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新闻学方向论文

新闻学方向论文

新闻学方向论文

新闻学方向论文范文第1篇

新闻评论定义外延之辨析

目前学术界对于新闻评论的定义出现了这样几种不同的表述,笔者现搜罗展示于其下:

(1)“新闻为事实的客观记载,评论为基于事实而发表的意见。”①――林大椿

(2)“新闻评论是就当天或最近报道的新闻,或者虽未见诸报端但确有新闻意义的事实,所发表的具有政治倾向性的,以广大读者为对象的评论文章。”②

――范荣康

(3)“新闻评论,是媒体编辑部或作者对最新发生的有价值的新闻事件和有普遍意义的紧迫问题发议论、讲道理,有着鲜明针对性和引导性的一种新闻文体,是现代新闻传播工具经常采用的社论、评论、评论员文章、短评、编者按、专栏评论和述评等的总称,属于论说文的范畴。”③――丁法章

(4)“所谓新闻评论是传者借用大众传播工具或载体,对新近发生或发现的新闻事实、问题、现象直接表达自己意愿的一种有理性有思想有知识的论说形式。新闻评论在报纸、广播、电视和网络上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或文字,或声音,或音像结合,或图文并茂,在新闻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④――赵振宇

(5)“新闻评论是新闻体裁中重要的一类,它表达人们对新闻事件的判断、对由新闻引发的各类社会问题的思考。”⑤

――马少华

(6)“新闻评论,顾名思义是相关新闻的评述、议论。作为信息传播的一种方式,它是针对新闻报道中重要事实或社会现象及人们思想中的突出问题等,在新闻媒体上发表的具有一定倾向的言论,是新闻传播媒体的各种言论的统称。”⑥

――薛中军

要想下定义,首先要找准它的属概念。从逻辑上讲,下定义就是要明确被定义概念的属概念(外延),同时揭示被定义概念与其同一属概念之下的种概念之间的差别,即种差(内涵)。因此学者们对新闻评论所下的定义,无非也就是从新闻评论这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上来加以概括把握,引申得之的。根据观察,学者们对新闻评论概念的外延概括不外乎这样几种表述:评论文章、论说文、论说形式、言论、新闻文体、新闻体裁。我们把它们分为两组:1.评论文章、论说文、论说形式、言论;2.新闻文体、新闻体裁。然后逐组来进行分析。首先,第一组外延,根据考察我们可以发现,“评论文章”、“论说文”、“论说形式”、“言论”这些表述除了语词形式和语义范畴的一些差别外,实际语义是基本相同的,但是“论说形式”和“言论”的语义范畴明显大于“评论文章”和“论说文”。换言之,“评论文章”、“论说文”一定属于“论说形式”和“言论”,但“论说形式”、“言论”不一定都属于“评论文章”和“论说文”。胡乔木同志曾经指出:“每篇文章都有它的结构,也就是形式。”⑦既然是评论“文章”、论说“文”,自然具有内在的文体结构。而“论说形式”和“言论”语义则比较宽泛,它们可以仅仅只是一些零星的观点碎片,不必言之成文。因此,从概念限定的精确性方面来考量,“评论文章”、“论说文”更适合于作为新闻评论概念的外延。

其次,再来分析第二组外延。“新闻文体”和“新闻体裁”仅仅只是所适用的语境不同,语义也是基本相通的。在中外新闻史上,学者专家们曾相继提出过各自对报纸的定义,其中大多关涉新闻评论。比如,1818年英国的《报纸法》就指出:“报纸系指揭载公报新闻事件、注释及观察之纸片,因贩卖而印刷……”就把极富评论成分的“注释”与对事件的“观察”记载并列提出,初步表示了报纸两大基本文体样式的端倪。中国著名报业史专家戈公振为报纸所下的定义也很具代表性:“报纸者,报告新闻,揭载评论,定期为公众而刊行者也。”⑧中国著名新闻学家甘惜分也表示:“新闻是报道或评述最新的重要事实以影响舆论的特殊手段。”⑨由此可见,新闻评论早就是学者们公认的一种新闻体裁。而“新闻体裁作为新闻内容的表达方式,也是新闻内容最常用的分类方式,它往往依据新闻内容的基本性质对新闻进行分类,有消息、新闻通讯、新闻特写、新闻专访、新闻分析评论等”。⑩通过以上对历史和概念的梳理可以得知,把新闻评论归属于一种特定的新闻体裁或新闻文体,不但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而且也符合当代新闻评论实践的发展,因而以新闻体裁或新闻文体来定义新闻评论概念的外延同样也是可行的。

再次,为了确保对新闻评论概念外延的精确限定,我们再来分析一下“评论文章”和“新闻体裁”之间的语义关系,二者之间存在着一种交叉包含关系,相交领地就是:一切刊载在新闻媒体上的具有新闻价值的评论文章。因此,从新闻评论定义外延的层面上来考量,我们可以把那些不具备新闻文体特征的语录形式或碎片形式的言论意见拒之于新闻评论概念的门外。

