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系统医学论文

系统医学论文

系统医学论文

系统医学论文范文第1篇

(1)学生理解并掌握医学影像信息系统(PACS)的概念、功能、分类,学习完毕后能够口述并写出来,教师课堂抽查。(2)学生了解并熟悉医学影像信息系统工作流程,学习完毕后能够口述并画出工作流程图,教师课堂抽查。(3)学生能够区分PACS与HIS/RIS之间的关系,教师课堂抽查。(4)学生能够熟练操作医学影像信息系统,通过演示来判断是否达到目标。

2学生特征分析

(1)中职医学影像专业学制为3年,该部分内容安排在二年级第二学期学习。通过学习该部分内容,学生能够提前熟悉医院信息化环境,较快进入实习角色。(2)该专业学生大部分住校,每人都有智能手机,班级建有QQ群,可随时上网学习;学校机房也提供上网学习条件;教室安装有多媒体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学生在课余时间或自习时可进行自主学习。(3)学生前期已学习了WindowsXp操作系统Office办公软件(Word\Excel\Powerpoint)。(4)中职生普遍轻理论、重实践,对计算机课感兴趣,喜欢动手操作。但缺乏自主学习能力、自控力差,很少提出问题、主动学习,应采取有效教学策略和激励措施。

3课前任务设计

3.1设计思想

(1)运用翻转课堂整体教学设计思想,将课前任务与课上活动相联系,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遵循“努力>正确、质量>数量”原则,例如,学生完成任务4,可免除本次理论测验。(2)课前任务设计遵循教学问题设计原则,例如,角色扮演、生活实例。(3)课堂任务设计遵循小组活动设计原则、及时检测与反馈原则及课堂活动高度结构化原则。

3.2教师提供资源

(1)文字版校本教材《医学信息技术》P154~156:岗位对接篇———项目5“医学影像信息系统”,附医学影像信息系统工作流程图。(2)电子版校本教材《医学信息技术》P154~156:岗位对接篇———项目5“医学影像信息系统”,附医学影像信息系统工作流程图(电子版可通过班级QQ群或网盘下载)。(3)电子版PACS(医学影像信息系统)操作说明书,里面有详细的系统操作步骤。(4)教学视频“PACS工作流程”。(5)拓展资源:以PACS为关键词检索相关视频信息。

3.3学生任务

对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分并计入平时考核成绩,满分10分。(1)学习文字版或电子版校本教材,掌握医学影像信息系统的概念、功能和分类,口述并写出来。评价方式:教师课堂抽查,小组评分,1分。(2)认真阅读PACS操作说明书,为课上系统操作做准备。评价方式:课堂个人测验,4分。(3)观看“PACS工作流程”视频,口述并画出工作流程图。评价方式:教师抽查,小组评分,重点考查学生表达是否清晰、合乎逻辑,2分。(4)对照工作流程图,以患者身份到医院体验,按照自己的理解画出(或叙述)工作流程,并找出与教材所示工作流程的区别。评价方式:此任务为附加题,完成者可免于理论测验。(5)简述PACS与HIS/RIS的关系。评价方式:教师抽查,小组评分,1分。(6)以PACS为关键词,上网检索相关视频和信息,了解医学影像信息系统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写出至少3个有用内容的标题并附链接地址,提前两天通过QQ反馈给教师。评价方式:教师评分,2分。

4课上任务设计

(1)内容热身(10分钟):教师检查任务6完成情况,并展示好的收集案例(学生介绍展示),给出学生评分,总分2分。(2)任务检查(20分钟):教师随机抽查小组长任务1~5完成情况,小组长检查各组成员任务1~5完成情况。分项评分,总分4分。(3)及时教学(5分钟):教师评价学生任务1~5完成情况,对难点和不易理解的地方进行讲解、说明(70%以上学生不理解的知识点统一讲解,否则以小组讨论或个人查找资料的途径解决)。(4)个人测验(10分钟):教师针对课前学习内容指定小组出题(选择、判断、填空共12题,每组出两题)并批改,巩固学生课前学习成果。该活动不计分。(5)及时教学(5分钟):根据测验情况,教师将集中性(70%以上学生反映)问题、错题再次讲解。(6)个人测验与小组讨论(35分钟):结合任务2要求学生独立完成PACS的预约登记操作、患者列表界面操作、影像处理界面操作、图像接受操作、打印模板设计操作、查询统计操作等操作任务。个人自评与组员互评相结合,总分4分。(7)归纳总结(5分钟):教师巡视、观察学生任务完成情况,通过演示解决学生操作中遇到的问题(70%以上学生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概括总结。(8)机动时间(10分钟):用于处理课堂上临时出现的问题,如学生展示超时或小组活动延时等。(9)说明:该班级共32名学生,共分为6组(采取自由组合,教师协作分配),小组长由组员选举产生。

