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障碍管理论文

障碍管理论文范文精选

障碍管理论文

障碍管理论文范文第1篇

本文作者:许开李秋娥作者单位:冀中能源峰峰集团有限公司总医院

膝关节的活动度由术前的平均31°恢复到术后和康复训练后随访时平均110°,增加79°。平均HSS评分由术前的74分提高到随访结束时90分,平均增加16分。根据Judet标准,本组优20例,良10例,可1例,优良率97%,有效率100%。

创伤后膝关节功能障碍的主要病理特点是:骨折血肿机化形成的纤维瘢痕与股中间肌本身损伤后形成的纤维瘢痕粘连在一起并固定于前方形成纤维粘连;术后长期制动形成的关节内粘连和股直肌及扩张部的挛缩。笔者强调术前康复指导、手术松解与术后早期康复训练具有同等的重要性。膝关节功能障碍患者手术时机的选择在原始损伤1a以上且骨折已愈合,内固定器械已取出。手术切口选择膝关节微创常规切口,手术松解必须按步骤进行,以达到最大屈曲度,松解手术必须彻底。术后康复的重点是重建伸膝装置在股骨前面形成的滑动机制和恢复膝关节伸屈肌力。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和完善,微创手术得到了快速的应用发展阶段,手术技术日趋成熟。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康复理念在国内不断普及,康复治疗技术作为康复医学这一新兴学科中的重要专业之一,得到了全面、科学、快速的发展。关节松动术是治疗关节功能障碍,如僵硬、可逆的关节活动度受限、关节疼痛的一门康复治疗技术[3]。它是由治疗师实施的被动运动技术,可以是快速的振动动作,也可以是持续的牵张,目的是减少疼痛或增加关节活动度,其运动方式为被动的生理性运动,或被动的附属运动。关节松动术操作手法分为4级[4]。笔者科学地运用关节松动技术3,4级手法,既维持了膝关节生理性运动活动范围,又解决了因关节囊、韧带紧缩或粘连造成的关节附属运动丧失。董纪元等[5]报道,连续被动活动膝关节功能训练,对恢复膝关节功能非常重要。尹清等[6]通过研究得出康复开始时间不同对患者的康复疗效影响显著,术后1个月内是进行康复训练的最佳时机。本组病例在创伤后膝关节功能障碍治疗中积极应用专业的康复训练器械,也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

总之,笔者认为创伤后膝关节功能障碍患者采用微创手术治疗后配合综合康复训练,对膝关节功能障碍的恢复起到了齐头并进的作用,微创手术能在彻底切除松解瘢痕纤维组织同时,避免了传统松解手术的再次粘连。专业的康复训练能恢复关节内结构的正常位置或无痛性位置,从而恢复无痛、全范围的关节运动;可使滑膜液流动而刺激生物活动,提供并改善软骨营养;可维持关节及其周围组织的延展性和韧性等,能有效扩大关节活动范围。二者配合应用互补相加,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是一种治疗创伤后膝关节功能障碍的好方法。

障碍管理论文范文第2篇

论文摘要:普通高中教育作为中等教育的高级阶段,在培养学生素质、健全学生人格等方面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然而,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普通高中政治教育己经越来越不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新一轮课程改革应运而生。本文探讨了当前高中政治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高中政治教育效果的几点看法和建议。

一、当前高中政治教育出现问题的原因

1、高中思想政治课教条化与死板化

长期以来,由于课程设计上的封闭性,教师和学生的生活、经验、问题、困惑、理解、智慧、意愿、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丰富的素材性课程资源通通被排斥在教学过程之外,原本十分丰富的教学过程缩减成为单一的传授书本知识和解题技能的过程,教师、学生在课程和教学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被束缚了,在教学互动中动态生成的课程资源被忽视甚至被压制了。教师只是课程的执行者,教学过程即传授客观知识的过程。教师自己的经验、理解、智慧、困惑、问题等素材性课程资源不能合法地进入教学过程,他们自身也就被排斥在课程和教学之外了,他们就只能是一个“传声筒”。教学过程就演变成为一个纯粹的客观学习过程,老师教着、学生学着“客观知识”。这个过程除了与考试有关外,与他们的生活、与他们的人生无关。

2、理论与现实生活的距离,增加了高中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难度

社会转型时期,思想困惑多。在当前转型时期的社会状态下,各种制度尚不完善,社会各个领域存在大量的失范和混乱,个人主义、自由主义、虚无主义、怀疑主义等思潮的涌现。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向学生传授的大多是“应然”状态的思想化的理论知识,这些知识与学生们所接触到的“实然”状态的社会现实之间存在一定距离,因而会使教育对象在思想上产生许多冲突和困惑,对思想政治教育造成极大的冲击和消解,而高中思想政治教师无力解决这些问题,在现实面前,有时理论是苍白无力的,使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难以收到应有的效果。

