人分成两组,平均分配男女生。一组为实验组,采用降低难度训练法、提高动作节奏训练法、技术观摩训练法和强迫技术训练法进行教学训练;另一组为对照组,用传统的教学训练方法进行教学训练。为了避免出现的差异性,在实验前对两组学生的体重、身高、立定跳远、后抛实心球、50米跑这些与掌握跨栏技术相关参数进行测试,两组学生在实验前身体素质基本相同,无显著性差异,体重、身高相当(见表2)。

2.3.2实验组教学特点

采用降低难度训练法、提高动作节奏训练法、技术观摩训练法和强迫技术教学法,并针对不同的学生有区别地进行教学训练。

2.3.3对照组教学特点

采用一般的常规教学方法,即是对跨栏进行简单的讲解,然后让学生自行领会和消化,每一堂课的训练时间、运动量与实验组基本相同。

2.3.4教学时数

教学实验时间为授课12学时。

2.3.5实验结果

经过两种不同方法的教学,在学生学习跨栏结束后,对两组学生进行测试,测试成绩经统计学处理后,相关统计数据整理见表3。

从实验结果来看,实验后实验组技评成绩为82.29分,达标成绩为79.48分,对照组技评平均成绩为73.14分,达标成绩为73.57分。实验组的技评成绩和达标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经T检验,技评成绩和达标成绩都具有显著性差异。

从教学训练过程看,实验组学生联系积极主动,竞争性强,动作自然、舒展、放松。而对照组学生练习积极性不高,动作僵硬、胆小、怕栏。

3 分析和讨论

3.1高中跨栏教学中学生心理障碍的成因分析

(1)跨栏跑是带障碍的短跑运动,学生因怕栏高,怕碰栏,一看到栏架就会产生一种自我保护的本能反应而犹豫不决,对能否过栏产生心理压力,致使跨栏技术变形,这样便容易产生恐惧心理。

(2)跨栏跑由于技术比较复杂,使得较多学生在学习跨栏时过度紧张,心理紊乱,知觉范围狭窄,思想迟缓,思想不集中,产生过多的焦虑情绪,因而产生恐惧心理。

(3)有些学生盲目自信,急于求成,也有些学生凭身体条件较好,以错误的技术动作侥幸过栏,一旦遇到挫折就会情绪消沉,逃避过栏,表现浮躁,这样恐惧心理也就自然而然产生。

(4)在过去的练习中,因身体、技术及其心理方面的原因,出现过碰栏、擦破皮、出血、骨折等损伤经历,再做跨栏动作时就害怕,严重时还会产生心理障碍。

3.2针对跨栏心理障碍的训练方法

3.2.1降低难度训练法

在学习跨栏的初始阶段,老师有意识地降低栏架高度,以减小过栏时的难度,让练习者能以较轻松的心态进行跨栏练习,体会和感受跨栏的完整技术,树立信心,有利于奠定一个好的训练开端。

3.2.2提高动作节奏训练法

可采用起跨腿过栏角练习,利用规定起跨点、下栏落地点、栏间节奏线等方法来提高练习者的栏间跑动速度和节奏,反复体会高速跨过栏架的感觉,形成固定的技术定型,增强敢于快速攻栏的信心和意识。

3.2.3技术观摩训练法

老师可采用相互技术观摩的方法加以改进。即当练习者进行跨栏时,让其它队员蹲在栏侧或正前方观察其过栏时身体腾起的高度,通过相互观察和老师的技术分析,就能使练习者直观地看到自身的问题,以便产生敢于攻栏的意识。

3.2.4“强迫”技术训练法

老师可采用“强迫”技术教法进行训练,使练习者在外力作用下能较快掌握正确的跨栏技术,通过提高技术的方法逐渐提高信心,进而达到消除跨栏恐惧心理的目的。

4 结论和建议

4.1结论

在中学跨栏教学过程中发现,心理素质、身体素质和运动技术对学生完成动作来说,三者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缺一不可,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影响,但是一般认为心理素质是主要的,若不消除恐惧心理,身体素质就发挥不出来,运动技术就难以掌握。因此,教学时必须注重心理素质的培养,这样才能保证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顺利地完成跨栏跑的学习任务。在跨栏课的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特别要注意由易到难的教学原理,应多采用正面教育和鼓励性的语言,以帮助学生消除心理障碍,在练习中多运用一些简单的条件,或采用其他的教具,以转移学生惧怕栏架的注意力,然后逐渐转移到正常的跨栏教学中,以消除学生怕栏的心理。由于栏的高度、跨栏技术的复杂性、学生盲目自信以及有过跨栏失败的经历都可能导致跨栏心理障碍。实践证明,降低跨栏跑初学者的过栏恐惧感,是完成跨栏跑教学的重要环节,所以中学体育教师要制定出消除学生恐惧心理的具体措施,并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有系统的训练和教学,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跨栏跑技术比较复杂,对身体素质要求比较高,在教学中全面地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竞赛技能,是预防跨栏心理障碍的根本措施。

