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障碍管理论文

障碍管理论文

障碍管理论文

障碍管理论文范文第1篇

一、我国保险险种创新的障碍

(一)财产保险险种创新难点及问题

目前,我国财产保险总的趋势还是把目标盯在传统的三大险种上,机动车辆保险、企业财产保险和货物运输保险仍占产险的绝大部分比例,而在国外产险业中占半壁江山的责任保险等在我国仅占很小一部分,而且传统险种的发展也存在不少问题,具体体现在:

1、机动车辆保险虽持续增长,但赔付率却居高不下。机动车辆保险在我国一直是龙头险种,它撑起了财产保险的一片天,至今为止还没有任何一个险种能与之抗衡,其地位和作用不言而喻。但以湖南省湘西等地为例,由于其地势险要,出现了其赔付费超过其保费总收入、保险公司净亏的现象,其他地区情况稍好些,但赔付率一直降不下来。

2、企业财产保险业务原地徘徊。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企业盈亏状况的不确定,企业对保险的支付能力仍受到一定的影响。

3、货物运输保险经营有所滑坡。由于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入,市场发育不断完善,该险种的发展应从规模和效益上得到根本改善。但受我国宏观经济及周边国家和地区经济复苏缓慢的影响,其业务稍呈下滑趋势。

4、责任保险发展滞后。目前责任保险在我国有着巨大的成长空间。九十年代中期,各地保险机构才开始试办各种责任保险业务,且速度缓慢,一些直辖市和沿海城市对责任保险的重视程度好些,也取得了较好的收益,但大部分地区对之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如有些地方多次发生矿井坍塌、公共娱乐场所失火等,也未吸取其教训,对转嫁其风险探讨不够。

(二)人身保险险种创新难点及问题

1、传统寿险虽然总量呈增长态势,但适销对路的险种屈指可数。目前主要集中在养老保险和生死两全保险等险种上,那种“生不见,死才给”的险种对人们已缺乏相当的吸引力了。

2、健康保险的广泛需求和险种的吸引力矛盾仍困扰着健康保险市场。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入,群众盼望商业保险能担负起公众对健康保险需求的角色,一旦出现亮点,这个潜力将是惊人的。但现实情况是,目前所开发出来的一些险种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遗憾。如:对于基本住院医疗费用保险而言,年费率达30%-50%,若选定一个较高的保障水平,如保险金额10万元,每年需净付出保费3000-5000元,对于年轻人及健康体而言,购买愿望不会太大;若选定一个较小的保额,如5000元—1万元,保费可以在接受的范围内,但无法解决客户真正希望解决的问题,即医疗费用的高额性和不确定性。又如,对于重大疾病保险,年费率亦达25%-70%,且必须选定一个较高的保费水平,何况也无法解决一般性的疾病治疗问题,等等。

3、非传统寿险目前市场上虽然火爆,但前景的估测令人难以乐观。自1999年10月,平安保险公司推出世纪理财投资连结保险开始,到目前为止,国内市场上已有九家保险公司推出了分属于分红保险,万能寿险和投资连结保险的三大类十六个投资类的新险种。据2001年6月份公布的消息,目前北京保险市场上,投资类和分红类保费收入已占总收入的50%.但是对于新型的寿险产品而言,除保障性的给付外,还要分给客户一定的红利和收益,如果保险公司单纯靠增加保费收入来提高市场份额,而不注重自己的资产投资,如果还象《保险法》那样对保险基金的投资方式加以种种严格的限制,那么等到保险事故发生时,或承诺到期时,保险公司将无力给付客户。

二、各险种创新难度原因分析

(一)保险费率厘订难以准确把握,为险种创新设置了一定障碍

由于我国保险业起步晚,要掌握某一险种纯费率的参考统计数据还比较困难,即便是有些数据,但其可靠性也有待证实。就财产保险险种而言,主要是根据过去的经验数据计算费率,而我国保险业务统计档案建立的时间普遍不长,因此难以准确定价;另外,就目前来说,我国对短期险费率统得过死,搞“一刀切”,造成短期险费率过高,短期效益型险种业务拓展十分困难。对寿险产品而言,我国出台的生命表的时间不长,并有待完善,这给寿险产品费率的厘订带来了一定影响;而且,传统寿险产品体系的特点之一是固定预定利率,不管市场利率如何变,保险公司的费率都不可能随意更改,所以遇到近几年的银行利率频频下调时,我国寿险行业的利差普遍损失严重。

(二)保险险种克隆多,针对性不强,组合性能差目前,保险市场上,各公司的主力险种大多类似,财产保险主要集中在传统的三大险种上,而责任、信用、保证保险等仅占产险业务总量的10%以下,这个险种结构与加入WTO以后即将进入我国保险市场的外资保险企业相比严重失调。寿险方面,往往是一家保险公司推出的险种销售状况较好,其他保险公司则纷纷仿而效之,换一个名称,在保险责任方面略作修改,即仓促上阵。因此造成保险产品虽多,但似曾相识,真正能供不同阶层者选择的险种并不多,而且大多主力险种是综合型的,不能自由组合

(三)保险产品缺乏险种创新的市场环境

应该承认,我国民族保险业在险种开发上亦作出了很大努力,以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为例,1998年仅区域性保险条款就有约1500多个,数量是相当可观的,但是有效的供给却很有限,在监管部门备案的诸多条款中实际上只有十几个险种发展了起来,形成规模效益的险种更是寥寥无几。另外,我国保险险种的创新缺少政策性扶持,体制完善不够。险种创新需要技术、人才、管理和环境等,但目前我国保险知识产权尚未得到有效保护,缺乏创新的法制环境,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竞争的公平性,助长了价格战。保险新产品被克隆的现象层出不穷,而且以更优惠的责任保障和价格损害了原开发公司的利益,长此以往,中国保险险种的创新能力又怎能得到培育?