3、学生自身的原因

高中学生年龄一般在15岁到20岁之间,他们的生理发展迅速走向成熟,他们精力充沛,但一般自控能力差,好奇心强,对所处环境的不良诱惑和影响抵抗能力差。在他们汲取知识的过程中,绝大部分学生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学习障碍。所谓学习障碍,是指学生针对学习所表现出来的诸如厌学,没有学习动力,学习压力大,对所学科目感到没意思,讨厌某学科的老师进而讨厌这一老师所教学科等等之类的情绪、感情和行为。而对于这些学习障碍,他们一般是无能为力的,老师和家庭对此的关注并不多。当学习障碍发展到一定程度时,相当一部分学生会选择放弃学业或逃避学习并去寻找新的刺激,来填补放弃的失落和学习生活的空白。在这样的情形下,很难想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会得到很好的贯彻和保障。

二、提高高中学生政治教育效果的对策

1、创新高中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模式。

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在传统讲授法基础上,应恰当利用讨论教学法、德育的价值澄清法、体谅教学法、情感教学法等多种方法,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利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开展政治课教学,是提高政治课教学水平的有效途径。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有利于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丰富教学内容,有利于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有助于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能力,导之以行,增强教育教学的实效。加强实践性教学和研究性教学。社会实践是学生接触社会的窗口,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有效的操作手段,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大课堂。社会实践活动,不仅可以巩固学生课本上所学到的知识,而且可以提高学生对社会的认知水平,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同时有助于形成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

2、整合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是实现课程价值的媒介,课程资源是课程实施的前提,是课程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条件,没有课程资源的广泛支持,再好的课程也难以取得实际的教育效果。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的人文关怀价值实现,同样需要积极开发利用各种有效资源。创造性的使用新课程教材传统课堂教学中的教材观是教学之源、学生之本、考试之据,在“教教科书”中成长起来的一代教师看来,“以本为本、以纲为纲”成了教师的习惯性思维和操作要领。《新课标》指出:教师“应创造性的理解和使用教材”,强调教材只是一种材料和资源,一种帮助学生学习的工具,在教学过程中起到的是一种促进学生发展的媒介作用。在教学活动中,教材、学生和教师三者,学生是永远的中心,学生是学的主要矛盾。一切围绕学生健康发展、幸福生活为中心进行。这要求我们应该有新型的教材观。作为现代型的教师,应该由“教教科书”走向“用教科书教书”,围绕学生的终身发展、幸福生活创造性的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其他课程资源。

3、增强教学语言感召力

教师对课程改革精神体悟的深浅与否,课程内容传达是否生动有趣,直接关系到课程改革实施的效果。而在教师的言谈身教中,语言水平的发挥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在教师的言教中,用文字的相对较少,而运用口语的地方则相对较多,教师口语是否生动娴熟,是否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关系到学生能否得到深刻的启迪,人文境界能否得到有效的提升。如《哲学》课程中讲到“矛盾的特殊性和普遍性的转化”问题时,我说“天工造物真是无比奇妙,即使是同一种同一类的物也会千差万别。人们常说,天底下绝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可这一次我们班上却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批改作业时我发现不少人的面孔一模一样,比如这个嘴角往下歪,那个嘴角也往下歪,孪生兄弟姐妹也没有达到这样相近的程度呀。你们能帮我解答一下这其中的原因吗?”学生先是满有兴趣地听,接着表情有点紧张,最后大声笑着说:“抄。”毛病由学生自己诊断,教师顺势引导,“抄”就是矛盾转化的条件;“抄”就是学生的学习毛病。教师的适时举例达到了一箭三雕的效果,既实现了教学目标,也对学生进行了品德教育,又在和谐的气氛中融洽了师生关系。教师的口头语言表达务求清晰、精练、准确、生动;文字语言即板书务须简洁扼要,条理清楚,规范工整,布局合理,突出重点,难点,反映知识内在联系,不写错别字;课堂教学语言必须生动活泼,注意逻辑条理性。最重要的是课堂语言还要有多样化,那就是:为痛苦的学生说句安慰话;为孤独的人说句温暖话;为胆怯的人说句壮胆话;为自卑的人说句自信话;为迷茫的学生说句开导话:为沮丧的学生说句鼓励话;为受困的学生说句热心话;为偏激的学生说句冷静话;为懒惰的学生说句鞭策活;为受冷落的学生说句公道话。在政治课新课程改革中,这是积极营造良好政治课堂教学氛围必不可少的教学技巧,更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有效方式和桥梁。