5教学设计反思

系统医学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独立学院大学生;传统医学理论体系;认知;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5-0202-02

传统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疾病的诊断与防治,以及摄生康复的一门传统医学科学,它有独具特色的理论体系。传统医学理论体系是由传统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按照传统医学逻辑演绎程序从基本原理推导出来的科学结论,是以中国古代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即气一元论和阴阳五行学说为哲学基础,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和病理为核心,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的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

近年来,中医药的发展十分迅速,科技的发展使得人们对古老中医的研究更为深入。但与此同时,批判中医、诽谤中医的行为也屡见不鲜。当代大学生群体知识结构相对全面,将是未来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独立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产物,而独立学院学生与普通高校学生相比有其自身诸多特点,是一个较为特殊的群体。为了解独立学院大学生传统医学理论体系认知影响因素,做好传统医学的继承、发扬和创新工作。探讨一下大学生传统医学理论体系认知影响因素。

一、客观因素

(一)基础知识贫乏对传统医学理论体系认知的影响

基础知识较弱,个体差异较大。从招生录取的情况来看,独立学院学生的录取分数线比普通高校第二批次录取的学生要低20~50分,因此,这些学生的基础知识普遍比较薄弱,所以,他们进校后在学习上往往显得比较吃力。与此同时,独立学院学生又参差不齐,个体差异较大。有不少学生进校后由于学习态度端正,刻苦努力,往往都能取得较好成绩。但是有相当比例的学生是得过且过,长期处于混时间、混文凭、然后混社会的“三混”状态。多数学生能够珍惜学习机会,少数学生并不怎么珍惜,学习被动。无法快速从中学时期手把手的教学模式转化成独立思考的学习模式[1]。大学的学习状态与中学有着明显的差别,学生对老师的依赖性明显降低,大部分学习时间主要由自己支配,缺乏学习的动力。对于传统医学来说,博闻强记内容多。中医理论体系的内容抽象,给初学者一种深奥难学的印象,更是很难引起学生学习的热情,传统医学是多门学科知识交互渗透的产物,多学科知识的引进,目前大学学生的知识结构,主要是建立在数、理、化等学科的基础之上,知识结构单薄,要想学习和真正认识传统医学理论体系就必须有扎实的基础知识以及丰富的知识结构。

(二)教育因素对传统医学理论体系的影响

1.教育的局限

对于传统的医学理论体系,我们的教育出现一定的局限性,非医院校的大学生基本不了解传统医学理论,医学院校的大学生自身并没有真正地做到认识传统医学理论,传统中医经典与中医古方古法不被重视和继承。进校后专注外语过级,古文基础训练不严格,导致许多学生基本上看不懂中医古籍著作,更谈不上熟读经典和灵活应用了。没有在中医理论基础及临床诊疗水平上下功夫,而是按照西医培养的思路重设备、重检验。学校要求硕士做到细胞水平、博士做到分子水平才能毕业。中医教育西化,可能动摇这些研究生的中医药职业观念[2]。一直以来,医学院校人文教育主要存在观念上的唯科学取向、内容上的唯知识取向、方法难输化和组织形式化等弊端[3],最终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这有助于传统中医理论体系的认知。

2.校园的氛围不够

人的行为往往受社会氛围的影响,与大学生最贴近的就是校园文化,它是育人和提升综合素质的重要载体。目前开展大学生校园文化的形式及途径单一,没有形成结合传统医学相关的学习氛围,没有体现独立学院大学生的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等特点,也没能很好地广泛调动在校生积极参与,激发学生对传统医学的兴趣。

二、主观因素

(一)思维方法对传统医学理论体系认知的影响

传统医学方法论在思维科学领域有着独特,而传统医学方法论的思维形式首先是具象思维的基础上再形成抽象思维。而具象思维是感官对于事物的具体感知,直接面对具体感知反应的思维活动。抽象思维是高度理性的,完全抽象化、概念化的思维形式。因此遵循辩证逻辑(如类比、反证、以表知里等)这些传统医学方法论思想方法的根源是具象思维基础上形成的抽象思维,是抽象思维和形式逻辑的产物。