(四)绩效标准不合理,产品开发的后续工作跟不上

目前,中国的保险业大多还停留在粗放型经营阶段,其绩效评价主要以年保费收入为指标来衡量各公司的业绩情况,以完成多少保费来决定员工的收入分配,这就导致业务人员片面追求保费收入而忽视公司的长远利益,出现“重盈利,轻服务”、“收费见一见,平时不照面”、“不如实告知,蓄意欺骗客户”、“续保不及时,理赔不到位”等现象时有发生。

再说,新险种的推行有一个过程,例如包装、宣传、策划、销售方式和渠道,相关人员的新险种专业培训等,即使做到了这些步骤,有时也难免脱节。一般来说,业务人员愿意把精力放在自己比较熟知的险种上,而对有潜力的新险种,如投资分红和万能寿险等,由于其自身的证券知识和投资知识掌握不够,说不清,道不明,客户也只能“雾里看花,望洋兴叹”了。

三、推进保险险种创新的对策与建议

(一)险种创新需要制度和人力资源的保证

为鼓励险种创新,必须进行制度上的鼓励和保护。如对开发出优秀险种的部门和个人实行奖励措施,制订险种创新的规章制度。在公司行业之间,从法律上保护保险险种创新的知识产权和设计利益,对抄袭保险品种和条款的行为,应制订严格的处罚措施。

此外,“入世”对保险来说,既是机会又是压力,在知识经济时代,急需专业精通、操作熟练的智能型的保险专业人才,因此,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占据人才竞争的优势,这是保险业创新的源动力,也是我国保险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保证。

(二)贯彻效益优先原则,选准险种开发项目

对新险种开发项目的选定,需考虑三个因素:一是要有较充足的保源,只有保源充足才有开发和推行价值;二是要具备推行的有利条件,新设计的险种要考虑保险公司的技术条件,人员素质,地域优势等;三是要兼顾两个效益,即自身效益和社会效益,两个效益的有机结合,是保证新险种顺利推行的基本条件。

(三)厘订费率科学合理,风险责任界定恰当

由于市场和客户选择的现实存在,费率的厘订必然在选择一个适合的客户效用函数反映出的真实风险发生率的基础与增长一定比例的附加保费(经营成本和部分来源)来确定,所以,要让费率走向市场化,既不能过低也不能过高,过低则保险人亏本,过高则难以推行。

另外,风险责任范围过宽,会大大影响保险人的效益,过窄则对市场缺乏吸引力。

(四)搞好市场调查预测,有前瞻性地开发新险种我们要密切关注社会需求的热点,根据市场需求和未来走势积极开发市场潜力大的险种。

对财产保险市场来说,第一,要大力开发各类责任保险产品,随着我国法律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都会面临各种风险,因此,此类险种将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第二,要积极探讨、研究开发高科技保险险种,以适应高科技发展需要;第三,对原有险种进行过滤、筛选和改造,优化业务结构。

对人身保险市场来说,首先,加大非传统型险种的创新力度,加快培养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改变对引进产品过度依赖和模仿的状况,对引进的产品应和实际相结合,消化、创新,使其真正为我所用,实现跨越性发展。要对分红险种进行深入研究,拓宽保险基金投资渠道,加大投资和保障型险种创新。其次,要加强健康和医疗险种研究。作为健康医疗保险产品的供给者,如果要满足客户的需求,所关心的问题有三:一是产品的定价及选择,二是要提高承保率,三是要提品自由组合的险种。而要提高承保率,产品险种的自由组合是其必然出路。

(五)改革绩效评价标准,由粗放型向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

无论是产险还是寿险,都不能单纯以保费作为绩效评价标准,而要与国际惯例接轨,必须鼓励集约型经营模式,以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经营目标。

(六)做好与险种创新相配套的有关工作

1、媒体推广工作。通过报纸、电台、银行、柜台、邮局网点、各大商场等高覆盖宣传保险新险种,争取短期内获得市场认同。

2、客户认知工作。在产生相当的市场影响后,通过公司已承保的客户资料,积极向新老客户推荐创新产品,通过业务员发放调查问卷表等方式了解客户需求,也让公司了解市场的接纳程度,提高业务员的活动量和业务机会。

3、售后服务工作。不但要求保险人查勘理赔及时到位,不乱赔、不惜赔,深入客户慰问和了解情况,而且要求保险人提供保险延伸服务,客户需要什么服务,就提供什么服务,如为客户提供家庭投资、理财的长远规划,提供信贷消费的有关服务,设立急救医院、康复中心,提供定期免费体检、康复护理、交通事故救援服务,向客户提供就业信息,等等。

