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宏观调控培训总结

宏观调控培训总结

宏观调控培训总结

宏观调控培训总结范文第1篇

王敏

中学语文课教学实行宏观控制和单元教法,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大有裨益。

一、宏观控制的基本内容

语文课教学的“宏观控制”,主要是“抓住五个点”,“控制三条线”,“落实到两个面”。(1)抓住五个点。即:一是文道统一的点,就是语文教学和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观点;二是读写并重的点;三是语文教学“双基”点,就是把语文基础知识和学生基本能力作为教学的重要着眼点;四是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统一的点,即在语文教学中把对事物的感性认识和逻辑思维统一起来;五是语文训练和思维训练相结合的点。(2)控制三条线。一是要控制教学大纲的教学方向线,要牢牢把握学生语言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的培养;二是要控制教学过程中主导与主体的双边活动线;三是要控制教与练这一学习过程中的经纬线。即,教师的教就如一条经线始终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而从练的角度,教学的全过程又是由若干训练构成的,学生的这些练跟师的教交叉,横向排列构成了纬线。(3)落实到两个面。一是学生面二是知识面。总的说,大面积提高学习质量,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收益。这就要求克服为考而教的做法,要在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上狠下功夫,做到困材施教,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

宏观调控培训总结范文第2篇

师资队伍的培训,有两个途径:

1.在职教师的继续教育。市教育局教研室在高一级开设“高中物理新大纲新教材培训”课程,共30学时。其主要内容有:

主要学习课程改革的相关文件,包括:教育部颁发的大纲,部领导、专家的讲话;省教育厅领导的讲话,省教育厅的文件,市教育局的文件和材料。

介绍教育部培训计划的内容,教育厅培训计划的内容,以及各地的经验。

组织教师交流实施新教程的体会、听课和观摩。

教师继续教育,着重解决几个问题:

(1)教育观念的转变。从社会发展的角度出发,基础教育要适应社会的需求。我们的社会从精英教育向义务教育转变,正在普及高中教育,我们的社会将要进入全民教育和终身教育。传统的教育难以适应这个变化,教师必须建立新的教育理念,才会接受和自觉地投入这场教育的改革中去。

在培训中,我们强调一个全新的教育观: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介绍学习最优化的几种理念,即:动脑、动手、动口的“三动式”创新学习;全脑学习(即左脑与右脑协调、大脑与小脑协调);全面发展素质的学习;课内与课外学习的结合;校内与校外学习的结合;理论与社会实践结合。我们着重指出,这些理念是分别站在不同的层面的专家的研究成果,他们分别适应不同对象。我们学习之后可以找到与自己相近的一点来尝试,体验现代教育理念与教学的关系。

(2)切实执行课程计划。教育部、省教育厅和市教育局都有相应的计划,指导各地、各校执行新的课程。我们强调教学计划是行政机构对教育进行宏观控制的手段,各校、各科教师必须坚持执行。我们发现,凡是具有现代教育理念的教师,都会理解新的教学计划,忠实执行这个计划。这恰好说明为什么教育观念的转变是首要问题。

(3)对教师的支持。执行新的课程标准和教学计划,学校、教师都认为需要取得上级的支持,广州市除了介绍各地的经验,还邀请一些教师介绍他们的成果;分层召开教师座谈会,交流实施新课程的心得;组织教师到二中、七中、十六中参观和听课;要求每个教师都必须开展创意活动与外出交流。

2.教研活动 。由物理教研会高一中心组牵头,制订高一级的教研活动计划,将开展新课程作为中心任务。主要活动包括:学习新课程的心得,教材分析,教学体会,怎样开展研究性学习,座谈交流,小组研究,青年教师与新教师培训,公开课、实验课介绍,研究性学习实施与成果汇报,到外地参观与听课。

