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如何发表高中论文

如何发表高中论文

如何发表高中论文

如何发表高中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 粤教版教材 文明礼仪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4)02-047-02

《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指导纲要》提出,要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全面了解文明礼仪,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主阵地作用,语文课程要根据本学科的特点,适时进行文明礼仪教育。因此,我在高中语文文学与写作教学中,用好粤教版教材,积极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遵循高中教育教学规律和高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教学全过程,既弘扬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道德,又全面提高了高中学生的文明礼仪素养,为他们文明生活、幸福成长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一、充分利用选文来进行文明礼仪教育

高中语文教材的选文是学生思想的滋养站和精神的哺育园,是学生启迪生命、陶冶审美和唤醒心灵的精神家园。因此,粤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站在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高度,选取了一些文明礼仪为主题的文章,引导学生通向真善美的境界,走向文明礼仪的世界。必修1-5册中共有《论握手》《鱼书》等五篇这样的课文,在不同的领域里引领学生学会文明掌握礼仪,在教学实践中,我充分利用好它们去进行文明礼仪教育,取得了显著的教育效果。

《论握手》一文中英国评论家、散文家和诗人莱・亨特以独特的视角、新颖的结构形式、温婉细腻的语言展现出生活中不同的握手给人的不同的感受,进而彰显出“热情的握手”在现实生活中的独特魅力,让学生知道了“热情的握手”是人际关系的调和剂,在社交中热情的握手,不论对谁都能有一种自然、平等、亲切和信任的感觉。

《鱼书》一文通过描述现代社会书信往返的各种现象,表达了作者对人间真情的探寻,对崇高友谊的向往,对以书信卖友求荣的社会病态的批判,对现代人不屑于写信的心理行为的惋惜和抱憾。在激发学生对人类真挚情感的向往与赞美的同时,让他们感受到了书信这种传统的情感交流方式的独特的美,掌握了一定的书信往来的礼仪。

《月饼消费要讲文明》一文以“近年来的月饼的味儿有些变了”为切入口,揭示月饼消费中的种种不文明现象,让学生懂得“月饼消费要讲文明”,在礼尚往来时,礼品不要形式大于内容,不能成为拉关系的“敲门砖”。

《论“雅而不高”》一文通过列举“雅而不高”的表层现象,进而分析“雅而不高”的实质原因,让学生懂得“又高又雅”别无捷径可走,提高自身文明礼仪修养,最有效的方法是增强自身的文化底蕴。

《规则和信用:市场经济的法制基石和道德基石》一文全面地论述了“规则和信用是市场经济的法制基石和道德基石”这一真理,指出了当前我国市场经济运行中的问题,强调要强化市场规则,逐步建立信用制度,以保证我国经济快速、健康、持续的发展,教会了学生要遵守市场规则,帮助学生养成诚信品格。

《论握手》《鱼书》分别指导了握手和书信来往的礼仪,《月饼消费要讲文明》提醒了在礼品馈赠时不要变味,《论“雅而不高”》说出了提高文明礼仪修养的有效途径,《规则和信用:市场经济的法制基石和道德基石》指出了遵守规则、诚信品格是文明礼仪的扎实基石,我在教学中充分利用了这些选文,帮助学生掌握了一些必要的礼仪,提升了他们的文明礼仪修养水平。

二、积极挖掘课文中的教育资源来进行文明礼仪教育

中国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素有“礼仪之邦”之称,中国人也以其彬彬有礼的风貌而著称于世。礼仪文明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内容丰富,范围广泛,影响深远。粤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编选的文章大多是文质兼美、历代传诵的名篇佳作,蕴涵着丰富的文明礼仪教育的资源。在教学时,我充分挖掘这些教育资源来进行文明礼仪教育。

在《“布衣总统”孙中山》的教学中,我设计如下问题:“1.学者孙文求见之洞兄”中一介儒生与一品大员称兄道弟是否合符礼仪?2.张之洞不仅拒而不见,还在名片上写上“持三字贴,见一品官,儒生妄敢称兄弟”,这种的做法是否妥当?如果你是张之洞,你会怎么拒绝孙文的求见?3.孙中山用几碟普通小菜接待南北议和代表伍廷芳,表现了他的生活简朴,但如此招待客人是否合符礼仪?”通过对以上问题的探讨,让学生学会了如何得体称呼对方、如何有修养地拒绝别人、如何接待客人。

在《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千秋祭》一文文天祥在枢密院与孛罗的交锋中,我围绕文天祥为什么不下跪而只是草草行个长揖组织学生展开讨论,让学生懂得了有关作揖和下跪的礼仪知识。

在《孔雀东南飞》的教学中,焦仲卿多次向焦母求情以及决意“向黄泉”后和焦母的告别:“府吏得闻之,堂上启阿母”“府吏长跪告”“府吏默无声,再拜还入户”“府吏还家去,上堂拜阿母”“府吏再拜还”,刘兰芝被驱出焦家时还“上堂拜阿母”,还“念母劳家里”,既形象生动地表现了焦刘对爱情的忠贞不渝,又有力地刻画出焦母的绝情和冷酷;同时又是晚辈如何和长辈说话的礼仪教育的很好的素材。

在《我的母亲》的教学中,我通过“有客人来,无论手中怎么穷,母亲也要设法弄一点东西去款待”“遇上亲友家中有喜丧事,母亲必将大褂洗得干干净净,亲自去贺吊――份礼也许只是两吊小钱”,教会了学生如何待客如何贺吊的礼仪。

在《项链》的教学中,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玛蒂尔德做裙子借项链去参加教育部的晚会,仅仅是出于虚荣吗?”通过对这个问题的探究,对学生进行了参加晚会的如何着装的礼仪教育,为学生以后进入社交活动打下了一定的礼仪知识基础。