传统医学理论体系是建立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上的,它深受古代哲学思想的渗透,两种思维方式之间存在着的较大差异,妨碍了学生对传统医学思想的接纳和理解,致使在认知传统医学理论体系时易产生概念难记忆、基本理论难理解、基本技能难应用的认识,甚至产生厌学情绪。如传统医学概念具有较大的灵活性、歧义性和不确定性。因此,传统医学概念很难进行严格确切的定义,只能借用比喻、形容和象征等方式来表达[4]。如滑脉被描述为“往来流利,应指圆滑,如珠走盘”。传统医学许多核心概念,如阴阳概念既可指高度抽象的“天地之道,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又可指具体的人的生理和病理,它在特定的关系中是确定的,但在整个理论体系中又是不确定的。又例如,自然界,树叶或树枝之所以会摆动,这是由于风吹动的缘故,风大猛烈更会将整棵树推倒。由此推之,人体出现不自主的振颤、摇动,甚或突然倒仆,半身不遂等亦是风引起。随着认识的加深,认为风有内外之分,自然界的气流动太快而为风,此风是外风,从外侵袭人体。而类比之,人体内的气动得太快亦会成风而使人得病,此谓内风。这是用比照类推法来探求病因的例子。

(二)传统文化对传统医学理论体系的认知影响

传统医学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特别是以中国儒家和道家为主的古代哲学的理论精华及思维方式解析天人合一整体观念,揭示人体生理病理以及诊疗规律,形成与西方医学完全不同的认知体系。要真正认知传统医学理论体系,就首先要学好中国传统文化。

1.传统文化对传统医学理论的深刻影响

传统医学是中国传统文化在医学领域的延展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也是指导具体科学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5]。正是由于传统医学大量运用哲学概念来阐发中医医理,从而使其更加富有文化特征。作为中医理论奠基之作的《内经》,就通篇体现了古代文化特色。

2.文化特征促进了传统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众所周知,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是传统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以此为理论基础和论理方式的传统医学,便产生了以“天人相应”、“形神相即”等思想为代表的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也是“观物取象”和“取象比类”方法在传统医学中的具体体现。如《内经·痿论》关于“肺热者色白而毛败,心热者色赤而络脉溢,肝热者色苍而爪枯,脾热者色黄而肉蠕动,肾热者色黑而齿槁”的记载,就生动说明了“观物取象”和“取象比类”方法在辨证论治中的应用[6]。

总之,由于独立学院大学生的特点是复杂多样的,同时由于影响传统医学理论体系认知涉及的相关因素丰富而复杂,因此我们着重从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来探讨独立学院大学生传统医学理论体系认知因素的研究,针对于客观因素,根据学生兴趣广泛,个性差异大等特点,结合中国传统医学理论体系的特点,加大理论知识的学习,我们应该充分挖掘独立学院学生的潜能。针对于主观因素,国家应从大局出发,正确引导传统医学的发展方向,使之成为大学生群体中的主流医学,制定相应的政策,迅速提高中医文化的社会影响力,普及中国传统医学。学校通过加大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教学,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文化底蕴,着重培养思维方法。因此,通过对中国传统医学理论体系认知因素的研究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好传统医学的继承、发扬和创新有深刻且长远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房文娟,何如海.基于独立学院学生特点的教学管理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9,18(2):92-93.

[2]陈永杰,贾谦.论重建中医药重大战略地位[EB/OL].,2005-12-14.

[3]蒋竞辉.浅析医学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0,32(5):25-26.

[4]张宗明.中医认识中的不确定性因素分析[J].医学与哲学.2000,21(11):45-46.

[5]肖明.哲学原理[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2-3.

[6]黄珊珊,杨振宁,刘颖.传统文化与中医学认知[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35(3):236-237.