4、展现生活原型情境、活化教学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尝试再现和创设生活情境,寓生活原型于教学过程之中,沟通书本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建立一种开放的,与生活相结合的、生动的课堂教学方式,即教学过程生活化。比如,讲到经济生活,教师可引导学生观察一早中晚菜市场商品价格的变动,从而揭示价值规律;也可直接从学校门口的小摊小贩讲到个体经济的存在形式;还可带领学生考察当地外资利用情况,从而加深对改革开放必要性的了解……学习生活与哲学,教师可引导学生辨析平时所熟知的民谚和寓言,如“入山问樵、入水问渔”、“解剖麻雀”、“堰苗助长”、“量体裁衣”等,以此来阐释哲学的真谛……讲述政治生活时,可联系的社会热点问题更多:“审计风暴”、“民告官”、“联合国机构改革”、“朝核问题”等。教师在教学中,通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已有的知识、能力实际和社会实际,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兴趣,还有助于学生走出课堂后自觉运用理论知识去关注周围的人与社会。又如:以上在教学《依法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时,选择了班级同学中亲身经历的的场景《买衣服风波》,适当地把学生引入现实的学习场景,亲历日常生活的真实情状,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强化学生对学习对象的体验与感悟。常能够收到囿于书本之中所难以达到的效果。以上类似真实生活情景的运用,并通过学生在生活情景中的体验和感悟,启迪了学生的思维,使政治课少了许多说教,多了不少真实,从而大大提高了思想政治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5、提高政治教师的知识素质

新课改下,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素质。(1)要有扎实精深的理论知识。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认真系统地学习和准确理解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提高自身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专业知识,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理论等等。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知识应有一定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提高对受教育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视;对于专职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对本专业的知识有一个精深的把握。(3)要有宽广的科学文化知识。思想政治教育本身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作,它需要运用多学科的知识。这就要求教育者在具有一定的理论水平和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具有广泛的科学知识。诸如:与思想政治教育密切相关的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管理学、美学等等知识。还要了解与受教育密切相关具有很强的时代特色的学科,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法学、外语、计算机等等。

三、结语

高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国家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发展前景,因此,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改革高中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结合高中学生的思想实际,采取高中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模式,增加思想政治理论课堂的吸引力,是增强高中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障碍管理论文范文第3篇

民营经济行政障碍管理论文

【摘要】民营经济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状况的重要尺度,其面临的行政障碍问题的妥善解决,是民营经济发展的基本保障。

【关键词】民营经济;行政障碍;发展保障

当前,民营经济已成为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状况的重要尺度,民营经济也已进入到深入发展阶段,在宏观经济环境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民营经济面临着诸多行政障碍问题,如果这些矛盾和问题能够得到妥善的解决,将对各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一、民营经济发展中存在的行政障碍问题

(一)政府管理职能不完善,有关政府部门缺乏协调和配合,管理混乱、失调、低效,政府对企业的工作难以形成合力

从目前的现状看:政府各职能部门大多忙于事务性工作,对民营企业的日常业务指导工作不足,在资金融通、解决场地、水电路提供、市场开发、人员培训、信息服务、税费征收等创造良好发展环境和条件方面缺乏支持,在企业经营项目选择、产业方向发展、消费分配、依法经营等方面缺乏引导,在规范经营行为等方面缺乏事前监督,事后处罚也大多严于国有企业,部门制约、部门限制现象严重,政府所应具有的宏观调控功能即规划、领导、组织、引导、协调、督促、规范、服务、保障等方面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二)由于重视程度的差异,存在一定的政策缺陷,政策环境不公平的

各地区长期存在“重公轻私”、“重大轻小”现象,由于重视程度的差异,占多数的民营中小企业面临着不公平的政策环境,这其中既有存在于不同所有制之间,也有存在于同一所有制内部由于性质或规模大小不同所带来的不公平政策环境。其中,较为突出的政策缺陷有:税费政策上针对性差、随意性强、标准高;贷款(金融)政策上始终游离于融资计划之外,获取成本也要高于国有企业;用地用房政策上尚未将其列入城乡建设总体规划之中,实行合理的土地有偿使用制度;产业指导、技术指导政策上存在明显欠缺,政策的导向与调整作用不甚明显;在法律保护政策上也较为缺乏,与现实也有一定程度的脱节。

3.法律、法规不健全、不完善、针对性差,不适应当前民营经济发展形势。

改革开放以来,对于民营经济方面也制定了一些法律,这些立法为民营企业的广泛建立和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法律保障,但是民营企业立法远不完善,主要表现在:现行诸多法规大多法律效力较低且不系统,各种经济成分企业法律地位和权利上的规定不平衡,有些法律、法规现实操作性差,不少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遇到麻烦,缺少相应的法律保护;此外,地方性法律、法规也较匮乏。