在《谏太宗十思疏》的教学中,我通过梳理文章的结构脉络:文章第一自然段就怎么才能长治久安说起,自然容易引起对方的兴趣;第二自然段从历史上很多君王创业成功却没能守住说起,自然又切合对方的接受心理,然后才在第三自然段提出“十思”的具体措施,从而让学生懂得了在谈论问题,特别是向对方提建议时,必须注意对方的接受心理,即一定要使对方愿意接受自己的意见,谈话才会有意义。

在《鸿门宴》的教学中,我从“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谈起如何坐座位的礼仪问题,让学生了解了会议主席台座位、宴席座位、乘车座位、合影座位等座位安排的知识。

在《陈情表》的教学中,我借助文章叙述自己幼年的不幸遭遇,家中的孤苦情况和祖母对自己的辛勤抚养,详尽而委婉地说明了自己屡次辞谢晋朝征召的原因,表达了对晋朝皇帝的由衷感激之情,又申述了自己的终养祖母以尽孝道的决心的写作思路,让学生学会了如何得体地合符礼仪地向上级领导宣传一种主张,或者是表达一种愿望,或者是提出一个请求。

散落在课文中的文明礼仪教育素材就如一粒粒晶莹剔透的珍珠,我在教学实践中,认真去挖掘,用心去拾起,这些珍珠就联结成为了美丽的文明礼仪项链,映衬出了学生的青春风采和文明形象。

三、科学利用活动单元来进行文明礼仪教育

为强化人文精神,让学生了解语言文字所承载的主要的人文内容,粤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努力体现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特点,从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经济5个方面,设计了“认识自我”“体验情感”“感悟自然”“关注社会”“走近经济”5个活动单元,分别作为每一册的第一单元。我在切实落实好语文学科的教学任务,不把活动单元课上成心理教育课或思想品德课的同时,科学地利用活动单元,进行文明礼仪教育,具体做法如下:

“认识自我”活动单元:在活动过程中,需要学生把个人感受、阅读心得、搜集到的资料与小组内的同学交流,交流过程既是确立自我意识的过程,也是尊重他人、学会与人共处的过程。我在这个交流过程中,引导学生得体正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学会如何尊重别人的意见和成果,形成不轻率地否定他人的修养,培养自信、理解、包容的健康心态。

“体验情感”活动单元:在活动过程中,我积极引导学生学会表达情感的言语技巧,用合适得体的语言或文字把自己的情感向人倾诉,学会自己合理处理情感困扰。同时,在分组活动中,认真指导学生积极参加交流,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学会与人共处,与人合作。

“感悟自然”活动单元:活动在野外开展,是进行文明礼仪教育的大好机会。在活动过程中,我引导学生如何文明礼貌地和同学相处,和老师相处,和外界相处,引导学生如何去关心别人、如何去关心集体,如何去关心大自然。

“关注社会”活动单元:我通过小组内部的分工合作,让每一位学生都各司其职,各尽所能,让学生学会在活动中通过文明的沟通实现合作。在同学互评时,让学生学会发现别人的长处,学会欣赏别人的优点,学会用恰当的语言赞美别人,学会善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学会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学会善于接纳别人不同的意见。

“走近经济”活动单元:为了调查身边人们的经济行为,了解他们在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文化取向等方面发生的变化,发现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和判断,提出建设性的意见,我组织学生外出进行问卷调查、观察、参观、访谈等活动。在这些活动过程中,我教给了学生与人交往的文明礼仪知识,从而使他们顺利完成活动任务。

四、巧妙借助表达交流活动来进行文明礼仪教育

“表达交流活动”是以写作为中心、辅以口语交际来设计活动。每个活动都设计了一种文体的写作。粤教版高中语文教材5册必修教科书依次安排传记、自述散文、诗歌、议论散文、议论文、书评、科学小品、微型小说、新闻、改编剧本等等写作活动;也多次安排讨论、访谈、演讲、辩论等等口语活动。

如何发表高中论文范文第2篇

北大核心也是核心期刊的一个分类,那么出现这种核心期刊发表的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如今的职称评定标准,以及杂志社自负盈亏的现状。既然发表核心论文不可避免,那么发表北大核心论文,该如何选择核心期刊的发表呢?

如何选择核心期刊论文的发表,到哪里选择核心期刊发表,怎么选择核心期刊发表?

我们都知道,论文想发表在核心期刊上,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很多核心期刊,需要达到一定级别后,如博士或教授的水平。还需要注意的是,核心期刊的水平通常一年或一年以上出版,在核心期刊,必须注意时间,如果你不把握好时间,那么可能当你需要用核心期刊的录用通知时你的论文还没有发表出来。

还有就是在互联网上找核心期刊发表时,一定要多留几个心眼,一定要多问,多看,多沟通。不要自己什么都没有了解清楚,自己就把版面费给邮寄过去了。

如何发表高中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 核心价值体系 文化强国 公民道德素质 整体文化实 力 文 化软实力

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上报告中提出了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奋斗目标。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①要想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民族的文明进步,高等教育担负着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建设文化强国,高等教育必须先行。

一、 高等教育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基础环节

同志在十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②要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历史重任,高等院校担负着不可推卸的历史使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有近80%的青年要接受高等教育。青年是祖国的希望,是未来社会建设的主体,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主力军。大学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高等院校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学习教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关键环节。在高校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思想信念教育,使青年学子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制;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马克思主义思想真正进课堂、进头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高等院校不断把大量具有坚定的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具有较高政治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的优秀青年输送到社会,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中去,带动社会的文明进步,以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这一伟大工程的实现。在高等院校应加大政治思想、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时数,增加社会实践环节,使学生能够把所掌握的理论与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结合起来,增加理论研讨的教学内容和时数,进行广泛的交流和研讨,促进理论与实践的创新,使学生树立科学的价值观,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另外高等院校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创新的基地,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主力军。在高等院校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研究,不断探索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具体实践在新形势下的结合,不断进行理论创新,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思想理论指导。所以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要充分重视和发挥高等院校人才培养和理论创新的重要作用。