「参考文献

1、李榴余:《江苏保险市场述评》[J],《保险市场》,2000年8月

2、李正峰:《论保险产品的开发》[J],《保险研究》,2000年11期

3、罗振军:《论加入WTO与产险险种结构调整》[J],《保险研究》,2001年第1期

4、杨永刚等:《技术创新是保险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J],《保险研究》,2000年第4期

5、刘文书:《试论保险新险种的推行效益》[J],《保险研究》,2000年第1期

障碍管理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初中学生在开始学习化学知识时,出于对新学科的兴趣和受到“新鲜热闹”的化学实验的吸引,往往学习热情高涨,成绩良好。但在接触到原子和分子、原子结构和化合价等抽象概念后,相当一部分同学开始出现学习困难----难以清晰准确的把握各种概念,不能综合运用各概念解题,使得新教材第四单元“物质的构成”成为初中化学学习的第一个重大分化点。因此,分析初中学生化学学习障碍的成因,谋求有效的跨越化学学习思维障碍的解决之道,成为初中化学教学的首要任务。

一、化学思维障碍的主要表现形式及分析

障碍管理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 网页无障碍 网站无障碍 WAI

[分类号]G203

网络因具有广播、电视、电话等传统大众传媒和通讯工具所不具备的独特优势而日渐融入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WWW创始人TimBerners―Lee认为“Web的力量在于其普遍性。能够被任何人访问,而不论其是否有残疾,是Web的基本要求”。然而,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站设计时为了美观和更吸引人注意而采用了大量的图片和动画等技术,而未考虑到特殊人群的上网需求,因此导致一大部分残障人士和老年人等弱势群体不能和普通人一样访问到其中的信息,平等地享有网络带来的利益。这极大地违背了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中“信息公平利用”的要求。为此,各国都进行了不懈努力,展开了网站无障碍建设方面的研究。

我国亦如此,虽然起步较晚,但也对网站无障碍建设进行了一系列探讨。本文目的即在于通过梳理国内关于网站无障碍方面研究的成果,分析我国在此方面研究的不足,为进一步研究指明方向。

1 网站无障碍研究文献的收集

网页无障碍是网站无障碍的前提与基础,因此,对网站无障碍的研究都从网页无障碍开始。网页无障碍译自“web accessibility”。关于“accessibility”,有的译为“可访问性”或“易访问性”,有的译为“可达性”、“近用性”、“无障碍”等。在2004年举行的首届中国信息无障碍论坛上,正式把aeeessibility翻译为无障碍,故本文也采用“无障碍”来表述。而“web”也有“网页”、“网络”的不同译法,还有以“website accessibility”为主题的研究。鉴于译文有差别,为了相关文献搜集齐全完整,笔者分别以“网页”、“网络”、“网站”与“无障碍”、“近用性”和“易访问性”分别组合进行摘要检索;然后,又以“web accessibility”为关键词在CNKI上进行检索,力求将“web accessibility”译为其他解释的文章也涵盖在内。最后,去除重复文章,经整理统计,共获得期刊文章84篇,学位论文13篇。

2 网站无障碍研究文献的分类

根据收集到的文献资料来看,我国在网站无障碍方面进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基础理论研究、技术研究、基于不同用户的研究和基于不同类型网站的研究。

2.1 基础理论研究

在基础理论研究中,大部分文献介绍和引进了国外关于无障碍方面的概念和理论。尽管对access,bmty的翻译不同,但几乎都引用WAI(Web accessibility ini-tiative,网络无障碍组织)关于网页无障碍的概念,即认为网页内容对于残障用户的可阅读与可理解。同时指出,提高无障碍性也能让普通用户更容易理解网页内容。

在网页无障碍建设的意义方面,蒋淑君从互联网带给残疾人的优越性谈起,分析了不同残疾人群的无障碍网页需求及设计要求。樊戈分析了Web信息资源无障碍化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后,从意识、策略、技术三个层面,就如何构建国内Web信息资源无障碍化建设环境进行了探讨。

网页无障碍的实现需要得到国家法律和政策层面的支持。张家年等阐述了新版《残疾人保障法》修订背景以及其中与信息无障碍环境建设有关联的条款;讨论了该法在构建信息无障碍环境实践操作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最后探讨如何利用《残疾人保障法》为构建信息无障碍环境提供坚实的法律保障,并提出将《残疾人保障法》和我国信息无障碍环境建设标准链接起来;贯彻和执行无障碍设计原则理念等策略。章品等在对美国信息无障碍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概述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了美国信息无障碍法律法规建设的发展历程及特点,最后探讨了美国信息无障碍法律法规建设对我国信息无障碍法律法规支持体系建设的启示。孙祯祥等还对澳大利亚各个层面、领域有关信息无障碍的法规和政策进行了部分梳理,希望为我国相关政策的制定和事业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为了保障所有人拥有均等的获取和利用网络信息的机会,需要构建无障碍的网络环境。陈子健等对建构无障碍网络环境过程中涉及到的因素进行了梳理和分析,以帮助人们对网站无障碍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指导网络设计开发人员的实践。