二、民营经济发展中所存行政障碍问题的成因剖析

(一)行政软件上的原因(行政观念、行政道德、行政心理等行政因素)

1.对民营经济发展认识不一,思想保守、观念陈旧、认识滞后,导致行动迟缓。目前,仍有一部分行政部门、行政人员用过去的一些旧的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来看待民营经济,成为束缚民营经济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虽然各级政府对发展民营经济的重要作用已有所感知,但思想解放还不到位,认识还不够深刻,还缺乏从战略高度对于发展民营经济重要性的认识,这种长期的错误思想影响,使不少部门和人员对民营经济有偏见,这也导致他们在实际工作中缺乏发展意识,更缺乏相应的公平待遇意识。

2.政府部门利益驱动导致其行为普遍商业化,即重收费、轻管理、轻服务。由于政府机构、职能改革迟滞,因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权力必然转变为一种垄断性的利益资源,各类行政主管机关对自身利益的考虑,导致行政行为市场化、商业化,某些行政机关为了获取利益,故意封锁不利于自己的信息并制造信息传输失真,使决策实施变形。例如:一些部门或地区统计上弄虚作假,会计中的两账并存,情况汇报中的扩张或化小,建议中某些追求私利的导向,使行政运行过程发生或明或暗的紊乱;还有的部门对法律法规、中央政策(例如禁止乱收费、乱摊派等),不仅不做积极的宣传,贯彻执行,反而拦截封锁,拖延抵制,为自己违法乱纪提供方便。

3.现行政府机构冗员,行政人员素质较低,缺乏现阶段行政所需要的精神追求和行政知识,难以掌握行政规律及抵挡利益的诱惑。目前,一些地方政府人员过多、素质较低现象仍较突出,加之现实中又存在社会强烈的功利氛围的冲击,催生了一些行政人员较强的利益追求及非正当谋利的欲望,行政人员的精神追求失去合理的依托,就易于将自己同化于社会功利个体,为以权谋利提供了动力。因此,这些缺乏规范行政所需要的精神追求和行政知识的行政人员难以掌握行政规律及抵挡利益的诱惑,为谋求个人或小团体的私利而任意妄为,使办事结果与政府的有关法律法规相悖。

(二)行政硬件上的原因(体制性因素)

1.政府行政职能转变没有完全实现,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明显落后于经济的市场化进程,政府机构改革严重滞后。应该承认,政治体制改革较经济体制改革的滞后性是行政行为障碍现象放任和蔓延的深层原因,现阶段我国政府行政职能的转变滞后于社会主义市场机制的建立,政府在双轨运行状态中行使应由市场主体拥有的权力,由于改革措施的不到位,致使管理界限不清晰,市场机制不完备,法制建设不完善,为行政行为障碍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机会,加上民营经济在某些方面还需要政府服务的支持,更为诱发行政行为障碍提供了体制上的便利条件和繁衍土壤。

2.行政权利结构不合理,各个机构之间的权力关系没有理顺,政出多门、各自为政、职责交叉现象仍严重影响着行政效率的提高。据调查显示:政府职能部门存在办事环节繁多,相互推脱,办事效率较低等突出问题。从这些反映可以看出,现阶段行政权力结构还不尽合理,政府内部各个机构之间的权力关系没有理顺,政出多门、各自为政、职责交叉、多头负责的现象仍严重影响着行政效率的提高;由于沟通不良、协调不够,有些应由政府管理的社会领域,却无人管理,出现“管理真空地带”,有些社会领域各行业管理部门争着管,出现多头管理,重点管理,各管理部门各自为政,互相扯皮,互相拆台。

3.政府行为规范不健全,行政责任机制不完善、不配套,加之监督不力,极大地削弱了对不规范政府行为的制约力。政府缺陷的诸多表现显然都同行政人员的非规范运作相关,由于受行政职能不确定、立法机制不完善、执法主体不明等因素的制约,完整的行政人员行为规范还没有建立起来,行政行为规范很不健全。而且,由于社会转型时期行政活动的复杂性、行政职能的不确定性及行政改革的不深入和不配套,使行政责任机制也没有完全建立起来,行政责任机制很不完善,同时,现阶段对政府的监督,无论是内部监督还是外部监督,都存在监督不力的状况,极大地削弱了对不规范政府行为及相关行政人员的制约力。