二、 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高等教育必须先行

高等教育负担着培养未来社会建设者的重任,有近80%多的青年要进入高等院校接受高等教育。如何提高高等院校学生的道德素质,成为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这一重大工程的关键。只有在高等教育中“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③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引导大学生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在广大学生中培养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学校要有计划的组织学生经常性地参加各种社会公益活动,更多地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组织学生开展一系列的社会宣讲活动,到广大民众中进行多种形式的社会道德的宣传活动,积极参与社会道德建设,同时也促进学生自身道德意识的提升和道德素质的提高。加大力度进行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锻炼学生抵制各种社会不良思想和风气的能力,辨别“真、善、美”和“假、恶、丑”的能力。不断地培养出具有很高道德素质和强烈社会责任感、使命感的优秀学生,他们步入社会必然会带动和推动全民道德素质的提高。

三、 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高等教育是主力

“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④提高文化产品质量,为人民提供更好更高的精神食粮,高等院校具有不可推卸的历史重任。高等院校是社会精神和文化产品的重要产地,如何生产更好更多的优秀精神和文化产品,如何提升在校学生的文化艺术修养,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研究课题,尤其是文体类院校更应把培养服务大众、服务基层作为人才培养的目标。把大量优秀大学生输入到社会,让他们积极参与各种群众性文化活动,成为广大民众文化生活的讲解员、辅导员,提升广大民众的文化艺术修养,丰富广大民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的内容和形式,提高广大民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水平,在社会物质文明发展的基础上,促进社会精神文明的进步和发展。

四、 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高等教育扮演着重要角色

“文化实力和竞争力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要坚持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推动文化事业的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⑤要做到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高素质文化人才的培养是关键。高等教育担负着培养高素质文化人才和管理人才的重任,如何营造有利于人才培养、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如何培养高素质的既有良好专业素质、又掌握文化产业发展规律和发展要求、有责任感的管理人才是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的关键。竞争实际上就是人才的竞争,没有人才就不会有任何竞争力。所以加大人才的培养,使我们的教育对象了解文化发展的规律,新时代文化发展的特点,文化产业的发展趋势,文化产业担负的社会责任,如何根据我国国情和时代要求经营文化产业,如何在物质文明发展的基础上,通过文化的发展和创新、通过文化实力和竞争力的增强来促进社会精神文明的发展等。把这样的高素质的人才输入到社会,才能推动社会的精神文化的发展,才能实现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的目标。

参考文献:

①《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报社2012.11.第30页

②《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报社2012.11.第31页

③《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报社2012.11.第32页

如何发表高中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职教育 高职院校 国际化

[作者简介]李伟(1978- ),男,河南邓州人,北京青年政治学院管理系,讲师,研究方向为金融与人力资源管理、高等职业教育。(北京 100102)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3年北京市教委科研基地建设―科技创新平台项目“北京地区高等教育国际化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PXM2013_014208_000030)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36-0165-03

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无论从经济、政治还是文化等都呈现出高度的国际化。因此,国际化成为高等教育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和战略方向,国际化的程度在一定层面反映出我国高等教育与西方教育的交流状况及参与水平。

高职院校数量占整个高等院校总量的46.5%,在校生人数已达1000万,占整个高等教育规模的30%,在校学生规模已经成为高校学生总人数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教育国际化已经成为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教育国际化或高职院校国际化研究最早始于2008年,研究历史较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明晰与探讨。

一、高职教育国际化概念

高职教育国际化是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各个国家在高级技术应用性教育方面相互交流和借鉴的过程,实现高职教育资源在世界范围内充分利用。

高职教育国际化的特色是以技术应用为手段,结合自身实际,合理制定国际化策略,培养国际化的高技能人才,在教学、科研及社会服务等方面全面推动国际化。同时,有学者认为,高职教育国际化具有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特点,高等教育国际化就是把不同国家和不同文化的观点和氛围与大学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主要功能相结合的过程,无论从学校内部的变化,还是学校外部,从管理者、教师、学生,还是学校自身的政策导向都发生着变化。这种观点从含义、范围、条件等方面定义了高等教育国际化,既有逻辑理论性,也有分层次的可操作性。因此可以这样界定高职教育国际化:高职教育国际化是以技术和应用为特色,以培养国际化中高技能人才为目标,以融合国界和文化差异为手段,创建不同观点并存的和谐氛围环境,实现高职教育的管理、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主要功能相结合的过程。

二、研究方法

文章围绕研究目标,有针对性地对与本研究主题相关的文献进行全面的检索、收集和整理。文献检索主要通过“中国知网”“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进行。首先,采用“高职教育国际化”“高职院校国际化”“高职国际化”“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作为关键词进行查询,获得相关文献155篇。其次,对搜集到的文献进行筛选,排除与本文研究主题没有关系的文献,最后获得文献152篇。筛选的具体标准如下:(1)文献中剔除非学术的文章;(2)文献中剔除20世纪90年代之前的相关文献;(3)文献中剔除一文多发的文章;(4)剔除由于不同关键词搜索到的重复文献。最后,对所选取的文献内容进行阅读、整理、分析和归纳,利用SPSS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三、研究发展趋势

(一)研究的时间分析

1.研究成果的时间趋势。随时间发展论文篇数总体上处于递增状态。其中2012年发表篇数34篇,达到峰值。数量总体上可以按照时间分为两个阶段:(1)2002年至2009年,该阶段论文数量出现过上下波动,但变化不是很大,总体呈现出稳定态势。(2)2010年至今,论文数量迅速递增,增长速度明显高于第一阶段,论文数量占近二十年总数的63%。这标志我国高职教育国际化研究从中外合作办学的探索阶段,“引进来”国外教材、培养模式、外籍教师等,发展到目前的“引进来,走出去”阶段,即中外留学生及教师的相互交流与合作,越来越引起学者们的注意,这与目前高职教育国际化的开展状况基本一致。由于2013年还没有完全录入数据库中,篇数略低于2012年的篇数,但是可以预测该阶段论文篇数总体呈现上升态势。