2.2 技术研究

目前,国际上在解决网站无障碍问题时,主要从开发先进的技术支持和规范网站设计这两个方面着手。规范网站设计是在服务器端对网站内容提出设计要求并制定相应的标准,是从网站的设计上去除障碍,以使残障者能借助辅助设备顺利地访问网站。规范网站设计要从网页无障碍的设计标准人手,国内的文献主要以介绍WAI颁布的一系列规范文件及美国的508标准为主。吴英桦则主要介绍我国互联网网站设计无障碍技术标准的立项背景、标准的制定过程,并介绍了标准的技术内容,最后介绍了标准的应用推广情况。

网页无障碍设计工具和检测工具也是实现网站无障碍的重要组成部分。樊戈等在分析易用性控制的技术根源基础上,分别从实施基础、核心人物和根本保障三个环节对Web资源实施易用性控制的技术措施进行了初步探讨。霍利分析了国内网站可达性的设计现状后,对一些常见的设计错误提出了改进方法。同时设计并开发了测试工具WAET。该工具可以测试基本的可达性问题,并能够修改级别错误,具有一定的实用性。赵洋等针对网页易访问性评估工具的不足,讨论基于XSLT的网页易访问性评估工具设计思路,阐述网页易访问性评估指标的设定,分析指标设计的规则和实现方法。孙祯祥等参考WAI所的WCAG1.0及国内外无障碍网站相关信息,针对中国实际情况,结合中文网站的特点,总结得出符合中国实情的中文无障碍网站评价模型的指标体系。

此外,网站无障碍实现中的一些细节问题也有人研究。陈子健等通过对一些网站进行无障碍检测发现网站导航方面的一系列问题,根据无障碍设计原则,为网站导航无障碍设计提出了一些策略。丁文洁结合国际上的无障碍网页开发原则和规范,分析并提出同步多媒体集成语言(即SMIL技术)可以解决多媒体播放在视觉无障碍网页设计中的可及性和可控性问题,重点研究了利用该技术解决网页中动态图像的视觉无障碍优化面临的问题。

2.3 基于不同用户的研究

在所有弱势群体中,视障用户在访问网站中所要面对的困难是最多、最复杂的,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讲,网络资源首先是一种视觉资源,视障用户必须借助于各种软硬件辅助手段,以非视觉的方式来访问,因此大量研究以视障用户为视角展开。孙庆华通过

调查法、观察法等深入全面地了解视障用户不同于普通用户的网络访问方式和行为,以及由此形成的在网络访问中的障碍体验和无障碍需求。最后,针对在工具测试和用户测试中发现的主要问题,在描述视障人士的障碍和需求基础上,依据通用设计原则和WCAGl.0,提出了针对视障用户的无障碍设计原则,为WCAGl.0的运用提供了一套更具操作性的参考。王雅溪针对视障人群的基本情况,分析现今网络界面中他们面临的一系列存取障碍问题,通过深入了解视障用户的生理、认知、心理、行为等特点及上网习惯方式,分析由此形成的网络界面无障碍要求,进而提出针对视障用户的网络界面无障碍设计原则。杨金转分析了视障人群在使用网络课程时可能存在的障碍,按照国际标准对我国部分网络课程页面无障碍状况进行了测试分析,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归纳总结。结合通用设计和无障碍设计理念,研究如何设计网络课程的页面元素、用户界面的布局以及如何提高其无障碍访问。

除了针对视障人群进行的专门研究,还有针对其他人群如老年人群和认知障碍人群进行的网站无障碍相关研究。

2.4 基于不同类型网站的研究

由于无障碍理念的广泛传播,国外已经将这一思想广泛廊用于各行各业的网站设计中。有研究表明,在对无障碍需求方面,政府排列第一位,其余依次为教育、图书馆、新闻组和在线期刊、公共设施、交通、医院、银行等。我国学者分别对政府、教育、图书馆领域的网站无障碍建设情况展开了研究。

2.4.1 政府网站 肖卫兵在阐述政府网站管理的重要原则――可用性原则时认为,该原则包括可访问性和可使用性两层含义。这是首次在政府网站管理中提及可访问性的问题。毛家菊认为政府网站的以人为本、以服务对象为中心不仅体现在针对不同对象提供个性化服务,同时还体现在针对特殊人群提供多种服务途径,并指出这是我国政府门户网站无障碍化建设趋势。武晓鹏分析了我国政府门户网站引入无障碍的必要性和我国当前政府门户网站建设现状后,对我国政府门户网站无障碍建设提出建议;最后认为,只有政府充分重视自身门户网站无障碍建设,逐步克服目前所存在的各种认知误区,真正建立起贯穿于政府门户建设全过程的服务意识,才能够更大程度提升政府门户的公共服务效能,从而保障残障人士应有之权益。他的观点为后来学者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周晓英等具体分析了国内外政府网站信息无障碍的政策、标准和举措,最后对我国政府网站信息无障碍建设提出法律法规层面、标准构建方面、评价体系方面等宏观方面的对策。唐思慧从分析了电子政务与信息无障碍的关系人手,从普遍设计原则与无障碍标准两方面探讨电子政务信息无障碍的实现。夏义从政府网站无障碍性原则的概念探讨出发,明确网站无障碍性的内涵包括网页内容无障碍、网络应用无障碍以及它们与辅助产品和技术的兼容。同时,系统介绍了一些国际组织和美国、日本等政府网站无障碍性的制度规范及做法,分析了我国政府网站无障碍性的差距与实践进展,并指明未来的发展道路。郭金兰认为政府网站对残障人士的可访问性课题涉及法律和政策制定,Web技术标准和用户本身等诸多因素。通过中外比较和调查研究,分析了我国政府网站几乎完全忽略了网站内容对残障人士的可访问性的原因:立法的空缺,未将可访问性作为政府网站测评指标之一以及政府网站开发者完全忽视Web可访问性技术和标准。钱小龙等阐述了政府门户网站引入无障碍理念的必要性和建设无障碍化政府门户网站的背景,研究分析了无障碍化政府门户网站的主要特征,并详述了政府门户网站无障碍化的基本技术要求。最后提出推进包括政府门户网站在内的网站空间无障碍发展进程的建议。