新闻评论定义内涵之辨析

在这个限定的外延区域内,我们还能否对新闻评论概念的内涵做出更加精准的概括呢?为了便于具体分析,我们把学者们对新闻评论定义的内涵限定浓缩为这样几组关键词:

第二组评论客体:新闻事件、紧迫问题、社会现象、思想倾向

第三组表达形式:阐述观点立场、发议论讲道理、判断思考

第四组性质特征:政治倾向性、针对性、引导性

第五组传播载体:现代新闻传播工具、大众传播工具

第六组服务对象:广大读者、广大受众

对于第一组、第五组、第六组关键词,学者们的观点比较统一,从学者们各自所下的定义中,可以看出他们所达成的共识。但是在第四组关键词“政治倾向性”的揭示上,就可以听到来自学界的不同声音,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政治倾向性应该属于政论文的特点,现代的新闻评论不必都具有政治倾向性。而且,随着当今新闻评论日新月异的发展,许多专业评论基于从可读性方面考虑而自觉摒弃了政治性话语,如果我们再三强调以政治倾向性来统率新闻评论的话,就会画地为牢,扭曲新闻评论概念的本身,因此政治倾向性不应该成为拘囿现代新闻评论发展的枷锁。

分歧最大的当数第二组:评论客体。范荣康、丁法章、赵振宇先生认为,新闻评论的对象包括新闻事件、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而马少华先生则认为新闻评论的对象是新闻事件。讨论至此,相关问题也就浮出水面。既然“一切刊载在新闻媒体上的具有新闻价值的评论文章”是成为“新闻评论”的一个要件,可以推导出,任何的“新闻评论”都必须刊载在媒体上,而且还须具有新闻价值。由此派生出来的问题是:在长期的新闻评论业务实践中,那些刊载在媒体上的关于社会现象、社会问题、思想倾向的评论文章,究竟具不具有新闻价值?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重新回顾一下学术界对“新闻”定义的探讨。“新闻”定义在20世纪末经过新闻传播学者们的广泛探讨后,目前被学界一致认可的有三种说法,即“事实说”、“报道说”、“信息说”,它们分别对应着不同的语用学范畴。暨南大学新闻传播学者董天策经过分析后提出:“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看,只有信息才是新闻的属概念,也只有信息概念才能整合‘事实说’和‘报道说’这两种相互对立的概念。”“完整的新闻定义应当是‘新闻是报道新近变动事实的信息’。”(11)如果以此认识基础来思考分析问题,那么“当前重大的社会现象、社会问题、思想倾向”都应该属于“新近变动事实信息”的范畴,或者说它们都是从“新近变动事实信息”的认识基础上推导或提炼出来的,因此也就天然地具备了新闻价值的某种要素,如时效性、重要性、显著性等,具备了新闻品格。由此我们可以得知,新闻评论客体当应包含“新闻事件”、“社会现象”、“思想倾向”、“社会问题”等这些包含有新闻价值的内容元素。

当然,学者们的观点产生分歧的还有第四组关键词,那就是“判断”是不是新闻评论的本质特征。我们知道,作为评论必须阐述观点、发议论讲道理、表达意见。但是,仅仅这几种表达形式还不能够揭示出新闻评论的本质规律。因为它们只是反映了论说文的一般规律,并没有揭示出新闻评论的特殊规律和特殊要求。任何一种显在的表达形式都对应着一种内在的思考路径,因而表达形式也是一个思考方式的问题。逻辑学告诉我们:思考的一个最有效的向度就是认识,新闻评论的表达形式应该也是一个合乎理性、合乎逻辑的认识过程,因此我们也就可以从认识论的层面上来把握新闻评论的特殊规律。

在认识论的层面上,“判断”这种表达形式,是否揭示了新闻评论的本质特征呢?关于这一点,港台和大陆的不少学者都已经阐述得非常清楚,比如郭步陶先生在讲到新闻评论的性质时说:“判断,‘这是评论最重要的部分’。”(12)台湾《联合报》的主笔王民先生写的《新闻评论写作》第七章的标准就是:“最重要的一课――判断。”他说:“在大多数情况下,新闻评论所讨论的问题,不外是真或伪的问题,是或非的问题,善或恶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实际上就是一个判断问题。”(13)另一位台湾新闻学者林大椿在《新闻评论学》中把新闻评论的性能分为五种,其中第三种即为判断性,他说:“新闻评论对一切问题作评断,是一种最要紧的工作。”(14)中国人民大学新闻评论学者马少华也认为:“新闻评论的基本功能就是对新闻进行认识,判断是新闻评论的核心价值。”(15)既然新闻评论不同于任何宽泛意义上的公民言说,那么它就必须符合一种“内在的文体自觉”,而“判断”正好是新闻评论文体表达形式上的一个特殊标志。