教研活动与继续教育从不同的层面为教师理解新课程提供了支持。

通过师资培训,为支持新课程培养了一支骨干队伍。有了这支队伍,我们的教学就会不断取得成绩,不断进步。

二、教学控制是实施新课程的保证

教学控制,一是教学计划对教学的宏观控制,二是对教学过程的控制。

1.对市教育局的教学计划要坚决执行。在教师培训中,帮助教师的教育理念转变,使他们乐于接受新的教学计划,体现了宏观的控制。

2.有些教师教学的难度会超过教材的难度,不是因为他们对教材把握不好,而是他们担心教学的难度不够,会影响质量。在教师培训活动中,我们指出教材的要求适应多数学生,教学应从多数的学生出发,同时兼顾少数资优生、后进生,要求教师上课前先了解学生,“上课时面对多数、课外兼顾少数”,一定要使全体学生都能受益,都得到各自的发展。难度控制不应片面的降低难度,也不应片面的加大难度,而是体现教学让所有的学生都有进步,控制难度是一门教学的艺术。

邀请教师交流教学经验,互相取长补短,各校相互交换资料,探索教学控制的变量与学习方法,体现了教学过程的控制。例如:变量包括学生投入的时间;教学的难度;学习兴趣。方法包括自学法;研究法;合作学习法;讨论法;调查法。一些教师说:拿别人成功的经验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可以说是“投入少、收效快”。

三、在教师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研究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新的理念下的学习。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自己选题,自己制订学习、研究的方案,自己实施研究,自己总结研究的成果。这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宏观调控培训总结范文第3篇

1. 英语词汇学习策略类别研究

1.1学习策略

学习策略是学习者认知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学习策略可以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宏观层次的学习策略活跃在学习全过程之中,对学习全局发挥作用,主要通过宏观计划,评价,调控策略等干预学习全过程;而微观层次的学习策略是宏观层次的学习策略的具体化,是指采用的具体方法与技能等。它反映了在信息加工活动中,学习者依据一定的要求和情景而采取的学习和解决问题的方法。O’Malley 和 Chamot(1990)根据认知水平和类型, 将学习策略分为三大类: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和社会情感策略。认知策略是学习者对学习材料的应对和学习中所出现的问题的解决。元认知策略是认知主体对自身心理状态、能力、任务、目标等方面的认识,以及对自身认知活动的计划、监控、评价和调节。社会情感策略与社会活动有关,包括通过与人交往 (如老师、 学生等)合作来获取信息。学习策略的掌握能够极大地提高学习者在语言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

1.2词汇学习策略研究

词汇学习策略是语言学习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就是指学习者在学习目标语词汇的过程中所采用的能够促进词汇学习的具体的行动,行为,步骤或路向等。学习者的词汇学习策略包括词汇学习信念,元认知管理,根据上下文猜测词义,查词典,记笔记,重复生词等等。依据O`Malley 和Chamot的学习策略理论,英语词汇学习策略分为十种策略,其中八项为认知策略,其余两项分别为元认知策略和社会情感策略。八项认知策略是:(1)使用词典或电子词典学习单词;(2)通过笔记学习单词;(3)边大声朗读边在纸上书写;(4)借助近义词、反义、同义词辅助记忆;(5)借助词根、构词法记忆;(6)通过谐音、联想记忆;(7)通过上下文语境记忆;(8)通过学唱英文歌曲记忆。有关词汇学习策略问题早在 20世纪 90年代就引起了国外语言学家的重视。他们或研究词汇学习的多种策略及其优劣之处 (如 Cohen, 1990; Nation, 1990; Hatch &Brown, 1995) ,或比较优生与差生运用词汇策略的异同(如 Sanaoui, 1995; Lawson & Hoghen, 1996)。有关学习者词汇学习观念的研究有:张萍等(2002)的研究发现非英语专业研究生中男生习得观念和操练观念的程度明显高于女生。林敏(2003)对非英语专业本科生的调查发现受试普遍接受了词汇应该死记硬背、从上下文中学习和通过应用来学习等观点。