2.时间的差异性。比较两个发表时间阶段的篇数差异性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的方法。将两个阶段分为两组1和2,对其进行方差齐性检验和独立样本T检验,如表1和166页表2所示。

对表分析结果如下:(1)表1给出的是对篇数的统计描述,可见第一阶段年均篇数均值为7篇,第二阶段年均篇数为24篇,两阶段具有一定的差异,但不能说明其差异程度。(2)方差F检验和样本T检验。表2方差齐性检验结果为F=3.589,P=0.087,由于P值大于检验水准0.05,因此不能拒绝原假设,两个样本总体方差齐性,选择方差齐性时的T检验结果,此时P值显示为0.000小于0.05,从而最终得到的统计结论为按0.05检验水准。可以认为,两个阶段篇数存在统计学显著差异,说明近四年来数量较之前有明显的差异。

(二)研究方向和领域

1.文献的归类整理。采用分类归纳的方法对近12年的152篇文章进行归类整理、按照篇数排序统计如表3所示。

通过归类整理,可以把研究内容归为八个主要研究方向,按照篇数比例由高到低进行排序分别是:(1)高职国际化教学管理研究为38篇,比例为25%,包含内容为师资培训、教学方法改革、培养模式研究、专业课程设计、质量管理保障体系、外方师资管理等;(2)高职国际化发展策略研究为30篇,比例为19.7%,论述了我国高职教育国际化未来发展的方向和策略;(3)院校案例分析研究为23篇,比例为15.1%,论述了各地区和高职院校国际化的现状、遇到的问题及如何解决等;(4)实现方法及途径为20篇,比例为13.2%,论述了国际化的方式、海外实习基地的建立、专业课程教学方法等;(5)国际化过程问题研究为19篇,比例为12.5%,总结和分析了我国高职教育国际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等;(6)高职教育国际化论述为15篇,比例为9.7%,从高职教育国际化的内涵、内容、标准及综述等方面做论述;(7)西方发达国家经验为5篇,比例为3.3%,介绍了美国、英国、德国等西方国家开展高职教育国际化的现状及经验介绍等;(8)国际化研讨会综述为2篇,比例为1.3%,论述了高职院校国际化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和高职院校领导海外培训项目工作等。

对研究方向进行再整理归类可以分为三个大类:第一,高职教育国际化操作手段和方法,包含上述的实现方法及途径、国际化研讨会综述、高职国际化教学管理,共有60篇,所占比例39.4%,论述了高职教育国际化进程中的具体操作方法。第二,高职国际化发展策略研究,包含西方发达国家经验、高职教育国际化的论述、高职教育国际化发展策略,共有50篇,所占比例32.9%,论述了高职教育国际化的发展战略、方向和具体方法。第三,高职教育国际化问题分析与研究,包含院校案例分析研究、国际化过程问题研究,共有42篇,所占比例27.7%,通过案例和问题的分析进行经验的解决,服务于操作手段和方法。具体分布见167页表4。

结合表3和表4可以看出,近十二年来我国高职教育国际化的研究主要分布在三大领域的八个研究方向。

2.研究特点及存在的不足。表3和表4归类表明研究呈现出以下几方面特征:

第一,研究方向中关于教学管理方面的论文所占比例最高,为38篇,占总数的25.0%。涉及的内容有教学日常管理、师资管理、专业课程管理、留学生管理、培养目标及质量标准体系等。无论是高职教育国际化的探索阶段还是快速发展阶段,教学管理都处于重要的地位,保障了国际化过程的顺利进行。

第二,学术研讨会综述虽然只有2篇,但是分别发表在2010年和2012年,说明高职教育国际化的发展已经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发展到了一定的数量和规模。

第三,教学管理、发展策略、案例研究、实现方法及途径、问题研究等共有130篇,占整个比例的85.5%。这些体现了当今高职教育国际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突出问题,学者们不断探讨国际化过程中的发展方向、如何发展等,对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同时,结合具体的高职教育国际化案例进行比较研究,提出国际化进程的实现方法和途径,如“双语教学”“国际交流”等。

第四,研究方向中既有高职教育国际化含义的分析、体系和模式的建立等理论研究,又通过案例的研究、经验的介绍等举例说明,实现操作方法的落地和途径的建立。因此,表4将研究方向归为三大领域,即问题分析与研究、应对策略研究、操作手段和方法。

第五,研究中有理论研究、案例分析及经验介绍、具体操作手段和方法,但是也存在着诸多不足。定性研究多,实证研究少,定性研究仅仅局限于概念的定义、理论的分析及保障体系建设等,论述也只是对于现有理论的总结,深度不够,缺乏理论创新;学者们结合自身所在院校国际化实践对过往经验进行总结,研究的方法也仅仅局限于定性研究,最常见的是个案对比研究、地区等因素研究,多停留在抽象的认识和思辨上,主要进行逻辑分析、文献梳理与案例描述。有关操作手段和方法的论述过于单一,比如国际交流、双语教学、海外实习等,对于具体的实施步骤涉及不多,可行性有待进一步商榷。

四、高职教育国际化未来研究方向

(一)全面认识国际化人才培养观念

文献的分析表明,有关国际化人才培养观念的研究虽然已经涉及,但仅仅是对概念的解析和作用的一般论述。国际化教育的首要问题是行政管理者、教师和学生应该具有国际化的视野和观念,无论从上到下,还是从下到上,如何将这一观念深入到管理体系和操作领域显然缺乏研究,未来研究可以把这一主题作为研究方向。