为了满足广大受众的认识需求,任何新闻评论都必须表达判断。对于那些评价具体新闻事件的评论,不但需要作者做出有力的价值判断,还需要作者做出及时的事实判断;而对于那些评价社会现象、思想倾向、社会问题等宽泛意义上的评论,如果不能做出事实判断,做出一定的价值判断是必要也是必须的,因而“判断”应该是新闻评论的立身之本。认准了这个基点,我们就可以把新闻评论和其他的边缘文体(如杂文)区分开来。新闻评论的结构遵循着严格的逻辑程序,有概念、有判断、有推理,有完整清晰的论证过程;而杂文的结构沿袭着形象思维的脉络,它不需要做出判断,也不需要完整清晰的论证过程。因此,在新闻评论定义内涵的层面上来考量,有无判断、有无内在论证结构则可以成为新闻评论和杂文等边缘文体的分水岭。

通过上述甄别分析,我们可以把在媒体上发表的这两种类型的评论文章纳入到新闻评论概念的范畴:1.针对具体新闻事件表达判断的具有内在论证结构的评论文章(如新闻时评、新闻述评)。2.针对当前重大社会问题、社会现象和思想倾向表达判断的具有内在论证结构的评论文章(如社论、评论员文章、短评、编者按等)。

结语

根据各位学者的观点,结合本文的语义学分析,笔者认为可以把新闻评论的定义概括为:新闻评论是媒体编辑部或作者对当前重要的新闻事实、社会现象、社会问题、思想倾向表达判断、阐述自己观点、立场,具有内在论证结构的一种新闻体裁。

注释:

①③丁法章:《新闻评论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②范荣康:《新闻评论学》,人民日报出版社,1988年版。

④赵振宇:《论新闻评论的根本特性》,《新闻大学》,2006(1)。

⑤马少华:《新闻评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⑥⑦⑧薛中军:《新编新闻评论》,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⑨⑩甘惜分:《新闻学大词典》,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11)董天策:《新闻传播学论稿》,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1页。

(12)(13)(14)(15)马少华:《时评的历史与规范》,《新闻大学》,2002(73)。

新闻学方向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 新闻编辑;舆论引导;领导意识;责任

中图分类号G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2)78-0007-02

身为一名合格的新闻编辑,要有强烈的责任感、把关意识、掌控全局的能力等等,纵观以上这些意识,都不能完整的体现当前社会对一个编辑的多样化要求。因此,新闻媒体是我党和人民的咽喉,肩负着以正确舆论导向,促进和谐社会,推动科学持续发展的重大历史使命。作为党的新闻工作者,只有加强引导意识,才能正确舆论引导,提高把持舆论方向的能力,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

1 新闻的舆论导向确定了新闻编者必须首要建立引导意识

提起新闻编辑,也就不得不谈到新闻舆论,顾名思义,所谓新闻舆论就是透过社会上的新闻媒体所散播的信息而形成的舆论。新闻舆论对于一个社会来说是极其重要的。这就使新闻编辑的责任十分重大。作为电视节目的新闻编辑,从最开始的选题、安排记者采访,到后面的选择、修订、新闻稿子和图片的美化等等,都可以体现一个编辑人员是否拥有引导社会的能力。

在现实社会里,我们大家都生活在社会舆论所包围的舆论氛围中。这种氛围具有极强的作用。同时在人人们的理性层面和借助情绪的力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最后走进人民的内心深处世界。革命伟人马克思曾经指出,舆论的作用非常巨大,以致可以渗透到社会的任何层面和角落,而这就是舆论的普遍性。它通过群众的口口相传,既看不到也摸不着。

应当看到,经过马克思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建和谐社会武装起来的舆论引导队伍,从整体上看是具有政治责任感的,是可以经受住各种考验的,是可以把握并正确引导好新闻舆论的。但对于新闻队伍的培养,不能随性,这要求领导者要与时俱进,要伴随社会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而增长,新闻编辑者也要搞提高对舆论的引导能力。可以看到,现实生活里确实有部分媒体为了吸引读者眼球,哗众取宠,将事实歪曲,导致在民间流传一些和主流健康文化不相称的舆论,这些都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不稳定因素。

2 树立正确引导方向是所有新闻编辑者应具有的职业素质

2.1 经得起考验的政治素养

新闻编辑者的脑海里必须时刻铭记“政治家办报”这一观点,这是新闻编辑者最基本的素质,否则不可能编好新闻,更不可能有正确的引导力。有些人误解了“政治家办报”这句话,认为这是在搞政治,这是完全不对的。我们要正确理解这句话,这是告诉我们在政治上要具备敏锐性、甄别力、预见性和贯彻性,要运用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来认识周围发生的事。所以,作为新闻编辑者必须坚持对党,对人民负责的态度,始终以团结、稳定、积极正面的宣传为主要宣传方针,坚持原则问题,树立鲜明旗帜,事关重大是非问题要严把政治观点、新闻纪律。这是新闻编辑者最核心的素质。