三、消除行政障碍、为民营经济提供发展保障的对策建议

(一)进一步提升认识,从战略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发展问题

要彻底摆脱旧观念的束缚,摒弃掉旧的思维定式和办事方式,必须从战略的高度重视民营经济的发展,并将其纳入国民经济总体规划和专门的行业管理之中,要做到同其它企业一样同布置、同检查、同落实、同考核,把发展民营经济纳入政府工作目标,认真推行目标管理。一是建立目标责任制,把目标任务分解到人,责任到人,签订目标责任书,对民营企业发展的数量、规模、产值等指标作具体量化,形成层层有任务、人人有压力、上下联动、一级抓一级的发展局面,二是定期考核,严格目标督查管理,并把结果作为考核各级政府政绩的主要内容,奖优罚劣,加压驱动,鞭策促进,整体推进。

(二)加强政府行政管理机构,完善政府职能

,加大政策扶持,优化其发展的政府环境

首先,要逐步完善相关机构建设,进一步协调民营企业发展中面临的政策、法律、管理问题,进一步强化政府指导、服务和协调等工作,统筹安排本地区民营经济的发展工作。其次,要合理配置决策、执行、监督机构的人员及相应的责、权、利,坚决克服人浮于事及人员力量不足的两极化现象,同时应进一步修订完善规章制度,规范行为程序,并加强监督力度,有力促进秉公执政,保证执政的公正有效性。第三,应尽快修改原有限制甚至歧视其发展的不合理政策,一些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规定要及时消除,尽快做到平等对待及落实到位,加大政策的促动作用。第四,积极转变政府职能,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认真履行职责,积极拓展服务领域,提高服务水平和办事效率,把支持和服务民营经济发展体现到具体行动上来。

(三)健全法制环境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健全的法制环境是民营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保障。首先,要完善并广泛宣传相关法律、法规,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法律规范和保障。为了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各地区应加快立法步伐,研究、制订、完善一些地方性的配套法规,把民营经济的发展纳入法制轨道。其次,要健全行政立法机制,加强行政立法,规范行政行为,使政府行为与民营经济发展相互适应和彼此配套,政府行政立法要避免空洞无力,要尽可能的明确、具体,并要有相应的制裁强制措施,相应监督主体也要制订法规明确行为,确保给予有效的监督制约。再次,要尽快制定强有力的统一的收费政策,坚决制止“四乱”,对屡禁不止的“四乱”行为,严肃查处。同时,企业也要敢于举报,敢于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张玉仁.中国民营经济的发展与前景[J].当代经济论坛,2007,(1).

[2]李连进,王强.政府行为在民营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N].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6,(3).

[3]李守身,黄永强.民营企业面临的困难及扶持建议[J].体制改革,2006,(8).

障碍管理论文范文第4篇

作者JohnW.Davis凭借30年担任经理人和顾问的丰富经验,一针见血地指出浪费的根源在于生产系统本身,在于企业领导并没有将消除隐性浪费的理念,贯彻到员工的行动中。他非常具体地解释了如何挖出隐性浪费及其对企业运用世界一流制造技术和原则的影响。

对于企业的行政总裁和运作总裁来说,在如何改进质量、降低运作成本和提高效率方面,该文应该能够为他们带来某些启发。

企业眼中的浪费,实际上都是生产系统本身所造成的恶果。这些浪费是隐性的。企业对它们全都视而不见,以至于人们常常认为这并没什么不妥。这种浪费是组织功能失调的征兆。

不少企业已着手实施精练制造(leanmanufacturing),并正推行波卡纠偏(poka-yoke)和看板管理(kanban),但这些努力却诱使员工偏离了他们的初衷。其目标是使员工在操作中杜绝浪费。为达目的,员工须先明白其着眼点。因此真正的目标应在经营中尽量不产生浪费。

许多企业发生的事情,好比让一个对体育一无所知的门外汉玩橄榄球,却始终不让他了解其中规则,只告诉他在所谓的橄榄球运动中要把球踢过两根立柱间的横梁。对整个运动懵懂无知,不懂得何时何处起脚能得分,只是空想成为世界级的顶尖高手,怎能造就一流的职业选手!