(二)加强留学生研究

高职教育国际化是学生、教师、资源等教学资源“引进来,走出去”的过程,两者是同时相互作用的过程,相辅相成,互为主客体。因此,未来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加强外国留学生市场营销的研究。建立有效的市场推广渠道成为扩大留学生规模的重要手段,高职院校要想对留学生具有吸引力必须具有市场经济的观念,通过各种营销手段建立有效的信息沟通渠道,进行宣传和推广。如何推广,如何为留学生提供更好的服务,如何使得更多的留学生了解中国的高职教育成为诸多学者必须研究的课题。

2.关注留学生在校的生活研究。设计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留学生在校生活,有利于宣传中国文化,加深与国外文化交流,减少中外文化冲突;有利于文化的融合,实现中外学生的交流,形成和谐的氛围。这些都有待于学者们进行摸索和研究。

3.关注中方师资、学生海外学习研究。海外学习先进经验由来已久,但是针对高职层面的对象如何去学习与交流,以什么形式和操作方法进行尚有待商榷。

(三)加强国际化职业资格认证研究

文献分析表明,有关国际化职业资格认证制度的研究不是很多,职业资格认证的国际化是体现高职教育国际化的重要标志。高职教育国际化的重要内容之一便是高职课程的国际化,我们有必要围绕国际通用职业资格证书进行高职课程的设计、开发、建设、实施和管理,高职教育国际化不仅仅要学历教育国际化,还要职业资格认证国际化等多元化的教育。我国已有高职院校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实践和探索,对于引进什么标准的资格认证、如何引进、如何与国际认证机构进行合作等仍需学者们做进一步的研究。

(四)海外实训基地研究

海外实训基地是高职教育国际化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国内高职院校很少建立海外实训基地,学者们的关注也不是很多。但是,随着国际化的开展,拥有海外实训基地是我国高职教育国际化的标志之一,也是发展的需要。对于如何与国外高校和企业进行实训基地的建立、使用、交流等势必成为未来研究的主要内容。

(五)丰富研究方法

高职教育国际化研究方法从最初的理论探索到目前的案例分析和实证研究,但仍存在一些具体问题未得到充分的体现和落实。诸多学者针对高职教育国际化问题选择了西方典型案例进行研究,虽具有国际视野,为中国的理论界提供参考和帮助,却没有对其是否能适用于中国环境做出详细的跟进和说明。在未来的研究中,有必要提高定性研究方法的应用深度,定性研究过程不仅局限于理论的分析、经验的总结,更应该扎根到中国高职院校当中去,分析其具体应用的效果。同时,增加定量研究方法,这对丰富中外高职教育国际化研究资料、吸取西方先进教育内容和理念是十分有利的。

五、小结

我国高职教育国际化的研究从起步探索阶段到快速发展,无论在研究的范围、方法、数量和质量、对象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相对于国外高职教育国际化研究仍然有很大的差距。这不仅仅与我国实际开展高职教育国际化的现状有关,也与我国经济发展的国际化、政府政策的制定、企业或组织的参与有关,更与从事高职教育的一线教师及研究者有关。从目前的研究现状来看,宏观政策、逻辑论述的研究偏多,基于数据的分析和探讨不足。对于所提出的建议往往是通过文献的分析对比所得,操作性不强。从研究方法来看,实证研究不足,观点和方法的提出没有具体的数据支撑。随着我国经济形势的良好运转,高职教育国际化势必得到迅猛发展,届时将会有更多、更优秀的研究成果呈现。

[参考文献]

[1]戴小红.高职院校教育国际化动因、内涵与路径选择[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6).

[2]梁晶.示范性高职院校国际化人才培养实践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3(33).

[3]陆启光.关于我国高职教育国际化若干问题的思考[J].广州职业教育论坛,2012(11).

如何发表高中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人民日报》观点版;新闻意识;新闻视角

中图分类号:G21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283(2012)04-0164-07

2011年12月23日晚,《新周刊》揭晓了每年一度的“中国娇子新锐榜”,《人民日报·观点》荣获“年度报纸”奖项。颁奖词称:“它由《人民日报》评论部主理,是中国主流媒体的最大惊艳;它有直面现实的勇气、锐气和正气,以其时效性、开放性和思想性的表达,已成,主流观点供应商。它高屋建瓴,又能微观中国;它体认异质思维和沉没的声音,又在众声喧哗中凝聚社会共识。它是给力的桥梁,沟通政府和民众;又是清醒的守望者,为社会望闻问切。它说‘人’话、察‘民’情,扩大了中国第一大报的肺活量和传播半径。”

《新周刊》被誉为中国最新锐的时事生活周刊。其“娇子新锐榜”创办11年来,一直坚持“传媒观点、专家意见、新锐视角”,目的是“为这一年的中国立榜,为这一年的时代测量体温”。2011年末,由31位媒介精英组成的媒介精神推选委员会,在众多推荐提名的媒体中将“年度传媒之杂志”授予《看历史》,《江苏卫视》荣获“年度传媒之电视”,“年度传媒之网站”花落“新浪微博”,“年度传媒之报纸”的桂冠则戴在《人民日报》观点版的头上。如此殊荣给予《人民日报》观点版却引发出不小的争议:对此结果褒奖者不乏其人,认为它是在社会矛盾日趋尖锐的背景下转而向体制内喊话,从“本报评论部文章”依稀见到80年代麾下“特约评论员文章”的风采。党报在特殊历史关头总有良心和良知喷薄而出,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官媒对社会改良的杠杆作用不可低估。而讽刺挖苦者也如过江之鲫。但是,其中明显的事实是《人民日报》在这两年之中的变化与探索不容小觑,尤其是观点版的创办以及一路风雨兼程中的理性探索更值得细致反思。