系统医学论文范文第3篇

[中图分类号]R2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7)02(c)-098-02

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防治疾病实践经验和理论总结的结晶,具有系统的理论、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显著临床疗效,是生命科学中体现中国人文精神特点的医药学科[1]。中医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强调“治未病”与“辨证论治”的个体化诊疗思想,在当今医学模式转变的过程中,中医更显示出明显的优势与特色。在继承与发掘的基础上,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的理论与方法,开展中医药学与生物学、数学、化学、物理学和信息科学多学科交叉合作性研究将加速中医药学自身的发展。

对中医的科学性有人持不同见解。有人认为,中医尚不足为科学。其理由是,首先,中医在解释致病的原因上存在着致命的缺陷[2],因为它的整个病理学中找不到病毒和病菌的影子。换句话说,它的病理学仍旧停留在经验的水平上,而缺乏一个真实的物质基础。例如,某人表现出口干舌燥等症状,中医说是“肝火太旺,应清热去火”。但“肝火”是个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其次,中医在解剖学上对人体缺乏研究,以至于没有血液循环和体液循环的理论。神经理论更是近乎空白。中医只能是一个经验假说系统,而不是一个科学系统。另外,中医在生理学上对人体生理机能的解释也是似是而非,无法从理论上描述事实和过程,只能把其变换成一种“像理论”的说法。比如讲中风,西医认为是大脑某些区域因淤血或其他病变导致的神经功能性损伤,而中医则认为是经络不通,需要活血通络。至于哪一种药物最适合于中风不过是经验问题,虽然也可以用针灸刺激机体,使机体产生某些反馈效应,但这同样是经验,不是科学。

以上两种观点,由于提出的历史时代不同,其对客观事物规律认识的广度和深度都有差别。虽然中医和西医的研究对象都是人体构造、人体的生理和病理变化乃至疾病的预防与治疗,但是由于所采用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手段不尽相同,因而就形成了差异很大的两种学术体系。在当今西医思维占绝对优势的时代,笔者认为,务必坚持科学发展观,正确认识中医理论的精髓,让中医更好地发挥作用。

1 中医理论的科学性与可操作性

中医学的理论和方法自成体系,有确定性,更多的是对立统一性。首先,它在整体观念指导下的系统调节思想大致可包括“天人相应”、“藏象相关”、“形神相关”等基本观点。所谓“天人相应”是指人与环境相互联系,对立统一。现代天文医学、气象医学和生物时间节律方面就很好地证明了这一观点,如现代研究太阳活动与流感的流行之间的关系,认为太阳黑子活动时抛射出的大量高能带电粒子流和地面磁场发生强烈作用,引起磁场的剧烈扰动,产生磁爆。它一方面影响流感的生态条件;另一方面也直接影响流感病毒,干扰病毒的DNA或RNA,使病毒出现变异和新亚型。同时,它也影响人体的生理、病理过程。统计表明,全世界流感大流行多发生于太阳黑子活动的盛期。现代科学界对于生物钟的研究也使子午流注学说得到进一步的阐明。“藏象相关”是指脏与腑、经络、气血、津精之间相互联系,互相制约,形成息息相关、协调有序的整体系统。现代科学研究证实,血液循环系统、神经系统、经络系统是构成生命完整系统的3个重要组成部分,三者既互为依存,在运动中又独立存在。“形神相关”说明形体和精神之间的互相联系和互相制约。精神是在形体的基础上产生,又与作用于形体不同的脏腑与不同的情态有特定的关系。治病可解郁,解郁可治病。阴阳学说认为,人体和宇宙事物都是阴阳对立统一不断运动变化着的,天地万物的阴阳和人体的阴阳、脏腑阴阳、形神阴阳错综复杂地构成多层次、多因素、多变量的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互相渗透协调而有序的相对平衡,维持着生命体系的规律性运动。五行学说提出人体内外、脏腑、经络等各个系统之间如何通过生、克、制、化的多维双向调节,以达到阴阳的相对平衡,协调而有序地自我调控。

中医用“证”来反映疾病的本质,“证”既非西医所说的病或症,也不是对疾病单一因素或线性因果关系的概括。它是根据中医独特的理论和方法,对疾病在一定阶段上的病因、病位、病机、病理性质、正邪交争等多种生理、病理联系的认识和概括。它着眼于人和病的矛盾对立统一。因此,扶正以祛邪、祛邪以安正,从正邪双方着眼,调整人体阴阳,恢复其相对平衡,协调有序的稳态乃是中医常用的治则。显然,在施治过程中存在许多的不确定性和经验,这给中医添加了玄妙和不可理解。中医依据整体的、联系的和发展的观点建立了自己的人体模型。它的方法自成体系,是对立统一中的确定性和可操作性,它的“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是构成生命完整系统的典型应用。