在基础理论探讨的同时,也有对我国网站无障碍建设状况进行的调查。王静生等以我国省级电子政务网站为代表对当前电子政务网站无障碍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并针对在电子政务网站无障碍检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我国电子政务网站无障碍建设中要转变电子政务服务观念,完善相关法律;完善电子政务网站开发技术和遵循相关标准等策略。霍利等为了了解中国网站可达性的现状,依据WAI的WCAG.0,选用Bobby软件作为测评工具,在线测评了国内外10种类型的200个网站。基于测评数据,进行了国内外网站可达性的比较性研究,总结了中国网站可达性的发展现状,并对政府和网站相关人员提出一定建议和要求。

2.4.2 图书馆网站 李院在我国学术界开启了网站无障碍研究的先河。他阐述了图书馆网站可访问性的含义,探讨了影响图书馆网站可访问性的各种因素,并指出建立可访问性良好的图书馆网站应该注意的问题和应该遵循的原则,最后介绍了图书馆网站的可访问性测试。钱国富等。分析了在图书馆网站中进行无障碍建设的原因,指出无障碍建设是图书馆网站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并针对视障残疾人的特殊性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刘炳芳在WAl制定的网页内容规范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阐述无障碍网页设计的必要性,指出无障碍网页开发应遵循的原则和要求,并结合图书馆网站开发的特点,提出图书馆在网站无障碍化设计中应遵循的具体步骤。张炜等遵照我国网页设计无障碍技术要求及WAI的WCAG2.0设计了中国盲人数字图书馆。该图书馆网站不仅在服务对象、服务方式、资源建设等方面具有显著特点,而且还实现了网页设计无障碍、内容呈现无障碍、辅助技术兼容无障碍、后台管理无障碍等无障碍技术在网站建设中的应用,具有借鉴和推广价值。

2.4.3 教育网站 教育网站的研究包括教育网站无障碍和网络课程无障碍两个方面。孙祯祥等认为WAI开发的一系列技术规范对网站健康有序地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在测试了我国一些学校网站的主页后,发现当前教育网站的设计中存在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善措施。王佑镁参照由WAI的WCAG1.0,借助于Bobby Online的在线评价工具及人工检测工具,采用抽样调查法对2003―2005年度国家精品课程的网上资源进行了可及性检测和评价分析,结果发现10%的网上资源在可及性测试中获得比较理想的指数,大多数网上资源都有网页可及性错误。通过可及性参数分析与评估可以为高校精品课程网上资源建设提供依据和参考指标。赵洋等也对我国精品课程网站易访问性进行了评估。不同的是,他们对2003―2007年度国家、省、校三级精品课程网站进行了易访问性抽样评测和分析,结果与王佑镁的发现类似,大多数网站都有易访问性问题,最后对改进精品网站的易访问性提出对策。

除了基于测评的理论研究外,在教育网站无障碍方面还有具体的实践方法研究。张家年等介绍并分析了IMS开发的IMS AccessForAll系列规范,提出基于IMS AeeessForAll规范来指导无障碍网络学习环境的建设。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张家年论述了教育网站易访问性设计理念、设计原则和设计模型,并从媒

体获取和教育教学信息理解两个方面给出了具体的设计方法。黄璐则从无障碍网络课程设计入手,在研究了无障碍网络课程的设计依据后,阐述了无障碍网络课程的设计模型、设计原则和设计策略,并提出了无障碍网络课程的实现框架。根据提出的设计思想,对《电视教材编导与制作》进行了开发、检测和评价。文剑平在国内首次提出了一套网络课程的无障碍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陈子健针对教育网站研发过程中具体问题进行分析,通过实例说明怎样进行无障碍开发。最后介绍了教育网站无障碍检测方法。杨金转则对我国45个和国外15个网络课程的首页和二级页面进行A-prompt自动检测数据分析,针对测试中发现的主要问题,详细论述了无障碍设计原则和应采取的操作,并介绍了使用A―prompt软件对特定问题进行修复的过程。张燕还对网络课程无障碍建设进行了微观方面的研究。