2.2 较高的文化素质

一名好的新闻编辑应该是一个杂家,要具备多种学识的积累,具备了这样的素质,才能在编辑新闻的各个环节中操控自如,得心应手。现实的社会需要天文、地理、物理、化学等多方面的基础知识来诠释,“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对与编辑工作者同样适用。具有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在编辑工作中才可以去伪留真,明察秋毫。在现实实践中既要有过硬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又要根据时代的进步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

2.3 丰富的业务知识

新闻编辑人员要熟悉出版的法规、章程、政策和纪律,同时贯彻落实在工作中。当前,新闻的播发形式从预播改为直播,对编辑的要求也更高了,需要新闻编辑者熟练掌握流程中的每个环节,不能出现任何纰漏。新闻编辑要熟悉的业务水平包括知识储备量、编辑技巧、写作表达能力等,因此一个合格的新闻编辑者要掌握所有相关的业务知识,通晓新闻学概论和新闻编辑学,熟练编辑业务。对于自己拿不准准或怀疑的历史事件、生活常识,要多查询资料,向专家请教,务必符合事实真相,弄明真伪。

2.4 超常的社会责任意识和高度的服务态度

难以想象一个没有服务态度和社会公德心淡薄的新闻编辑者能写出好的新闻稿子。每一个具有职业操守和社会责任心的新闻工作者都应努力宣传群众事件,传播先进思想,正确文化导向,塑造美好心灵,提倡科学态度,弘扬社会正气。新闻媒体是否具有权威、引导性强弱与否都和新闻工作者社会责任心和工作态度是分不开的。

3 新闻编辑如何在外界舆论的导向中发挥自身职责

要做好新闻宣传的舆论导向,就要求我们按照规律办事。社会主流媒体的可信度、群众接受新闻的心理、新闻发播规律三者是联系在一起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报道的情况要以真实事件为根据,一定不可以出于引导方向的因素而人为捏造事实,否则效果只会适得其反,造成由于受众群体出于对媒体的不信任,导致虽然是正确导向却不能起到良好社会引导效应。

第二,选择有积极社会意义的事进行报道。选择有事实依据的新闻进行报道,不代表所有事实都是新闻。作为新闻工作者,要选取有社会意义的材料,才可以体现社会主流导向。新闻报道的事实,要同时具备新闻价值和事件材料本身具有正确导向两方面。其次,编辑工作者要有强烈责任意识。媒体不能只为吸引群众眼球和提高收视率而忽视社会责任。引导方向不能庸俗。所以要求编辑人员要有责任感,这种责任意识来源于深厚的社会素养和坚实的文化底蕴,否则只能惊鸿一瞥,靠一时的新奇带来收视率的提升,甚至不惜迎合部分人的低俗爱好,这样的报道背了初衷,也不是媒体自身具有的导向功能。第三,媒体要给与群众辨别新闻真伪的权利。尊重是相互的,受众只有在感到自己被尊重的同时才会相应的尊重新闻媒体,才会对所做的报道认可。所以我们说所的引导并不是包揽,只是一种抛砖引玉,这样才能在整个社会形成一种良性的互动循环,带来正面的结果。

4 结论

作为新闻舆论的工作本质是就是依靠舆论导向去改变和通话群众的舆论,依靠媒体的影响力带动受众群体的立场与观点。新闻编辑工作作为新闻产品生产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为其产品的质量和引导的效果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在现实中,编辑工作者要从各个方面打好坚实的基础,肩负起新闻编辑的社会责任。

参考文献

[1]张锦华.网络论坛编辑引导舆论应注意的三个问题[J].编辑之友,2011(7).

[2]安向清.舆论引导与编辑的主体意识[J].新闻界,2006(6).

新闻学方向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后网络时代;新闻舆论;偏差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7-0244-01

一、新闻舆论的现状以及媒介的引导作用

(一)新闻舆论的现状。在后网络时代,微博等大型网络平台的产生,人们每天都会接触海量的信息,往往在几分钟的时间内,人们便会对某个热点产生共鸣,在网络上对其进行大量的转发与评论,在人类生活圈中引发一个不小的动荡。其次是新闻舆论的主体,即受众。世界在不断地发展,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总是受到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冲击,造成一种吸收信息的过量,但是人们却不能辩证地去看待这些信息,把自己的假想当做真实对信息进行理解并传播,一方面增强了人类的自主意识,而另一方面也使人类迷失于舆论中无法自拔。最后是舆论的客体,即自然态事件与媒介事件。生活在信息化时代的人们,任何事情都与媒介息息相关,舆论的产生与走向离不开新闻媒介的引导,新闻媒介对舆论具有双重影响,可能成为推动力,也有可能是思维绊脚石。