2 坚持科学发展观,正确认识中医理论的精髓

现代科学的发展已使从文艺复兴以来以分析方法为主的时代逐步过渡到以系统方法为主的时代。就西医学而言,数世纪以来分析方法的应用曾使我们认识的层次不断深入,从个体到系统、器官、组织、细胞、分子、亚分子,相对较精细地揭示了人体生理、病理的机制,建立起完整的西医科学体系。事实证明,分析方法本身固有的局限性为西医学的进一步发展带来困难,靠局部、外因等单纯线性因果关系,孤立、静止的封闭体系等会导致整个科学体系对人体各部分的研究愈深愈细,如同坠入深山穷谷,愈不容易看清机体的全貌,愈对生命运动的认识有渺茫之感。对此,应坚持科学发展观,正确把握微观与宏观、结构与功能、局部与整体、机体与环境之间的对立统一,以及多层次、多因素、多变量的辩证关系,正确把握中医理论的精髓,采用辩证的方法、系统的方法以解决面临的困境。

①中医理论形成于古代,由于历史条件的局限,中医未经历分析时代,没有较好地吸收科学分析对于人体各个局部认识所达到的高度水平,因而具有一定的直观性、朴素性和猜测性。②由于受身体受之于父母不得伤害等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医理论没有解剖学研究的基础。③随着自然进化和现代科学环境的恶劣影响,应该承认人体自然功能的退化。④传统中医是单线相传,口授为主,各户门派相对独立,难免有误传之处。⑤受西医科学的影响,中西医结合的机械唯物论,许多不对等名词概念混淆较严重,出现了许多荒谬的结论。作为研究者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努力解决以上存在的问题。从另一方面来看,中医理论避免了形而上学的缺点,保留着整体系统的优点。它天才地接触和应用到了人体系统的等级层次,矛盾性、有序性、整体性和自组织协同性等基本原则,以及物质、能量、信息之间的相互作用等问题,在医疗实践中独具效果,对生命科学的研究具有极大的启发意义。

坚持科学发展观应充分看到人体随着自然进化和现代科学发展给其生存环境带来的影响,承认人体自然功能的退化,把握中医的整体、联系和发展建立的人体模型,正确认识中医理论的精髓,对解决生命科学面临的重大疑难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3 中医与现代科学结合是认识生命系统的必由之路

辨证是中医认识和诊断疾病的方法,辨证理论是中医传统理论体系的精髓。辨证的过程是综合四诊所搜集的病史、症状和体征等,运用中医理论,分析产生这些症状、体征的病因和它们的内在联系,判断病变性质和病变部位,并从整体观念出发,结合分析病人的体质状况、气候、环境等因素,做出反映疾病本质的明确诊断。所谓“辨”是诊断的过程,“证”则是对诊断结果,即疾病发展阶段中病因、病性和病位的高度概括。

中医四诊即望、闻、问、切4种诊断方法,是中医调查了解疾病的必要手段。在临床诊疗中,四诊不能相互替代,也不可孤立存在,必须将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也就是“四诊合参”才能全面、系统地了解疾病的病性,从而做出正确的诊断。在中医临床诊断疾病的手段中,脉诊是现代科学最难理解的。中医脉诊在几千年发展中始终披着两层面纱:一是众所周知的“玄”,即深奥,它“脉理精微,其体难辨”,历代医家“在心易了,指下难明”;二是“神”,即灵验,通过诊脉可以判顺逆,决生死。但归根结底,对其实质还缺乏深入的认识,只能靠经验。

中医认为,脉为气血运行的道路,水谷精微通过经脉而输布全身。脉与心密切相连,心为气血运行的动力,脏腑的功能活动都与心有着密切联系,故人体气血的多少、气血的运行以及脏腑的功能活动状态等都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心脉。切脉乃中医诊断的重要手段,如果不能与现代科学有机结合,不建立统一的客观标准,进一步探明其机理,整个中医药技术就只能停留在经验的基础上,难有大的发展。