3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总体而言,我国的网站无障碍研究从2000年的崭露头角,经过10年的努力,到目前已取得了一定成果。相关研究无论是对网站无障碍建设的理论方面还是实践方面都有所涉及:既有对网站无障碍建设的必要性、法律基础和环境等总体性理论的分析,也有以不同用户为视角进行的专门研究;既有对网页技术标准的探讨,也有对具体设计工具和检测工具在实际应用中的研究。此外,还有对政府网站、图书馆网站和教育网站等专门领域的详细论述。从表面来看,我们的研究已经涉及到了网站无障碍建设中的方方面面。然而,如果深入分析的话,可以发现我国目前在此领域进行的研究与国外同行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

3.1 研究范围狭窄

WAI认为网站无障碍有7个组成部分:内容、用户(网页浏览器和媒体播放器等)、辅助技术、用户、开发者、开发工具、检测工具。我国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内容方面,对网页内容制作要求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而对检测工具只进行了初步的尝试,对开发工具则仍停留在介绍阶段。笔者认为这是导致我国目前虽然也进行了网页无障碍研究,但并未推动我国网站无障碍建设实践的部分原因。由于我们只对网页无障碍的内容进行了研究,缺乏另外两端的研究,使得网络开发者不清楚如何开发出这样的网页,而用户也不知道如何利用这样的网页,就好比设计好了路的蓝图,至于怎样铺路,用什么样的交通工具却还未研究。

3.2 研究深度欠缺

我国对网页无障碍方面的研究尽管始于2000年,但只是浅尝则止,缺乏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比如,我国学者为了解我国网站的无障碍建设现状,借鉴国外研究的方法,通过检测工具对网站进行实地检测。但检测得到的大量数据仅用于说明现象,而并未对数据做具体的、多角度的分析,通过这些数据来探讨现象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以致使研究停留在表面。再比如,网站检测和评估是判定一个网站有无障碍的一种重要方法,WAI网站上提出了网站无障碍评估方法主要有专家检测、自动工具检测和用户检测三种方式,而最佳的评估方法是三种检测方式的综合。我国学者在研究中仅使用自动工具进行网站无障碍检测(例如Bobby软件),而并未深入探讨选择此种检测方法的原因及其局限性,这使得研究结果缺乏客观性。

3.3 研究主体单一

从文献的作者可以看出,他们大部分是来自教育技术、信息管理学及部分计算机专业的高校教师和学生。如果再将这些文献的作者进行分类的话,我们会发现其中有17篇期刊文章和6篇硕士论文甚至只源于一个研究小组的成果,即孙祯祥教授组织进行的2006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信息平等意义上的无障碍网络环境构建研究”。可见,从事网页无障碍研究的其他研究主体确实寥寥无几,这直接导致了研究范围狭窄等问题。网站无障碍建设涉及管理学、计算机科学、法学等多个学科领域,需要各领域学者从多个视角人手进行理论和实践的研究。

4 未来研究的建议

网站无障碍问题本身的复杂性决定了对其研究的复杂性。针对上述问题,可从以下方面进行改善。

4.1 扩大网站无障碍相关研究范围

网站无障碍的实现除了网页本身的技术问题外还涉及其他因素,还要对这些因素进行广泛分析和深入研究。比如,从利益主体的角度来说,网站无障碍建设涉及的相关人员主要是网站开发者和用户,所以需要对他们分别进行研究;鉴于用户在网站检测和评估中的重要作用,还要进行开发者端和用户端的沟通研究;从环境保障角度来说,除了网页无障碍技术指南外,还有检测和评估技术及法律政策等因素。这些都是实现网站无障碍的必要条件,因此都需要深入研究。

4.2 深入探讨网站无障碍问题存在的原因

在我国当前的研究中,对网页无障碍建设的建议总无外乎法律法规建设方面、指南标准制定方面和意识宣传方面。然而,从国外研究情况和实践情况来看,在网页无障碍的立法、标准都具备的英、美等国家,其网站依然没有达到很高的无障碍程度。可见,法规和标准是网页无障碍实现的必要条件,但决不是充分条件。所以,我们要继续深入探讨导致网页无障碍问题存在的其他因素。

4.3 重视对网站无障碍状况进行检测评估

当前研究中,对我国政府网站无障碍状况进行检测和分析的内容较少。实证研究的缺乏导致对网站存在障碍状况了解不足,因而不能提出有效地解决问题的方法。国外进行的大量网站无障碍水平检测的研究已经证明,只有通过网站无障碍测试和评估才能证明一个网站遵守网页无障碍指南的要求与否,进而帮助网站开发者找到可能存在的网页利用障碍,提高网站无障碍水平。

障碍管理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急性脑血管;意识障碍;临床治疗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7023-02

脑血管疾病(cvd)是各种血管原性脑病变引起的脑功能障碍,是神经系统常见病和多发病,死亡率占所有疾病的10%,是目前人类疾病三大死亡原因之一,50%-70%的存活者遗留瘫痪、失语等残疾,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且发病率、患病率和死亡率随年龄增长[1]。选择我院内科2012年至2013年的24例急性脑血管意识障碍患者,对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4例急性脑血管意识障碍患者,在秋末初冬发病13例,占54.2%,发病率比较高。24例急性脑血管意识障碍患者的年龄为41-75岁,其中脑出血患者为12例,脑梗死患者7例,蛛网膜下腔出血为3例,其他疾病为2例。