(二)新闻媒介的舆论引导作用。第一,舆论是把双刃剑,一方面它有正面功能,可将人们的意见进行整合,发现当前社会大众们关注的热点,展现其对政治与生活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有副作用。信息大爆炸的来临,人们不想去确认信息的真实性,甚至开始追求哗众取宠的信息,甚至对其产生了冷漠的情感,容易受到不法分子的利用。第二,新闻媒介的舆论作用,面向大众的新闻媒介成为从上而下传播信息的渠道,所以必须承担社会舆论的引导作用,对大众进行讲解与说服。第三,是受众对新闻舆论的心理期待,新闻媒体占有公众大量的业余时间,大众对新闻媒体具有依赖性,甚至有些迷信新闻媒介。

二、新闻舆论引导存在的偏差

国内的新闻的宣传效果没有国外成功,主要是因为存在着一些偏差。例如国内的新闻在进行宣传的时候不注重从公众自身考虑,新闻内容脱离实际,公众们对新闻信息缺乏信任感;硬性地进行宣传引导,社会大众们对新闻的接受是有条件的,他们有自己的思想,新闻媒介应该协地引导而不是去硬性要求,若把握不好力度,很容易引起不必要的冲突;典型报道的虚无化,中国现在对典型的宣传十分模式化,过去的雷锋是深入人心的典型人物,是大家学习的榜样,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思想活动更加活跃、更具有选择性,对于主流媒体宣传的典型形象也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对其真实性有了自己的见解。另一方面是媒体失语与受众知情权的反差,在中国传统机制下的新闻媒介并没有发挥其及时反映舆论并对其进行引导的职能。后网络时代,网络平台的发展使许多信息得到传播,但是主流媒体在一些突发事件的失语现象使得社会向着不信任的动荡方向发展,这正是由于新闻媒介未能及时向公众传播真实、权威的信息。

三、新闻舆论引导偏差的应对方法

首先,在进行新闻宣传时要以社会大众为主体,一方面要将事实表达清楚,另一方面要接受质疑,及时进行解答,努力做到切近群众,抓住群众们的关注点,并注重社会大众心理的多元性;其次,新闻舆论引导需要做到及时有效。要想舆论具有良性发展,公开信息直面问题,特别是在灾难面前,新闻媒介更应该第一时间将舆论导向正确的方向;再次,学会掌握适度原则,重视新闻内容的妥帖,不要给社会大众造成太大的压力,导致他们产生逆反心理;最后新闻媒体的公信力需要进一步提高,网络平台的发展势不可挡,新兴媒介也开始大显身手,网络成为新闻舆论的最大发源地,必须要提高公信力,进行适度地控制与引导。

参考文献:

[1]张北坪.新闻舆论对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的有效影响研究[D].重庆:西南政法大学,2007.

[2]卿立新.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论及其应对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3.

[3]焦俊波.突发事件舆论引导机制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3.

[4]马冰星.网络舆论引导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3.

[5]王刚.议程设置理论对新闻舆论引导的影响研究[D].西安:西安石油大学,2013.

[6]余秀才.网络舆论传播的行为与动因[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0.

[7]白洪谭.论网络新闻跟帖的隐疾[D].沈阳:辽宁大学,2010.

新闻学方向论文范文第4篇

而这两个学科的关系问题,一直都是国内外学者论争的对象。上世纪90 年代中期在美国新闻、传播教育界掀起的一场大辩论。大辩论的主题主要涉及:传播学、传播教育会不会、要不要完全取代新闻学、新闻教育?传播学、传播教育与新闻学、新闻教育的相互关系是什么?新闻学、新闻教育向何处去?这场大辩论的高潮集中表现在1995 年召开的美国新闻与大众传播教育协会年会上。在这次大会的“课程改革”分会场上,多次响起了一个共同的声音:我们要为传播学的各个领域,其中包括新闻学、公共关系学和广告学,培养所有的人才;如果继续为特定的行业特别是新闻业办教育,结果将是灾难性的。

应当承认,要科学且准确地把握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异同是很难的。但是总结他们的异质性与关联性对于解决关于这两个学科关系的迷思很有意义。而新闻学与传播学,特别是大众传播学的异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研究对象或研究领域的异同。这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媒介范围的异同,一方面是媒介内容的异同。在媒介范围方面,新闻学研究的是新闻媒介,主要是报纸、广播、电视,也涉及新闻期刊,现今还有互联网;传播学研究的主要是大众传播媒介,即新闻媒介加上电影、书籍,新闻期刊也扩展为所有不同种类的期刊。在媒介内容方面,如果把大众传播媒介的内容概括为新闻、言论、知识、文艺/文娱和广告等五种主要的信息类型,那么,新闻学研究的是新闻与言论两块内容,而且主要是围绕着新闻与言论之采访、写作、编辑、评论、摄制、出版等“新闻工作”来进行研究。