从生理学科和信息学科发展的角度来看,人体脉搏的发生机理、传播机理、信息检测和处理等方面的许多问题还未完全解决,因此,这方面的研究仍然是生物医学工程和信号与信息处理领域一个非常活跃的分支,对于探明中医脉象的机理和诊断疾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研究人体脉搏系统和脉搏信息是一个生理学、流体力学、中医学、振动与声学、电磁学、信号与信息处理、生物控制论、生物系统论、生物信息论等诸多学科的交叉性课题, 因此,其研究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由定性到定量的漫长过程,需要一层一层逐步地进行。也就是说,只有采用“系统分析”与“解剖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即所谓的“黑箱-白箱-灰箱-白箱”的研究方法,对人体脉象进行整体、动态、多指标、多学科的研究,才能使脉搏系统和脉象信息的研究与临床更接近。随着控制论、系统论、信息论、生理学分析、数学方法、实验方法和计算机技术等的发展,采用现代科学方法分析脉象,掌握脉搏波产生的原理,明确其物理意义和生理意义,就能真正认识人体本身,认识生命系统的本质,建立起更加科学的人体科学模型,将生命科学从整体的观点实现新的突破!

总之,中医和中医药学是我国具有原创性和独创性的科学,简单地否定或充分地肯定应该说都是非理性的。在用中医方法研究人体问题时要以中医的慧眼去分辨,在更大范围内的探索,而不能简单地用西医的名词术语去对应中医的病证。只有充分认识五行生克制化与维纳的控制论、认识中医熵说与申农的信息论、认识八卦与波尔理论的互补性等之间的有机联系,才能用现代科学术语正确分析中医理论的科学性。就目前而言,应从血液循环系统着手,结合中医脉象的特征分析,打开一个突破口,用现代科学的思维正确认识中医理论与中医药精髓。

[参考文献]

[1]谢利.脉诊客观化临床研究进展[J].甘肃中医,2003,16(9):4-5.

[2]李景唐.中医脉象的客观检测和描述[J].医疗装备,2005,18(5):7-12.

[3]吴静默.对中医脉法作实验研究的初步报告[J].上海中医药杂志,1958,6:275.

[4]陈可冀.高血压病弦脉及其机制的研究[J].中华内科杂志,1962,10:638.

[5]董明强.中医辨证新方法论[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1.3.

[6]王炳和,相敬林.基于信号检测的人体脉搏系统传递函数的估计[J].科学通报,1999,44(10):1069.

系统医学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绩效分析;中医学认证;运行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6-0317-02

一、研究背景

国际医学教育飞速发展,距离Flexner报告(1910年)发表已百年时间,医学教育标准全球化的趋势日益凸显。1998年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WFME)启动了“国际医学教育标准”研制项目,2003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接受了历经五年研制的《医学教育全球标准》。此后,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和世界卫生组织联合了《医学院校认证》等政策文件,以及联合了《本科医学教育认证指导方针》,并声明将建立全球医学院校注册制度,没有经过认证的学校不能注册,其医科毕业生将不能被国际社会所承认。而且在此背景下,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办事处制定了区域性医学教育标准——《本科医学教育质量保证指南》 [1]。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卫生医疗服务需求发生了很大变化,医学方面的高等教育要面向卫生服务需求,实现全民享有医疗卫生保健,医学教育需要培养高水平的医生。但现实中,中国的医学教育理念、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等明显落后于国际趋势,建立具有国际性水准的本科医学教育标准,进行专业认证势在必行。

二、理论方法

绩效改进(Performance improvement)借助人力资源开发、质量改进、过程改进、流程再造、知识管理、技术以及责任管理,日益成为质量体系和组织战略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绩效的分类层次和有关组织,内部流程及其外部因素的系统化观点。这些基于完善的理论的相对简单的理论模型,在改进绩效的过程中提供了概念转换的工具。“持续改进”是ISO9000质量管理的八项原则之一,ISO(国际标准化组织),是世界上最权威的国际性标准化机构。ISO9000族标准是该组织于1987年颁布的世界通用的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是全世界质量科学和管理技术的精华,是管理思想和经验的总结[2] 。该系列标准已经先后了1987、1994和2000 三个版本。其内容结构和基本思想等方面的改进使其应用范围更广,不仅适用于各种产品类型的企业,而且适用于不同规模的组织。它具有一套行之有效并普遍适用于管理领域的管理思想及管理理论。对高等教育院校来说,质量来源于教学环节在哪里都是不变的。包括课堂、教学、实验、实训、学生实习,对考试的管理等教学环节,所有这些环节的管理水平也直接影响着中医学院校教育质量的提高[3]。