一、自觉回应深度变革的时代

《人民日报》观点版创办于2010年1月7日,至今已迈过整整两个年头。对于观点版的创办,创办者——人民日报评论部自认为这是“人民日报历史上第一块评论类版面”。

至于创办的原因,在2010年新年伊始刊发的《致读者》中这样说道:“本版旨在为干部和群众提供发言平台,在同读者的交流互动中形成社会共识,力求把体现党的主张和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把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和通达社情民意统一起来,把坚持正面宣传为主与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统一起来。”同时认为,“人民日报的评论,一直以来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厚爱。在观点版中,我们将进一步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方法、创新手段,在党心和民心的共鸣中,保持人民日报评论的锐气、朝气。”

时至2011年,人民日报评论部再次刊发《致读者》,文中既回顾了该版面创办一年来的探索,也间接追述其具体缘由:“从探讨信任流失产生‘社会墙’,到关注‘物质潮流中的心灵之惑’;从思考新形势下的党群干群关系,到追问现代社会应给道德怎样的激励;从社会的分层、流动与变化,到公共话语空间中你我共同的责任……一年来,我们从党报评论工作者应有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出发,保持对各类社会事件、社会现象的敏锐触感,力求在辨名析理、交流互动中形成普遍的社会共识。”

从上述两段自我表白式的陈述中不难看出,《人民日报》观点版创办的社会历史背景是当下中国的总体境遇,即中国社会正处于激烈的社会转型期,也因之面临着一系列深层次的矛盾和必须破解的高难度课题。

从上个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来,中国开始实行举世瞩目的改革开放政策,并由此引发了社会各领域的一系列“大变局”。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进入了一个全面的“崭新”时期。人们亦将“改革开放”或“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出现或带来的一系列社会变化状态,包括问题与争议概括称之为社会转型期的必然现象。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初以来,中国社会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这个时代最大的特点之一,是整个社会的同质性消解,即以往计划经济时代,政治、经济、文化三者之间的高度同质整合关系被打破,呈现出空前分裂状态,政治与经济、政治与文化以及经济与文化之间不再存在同质耦合,可以相互支持与阐释的‘配对’。而是,这三者的变革速度是不同步的,以经济为最快,文化次之,政治滞后。……同时,经济、政治、文化各领域内也呈分裂、多元的状态并异质化倾向,出现多种经济成分的并存,多种政治因素的并存,以及多种文化价值取向并存的局面”。任何一次社会转型均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其影响所及绝不局限于政治、经济或物质文明的领域,而且也涉及人与社会的文化价值观念、社会心理、行为方式等等层面。更何况,现时代中国的社会转型、社会的各个组成系统并非总是呈现出相适应、相协调式的发展,在经济发展高速跃进、文化领域日渐繁荣、政治体制变革相对滞后的梯次状社会转型过程中,不仅会出现各种社会“失序”与“失范”现象,而且还会产生社会“断裂”的风险。“断裂的社会,从表面上看好像也是一种多元社会。至少从表面上看起来,似乎有着更强的多样性,其实两种社会有着本质的不同。在多元社会中,尽管社会结构分化深刻,各种社会力量并存,不同价值观甚至相对立,但这些不同的部分基本上处于同一时代的发展水平了。社会的各个部分能够形成一个整体的社会。断裂社会中,其不同的部分几乎是处于完全不同时代的发展水平。他们之间也无法形成一个整体的社会,即整个社会是分裂的。”在断裂社会中,“社会的断裂表现在文化以及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而且会造成社会权力的失衡”。在这样的社会中,由于社会的运作逻辑造成社会权力失衡,社会个体与社会群体“将会生活于权利缺位与非制度化生存状态之中”。近年来,各种社会矛盾日趋突出与尖锐,各种利益诉求日趋多元,不同立场表述相互交织,底层改革呼声日渐高涨。与之相对应,权力层面对改革方向、改革路径、改革力度等问题尚未取得广泛共识,各地不断发生,维稳的成本与代价越来越高……

在此情况下,作为党的“喉舌”和“耳目”之一的《人民日报》及其评论团队,自然而然地承担起党报评论工作者应有的责任和使命,观点版的创办无疑是对这个深度变革时代的一种急切的回应,表现出一种难得的责任担当。

二、行进中的变化与追求

如果仔细分析两篇《致读者》,不难从中品读出观点版自创办初期到时下,前后两年中的行进轨迹以及创办者的心路历程与自觉追求。

在2010年观点版创办之初,主办者将《人民日报》观点版定位于:干部与群众发言的平台、读者互动交流的中心。其目的在于三个“统一”:“统一”党的主张和人民心声;“统一”正确舆论导向和社情民意;“统一”正面宣传为主与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然而随着工作的深入,也在不断探索、不断成长的基础上,对观点版进行全面调整。突出版面评论性、思想性和权威性,强化群众、干部两个发言平台的作用。全新头条“本报评论部文章”,以署名评论的形式,评述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各方面的重要问题。新推出“谈治论理”栏目,着眼地方政治与社会管理创新,明其价值,辨其短长。新改版“议言广场”栏目,集纳各方看法,形成多角度思考、多层次讨论的活泼氛围。可以看出,在原有定位基础上,2010年《人民日报》观点版在栏目的形式方面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进。

但是,坦率地说,其在目的与宗旨方面的变化尚不明显。这也构成了读者对2011年的新期待。果然,与2010年的《致读者》仔细比较后就会发现,在2011年的《致读者》中,有心人士可以找到以下颇具深意的“关键词”,如“探讨”、“关注”、“思考”、“追问”、“责任”、“使命”、“共识”等等。与此同时,创办者还提出:“不管栏目和版面如何调整,观点版将始终力求把体现党的主张和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把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和通达社情民意统一起来,把坚持正面宣传为主与加强改进舆论监督统一起来,在党心和民心的共鸣中,始终保持人民日报评论的锐气、朝气”。

纵深其中就可以检视出,创办者即使再三强调观点版创办之初的定位与宗旨的不变,但“党报评论工作者应有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经历一年的不断探索之后,也就是在2011年才真正从理论思想层面凝练出来!这种责任感和使命感无疑使其在直面现时代的突出问题中一步步充盈起来!