障碍跑教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体育教学; 言语激励; 快乐成长

中图分类号:G633.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9-163-001

一、案例背景

本课是一节田径课,主要内容为障碍跑,教学对象是初一的学生,教学目标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协调性,提高学生奔跑能力。本课的教学中,利用小体操垫,大体操垫、体操棒、跨栏架、凳子,引导学生跑、跨、滚翻等动作进行练习,同时课堂中注重学生自由创作,小团体合作创造不同形式的器材摆放,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展示成果。在本节课中学生的表现很积极,各小组都积极进行创意,也就形成了在本节课中得到的意外收获。

二、案例描述

本节内容的设计是依据初一学生的教学目标而定,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课中注重学生的自主创新。课的流程:一、学生学习团身前滚翻导入,掌握技术动作;二、学生在障碍跑过程中,按照课上所提供的器材自主摆放进行练习;三、进入课堂的高潮——障碍跑比赛。在障碍跑比赛这一环节中,学生玩得很有创意,也是本课的亮点。学生通过器材自由摆放,形式多样,造型独特,如下是课堂中展出的亮点: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按小组进行比赛,在这个篮球场地中放着不同的器材,现在就发挥同学们的创造力进行各小组的器材摆放!”

以小组为单位,各组学生在小组长的指挥下,分工明确、有序地领器材,有的安排小组人员位置,有的在观察其他组的动向,场面非常热闹,在这过程中教师进行巡视。这时,某一小组的小鹏(化名)跑到我身边说:“老师,我们这组这样摆放,可以吗?”

师:“好的!非常合理。”

小鹏(化名):“嘿嘿……”

师:“同学们,准备好了吗?”

生:“好啦。”

师:“预备,嘟……”

这时比赛开始了,“加油,加油……”各组的喊声越来越激烈,学生们的竞争也随之激烈,第一轮比赛结束了。

师:“第三组第一,第二组第二,第四组第三,第一组第四。”

小明(化名):“老师,小东(化名)前滚翻动作没做到位,就开始跑了。”

师:“这你也看的出来呀?那不如请你为小东(化名)做个前滚翻示范,好吗?”

生:“好噢,啪啪……掌声响起。”

看着小明(化名)前滚翻动作顺利完成,当场就表扬。

师:“好,前滚翻的低头、含胸、团身、蹬腿都非常到位。”

生“啪啪……又是一片掌声。”

师:“请小明(化名)归队。”

师:“同学们,为什么第三小组会第一,原因在哪里?知道吗?”

小强(化名):“老师,我知道,他们有几个同学跑的很快。”

师:“嗯,这是其中的一种因素,但你们再注意观察一下,看看,第三小组的器材摆放和你们的各组一样吗?”

学生们互相观察。

师:“嗯!他们的摆放非常合理,而且很有创意,有利于跑、跨,钻等动作的衔接。”

第三组的学生都兴奋地说:“耶……”

师:“但是,他们的摆放也不是唯一的形式,只要你们注意一下器材之间距离和各动作的衔接,再发挥一下你们的创造力,你们一定能摆出更加合理的顺序。”

在接下来的障碍跑过程中,各小组注重器材运用的合理性,摆放很有创意。

第二轮比赛结束了,各组的名次发生了变化,小明(化名)跑到我跟前,问道:“老师,刚才我们的器材摆放合理吗?”我肯定地回答到:“很好!”小明脸上露出了欣喜的笑容,开心地与组员们欢快庆祝了。

在课堂小结中,同学们谈了各组的经验,教师也积极表扬今天上课同学们的表现,并对课堂中各小组有不同创意进行集体表扬,小明(化名)成为本节课最活跃的同学,看着同学们脸上灿烂的笑容,我的内心也是欣喜的。

三、案例分析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我切实体会到教师的一句表扬与肯定对学生的重要性,教师评价语的魅力是无穷的:

1.教师语言激励,学生学习动机激发

动机是学习过程的核心,所以激发动机就成为体育教学的关键,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体育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特点适当运用激励语言。

对于初一的学生,他们更多地是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与鼓励,心里产生对学习的自信心。如在学习前滚翻时,有些女同学始终不能将动作完成到位,出现了不乐意参与而且躲避的现象。这时,教师不要批评她们,而应该用期待的语言激励她们:“前滚翻的低头、含胸、团身、蹬腿动作要领,你只要好好掌握方法,你就会成功。”而如果一个只顾“教学”的教师,不考虑教学内容和客观因素的存在,也就是把学生仅仅看成学生,两者之间的距离始终保持在师生的关系上,两者的交流不是心灵上的,而且在学生尚未成功或者进步时,教师对学生采用不合时宜的语言激励,对学生的鼓励不及时、不适当,那么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中,也会像教师一样不能全身心投入,师生之间不能产生共鸣。所以,教师要善于把握住课堂中学生的心理,适时对他们进行表扬与鼓励。