对绩效的分类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在复杂的组织环境中,人们该怎样具体地去应用绩效改进理论。本文从绩效的五个层次对中医学专业认证的运行模式进行了简单的剖析,理论模型的应用在整个绩效改进过程中,可以帮助我们对中医学认证的运行进行更深入的思考。绩效可以分成五个层次,理解、操作、解难、改进和创新,它们形成的内在的联系可以简单地由图1表示。

三、运行模式分析

绩效的分类。这五个层次的分类又可以划分成两个系统:维持系统和变革系统。理解、操作和解难属于维持系统,用到中医学专业认证中就是对专业认证思路的理解,对《中国·中医学本科教育标准》的理解,对《本科医学教育全球标准》的理解和现有的兄弟院校的现行方法,程序的见解等等。那么第二个层次,到了操作层面上,按照一定的程序和中医学专业认证特有的模式进行操作,包括对国内外的优秀经验的借鉴,是促进中医学走向世界、提高中医学教学质量的国际化标准,也是让世界医学教育界进一步了解中国、认识中医学、促进中医学融入世界医学教育体系的重要契机。当然在中医学专业认证的运行模式进行过程中,肯定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到了第三个层次,就必须找出并消除现有的方法和操作流程当中的或者是系统当中的隐患,教育部《关于实施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明确“在临床医学专业、中医学专业试点认证的基础上 [4],2012年初步建立中国医学教育认证制度,到 2020年完成 127所(不包括独立院校)举办临床医学专业、60所举办中医学专业院校的专业认证”。

这三个层面都是在维持现有系统的情况下运行的,如果到了排疑解难的层次而问题很多影响很严重的情况下,就必须要进入变革系统,首先对现有的方法进行改进,对程序或工作流程或体系的状态或质量都进行改进,理论模型本身就可以检验和发展理论,从前的理论有问题,行不通,那就通过研究或实验来形成新的方法,新的流程和系统,这样,理论也得到了发展。联系中医学专业认证的运行,根据系统理论,从概念上来说,教育科研都是开放的运行系统,它们都与其他的系统相联系,并受到其他系统的影响(senge,1990),我们在中医学专业认证运行的现实中是建立一个封闭的系统作为组织目标,这样一个封闭的系统可能就仅仅是是短暂的生产和传递教育科研及服务的系统。这样一个短暂的系统在“维持系统”的三个层次上被掌控和保持,也就是“理解,操作和解难”这些层次上。根据系统的开放性,我们假定的封闭式系统并不完善,也证明了变革系统存在的必要性。在变革系统中,改进和创新从全新的维度解释了质量体系原则中倡导的“持续改进”的意义。

四、绩效改进系统模型

根据以上分析,从改进和创新的角度,本文提出一个系统模型图,用于中医学专业认证的运行模式,用来明确组织,组织内部的流程以及外部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模型本身比较简明和全面,从质量体系的角度给中医学专业认证的运行模式提供了一个绩效改进过程的概念转换的工具,对我们有效运行中医学专业认证提供帮助。图中展示了绩效改进流程所包含的组织系统中的主要因素,应用到中医学专业认证的运行模式中。首先核心模型处于一个外部环境之中,环境被进一步分为经济因素、政治因素和文化因素,与此同时,组织被分解为使命和战略、组织结构、技术、人力资源(tichy,1983)。绩效的改进在组织内就变成了一个流程,与组织内部的其他流程一起发生相互作用。

系统医学论文范文第5篇

 

中医成人教育一定要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培养出具有中医特色,社会欢迎的中医药高级人才。中医成人教育改革应重视中医思维方法的培养;中医教育改革要遵循中医自身发展规律,保持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完整性。

 

1.中医继续教育课程设置现状及改进方向

 

中医系统思维方法是在长期医疗实践的基础上,运用中国古代哲学的思维方法,对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以及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归纳和总结,逐渐形成的。

 

中医药院校要培养高素质中医人才,就应在中医教学改革中重视中医系统思维方法的培养,使中医院校学生从理论学习到临床实践过程中都养成用中医系统思维方法去分析、处理疾病的习惯。

 

目前中医院校成人继续教育课程设制缺乏中医特色,是全日制人才培训计划的压缩版,缺乏继续教育的特色,不符合中医药教育的培养规律,培养出来的学生知识结构不是很合理,较难担当起中医药传承和发展的重任。根据我们的调研及研究,认为中医成人教育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

 

现在成人继续教育中非医学课程所占学时数过多。我们对一些成人继续教育学院中医学成人本科生培养计划进行统计分析,平均中医类课时仅占32.86%,西医课时则占37.12%,英语、计算机等公共课占30.02%。