三、勇于直面时代突出问题

一般来讲,新闻传播媒介的本质属性与社会功能是最大限度地承载与传播信息,以使广大受众在信息的选择性接受中调适自身并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从而推进人类社会整体朝人性化方向迈进。此一条,纵观古今中外,概莫能外。作为中国主流媒体之一的《人民日报》,即使在特定条件下必须承担党报所必须承担的工作任务,但新闻传媒本质的属性以及相应的社会职能显然不可能改变,并且要更自觉地担此重任。作为《人民日报》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评论专版——观点版,也应该提供新颖而有益的“观点”,为人们的前行提供必要的参考。如此,勇于直面时代问题既为所有媒体的份内之事,更是党报新闻工作者的责任与义务。在这方面,观点版的总体面貌及其具体做法令人耳目一新:

(一)以自觉的新闻意识敏锐回应当下时代的重要问题

如前所述,《人民日报》观点版的创办有其极为特殊的时代语境与强烈的预设目的,即具有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党报新闻工作者,在剧烈的社会转型期,将自觉观察与思考、体认与阐释、回应与梳理当下时代所出现的各种社会矛盾、社会冲突及其所涉及的社会问题,并试图给出一些理性思考和解决路径。

正基于此,直面时代突出问题自然成为党报新闻工作者的新闻自觉。从2010年初至2011年末,观点版开设“时事观察”、“共同关注”、“一周热评”、“媒体观澜”、“议事广场”、“风凉画”、“本报评论部文章”、“谈治论理”、“议言广场”等栏目,就时下诸多重要新闻事件、广大民众关切的热点问题等予以不遗余力地“望、闻、问、切”。如表1、表2:

从表1、表2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两年来,观点版部分常设重点栏目评论总量为304篇。在具体分析文本时还可以发现,对时下广大民众所关心的焦点问题,如“李启铭校园撞人事件”、“强拆事件”、“记者仇子明被通缉案”、“接力还薪事件”、网络进入“微博时代”、广州市民排队候访等,观点版不仅给予全方位呈现,而且还在常设栏目中予以集纳性讨论,体现出其急切反映和回应社会问题的主动姿态,与以往大为不同。

还有,观点版对当下时代问题的回应还出现令人眼睛一亮的年度跃进。在2010年的年度总结中,评论部同仁们这样写道:

发展的过程,是“破”与“立”的辩证统一。经济转轨、社会转型、观念转变……今天的中国,达成共识和凝聚共识比任何时候都更重要。权利与权利的摩擦,需要寻求共同的行为准则;权利与权力的博弈,需要建设内在的政治伦理;市场与道德的龃龉,需要厘清更明晰的界限……

一个和谐的中国,需要凝聚社会成员的基本共识;一项改革的推进,也只有在达成共识中才能不断深化。浮光掠影,难见真理;盲人摸象,难求共识。新闻评论的重大使命,正如总书记所言,“在同群众交流互动中形成社会共识”,在各抒己见中搭建对话交流的平台,在不同观点的表达中寻求认识的“最大公约数”,为改革发展凝聚共识。

改革开放之初,由媒体开启的“真理标准大讨论”,形成了以实践为标尺的共识,奠定改革开放的思想基础。今天,关注社会热点、监督政府作为、思考改革方位,于新舆论格局求同存异,在大变革时代寻找共识,进而找到解决问题的起点,夯实改革发展的基础——这依然是媒体应当承担的重要使命。

在2011年的年度总结中,评论部同仁这样认为:

治理格局的变革、网络舆情的变奏、精神世界的变化,在发展的高速时代,中国社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变动图景。回首过去一年,舆论热点的爆发、关注焦点的转换,常常伴随着螺旋式上升的发展过程。一个趋势越来越明晰:妥善对待热点难点问题,事态发展就会迎来拐点,社会进步就会站上新起点。这些问题及其改变,在一定程度上凝聚着共识、激发了力量、延伸了思考。

梳理一年热点与变化,展望来年趋势与可能。如何让人民更加幸福地生活,让中国更加稳健地前行?2011的风雨历程,画下了一个个句号,留下了一个个问号,向2012乃至更远的未来标示了意味深长的省略号……

如果仔细比较前后两年的年度总结就会发现,观点版创办的第一个年头,党报新闻工作者在回应社会问题时,将“在大变革时代寻找共识,进而找到解决问题的起点,夯实改革发展的基础”视为媒体应当承担的重要使命,并以此来关切社会问题。时至2011年末,观点版同仁则将“如何让人民更加幸福地生活,让中国更加稳健地前行?”巨大问题抛给自己,不仅问题意识更加明确,其忧患意识与担当情怀亦更进一步。

(二)以宽广的新闻视角广泛检视各类社会问题

综观两年来的《人民日报》观点版,对当下社会中引起广泛关注的各种社会问题均有涉猎。如表3、表4所列的分别是2010年、2011年第2季度两个不同栏目所发表的评论的题目。

在“每周一评”中,广泛涉及了“二代”、“规则”、“公平正义”、“政绩”、“有效纠错”、“文明的风险”、“制度遵守”、“人们的怒气”、“媒体曝光”、“实用主义”、“政令堰塞湖”等问题,就问题的关切面而言,延涉甚广。及至2011年同期,以本报评论部署名共发文9篇,广泛设问:如何确立“政治坐标”;如何修复“民心长城”;如何面对“精神懈怠”;如何对待“消极腐败”;如何重整“改革大业”;如何呼应“社会需求”;如何呼唤“参与型公民”。问题宏观者如“改革大业”路在何方?问题具体者如“参与型公民”需热切呼唤。如此设问,既周延又细谨。从以上罗列与分析中不难见出,观点版的新闻视角广为触及,扫描范围既广又细。