2.注重课堂生成,捕捉教育契机,适时运用激励语言

教育契机的捕捉是一门艺术,抓住良好的教育契机,运用激励语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在学生发展中不仅要成为促进者和引导者,更应该是学生成长中的放大镜,耐心细致地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适时运用激励语言,让“强者更强、弱者进步”。例如,学生想展示自我但又束手束脚时,教师适时运用语言激励,会让学生充满自信地去展示,而且教师的适时激励有时会成为学生学习中的大转折。

3.激励语言,应面向全体,注意个别差异

教师运用激励语言要在面向全体的同时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教学过程中对“点”和“面”的语言激励能起到促进每一位学生发展的作用。在这节课中,对学生的个体差异的关注还不明显。如课中出现了一些小组不能合理摆放器材,这时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能在其他小组的基础上创新,效果可能就会更好。所以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感受快乐,适时地表扬与鼓励,让他们自己多尝试、多体验,培养良好的学习兴趣,慢慢地养成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中都有自己的创意与实践空间。

障碍跑教案范文第5篇

在体育教学中运用发现法,要求我们体育教师真正通晓体育教育有关学科知识的基本结构、课程标准,掌握如何发现体育科学原理和体育技能的方法和过程,并且还要有机动灵活与耐心的品质。这对于体育教师来说,要求显然更高。一般而言,发现法没有现成的方案,要根据不同发展阶段学生的特点与学习阶段来安排。小学体育教学一般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一、提出需要解决和研究的问题

提出的问题要使学生感兴趣,或者创设研究问题的情境,使学生在这种环境下面临矛盾,产生问题。如“快速跑中起跑采用怎样的姿势最合理、有效?”“投掷垒球时出手的角度应当怎样选择?”“跳高、跳远的助跑、起跳动作是一样的吗?”又如,在障碍跑中,要求学生利用原有的动作技能设计又快又安全过障碍的方法,等等。有时需要把提出的问题分解成若干需要解答的疑问,明确要“发现”的具体目标,以激起学生探究的兴趣。

二、让学生对问题提出解答假设

在教师知道下,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技能、教师提供的材料,尽可能地“发现”依据,并提出解答问题的假设。如指导学生根据力学原理等相关学科的知识来掌握“发现”蹲踞式起跑、投掷出手角度的依据,运用已有的运动技能来设计过障碍的动作与方法等。教师应帮助学生把已有的知识同他们正在研究的问题联系起来,运用已有的知识来解决问题。

三、组织学生寻求问题的解答

组织学生从理论和实践上对自己的假设进行论证、检验、补充或修正,如有不同观点与设想可以展开争论,或进行实践对比。此时教师需注意引导学生仔细思考,使隐藏的知识点明确起来;要善于启发学生进行对比,以便把知识点组织起来;要鼓励学生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来阐明自己的观点,教师不用过早地指出错误。一般可以采用分组形式进行集体研究,寻求答案或设计新动作。

四、对争论和证明作总结,得出共同的结论

为具体说明发现法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下面试举一例。

水平三中快速跑单元教学中学习起跑后的加速跑。上课后,教师将学生分成八个小组,要求他们根据学过的相关学科知识,结合自己的体育实践寻求加速跑时合理的身体姿势,进行示范交流,并阐明理由。

学生们怀着极大的兴趣开展了他们的“研究”,边摆姿势、边琢磨、边讨论,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出了多种方案,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种:1低头,下压上体;2上体迅速抬起,保持正直;3上体保持较大的自然前倾,逐渐抬起。

在集中交流时,第一种方案的设计者说,下压上体能使身体前倾,蹬地腿便于发力,能产生较大的加速度作用力。而低头能缩小身体的面积,减小空气阻力,有利于发挥最快速度。第二种方案的设计者演示他们的动作后解释说,上体迅速抬起保持正直,有利于加大摆动腿的幅度,加大步长,在步频不变的情况下,步长加大也就提高了速度……他们的发言引起了热烈的争论,有的说,压低上体,臀部就会上抬;有的说,加速跑的目的是提高速度,上体迅速抬起保持正直不利于速度的发挥,延长加速跑过程,影响最终的速度等等。

经过一段时间的争论、探究,多数同学比较倾向第三种方案。这时,教师分别按同学们设计的三种方案进行示范,并作50米跑计时。通过理论探究和实践对比,同学们最终“发现”了加速跑时合理的身体姿势。教师根据教学、物理知识和人体结构的原理作小结,指出同学们动作设计中正误,归纳出加速跑时上体应保持较大前倾,随着步长和跑速的增加逐渐抬起的结论性意见,并组织学生按照这个结论要求分组进行加速跑练习。

相关期刊更多

国际精神病学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国心理卫生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旅行医学科学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