同样,企业虽然致力于施行完美的看板管理,但却对实施的宗旨、时机、地点和方式了解肤浅。结果事与愿违,原本为消除浪费,最终反成了纯粹推行看板管理,费尽心力,而整个企业中浪费怪兽依然四处撒野。

问题关键仍是通过协助员工分析每种可能的浪费方式,帮助员工清晰了解并逐渐看到浪费现象。

关键的问题

要挖出潜藏的浪费现象,并查明它是如何影响企业运用世界一流制造技术和原则的,就必须回答下列问题:

是否一切都已经安排妥当?是否已经有足够地方安排一切?重要的是为一切划定位置,包括器具、设备和库存。这样才能够营造一个更整洁、有序和高效的区间。

库存是否闲置,没有能马上投入使用?由未能完全解决前一问题而带来的的浪费是生产过剩所造成的浪费。由此而致的后果可能是,废品和返工现象随时发生,员工的时间没有被有效地用来满足客户的需要,非急需的库存使成本大大增加。

每个流程是否有视觉辅助手段或控制措施,提供准确清晰的操作指令?缺乏适当视觉控制措施也会造成浪费,但可能不象生产过剩所造成的浪费那样明显。若员工没清楚认识到企业对他们的期望,他们就会浪费大量时间和精力。

是否拥有消除生产错误机会的手段?杜绝误差手段可防止生产缺陷产品而造成浪费,从而根除废品和返工。

每个流程安装或更换设备只需几分钟?设备安装或更换时间过长,会造成浪费,员工的时间不能得到充分利用。操作低效率为产品增加了额外成本。

员工的工作量是否相同?如果员工间的工作量不等,带来的浪费是失衡及由此产生的低效率。

七步指南图

挖出隐性浪费,并不表明改进结束。它意味着踏上实现无浪费制造(WFM)道路。要实施WFM必须包括以下七个步骤,它们是企业真正杜绝隐性浪费的坚实基础。

第一步:教育管理人员。企业经理人及其主要核心员工必须努力掌握WFM概念和技能。然后,持续不断地积极向公司下属予以贯彻。着重了解常见的隐性浪费有哪些,让员工找出这些浪费并加以根除。

第二步:现场示范。领导WFM很重要的一点是示范改进。让每个流程尽可能实现高效率,最能令人明白这点。多数企业如能停产几天,让所有员工参与工作场所示范,就能收到不错的效果。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要使每个员工都开始珍视工作场地,把生产现场中于生产无益或者不能马上增值的所有东西全部清除。

第三步:建立推广办公室。参与领导变革和培训员工的人员不仅要适合培训他人,还必须对所采用的工具和实施流程的益处保持坚定的信念。简单来说,他们必须是精练制造原理的忠实信徒。如果参与推广、审查和跟进流程的人对此没有坚定的信念,就不会有效地开展领导分配给他们的工作,甚至成为严重的障碍。

第四步:确定核心流程。明确那些能建立起企业独特技能的流程。中心问题是你采用多少核心流程,然后提供保持在业内领先必需的智力、资源、资本和管理。许多企业就是因为不知道他们的目标,结果渐渐成了耗费资源的怪物,无法增强自己的竞争力,只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败下阵来。

第五步:根据WFM原则决策。依据原则而不是经济利益进行决策,是实施WFM的一个关键步骤。在大多数制造厂商中,这可能是消灭急躁冒进的唯一有效方式。

第六步:充分利用设备。关键是为精选的人员授权,使他们无须正式批准,就能适时适地地移动设备。此举的目的是使设备尽快利用起来,真正能满足客户需要。

障碍管理论文范文第5篇

一、现代林业营林工作的意义

虽然我国曾加大力进行过“退耕还林”等工作,但是林业土地还是在逐渐减少,主要原因是城市的扩张,导致土地面积大幅度缩减,所以,对林业的管理就愈加重要。通过有效的管理,能够调节树木的生长环境等,保证数目的长势良好,这样才能保证每个人享受到森林带来的好处。另一个方面,进行良好的林业管理,能够减少诸如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如果在多沙漠地区进行林业管理,能够防风固沙,减少沙尘暴的产生。林业管理对我们的生存也有诸多好处,大面积的绿化,能够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过滤污浊的空气,给我们带来新鲜的空气和优良的生活环境,对保持生态平衡意义重大。

二、现代营林工作的一些问题

由于现今营林工作让然处在探索发展阶段,所以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一些问题。第一是森林的数目种类太少,这是由于种子种类比较少造成的,如果营林工作者的水平太低,就会造成树木的培育工作遇到困难,在进行森林的改造工作时,数量不能达到要求,而且质量也会差强人意。第二是营林工作无法满足市场需求,由于经济的发展,造成木材的大量紧缺,如果营林工作不完善,木材产量较少,再加上对市场的考察不周等因素,木材供应难以满足市场需要,很多营林工作者只注重眼前的经济效益,忽略了森林的可持续发展,目光短浅。第三是营林工作者没有发掘出森林的潜在价值,太过重视经济效益,造成这个问题的另一个因素是国家对营林的不重视,营林工作者福利少、工资低,工作缺乏主动性,效率低下。第四是营林工作者的知识水平以及工作素质不够高,无法满足森林的维护需求,树木质量低下,很难保证森林的可持续发展。