(三)以深入的新闻笔触重点聚焦社会问题

观点版在对时代问题予以广泛检视的同时,对一些重大社会问题还进行重点聚焦。2010年8月26日,观点版在“时事观察”栏目中,发表《干部怎么干,群众怎么看》一文,就“政绩观”问题展开评说。文章写道:

政绩、政绩观,一个干部群众关心的话题,一个时时走进新闻事件的话题。近期,山西省右玉县18任县委书记60年如一日坚持植树造林的事迹,一些城市建设中道路“挖了建、建了挖”等现象,一正一反,引发了人们对干部政绩观的深入思考。

一直以来,一些地方对政绩的认识上存在偏差和误区。往往把经济增长作为衡量政绩的唯一标准,把“发展是硬道理”片面地理解为“经济增长率是硬道理”,又把经济发展简化为GDP决定一切,违背了科学发展、以人为本的要求。

另一方面,干部政绩考核体系还不完善。从内容看,指标设计过于偏重经济发展的内容,在一些地方,经济增长率、招商引资数额、财政收入等成为主要考核内容。从考核过程看,上级部门和领导对考核结果影响大,社会评价和群众意见影响小。

凡此种种,造成了一些干部唯上不唯下、唯虚不唯实、唯显不唯潜、唯近不唯远的权力观和政绩观,助长了短期行为和错误决策,催生了各种“政绩工程”、“形象工程”,出现了大建新城、争夺“故里”、短命大楼、节庆泛滥、全民招商等不良现象,产生了严重的发展问题和社会影响。……干部怎么干,干什么,老百姓才会真正满意?

除此之外,在本期“时事观察”栏目中,针对“政绩”与“政绩观”问题,汇集了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毛寿龙的《正确政绩观需要制度引导》、陕西吴起县委书记冯振东的《人的发展是最好政绩》、浙江三门县县长董服标的《考核应突出百姓幸福》、山西右玉县委书记陈小洪的《要敢于做慢工干苦活》以及网友的《最期待干部“改善民生”的考核突出群众评价》等6篇文章,把基层干部、广大网友和有关专家的认识与思考排列并置,将此问题的讨论引向深入。

在讨论过程中,基层干部将衡量“政绩”的标准认定为人的发展、百姓幸福、苦干实干;专家学者认为“政绩”的评价需要制度建设同步跟进;广大网友则将民生改善视为干部“政绩”评价体系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如此各说各话,但旨归终究为一:为老百姓办实事就是最大的“政绩”。可见,观点版的重点聚焦的确能聚焦出共识来,这也为实际工作者提供了一种强大的舆论在场。

(四)以周延的新闻思维集束讨论社会问题

观点版不仅聚焦重点问题,而且还将不同类型但又有一定相关性的重点问题以“同类异体,优化组合”的方式集中在一起,进行集束式的讨论。2010年11月中下旬,观点版之“时事观察”就“身份”、“高考招生”、“弱势群体”等受众普遍关心的三个关联性极强的重要问题集中展开讨论,如表5、表6所示:

从表5可以看出,在此次连续三周的讨论中,率先抛出备受公众疑虑的问题——“身份”还是“奋斗”决定命运?最终的答案当然是明确的,改革开放的目标之一就是要构建公平正义的制度以拆除特权等身份的藩篱。如此说来,高考以及高考制度的改革是否将成为制度性公平正义的保障措施之一?还有,怎样防止弱势群体被制度性再弱势?这一系列问题是当下时代的人们最想得到确切答案的关键话题。相关的三个问题,拆之,独立成章;合之,连缀一体;集束之,层层递进,步步深入,由表及里。其周延的新闻思维可见一斑!

由表6显示,就如何建设文化强国问题,“人民观点”在长达一个月的时间内,连续刊发人民日报评论部系列文章进行讨论。《在构筑时代变迁中的“精神家园”》一文中提问“当身体向着欲望一路狂奔,望尘莫及的精神又将经历怎样的挣扎?”之时,也笃定地认为“精神贫乏也不是社会主义”。正因为此,就时下而言,道德建设对于医治精神贫乏具有一定的优先性。所以,在《我们需要怎样的“道德想象”》中说到:“在某种意义上,在今天被频繁提及的‘路人’,隐喻了中国从‘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的转型。在这样一个个体化、陌生化的时代,消除‘冷漠孤独’的社会症候,纾解现代人的道德焦虑,培育现代社会的信任机制,良好道德想象力的培养是这一切的基础,这已经为历史所证明,也有赖每个人的努力。”可见,社会个体的个人努力也是缓解现代人道德焦虑的一剂良药,而且“当怀疑、焦虑成为习惯性选择,我们同样需要‘正’的力量”。系列文章,知微见著,互为呼应,归根结底,文化品质就是国家品质。

表7所列是观点版“本报评论部”评论文章在2011年年度聚焦的所有问题集束。由表中所列的8个评论主题看,一年来,“本报评论部”文章关心的问题似乎有点“细枝末节”,经济如何发展,社会如何进步等宏大主题并未现身,反而是“基层工作”、“基层治理”、“协调社会关系”、“关注社会心态”、“回应社会关切”、“共产党人政治本色”、“推进政务公开”等具体问题成为关注的重点。这些看似并不刚性反而略显柔软、细小的问题往往会汇成民意的洪波巨浪,疏之导之将会融入“共识”的大海;截之堵之无疑就会川涌堤溃。

如果将这些“小问题”集束起来,汇聚而看的话,2011年“本报评论部”只关注一个大问题,即以人民的意志更好地建设当下社会!

上述三例,在新闻焦点议题的设置上各有侧重,但就新闻思维的周延性而言则有异曲同工之妙,即由单个新闻议题切入,将一系列具有关联性的议题一并纳入讨论范围,由点及面,铺设甚广,所延及的问题在广度上得以展开,在深度上掘进有力,新闻议题的集束性讨论显示出思想的光芒与力量。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