1.2方法所选24例患者均有头痛、头晕、恶心、肢体麻木、言语不清等伴随症状,加重至嗜睡、昏睡、浅昏迷及深昏迷等不同的意识障碍。均进行CT、MRI、血生化、心电图等辅助检查。

2分析

2.1病情进展患者的病情决定了急性脑血管病患者从发病到出现意识障碍的时间[2]。发病2小时以后,产生意识障碍为病情进展较快,当意识障碍发病时间大于24小时,颅内压增高出现的比较晚、症状相对较轻。若意识障碍不断加重,则显示病情严重,死亡率较高。脑出血患者因颅内占位效应明显,产生意识障碍的时间通常不大于6小时,症状多于数小时发展至高峰。24例患者中,其中3例脑出血于5小时内出现意识障碍。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于安静或睡眠中发病,症状多于十余小时或1-2天达到高峰,病情进展相对缓慢,产生意识障碍多在十余小时以后。24例患者中,其中1例脑梗死在发病4小时后昏迷,6例在10小时以后出现不同意识障碍。而3例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仅出现烦躁不安、谵妄和嗜睡等轻度意识障碍,治疗以后未发生昏迷。

2.2治疗防治脑水肿,有助于延缓意识障碍的进展,对预后具有重要的影响。治疗的重点是积极脱水、降颅压,常用皮质类固醇、脱水剂和利尿剂等。并控制血压,保证营养和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防治并发症等。恢复期则进行理疗、功能锻炼等康复治疗,促进神经功能恢复,降低致残率。

2.3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4.0对数据进行分析,进行t检验。

3结果

24例急性脑血管意识障碍患者,其中脑出血患者为12例,脑梗死患者7例,蛛网膜下腔出血为3例,其他疾病为2例。对24例急性脑血管意识障碍患者进行诊断、治疗,病情恢复较好,见表1。

4讨论

意识在医学中指大脑的觉醒程度,是中枢神经系统对内外环境刺激做出应答反应的能力,或机体对自身及周围环境的感知和理解能力。意识的维持是通过脑桥中部以上的脑干上行性网状激活系统及其投射至双侧丘脑的纤维,以及大脑半球的正常功能实现的。累及网状激活系统或双侧大脑半球的病变均可导致意识障碍。由于脑缺血、缺氧、葡萄糖供给不足、酶代谢异常等因素可引起脑代谢细胞紊乱,从而导致脑干上行性网状结构功能损害和脑活动功能减退,产生意识障碍[3]。

在脑出血发病后2至3个小时内产生意识障碍达89.75%[4],间脑对脑干造成压迫,可能会对患者的生命造成威胁。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则脑水肿出现的时间比较晚,意识障碍比出血性脑血管疾病低。当出现脑水肿占位效应时,颅内压增加到一定程度,通过自然空隙,部分脑组织和脑室移位、变形至压力较低处,甚至形成脑疝。脑疝是脑出血最常见的直接致死原因。要对颅内压增高现象进行及时的处理,降低颅内压。

总之,急性脑血管意识障碍患者最基本的特点是出现意识障碍,脑血管疾病发病后,产生意识障碍的时间越早,意识障碍程度越深,预后则越差。要尽快明确病因,需要进行头部CT、MRI、DSA、心电图、血生化检查等。医生需要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处理方法,减小病变范围,促进脑部功能的恢复。治疗的方法包括对血压进行控制,降低颅内压,在必须的情况下,采取特殊处理的方法,对于早期脑梗死患者应用溶栓,对大面积脑出血、动脉瘤及动静脉畸形的患者进行外科手术,提升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贾建平,主编.神经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6.第6版.

[2]宋海慧.急性脑血管所致意识障碍48例分析[J].吉林医学,2010,31(27):4750.

障碍管理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脑外伤;吞咽障碍;相关因素;分析

当前国内出现了部分文献是探讨关于脑外伤后吞咽障碍特点以及训练方式,本文通过进一步对脑外伤患者出现吞咽障碍的危险因素加以分析,进一步提出有效的防治对策。

1 吞咽功能评估

患者的病情平稳后,意识逐渐转变清醒,在配合评估工作开展过程中,需要采用吞咽功能评估表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详细的评估[1]。

吞咽功能评分分为两个测试部分,需要由专门的培训医师开展相应的治疗工作,进一步提升治疗效果。

1.1间接吞咽测试 患者选取至少60°坐位姿势,按照下列的步骤开展测试工作:①观察患者是否有能力能够集中注意力15min;②患者可以咳嗽或者是清嗓子2次;③吞咽口水有效开展;④没有流口水症状;⑤医护人员带领患者进行发音试验,没有出现含糊、嘶哑、过水声等[2-3]。

针对每一项症状的表现情况进行评分测定,每一项动作顺利完成,得分为2分,全部完成得分为10分,之后继续开展后续的吞咽测试工作,当患者没有办法顺利完成时,需要对其评估工作停止[4]。