2. 英语词汇学习策略培训研究

我们知道,策略训练的目标不在于掌握策略的本身,重在提高学习者的策略意识,增加其策略的选择范围,锻炼和培养其自我监控和调控的能力。国外的培训研究主张明晰式、结合式、综合式等培训方式。明晰式是告知学生策略使用的价值、原因、目的或可能的效果。结合式是把策略教学与语言教学的任务、目标、 教材结合起来。综合式培训是适合于不同学习方面 (听、 说、 读、 写 )和多种类型(认知、 元认知等 )的策略进行同时教学。自 20 世纪 70 年代后期以来,有大量以英语为母语的学习者词汇记忆策略方面的研究。这些研究旨在探讨有效的词汇记忆策略,以提高母语语言学习者词汇记忆技能和词汇水平。此后, 如何记忆英语及其它二语词汇也得到了国内外研究者的诸多关注。联想编码( 如 Bower, 1972) 以及语义编码方面( 如 Craik & Tul-ving, 1975)进行了研究;Wenden & Ru-bin (1987), O’Malley & Chamot (1990) 均进行词汇记忆策略培训(主要是关键词法和单词链); Rubin(1987) 和 Oxford(1990) 将记忆策略归于直接认知策略。因英语词汇多种多样, 某一种简单的策略仅适用于其中一类词汇, 而对其它种类却不适合。有些实验研究只单纯进行策略训练, 忽略学习者的知识背景与学习主体性, 从而难以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 且通过这种训练,学习者可能知道有某种策略,却可能不会运用。综上所述,词汇学习策略及其培训有助于学习者的词汇学习,从而有助于学习者整体语言水平的提高,在词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加强学习者词汇学习策略的运用并对其进行培训,最大限度地发挥学习者的主体作用"。有关词汇学习中的认知与元认知策略培训研究(李秀萍,2008),培训内容的来源主要有两个方面: 1)国内外学者对学习策略的分类 (如O’Malley & Chamot,1990;Oxford 1990;文秋芳 1996);2)国内学者对词汇学习策略的调查与研究 (如王文宇 1998;戴军熔和华叶婷,2003)。培训方法参照 Oxford (1990)的“ 八步策略培训模式”( eight-step model for strategy training)和 Chamot & O’Malley(1994)的 CALLA (Cognitive Academic Language Learning Approach)模式并结合词汇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此培训不仅使学生认识到了在词汇学习中恰当使用认知与元认知策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此研究是在特定环境下做的小范围实验,鉴于不同水平、不同背景的受试以及不同的学习环境,不同的教学环境和不同的文化背景可能导致不同的策略培训效果。因此,此研究成果有必要在其他不同层次的学校做进一步的实验研究和更充分的论证。此外,此研究没有对学习策略中的另外一个重要策略即社会情感策略进行有效性验证。建议以后的研究应包括社会情感策略的培训研究,尽量使各种策略普及到教学当中,争取达到不仅让学生了解此策略,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应用,这是进行策略培训的最根本目标。

3.英语词汇学习策略研究展望

(1)有关英语词汇学习策略培训的研究要提上日程,即把策略培训融入到外语教学中。(2)对哪些策略进行培训,采取什么样的模式,如何指导学生合理的选取有效的策略等,这样就可避免对中国学生词汇学习策略的研究仅停留在调查层面上的现象。(3)词汇学习策略的培训应注重学习者的知识背景,学习者自身的学习程度及个人心理因素等,更重要的是考虑学习者的学习主体性,以达到策略的培训可以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并适时把所培训的策略对学生进行验证,让学生自身体验到正确选用策略的重要性和达到的高效性。总之,词汇学习策略的培训应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兴趣相结合,具体策略训练与认知训练相结合。

参考文献

[1] Chamot, A. U. & O’ Malley, J . M. Language learner and learning strategies[A ]. In N. C. Ellis( ed . ). Implicit and Explicit Learning of Languages[C]. London: Academic, 1994: 3712 392 .

[2]戴军熔,华叶婷. 高中学生英语词汇学习的现状分析与教法研究[ J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2003 (6、 7).

[3]高越. 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词汇策略研究 [ J ].国外外语教学, 2004(3):24-36.