(2)研究层面或学理层面的异同。大众传播学的研究层面是基于新闻、广电、公关、广告之上的一般性传播规律的整体性层面,因而其学理层面也就比新闻学的学理层面更加抽象,更加一般,也更富有理论的概括性和指导性。同时,我们也不应忘记传播学的应用学科,比如公关、广告的研究层面或学理层面,又处于大众传播学之下与新闻、广电相类似的层面上。

(3)学术立场或学术取向的异同。新闻学研究与教育一方面注重职业技能的培训,一方面注重专业理念或专业伦理的培养,也就是注重人文理想、人文精神的灌输与养成。归根结底,新闻学具有鲜明人文取向,是人文学科。美国主流传播学则是为了满足政治、军事、企业等不同利益集团的需要而产生的,从一开始就放弃价值理性,承认现行的传播制度是合理的,只求工具理性,致力于寻找达成更佳传播效果的方法与策略,从而成为直接服务于不同利益集团的经营管理工具。因此, 美国主流传播学具有鲜明的行为科学取向,是社会科学。

(4)研究方法的异同。传统新闻学从来没有单独将研究方法作为问题提出来,这表明新闻学缺乏研究方法的自觉。这自然是一种基于科学主义立场所作的判断。事实上,新闻学主要是运用归纳与演绎这些最基本的逻辑推理方法来开展研究,关注的重点是业务操作,即新闻的采、写、编、评,以及新闻节目的摄影摄像与制作。美国主流传播学一直强调运用社会调查、心理实验、内容分析等“科学性”方法来研究传播效果,通过量化与统计的过程来求得实证性的结论,对传播实践作出准确的事实判断,作为改进传播活动的依据。

如前面所言,关于新闻学和传播学这两个学科的关系曾一度众说纷纭,现在比较被接受的观点是:新闻和传播这两个学科定位大不相同,但它们之间亟须互补。就我国的情形而言,新闻学与传播学当下总体看来, 还是合的态势大于分的趋向。

如果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大趋势是合,那么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能合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作为三大学科之中的两个,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还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差异:

第一,学科研究目标不同。一切科学,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其目的都是要揭示对象的性质和规律、获取关于对象的尽可能普遍的知识,其所要回答的主要是对象“是什么”、“怎么样”以及“为什么”等问题。与此不同,人文学科的根本目的不是要获取关于对象的知识,而是要探寻人的生存及其意义、人的价值及其实现问题,并由此表达某种价值观念和价值理想,从而为人的行为确立某种价值导向,其所要回答的主要是对象“应如何”的问题。当然,人文学科也要研究物、研究各种事实性存在的性质和规律;但它决不满足于、决不止于发现对象的性质和规律,而总是要进一步追问如此这般的对象、对象如此这般的性质和规律对人的生存和发展、对人的价值及其实现有何意义。

第二,致思方向不同。对于科学与人文学科在致思方向上的区别,新康德主义弗莱堡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李凯尔特曾作过说明。李凯尔特曾分析过文化科学(大体上相当于人文学科)与自然科学的区别。他认为,因为要发现一般规律,所以自然科学在研究对象时总是致力于“抽象化”或“普遍化”,也就是说,它总是致力于把个别事实归结为某种规律的作用和表现,并把特殊规律提升为一般规律,从而抽象出越来越普遍的规律。因此,用科学的眼光来看人,人必然被抽象为无差等的“类”。与此不同,文化学科在研究对象时则总是致力于“具体化”或“个别化”,它强调和珍视各种个别的东西、富有个性特色的东西、独特的东西的价值,并借此来开掘人的生存的丰富意义。文学、史学、哲学的研究都莫不如此,它们都是只有在表达了一种独特的价值时才会受到人们的重视。

新闻学方向论文范文第5篇

学科方向设置较细,细化学科方向的课程体系较完善

威斯敏斯特大学新闻与传播学系个别学科方向设置较细。如本科阶段设有医疗新闻学。医疗新闻学包括编辑(医学);特写写作(医学);适用于卫生专家的排版设计;适用于卫生专家的出版法和伦理;适用于卫生专家的专业写作;新闻的语境;医疗保健工作政治学等课程模块③。再如,硕士研究生阶段设有传播政策。该专业所包括的必修课程模块有传播政策的政治分析(必修)和学位论文专业指导;第一学期的选修课程模块包括传播的政治经济学;技术和传播政策;传播理论;传播学研究方法;学习技能;第二学期的选修课程模块包括全球化和媒介;政治传播;媒介受众;性别,暴力和政治;政治传播等④。