 

很多成人教学计划中对中医经典课程教学不够重视,多数列为选修课。此外,现在的中医院校将中医、中药、针灸等设为相对独立的专业,导致学生知识结构不全面,中医成人学员对针灸、按摩等非药物疗法不精通,不会辨识中草药、饮片,不能在临床上灵活辨证遣方用药。

 

不能从不同层面全方位考察研究人体的生命、健康和疾病,在养生防病中不能顺应自然,适应社会环境,在治疗中不能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在成人中医教育中,课程设置要按照中医学的特点进行课程编排,对中医基础与临床课程的联系要给予足够重视,要注重对学生的中医思维方法的培养,培养学生的中医思维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提高教学效果,缩短教学时间,有效地弥补课时不足的缺陷。

 

不能人为地将理论与临床分割,要加大中医基本理论课的学时,重视经典课程的教学,并将中医基本理论与中医临床课程打通,从理论教学开始边学习边临床,加大中医学教学课时,适当减少非医学课程学时。

 

我们在调研中很多学员提出取消成人中医教育英语课的教学,减少计算机等非医学课学时。因为中医成人教育学员大多数来自于基层,工作中很少能用到英语,计算机基层最多是文档的处理及系统的应用操作,编程等较复杂的问题在基层根本接触不到,学而不用很快就会遗忘,用去了成人本来就不多的宝贵时间,并且没有多大提高,还影响了医学课程的学习。

 

2.加强四大经典课程学习。

 

保证学生中医临床思维模式的建立是中医教育的首要任务,而要建立中医临床思维模式需要从传统文化与经典理论中汲取精华。四大经典为《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内经》总结了秦汉以前的医疗经验,汲取和融会了古代哲学和自然科学的成就,从宏观角度论述了天、地、人之间的相互关系,讨论和分析了医学科学最基本的课题——生命规律,并创建了相应的理论体系和防治疾病的原则和技术,对学生形成整体观念,打好中医学学习的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后三者作为学习完中医理论经典后的提高课程,是连接基础和临床的桥梁,其理论主要来自临床治疗效应的反证,建立了外感、内伤杂病和温病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同时对临床实践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解放前,中医教学大多是师带徒的形式,学生可跟一师或多师,从学习初期就一边诵读经典,一边跟着师傅出诊,能直接的观察到运用经典理论辨证施治的全过程,对经典的理解会更深,长时间临床,自己就能举一反三,随心应手,终身难忘。现在中医院校成人教育中不重视中医经典课程诵读学习。学生也普遍认为教科书理论与实际临床脱节较为严重,经典考核不注重临床应用,教材也有一定的缺陷,教学倾向于应试教育等问题。我们认为应该把经典课做为临床课为学生进行教学,加大学生对经典的背诵数量,并做为考核的重点内容,会在中医教学上对学生临床技术提高产生较大影响。纵观历代中医名家,他们不仅有悬壶济世的高超医技,而且具备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因此,中医教学改革中应重视中国古代文学、哲学、历史等中国传统文化,为阅读、理解中医古籍和经典打好基础。

 

3.加强学生传统文化底蕴的培养

 

中医学是自然、人文科学的统一体,其理论基础更具人文特点,中医学的产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儒、释、道”的深刻影响。中医药学根植于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土壤之中,在漫长地发展过程中融入了国人的哲学思想和思维模式,体现了中国人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的认识。

 

如通过天人合一、阴阳平衡、五行生克等三大原理向医学的渗透,把人放在自然和社会的整体运动和广阔的动态平衡中进行认识,形成了以“象思维”为主要特征的中医学思维方法。名医秦伯未曾说:“专一地研讨医学可以掘出运河,而整个文学修养的提高则有助于酿成江海。”,学好中医需要有古汉语基础和相关的传统文化知识。缺乏这种文化背景,很难掌握中医学术的精髓,使得学生出现“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现象。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很少系统学习中国传统的“国学”知识,同时受到理科课程的培训,已形成了固定化的思维模式与习惯。参加成人学习以后,又将较多的时间用在学非医学课程上,难免对中医理论的学习产生畏难甚至排斥心理。

 

总之,要提高中医学员的临床技能水平,就必须对培养模式进行修改,调整课程结构,加强对经典的培训,并注重传统文化的学习。