宏观调控培训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师范教育;现代化;就业市场化

一、推进师范教育现代化的意义

实现师范教育现代化,需要借鉴前人,继承优良。陶行知师范教育思想立足于中国国情,吸取中外有益的经验,在多年的教育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一整套的师范教育理论,从办学方向到培养目标,从教育内容到教学方法,从教材教法到培养途径,从普通师范到幼儿师范、职业师范,都作了全面论述。它所涉及的很多问题,也是今天师范教育现代化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学习和研究陶行知师范教育思想,对于建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师范教育体系,推进师范教育现代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二、师范教育现代化的措施

1.建立全方位师范教育培养体系,使师范教育结构多元化

陶行知的广义师范教育思想对师范教育的办学方向、教育功能、结构模式、培养目标、教学机制、管理体制等都赋予了广泛的含义:一是确立面向大教育的师范教育办学方向。陶行知主张师范教育必须面向全部学制的要求。全部学制包括各级各类的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这样的教育体系,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文素质的提高,逐步从小教育转变为大教育。大教育也就是陶行知所讲的终身教育和全民教育。二是全方位的师范教育功能。广义师范教育强调培养训练教育行政人员、各种指导员、各种学校校长和职员;不仅要有学历教育,而且要有岗位培训,等等。总之,教育界要什么人才,就该培养什么人才。三是多元化的师范教育结构。陶行知设计的师范教育结构模式是立体交叉、纵横沟通、灵活多样、正规化和机动性相结合的。

2.全面审视师范教育的重要作用,实现教师职业专业化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是师范教育重要功能的体现。这为教师专业化提出了迫切要求。教师专业化是适应新形势、全面提高教师素质的客观要求,也是师范教育现代化重要标志之一。

实现教师职业专业化,将会使我国独立存在的师范教育体系被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所逐步代替,这意味着师范教育从师源到生源的开放,即鼓励有能力的教育机构积极参与教师教育工作;鼓励非师范院校的学校毕业生经过规定的培训取得教师资格证书,从事教育职业。师范教育将实现教育一体化。

三、师范生就业市场化引领师范教育改革

1.深化改革,宏观调控

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应通过深化改革来解决,师范生就业市场化过程中显现的问题只能通过推进师范教育改革来化解。同时,就业市场化引领师范教育宏观改革,以实现师范生供求总量平衡。

师范生就业市场化是一个逐步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充分的市场化是必然趋势。市场机制在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的基础性、主导性作用日益显著,引领师范教育进行改革。如:预测师资需求,调控供给规模。师范教育有关部门要遵循就业的市场导向,加强宏观调控,要根据师资的需求,适当控制招生增长幅度,相对稳定招生规模。中央和省级教育主管部门应根据就学人口、升学率、师生比,做出三年或更长一段时间的专业学科的师资需求预测,分别全国范围和本省范围基础教育师资需求的年度预测报告,作为在宏观上调控师范类各专业招生量的依据,以避免因盲目招生造成就业隐患,实现教师供求关系的动态平衡。

宏观调控培训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宏观调控 能力建设 政策 

 

    从国际经验来看,后发国家要在既有国际竞争秩序中取得优势,就必须在引入市场机制的同时充分发挥政府对国民经济的规划组织和领导力。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能力就构成了我国国家整体竞争力的重要方面。对我国而言,宏观调控能力就是紧紧围绕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和谐社会的根本目标,在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各种经济手段、行政手段、法律手段和国际合作措施,保证国民经济总量和结构均衡,保持国民经济与社会又好又快稳健运行的综合掌控能力。

今后15-20年,是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着难得的战略机遇期,在此期间,以科学发展观基础的宏观调控能力,是我党执政兴国能力的核心表现形式之一,而且,通过宏观调控能力建设,有助于根除体制转轨阶段经济领域的腐败现象,增强人民群众对国家建设与发展信心。因此,研究宏观调控能力建设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宏观调控能力建设面临着历史性的新挑战

    2003年以来的本轮宏观调控,已经取得了显著的阶段性成果,同时我国的经济总量与结构正在发生着历史性的根本变化,与改革开放以来前几轮的宏观调控相比,当前的宏观调控能力建设面临着一系列历史阶段性的新挑战:

    其一是国民经济市场化程度不断加深的挑战。众所周知,建设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长期目标。当前,我国经济市场化的水平越来越高,市场机制正日益发挥着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但市场经济体制尚未完全建立起来并成熟运转,同时传统管制经济的机制在逐步推出,在此背景下,同时出现了诸多“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现象,宏观调控时常面临两难选择。

    其二我国经济与社会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的挑战。现代信息技术开始广泛应用于中国经济和社会生活方方面面,对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模式正产生深刻的长远影响,经济信息数量随之剧增,但其中不乏一些严重失真的信息,这些失真信息传播开来很可能会冲击市场经济秩序,甚至衍生出无法控制的消极经济“蝴蝶”效应。全面、准确、快速国民经济运行信息的收集处理能力,在宏观调控能力建设中具有更重要的地位。

    其三是我国经济的虚拟化的挑战。纵观当达国家的经济结构,以股票交易、债券市场、期货交易、外汇交易等为主要内容的虚拟经济及房地产半虚拟经济已经占有很大的比例。与2005年GDP相比,我国股票市值占GDP达到57%,但是以市场实际可交易的流通市值看,这一比值仅仅为14%。专家估计,当前美国的虚拟经济规模是中国的20倍以上,日本的虚拟经济规模也比中国大18倍,这说明中国虚拟经济发展仍有很大空,。但虚拟经济运行具有其独特规律。毋须置疑,我国政府在调控实体经济方面积累了大量的有益经验做法,但在调控宏观虚拟经济方面总体来看仍然处于探索学习阶段。

    其四是资源、生态状况和环境日益恶化的挑战。当前,我国现有的自然资源已大多难以完全由国内供应,相当一部分重要自然资源有赖于国际贸易,同时因改革深化各级政府直接调拨资源的能力受限增多,而且,随着人口总量的持续增加和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水资源供给和生态环境保持、恢复和改善面临着空前大的压力。宏观经济调控措施面临着尖锐的长期与短期、局部与整体利益矛盾压力。

    其五是经济全球化的挑战。我国经济的外贸依存度已高达70%以上,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和产业分工中的重要一环。可以预见,我国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仍将继续扩展,相关的国际经济规范和其它国家的经济波动与宏观经济调控政策也必然对我国的宏观调控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同时我国的宏观经济调控对这些国家和地区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这种互动效应带来了我国宏观调控措施的制定、出台时机、过程监督、效果评估等一系列新的研究课题,我国的宏观调控势必要和相应的政治外交、国际协调结合起来。

    其六是和谐社会目标多元化的挑战。和谐社会是我国中长期战略目标,它囊括了社会、经济、政治、地区、自然生态等多层面的和谐内涵,其目标是多元性的,这就使我国宏观调控已经远远地超过经济总量调控的范围,肩负着调整各项失衡的重任,要求宏观调控在重点关注经济层面目标的同时,还必须顾及它层面的要求。

    二、强化宏观调控能力建设的战略选择

    1.进一步明确宏观调控的指导思想,强化其根本的目的性

    “权为民所有,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是我党新时期执政兴国的总体要求,一切宏观调控能力建设和政策的制定与执行都必须以此为立足点,宏观调控能力建设必须时刻以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长远利益、切身利益为归宿,尤其是要避免使宏观调控变成某些少数特殊经济利益集团的工具,损害社会弱势大众的基本利益。2.进一步加强对基础经济信息的及时统计分析能力,准确地把握经济运行的真实情况,增加宏观调控的精确性。

    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化和市场化水平的提升,现有的国民经济统计体系已难以独自承担国民经济和社会统计工作,一些重要统计信息不够准确、完整,个别指标与实际情况相比甚至出现严重偏差,必须进一步加快国民经济与社会统计体系改革,整合工商、税务、海关、金融、行业主管、司法等部门经济类信息,引进有关国际组织、机构投资者、信用评级机构等第三方信息补充、完善。要广泛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增加必要的财力投入,持续加强人员培训、培养工作,全面提升基础经济信息的及时收集、整理分析能力,鼓励各种行业经济组织积极从事行业国内外信息搜集、整理工作,鼓励社会公益性的调查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