三、加强现代营林工作的策略

针对现代营林工作中的问题,需要采取多种措施来解决,才能保证营林工作的顺林开展,保证森林和树木的质量。

3.1因地制宜,效益结合

作为林业发展的基本,营林工作在生态发展和建设中都有重要作用,这些也都需要良好的森林资源支持。国家的政策也让地方单位和政府加大了营林力度,但是没有恰当把握,只看到了森林的生态性和公益性,忽视了经济效益。造成的主要问题就是退耕还林过度,很多林农经济效益非常差,无法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这个问题造成林农营林观念的缺失,对营林工作有反对情绪。营林管理人员应该因地制宜,根据当地情况灵活转变营林工作力度,同时允许林农使用一部分退耕还林的土地,终止经济作物,保证自己的生活需求。也可以让林农在森林中进行草地养殖,通过放牧获得经济效益。有的地区为了追求森林发展的速度,种植的树木种类太过单一,如果发生病虫害,就很有可能“全军覆没”。所以,应该随着需求不同,灵活的进行营林工作,例如在北方地区,由于气候比较干燥,风沙天气较多,就可以种植诸如胡杨、沙枣等树木,不仅满足了营林工作的需求,还能够缓解风沙天气的影响。

3.2加强宣传,提高意识

营林工作是需要多方面工作的,而不仅仅是政府或者单位的工作,同样需要民众的支持,民众的森林保护意识就会显得至关重要。由于营林工作的不完善,森林保护意识不普及,很多边远地区的人民,为了满足经济需求,不加限制的大肆破坏森林,而且意识缺乏,造成森林种植工作困难,森林生长远远无法满足砍伐需求,森林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了极大的威胁。所以,政府和相关的林业单位,应该加强宣传,通过讲座、传单、广播等方式,让人民了解到森林保护的重要性,还应该着重强调,破坏森林会给他们带来的不好的影响。通过宣传工作,能够在社会上营造出保护森林的氛围,在群众中普及森林保护的意识,这样,群众才能形成保护森林的主动性,保障森林的可持续发展。

3.3完善体系,提高水平

很多地区只重视树木的种植,但是对后期的维护养护工作毫不在意,认为种植树木就是全部工作。有些地区的林业部门,发放津贴的数额是依照种植树木数量决定的,这就造成了“重造轻管”的现象非常严重。对于这个问题,完善体系,转变营林工作者的态度是非常重要的。营林工作者的绩效考核不仅仅包括种植树木,还应该包含后期的树木维护工作。营林工作者态度良好,维护工作效果突出,可以给于适当的奖励;而那些不把维护工作放在心上的工作人员,应该给于严厉的惩罚,以儆效尤。“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可以看到,传统的森林养护方法已经无法满足需要,应该将最新的科技运用到营林工作中,这样能够有效提高树木成活率和树木的健康状况。林业部门应该以森林的发展为中心,研究相关的森林科技,例如遗传、育种、病虫害的防治等等。发展已经比较成熟的森林,可以进行适当的旅游业发展,开发森林,在森林中设置一些标语或者牌子,提醒人们保护森林,这样不仅能够加强人们的森林保护意识,还能够通过森林,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这些经济效益可以投入到营林工作中,保障森林的发展。很多地区有建设了森林公园等设施,这就是森林开发利用的实际例子,地区争取也要适当的利用,让森林承载文化和人文因素,促进文明社会的建设。

四、结语

综上,新时期的森林营林工作仍然处在探索发展阶段,所以会出现一些问题。林业部门应该因地制宜,加强管理和宣传,让森林保护的观念深入人心,通过森林建设和经济效益两方面的平衡,做好营林工作。

作者:吴志勇张金华苏桂云单位:内蒙古乌尔旗汉林业局西日特气林场

第二篇:林业可持续发展管理论文

一、我国林业概况

林业部门是我国生产部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任务是从事于林木营造、保护、培养、采伐等多项工作。林业生产链可以大致分为三个环节,即苗木培育、木材采伐运输与加工销售等。通常情况下,林业产品可以归纳为两类:一类是原木材料或经过粗略加工的原木产品,一类是从经济林上采摘的果实。林业部门不仅可以从上述的林业产品中获取较为丰厚的经济回报,还能从对森林生态资源的保护工作中获得较好的社会效益。我国幅员辽阔,占地约9326410km2,居于世界第三位。根据相关资料显示,当前我国林业用地面积为26329.50万hm2,森林面积15894.10万hm2,活立木蓄积量124.90亿m3,森林蓄积量112.70亿m3。由此可见,我国具有相当丰富的森林资源。不仅如此,森林资源的分布也十分广泛,多数为幼龄林与中龄林,成熟林与近成熟林较少(如表1所示)。但是随着经济发展的日益深入,部分企业为了获取利益的最大化,不惜以牺牲环境资源为代价,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理念,需要相关部门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措施,对这一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二、阻碍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原因