点评:学科细化与学科的深入发展息息相关。与欧美国家相比,新闻与传播学教育(尤其是传播学教育)在中国发展的历史并不算久。因此,中国高校的新闻与传播学教育总的来说存在学科方向设置线条粗疏的问题。当然,随着社会需求的发展和学界研究的细化,一些细化学科正逐步被列入教学方案。譬如奥运报道、健康传播等。但是,由于这些教学方向完整体系的形成还需假以时日,因此,常出现的问题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这些被细化出来的学科方向往往跟其他早已成型的学科方向难以有明显的界线,难以突出细化学科方向个性化的东西。不过可以期待的是,不管是从横向看还是从纵向来看,中国新闻与传播学教育应该并且会朝学科细化的方向发展,横向学科细化以媒体类别(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等)为维度;纵向的学科细化以传播内容所属领域或学科领域(如体育新闻报道、社会新闻报道、经济新闻报道、健康传播、传播政策等)为维度。

体现出较强的社会科学特点

英国站在社会科学的视点上研究新闻和传播活动的规律,表现出较强的社会科学特点。此点可由针对新闻学本科生的课程设置略见一斑。

另外,从理论课授课内容也可以看出其较强的社会科学特点,以2006年第一学期传播学硕士课程《新闻理论》为例,该学习模块涉及战争与新闻、新闻业市场结构与新闻实践、新闻从业者为谁而工作、新闻与政治、新闻业与互联网、国际新闻流与通讯社等专题。

点评:与英国相比,中国的新闻与传播学教育尤其是新闻学教育表现出较强的人文学科特点。现今中国的新闻学教育最早借鉴于苏联。由于当时国际、国内特定的政治背景和社会背景,新闻学更多地“体现出政治与文学杂揉的特点”,“更具人文学科的特点”⑤。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尤其是90年代之前),这种新闻学教育视角与社会对新闻人才的需要基本合拍。但是,“当新闻活动越来越表现为一种文化消费活动时,以社会科学的态度对待新闻学已是一种必然选择。”⑥。站在社会科学的视点上把握新闻传播活动的规律,可以让新闻学教育更贴近现实操作。

本科生与硕士研究生教育差别较为明显

英国大学本科学制3年,硕士研究生学制1年。本科生入学前无需经过统一考试,而是一般要经历提交申请、面试、录取等程序。一般可以同时申请6所学校。威斯敏斯特大学新闻与传播学系所提供的本科生教育包括媒介学和医疗新闻学。所提供的硕士研究生教育包括传播学、传播政策、针对国际学生的新闻学研究、媒介管理,摄影新闻学、公共关系等。

本科生阶段教育理论与实践并重(甚至更重实践)。学生一般每学期要修两门理论课,两门实践课。前者包括新闻理论、传播理论、全球化、媒介消费、传播法方面的课程。后者包括印刷、在线和广播新闻、电视制作、广播制作或公共关系等。学生入校后,即可根据自己的兴趣侧重某方面的实践。譬如对电视制作感兴趣的学生,可以在实践课上学会摄影、编辑视频、制作演播室节目和制作纪录片等所需的技能。本科阶段的理论课在讲授时“多结合案例,与实践紧密相联,并不注重深入系统地介绍理论”⑦。多以教师讲授和小组讨论的形式组织课堂。

硕士研究生阶段主要是深化学生的理论积累和培养其做研究的能力。实践课的重要性下降。理论课多以专题形式组织,表现出一定的深度,如2006年第一学期传播理论这门课涉及大众传播与现代化、发展传播学、意识形态与霸权、传播与文化、法兰克福学派、政治经济学等专题。课堂组织形式除教师讲授和小组讨论外,还包括一对一与导师面谈。在与导师面谈时间内,学生可以就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与老师深入探讨,老师会指导学生论文写作。

点评:国内新闻与传播学教育中出现的一个问题是本科阶段教育与硕士研究生阶段教育之间并未泾渭分明。一些在本科阶段学过的内容还会出现在硕士研究生阶段。解决此问题的一个途径也许是更准确地把握不同阶段教育的定位,拉开本科生、硕士研究生教育的距离。譬如将本科生教育定位于“怎样做”,将硕士研究生教育定位于“怎样对做进行思考”。要教好本科生“怎样做”,可能会受到一些客观条件的制约,如硬件设备。硬件设备不仅体现在量上——量不足就不能保证每个学生都能有充足的熟能生巧的机会;而且还体现在质上——媒体技术日新月异,用20世纪80年代的设备来训练21世纪的学生只能事倍功半。将本科生教育定位于“怎样做”并不意味着只培养“匠人”,而是说,这是本科生教育的基本使命。将硕士研究生教育定位于“怎样对做进行思考”,亦即侧重于引导学生学会站在理论的高度上描述现实、解释现实、预测与控制现实。