1.2直接吞咽测试[5] 按照糊状食物、液体食物、固体食物等按照顺序执行操作:①吞咽不能完成得分为0分,延迟得分为2分;成功完成吞咽动作评分为4分;②咳嗽评估,在患者吞咽之前、吞咽过程以及吞咽过后3min左右完成测试,其中出现咳嗽症状得分为0分,不出现咳嗽症状得分为2分;③流口水评估,其中出现流口水症状得分为0分,不出现流口水症状得分为2分;④声音变化评估,其中出现声音变化得分为0分,不出现声音变化得分为2分。

患者先食用1/2的糊状食物,给予患者3~5次后,没有出现异常情况或者是不良反应后,得分为10分,继续对患者实施液体食物评估测定,依次给予水3、5、10、20ml,当患者没有出现异常情况后需要继续给予患者水50ml,让患者以最快的速度进行吞咽训练,当没有出现任何不良反应症状后得分是10分。继续对患者实施固体食物评估测定,让患者服用小片干面包,重复食用5次,要求患者在10s之内完成吞咽测试,当没有出现任何不良反应症状后得分是10分[6]。

当患者的得分在0~38分之间时,表示患者出现了吞咽功能障碍;当患者的得分在0~18分之间时,表示患者出现了重度吞咽功能障碍;当患者的得分在20~28分之间时,表示患者出现了中度吞咽功能障碍;当患者的得分在20~38分之间时,表示患者出现了轻度吞咽功能障碍;当患者的得分是40分时,表示患者没有出现了吞咽功能障碍。

2 展望

吞咽动作完成过程中需要不同的水平神经系统共同作用协同完成,主要包括皮层、皮质下区域、脑干、小脑、周围神经等,吞咽障碍最常见的一个影响因素就是神经源性[7]。

经过研究后发现大约有37.0%~78.0%的脑卒中患者存在吞咽功能障碍,有82.0%的帕金森疾病患者存在吞咽功能障碍,而脑外伤患者的吞咽功能障碍发生率也非常高[8]。

对于脑外伤患者,通常采取的最常见的治疗方式就是利用气管切开方式开展治疗过程,进一步对患者的通气状况进行改善和调节,但是此类手术开展过程中,经常会造成患者的管腔变得狭窄,引起患者的气管狭窄,进一步引发吞咽功能障碍,这主要和患者的口咽食管分泌物堆积有很大的影响,患者的食道、舌骨运动产生一定的阻碍,患者的气管切开会对患者食道内气体压力产生较大的影响[9-11],从而导致患者产生吞咽功能障碍,因此在临床中需要对引起患者吞咽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加以分析和认识,进一步了解患者的吞咽障碍引发因素以及产生的不良反应,能够正确认识吞咽障碍和脑外伤疾病之间存在的关系,通过视觉、嗅觉等来感知食物,利用相应的工具将食物送到患者的口中,这就需要提升患者的认知能力,通过对患者的认知能力加以提升,使得患者对于进食产生兴趣,从而保证吞咽动作的顺利开展。

脑外伤疾病和吞咽障碍之间存在的很大关联性,其中患者的脑外伤严重程度、脑外伤受伤部位、气管切开、认知障碍等和患者之间存在很大的关系,医护人员一定要正确识别引起患者吞咽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在进食之前做好相应的监管工作,降低进食危险性,保证吞咽动作顺利完成[12-13]。进一步通过识别脑外伤并发吞咽功能障碍疾病的有关影响因素,可以在住院期间以及出院后加强识别,提前做好相应的防御管理工作,保证患者的有效康复,提升脑外伤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吞咽功能障碍的发生次数,改善患者的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保证患者的认知功能得到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张一,柏慧华,祝晓娟,等.脑外伤并发吞咽障碍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5,(5):572-574.

[2]张欣,张皓.脑外伤后吞咽障碍研究进展[C].//2011北京地区神经内科学术年会论文集.2011:218-222.

[3]招少枫,窦祖林.肌电生物反馈和低频电刺激在吞咽障碍中的应用进展[J].中华脑科疾病与康复杂志(电子版),2013,3(3):196-199.

[4]孟宪忠.吞咽障碍的康复治疗方法探讨[J].神经病学与神经康复学杂志,2011,08(2):102-104.

[5]闫玮娟,马修堂,薛蓓蕾,等.重度脑外伤吞咽障碍患者综合康复专科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中国疗养医学,2013,22(8):715-716.

[6]蘧明月,冯艳,赵芳芳,等.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外伤吞咽障碍患者康复的影响[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5,6(18):113-114.

[7]杨.综合护理干预对重度脑外伤吞咽障碍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20):128-129.

[8]曾西,王德军,王留根,等.间歇口腔营养管对脑外伤吞咽障碍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C].//首届全国脑外伤治疗与康复学术大会论文集.2011:26.

[9]徐基民,李惠兰,陈之罡,等. 吞咽训练配合针刺对慢性神经源性吞咽障碍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0,32(08).

[10]张欣,王伟,张皓 . 重度创伤性颅脑损伤恢复期患者吞咽功能障碍的影像学特点[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12,34(08).

[11]郭钢花,宋垒垒,李哲.肌电生物反馈治疗慢性神经源性吞咽障碍的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医刊, 2013,40(11).

相关期刊更多

国际精神病学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国心理卫生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旅行医学科学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