2.1缺乏高水平的科学管理技术

当前我国的林业管理还处于探索阶段,不具备丰富的管理经验与理论基础,使得林业管理水平较为薄弱。由于我国对森林资源的重视程度不够,林业管理工作缺乏专业的技术型实用人才,就现阶段而言,从事于林业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中,具有林业管理经验的高级技术人才不到15%,与国际平均水平差距较为明显。除此之外,我国林业管理工作还缺乏必要的科研支持与资金投入,没有先进的技术设备,就不可能将技术转化为实际生产力,高效高产更是无从体现。科技力量的缺乏使林业生产一直停留在人力劳动阶段,不仅不利于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还阻碍了林业生产的健康、长远发展。

2.2缺乏社会大众的广泛参与和支持

当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林业管理活动多依靠当地政府部门拨款维持,没有其他的渠道获得管理经费。要想确保森林资源不断增加,政府部门就要不断加大资金投入,这无形中增加了政府的财政负担,对林业的发展造成了阻碍。政府部门可以适当放宽要求,建立惠民政策,吸引更多的投资者支持林业发展,进一步拓宽筹资渠道。

2.3森林资源总量不断减少,存在“少种多伐”现象

当前我国对原木需求量较大,且“种少伐多”现象较为突出。树木作为一个生命体,具有一段较长的生长时限,一棵可被利用的树木从苗木到成年,至少要历经10年~20年的时间,而砍伐下它们只需要几分钟。我国地广物博,森林资源较为丰富,但长此以往,极易出现“无木可采”现象。

2.4林业部门监管力度不够

我国自从认识到森林资源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后,就制定了一系列较为严密的政策与法规,试图以此为依据,加强违法打击力度,以达到规范林业采伐行为、杜绝滥砍乱伐现象的目的。但经过多年的观察,发现在许多地区,国家的规章制度只是一纸空文,相关管理部门没有将监管工作落实到位,为违法砍伐树木的企业或个人提供了可乘之机。甚至还有部分管理人员仅为了一己私利,丧失了最后的道德底线,放纵、默许、参与肆意破坏森林资源的行为,对林业监管工作造成了不良影响。

三、林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对策

3.1发挥市场经济的调节作用,深化林业改革

相关政府部门可以用宏观调控这个看不见的手,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调节作用,让林业逐渐向市场化方向过度,日益走向健康、长远、可持续的发展道路。要想进一步加强林业管理、促进林业向更好更快的方向发展,就必须要政府、林业管理部门与相关企业三方共同努力。林业管理部门要加大监管力度,偷伐木材或违规滥砍乱伐木材资源的个人或组织一经证实,就应该移交公安机关,结合国家现行的法律法规,视情节轻重予以惩处,彻底消灭这股不正之风,还林业一个干净、和谐的发展环境。除此之外,以森林资源为生产原料的企业要充分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在采伐树木的同时大力营林,为林业与企业双方的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3.2建立健全的责任制度与奖惩机制

林业管理部门要有建立健全的责任制度与奖惩制度,开设匿名举报箱,举报情况一经核实,就对举报人实行物质奖励或相应的职务奖励等。同时,要视被举报人违规情节的轻重采取惩处措施,若责任过重,具有犯罪行为,则应该将其及时移交公安机关处理,为林业管理的未来发展扫清障碍。除了林业管理部门内部外,还应该将管理责任落实到个人,使护林人员与管理人员各司其职,提高管理效率。建立追责机制还能在发生森林火灾或偷伐林木事件时,通过详尽的值班表找到负责人,使其对该事件负责,以这种方法为每一位林业工作人员敲响警钟,规范他们的行为,提升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将所有不利于林业发展的隐患扼杀在萌芽状态。

3.3加大林业科研资金投入,引进先进技术与人才

资金与人才的缺乏一直是制约林业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因素。林业部门要想迎来发展的春天,就必须要拓宽筹资渠道,加大科研资金投入,利用先进的技术设备与管理经验,切实将人力资源从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实现资源的优化合理配置,提高生产效率,为林业发展铺平道路。除此之外,还要积极引进国内外优秀管理人才,不断增添新鲜血液,丰富壮大林业建设队伍,使其用先进的管理理论与实战经验,对林业管理中的技术问题进行有效指导,带领林业建设团队走向健康、长远、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四、结束语

相关期刊更多

国际精神病学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国心理卫生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旅行医学科学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