博士研究生教育程序控制严格

博士研究生学制3年。拿到学位之前,一般要经过以下程序:提交研究计划——面试——注册——身份转换——提交论文——论文答辩。入学前无需经过统一考试,但要提交研究计划。如果学校认为有导师可以指导申请者将来的研究,就会组织面试,以了解其对该研究论题的把握程度及未来的研究潜力。申请者面试通过就会被录取。正式入学后就要在导师指导下有步骤地开展研究工作。首先要大量阅读与研究论题相关的文献资料(值得一提的是,不少大学图书馆间资源共享,许多政府或社会网站上的信息完全公开,因此可供学生利用的信息资源特别丰富)。一年级第二学期初要经历注册程序,学生要准备书面材料,老师以面谈形式检查学生此前的研究成果,并提出意见和建议。二年级末要经历身份转换程序,一般需提交字数约为毕业论文1/3的报告,如果顺利通过专家小组的面试,身份就可由MPHil(MasterofPhilosophy)转为PHD候选人(PHDCandidate),如果未通过,就不能转换身份,只能修改后重新经历身份转换程序。身份转为PHD候选人后,就可正式进入论文写作阶段,接着是提交毕业论文及论文答辩⑧。由于目标清晰可见,博士研究生从入学的那一刻起就以理论突破为目的,并且有着明确的研究论题。由于导师与学生间的双向选择机制能确保学生的研究论题尽可能落在导师的研究领域(研究兴趣)范围内,所以学生在研究过程中可以很充分地得到导师的指导意见。通过环环相扣的程序,一步步地完成始定的研究论题,可谓三年磨一剑。

点评:国内博士研究生阶段新闻与传播学教育所存在的一个问题是有些学生所选定的研究论题与导师的研究领域(研究兴趣)出现错位,以致导师在指导学生做研究时不能那么游刃有余。此问题的主要责任并不在导师,而在于导师与学生之间的双向选择机制并未能完全顺畅地运转。

留给学生主动寻求知识的时间与空间

英国高校教育每一学年包括两个学期,每学期正式上课时间为12周。2006年第一学期始自9月18日。第二学期始自1月15日。威斯敏斯特大学新闻与传播学只要求本科学生每一学期选4门课。硕士研究生的课程量要求不一,但也不算很多。以传播学硕士教育为例,要求学生在一年内修完3门核心课程和5门选修课程。公共关系硕士教育要求学生在一年内学完4门必修课和2门选修课。

点评:英国高校教育的工作量是每年24周,比中国少了近1/3。不仅如此,而且由于理论课上小组讨论和与导师面谈会占去相当多的时间,因此用于讲授的时间就更少了(每门理论课每学期约讲授十多个小时,当然也有的课会多些)。“老师只是给学生拉出一个知识框架,学生可以利用大量课余时间自己去探索、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13

必修课数量不多,选修课丰富

必修课程一般为核心课程,其在学生所修的全部课程中所占的比重并不大,每学期1-2门。以传播学硕士教育为例,必修课只有3门。可供选择的选修课则包括13门。

点评:在新闻与传播学教育中,中国不少高校的必修课所占比重较大。不过此点只能作为一个客观差异来看待,并不能说明孰优孰劣。

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方式灵活

学生修完一门课,老师都会给出评定成绩。很多老师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方式不是期末考试,而是根据学生的论文(多为理论课)、作品(多为实践课)等做出综合评价。譬如对本科阶段新闻学方向的学生来讲,老师会根据论文和设计方案来评定理论课的成绩,根据实际操作,个人和团体设计方案和分析自己工作的日记等评定实践课的成绩,没有期末考试。

点评:老师到底以何种方式评价学生学习效果,还需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每一种方式要想取得好的效果都是有条件的。

学生反馈全面

威斯敏斯特的学生在学期末会拿到一份学生反馈问卷,以调查每一教学模块(model)的教学效果。这份问卷设计得相对较为详细,不仅会涉及授课本身,而且还会涉及到教学设备、教材等。以2006年该校学生拿到的反馈问卷为例,整份问卷共分为9个部分,前6部分为客观题,后3部分为主观题。分别为组织;材料与设备;讲授(lecture);小组讨论和实践/设计;评价;综合评价;你的观点;背景信息;附加问题。每一客观题均包含五六个六级量表。

点评:教学本来就是个双向传播的过程。传播效果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反馈的情况。由于学生反馈意见的根据是自己接受教育的效果,而教学效果不光会受到课堂教学的影响,而且还会受到教学设备、试验室设备、图书馆资源等诸多外部因素的影响。因此,将这些内容包括在学生反馈问卷中会更符合实际情况。

注释:

①http://education.guardian.co.uk/universityguide2006/0,1595180,00.html

②http://education.guardian.co.uk/universityguide2005/0,,1455246,00.html

③http://www.wmin.ac.uk/mad/page-400

④http://www.wmin.ac.uk/mad/page-269

⑤⑥⑧根据对威斯敏斯特大学博士生郭大为的访谈,2006年11月16日。

⑦⑨根据对对威斯敏斯特大三学生杜韵嘉的访谈记录,2006年11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